九年级数学用列举法求概率3
- 格式:ppt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9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2.1《用列举法求概率》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列举法求概率》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5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列举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找出符合条件的结果,从而计算概率。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概率的基本概念,如随机事件、必然事件等,并掌握了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方法。
但是,由于九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在发展阶段,对于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列举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列举法求概率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些问题。
让学生意识到用列举法求概率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例题,如抛硬币两次,求正正、正反、反正、反反的概率。
最新Word 欢送下载用列举法求概率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包括用列表法求概率和用画树状图法求概率等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22年版〕?对本节相关内容提出的教学要求如下: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了解事件的概率.二、课标解读1.用列举法求概率是在第二学段定性描述随机现象发生可能性根底上,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进行定量研究.对于试验只涉及一个因素或只需要一步完成的,可以采用直接列举的方法.而当试验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时,直接列举容易造成试验可能结果的重复或遗漏,而采用列表和画树状图来辅助列举,那么可以条理清楚、不重不漏地列举试验的结果,而且容易找出指定事件所包含的试验结果.从而可以利用概率的古典定义,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深化对概率意义的认识.2.这里所说的列表法,是通过建立二维表格,将试验涉及的两个因素的所有结果,分别写在表头的横行和竖列中,而将表头中所列出的结果按序排列在表中,就可以不重不漏地列出这两个因素所组成的所有可能结果.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列表法的作用,弄清列表法是针对涉及两个因素或是分两步实施的试验.对于涉及到三个因素或分三步完成的试验,这种列二维表格的方法那么不适用.3.画树状图法是一种借助图形的形式列举试验结果的又一方法,它能够更好地表达分步思考的结果.和列表法相比,它的适用性更加广泛,其不仅适用每个试验包含两个子结果的情形,更适用于每个试验子结果数超过两个的情形.理论上讲,只要试验涉及的因素有限,且每个因素可能出现的结果有限,画树状图法都可以列举出试验所有的可能结果.但过多的层次和过多的结果数,除了增加列举的难度,对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没有太大的帮助.所以,教学中画树状的问题不宜超过三步.4.无论是用列表法还是画树状图法,目的都是能够清晰地、有条理地、不重不漏地列举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以满足古典概率定义的条件.教学中应该与学生一起归纳两种方法求概率的一般步骤.5.概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挖掘身边的一些素材,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实问题作为例子,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随机观念,学习计算概率的方法,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学生学习概率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