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4年高考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物质的量浓度课时提升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88.00 KB
- 文档页数:7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0~2014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3章 化学计量第一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1.(2014·广东理综)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 H 2O 含有10n A 个质子B .1 mol 甲苯含有6n A 个C —H 键C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D .56 g 铁片投入足量浓H 2SO 4中生成n A 个SO 2分子解析:选A 每个水分子中有10个质子,18 g 水为1 mol ,所以18 g 水中含有10n A 个质子,A 正确。
每个甲苯分子中含有8个C —H 键,1 mol 甲苯中含有8n A 个C —H 键,B 错。
22.4 L ·mol -1是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不适用于液体,同时氨水中的溶质是NH 3·H 2O ,NH 3含量很小,C 错。
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D 错。
2.(2014·大纲卷)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B .2 L 0.5 mol ·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解析:选D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可失去3 mol 电子,A 项错误;2 L 0.5 mol ·L -1 K 2SO 4溶液中含有1 mol SO 2-4,还有OH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大于2N A ,B 项错误;Na 2O 2是由Na +与O 2-2组成的,故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与环丙烷的分子式相同,故42 g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D 项正确。
2014年广东省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及答案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4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共8页,65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135.5Ca40Fe56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过程是A.蒸馏B.升华C.电解D.蒸发2.用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下列溶液的导电性实验,灯泡最亮的是A.5%蔗糖溶液B.75%乙醇溶液C.20%葡萄糖溶液D.1molmol&L—1NaCl溶液3.CO2、CH4、N2O等气体都是“温室气体”。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一种混合物B.CH4是一种无机物C.N2O是由N2与O2组成的混合物D.CO2是由C元素和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原子:Cl B.苯的结构简式:C6H6C.镁离子:Mg2—D.Ne原子结构示意图:5.乳制品富含钙,紫菜富含铁。
这里的“钙”和“铁”指的是A.分子B.元素C.单质D.氧化物6.实验室中可用KClO3来制备氧气。
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A.+7B.+5C.+1D.—1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B.K2CO3和K2O都属于盐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8.25℃时,向KCl溶液加入少量KCl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解析】A项、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所以不锈钢属于合金;B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二者分子式不相同);C项、花生油是植物是不饱和酯类;D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 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 D.K+、Fe3+、NO3—、SCN—【答案】C【解析】A项、Ca2+和SO42—结合生成CaSO4,CaSO4微溶不可大量共存;B项:酸性条件下(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SO32-—具有还原性的微粒氧化,B不能大量共存;D项:Fe3+和SCN—不可共存(结合生成Fe(SCN)3)。
9.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解析】A项、重结晶分离物质的条件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可溶性物质,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A错误;C项、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而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C错误;D项、Ca(OH)2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0.02克左右。
不可能配制出2.0 mol∙L-1的Ca(OH)2溶液。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答案】B—CH3【解析】A项、甲苯化学式为C7H8,结构简式为,所以1mol甲苯有8个C—H键,A错误;B项、18g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水,1molH2O有10mol质子,B正确;C项:22.4L氨水非气体,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物质的量不是1mol,不可计算,C错误;D项:铁片与浓H2SO4中钝化,只有表面反应,不可计算,D错误。
【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4年高考化学第三章第一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课时提升作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0.012 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B.1 mol H2O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C.物质的量就是1 mol物质的质量D.2 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 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倍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氧为32 gB.标准状况下,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C.CO2的摩尔质量为44D.2 mol·L-1的BaCl2溶液中含Cl-的个数为2.408×10243.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4.在标准状况下,如果2.8 L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B. C.8n D.4n5.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 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 LC.该气体中每个分子含有2个原子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 mol 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 L6.如图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装置。
抽走玻璃片充分反应,反应中有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0.224 L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为0.005N AC.生成物中的N—H键个数为0.02N AD.加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数目为0.005N A7.(2013·南宁模拟)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A个Fe(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107 gB.0.1 mol CaC2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0.2N AC.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 mol H2和0.5 mol N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C6H6含3N A个C—H非极性共价键8.由阿伏加德罗常数和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一个水分子的体积,不能确定的物理量有( )A.1摩尔水的质量B.1摩尔水蒸气的质量C.1摩尔水的体积D.1摩尔水蒸气的体积9.(2013·兰州模拟)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g,12C原子的质量是bg,若N A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N A②mg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mol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 A g·mol-1④ag该硫原子所含有的电子数为16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能力挑战题)将20 g M物质、5 g N物质、9 g R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含5 g M物质、20 g R物质还含有一种新物质Q,若M、N、R、Q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M+N R+QB.M+2N2R+QC.2M+N2R+QD.2M+N R+2Q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18分)(1)0.7 mol H2O的质量为,其中含有个水分子,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相关计算(限时: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含1 mol 溶质的任何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 .配制1 mol/L NaCl 溶液1 L ,其方法是:将58.5 g NaCl 溶于1 L 水中即可C .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同种溶液所含溶质的粒子数一定相同D .1 L 0.5 mol/L CaCl 2溶液中,Ca 2+与Cl -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5 mol/L 2.将15 mL 2 m ol·L -1 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 -1 MCl n 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 n +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n 值是( )A .4 B .3C .2D .13.V L Fe 2(SO 4)3溶液中含有a g SO ,取此溶液0.5V L ,用水稀释至2V L ,则稀释后2-4溶液中Fe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 B. mol/L a576V 125a 36V C. mol/L D. mol/L 250a 36V 125a 48V 4.血糖浓度(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人体的重要生理指标,其值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mol/L 和mg/dL(1 L =10 dL)。
以mmol/L 表示时,人的血糖值在3.61~6.11 mmol/L 之间为正常,下列血糖浓度属于正常值的是( )A .2.88 mmol/L B .0.008 mol/L C .95 mg/dL D .52 mg/dL 5.(2013·江西新余一模)某溶液中仅含有Na +、Mg 2+、SO 、Cl -四种离子,其物质的2-4量浓度比为Na +∶Mg 2+∶Cl -=3∶5∶5,若Na +浓度为3 mol/L ,则SO 的浓度为( )2-4A .2 mol/L B .3 mol/L C .4 mol/L D .8 mol/L 6.下列说法或计算正确的是( )A .采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浓度为4 mol/L 的盐酸溶液的浓度变为8 mol/L B .把100 g 20%的NaCl 溶液跟100 g H 2O 混合后,NaCl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C .将2.3 g Na 投入到97.7 g 水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D .已知某温度下KNO 3的溶解度是31.6 g ,该温度下将20 g KNO 3溶解于50 g 水中,充分溶解,获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28.6%7.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 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该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0.5 mol/LB .2 mol/LC .2.5 mol/LD .5 mol/L 8.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 .配制盐酸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 .配制盐酸溶液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 .称量4.0 g NaOH 配制0.1 mol/L NaOH 溶液1 000 mL 时,砝码错放在左盘D .NaOH 溶解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并定容至刻度线9.t ℃时,将a g NH 3完全溶解于水,得V mL 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 3(ρ<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且其中n (NH )为b mol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4份,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四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解析:A.“不锈钢是合金”,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故A正确;B.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体,n值不同,故B错误;C.花生油是不饱和酯类,牛油是饱和酯类,故C错误;D.豆浆煮沸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故D错误.答案:A.2.(4分))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Ca2+、Cl﹣、SO42﹣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D.K+、Fe3+、NO3﹣、SCN﹣解析: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络合物、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双水解的就能共存,据此分析解答.答案:C.3.(4分))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B.BC.CD.D解析:A.用重结晶法出气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是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很明显,而氯化钠基本不变,当温度降低时,硝酸钾溶解度迅速减小,氯化钠基本不变,所以降低温度时,硝酸钾迅速析出,氯化钠不析出,这并非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大造成的,故A错误;B.硫酸钡难溶于酸,加入盐酸没有沉淀,可以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加入氯化钡产生沉淀,沉淀为硫酸钡,由此可以检验是否含有SO42﹣,故B正确;C.氨气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并非氨气能使酚酞变红,故C错误;D.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入足量水可以制成澄清石灰水,但是不能制的较高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故D错误.答案:B.4.(4分))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解析:A.1mol甲苯中含有8mol碳氢键,含有8N A个C﹣H键,故A错误;B.18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水中含有10mol质子,含有10N A个质子,故B正确;C.标况下,氨水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56g铁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铁与浓硫酸能够发生钝化,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无法计算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全程复习方略】(广东专用)2014年高考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物质的量浓度课时提升作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40 g NaOH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B.将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1 L的溶液C.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D.含K+为2 mol的K2SO4溶液2.容量瓶上需要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碱式或酸式六项中的(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③3.关于0.1 mol·L-1Na2CO3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0.5 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B.1 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 g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4.化学在文物的保护和鉴定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某文物保护单位现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 mol·L-1的氨水,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的氨气溶于500 mL水中B.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的氨气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C.取1 mol·L-1的氨水50 mL,加入500 mL水中D.取1 mol·L-1的氨水100 mL,配成1 000 mL溶液5.(2013·桂林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1.00 mol NaCl的水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应多于6.02×1023B.在标准状况下,11.2 L水所含有的电子总数为5×6.02×1023C.欲配制1.00 L、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D.1 mol·L-1的BaCl2溶液中含有Cl-的物质的量是2 mol6.美国UNC化学教授Thomas J.Meyer等研发了环境友好、完全型的“绿色”引爆炸药,其中一种可表示为Na2R,它保存在水中可以失去活性,爆炸后不会产生危害性残留物。
已知10 mL 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N×10-2mol·L-1B.mol·L-1C.mol·L-1D.mol·L-17.某溶液中存在五种离子:N、S、Fe3+、H+和一种未知离子(OH-忽略不计),它们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3∶1∶3∶1,则未知离子可能为( )A.Fe2+B.Ba2+C.Cl-D.Mg2+8.(2013·江西师大附中模拟)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 A个硫酸根离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同时含有N A个金属离子。
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1B.2.5 mol·L-1C.5 mol·L-1D.2 mol·L-19.(2013·上海松江区模拟)在100 g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标准状况下)气体后形成溶液,对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 mol·L-1C.根据题中数据,无法求得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10.(能力挑战题)(2013·崇左模拟)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1B.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 g时盐酸未反应完D.15.7 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11.(14分)某校环保小组处理污水样品,需配制250 mL 1 mol·L-1的盐酸溶液。
(1)在上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怎样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水至接近标线1 cm~2 cm处,用滴管加入蒸馏水至标线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至接近标线1 cm~2 cm处,用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12.(14分)(2013·宝鸡模拟)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
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 (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2)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g。
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0.1 mol ·L -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
若NaOH 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未经冷却,则所得溶液浓度 0.1 mol ·L -1。
(3)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 ·cm -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 。
13.(12分)(能力挑战题)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不写单位,用含c 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 1mol ·L -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1。
(3)物质的量浓度为c 2mol ·L -1的氨水与c 2mol ·L -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g ·cm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 2mol ·L -1(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解析1.【解析】选B 。
A 项溶液体积不再为1 L ,B 项生成1 mol H 2SO 4,C 项溶液体积不是50 mL ,D 项缺少溶液体积。
2.【解析】选A 。
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量和刻度线。
3.【解析】选C 。
根据Na 2CO 3的化学式可知,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碳酸钠溶液浓度的2倍,A正确;1 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质量为10.6 g,B正确;溶液的浓度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无关,故取出的100 mL Na2CO3溶液中其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1 mol·L-1,C错;10 mL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浓度为0.01 mol·L-1,D正确。
4.【解析】选B。
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05 mol,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其浓度是0.1 mol·L-1,B正确;C项,所配溶液体积不是500 mL,所以C错;用500 mL容量瓶无法配制1 000 mL溶液。
【误区警示】本题D项,易盲目根据1 mol·L-1×100 mL=c×1 000 mL,得c=0.1 mol·L-1,造成错误判断。
其根源是对容量瓶的使用理解不到位,对溶液配制的实质把握不准确。
5.【解析】选A。
NaCl的水溶液中的分子只有水分子,A正确;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11.2 L H2O的物质的量大于0.5 mol,B错误;1.00 L水中溶解58.5 g NaCl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00 L,C错误;D项不知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Cl-的物质的量,D错误。
6.【解析】选B。
10 mL Na2R溶液中含Na+的数目为N,Na2R的物质的量=mol,c(Na2R)=mol÷0.01 L=mol·L-1。
7.【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3点:(1)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列出电荷守恒式;从而判断可能含有的离子。
(2)正确理解电荷守恒式的含义,不要漏掉c(S)前面的“2”和c(Fe3+)应乘以3等。
(3)注意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
【解析】选D。
设N、S、Fe3+、H+和未知离子的浓度分别是2、3、1、3、1,未知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则已知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c(N)+2c(S)=1×2+2×3=8,已知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为c(H+)+3c(Fe3+)=1×3+3×1=6,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所含未知离子应是阳离子,且有:c(N)+2c(S)=c(H+)+3c(Fe3+)+n×c即1×2+2×3=1×3+3×1+n×1,解得n=2,未知离子应是二价阳离子;根据N、H+和Fe2+,S和Ba2+不能大量共存推出,未知离子可能为Mg2+。
【误区警示】(1)使用电荷守恒规律,要注意是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而不能片面理解为阳离子的电荷数等于阴离子的电荷数。
(2)易因忽视隐含的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导致解题错误,如本题中N、H+和Fe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就易忽视。
8.【解析】选B。
设用M表示该硫酸盐中的金属元素,根据题意可知该盐中硫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3∶2,则该盐的化学式应为M2(SO4)3,其物质的量应为0.5 mol,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1。
9.【解析】选C。
溶液体积不能等于气体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A错;题中条件能求出溶质HCl 和溶液的质量,可以求出溶质的质量分数,D错;但是无法求出溶液体积,因此不能求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B错、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