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低渗油藏内源微生物驱油潜力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695.36 KB
- 文档页数:6
浅析低渗油藏的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国民经济对原油的需求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长,而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储量是201.7×l08t,占总资源量的24%。
随着油藏开发工艺技术和油层改造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改进,低渗透油气藏发现与投入的比例持续递增,最初认为无经济价值的低渗透油藏,经过注水开发、储层改造等现代技术措施,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大幅度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产量。
关键词:低渗油藏研究一、技术背景国内外的开发实践得到:对于低渗透、稠油油藏、薄储层以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最佳的开发方式是水平井开发。
水平井的主要优点是: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提液潜力大,可大幅度增加单井控制储量,减少开发井数,降低开发投资,提高最终采收率和油田开发效果。
二、低渗油藏现状关于注气机理的论述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一次接触混相、多次接触混相、非混相驱三种,而多次接触混相又分为蒸发气驱混相和凝析气驱混相两种,近几年人们又提出近混相驱的概念。
总的来说注气都是降低界面张力,使毛细管力降低,可以降低因毛管效应产生毛细管滞留所捕集的原油,原则上可以使微观驱油效率达到百分之百,从而提高采收率,提高油田开发整体经济效益。
当存在多相流动时,油气体系间会产生相间的传质和传热,当有气体注入时,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粘度、密度、体积系数、界面张力、气液相组分和组成均会发生变化,对相态的定量描述是了解非均质性、粘性指进,确定能否进行混相驱,研究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机理的重要依据,研究气驱的驱油效果的方法主要有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包括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两种,并且最终采收率高于原来预测值,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注气提高采收率的信心。
目前注气方式有气驱、水气交替、气水交替和脉冲注气四种,在水平混相驱替中,气水交替驱替效果比较好,与注水采收率相比,垂向混相驱可增加采收率15-40%,水平混相驱可增加5-20%。
预计注气混相驱、非混相驱将是低渗油藏最主要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
第38卷第1期2021年3月25日油田化学Oilfield ChemistryVol.38No.125Mar,2021目前,常规的中高渗透油田已进入开发末期,低渗油藏成为油田开发关注的重点[1—4]。
我国低渗透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但低渗透油藏孔隙喉道狭窄、渗流能力差[5—6],在中高渗油藏驱油效果显著的复合驱体系因难以注入地层而无法用于低渗透油藏。
我国低渗透油藏以注水开发为主,存在注入压力高、驱油效果差等问题[6—9],因此需要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随着纳米技术的出现,纳米流体被应用于油田开发。
实验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可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乳化原油、改善润湿性、产生楔形渗透等作用,在低渗透油藏中使用纳米流体可以提高采收率[10—18]。
在众多纳米颗粒中,SiO2纳米颗粒具有易于改性、方便获取、纯度较高、价格低廉的优势,具备大规模生产应用的潜力。
SiO2纳米颗粒用于提高采收率的报道较多,SiO2纳米流体被证实可以提高采收率[15—20]。
尽管如此,在诸多报道中仅指出SiO2纳米流体可以用于提高采收率,未见对SiO2纳米流体注入参数的研究。
而实际上SiO2纳米流体的注入速率、注入量以及SiO2纳米颗粒浓度等注入参数对提高采收率均有较大影响,有必要对注入参数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文采用实验室自制的具有一定疏水性能的SiO2纳米颗粒,评价了SiO2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和改善界面张力的效果,从含水率变化、压力变化、提高采收率三个方面对SiO2纳米流体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注入量、注入速率、纳米颗粒浓度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注入参数。
1实验部分1.1材料与仪器氨水、正硅酸乙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析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模拟地层水,实文章编号:1000-4092(2021)01-137-06SiO2纳米流体在低渗透油藏中的驱油性能和注入参数优化*尚丹森1,2,侯吉瑞1,2,程婷婷1,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2249;2.中国石油三次采油重点实验室低渗透油田提高采收率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室,北京102249)摘要:为研究纳米流体在低渗油藏中的驱油性能,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具有一定疏水性的SiO2纳米颗粒,研究了SiO2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其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并通过低渗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SiO2纳米流体的驱油性能,优化了该纳米流体的注入参数。
《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对可持续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对于新型油田开采技术的探索变得越来越迫切。
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驱油技术——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微生物与聚合物的优势,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其在油田开发中的有效性。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主要包括油田原油、微生物菌种、聚合物溶液等。
其中,微生物菌种经过筛选和培养,具有较好的驱油效果。
2. 实验方法(1)微生物培养: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筛选出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并控制其生长条件,如温度、pH值等。
(2)聚合物制备:将选定的聚合物材料进行化学处理,制备成所需的聚合物溶液。
(3)联合驱油实验:在模拟油田环境下,将微生物与聚合物溶液混合,进行驱油实验。
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驱油效果,分析微生物与聚合物的协同作用。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微生物与聚合物联合作用下,驱油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驱油方法。
在驱油速度和采收率方面,联合驱油技术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同时,实验还发现微生物在驱油过程中对油田的伤害较小,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2. 结果分析(1)微生物作用分析:微生物在驱油过程中通过分解原油中的成分,产生有益的生物化学物质,改善了原油的流动性。
此外,微生物的吸附和驱替作用也起到了显著的驱油效果。
(2)聚合物作用分析:聚合物溶液具有良好的黏度和流动性,可以降低原油与地下岩石的附着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此外,聚合物还可以起到降低流体渗透性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3)协同作用分析:在联合驱油过程中,微生物与聚合物发挥了协同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解原油、改善流动性等作用,为聚合物溶液的扩散和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聚合物溶液也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两者共同作用下,使得驱油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四、讨论与展望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实验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石油开采方法往往依赖于物理和化学手段,但这些方法在提高采收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
近年来,微生物与聚合物的联合应用在石油开采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研究微生物—聚合物联合驱油的效果,以期为石油开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微生物:本实验选用具有良好代谢活性和产油能力的微生物菌种。
(2)聚合物:选用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增稠性能的聚合物。
(3)油样:来自某油田的原油样品。
2. 实验方法(1)微生物培养与繁殖: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选定的微生物进行培养与繁殖,使其达到一定数量。
(2)聚合物溶液制备:将聚合物溶解于水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聚合物溶液。
(3)联合驱油实验:将微生物与聚合物溶液混合,注入到油样中,观察并记录驱油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微生物与聚合物联合驱油的效果显著。
在注入混合液后,油样中的原油被有效地驱出,且驱油速度较快。
同时,我们还发现微生物与聚合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共同提高了驱油效果。
2. 结果分析(1)微生物作用分析: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一系列生物表面活性物质,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使得原油更容易被驱出。
此外,微生物还能在油藏中形成生物膜,改善油藏的渗透性能,进一步提高驱油效果。
(2)聚合物作用分析:聚合物溶液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能和稳定性,能够降低油水混合物的流动性,使原油更容易被驱出。
同时,聚合物还能在油藏中形成一种保护膜,保护微生物免受油藏中不利环境的影响。
(3)协同作用分析:微生物与聚合物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一方面,微生物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可以与聚合物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更有效的驱油体系;另一方面,聚合物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微生物在油藏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种协同作用共同提高了驱油效果。
微生物驱油技术随着人们对石油资源的不断开采,石油储量逐渐减少,因此提高石油采收率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微生物驱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油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
通过将特定的微生物注入油藏中,使其与原油相互作用,改变原油的物理性质和流变性,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环保等优点,已成为石油工业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降低原油粘度: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原油的表面张力,从而降低原油的粘度,使其更容易流动。
改变原油结构: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某些物质可以与原油中的烃类物质发生反应,改变其结构,从而增加其流动性。
产生气体:微生物在油藏中代谢时会产生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些气体可以驱动原油流动。
改善油藏条件: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和孔隙度,从而提高采收率。
优点:微生物驱油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环保等优点。
由于该技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提高石油采收率,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油藏的特点进行定制化应用。
缺点:微生物驱油技术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微生物和相关设备,同时需要确保微生物在油藏中的存活和代谢。
该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油藏的地质条件和流体性质等因素,因此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
随着人们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石油采收率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
微生物驱油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油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微生物驱油技术将有望成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采油技术。
随着人们对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将有望发现更多的微生物种类和代谢产物,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摘要:微生物驱油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石油的相互作用,实现原油的增产。
本文对微生物驱油技术的研究现状、方法、成果及不足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