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古典家具雕刻纹饰中的神话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96.55 KB
- 文档页数:2
明清福州民间木雕的吉祥图案明清时期,福州民间出现了一批技术精湛的木雕艺人,许多精美的作品为世人喜爱。
当时的木雕作品有浅雕、浮雕、透雕、圆雕等,以红色为主。
不少金漆木刻还贴以金箔,光彩夺目。
图案有人物、山水、花草、鱼虫、飞禽、走兽、八宝、博古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尤以吉祥类图案最为多见。
这些作品常见的吉祥图案,有喜、福、禄、寿等类别,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广大民众祈求吉祥等世俗心态,反映了几百年来民间追求喜庆福禄寿的传统文化情怀。
喜庆类图案主要以喜鹊、麒麟、梅花、牡丹、莲花、石榴、梧桐、灵芝、如意、鸳鸯、龙凤、鸾凤等传统喜庆吉祥类象征物入画,构成诸如“喜鹊登梅”、“喜上眉梢”、“龙凤呈祥”、“鸾凤和鸣”、“榴开百子”、“麒麟送子”、“连生贵子”等喜庆图案。
常见的有:一、“喜上眉梢”。
以喜鹊与梅梢构图。
喜鹊是民间传统的报喜吉祥鸟;梅开百花之先,为报春之花。
“梅梢”与“眉梢”为同音双关语,喜鹊立于梅稍,寓意喜事来临,喜上眉梢。
二、“榴开百子”。
由一颗硕大裂开露出许多石榴籽的石榴构图。
石榴多籽,“籽”与“子”为同音双关字,民间传统以之为多子。
凡有石榴入图的木刻,都寓意“多子多孙,后代繁衍昌盛”。
三、“连生贵子”。
以莲花、莲蓬和荷叶上的鱼鸟衔蛙构图。
“莲”与“连”为同音双关字,莲蓬多籽,寓意“多子”。
荷叶上的鱼鸟衔蛙寓意“得娃”。
莲花与莲蓬花果并生,寓意“连生贵子”。
在吉祥类木雕作品中,尤以福象类的题材为广泛,入图的主要有龙、凤、龟、麒麟、天马、狮子、象、鹿、鹤、蝙蝠、金蟾、鲤鱼、牡丹、月季、梧桐、荔枝、佛手、石榴、兰花、灵芝、瓜瓞、百合、柿子、葫芦、橘子、如意、磬、博古等。
构成的图案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如表现太平盛景的“河图洛书”、“双龙戏珠”、“五福临门”、“喜上眉梢”、“龙凤呈祥”、“麟凤呈祥”、“太平有象”、“太平花果”、“吹箫引凤”、“凤穿牡丹”、“鹤象同瑞”、“金蟾戏月”等图案。
表现富贵长久的如“福禄寿喜”、“富贵连绵”、“五福临门”、“迎祥纳福”、“天官赐福”、“连年有余”、“金盆聚利”、“大吉大利”、“麒麟送宝”、“瓜瓞绵绵”、“三多九如”等等。
忆古轩明清家具雕刻纹饰——动物纹饰传统明清家具图案不是简单的罗列,单纯的重复,它更加讲究在纷繁中体现出节奏和韵律,对比与调和,将疏密、大小、主次、虚实、动静、聚散等做协调的组织,做到整体统一、局部变化,局部变化服从整体,即“乱中求序”、“平中求奇”。
这更增加了吉祥图案的层次和内涵,明清家具雕刻纹饰中的动物纹饰运用动物或传说的中神灵表达人们吉祥,尊贵等寓意的。
以表达具有福善之事、嘉庆之征等审美蕴意的装饰性图。
麒麟图。
图案为一兽,头长一角,狮面,牛身,尾带鳞片,脚下生火,其状如鹿。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古称之为“仁兽”,多作吉祥的象征。
由于麒麟是瑞兽,常借喻为杰出之人,麒麟送子、麟吐玉书等图案等皆有杰出人士降生的寓意。
八骏图。
图案为八匹马姿态各异。
传说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名称说法不一。
《穆天子传》卷一载:“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渠黄、华骝、绿耳。
”福禄寿喜。
图案为蝙蝠、鹿、桃和喜字。
以前人们常以蝙蝠之蝠寓以幸福之福;借鹿、禄同音;寿桃寓兽意,加之以喜字,用此表示对幸福、富有、长寿和喜庆的向往。
鹤寿龟龄、龟鹤同龄。
图案皆为一龟一鹤。
龟寿万年,是长寿的象征;鹤是仙禽。
龟鹤同龄,乃同享高寿之意。
松鹤延年。
图案为鹤和松树。
松,代表长寿象征之外,还作为有志、有节的象征。
故松鹤延年既有延年益寿,也有志节高尚之意。
鹤鹿同春。
图案为鹤鹿与松树。
古人称鹿为“仙兽”。
神话故事中有寿星骑梅花鹿。
鹿与禄、陆同音,鹤与合谐音,故又有“六合”(指天、地、东、西、南、北)同春之意和富贵长寿之说。
长命富贵。
图案为雄鸡引颈长鸣,牡丹花一枝。
雄鸡引颈长鸣(命),牡丹乃富贵之花,喻富贵。
还有长命百岁的图案,雄鸡引颈长鸣旁有禾穗若干。
平安如意。
图案为一瓶、鹌鹑、如意。
以瓶寓平,以鹌鹑寓安,加一如意,而称平安如意。
一路平安。
图案为鹭鸶、瓶、鹌鹑;另有图案为鹭鸶、天平钱的叫一路平安。
以鹭鸶而寓路,瓶寓平,鹌鹑寓安,祝愿旅途安顺之意。
五福捧寿。
中国古代和石雕有关的传说故事前言中国古代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石雕艺术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的传说故事中,石雕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与中国古代和石雕有关的精彩传说故事。
一、鲁班造虎机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有一位著名的工匠和建筑师名叫鲁班。
他以天赋卓越的木工技艺而闻名于世。
据说,鲁班曾经制作了一台奇特的机械装置,名为“虎机”。
这台机器可以模拟出真实的老虎,吓退敌人。
不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平时,鲁班的虎机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姜子牙的巨石神偶姜子牙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军事将领和智慧谋士。
据说,他曾经制作了一座巨大的石雕神偶,用于守护自己的家园。
这座神偶高达十丈,能够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和强大的力量,让敌人望而生畏。
三、文成公主与乌鸦岭文成公主是中国古代唐朝的一位公主,她嫁给了吐蕃的王子,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传说中,文成公主曾在乌鸦岭刻下了一块玉石,据说这块玉石具有驱邪的力量。
每年的冬至之夜,当乌鸦岭被满月照亮时,这块玉石会发出神奇的光芒,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
四、魏征的石像魏征是中国古代唐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他以聪明才智和清廉正直而被人们所敬仰。
据传,在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雕刻了一尊魏征的石像,放置在行宫中。
据说,这尊石像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难题和困惑。
后来,石像成为了人们前去膜拜和祈求智慧的圣地。
五、岳飞与铁像岳飞是中国古代宋朝的一位伟大将领,他以勇猛善战和忠诚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据说,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铸造了一尊巨大的岳飞铁像,放在岳飞祠中。
这尊铁像高达数丈,坚不可摧,象征着岳飞的坚毅和不屈精神。
结语中国古代和石雕有关的传说故事让我们领略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鲁班的虎机、姜子牙的巨石神偶、文成公主的乌鸦岭玉石、魏征的石像以及岳飞的铁像都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石雕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神话传说,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见证和瑰宝。
造型空间文 陈志福浅谈神话人物在木雕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古往今来,以神仙、罗汉、妈祖等为素材的神话人物雕像层出不穷。
无论是庙宇抑或是宫殿,都可以看到此类题材的作品。
这类木雕作品神形兼备、栩栩如生,是哲学、宗教、雕刻三者的结合体,木雕中的神话人物不单是雕刻艺术家对现实的描摹,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神话人物的分类中国神话有别于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它侧重体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多数中国神话崇尚道德,思维峻极,境界高远,塑造出一个个宽厚、和平、仁道、讲信、尚礼的神话人物。
笔者认为中国的神话人物可以分为四大类:1.本土道教的神仙,包括三清、玉帝、土地公、太上老君等,在道家的教义中,这类神仙多是由凡人修仙得道而来,成仙的过程是艰辛的,这类题材的戏剧、文学作品往往传递的价值观念为:凡事成功都要付出十足的辛勤和努力。
2.民间传说类的神仙,如女娲、牛郎织女、盘古、水神、火神等,这类神仙人物的出现往往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如白蛇传、天仙配等,都是历代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
这类故事的主题不外乎爱情、教育、亲子等。
传递的是忠、孝、礼、乐等方面的价值观念。
3.妖魔类神话人物,这类神话人物多与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关系,如《封神榜》《西游记》等,涵盖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
人物的特点受作者主观意识的影响比较大。
4.佛,佛文化经由印度传至中国,佛属于外来神仙体系,如罗汉、菩萨、佛祖等都属于这类神话人物。
二、佛像木雕的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一)佛像木雕的发展历程古代中国盛行佛文化,各个时期的佛像木雕有所不同。
木雕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这一时期的木雕作品已有镶嵌、雕花等技艺。
而佛文化在中国的鼎盛时期要数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木雕技艺已经较为成熟,出现了大量以佛像为题材的木雕作品。
按雕刻形式,可以分为拼木木雕、整木木雕。
它们不仅在外观上体量大,而且非常注重细节雕刻,人物特点刻画鲜明。
南北朝的相关史书记载,木雕大师戴奎就曾雕刻一尊6尺之高的“无量寿佛”。
明清家具螭龙纹的演变及内涵(清黄花梨螭龙纹圈椅-螭龙纹)螭龙纹在明式家具上广泛流行,堪称明式家具纹饰之王。
器有雕饰,螭纹占其八九,这种一螭独大的风景极为独特,在历史长河尤其是明清各类工艺品中,未曾有过。
在清早期明式家具平面空间较大的挡板、围板、牙头、牙板、背板部分,雕有螭龙纹者,几乎都是子母螭龙图案,分别有双龙、三龙、四龙、五龙,甚至更多。
螭龙形象大小相杂,主要有两种特征,一是大小螭龙相互面对;二是大螭或小螭或是大小螭共同张嘴相向,皆呈大嘴形象,这种大嘴螭龙成为明式家具中的独有形态,均别于其它工艺品。
子母螭龙的演变过程1、明晚期明万历朱守诚墓出土的紫檀瓶上的螭纹拓片上海明万历朱守诚墓出土的紫檀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紫檀瓶螭纹拓片上可见三只螭龙,一大二小,均呈正面形态,双目圆睁,身体处于兽身退化、蛇身萌出的过渡状态,四肢肩胛尚存,四爪比较写实,尾部分叉相背卷曲,闭嘴。
明代一般称这种大小螭龙组合的构图为“子母螭”,这种螭龙面部形象类虎似猫,取俯视角度,为趴卧之态。
我们权且名之“万历螭龙”。
多方面证据说明,黄花梨、紫檀家具在明万历朝已被使用,但作为年份标志的这种“万历螭龙”纹却从未见于各类硬木家具之上。
2、清早期清早期的螭龙纹在明式家具的一方天地中,形态拐了个弯,原本“趴式、正面、双目、闭嘴”的形象变异为“侧身、单目、张嘴”形象。
而且,它们变化多样,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但这样一个奇异的视觉艺术库至今还是一块学术研究的处女地。
例举解读:(1)清早期黄花梨翘头案牙头图上,大小螭龙面目相对,大嘴贲张,意如对话。
(2)清早期黄花梨翘头案挡板图上,六只大小螭龙表情丰富,各成面目。
上为大螭凤,其下为大螭龙,均面目威严,似开口训教,又像雷霆暴怒,下面四只小螭,或凝神聆听,或交头接耳,或张口回应。
整个造型刻画生动,表现了长幼间的对话、尊卑关系。
这种大龙带小龙,大凤带小凤的图案可以认定为“苍龙(凤)教子”之意。
匠师寥寥数刀,将它们的身份、表情都准确刻画出来,这组形象堪称明式家具高超雕刻工艺的代表,也是古代动物写实雕刻的佳作。
古典家具·纹饰——神话故事纹明清家具中有根据神话传说演化而来的纹饰,多为:海屋添筹、五岳真形图、河马负图、八仙过海及八宝等内容,它们多寓人们美好的愿望。
•海屋添筹纹海屋添筹,画面中绘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中有仙山楼阁,楼阁中陈设宝瓶,内插筹码,空中有飞翔的仙鹤,鹤口中衔筹,欲往瓶内添筹。
仙山周囤散布着若干小岛,点缀着苍松翠柏,仙境气氛浓郁。
这个故寒见于宋代苏轼《东坡志林》,传说有三个老人相遇,互相询问年岁,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
一人曰:海水变桑田,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经装满了10间屋。
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
今已与昆仑山齐矣。
后来,人们常在祝寿礼物上装饰“海屋添筹”图案。
清中期粉彩凸雕“海屋添筹”纹笔筒清梓檀嵌紫石雕海屋添筹纹座镜海屋添筹•五岳真形图纹五岳真形图,即用五个符号分别代表五座大山。
据《藏经》记载:“五岳之神,分掌世间人物,各有所属。
如:泰山乃天地之孙,群灵之府,为五岳祖,主掌人间生死贵贱修短。
衡岳主掌星象、分野、水族鱼龙。
嵩岳主掌土地山川,牛羊食啗。
华岳主掌金银铜铁,飞走蠢动。
恒岳主掌江河淮济,四足负荷等事。
”《抱朴子》曰:“修道之士,栖隐山谷,须得五岳形图以佩之,则山中魑魅虎虫,一切妖毒皆莫能近。
汉武元丰三年七月七日受之西王母,流布人间。
后太初年中,李充自称冯翊人,三百岁。
荷草器,负图遨游。
武帝见之,封负图先生。
故世人能佩此图渡江海,入山谷,夜行郊野,偶宿凶房,一切邪魔魑魅魍魉水怪山精,悉皆隐遁,不敢加害。
居家供奉,横恶不起,祯祥永集云。
故此图不独用为佩轴,家居裱成画图,安奉亦可。
”以上已把五岳真形图的用意讲得很明白,雕刻此图的目的是为了驱魔避邪,以求得居家安乐,永保祯祥。
清符咒背五岳真形图挂花钱木雕五岳真形图五岳真形图•河马负图纹河马负图,浮雕河马,马背上有河图的纹饰。
这种纹饰,即称“河马负图”或“海马献图”。
马与龙有时一而二。
•八宝纹八宝,又名八吉祥。
忆古轩明清家具纹饰——龙凤纹饰龙凤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明清家具中一个重要的雕刻纹饰。
从河姆渡出土的有关凤鸟的史料证实,凤比龙要早几百年。
自商周以来,龙凤就是天生一对了。
龙象征着权威和尊严,凤象征着才艺和吉祥。
所以有“龙凤呈祥”的古典。
表现在家具上的龙凤纹饰是丰富多彩的。
在远古,龙凤是图腾文化的产物,是一种原始崇拜的宗教形式。
起先人们把龙凤视为逢凶化吉、呼风唤雨的吉祥神物,寄托了他们对幸福生活的企望。
后来,封建统治者把自己比作真龙天子,于是龙凤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尊严。
五爪龙纹属帝王专用,龙身矫健,细颈长身,双眼圆睁,目光熠熠,神采飞扬,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形象。
明代的龙纹为狰狞凶猛之状,龙爪为三、四、五不等,其中五爪爪尖成圆圈状得极多。
有云龙、海龙、水龙、团龙、穿花龙、夔龙等。
凤纹,以展翅腾飞为多,有昂首云天,有回首顾盼,有龙凤呈祥,有凤穿牡丹,往往以缠枝花来烘托凤的高贵和神圣。
到了明晚期,龙纹的形象就逐渐失去昔日的凶悍和威严,变得细身侧行,缺乏生机和活力。
清朝康熙时期所绘的龙纹一般头部较大,身短而粗壮,须发怒张,龙鳞呈“八”字形。
到了乾隆时画龙常为巨角低额,画凤颈部多毛。
看了清末,所绘的龙头较短小,龙身瘦弱疲软,呈现一种萎靡懦弱之状。
与此此相反,凤纹却画得肥壮有力,威严盛人。
以龙凤纹饰图案的寓意有:龙凤呈祥。
图案为一龙一凤。
古人认为,龙为百兽之王,凤为百鸟之王。
龙凤出现,天下就会祥和太平,百业兴旺,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千百年来,龙凤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之物,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
龙飞凤舞。
图案为龙凤腾跃飞翔之态势,形容气势奔放雄壮豪迈;也用以形容书法笔势活泼有力;也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
二龙戏珠。
图案为两条腾云驾雾的云龙追逐一颗火珠。
传说龙珠亦称夜明珠,可避水火,故有二龙戏珠或群龙戏珠的图案。
表示吉祥安泰祝颂平安与长寿之意。
望子成龙。
图案为一大龙俯视着一小龙,寓意为“教子成龙”和“望子成龙”。
明清古典家具上的纹饰一.明清古典家具纹饰明清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集大成者,无疑有很丰富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
倘若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
明清的装饰图案题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用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
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故龙纹多用于宫廷与皇族家具上。
凤,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萧,清高雍容。
龙凤形象均是人们杜撰假想出来的祥瑞象征形象,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现象的服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明清家具中的动物纹样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遗风--雄浑而博大、深厚而拙朴。
2、吉祥植物及人物纹样吉祥植物纹样有牡丹纹、灵芝纹、莲花纹、海棠纹、梅、兰、竹、菊、松、葡萄等。
还有各种植物变形图案,如卷草纹、反草纹、缠枝纹、芝麻梗、藤等,各种植物什锦图案,如蔬菜及各种瓜果等。
吉祥植物纹样深受当时绘画的影响,极具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之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的审美追求。
像"岁寒三友"等植物形象,由于其某些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生哲理和人生观的理解和信奉,于是也成为人们争相刻画的纹样。
山水人物纹样多半是反映历史典故、诗词故事和文人生活的画面,如游归图、南山观瀑、五老图、东篱采菊等景象,并以中国画的散点绘画技法为基础进行生动地描绘和展现。
3、几何纹样有绳纹、回纹、盘肠纹、灯笼纹、冰裂纹、人子纹、方花纹、方汉纹、波纹、灵格纹、龟背纹、连环纹等。
这些几何纹样往往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东方特质和烙印。
4、吉祥图案或文字吉祥纹样聚宝盆、六合同春、风调雨顺、龙舟、莺鹤、飞龙、双龙捧寿、五富团寿、麒麟送子、龙捧乾坤,文字有"福"、"寿"、"喜"及诗文等。
与红木家具相关的历史典故关于红木家具还有一段与三宝太监郑和有关的颇不寻常的故事据史载,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印度和非洲东岸,给外国人带去丝绸和瓷器,而带回来的除了其他货物外,主要就是红木。
郑和带回那么多的红木,原来目的是利用红木分量重来做压舱。
红木运回中国后,一些能工巧匠把它用来造家具,于是便有了后来名扬海内外的“明式家具”。
其实太师椅有一段历史典故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期(公元1100年间),曾五度拜相的蔡京被参奏弹劾返乡,在家乡福建省仙游县九鲤湖祈梦时,九仙梦示其诗曰:“刻木铭心处,乘雷可升腾”。
蔡京睡梦醒悟,亲自绘制草图,立即召集本地的能工巧匠,选用江南珍贵的千年黄杨木,将宫廷用具经典款式与家乡木雕工艺、书画艺术有机结合,制成罗汉床、屏风、案几等家具,并在其上精雕仕女图案后反复打磨。
之后,进献给徽宗皇帝。
徽宗看后,龙颜大悦,反复触摸,爱不释手。
睹物思人,不久后便把蔡京调回京城,并于崇宁元年提升其为尚书右仆射(右相),翌年提任尚书左仆射(左相)兼门下侍郎。
此后,蔡京醉心参与家具设计、制作,如现今仍沿袭的经典款式“太师椅”。
朝野深受其影响,争相仿制,代代相传,“太师椅”款式和名称就由此流传下来。
乾隆帝珍爱的紫檀如意清代皇帝中最推崇如意的皇帝要数乾隆爷了。
乾隆朝二十年(1755)。
清廷初度平定伊犁的回部叛乱,准喝尔部归降;内务府造办处适时的将一件紫檀如意呈奉御前钦览,乾隆皇帝鉴赏之后,喜悦有加,于是乘兴濡墨挥毫,写下了集颂功、纪事、寓戒的佳作《咏如意诗》,来歌颂此件如意,显示出一代帝王的豪迈与胸怀。
乾隆的女儿和孝公主出嫁时,也都得到了乾隆皇帝的一盒共9柄紫檀嵌玉如意。
2006年嘉德春拍的一件乾隆御用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拍出了429万元的高价。
它选用上等紫檀木料雕制,如意首、腹、尾分别镶嵌汉代白玉璧、玉剑彘、玉剑格,木柄背面错嵌金银片乾隆题诗。
皇帝的心爱之物以此高价卖出也真是物有所值了。
明清古典家具的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就雕刻内容而言,有神话故事纹饰、历史人物故事纹饰、龙凤纹饰、植物纹饰、动物纹饰、杂宝纹饰、自然风光纹饰。
在明清古典家具上的各种各样地纹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丰富多样的,如历史人物传说、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以上所说的纹饰在名鼎檀红木家具上都得到充分地应用。
下面着重介绍下明清家具神话故事纹饰中的故事:
一、八仙
八仙有明八仙、暗八仙、蜀中八仙、饮中八仙之分。
1、八仙过海,即明八仙。
图案为道家的八位仙人,各显神通,争渡大海。
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蓝采荷、何仙姑。
传说八仙在庆贺王母娘娘寿辰归途中,路过东洋大海,各用自己的法宝护身为舟,竞相过海,各显神通,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古典家具中,“明八仙”常用于屏风。
2、暗八仙。
图案为以八仙所持的“法宝”作纹饰。
即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子,张果老的渔鼓,吕洞宾的宝剑,韩湘子的花篮,曹国舅的阴阳板,蓝采和的横笛,何仙姑的荷花。
“暗八仙”一般被采用于柜面,即用八仙手中所执宝物暗示每位神仙,如名鼎檀的顶箱柜。
3、蜀中八仙。
晋谯秀《蜀记》载: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大人在蜀得到成仙,称之为“蜀中八仙”。
4、饮中八仙。
又称“酒八仙人”: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
二、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图案为仙女手提花篮在空中散花。
传说龙王献水,喷车马之埃尘,天女散花,缀山林之草木,寓其春满人间,祥瑞之兆。
三、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图案为一位仙女奔月宫之状。
嫦娥,神话传说是后羿之妻。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长生不老药,嫦娥偷吃后,遂奔月宫。
遂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
四、三星高照
古称福禄寿三神为三星,传说福星司祸福,禄星司富贵贫贱,寿星司生死。
三星高照象征幸福、富有和长寿。
图案为一老寿星、一只鹿、一只飞蝠的,亦称之为福禄寿。
五、佛八宝以佛家为纹饰。
佛八宝又称八吉祥,指藏传佛教中的八种法物,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
八种法物的组合图案寓意“八宝生辉、吉祥如意”。
而藏传佛教中另外的“八吉祥”(又称“八瑞相”)即镜、酪、长寿茅草、木瓜、右旋海螺、牛黄、黄丹、白芥子,用以供佛,没有用于传统家具图案之中。
藏传佛教佛寺中供佛的吉祥结、妙莲、宝伞、海螺、
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也称为“八瑞相”或“八吉祥徽”,但很少用于传统家具。
六、十八罗汉
以十八罗汉为纹饰。
罗汉,是梵文译音“阿罗汉”的简称。
佛教认为一个人因为修行工夫不同,所取得的成就也有高低之分,每一个成就叫做“果位”。
“阿罗汉果”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教中则低于佛、菩萨,是第三等。
十八罗汉,传说是受了佛的嘱咐,不如涅,常在世间,弘扬佛法,受世人供养。
七、群仙祝寿群仙祝寿图案为众多仙人各持礼物,寓其吉祥喜庆之意。
民间传说三月三日是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举行蟠桃盛会,各种神仙前来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