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景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描写水景村庄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名句)1. 水光潋滟,如诗如画的水景村庄,仿佛是大自然赐予人间的美丽礼物。
2. 静谧的水中倒映出村庄的轮廓,犹如一幅幅浸润在水中的画卷。
3. 清晨的水面上,微风拂过,泛起一片片涟漪,宛如细腻的水墨画。
4. 在水景村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自然的画卷。
5. 湖水波光粼粼,倒映着青山绿树和村庄的房屋,简直像是天堂的缩影。
6. 村庄的小桥悠然跨过水面,仿佛连接了现实世界和仙境。
7. 蜿蜒的河流穿过水景村庄,宛如一道生命之源滋润着这片土地。
8. 雨后,水面上的雾气璀璨如画,给整个村庄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氛围。
9. 水中的白莲花渐渐绽放,花瓣洁白如雪,仿佛是天使的微笑。
10. 微风轻拂着村庄的湖面,荷叶轻舞,如同一曲恬静的音乐。
11. 村庄的晚霞映照在湖面上,迷离的红光点缀着整个水景村庄。
12. 村庄的渔船在水面上飘荡,漫步其间,心境宁静安逸。
13. 夕阳西下,映照在水中的光芒如丝绸一般柔和,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14. 鸟儿在水景村庄的天空中翱翔,展翅飞翔的一瞬间,宛如画中的仙鹤。
15. 村庄的夜晚,水面上泛起点点光火,犹如幻影般闪烁着神奇的光芒。
16. 月光洒在水上,波光粼粼,如同银河倒映在人间。
17. 村庄的小溪潺潺流淌,微风拂面,宛如一曲清新的小夜曲。
18. 夏日午后,水面上漂浮着莲花,与灿烂的阳光相映成趣。
19. 沉静的水面上,浮起了几朵浅蓝色的睡莲,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
20. 村庄的花园边,小溪时不时流下瀑布,水花四溅,犹如珍珠散落。
21. 清晨的雾气在村庄的水中升腾,与朝阳的光辉交相辉映,煞是美丽。
22. 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穿越水流,翩翩起舞,仿佛在演绎一场优美的舞蹈。
23. 沿着村庄的小径漫步,水边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扑鼻而来。
24. 村庄中的小河蜿蜒流过,水流沁人心脾,清凉解渴。
25. 拾级而上的石阶旁,一条小溪流淌,欢快地奔向水池。
26. 村庄的水面上漂浮着几片枯萎的树叶,它们犹如黄金般点缀着水景村庄。
谈水景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作者:赵帅王利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城市水景是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对水景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对水景在城市景观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提出水景景观设计方法。
关键词:水景景观;城市景观;重要性中图分类号:S75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城市水景作为城市景观中的点晴之笔,对于区域景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城市水景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城市水景概念是指城市绿地系统有关的水体及水循环过程,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景观以及娱乐用水、灌溉用水及污水等。
本文所涉及的水景范畴,主要是指在城市中某一段特定的空间路段,具体而言是指与河流、湖泊或者海洋相邻的土地,也指建筑、城镇中靠近水域的部分,包括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水景景观以及附属景观小品等。
本文对水景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2、水景在城市景观的作用具体而言,城市水景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自然性、生态性、亲水性以及观赏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水景景观的观赏性,这也是体现水景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点睛作用。
(1)自然性。
城市水景有其天然之处,比如蜿蜒曲折的河道、深潭以及浅谈等各具特色,在进行城市景观的景观生态设计中,要突出水景景观的自然性,保留其原生态部分,营造出自然水景的风光景色。
(2)生态性。
生态性即是指城市水景设计与景观生态设计中不能忽略水景中生物的生存需要,以尽量满足其生存、繁衍为原则,并确保水景景观设计的生态健康发展,景观生态设计尽量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3)亲水性。
城市景观设计与水景景观生态设计相互结合,要符合亲水性的原则,可以通过采取修建亲水设施的方法,在沿河两岸形成舒适的水边空间,方便市民进行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
(4)观赏性。
景观生态设计与城市水景设计相互结合,一方面要从河流的视觉特效出发,并对视觉景观的审美进行着重考虑,另一方面在水景景观中构造具有一定观赏性的景物,除此之外,要以水景景观生态设计的整体性出发,构成极具观赏性的水景景观生态系统。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园林建设中,水景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然水和人工水景两种。
其中,自然水景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应用较多,主要是结合城市园林地势及地形结构的特点,在自然水景基础上建立的园林水景。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大多以人工型水景为主,采用人工喷泉的形式进行水景建造,以满足城市园林建设对水景的需求。
然而,由于水景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面对现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加强对水景施工技术控制,是城市园林工程的重点。
但是影响其因素也比较多,这就要求设计以及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做好人造瀑布、造型喷泉等水景设施的建立,使城市园林营造出一个完美的水景。
一、城市园林景观水景通常情况下,城市园林景观水景主要分为自然型和人工型两类,其中,自然型园林景观水景,是指利用园林土建地势和结构的特点,仿照自然景观进行建造的水景,如叠水、泉涌、溪流等,自然型园林景观水景的这种形式在传统园林中应用较多。
而人工型园林景观水景,是指利用喷泉等设备进行建造的水景,如旱地喷泉、雾化喷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造型园林景观水景在城市园林、建筑等领域中也达到了广泛应用。
园林景观水景的建设,可以起到水的景观效应,尤其是在面积较大的水面具有坦荡,开阔的特点,其可以起到托浮水中景观或岸畔,产生倒影,丰富、扩大人们的视觉空间,发挥基底作用。
通过将水面不同的景点联结成一个空间整体,充分发挥面型系带或者线型系带作用,实现瀑布、喷泉等动态的园林景观水景,可以有效吸引人们的视线,起到了焦点聚集的作用。
二、园林景观水景施工技术(一)水池施工在园林景观水景施工中,主要以水池施工为主,主要包括池底施工、池壁施工两种,首先,池底施工中,首要标准是保持池底的坚实平整,若池底土质比较松软,就应当在池底基土上铺设砂石层,然后进行混凝土层浇筑,待完成1~2d 后,对底板中心进行测算;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布线位置确定,然后绑扎钢筋、进行底板、柱基外围模板的安装,确保底板的密封性,保证一次完成浇筑成型。
论水景的美学特征齐荣尊【摘要】对现代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的现象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水景的美学特征,明确了水景设计的理念和内涵,对今后的水景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16【总页数】2页(P25-26)【关键词】水;景观;美学【作者】齐荣尊【作者单位】南阳市规划设计院,河南南阳,47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430 引言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水也从单纯的物质功能状态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水景。
水景设计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具有较高的变化频率层次,富有生命力,是一门综合性的现代学科。
水景广义上包括河流、湖泊、山川等大尺度水体及围绕水体周边的景观,狭义上包含广场、公园、庭院等小规模的水体景观[1]。
众所周知,杭州西湖是以水景为特色的自然园林,早已举世闻名;印度的珍珠——泰姬陵园里树木花草苍翠欲滴,流水喷泉明澈荡漾,陵墓建筑纯净明丽。
在“无水不成园,无园无水”的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与水体的有机结合更是成功园林的标准之一,临水设亭,环水筑厅、堂、楼、阁,使建筑、人、自然三者和谐相处。
狭义方面,作为景观工程的灵魂和点睛之笔的景观水体,其景观价值有“无水不成景”的精妙说法。
它能够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给人以感官的冲击,并可以调节城市的气候,增添流动美、透亮美,为生活增添诗意和活力。
水之所以能构成景观效应,是人们会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对水体及其周围环境产生感知,进而激发某种情感和兴致,也就是产生景观感的人与自然形意相融的效应[2]。
这些景观效应,可由不同景观要素的形态美、线条美、色泽美、动态美、静态美以及听觉美和嗅觉美等美学特征所诱发。
本文将对水景的美学特征作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六个方面探寻水景构成的关键因素,从而可以为今后的水景设计提供参考。
1 水的形状特性与景观构成水没有固定的几何形态,可以被圈成任何形状,自作一景[3]:点状水小巧、聚焦;直线水欢快、流畅;曲线水含蓄、深幽;面状水平静、坦荡……各种不同形状的水相互配合、综合运用,即可形成漂亮的水景。
青州有水的旅游景点(一)青州有水的旅游攻略一、概述青州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旅游目的地。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水景使得青州成为众多游客心中的热门之选。
本攻略将为您介绍青州的主要水景景点和相关的旅游服务。
二、主要水景景点1.青州湖:青州湖是青州境内最大的湖泊,湖岸边风景迷人,湖中有小岛和环湖游船供游客游玩。
2.沂水河风景区:沂水河位于青州的南部,沿岸绿树成荫,水面有多个船只供游客乘坐。
3.温泉景区:青州周边还有许多温泉,温泉既可以欣赏水景,又可以享受温泉养生之乐。
三、旅游活动•在青州湖畔散步或骑行,欣赏湖光山色。
•在沂水河畔坐船游览,感受河水的清凉。
•在温泉景区泡温泉,舒解旅途的疲劳。
四、旅游服务•交通:青州市内有公交车和出租车服务,可以方便地游览各个景点。
•餐饮:青州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海鲜餐馆,可以品尝当地美食。
•住宿:青州也有多家宾馆和旅馆供游客选择。
•购物:青州市区有多个商场和集市,可以购买当地特产和纪念品。
五、注意事项1.注意遵守当地的旅游规定和环保要求,保护水资源。
2.携带合适的衣物和防晒用品,做好防晒和防暑准备。
3.注意安全,注意个人财物的保管。
以上是针对“青州有水的旅游”的旅游攻略,希望能为您的旅行提供帮助![继续]六、最佳旅行季节青州的水景在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美。
以下是不同季节的推荐:- 春季:春天的青州湖畔绿树成荫,花开如云,是赏花的好时光。
-夏季:夏天的沂水河和温泉景区提供了消暑的理想去处,可以在水中尽情畅游。
- 秋季:秋天的青州湖呈现出美丽的秋色,是赏红叶和观光的好时机。
- 冬季:冬天的温泉景区正是享受温暖泡汤的最佳时刻。
七、其他推荐景点除了水景景点外,青州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 青州古城:青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古城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 文化公园:这里是青州的文化中心,有博物馆、图书馆和表演场所,是了解青州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 山海观景台:位于城市的北部,可以一览城市的全景和周边山水的壮丽景色。
城市公园水景对人的心理影响——以昆明瀑布公园为例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钢铁森林拔地而起,城镇人口剧增的同时,“自然缺失症”也愈发明显,而公园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缓冲区,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对改善公共健康、营造绿色舒适的户外场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瀑布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部山水新区,地处牛栏江,是亚洲最大人工瀑布公园。
走进公园就能感受到全身被湿润的空气包裹着,牛栏江水从12.5m 的地势高差倾泻而出,浩浩荡荡,形成瀑布景观,甚是壮观。
瀑布公园水景分为3 个主要的部分:大瀑布、水帘洞、昆明湖。
该公园也成了盘龙江乃至整个昆明市又一张靓丽明信片,是地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剂。
关于昆明瀑布公园水景对人的心理影响研究在国内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公园现场问卷形式,随机调查了不同性别、年龄段的游客对瀑布公园水景偏好等的差异与相关性,以期对城市水景公园的规划和布置提供参考。
1 城市公园水景景观对人的心理影响1.1 水景形式对人心理影响公园在《公园设计规范》中是这样定义的:“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备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的绿地[1]。
”水景是公园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其合理设计可以增加公园的活力。
其既可以作为独立的景观节点,供人观赏,也可以配搭其他要素形成组合景观,丰富其意蕴。
水无形状,却变化万千,忽而静谧流淌于池,忽而奔腾于溪涧。
其声音或是寂静,或是如铃铛声般动听,正因如此,水也常常被用于营造公园景观的声境。
水柔软,润物细无声,是干净纯洁的代表。
水的澄澈之美,不仅表现在对于物质的清洗功能,更表现出对于人灵魂的洗涤。
印度教的信徒就认为恒河水可以洗去身上的罪过。
在我国的造园理念中,也一直将精神性的清洗与水景相结合,如杭州西湖“花港观鱼”曾有对联:“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
由此可见,水对人的心理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研究发现,全球各地每年因压力、焦虑和抑郁等种种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共约1 万亿美元[2]。
城市居住区水景景观设计研究作者:李旖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4期摘要:居住区内布置适宜的水景来提升居住区的质量是现代居住区最常见的设计手法之一。
本文首先对城市居住区的水体景观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居住区常见的水景类型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水体景观的设计原则;最后概述了优质景观在城市居住区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居住环境;水景;功能作用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0 引言人们的居住观念从以前的一处遮风挡雨的场所逐步改变为满足人们生活的各种需求,这种变化就要求房地产在进行居住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从古至今,人类都喜欢临水而居,于是便与居住环境密切相关。
无论什么形式的水景,如静态的湖泊,动态的喷泉等都能给周围的环境景观瞬间增色不少,水景具有巨大的魅力和表现力。
居住区水景的空间形状通过道路与绿地划分为不同的平面形态,塑造性极强的水体活跃了居住区的气氛,打破了居住区环境的单调性,使整个居住空间富于变化。
1 城市居住区水景景观现状分析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居住区的外环境设计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居民购房的主要选择条件。
自从欧美国家将水景引入居住区设计中,亲近自然的思想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品质,这种潮流很快被引入我国,使得居住区水景设计成为一种潮流。
常见的水景存在形式现代城市居住区水体的形式根据建筑的风格而设计,主要的存在形式有以下3种:(1)点状水景:包括居住区内的喷泉、水池、跌水等,可以单独布置,也可以结合花坛、树池等设计。
其是居住区内重要的水景场所,起到点景的作用。
(2)现状水景:包括弯曲的小溪,笔直的流水,围绕建筑、景观线状分布,水面狭长,给居住区增添了水景的动感。
(3)面状水景:主要指大面积的水景景观。
优美的岸线,平静的湖面体现了宜人的生态居住环境。
临湖布置建筑单体,提升室内观赏环境质量,提高房价是现在城市居住区设计的主要类型之一。
城市水景欣赏摘要中国的风水理论认为,门前有水是富贵的象征,依山傍水的房子自古以来都深得人们的格外青睐。
而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也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
扫描现代城市中的休闲广场或文化景点的水景(如喷泉、水池、跌水、瀑布等)设置,我们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将“水”摆在重要的位置(或入口、或游人休憩处),也许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它成为了城市和乡村中吸引人们聚集休闲的默认要素。
然而,在“钢筋混凝土”大行其道的当下时代,人们真正可以亲近的“广场之水”却少之又少,取而代之的是坚硬的、不可触摸的“陌生之水”和我们自我安慰的心灵之水。
本文关键字:城市、水景、艺术、欣赏、利用。
城市广场水景是城市公共空间水景的一种类型,它与其它水景一样,以水为基本构成要素与其它要素一起形成城市的水景。
城市是人类文化汇聚的焦点,是个十分复杂的组织,任何城市都是社会的、生态的和形体的整体。
如同城市,任何一个构成城市的要素同样是众多因素的集合体。
如此看来,城市广场水景的产生、形成也同样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的众多方面,那么,研究城市广场水景,就是研究一种关系,主体人与客体水景的关系、客体水景与客体广场之间的关系。
于是,笔者将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总结为:处于城市广场中的,由人工或自然水体构成的景观,具有反映城市活力、文化内涵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功能。
城市广场水景与城市广场的关系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
它通过各种景观要素的集合形成完整的空间形态、功能。
如果我们把水景作为实体要素放置于城市的广场中间,可以发现,水景是图形。
从这一角度去分析水景,实际上是想通过增加、减少或变化整个空间的几何形体来掌握空间中的种种联系。
旨在时刻建立一种不同尺度的、形态的与广场空间有密切关联的水景要素和美的环境。
就此来看,水景的形态就要符合一定的形式美的规律——与广场的和谐关系:主从与重点、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这些关系无论是在形态上还是主题上的建立都要从广场的整体统一性出发。
水体在广场中的形态是通过边界的围合而形成的,围合可以是通过硬质材料、也可以通过自然元素围合以及它与其它要素结合成的水景都是需要通过广场的承载来实现。
因此,以广场为“背景”探讨水景不仅在于它确是广场中的一个设计要素(水景不同于广场中的其它小品要素,它是完全“根植”于广场上的),而且它还与广场有着隐性的“对话”关系(因为广场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而水景既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水本身具有文化性)。
就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广场的定义与分类有很多种,但是在广场成为研究“背景”的条件下,为了研究的明确,笔者根据众多著作对广场所下定义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以便为以下研究提供明确对象。
笔者认为:广场是由建筑物、道路或绿化地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以硬质铺装为主的,汽车不得进入的,具有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的功能,是城市中的许多点。
城市广场水景的特点(l)空间的活化在广场环境中,人们最关心的是水平视觉空间环境所赋予人的视觉冲击和亲近自然实体的程度。
在有限的空间中,我们无法要求山水自然景观的全盘搬人,也不能一味追求气势的宏大。
因此,在广场空间中,要运用一定手段拓展空间、引导空间,用多样的景观内容丰富环境空间,达到活化空间的目的。
空间的拓展规模较大面状的水,在环境空间中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一方面,水虚无的形态弱化了空间的界限,延展了空间的范围,有助于空间的拓展;另一方面,水中的倒影,不仅给水面带来光辉与动感,还能使水面产生虚空间,丰富和扩展了空间,产生开阔、深远之感。
面状的水在环境中采用规则或不规则式,或者多个水池组合叠成立体水池;水面可与踏步浮桥结合,形成水中漫道,或和小品结合形成水中景观。
空间的引导象小规模的水池或水面的点式水景,在环境中起着点景的作用,成为空间的视觉焦点,从而起到引导作用。
点式的水在环境中布置较灵活,可以分布任何地点,与花坛、平台、装饰小品结合。
线式的水,形状细长,有一定方向性,有划分空间和暗示、引导空间的作用。
平直的线式水面,往往能形成明确的轴线,给人强烈的次序感;折形的线式水面,蜿蜒曲折,深幽而含蓄,暗示着空间的连续。
线式水面一般采用流水,结合喷泉和水池形成生动的景观,造成连绵不断的空间印象。
空间的层次水景作为视觉对象,应有丰富的视觉层次。
在广场环境中,首先,充分利用水多样的形态和可塑性,灵活组织点、线、面式水景;其次,可采用叠合的方式形成立体水景,构成立体三维空间,从而增加空间层次感;再次,借助环境中其他要素如亭、桥、汀步、雕塑小品等分隔和充实空间;此外,可以利用水边植林草地来掩映空间,从而获得丰富的层次空间。
(2)作为公共艺术品广场水景存在于城市的开放空间,具有面向公众的特点,是城市的公共艺术品。
“公共艺术”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对环境进行艺术性的规划设计和在城市开放空间等公共性场所中,具有文化性和美感因素的美术品、构筑物及具有美感因素的实用物品的艺术设计与制作。
公共艺术的形式又可分为静态公共艺术和动态公共艺术。
静态表现形式是通过媒体的物质状态来表达文化的内涵;动态表现形式是通过社会性的公共文化活动来完成。
水景是城市中众多公共艺术作品的一种,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功能上都具有公共艺术自身的规律、特点:公共性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它与公众社会的互动性、公共舆论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以及赢得社会公众权利只授予的合法性等方面。
它展现于一切公开的场合,接纳不同社会阶层公众的共同参与,并为公众社会所检阅、批评和享用。
广场水景所具有的公共性,决定了它的内容、形式是为众人服务,它同人的生活联系紧密并具有一种互动关系,加强场所环境与市民的亲和力、环境的认同感,柔化、淡化空间界面给市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公共艺术的本质是亲民的,它为大众而作,谋求的是公众之利,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归宿。
公众审美性水景艺术是以自身的主题和形式通过艺术形象揭示出事物的美学特征和本质。
审美活动是感性的、直觉的,同时也是理性的、思维的,本雅明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感性认识方式是随着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
”在城市化成为人类历史不可抗拒的潮流的今天,城市大众放弃对艺术品原作韵味的凝神关注,转而在对复制品的消遣中自我陶醉,在群体的共时性消费中集体狂欢,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
水景希望通过感性的与理性的、直觉的与思维的有机的结合,以其自身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形象性等特征,展现真、善、美价值,给公众提供积极向上的认识活动领域。
教育引导功能公共艺术区别于一般的商品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人的精神生命能够带来智慧的增长。
同时,公共艺术是进行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可以成为“城市振兴计划”的一部分。
公共艺术是一种向公众传播文化的媒体,环境艺术化工程的建设,将带给市民新的视觉感受,引导人们文明、舒杨的行为。
水资源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时刻提醒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具有意向性的作用。
同时也向公众提出了如何利用可持续方法让水景永不断流的设想。
(3)公共参与性“公众参与”是环境使用者和城市居民参与对城市设计、规划的调查、构想、评议、决策等”城市建设的过程。
“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是重新给予普通人以某种程度上控制他们自己生活环境的权力,设计师不再是决定他人必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的人,而是要唤醒每个人的创造力,让他们加入到住宅、公共设施乃至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来。
这样,不仅有可能创造出比设计师独自设计更为丰富且合乎人性的环境,而且,参与设计的经历能促使公众增加主人公感,从而产生更稳定和自我满足的社区环境。
虽然公众参与在关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方面常被提及和使用,但对于城市设计中一部分的广场设计也是同样有益的。
广场是最能反映市民满意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在这种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将是一个理解人们的需要,帮助人们理解什么是他们面对的问题,并提出解答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人。
在这里,建筑师的“我”与使用者的“他们”之间的对立关系应该转变为一种大家站一边的“我们”之间的关系。
那么,同样对于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水景也就会成为人们最喜爱、最愿意亲近的广场要素,而不会出现如此让人敬而远之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的参与性,表现在人的亲水性方面。
主体的大众化,使现代水景设计区别于传统方式,要强调主体的参与。
人具有亲水性,喜欢和水保持着亲近的距离,当人和水距离较近时,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到它的气味、水雾、湿润,这些都会使人感到兴奋。
当人距离水面较远时,通过视觉感受到水面的存在,他们也会被吸引到水边,实现近距离的接触。
对人的亲水性要充分考虑,以水为主题的环境中,不仅要设计供人们观赏为主的水景观,更要多提供人们直接参与的戏水池、旱喷泉广场等,使人们在水中畅游或赤着脚在水中嬉戏,直接感受水的清澈和纯净.文章是对城市广场水景相关概念的阐述。
首先从城市的整个公共空间水景的讨论出发,说明水作为一种构成要素,是城市建设艺术的核心。
在城市形态的发展中,表达市民的需求和渴望,并且具体阐述了城市中水体作为景观,不仅在功能上也在优美城市环境的创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美学作用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分类。
最后,具体阐述了本文研究对象城市广场水景的概念、与广场的关系及特点。
在这一研究阶段,认认到虽然水景只是广场中的设计要素之一,但它与广场的关系又如同“图底关系”一样相互影响,互相变化,它不仅是空间中存在的物质,更是承载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精神,反映着社会的时代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