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同步训练题107
- 格式:doc
- 大小:429.00 KB
- 文档页数:6
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7 •湖南长郡中学一模)读某运河图,回答 1〜2题。
j 河流 ■湖姑 令os 等高逊樹 T 一运河和船闸®港口腻宙1.该运河长度约为(A.小于50千米C. 190千米 B. 110千米D. 240千米 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运河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 运河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 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 D. 运河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答案】1.B 2.C (2017 •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 止山喘 方案1方幕 方案43〜4题。
A. 600米B. 650米C. 700米D. 800米4•甲、 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 万案1 B. 万案2 C.万案3 D. 万案4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接近 ( ) 【答案】3.D4.CF 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 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
读图完成 5〜7题。
5•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 1 050 米 C. 915 米6. 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 在①②③④ 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7. 每年三四月份,该地油菜花盛开,平地、山坡一片金黄,蔚为壮观。
乙处山坡上分布有 坡耕地和梯田,开垦初期,坡耕地上的油菜亩产量要高于同等条件 (海拔、土壤、油菜品种等)的梯田,主要原因是()① 坡耕地日照时间长于梯田② 油菜生长季节坡耕地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 ③ 坡耕地的油菜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 ④ 坡耕地的保水效果好于梯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答案】5.C 6.D 7.B(2017 •合肥检测)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 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 ° S,115.8 ° E)、中山站(69.4 ° S, 76.4 ° E)、长城站(62.2 ° S, 58.9 ° W)和蓬塔(53.1 ° S, 70.9 ° 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1)—、地球运动(2017 • 11月浙江选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 CO 为主,昼夜长短 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 100 C 。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
下图为 “太阳系示意图”。
完成(1)〜⑵题。
(1) 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 A. 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2) 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 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C (2)D解析 第(1)题,根据火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天体的相对位置,可知C 正确。
第⑵ 题,火星大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至U 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晚上 大气对火星表面的辐射吸收少,火星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
故昼夜温差大。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7 • 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
完成(1)〜⑵题。
(1) 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 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2) 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1)A (2)D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甲地两侧都有断层,且相对断层两侧的地块上升,故为地垒。
第(2)题,乙处岩石是片麻岩,片麻岩是由花岗岩变质而成的,属于变质岩。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7 • 11月浙江选考)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 573平方千米的人工湖。
关于库区小气(m) 日花岗岩昌页労麻岩 書石灰岩 亘断层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云雾天数增多B.气温日较差增大C.降水天数减少D.气温年较差增大答案A解析人工湖形成后,库区水分蒸发加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云雾天数增多,A对;水汽充足更易形成降水,降水天数增加,C错;水库对局部小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使气候的海洋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会减小,B、D错。
一、选择题(2017·前黄高级中学联考)通常情况下,灰熊主要分布在北极圈以南,北极熊主要分布于北极圈以北。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混血熊”在北极圈出现了。
读图回答1~2题。
1.“混血熊”出现的地理原因是()A.全球变暖B.板块活动C.洋流运动D.太阳活动2.若干年后,北极地区也许再也找不到一头纯白色的北极熊了。
从根本上防止这种情况出现的措施是()A.适当猎杀公灰熊B.建立北极熊保护区C.禁止热带雨林的开发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下图为“新疆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线位置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3题。
3.图中雪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A.山地抬升加剧B.降水持续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外力侵蚀减弱下图为“某山地(局部)资料图”。
读图完成4~5题。
4.该山地北坡为()A.阳坡,夏季风的背风坡B.阳坡,夏季风的迎风坡C.阴坡,夏季风的背风坡D.阴坡,夏季风的迎风坡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山地自然带呈现出的变化最有可能是()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C.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升高D.雪线分布的海拔降低(2018·江阴质检)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 ℃以上,引发世人关注。
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据此完成第6题。
6.受“北极放大效应”的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出现日期推迟的是(双选)() A.苔原植物的花期B.北极鸭的南迁日期C.入海河流的汛期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二、综合题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云杉生产力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环境中的云杉生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
图中天山北坡的甲乙丙三地是某科研人员选取的部分采样点,调查显示自西向东,云杉分布的海拔由低到高。
(1)天山北坡的云杉针叶林被称为“荒漠中的卫士”,试说明理由。
(2)分析甲、乙、丙三地的云杉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原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年9月4〜5日,G20集团领导人第^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下图为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1 .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A .均在中纬地区B .多位于西半球C.多处温带地区 D .均属东经度解析:本题考查纬度带和温度带的判断。
纬度30°〜60°为中纬度,南北纬23 °〜66 °为温带,经度0向东到180为东经度,20 W向西到160 E 为西半球。
故大部分举办城市位于温带,多数城市在中纬地区,本题选择 C 项。
答案:C(2019西安五校联考)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完成2〜3题。
2. 由图可知()A .从①地至②地的最短路程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B .③⑤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④⑥两地间的距离C. ④地正午太阳高度始终比⑥地大D. ⑤地位于西半球,⑥地位于东半球3. 若两架飞机分别从①⑤两地出发,沿纬线飞行,在同一时间分别到达了②地和⑥地,则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A .两飞机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角速度飞行B .两飞机都向正东方向飞行C.两飞机以与所在纬线相同的线速度飞行D .两飞机以相同的速度飞行解析:第2题,①地和②地位于赤道,两地间最短路程为从①地向东至②地;③④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⑤⑥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③地至⑤地与④地至⑥地所跨经纬度相同,故距离相等;当太阳直射点接近⑥地时,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④地;⑤⑥两地都位于东半球。
第3题,①②两地与⑤⑥两地所跨经度相同,两飞机以与所在纬线相同的线速度或以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的角速度飞行会在同一时间分别到达②地和⑥地,但①②两地间的距离大于⑤⑥两地间的距离,两飞机同时到达,说明从①地出发的飞机飞行速度大于从⑤地出发的飞机飞行速度。
两飞机都向正东方向飞行是可能的。
答案: 2.B 3.D(2019 •河北衡水质检)读下图,回答4〜5题。
4. 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A .①〉②B .②〉③。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考点1 经纬网的判断与应用[2018湖北宜昌一中期中,7—10]读局部经纬网图,回答1—4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A.东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西南方3.一架飞机走最短航线从①地飞往②地,其飞行方向应是( )A.一直向正西方B.先向东北方,后向东南方C.一直向正东方D.先向西南方,后向西北方4.某人从②地出发,沿正南方向,走至③地所在纬线,其行走距离约为 ( )A.6 600千米B.3 330千米C.5 000千米D.4 200千米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B.①②C.⑤⑥D.③⑦6.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7.图中①⑥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约为( )A.4 200千米B.5 200千米C.2 200千米D.6 660千米[2018湖南师大附中摸底,1—2]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
下图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地进行科学考察。
读图回答8—9题。
8.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图中A点与其对跖点 ( )A.都位于东半球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C.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D.球面最短距离相差18 000千米9.图中A地位于悉尼的( )A.正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正西方[2018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期中,4—5]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a点在b点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11.由图可知, ( )A.a点的自转角速度大于b点B.a点和b点分别随地球自转一周,所走的路程a比b短C.当晨昏线经过b点时,a点这天的昼长一定是12小时D.a点和b点在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2018陕西西安八校联考,2—3]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12—13题。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气候类型习题(2019·成都六校统考)下图为某地降水量和气温年变更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潮湿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该图符合()A.开罗B.上海C.开普敦D.悉尼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更。
读图回答第3题。
3.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潮湿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2019·成都模拟)下图为某地1月、7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等温距为4 ℃)。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地1月、7月的温差可能为()A.8 ℃B.12 ℃C.16 ℃D.20 ℃5.导致图中℃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A.洋流B.海陆热力性质C.地形D.冬季风的影响(2019·河南六市模拟)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
据表回答6~7题。
城市位置海拔/m月份1月4月7月10月12月年平均A城37°47′N16气温10.413.214.916.311.413.8 122°25′W降水116114023108529B城33°39′N308气温7.116.12617.1 6.716.4 84°25′W降水11311412062111 1 1976.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凉快干燥,冬季温柔多雨B.夏季燥热少雨,冬季温柔潮湿C.全年温柔潮湿,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7.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缘由是()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2019·福州一中模拟)探讨发觉,我国秦汉以来气候变更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暖期利于耕作业发展,冷期则相反。
读“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更曲线图”,回答第8题。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上海卷,1~2)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回答1~2题: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解析:1.D 2.C 第1题,月球表面无大气层,失去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白天气温很高,夜晚气温很低,过大的昼夜温差,使月球表面岩石风化严重,形成厚厚的月壤。
第2题,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且突发性强,对人类威胁大。
(2017·河南中原名校模拟)我国拟在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预计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的核心舱,逐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在此之前,“天宫一号”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3.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B.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发射窗口期:适合卫星发射的时间段)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无人区面积广,发射后残骸不危及人民安全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解析:3.B 4.D 第3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海上交通更方便;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B正确。
2019高考(人教)地理整合练习一、地球运动(2019·4月浙江选考)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
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
完成(1)~(2)题。
(1)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2)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答案(1)C (2)A解析(1)流星发亮是因为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
(2)从北极上空看,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逆时针,从地球上看是自西向东,结合图示可知,此时土星位于地球的东南方向,火星和木星相对土星更靠西。
故A正确。
二、地球表面的形态(2019·4月浙江选考)某中学背山面河。
该校组织学生开展野外采集岩石标本的实践活动。
一组学生上山在基岩上打了2块岩石标本,另一组学生去河床捡了2块岩石标本。
下图为学生们采集的岩石标本,经地理老师鉴定有砂砾岩、页岩、石灰岩和花岗岩。
完成(1)~(2)题。
(1)4块岩石标本,属于岩浆岩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成因是( )A.岩浆侵入B.海洋中溶解物化学沉积C.岩浆喷出D.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答案(1)D (2)D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①岩石具有层理构造,而且颗粒较细,属于页岩;③岩石的组成颗粒较大,属于砂砾岩;②岩石为致密的块状构造,应该为石灰岩;④岩石应该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选D。
第(2)题,从基岩上打来的岩石标本棱角较为明显,应该对应①和③,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和③属于页岩和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是由于碎屑物沉积并固结成岩而来,故选D。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19·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
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D.地面反射减弱答案 B解析雾的形成是由于气温低,水汽凝结。
第1章地理基础篇——地球与地图章末综合检测(一)(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长沙模拟)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北京(39°54′N,116°23′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2.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北京南北相距约为( )A.4 300 km B.1 500 kmC.4 500 km D.2 800 km解析:第1题,比较北京与纽约的纬度可知,北京在纽约南方;比较两地的经度可知,北京在纽约的西方,因此北京在纽约的西南方。
第2题,题中所问的是新加坡与北京的南北距离,因此求出两地的纬度差,再乘以111 km即可。
答案:1.A 2.A下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所在大洋是(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4.乙大陆的环境特征与纬度位置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暴雪B.烈风C.酷寒D.冰原5.一艘海轮航行到丙地时,晚霞照映船舷。
此时北京可能( )A.红日东照B.烈日当头C.太阳西挂D.满天星斗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线或陆地轮廓可知,甲海域位于欧洲和北美洲之间,应为大西洋。
第4题,乙大陆位于极点附近,为南极大陆。
该大陆纬度高,气候酷寒。
暴雪、烈风、冰原均与纬度位置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第5题,丙地位于105°W赤道上,该地晚霞照映船舷时,地方时约为18时,此时北京地方时约为9时,可能红日东照。
答案:3.B 4.C 5.A(2018·衡水模拟)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8题。
6.乙地湖泊形成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A.断层陷落B.冰川侵蚀C.河流侵蚀D.火山喷发7.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A.50 m B.200 mC.400 m D.600 m8.图中丙处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流向东南B.流向正东C.流向东北D.流向正南解析:第6题,图中湖泊位于山顶,可判断为火山喷发形成的漏斗状洼地,后积水形成湖泊。
1.(2018·张掖市第一次诊断)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利比亚是一个典型的沙漠国家,尽管拥有1 900多千米的海岸线,全境95%以上的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全国550万人口绝大多数聚居在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带。
现在,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消耗殆尽,加之海水渗透,水质咸涩难饮。
(1)指出利比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分析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材料中“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说明存在土地荒漠化;材料中“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消耗殆尽,加之海水渗透,水质咸涩难饮”,说明存在水资源短缺、超采地下水、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
第(2)题,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升高(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
答案:(1)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土地盐碱化。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质恶化;土地盐碱化加重。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2018·百校联盟) 2018年6月雾霾天气覆盖了全国多个城市,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都属于重灾区。
专家表示,雾霾天气跟秸秆焚烧和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高浓度的悬浮颗粒物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条件,城市越发展,就越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一些地方焚烧秸秆,造成空气里粉尘大量增加,这是雾霾天气产生的重要原因。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总结焚烧秸秆的危害并列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
(2)试分析“城市越发展,就越容易形成雾霾天气”的原因。
解析:第(1)问,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还容易引发火灾,产生烟雾,影响交通,同时还会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综合利用的措施可从秸秆还田、发展沼气、加工成动物饲料等方面分析。
第(2)问,可从城市工业及交通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危害: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引起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
(两点即可)措施:采用机械化操作,实现秸秆还田;以秸秆为原料,大力发展沼气;把农作物秸秆加工成动物饲料等。
(两点即可)
(2)城市的发展,使植被面积减小;城市中高楼密布,楼宇间气流停滞,导致静风现象增多,污染气团难以扩散,很容易发生大气污染事件;城市中汽车排放的尾气、城市扬尘、工业排放的废气等也容易造成城市大气污染;城市易出现逆温现象,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等。
(3点即可)
3.(2018·天津模拟)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 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图
(1)我国酸雨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
(2)比较图中我国东部各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
(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地区分布,二氧化硫排放的地区差异与成因以及二氧化硫的减排措施等知识,考查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和对比分析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例可总结出我国酸雨空间分布的特点。
第(2)题,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东部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上半年同2007年上半年相比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受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北方各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多高于南方各省。
第(3)题,要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通过调整能源和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利用技术,加强管理等措施来
实现。
答案:(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四川、云南以东的区域)
(2)
利用清洁燃烧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答对其中四点即可)
4.(2018·西安高三期末)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而在过去的100年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总体在增加,平均每10 年增加1 .69毫米,但降水增加主要在冬春两季,夏季和秋季降水却在减少,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年降水有所减少。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对冰川有什么影响?对青藏高原的湖泊有什么影响?
(2)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且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补给有什么影响?对高山上的草甸植被有什么影响?容易引发什么环境问题?
(3)促使高原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暖的大环境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据你了解的资料列举三条。
解析:本题材料主要反映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及发源于此的大江大河的影响。
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的影响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高原正经受着冰川融化、雪线上升、草原退化、河流污染、野生动植物锐减的威胁,已经不是一块完全意
义上的“净土”。
事实上,高原相对原始的生态环境也很容易受到破坏和污染。
加上高寒缺氧、无霜期短、土层瘠薄,林草等植被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答案:(1)冰川融化且面积缩小,雪线上升。
蒸发量加大,湖泊面积萎缩,有的甚至变成沼泽或盐滩。
(2)三江源头径流补给减少(因为蒸发量大,下渗量增大,都会使地表径流损失增大)。
问题:草甸植被因为缺水而干枯,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生物群落遭灭顶之灾。
珍贵高原物种减少,土地沙化。
(3)过度放牧,破坏草甸植被;捕杀珍贵动物,如藏羚羊;不合理灌溉,使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5.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解析:(1)据图示看出灌溉渠两岸地势低平,农业灌溉不合理(大水漫灌)易产生次生盐碱(渍)化。
(2)图示聚落区沙地广布,北侧山区植被条件较差,易受风沙危害。
答案:(1)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问题:次生盐碱(渍)化。
原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
(2)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
原因:风力搬运堆积。
6.(2018·牡丹江市六市县第一次联考)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解析:第(1)题,左图中1980年和2008年的草原变化显示,草原比重减少,荒漠比重增加,可判断存在草场退化问题;草场退化,产草量减少,影响牧业发展,导致荒漠化进一步扩大。
第(2)题,从右图看出“重牧”在短时间内将使植被密度快速减小,因此采取保护草原的措施应从在提高居民收入的情况下防止超载放牧入手,如加强管理、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种经营等。
答案:(1)问题:土地(草地)退化。
危害: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扩大,导致荒漠化。
(2)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放牧业,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