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
- 格式:ppt
- 大小:506.00 KB
- 文档页数:11
中风后肢体偏瘫的老年人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是指病人在卧位或坐位时躯干及四肢所处的一种良好的体位或姿势,有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床上坐位、轮椅坐位。
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不能主动运动且肌力较差,良肢位既可以使病人感觉舒适,又能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减少残障的发生,预防压疮和肢体挛缩,抑制痉挛,保护患侧肩关节及较早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
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是中风患者早期最基础的治疗,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脑卒中早期,绝大部分时间卧床的患者,采用正确的体位尤为重要。
#1、仰卧位良肢位在患者头下垫一个10-20CnI的软枕,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下垫一软枕,使肩部上抬前挺。
患侧上臂外旋外展,肘关节、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分开。
在患侧靛关节下放一软枕,使靛关节向内旋、臀部、大腿外侧的下方放一枕头,长度要足以支撑整个大腿外侧,防止下肢外旋。
患侧膝关节下垫毛巾卷,并使其向内微屈,足底不放任何东西。
注意事项:①头部枕头高度不过肩,避免胸椎屈曲;②向上向外轻托出肩胛骨时,避免托拉拽等不良动作造成肩关节损伤。
# 2、患侧良肢位床铺必须尽量平整,患侧在下,患侧上肢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患侧骸关节略后缩,膝关节略屈曲。
健侧下肢下置一枕头,躯干背后用枕头支撑,取放松体位。
注意事项:①要保持患侧肩胛骨前伸位,以免肩峰受压和肩胛骨后缩;②健侧上肢不要放在前面,以免带动整个躯干向前,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
# 3、健侧良肢位患侧在上,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肘关节伸展,腕、指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掌心向下。
患侧下肢屈曲,置于软枕±o背后可挤压一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
注意事项:为保持体位舒适,患侧肩关节屈曲不能大于90°。
患侧踝关节不要内翻旋在软枕边缘,防止造成足内翻下垂。
# 4、床上坐位髓关节屈曲90。
,枕头置于背部保持躯干直立,两侧上肢伸展,为避免肘部挤压,肘关节下方放置枕头,双膝屈曲50"60o o # 5、轮椅坐位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进行轮椅坐位训练,可在患者后背与轮椅靠背之间垫一枕头,以保证患者躯干能够伸展,同时双脚自然下垂置于脚踏板上,上肢自然放置于双膝,或者患肩100。
偏瘫患者良肢位如何摆放(一)引言概述:
偏瘫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通常会失去身体一侧的
运动能力。
为了帮助偏瘫患者恢复功能,良肢位摆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技巧,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正文:
1. 支撑者的位置选择
- 支撑者应站立在患者患病一侧,保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视线接触。
- 支撑者的身体姿势应稳定,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活动性,以便与患者进行交流和调整。
2. 肢体的支撑方式
- 对于上肢,保持手掌朝上并放置在身体旁边的床上或枕头上,以保持手指和手腕的自然伸展。
- 对于下肢,将脚趾朝向天花板,小腿略微外展,然后使用专用的支撑架或枕头垫高。
这可以帮助防止下肢关节的僵硬和萎缩。
3. 防止关节畸形的措施
- 定期为偏瘫患者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以避免关节僵硬和畸形。
- 使用支撑器或矫形器来帮助保持关节的正常位置和功能。
4. 肢体的定期翻身
- 文中提到的支撑架或枕头应定期调整位置,以便患者的身体不会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每隔2小时左右翻转患者的身体,有助于防止压疮和血液循环问题。
5. 心理支持和交流
- 支撑者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并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
- 社交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安排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情绪和康复效果。
总结:
良肢位的正确摆放对偏瘫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支撑者的位置选择、肢体的支撑方式、防止关节畸形的措施、定期翻身以及心理支持和交流等方面的技巧。
良好的良肢位摆放有助于防止肌肉僵直、关节畸形等问题,并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