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07年4月自考
- 格式:docx
- 大小:13.55 KB
- 文档页数:8
2017年4月15日上午开考的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试卷,答案解析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答案】A【解析】1862年奕䜣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近代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近代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一次鸦片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C2.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A. 洪秀全B. 杨秀清C. 石达开D. 李秀成答案:A3.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创办了哪所近代化军事工业?A. 江南制造局B. 汉阳铁厂C. 福建船政局D. 广东机器局答案:C4. 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张之洞D. 谭嗣同答案:A5. 下列哪一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建立了中华民国C. 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D. 颁布了《临时约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下列哪些事件是五四运动期间发生的?A. 学生罢课B. 工人罢工C. 商人罢市D. 农民起义答案:ABC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A. 提倡民主B. 提倡科学C. 提倡新道德D. 提倡白话文答案:ABCD8.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包括:A. 晋察冀B. 陕甘宁C. 华东D. 东北答案:ABD9. 下列哪些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本主义答案:ABC10. 以下哪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A. 土地改革B. 手工业合作化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文化大革命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
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民族觉醒,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12. 简述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主义运动。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3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是()A.《中国近代报刊史》B.《中国报学史》C.《中国新闻事业史》D.《中国传媒史》2.梁启超概括的报纸的两大天职是()A.去塞求通,开创新风B.去塞求通,向导国民C.去塞求通,监督政府D.向导国民,监督政府3.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报纸应当成为()A.阶级斗争的工具B.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C.经济教育的工具D.文化宣传的工具4.新闻与情报在传播方式上的差别是()A.公开与未必公开B.及时与未必及时C.有选择与无选择D.纪实与非纪实5.新闻价值五要素中的“接近性”的含义除了地理、心理上的接近,还有()A.时间上的接近B.原因上的接近C.利益上的接近D.结果上的接近6.提出报纸要“准确、准确、再准确”的著名报人是()A.普利策B.约斯特C.施拉姆D.小野秀雄7.资产阶级新闻价值理论的许多论点直接来源于()A.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的灵感B.资产阶级革命家的论述C.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D.资产阶级报纸经营者的生意经8.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观点的是()A.李普曼B.博加特C.本杰明D.庞德浙00633# 新闻学概论试题第1 页共6 页9.20世纪初,第一个将新闻价值理论引入中国的是()A.徐宝璜B.邵飘萍C.戈公振D.蔡元培10.新闻传播行为“三要素说”(事实、新闻报道者和新闻接受者)的提出者是()A.甘惜分B.王中C.邓拓D.范长江11.新闻选择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择优,另一个是()A.择全B.择真C.择善D.择美12.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A.生产关系层次B.经济基础层次C.生产力层次D.思想上层建筑层次13.新闻事业的组织实体是()A.权力组织B.群众团体C.舆论机构D.企业实体14.新闻媒介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A.经济控制B.法规控制C.政策控制D.行政控制1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A.约翰·密尔B.约翰·弥尔顿C.华盛顿D.托马斯·杰斐逊16.新闻控制的目标是()A.新闻传播与新闻接受的统一B.新闻管理与新闻自由的统一C.新闻自由与行为规范的统一D.社会责任与新闻自由的统一17.“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时间是()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18.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是()A.人道主义思想体系B.自由主义思想体系C.个人主义思想体系D.专业主义思想体系浙00633# 新闻学概论试题第2 页共6 页19.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是()A.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思想路线上的表现B.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政治路线上的表现C.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组织路线上的表现D.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在群众路线上的表现20.刘少奇提出新闻工作者不但要“宣传党的政策”,还要()A.解释党的政策B.发布党的政策C.传达党的政策D.根据群众的实践考察党的政策2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范围包括()A.指导舆论、指导工作、指导学习、指导生活B.指导宣传、指导思想、指导工作、指导生产C.指导宣传、指导工厂、指导农村、指导学校D.指导工作、指导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劳动22.要善于“影响还没有卷入运动的广大群众”,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23.“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这一观点出自()A.刘少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B.毛泽东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C.邓小平的《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江泽民的《在全国新闻研讨班上的讲话》24.“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思想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25.在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A.党派之间的监督B.利益集团之间的监督C.人民的监督D.社会成员之间的监督26.1945年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论如何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人士是()A.宋庆龄B.张澜C.张治中D.黄炎培浙00633# 新闻学概论试题第3 页共6 页27.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A.“开、好、管”三字方针B.“稳、准、狠”三字方针C.“稳、好、管”三字方针D.“放、好、管”三字方针28.在新闻舆论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对象是()A.权力组织B.一般干部C.公民团体D.各种社会成员29.对某个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曝光,属于舆论监督中的()A.对一般社会成员的不良行为的监督B.对决策出台过程的监督C.对社会不良现象的监督D.对决策者行为的监督30.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是()A.讲党性,讲政治B.思维敏捷C.语言丰富多彩D.吃苦耐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7年4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解释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王韬【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同文馆B.广方言馆C.译书局D.译书馆【答案】A【解析】1862年奕䜣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湖北B.湖南C.广东D.四川【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近代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近代史上,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A2.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 李鸿章B. 曾国藩C. 左宗棠D. 康有为答案:D3. 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是()。
A. 1900年B. 1911年C. 1919年D. 1921年答案:B4.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 巴黎和会B. 辛亥革命C. 武昌起义D. 五四运动答案:A5. 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是()。
A. 1945年B. 1943年C. 1941年D. 1937年答案:A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 1921年B. 1927年C. 1931年D. 1945年答案:A7. 长征的起点是()。
A. 瑞金B. 井冈山C. 延安D. 遵义答案:A8.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是()。
A. 台儿庄战役B. 平型关大捷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9.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
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答案:A10. 土地改革的目的是()。
A. 消灭封建剥削B. 促进工业发展C. 增加农业产量D. 改善农民生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事件属于近代中国的三大革命高潮?()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土地革命答案:ABC2.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创办新式学堂B. 建立新式军队C. 引进西方技术D. 进行政治改革答案:ABC3. 下列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爱国B. 进步C. 民主D. 科学答案:ABCD4.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主要战场包括()。
A. 华北B. 华东C. 华南D. 西南答案:ABCD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土地改革?()A. 没收地主土地B. 分配土地给农民C. 建立农业合作社D. 实行土地私有制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4月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要》试卷及答案(一)课程代码03708第一部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人民的斗争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的斗争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A兴办民用工业 B兴办用工业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3、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振兴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4、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攒写的宣传变法主张的著作是A《新学伪经考》 B《变法通义》C《仁学》 D《变政考》5、19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A拒俄运动 B拒法运动C立宪运动 D保路运动6、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率先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A陈独秀 B李大钊C李达 D毛泽东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C新民主主义 D8、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A张学良 B张作霖C冯国璋 D冯玉祥9、中国共产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队的开端是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10、1931年,制造的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变是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11、1935年12月,中国共产确定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 D晋绥会议12、1938年3月,国民队在战争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13、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A《论反对的策略》 B《论持久战》C《论政策》 D《论联合政府》14、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八路副参谋长是A彭雪枫 B赵尚志C杨靖宇 D左权15、1945年8月,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站》声明是A朱德 BC彭德怀 D毛泽东16、1946年6月,国民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A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B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C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D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17、我国实现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10月 B1950年10月C1951年10月 D1952年10月18、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在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A运动 B整风整运动C“三反”运动D“五反”运动19、中国共产在过渡时期总战线的主体是逐步实现A国家的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0、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A1950年 B1951年C1952年 D1953年21、我国农业改造中,具有完全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变工队 B互助队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基本政策是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C和平赎买 D限制发展2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所围绕的基本方针是A自主,艰苦创业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事业服务C走中国特色道理 D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24、1990年,邓小平提出的关于中国农业与发展的思想是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B三步走C两个飞跃 D两个大局25、,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A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B设立海南经济特区C开发和开放上海 D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毛泽东思想概论历年试卷试题真题2007年4月自学考试自考全国毛泽东思想概论历年试卷试题真题.doc 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
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0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自力更生2.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命题的会议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3.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组织路线B.解放思想C.艰苦奋斗D.群众路线4.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A.中国同盟会B.中华革命党C.中国国民党D.中国农工民主党5.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A.新文化运动B.五卅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7.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A.军队问题B.农民问题C.统一战线问题D.党的建设问题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始于()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9.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A.党指挥枪的原则B.官兵一致的原则C.军民一致的原则D.民主建军的原则10.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A.议会斗争B.罢工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11.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主要精力放在()A.发展党的组织B.领导工人运动C.进行土地革命D.开展军事斗争12.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鸣大放,创作自由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去粗取精,去伪存真13.1923年6月,中共三大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B.加强党的自身建设C.巩固工农联盟D.开展武装斗争1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主党派的性质是()A.小资产阶级政党B.各阶级的联盟C.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联盟D.资产阶级政党15.毛泽东明确而完整地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方案的著作是()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共产党人>发刊词》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16.中国按民族区域自治原则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17.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半社会主义性质C.社会主义性质D.共产主义性质1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最高国务会议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席会议19.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来源是()A.马克思的合作化理论B.恩格斯的合作化理论C.列宁的合作化理论D.斯大林的合作化理论20.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没收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A.封建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2.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策略方针是()A.针锋相对寸土必争B.不要发号施令C.有理有利有节D.不要四面出击2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24.在中共八大上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设想的是............。
20074月全国自学考试时事政治复习资料汇总考核时事政治的课程
根据教育部教考试〖1999〗5号文件精神,从2000年上半年开始将“形势与政策”的内容列入《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考试大纲,并在考试中占有10%的分数。
自考时事政治的考核时间段
《邓小平理论概论》时事考核每一次考试包含半年。
每年1月份考试范围为上半年6月1日至11月末的国内外时事。
每年4月份考试范围为上年9月1日至当年2月末的国内外时事。
每年7月份考试范围为上年12月1日至当年5月31日的国内外时事。
。
2024年4月近代史自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3.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4.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 维护清朝统治。
C. 发展资本主义。
D. 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5.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是()A. 平壤战役B. 黄海海战C. 辽东半岛战役D. 威海卫战役。
6. 戊戌变法发生在()A. 1894年B. 1895年C. 1898年D. 1900年。
7.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A. 山东B. 直隶C. 河南D. 山西。
8.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A. 镇压义和团运动。
B. 打开中国市场。
C. 掠夺中国财富。
D. 瓜分中国。
9.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D. 总理衙门的设立。
10. 辛亥革命爆发于()A. 1911年10月10日。
B. 1912年1月1日。
C. 1912年2月12日。
D. 1913年3月20日。
1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A. 南京B. 北京C. 广州D. 武汉。
1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13. 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A.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B.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C.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A. 1919年B. 1920年C. 1921年D. 1922年。
15.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中共三大的召开。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北伐战争的开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有()A.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1、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其根本原因是?A、英国希望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B、中英两国文化冲突不可调和C、清朝政府拒绝接受英国的外交礼仪D、英国试图传播基督教至中国(答案:A)2、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创办的第一个近代军事工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B、安庆内军械所C、福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答案:B)3、戊戌变法中,维新派提出的改革方案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A、仅限于军事改革B、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C、仅专注于教育改革D、仅针对土地制度的改革(答案:B)4、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中华民国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共同纲领》(答案:C)5、五四运动期间,学生提出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主要针对的是?A、北洋政府的腐败统治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为C、英国对中国的经济掠夺D、俄国对中国的领土要求(答案:B)6、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领导的最著名的工人运动是?A、省港大罢工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D、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答案:B)7、长征期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A、瑞金B、遵义C、会宁D、延安(答案:C)8、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D、淞沪会战的开始(答案:B)9、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第一大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A)10、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而进行的三大运动不包括?A、抗美援朝B、土地改革C、镇压反革命D、大跃进运动(答案:D)。
全国2017年4月自学考试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C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A?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D?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B?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7.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A?A.金融业方面开始? B.商业方面开始? C.轻工业方面开始? D.重工业方面开始?8.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C?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9.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
B?A.宁都起义? B.福建事变? C.西安事变? D.二二八起义?10.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的阶段是()。
B?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11.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D?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12.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A?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3.1951年底至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C?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14.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DA.合并公营资本? B.征用外国资本? C.赎买民族资本? D.没收官僚资本?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C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 C.和平赎买? D.“四马分肥”1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C? 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积极引导、稳步前进?17.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B?A.双重监督?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C.健全法制? D.“两条腿”走路?18.新中国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C?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
D?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10月? D.1970年4月?20.1971年10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BA.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 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 21.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BA.《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2.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A? A.海南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23.1999年12月,中国在推进国家统一大业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D?A.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B.海峡两岸举行“汪辜会谈”C.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4.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
A?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
?D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国家安全法》?C.《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反分裂国家法》?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1)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2)影响: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前进。
从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27.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2)革命派控诉清政府卖国媚外的罪行,强调救国必先推翻清王朝;认为革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治疗社会的捷径;革命就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3)革命派还反驳了改良派提出的革命会招致天下大乱和帝国主义干涉之谬论。
?28.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
?(1)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旗号,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2)它不仅是军队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工农武装参加。
?29.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3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1)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其特点是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一化反映了生产力方面的要求,三改则反映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3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太平天国起义坚持了14年之久,革命势力扩展到18个省,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农民对土地的渴望。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和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将领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与外国军队进行了英勇斗争。
?第五,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3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
?33.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1)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如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