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土壤监测布点和采样
- 格式:pdf
- 大小:3.85 MB
- 文档页数:21
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污染逐渐加剧,尤其是土地土壤污染问题,若是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那么将会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要对污染场地土壤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污染场地土壤进行有效的调查布点和采样分析,使其能够有效提升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的调查工作效率,为各项监测结果提供保障。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采样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中需要对土壤环境污染的进行进行有效的调查,但是因土壤环境污染涵盖污染种类和特征比较多,如数量较大、土地面积较大、毒害情况有所不同。
为了能够进一步改善污染场地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需要对污染场地的土壤进行有效的调查,并对风险问题进行有效的评估,使其能够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防治与措施。
一、污染场地土壤调查目标在进行调查工作时,首先要确定污染场地土壤的调查目标,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调查方法,使其能够精准分析土壤中污染程度和污染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将场地环境调查准则作为主要依据,可以将土壤调查划分为三个环节:第一,识别污染物环节;其二,调查污染与分析环节;第三,采样研究环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环境的土质情况采取不同的有效策略,使其能够确保土壤调查采样的有效性。
再者,在进行土壤参数调查研究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土壤环境的有效性和复杂性,使其能够对相关土壤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查与收集,同时还要制定明确的土壤检测计划,使其能够确定污染场地内的污染为主要调查目标,在调查过程中还要对土壤污染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将其与水质污染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其能够确定污染场地的污染程度和污染类型。
二、污染场地土壤调查主要布点策略(一)策略——准备环节在进行污染场地土壤调查时,需要综合分析采样布点的合理性与精准性,并确保场地调查的全面性,使其能够客观反映土壤污染的真实性。
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李结胜(作者单位:怀化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可以为建设以及农业提供土地资源,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当前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带来了很多的危害,在防治工作中,安全用地变成关键问题,国家对于土地污染问题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就当前国内土壤污染调查情况而言,土壤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这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消极影响。
所以,要想改善现状,就要加强土壤污染调查技术研究,全面把握土壤污染的各种信息,为修复、治理和管控工作提供依据。
一、污染场地土壤情况调查流程在调查工作中,一般运用系统调查法,明确土壤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从下面的表1中可以看到调查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确认土壤污染情况,识别污染;其次,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有关人员要通过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如,人员访谈、现场勘查等,之后进行分析,有效识别污染,为布点采样提供依据;最后,风险评估。
以污染程度为依据,划分区域。
表1调查工作流程二、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策略1.前期准备工作。
在调查布点之前,应该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一,要先了解污染场地复杂性,做出相应的预期。
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污染场地有一些详细的资料获得难度较大,对此,在调查布点中,就要借助PID 以及XRF 的检测数据,明确布点方法,提升布点方案的可行性和目的性。
在调查污染场地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情况时,要全面具体的分析周围的敏感区域,明确污染区域可能造成的影响、暴露方式、迁移渠道、受体信息等。
还要收集周边的地质勘查报告,明确地块地层结构状况,尤其是含水层、地下水流向、隔水层埋深等,给垂直采样深度的确认提供依据。
要收集的材料主要有:地下管线图、原辅材料运用情况、危险废物暂存间、场地卫星图片、污水处理池等,借助多种方式进行全面的调查,获得更多的调研资料,为调查采样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常用的布点方法。
在污染场地布点调查工作中,土壤布点检测通常会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
社科文化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研究汤传栋1 马晶晶2 雷修明3(1、江苏润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南京丰水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3、海盈生态环境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摘 要:污染场地修复决策系统是在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基础上,根据场地污染特征,筛选出最佳的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并据此制定经济高效的场地污染治理方案。
关键词: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采样一、土壤污染物分析厂内产生的污水、废气会先处理后排放,固体垃圾采用分类收集,再交给有关单位处理。
通过对某飞机维修有限公司厂区污水处理厂以及排放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生产加工车间和污水处理厂周围区域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这些物质均来源于生产加工和污水处理过程排放的废水和废渣。
由于部分飞机零配件防腐蚀要求较高,故厂区也存在电镀车间。
若电镀过程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出现泄漏,则其中的重金属往往会对土壤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此外,企业的喷漆循环水、污水处理站、清洗间等均会产生有机物和重金属废水,也可能造成土壤环境污染。
二、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措施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高分辨率场地调查技术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这项技术主要是基于对监测技术与材料密度的融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土壤污染类型及分布状态清晰地展现出来,能够对水文地质的异质性进行准确调查判断,能够有效保障调查结果的精度。
增量采样是场地调查技术中重要的环节,可有效减小土壤样品误差,从而保障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正常条件下,采样误差主要是由于土壤地质的空间分布差异大和污染物浓度不均引起的。
污染场地土壤采样点布局的主要内容是水平点布局和垂直点布局。
对于水平点布局,可以根据以下条件实现:农田,荒地,旧居民区等污染物分布均匀,可以采用系统网格点布局方法。
对于比较明确的污染物(如工厂等),可以采用专业的判断方法。
对于污染分布较均匀,污染物比较明确的,可以采用专业判断法和系统点检相结合的方法,并在地块划分后进行点选。
污染场地土壤调查布点及采样分析[摘要]虽然我国各行业均处于持续进步发展态势中,但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污染问题更为突出。
面对日益严重土地污染方面问题,积极落实污染场地范围土壤相关调查工作较为关键,尤其是积极落实好布点及其采样各项工作,能够为土地污染相关问题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及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对污染场地开展土壤调查相关工作当中布点和采样要点,可供业内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土壤;污染场地;调查布点;采样前言:伴随国内土地污染方面问题日趋严重化,为能够更好地落实此方面污染问题的高效治理各项工作,则提高对污染场地周边土壤调查相关工作重视度较为必要。
因而,污染场地周边土壤调查当中布点和采样要点开展总结分析相关工作,对土地污染的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及其措施有效制定、具体实施而言可提供更多数据参考或是依据,现实意义和价值比较显著。
1、污染场地的土壤调查当中布点实施要点1.1在基础准备方面对污染场地开展土壤调查相关工作前期,应当注重采样布点法的合理选用。
实践中,布点工作最重要的便是通过积极落实前期调查、访谈,收集更为全面真实的资料,最终确定点位,确保采样点位更具针对性、代表性、可操作性。
针对现场踏勘,应当侧重于场地内部和企业,对场地范围搬迁企业整个生产区域、生活区域、办公区域、原料仓库、危险废物的暂存间、污水的处理站所可能潜在污染情况、化学品的储存处理及使用区域等实施重点调查,以当面、调查表发放、电话交流等方式,对企业及生产相关负责人、环保管理相关人员,还有比较熟悉场地情况相关知情人员等开展实地调查工作。
通过全方位、综合性地做好考察,确保布点精准可靠,所选用布点法更具科学合理性。
1.2在布点流程方面基础准备落实到位后,应当依照着特定流程顺利完成布点工作,详细如下:先结婚所采集土壤环境相关资料,与土地调查相关专业人员联合,初步对污染场地实施污染识别,与识别结果相结合,对污染物实际类别予以判断[1];而后,与初步实施判断结果结合,并考虑到专业人员所给出意见,将土壤调查总体布点方案合理制定出来,且予以合理优化。
土壤布点与采样的要求方法课件1. 背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非生命要素之一。
土壤组成复杂,不同土层的性质以及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也不同,因此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征有助于了解植物生长环境及趋势。
土壤采样是评价土地资源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多数土壤环境调查的第一步,它对土地使用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环境监测和土地污染治理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2. 土壤布点的要求方法为了获取更准确的土壤样本,需要进行科学的土壤布点。
具体进行如下:1.土壤布点前要进行现场勘测,确定好取样点的数量和位置。
2.取样点方案要科学合理,并应尽可能避开对土壤的破坏。
3.取样点应平均分布在采样地或样场的内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取样点布局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等间隔布点。
一般来说,样地越小,布点间距越小。
有时候需要根据土壤状况合理选取取样点。
例如,水田内的土壤有“田垄”和“心田”之分,就需要对这些不同的部位设置不同的取样点。
4.取样点设置要尽可能细致,以反映土壤的空间异质性。
一般来说,不均匀性越明显,取样点越多。
此外,根据不同土层的性质建议设置不同的取样点。
3. 土壤采样的要求方法土壤样品的质量对后续分析试验和结论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应根据不同取样目的和实验程序要求采用合理的方法采样,尽力避免取样过程中的污染和误差。
具体如下:1.土壤采样钻应干净、锋利,工作前要除锈。
钻体应大于取样体积的两倍以确保取样器在进钻壳时能轻易地收紧土壤,并避免破坏样品。
2.取样器的长度应根据土层厚度和取样范围而定,以避免钻出非目标土层样品。
如土层不超过15公分,可使用20厘米的钻头管;如土层超过15公分,应选用30厘米的钻头管。
3.取样深度要一致,一般应取到土层深度约80-100%的深度。
对于有水洞现象的土壤,应尽量避免对取样过程中的水洞干扰。
4.采样器应直接洞进土壤内,尽量避免在表面挖开土块,以免留下某种物质污染取样。
5.取样体积与实验要求相符。
项目区耕地土壤质量监测方案1监测点设置1.1监测点布点方法根据预设点位,经现场校核后确定监测点位,开展采样调查。
旱田一般在中心点的外围划定50m×50m的样方,获得面积为2500m²的采样区域;水田一般在中心点的外围划定20m×30m的样方,获得面积为600m²的采样区域,按照“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1.2监测点小区设置各监测点设置土壤调理剂+常规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2个小区。
各小区除施肥处理不同外,其他措施应保持一致。
以当地主要种植作物、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
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应能代表当地平均水平。
2监测内容2.1田间作业情况小区监测记载年度内每季作物的名称、品种、播期、栽插期、播种方式、收获期,耕作方式(传统垄作/保护性耕作,轮作/休耕/重茬,秸秆还田与否),灌排,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出现的时间、强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其他监测地块有影响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肥料品种、肥料有效养分含量、施肥量、施肥方式等。
2.2作物产量在监测田块较小时采用去边行后实收测产,监测地块较大时取1m2-2m2(矮秆作物)或5m2-10m2(高秆作物)的样方实脱测垄数。
2.3耕层土壤理化性状2.3.1物理性状耕层厚度、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土壤容重。
2.3.2化学性状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
3土壤样品采集、处理和贮存3.1耕层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耕层土壤在每年度作物收获后,在监测地块按实际耕作层深度进行采集,采样深度0cm-20cm。
3.2采样原则应根据土壤类型、肥力等级和地形等因素,避开施肥点、道路、田埂、沟渠、积水等特殊部位,按以下原则采样;——随机:每个采样点都是随机确定的;——等量:每一个点采集土壤深度一致,采样量一致,采样层次比例相同;——多点混合:把一个采样单元内各点所采土样均匀混合成一个混合样品。
3.3采样方法每个小区按“S”形或梅花形布点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