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_II)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5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简介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 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提出的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 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由APS、年龄及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0~4分,总分值0~60分。
年龄分值0~6分,CPS2~5分。
APACHE 的总分值为0~71分。
与APACHE 不同的是,APACHE 要求12项APS必须全部获得,以排除因将所缺参数项视为正常所带来的误差。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细则APACHE II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评分是一种常用于预测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系统。
APACHE II评分由多个生理指标和患者的慢性健康状况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APACHE II评分的细则。
APACHEII评分包括12个生理指标和1个慢性健康状况指标,具体如下:1.年龄:该项指标用于判断患者的生理状况是否与年龄相关。
2.原发病:评估患者原发病的严重程度,例如是否存在创伤、癌症等。
3.平均动脉压(MAP):通过测量患者平均动脉压来评估循环系统的功能。
4.找事:评估患者是否处于恶劣的认知状态。
5.体温:评估患者体温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感染等问题。
6.心率:通过测量患者心率来评估心脏功能的状况。
7.呼吸频率:评估患者呼吸系统的功能。
8.血钠浓度:评估患者体液平衡情况。
9.血尿素氮(BUN):评估患者肾功能的状况。
10.血细胞计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问题。
11.血pH值:评估患者的酸碱平衡状况。
12.高血糖:评估患者是否存在高血糖情况。
慢性健康状况指标是通过疾病的严重程度得到的,具体可根据患者的慢性健康问题进行评估。
每个指标的分值将根据其数值范围进行赋分,更高的分值表示更严重的生理指标异常。
根据每个指标的分值,可以计算出患者的APACHEII分数。
分数越高,预后越差,病情越严重。
APACHEII评分除了用于估计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外,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的效果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由于APACHEII评分包含了多个生理指标和慢性健康状况指标,因此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总之,APACHEII评分细则是通过评估患者的生理指标和慢性健康状况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系统。
通过详细了解每个指标的意义和得分范围,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简介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 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提出的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 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由APS、年龄及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0~4分,总分值0~60分。
年龄分值0~6分,CPS2~5分。
APACHE 的总分值为0~71分。
与APACHE 不同的是,APACHE 要求12项APS必须全部获得,以排除因将所缺参数项视为正常所带来的误差。
icu指标中关于apacheii 评分ICU指标中的APACHE II评分系统是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中心的一种评估和预测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工具。
APACHE II全称是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翻译成中文就是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估第二版。
它通过对患者的生理指标、慢性疾病情况以及年龄等因素的评估,计算出一个综合分数,用于预测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
APACHE II评分系统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客观、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重症患者的医疗风险、指导临床决策,例如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决策、治疗方案的选择等。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患者的APACHE II评分,还可以评估医疗机构的重症监护水平、质量指标等,并为与其他研究机构进行比较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标准。
APACHE II评分系统的计算包括两个部分:急性生理学计分和慢性健康状态计分。
急性生理学计分是指根据多项生理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生理情况,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动脉血酸碱平衡、尿量等。
慢性健康状态计分则相关于患者是否有某些慢性疾病或健康状况。
这些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是根据大规模研究的结果来确定的,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和生存风险。
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得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数值,计算出每个指标的得分后相加得到总分。
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生命风险越高。
同时,APACHE II评分系统还根据患者的年龄、慢性疾病存在与否等因素进行修正,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APACHE II评分系统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重症患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通过及早评估患者的危险程度,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更有效的医疗护理。
然而,APACHE II评分系统也有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它是针对重症患者而设计的,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患者。
apacheii评分计算器在线计算【最新版】目录1.Apache II 评分系统简介2.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的作用和意义3.在线计算器的使用方法4.计算器的优点和局限性5.结论正文1.Apache II 评分系统简介Apache II 评分系统是一种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和 3 部分组成。
该评分系统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便医护人员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APS 包含 12 项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等,每项指标根据其数值划分为 3 个等级,最后将所有指标的分数相加得到总分。
年龄评分根据患者的年龄给出相应的分值。
2.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的作用和意义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是一种便捷的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计算患者的 Apache II 评分。
通过使用计算器,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计划。
同时,计算器还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3.在线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要使用在线计算器,首先需要在网络上搜索“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即可找到多个在线计算器。
选择一个可靠的在线计算器,输入患者的生理指标数据,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患者的年龄,点击计算按钮,即可得到患者的 Apache II 评分。
4.计算器的优点和局限性在线计算器具有方便快捷、准确性高、易于使用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输入数据错误可能导致评分不准确,此外,在线计算器需要网络支持,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无法使用。
5.结论总之,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在线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输入数据的准确性,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
apache-ii评分标准
Apache-II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
预后的评分系统。
该评分系统包括12个生理指标和6个非生理指标,用于确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
以下是Apache-II评分标准
的详细说明:
1. 生理指标包括体温、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血pH值、钾离子浓度、钠离子浓度、肌酐浓度、尿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氧饱和度。
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分数,根据患者的
实际数值进行评分。
2. 非生理指标包括年龄、慢性健康状况、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
评分、手术状态、特定原发病的存在和急性起病。
这些指标也会根
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
3. 根据这些指标的评分,可以计算出Apache-II评分,该评分
范围从0到71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4. Apache-II评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它也被用于研究和临床试验中,以评
估治疗效果和疾病流行病学。
总的来说,Apache-II评分标准是一种全面的评估系统,通过评估生理和非生理指标,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重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
护理管理工具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量表、评定项目和标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 APACHE)是国内外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之一。
目前,APACHE评分系统已发展至第4代。
量表简介APACHEH于1985年提出。
APACHEⅡ评分系统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cute physiology score, APS),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生理指标、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得分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人的病情越重,其中APS 包含12项生理参数。
另外,根据量表得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病人R值相加除以病人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病人的预期病死率。
该量表预测死亡最佳临界值为27.5分,其灵敏度为0.701,特异度为0.853。
即当APACHEH评分高于27.5分时,病人的死亡率较高。
评定项目和标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急性生理学评分基本原则: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包括12项生理指标,应当选择入ICU 最初24小时内的最差值(即病人入ICU后24小时内的某生理指标的最高值或最低值)。
对于大多数生理指标而言,入ICU最初24小时内的最差值是指该生理指标的最高值或最低值,同时记录各个指标在最初24小时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并根据上表分别进行评分,最终选择急性生理学评分较高的分值。
1.体温:原文指肛温,国内ICU多釆用腋温,不建议将腋温加0.3℃或 0.5℃进行评分,因为这样会进一步增加误差(受到病情的影响核心体温与腋温的差值并不固定)。
2.平均动脉压:如果护理记录中没有记录平均动脉压,则应当根据记录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计算。
收缩压高时平均动脉压不一定高,反之亦然。
APACHEII评分系统
1.APACHE II评分由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构成。
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
2.急性生理评分(acute physiology score,APS)包括12项生理指标,选择入ICU最初24小时内的最差值(最高值或最低值)并根据附表分别进行评分,选择较高的分值。
3.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2,3,5,6分。
4.慢性健康评分要求患者入院前须满足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状态的诊断,符合慢性器官功能不全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如果施行择期手术后入ICU,为2分,急诊手术或非手术后入ICU,为5分。
5.最终的APACHE II评分为三项分值之和。
6.APACHE II评分最初设计为入ICU24小时内最差值评分,因而一般不用于连续动态评价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
apacheii评分计算器在线计算【原创实用版】目录1.APACHE II 评分系统简介2.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的作用和意义3.在线计算器的使用优势和便捷性4.如何使用 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5.结论正文1.APACHE II 评分系统简介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评分系统是一种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和基础疾病评分三部分组成。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重症监护室,以预测患者的死亡风险和评估治疗效果。
APACHE II 是 APACHE 评分系统的第二版,对原有评分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2.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的作用和意义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是基于 APACHE II 评分系统开发的一种在线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计算患者的 APACHE II 评分。
通过使用该计算器,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降低医疗风险。
同时,计算器还可以方便地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3.在线计算器的使用优势和便捷性在线计算器的使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便捷性:医护人员只需在网页上输入患者的相关信息,即可快速得到 APACHE II 评分,无需进行复杂的手动计算。
(2)准确性:在线计算器基于 APACHE II 评分系统进行计算,可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
(3)实时性:在线计算器可以随时使用,方便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4)易用性:在线计算器操作简单,无需特殊的技术要求,医护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熟练使用。
4.如何使用 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使用 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的方法如下:(1)打开在线计算器:在搜索引擎中输入“APACHE II 评分计算器”,找到相关网站,点击打开在线计算器。
(2)输入患者信息:根据在线计算器的提示,输入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史等相关信息。
APACHE评分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healthevaluationscoring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KnausWA,DraperEA,WangerDP,etal.APACHEⅡ:aseverityofclassificationsystem.CritCareMed,1985,13(40):818-829]提出的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由APS、年龄及CPS三部分组成。
APS 将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0~4分,总分值0~60分。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简介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 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提出的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 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由APS、年龄及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0~4分,总分值0~60分。
年龄分值0~6分,CPS2~5分。
APACHE 的总分值为0~71分。
与APACHE 不同的是,APACHE 要求12项APS必须全部获得,以排除因将所缺参数项视为正常所带来的误差。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简介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ring system)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
它经对入ICU的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既可用于单病种患者的比较,也可用于混合病种。
1981年由Knaus等提出的APACHEⅡ评分系统可作为评估ICU患者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APACHEⅡ评分系统是由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部分组成,最后得分为三者之和。
理论最高分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
其中APS包含12项生理参数,并提出了计算死亡危险度(R)的公式,每位患者R值相加除以患者总数即可得出该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
Knaus等认为,加强治疗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和治疗急性生理学的异常变化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必须建立在客观的生理学参数之上,且尽可能地不受治疗的影响 .疾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应当适用于多病种,易于使用,所选参数在大多数医院均能获得 ;急性疾病的严重度可以通过对多项生理学参数异常程度进行量化而加以评定。
为此,他们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 的修改本——APACHE-II。
APACHE 由APS、年龄及 CPS三部分组成。
APS将 APACHE的34项参数中不常用或意义不大者如血浆渗透压、血乳酸浓度、BUN、GLu、ALb、CVP及尿量等删去 ,变为12项参数(均为入ICU后前24小时内最差者),每项分值仍为 0~4分,总分值 0~60分。
年龄分值 0~6分,CPS2~5分。
APACHE 的总分值为0~ 71分。
与 APACHE 不同的是 ,APACHE 要求 12项 APS必须全部获得 ,以排除因将所缺参数项视为正常所带来的误差。
此外 ,APACHE 还提出了计算每一个患者死亡危险性 (R)的公
式 :In(R/1-R) =-3.517+(APACHE 得分×0 .146 ) +0 .603 (仅限于急诊手术后患者 )+患者入ICU的主要疾病得分。
将每一患者 R值相加 ,再除以患者总数即可求
出群体患者的预计病死率判断一种疾病的严重度分类系统是否有效 ,取决于其能否准确地预计患者的病死率。
Knaus等将APACHE 用于 1 3所医院的 5815例 ICU患者 ,发现APACHE 分值与病死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即分值越高 ,病死率也越高。
其预测病死率的正确率达 86%。
这表明 APACHE 是一种较好的疾病严重度分类系统。
尽管 APACHE 仍采用了患者入 ICU后第 1个24小时最差的12项APS 分值,但 Knaus等认为,如果APACHE 能在急诊室或患者入ICU时进行评定,意慢性健康评分Glasgow昏迷及年龄评分义更大,因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治疗对评分结果的影响,因此他们推荐使用患者入ICU时的APS。
究竟是患者入ICU后的最初APS更有意义,还是前24小时内最差的APS更有价值,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自APACHII评分系统问世以来,便以其简便和可靠的特点倍受医学界的认可。
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ICU普遍使用的评分系统。
在我国虽然发展较晚,但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引入并开始使用该系统,目前作为ICU入住患者的主要评估标准。
危重病人APACHE II评分表
姓名科室住院
号诊断 R值
注: 1.数据采集应为病人入ICU或抢救开始后24小时内最差值.
2.B项中”不能手术”应理解为由于病人病情危重而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者.
3.严重器官功能不全指:①心:心功能Ⅳ级;②肺:慢性缺氧、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运动耐力差;③肾:慢性透洗者;④肝:肝硬化、门脉高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昏迷、肝功能衰竭史。
4.免疫损害:如接受放疗、化疗、长期或大量激素治疗,有白血病、淋巴瘤、爱滋病等。
5.D项中的血压值应为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若有直接动脉压监测则记直接动脉压。
6.呼吸频率应记录病人的自主呼吸频率。
7.如果病人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则血清肌酐一项分值应在原基础上加倍(*2)
8. 血清肌酐的单位是μmol/L时,与mg/dL的对应值如下:
mg/dL 3.5 2-3.4 1.5-1.9 0.6-
1.4 0.6
μmol/L 305 172-304 128-171 53-
127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