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鲜切马铃薯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755.20 KB
- 文档页数:4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马铃薯(Potato)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的气候条件对于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将对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温度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适宜的生长温度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块茎的形成。
马铃薯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当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会抑制马铃薯的生长,易受热害。
马铃薯对寒冷的耐受能力较强,其可以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因此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到30摄氏度。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也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马铃薯对光照的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开花和形成块茎的阶段。
适宜的光照条件下,马铃薯能够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积累和块茎的生长。
降水是马铃薯种植的另一个重要气候因素。
马铃薯生长期较长,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
适宜的降水可以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转运。
在马铃薯生长旺盛的阶段,特别是开花和块茎膨大阶段,水分的供应要充足,避免因干旱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
土壤条件也对马铃薯的种植有重要影响。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包括土壤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和养分丰富。
它喜欢酸性土壤,pH值在5.2-6.8之间。
土壤排水良好,以防止水分积渍,造成根系缺氧。
除了上述气候因素外,马铃薯种植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海拔高度、风速等。
马铃薯种植海拔高度一般在500-2000米之间,高海拔的地区一般温度较低,有利于增加马铃薯产量和提高品质。
适度的风速有助于促进植株的通风和光照,但过大的风速可能会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破坏。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光照、降水和土壤等因素,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种植马铃薯时,应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以提高产量和优质的块茎。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
云薯105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
贮藏
温度是保持马铃薯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贮藏温度会对云薯105马铃薯的生理品质产
生影响,包括马铃薯的口感、色泽、营养成分以及抗氧化性等方面。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的口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较低的贮藏温度可以延缓马铃薯的衰老速度,维持较好的口感。
相反,较高的贮藏温度会加速马铃薯的衰老过程,导致马铃薯变得
软化和老化,口感差。
为了保持马铃薯的脆嫩口感,较低的贮藏温度是必要的。
贮藏温度也会对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产生影响。
低温贮藏可以减少维生素C和B的损失,同时保持较高的淀粉含量。
高温贮藏会导致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流失,淀粉的降解,从
而降低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适宜的贮藏温度有助于保持马铃薯的营养成分。
不同贮藏温度还会对马铃薯的抗氧化性产生影响。
贮藏温度较高会加速马铃薯的脱水
和氧化反应,导致抗氧化物质的消耗增加。
而贮藏温度较低会减缓这些反应,有助于保持
马铃薯的抗氧化性。
适当的低温贮藏可以提高马铃薯的抗氧化性能。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的生理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适宜的低温贮藏可以保
持马铃薯的口感、色泽、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
在选择贮藏温度时,应根据马铃薯的特点
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加工贮藏J I A G O N G Z H U C A N G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陈 果(山东省莒县良种厂,山东莒县 276500)摘 要 本文就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进行探讨。
其中,对马铃薯品质的分析涉及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淀粉、还原糖含量以及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等产生的影响。
在采后生理分析方面,主要分析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中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以期能从理论层面为马铃薯贮藏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马铃薯;贮藏温度;品质;采后生理1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品质产生的影响1.1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 马铃薯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淀粉,基于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变化的分析,可以判定马铃薯的食用品质。
研究表明,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淀粉含量会持续降低,其中贮藏温度对其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
研究人员提出,马铃薯贮藏温度与淀粉含量呈反比关系,而贮藏超过60 d,在10 ℃环境下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高于4 ℃ 环境下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
究其原因,主要是低温环境下马铃薯块茎淀粉糖代谢的缘故,由于淀粉降解,细胞中积累了大量还原糖,进而出现了“低温糖化”现象。
在贮藏过程中,淀粉与还原糖能相互转化。
就整体来讲,在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块茎的淀粉含量保持着还原糖增加、淀粉减少的趋势。
如果贮藏温度不超过6 ℃,那么就会产生低温糖化现象,而贮藏温度不超过4 ℃,那么这一现象将会加剧。
1.2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的影响 研究表明,贮藏时间对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产生的影响比较显著。
在20 ℃与15 ℃环境中,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不会发生变化,而贮藏温度降至10 ℃,此时块茎还原糖含量依然有所提升。
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上升主要是因为上文所述的“低温糖化”现象,即马铃薯块茎淀粉向还原糖进行转化,其中贮藏温度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1]。
1.3 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块茎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的影响 相关研究人员发现,马铃薯块茎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与马铃薯发芽率、失重率、腐烂率呈正比关系。
河南农业2017年第1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基本气候情况表3月上旬3月中旬3月下旬4月上旬4月中旬4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6.38.710.313.215.317.419.220.523.025.126.212.114.416.019.221.323.224.926.429.131.532.130.627.228.429.632.234.335.736.338.841.843.31.74.05.47.89.912.113.815.017.119.120.6-12.1-7.4-3.2-1.30.81.52.85.58.911.514.26.78.910.813.615.918.020.121.524.025.726.9气象因素对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影响图1 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降水分布月13 ℃, 甚至达月上旬℃的气21 ℃6月中旬平均重要的作用。
按3 000 kg/667 m 2的产量计算,在整个生育期中(地表直接蒸发量除外),马铃薯耗水量为300~500 m 3/667 m 2。
在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内总降水量为170.0 mm,相当于增加了113 m 3/667 m 2的水,其中旬降水量≥5 mm 的出现概率为32%~72%,旬降水量≥10 mm 的出现概率为18%~54%,旬降水量≥25 mm 的出现概率为2%~28%。
可见,通许县马铃薯生长季内降水偏少,并且旬降水量以5~10 mm 为主,不能满足马铃薯正常生长的需要。
(图1)幼苗期(出苗至初现蕾)因苗小、叶面积小、气温不高、蒸腾量小,所以需水量较少,此期需水量只占总需水量的10%左右。
在通许县,4月上中旬为马铃薯的幼苗期,此时的总降水量为21.8 mm,基本上可以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水。
发棵期(现蕾至初花)块茎开始形成,地上部茎、叶片逐渐旺盛生长,根系伸长,蒸腾量加大,植株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不断增多,为增产打下基础。
关正萍,郭少珏,肖春玲,等.低温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230-23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0.15.042低温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关正萍,郭少珏,肖春玲,张 娟,于有伟,崔 娜(山西师范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以新鲜马铃薯切片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的变化。
评估了在0、1、2℃等3个低温处理温度下,马铃薯切片在不同储藏时期的感官品质变化得分,测定了褐变度,总酚、丙二醛(MDA)的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结果表明,在1℃处理时鲜切马铃薯片保持了最佳的感官品质,同时此温度下显著抑制了酶促褐变反应、PPO活性和POD活性,显著影响微生物繁殖与MDA的积累,感官评价较高,马铃薯保鲜效果最佳。
本研究为马铃薯食品的加工和贮存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片;低温;保鲜;感官品质;褐变度;总酚;丙二醛;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中图分类号:S532.093;TS2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5-0230-05收稿日期:2019-09-30基金项目:山西师范大学质量工程项目(编号:2017YZKC-06)。
作者简介:关正萍(1975—),女,山西河曲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E-mail:guanzp@sxnu.edu.cn。
通信作者:肖春玲,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E-mail:784829181@qq.com。
鲜切果蔬主要是由新鲜的水果蔬菜为原料,经过冲洗、去皮、剜去芽眼、切成薄片、包装成品等一系列处理后,加工成的100%可食用的新鲜果蔬制品,因此也被称为“最少加工果蔬”[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鲜切水果蔬菜有很多便民、有利的地方。
马铃薯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物作物,其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马铃薯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一、储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储藏温度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的温度会对马铃薯的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较低的储藏温度可以延缓马铃薯的老化速度,减少淀粉分解和糖分积累,从而保持马铃薯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而较高的储藏温度则会促进马铃薯的老化和腐烂,降低其品质。
二、储藏湿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适宜的储藏湿度也是保持马铃薯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湿度过高会导致马铃薯的腐烂和霉变,湿度过低则容易导致马铃薯的水分散失,使其变干、变硬。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对于延长马铃薯的储存期和保持其品质至关重要。
三、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马铃薯在储藏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并吸收氧气。
然而,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和过低的氧气浓度会导致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受阻,进而影响其品质。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合理控制储藏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对于保持马铃薯的新鲜度和品质至关重要。
四、储藏时间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马铃薯的品质会逐渐发生变化。
一方面,马铃薯的淀粉会逐渐转化为糖分,从而影响其口感和风味。
另一方面,马铃薯的营养物质也会逐渐流失,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
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及时出售或加工马铃薯,以尽量减少储藏时间,可以保持其品质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马铃薯储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储藏温度、储藏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储藏时间等。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延长马铃薯的储存期,保持其口感和营养价值,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人们对优质马铃薯的需求。
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生态条件及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块茎品质性状受到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生态条件(如气候、土壤、海拔等)和栽培因素(如播种方法、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的影响。
首先,气候是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C至25°C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块茎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在寒冷地区栽培的马铃薯,块茎的品质往往优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此外,充足的阳光照射对于马铃薯的光合作用和块茎产量也至关重要。
其次,土壤的肥力和土壤pH对马铃薯生长和块茎品质有着直接影响。
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pH在5.5至6.5之间,过低或过高的pH值都会使马铃薯对养分的吸收受到限制。
此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也会对马铃薯的品质产生影响。
充分施肥和合理调节土壤酸碱度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块茎品质。
再次,播种方法和时间、种植密度等栽培因素也会对马铃薯的块茎品质产生影响。
正确的播种方法和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发芽率和块茎产量。
同时,适当调整种植密度可以使马铃薯植株之间的竞争减少,有利于块茎的形成和发育。
此外,科学施肥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也是提高马铃薯块茎品质的重要因素。
最后,海拔也是影响马铃薯块茎品质的因素之一。
在高海拔地区栽培的马铃薯,由于温度较低,块茎的品质往往更高。
高海拔地区的马铃薯还能够避免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病虫害,从而提高块茎品质。
综上所述,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性状有着重要的影响。
正确调节生态条件和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进而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栽培因素差异较大,因此需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从而实现最佳的马铃薯块茎品质综上所述,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施肥和调节土壤酸碱度、播种方法和时间、种植密度、海拔等因素对马铃薯块茎品质产生重要影响。
热水处理对预包装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张迎娟;樊彩虹;张敏
【期刊名称】《包装工程》
【年(卷),期】2014(35)17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热处理时间对预包装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方法采用60℃热水对预包装鲜切马铃薯进行处理,时间分别为0.5,1.0,1.5 min。
测定贮藏中的亮
度L*值,颜色饱和度C*值,细胞膜透性,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感官品质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温度为4℃的保存条件下,60℃热水处理
1 min能较好地维持鲜切马铃薯的白度,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PPO和POD的活性,延缓鲜切马铃薯的褐变。
结论热水处理可以改善鲜切马铃薯的品质,1 min热
水处理组贮藏至第6天时仍具有良好的商品品质。
【总页数】6页(P1-5)
【关键词】热水处理;预包装;鲜切马铃薯;保鲜;褐变
【作者】张迎娟;樊彩虹;张敏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09.3
【相关文献】
1.静电场协同阻隔性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J], 张敏欢;许兵;刘孟禹;王莉梅;道日娜;徐畅;董同力嘎
2.真空包装处理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J], 蒋元元;王艳颖;胡丽莎;贾鹤鸣;龙洁;朴杨柠菥
3.真空包装结合避光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影响 [J], 徐冬颖;周福慧;蒋海峰;姜爱丽;韦胜;高雪晴;陈晨;胡文忠
4.不同预涂膜方式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 [J], 胡盼盼
5.不同材料包装袋对泡椒鲜切马铃薯片储藏品质的影响 [J], 王梅;刘永翔;吕都;王兰;王思达;董楠;刘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铃薯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马铃薯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农作物,能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和发展。
但是,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对马铃薯的生长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种植马铃薯的地区时,需要根据该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估。
气温条件温度是影响马铃薯生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种植期间,适宜的温度应在10℃~30℃之间。
马铃薯需要在温暖的环境下生长,但也需要在寒冷的环境下足够地休眠。
在气温过高的环境中,马铃薯的抗病能力会下降,从而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冬季种植马铃薯的温度应保持在0℃~10℃之间,这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降雨量和湿度马铃薯是一种需要比较高水分的作物。
在种植期间,适宜的降雨量应在600~1000毫米之间。
过少或过多的降雨量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降雨过多,会使土壤水分过多,容易引起病害和根部腐烂;反之,如果降雨过少,会使土壤干燥,影响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光照条件马铃薯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来进行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光照强度通常不应低于5000勒克斯。
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马铃薯往往容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攻击,从而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会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常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1℃。
高海拔地区的温度较低,生长季节短,因此适宜种植的品种也较少。
马铃薯种植的海拔高度应在1600米以下,这样可以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总之,马铃薯的种植需要考虑众多的气候条件。
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温度、降雨、光照、海拔高度等多个因素,选择适宜的地区进行种植。
保证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可以有效地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云薯105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品种,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
而马铃薯的贮藏是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贮藏温度是影响马铃薯生理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贮藏温度对马铃薯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贮藏温度对马铃薯的保鲜效果有不同的影响。
在较低的贮藏温度下,如0℃左右,马铃薯的保鲜效果较好。
低温可以有效抑制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和腐烂菌的繁殖,延缓马铃薯的老化速度,从而延长马铃薯的贮藏期限。
在较低温度下还能减少马铃薯的水分流失,保持马铃薯的外观和质地。
而在较高的贮藏温度下,如10℃以上,马铃薯的保鲜效果较差。
高温会加速马铃薯的呼吸作用,促使含糖量的降低和淀粉的分解,导致马铃薯变软、易发芽和腐烂。
不同的贮藏温度对马铃薯的淀粉含量和品质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低温贮藏对马铃薯淀粉含量的保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较低的温度可以减缓马铃薯中淀粉酶的活性,从而延缓淀粉的分解速度,保持较高的淀粉含量。
而较高温度下,淀粉酶的活性增加,导致淀粉分解速度加快,马铃薯变软,口感变差。
高温还会导致马铃薯中之前积累的糖类消耗较快,使马铃薯口感变甜。
不同的贮藏温度还会影响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和维生素含量。
研究发现,较低温度下贮藏的马铃薯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和维生素C含量,而较高温度下贮藏的马铃薯则较低。
抗氧化能力和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与低温贮藏可以减缓马铃薯中抗氧化物酶的活性降解有关,而高温贮藏会加速抗氧化物酶的降解,导致抗氧化能力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的生理品质有明显的影响。
较低的贮藏温度能够延长马铃薯的贮藏期限,保持较高的淀粉含量,增加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和维生素C含量。
而较高的贮藏温度则会导致马铃薯变软、易发芽和腐烂,降低淀粉含量和抗氧化能力。
在贮藏云薯105马铃薯时,应选择合适的贮藏温度,以保持马铃薯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毕业设计(论文)鲜切马铃薯贮藏过程微生物生长及品质变化研究学院: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时间:2012年 3 月 1 日~6 月 16 日共 17周摘要通过测定鲜切马铃薯的白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胞膜透性、pH值、失重率、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以及采用涂布法测定细菌总数,研究了鲜切马铃薯在2℃、12℃、20℃的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微生物生长和品质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切割伤会导致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度逐渐增大,细胞膜透性逐渐变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降低,pH值先升高后降低渐趋于平稳,失重率持续增加,PPO活性先急剧升高后降低再缓慢升高,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细菌总数持续升高。
其中2℃的贮藏效果最好,微生物生长及品质变化最小,20℃贮藏效果最差,微生物生长及品质劣变很快,12℃的贮藏效果次之。
低温贮藏对鲜切马铃薯品质的保持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不同温度生理和品质微生物贮藏AbstractThe microbial growth and quality changes in 2 ℃, 12 ℃, 20 ℃storage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whiteness, soluble solid content , membrane permeability , pH value , the weight loss rate ,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y , peroxidase activity and other indicators , as well as a coating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the cuts will lead to fresh-cut potatoes browning gradually increasing , membrane permeability gradually become larger , soluble solids content decreased , the pH value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gradually stabilized , the weight loss rate continues to increase , PPO activity was first increased sharply and then lower and then slowly increased ,POD activity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 continues to rise . 2 ° C storage best ,microbial growth and quality changes in the minimum ,20 ° C the worst storage effect of microbial growth and quality deterioration quickly , followed by 12 ° C storage effect .It suggested that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of fresh-cut potatoes could be crucial to keep quality. Keywords: Fresh-cut potatoes ;Different temperatures;Physiology and quality ;Microorganism;Storage目录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云薯105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广泛种植于云南等地。
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质量和品质对于种植者和消费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于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的影响,并从薯块外观、呼吸作用、淀粉分解和抗氧化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不同贮藏温度对薯块外观的影响值得注意。
研究表明,高温会加速马铃薯薯块的腐烂和变色,降低薯块的外观品质。
在常规贮藏条件下,云薯105马铃薯可以长时间保持薯块的良好品质。
当贮藏温度超过25摄氏度时,马铃薯薯块容易受到真菌和细菌的感染,导致腐烂和变质。
在贮藏云薯105马铃薯时,应尽量选择低温条件,以保持薯块的外观品质。
不同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呼吸作用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呼吸作用是马铃薯薯块生理活性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判断薯块新鲜度和品质的重要依据。
研究发现,贮藏温度对马铃薯的呼吸作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低温可以显著降低马铃薯的呼吸速率,减缓薯块的老化过程,从而延长薯块的保鲜期。
相反,高温会加速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加重薯块的老化速度。
在贮藏马铃薯时,宜选择低温条件,以减缓呼吸速率,延长薯块的保鲜期。
不同贮藏温度也对马铃薯淀粉分解的影响非常明显。
研究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的淀粉分解速率较慢,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薯块质地更加饱满。
而在高温条件下,马铃薯的淀粉分解速率加快,淀粉转化为糖类,导致薯块变软。
在贮藏马铃薯时,低温条件有助于保持马铃薯的质地和淀粉含量。
不同贮藏温度对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低温条件下,马铃薯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有效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延缓薯块的老化过程。
而高温会加速薯块内部的氧化反应,导致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下降。
在贮藏马铃薯时,低温条件可以保持马铃薯的抗氧化能力,延长薯块的保鲜期。
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
云薯105马铃薯是一种在贮藏过程中,不同温度对其生理品质产生影响的马铃薯品种。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贮藏温度对云薯105马铃薯生理品质的影响,并提供适宜的贮藏温度以
保持其优质品质。
贮藏温度是影响马铃薯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云薯105马铃薯在低温条件
下贮藏可以减缓其呼吸作用和分解代谢速度,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低温下,马铃薯的生理
活性降低,蒸腾作用减弱,有助于减少水分流失和质量减损。
对于云薯105马铃薯而言,
适宜的贮藏温度应为4°C到8°C之间。
不同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变质程度和呼吸作用速率的改变。
在高
温条件下贮藏,马铃薯的呼吸作用速率增加,导致淀粉分解和糖类合成加快,从而加速马
铃薯的腐败和老化过程。
与此高温条件下也易造成马铃薯脱水和质地变软,使其风味和口
感变差。
高温条件下贮藏的马铃薯很快会失去商品价值。
不同贮藏温度还会对马铃薯内部物质的相对含量产生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低温条件
下贮藏的马铃薯中,淀粉含量相对较高,而糖类含量相对较低。
而高温条件下贮藏的马铃
薯中,淀粉含量相对较低,糖类含量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温度变化对马铃薯生理代谢的影
响有关。
热烫对希森6号马铃薯鲜切薯条色泽和质构的影响作者:胡柏耿孙莎莎姜启兴唐小航陈婉雯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02期摘要 [目的]研究熱烫灭酶处理对薯条色泽及质构的影响。
[方法]测定不同热烫条件下薯条的中心温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确定灭酶条件;测定不同热烫条件下薯条的褐变度、色差及全质构指标,以确定热烫对薯条色泽及质构的影响。
[结果]在85 ℃热烫120 s、在90和95 ℃热烫90 s可灭活多酚氧化酶。
热烫初期,褐变度增大,此后随着热烫时间的延长而快速下降。
在不同温度下热烫薯条的L*值和b*值均先降低后升高,最后趋于稳定,在30 s时达到最低点,L*值从70降至50再升至70左右,b*值从33降至15再升至30左右;a*值先从3升至6再降至-3左右后趋于稳定,在30 s时达到最高点;在85、90、95 ℃下热烫温度下薯条色泽趋于稳定的时间分别为120、90和90 s。
加热会使薯条的硬度和咀嚼性下降,黏着性上升,在85、90、95℃下热烫至达到灭酶条件后薯条的硬度分别为对照组的57.69%、55.65%和55.80%,咀嚼性分别为对照组的48.16%、56.97%和56.26%,此后保持稳定。
[结论]热烫对鲜切薯条的灭酶效果良好,热烫后薯条的褐变度较小,灭酶后薯条的色泽接近于鲜切薯条,灭酶后再延长热烫时间对薯条色泽和质构的影响不显著,可根据工艺需要适当延长热烫时间。
关键词鲜切薯条;热烫;多酚氧化酶;色泽;质构中图分类号 TS2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2-0175-04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2.04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Study on the Effects of Blanching on Color and Texture of Fresh Cut Potato Chips ofXisen 6HU Baigeng1,2, SUN Shasha1,2, JIANG Qixing3,4 et al(1. Laoling Xisen Potato Industry Group Co.,Ltd., Laoling, Shandong 253600;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Potato, Laoling, Shandong 253600; 3.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4.Jiangsu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Wuxi,Jiangsu 214122)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blanching and enzyme treatment on the color and texture of potato chips. [Method] The centeral temperature and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y of potato chips were measured under different blanching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enzyme killing conditions. The browning degree, color difference and total texture indices of potato chips under different blanching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blanching on the color and texture of potato chips.[Result] PPO could be inactivated by scalding at 85 ℃ for 120 s, 90 and 95 ℃ for 90 s. At the beginning of scalding, the browning degree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rapidly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scalding tim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L* value and b* value of the hot fries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and finally became stable. They reached the lowest point at 30 s, L* value firstly decreased from 70 to 50 and then increased to about 70, and b* value decreased from 33 to 15 and then increased to about 30.a* value firstly increased from 3 to 6 and then decreased to about -3 and then became stable, it reached the highest point at 30 s. At 85, 90 and 95 ℃, the time of color stabilization was 120, 90 and 90 s respectively. The hardness and chewability of potato chips decreased and the adhesiveness increased when they were heated to 85, 90 and 95 ℃respectively. The hardness of potato chips was 57.69%, 55.65% and 55.80% of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hewability was 48.16%, 56.97% and 56.26% of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respectively, and then remained stable. [Conclusion] Blanching had a good effect on inactivatingenzyme in fresh cut potato chips. The browning degree of the chips after blanching was small. The color of the chips after inactivating enzym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fresh cut potato chips. Prolonging the blanching time after inactivating enzym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lor and texture of the chips. The blanching time could be appropriately prolong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technology.Key words Fresh chips;Blanching;Polyphenol oxidase;Color;Texture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的块茎,是世界上第四大主要作物。
不同温度下真空包装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胡丽莎,王艳颖*,蒋元元,余荣倩,郭静,张冉(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探究不同温度下真空包装对鲜切马铃薯生理生化的影响,将鲜切马铃薯经真空包装后放置在4℃、15℃及常温(25℃)下,研究不同温度真空包装下,每隔1天对马铃薯的硬度、电导率、Vc 、可滴定酸、还原糖以及总糖等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在相同真空包装处理下,4℃能有效抑制鲜切马铃薯的生理生化反应:硬度在7天中基本保持不变、电导率由最大值59.2%下降至第7天的1.3%、可滴定酸含量下降、Vc 含量保持不变等。
温度、真空包装,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华仪器厂;99AL240型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Toledoin-str.Ltd;DK-S26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TLG-16台式告诉冷冻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T-25型匀浆机,德国IKA 公司;UV-610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BCD-257DVC 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DDS-11A 电导率仪,上海理达仪器厂;C21-SK2103多功能电磁炉,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UV-16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KM-1手持硬度计,日本。
1.2试验方法1.2.1样品处理。
选择表面光滑,色泽正常,不发芽、不变绿,薯块肥大、硬实,无病虫害,无人为机械损伤的新鲜马铃薯。
用自来水将新鲜马铃薯洗净,去皮切块,切块大小1.5cm ×1.5cm ×1.5cm ,充分混匀。
将混匀之后的马铃薯装入真空袋真空包装,每袋/包重40~45g,将包装好的真空袋分别在不同温度下(4℃、15℃、25℃)贮藏,在这3种温度下,每天随机取样对其测定生理生化指标。
1.2.2硬度的测定。
用FHM-1型果实硬度计测定。
用装有5mm 探头的果实硬度计,从切块的几何中心上方1cm 处以5mm/s 的速度扎入切块内部约5mm ,硬度用期间最大阻力(N )表示[4]。
影响土豆生长的重要自热因素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快慢、好坏以及品质高低的重要自然因素。
马铃薯喜冷凉气候,既怕霜冻,又怕高温,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
在不同生育时期,马铃薯不同部位对温度的需求不尽相同。
发芽期,幼芽生长所需的水分、营养都由种薯供给。
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7~8℃时,种薯的幼芽在土壤中可以缓慢地萌发和伸长。
当气温上升至10~12℃时,幼芽生长健壮,顺利出苗,而且长得很快。
马铃薯幼芽生长最理想的温度是13~18℃。
当气温低于4℃或超过36℃,不发芽,造成种薯腐烂。
这个时期应该注意闷生薯的产生。
马铃薯幼苗不耐低温,在短时间-1℃时就会受冻,-4℃时就会冻死。
苗期和发棵期是茎叶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的阶段。
这时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6~20℃。
其茎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8℃,叶片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12~14℃。
在开花期,马铃薯开花的最适宜温度为15~17℃,低于5℃或高于38℃,则不开花。
16~18小时的长日照和高温度有利于花芽分化,促进开花和结果。
在块茎膨大期,温度对块茎形成以及干物质积累影响很大,所以这个时期的马铃薯对温度要求更为严格。
以16~18℃的地温、18~21℃的气温,对块茎的形成和增长最有利。
如果日平均气温超过21℃,薯块形成进程减慢。
日平均气温超过24℃,块茎生长严重受到抑制。
日平均气温达到29℃,地温超过25℃,块茎基本停止生长。
高温伴有干旱,在水量突然充足的条件下,块茎易发生二次生长,形成各种畸形薯。
针对今年北方马铃薯主产区温度较往年明显较低的情况,待温度升高后,及时采取措施,合理利用温度、水分、光照等综合因素的协同作用,将会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气候变暖后马铃薯生产中的适应性对策气候变暖对马铃薯生产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日益恶化的气候条件。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农业专家和农民们需要采取适应性对策,调整种植结构和管理措施,以确保马铃薯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气候变暖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一是温度升高导致病虫害增多。
气候变暖使得原本温和的气候变得更加温暖潮湿,这种气候条件对一些病虫害的生存繁殖非常有利,导致病虫害种群的增加。
马铃薯晚疫病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发生传播,给马铃薯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二是降水不足导致干旱。
气候变暖导致一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干旱频发,这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是气候变化导致生长周期的不确定性。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受到气温和光照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了气温和光照的不稳定性,使得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变得不确定,给种植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适应性对策针对气候变暖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适应性对策,以确保马铃薯生产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一是优化种植结构。
在选择马铃薯品种时,应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适应性强的品种,以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病虫害增多的挑战。
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合理选择种植时间和播种密度,以确保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二是改进管理措施。
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气候变暖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
采用覆膜种植技术和滴灌技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马铃薯的危害。
三是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
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如大田覆膜栽培、秸秆覆盖、旋耕种植等,可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湿度,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马铃薯抗旱耐病,提高产量。
四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对马铃薯品种的选育研究,培育具有抗病性、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开展对气候变暖下马铃薯生长发育规律及应对策略的研究,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