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快乐ABC课程教案(供参考)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9
情绪ABC【教学背景】情绪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丰富而强烈,情绪起伏变化很大,不稳定而且易冲动,因此,让他们认识情绪以及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有效的调控方法,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能力目标:认识“情绪ABC理论”,培养学生分析自己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调节自己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情绪ABC理论”。
教学难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几组有趣的“两可图”,让学生明白:换个角度换问题,自有一番天地。
(过渡语)同样的一幅图,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种现象。
同样,在我们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从一个角度考虑,冥思苦想,不得其解;换个角度去思考,豁然开朗。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气氛。
二、信念构建通用播放视频小故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引出艾利斯的ABC理论,让学生感受ABC理论的价值,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不合理想法对人的影响。
秀才进京赶考,在客栈投宿的晚上,做了三个梦:一是梦见自己在高墙上种白菜;二是梦见下雨天戴斗笠还打了伞;三是梦见和心爱的表妹睡在一起,可是背靠背。
于是他找到解梦先生,想问问这三个梦的意思,先生说:墙上种白菜是白搭;戴斗笠又打伞是多此一举;背靠背睡证明没戏唱,预示考试没有好结果。
秀才听后,非常沮丧,既然仕途无望,就打算退宿回家。
老板看到秀才低落的神情,问他什么,秀才把解梦的事情说了一遍,老板笑着说,其实这梦也可以这样解释:高墙上种白菜——高中;戴斗笠又打伞——有备无患;和表妹背靠背——总有翻身的时候。
秀才一听,立刻精神抖擞,觉得自己大有希望,于是带着这份热情继续赶考,果然不负所望,中探花,如愿归来。
第3课《情绪ABC》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情绪ABC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情绪ABC理论的应用方法。
3. 学会运用情绪ABC理论来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通过情景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情绪ABC理论的实际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情绪的态度,学会积极应对情绪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情绪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情绪ABC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情绪ABC理论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对于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对于情绪ABC理论的了解较少,对于如何应对情绪问题缺乏有效的方法。
因此,本节课旨在通过情绪ABC理论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正确应对情绪问题。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情绪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同学们,你们对情绪是怎么理解的呢?请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学生:情绪是人的内心感受,比如开心、生气、难过等。
学生:比如,当我考试考得很好的时候,我会感到开心和满足。
教师:很好,情绪就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和体验。
那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情绪波动很大的时候呢?2. 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体验情绪的变化,引发学生对于情绪的思考。
教师:现在,我要给大家出一个小游戏。
请你们每个人想象一下,你们正在看一部非常悲伤的电影,里面的故事让你们感到非常难过。
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此时此刻的情绪。
学生:我感到很伤心,想哭。
教师:那么,现在请你们再想象一下,你们正在看一部非常搞笑的电影,里面的情节让你们觉得非常好笑。
请你们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此时此刻的情绪。
学生:我感到很开心,笑得前仰后合。
情绪ABC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情绪的认识1.1 情绪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情绪是什么,情绪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包括喜、怒、哀、乐等各种感受。
1.2 情绪的类型: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分类,包括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
基本情绪有快乐、愤怒、悲伤、恐惧等,复杂情绪有焦虑、羞愧、嫉妒等。
1.3 情绪的作用:让学生了解情绪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消极情绪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第二章:情绪的表达2.1 情绪表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情绪表达的途径,包括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语言表达等。
2.2 情绪表达的技巧:让学生学习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包括注意场合、语气、措辞等。
第三章:情绪的管理3.1 情绪管理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方法,包括认知重构、情绪调节、情绪释放等。
3.2 情绪管理技巧的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运用情绪管理方法,如通过运动、写日记、呼吸练习等调节情绪。
3.3 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心理韧性等。
第四章:积极情绪的培养4.1 积极情绪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积极情绪是什么,积极情绪是指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如喜悦、满足、兴奋等。
4.2 培养积极情绪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如何培养积极情绪,包括积极思考、感恩练习、自我激励等。
4.3 积极情绪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积极情绪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包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幸福感等。
第五章: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5.1 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情绪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包括积极情绪有助于心理健康,而消极情绪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5.3 维护心理健康的策略:让学生学习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管理、积极情绪培养、寻求心理支持等。
第六章:情绪与学业的关系6.1 情绪对学业的影响:让学生了解情绪对学习的影响,包括积极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消极情绪可能影响学习成果。
情绪ABC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情绪认知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认知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引导学生理解情绪对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情绪认知的定义和作用。
常见情绪的识别和表达方法。
情绪对个人行为和决策的影响案例分析。
1.3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互相交流。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扮演不同情绪的角色,提高情绪认知能力。
案例分析:分析情绪对个人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情绪认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情绪认知测试:设计一份简单的情绪认知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情绪管理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
培养学生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习惯。
2.2 教学内容情绪管理技巧的分类和介绍。
应对压力和挑战的有效方法。
建立积极的情绪调节习惯的策略。
2.3 教学方法情绪管理技巧演示: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情绪管理技巧。
压力管理练习:学生参与压力管理活动,提高应对压力能力。
情绪调节习惯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调节习惯,互相学习。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情绪管理技巧演示中的参与程度和掌握程度。
学生压力管理测试:设计一份简单的压力管理测试,评估学生的应对能力。
第三章:积极情绪的力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积极情绪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培养积极情绪的策略和方法。
引导学生将积极情绪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3.2 教学内容积极情绪的定义和作用。
培养积极情绪的策略和方法。
积极情绪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3.3 教学方法情绪体验活动:学生参与情绪体验活动,感受积极情绪的力量。
积极情绪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互相鼓励。
案例分析:分析积极情绪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情绪体验活动和积极情绪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情绪ABC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情绪,能够识别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情绪。
2. 培养学生理解和接纳情绪的能力,明白情绪是正常的人类体验。
3. 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培养积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情绪的识别和理解。
2. 情绪调节的方法。
难点:1. 情绪调节策略的运用。
2. 培养积极情绪。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情绪卡片。
3. 情绪表情贴纸。
4. 小组讨论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情绪脸谱游戏,让学生初步了解情绪的多样性。
2. 情绪的认识:讲解情绪的定义,介绍基本情绪类型(喜、怒、哀、惧)。
3. 情绪的识别: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使用情绪卡片进行练习。
4. 情绪的理解与接纳:讲解情绪的理解与接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和接纳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5. 情绪调节方法:介绍情绪调节的常用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积极思考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小组讨论等。
2. 情绪识别练习:评估学生在情绪识别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正确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3. 情绪调节实践: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运用所学情绪调节方法,培养积极情绪。
六、情绪调节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几种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技巧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情绪调节技巧的掌握和应用。
3. 教学准备:情绪调节技巧指导手册。
情绪调节练习活动。
4. 教学过程:复习情绪识别的基础知识。
介绍几种情绪调节技巧,如自我对话、运动释放、情绪日记等。
进行情绪调节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技巧。
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情绪调节练习中的参与和效果。
收集学生的情绪日记,评估情绪调节技巧的应用情况。
七、情绪与行为的关系: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情绪如何影响行为。
三年级快乐ABC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节课的生词。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的主要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2.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够模仿朗读本节课的对话和短文。
(2)学生能够在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生词:本节课的生词有2. 句型:本节课的主要句型有3. 对话和短文:本节课的对话和短文内容涉及三、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1)跟唱歌曲《ABC Song》(2)老师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学生用中文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引入(10分钟)(1)老师出示单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单词。
(2)学生分组,进行单词接龙游戏。
3. 呈现(15分钟)(1)老师出示本节课的生词和句型,引导学生学习。
(2)学生跟读,模仿老师的发音。
4. 练习(15分钟)(1)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老师创设情景,学生运用句型进行交际。
5. 巩固(10分钟)(1)学生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老师出示图片,学生用所学句型进行描述。
6. 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复习。
四、课后作业1. 抄写本节课的生词,每个写两遍。
2. 跟读本节课的对话和短文,并尝试进行角色扮演。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表演、游戏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书写、发音、语法等。
3. 交际能力:评估学生在情景交际中的表现,包括流利度、准确性、合作意识等。
六、教学工具与材料1. 教学课件:包括本节课的生词、句型、对话和短文等内容。
2. 单词卡片:用于呈现和复习生词。
3. 图片:用于创设情景和辅助教学。
4. 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5. 录音机或音响:用于播放对话和短文录音。
Module1Unit1 It’s the ABC Song.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以听、唱、指的方式,通过歌曲感知26个英语字母的音、形。
能力目标:在语境中提高孩子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在语言交流的练习中提高孩子们的互助、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交流与合作,并从中体会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快乐,养成并能坚持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听说读写26个英文字母。
2.掌握字母书写规范,正确辨认大小写及印刷体与手写体。
三、教具准备:头饰,点读笔,字母卡片,单词缩写挂图,英、美、中国国旗、奖品等。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热身激趣。
1.课前播放学生熟悉的英文儿歌Sing“Good morning”song and “How are you?渲染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
【歌曲】2.自由会话。
(D—David,让学生做小先生,以下为David与同学们的对话)Dialogue 1:T:Good morning, what’s your name ?D:Hello, my name is David. Glad to meet you.Ss:Nice to meet you.D:This is Miss Su, my English teacher.T:Glad to meet you.Ss:Nice to meet you.(二)导入新课,呈现任务。
教师播放ABC song 让学生回答听到的字母,导入新课。
【歌曲】(三)课堂活动,操练新知。
1.按字母表顺序听说读写26个字母。
(1)教师板书Lesson 1,挂上字母表,让学生逐个认读字母。
(2)让1号到26号学生起立并出示他们的头饰从A到Z,然后对学生说Let's count from 1 to 26.全班看着一个个字母用英文数数。
(3)高低声朗读。
(Read the alphabet in a low voice then recite in a loud voice.)(4)书写空字母Listen and show the cards of letters:Bb Dd Ff Gg Jj Qq Nn Rr Un Ww Mm Xx Yy Tt.(5)找朋友游戏:带头饰的同学走到教室前说出字母之后将头饰传给别的没有头饰的同学(Play a game of looking for friends. For example, B: A-B-C. Then say G: F-G-H, J: I-J-K, Q: P-Q-R, W: V-W-X. )2.学习单词缩写。
“快乐ABC”社团活动计划(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活动项目:英语儿歌社团辅导老师:小学英语儿歌社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当今的学生,总是不甘落后于潮流。
风靡全球的足球世界杯会歌、电影的主题歌、优美流畅的英语乡间民歌等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一些著名的歌星更是他们崇拜的偶像。
因此,教唱英语歌曲肯定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与欢迎。
英文歌曲融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
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积极探讨歌词的的问题,发展了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
另外,它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更牢固的基础。
二、活动目的通过英文歌曲的社团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兴趣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英语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英文歌谣演唱能力。
三、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四、活动内容学唱少儿英语歌曲、英语儿歌、做英语游戏。
五、活动时间、地点每周星期五下午第二节课,三(3)班教室。
如遇特殊情况另行安排。
六、活动要求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
2.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后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活动地点。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城关镇东街学校2017年10“快乐ABC”社团规章制度一、社员须严格遵守市北中学的规章制度,严于律己。
二、社员之间必须保持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文明礼让。
如产生矛盾要合理解决,避免将矛盾激化。
如有在社团活动时违纪者将按造成影响程度予以批评、警告、退出社团处理之一。
三、在社团活动期间凡是发生任何意外必须通知社团负责老师或社长。
四、社员要自觉保护社内物品,积极维护社团形象,自觉进行宣传。
五、从即日起,定于每周五开展活动。
若无特殊情况,请所有社员准时参加。
如三次以上无故不到者,将被认为自动退出社团。
六、如社员因病、事等未能到会或参与社团活动者,须提前通知社长请假。
情绪ABC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情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定义和种类。
2. 帮助学生认识到情绪对生活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和处理情绪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情绪的定义:情绪是对特定事物产生的主观体验和心理反应。
2. 情绪的种类:喜、怒、哀、惧。
3. 情绪的作用:情绪影响我们的思维、行为和生理状态。
教学活动:1. 情绪猜谜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猜猜他人的情绪。
2. 情绪分享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最近经历的情绪波动,并谈谈感受。
第二章:情绪ABC理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ABC理论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运用情绪ABC理论分析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教学内容:1. A:事件(Activating Event):触发情绪的事件。
2. B:信念(Belief):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
3. C: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基于信念产生的情绪和行为。
教学活动:1. 情绪ABC故事分享: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情绪ABC理论。
2. 情绪ABC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情绪ABC理论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情绪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第三章:正面情绪的力量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正面情绪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正面情绪的定义和种类:如喜悦、感激、喜悦等。
2. 正面情绪的作用:增强心理抵抗力,促进身心健康。
教学活动:1. 正面情绪分享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正面情绪,并谈谈感受。
2. 制作正面情绪手册:让学生记录和分享自己的正面情绪经历,以激发更多正面情绪。
第四章:负面情绪的应对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
2. 培养学生正确应对负面情绪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如压力、挫折、失落等。
2. 负面情绪的影响:长时间处于负面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
教学活动:1. 负面情绪分享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负面情绪,并谈谈感受。
2. 负面情绪应对策略:让学生学习运用积极心理技巧应对负面情绪。
心理健康学习计划abc教学设计心理健康学习计划ABC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3.学会调节情绪、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的方法。
4.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5.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学会保持心理平衡。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1.心理健康的定义2.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3.心理健康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第二课:认识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法1.焦虑和抑郁的表现及应对方法2.自卑和自尊的区别及如何提升自尊3.学习困难和学习方法4.紧张和压力处理方法第三课:学会调节情绪、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的方法1.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的重要性2.减压方法及应对压力的技巧3.挫折的接受与面对第四课: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1.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及其益处2.培养乐观的态度的方法3.正面思考和积极心理建设第五课: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学会保持心理平衡1.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2.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与技巧3.建立健康的心理调节机制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个案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促进心理健康意识的提高。
4.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情境,学习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方法。
5.游戏法:设计心理健康相关的游戏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1.导入:通过提问和简短故事,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兴趣。
2.讲解: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心理健康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自己理解的心理健康概念进行对话和交流。
4.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第二课:认识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法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学生感受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