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疲乏力。
舌象: 舌质淡有齿印, 苔薄或腻。 脉象: 细弱。 治法: 补脾益气 , 健运升清。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ppt课件
28
参苓白术扁豆陈, 山药甘莲砂苡仁, 白术健脾又渗湿, 脾虚湿泻止泻功。
ppt课件
29
4.肝肾亏损 主症: 起病缓慢, 下肢痿软无力, 腰脊酸软,
不能久立。 兼次症: 下肢痿软, 甚则步履全废, 肩腿大 肉渐脱, 目眩发落, 耳鸣咽干, 遗精或遗尿, 或见妇女月经不调。 舌象: 舌质红, 少苔。 脉象: 细数。
大便干燥。 舌象: 舌质红, 苔黄。 脉象: 细数。
ppt课件
24
治法: 清热润肺, 濡养筋脉。 方药: 清燥救肺汤加减。
清燥救肺参草杷, 石膏胶杏麦芝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 解郁滋干效可佳.
ppt课件
25
2. 湿热浸淫 主症: 四肢痿软, 肢体困重, 足胫热蒸,
尿短赤涩。 兼次症: 发热, 胸闷脘痞, 肢体麻木、微
ppt课件
7
重证:全 身肌肉无 力,伴呼 吸、吞咽 困难。
ppt课件
8
二、源流
1、本病病名首见于《内经》,《 素问》专设《痿论》篇论述其病因、病 机、证候分类及治疗大法。
病理:“肺热叶焦”, 肺燥不能输精 于五脏, 五体失养, 发为痿病.
治疗:“治痿独取阳明”
ppt课件
9
2、隋唐至北宋时期,将痿列入风门, 较 少进行专题论述。
腰脊酸软, 头晕耳鸣, 或月经不调者, 病 位、治疗原则
治痿独取阳明
补益后天, 即益胃养阴
清阳明之热邪
ppt课件
21
临床以调理脾胃为原则。
不可妄用风药, 是治痿的另一原则。 诸痿日久,皆可累及肝肾,故重视 补益肝肾为治痿的又一原则。
朱丹溪提出“泄南方、补北方”, 即补肾清热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肝肾阴 虚有热者。
痿病
ppt课件
1
【概述】
一、定义
(1)肌萎缩型
痿病: 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
养, 而致肢体筋脉弛缓, 软 弱无力, 日久不用, 甚则肌肉 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一类病证。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体软弱无
久病劳欲
力,足不 病
脾胃虚弱 精 任地 血 不
肝肾亏虚 足
ppt课件
14
外因:温毒、湿热 病因
内因:气血津液不足
病位:肌肉、筋脉 涉及肺、胃、肝、肾
病机:肌肉筋脉失于濡养
病性:外感属实,内伤多虚
ppt课件
15
【诊断】
1. 以下肢或上肢、一侧或双侧筋脉 弛缓,痿软无力,甚至瘫痪日久,肌肉萎 缩为主症。
、瘀)
病 位症状
筋脉、肌肉 关节, 肌肉, 经脉
肢体痿软不用 肌肉萎缩 以双下肢多见
肌肉、关节酸 痛,屈伸不利 或关节强直变 形,肌肉萎缩
头部
半身不遂,手足 拘急或软弱无力 ,或口眼歪斜, 常有眩晕、头痛 、昏仆史。
疼痛 不痛
疼痛
ppt课件
或有麻木疼痛
18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起病急, 发展快, 病程短, 肢体力弱,
或拘急麻木, 肌肉萎缩不明显者,属于 肺热津伤或湿热浸淫之实证;
病程长, 病情渐进, 肢体弛缓, 肌肉 萎缩明显者,属于脾胃肝肾亏损之虚证。
ppt课件
19
2.辨病位 病起发热、咽干、呛咳, 或热病后见
肢体痿软不用者,病位多在肺。 四肢痿软, 食少, 便溏, 腹胀, 病位多
在脾胃; 下肢痿软无力, 甚则不能站立, 兼见
肿。 舌象: 舌质红, 苔黄腻。 脉象: 濡数。 治法: 清热利湿, 通利筋脉。 方药: 加味二妙散化裁。
ppt课件
26
二妙散中有苍柏, 再加牛膝名三妙; 三妙加薏名四妙, 湿热为患皆可疗。
ppt课件
27
3.脾胃亏虚 主症: 肢体痿软无力, 食少, 便溏。
兼次症: 腹胀, 面浮, 面色不华, 气短, 神
3、金元时期, 张子和强调火热, 提出“ 痿病无寒”, 对"风、痹、痿、厥"予以鉴别 。
《丹溪心法》提出“泻南方,补北方” 即补肾清热的治疗大法, 并创名方“虎潜丸 ”。
ppt课件
10
4、 《丹溪心法》 《类证治裁》:瘀 血致痿。
5、《临证指南医案·痿》:“肝肾肺胃四 经之病”。
ppt课件
11
三、范围 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
、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周期 性瘫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 缩侧索硬化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 发软瘫后遗症,或脊髓颅脑损伤。
ppt课件
1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ppt课件
13
【病因病机】
感受湿热毒邪
肺热津伤
湿 热
热
外感湿(热)邪 饮食不节
淫伤
湿热浸淫
伤阴 筋津
脉
筋脉肌肉 失养,肢
痿
ppt课件
22
总之, 应以重视调理脾胃, 补益肝肾, 育阴清热, 不妄用风药为基本原则。
注重辨证施治,不可仅仅拘泥于“ 治痿独取阳明”之说。
同时,配合针灸、推拿和适当的肢 体功能锻炼,有助于康复。
ppt课件
23
三、分证论治
1. 肺热津伤 主症: 病起发热, 或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
软弱无力, 咽干呛咳。 兼次症: 皮肤干燥, 心烦口渴, 小便黄少,
ppt课件
30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虎潜丸加减。
虎潜脚痿是神方, 虎胫膝陈地锁阳, 龟板姜归知柏芍, 再加羊肉捣丸尝.
ppt课件
31
【转归预后】
1、起病急,感受外邪为主者,预 后良好;
2、起病缓慢,渐进发展,病程较 长者,需要长期治疗;
3、疾病日久,气血两虚,阴阳俱 亏,肌肉瘦削者,预后较差。
ppt课件
32
【预防及护理措施】
1、平时注意锻炼身体,生活有规律: 2、对重病患者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3、行走困难者,要扶拐行走锻炼,不
2. 外感与内伤积损的原因,缓慢起 病的病史,或突然发病者。
3. 肌电图、肌活检、酶学、MRI等 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ppt课件
16
【鉴别诊断】 本病当与痹证、中风相鉴别。
ppt课件
17
痿病
痹证
中风
病因
外感(温、毒
、湿热)内伤
(脾胃、肺、 肝、肾亏虚)
外邪(风、寒、 内因为主(
湿、热)
风、火、痰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肌无力型(肌肉无力也属于痿病的一 种,不一定有肌肉萎缩的表现)
ppt课件
5
痿——指肢体痿弱不用。 辟——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
ppt课件
6
痿病——轻证:见眼睑下垂 “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