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产品包装、搬运和储存控制程序
- 格式:pdf
- 大小:72.57 KB
- 文档页数:1
产品包裝、運輸、儲存、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概述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有效的控制程序,确保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这些程序的目的是减少可能的损坏、污染和遗失,并确保产品能够按时和无缺陷地交付给客户。
产品包装1. 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如纸箱、塑料袋、气泡垫等。
2. 确保包装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包装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以保证产品安全运输和储存。
3. 包装工艺控制:制定包装操作指南,确保包装过程正确无误,包装质量可靠。
运输安全控制1.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产品性质和目的地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陆运、海运或空运。
2. 安全包装:对易碎品或易受损品进行特殊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3. 运输过程监控:安排专人监控运输过程,确保产品不受损失、滥用或破坏。
储存和防护1. 储存环境管理:为产品指定合适的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
定期检查和记录储存环境,确保符合要求。
2. 防护措施: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潮、防尘、防虫等,以确保产品免受污染和损坏。
3. 保质期管理:合理安排产品的储存和使用顺序,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有效。
交付控制1. 记录和标识:对产品进行清晰的记录和标识,确保产品的追踪和识别能力。
2. 过程控制:确保交付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规定的程序和标准。
3. 客户验收和反馈:与客户联络,确保产品安全送达并满足客户要求。
及时处理客户的反馈和投诉。
以上控制程序应定期进行审核和改进,以确保其有效性。
所有员工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并遵守这些控制程序,以保证产品的安全、质量和准时交付。
产品包裝、運輸、儲存、防護和交付控制程序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1. 引言该文档旨在制定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的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完整性和质量保证。
2. 产品包装2.1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以保护产品免受损坏和污染。
2.2 确保包装材料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3 包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震、防晒等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 运输3.1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确保产品安全、迅速地到达目的地。
3.2 根据产品特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例如合适的温湿度控制、防震和防挤压措施。
3.3 跟踪和监控产品运输过程,确保运输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4. 储存4.1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4.2 定期检查存储环境,确保符合产品要求和标准。
4.3 对于易腐坏或易受损的产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防潮、防晒等。
5. 防护5.1 根据产品特性和运输方式,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产品受损和质量降低。
5.2 对于易受污染的产品,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外包装、标签或封条。
5.3 对于易变形或易碎的产品,应采取适当的包装、填充和保护措施。
6. 交付控制6.1 确定交付流程,包括交货时间、交货地点和交付方式等。
6.2 确保产品在交付过程中不被搬运、运输和储存等环节造成损坏或质量下降。
6.3 在交付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7. 总结通过制定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可以确保产品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完整性和质量保证。
我们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这些程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监管要求。
以上是产品包装、运输、储存、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家电有限公司程序文件Page 2 of 3
产品的包装、搬运、储存、保护和交付程序
一、目的:旨在对产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二、范围: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物品的流转、放置、储存过程的控制。
三、职责:
1.仓库负责对产品在库期间实施防护。
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领用物料至成品交库前实施防护,交付过程中由相应运输公司负责防护。
四、内容:
1.搬运、装卸:
1)对产品的搬运应注意商品的特性,小心轻放,防止破损。
2)根据品种的不同,分地点存放,避免混放。
3)根据品种的不同,使用适当的工具运作。
4)产品装卸过程,发货人员必须在场清点,做到不错、不漏。
2.放置和储存:
1)按类别、品种分别放置到仓库相应专用区,做到整齐有序,设立《存卡》登记每宗产品的进出量。
2)严格按产品的储存期限规定(见下表),对保存期满的产品报品管部复检,经复检合格后再出仓。
3)对发现生锈、破损的产品进行隔离地点堆放,并及时向品管部反映处理。
4)保持仓内卫生、整洁、空气流通,作好防潮工作。
3.包装
QC2-025 A/0版。
产品包装、运输与储存监控程序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产品包装、运输和储存监控程序。
以下是该程序的关键内容。
1. 包装要求- 根据产品特性,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方式。
- 确保包装材料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 标注清晰易读的产品信息,如产品名称、批次号、保质期等。
- 小心处理易碎、易漏、易变质的产品,采取特殊包装措施。
2. 运输安排- 配置合适的运输工具,确保运输过程中产品的安全和稳定。
- 与运输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
- 制定运输路线和时刻表,严格控制货物的运输时间。
- 监控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震动等环境因素,确保产品质量不受损。
3. 储存管理- 选择适当的仓库和储存设施,确保符合产品的储存要求。
- 制定储存管理制度,包括入库、出库、库存盘点等流程。
- 定期检查产品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确保符合要求。
- 保持仓库的整洁和防火安全。
4. 监控与记录- 建立监控系统,对产品包装、运输和储存过程进行监控。
-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记录关键环节的数据,如温湿度记录、运输路线记录等,以备查证。
5. 培训和持续改进- 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和遵守监控程序的要求。
- 定期评估和审查监控程序的有效性,及时进行改进和修订。
以上是产品包装、运输与储存监控程序的关键内容,我们需要严格执行这些程序,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这将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公司声誉。
请务必遵守上述程序,并及时报告任何问题或改进建议。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管理办法编号:1、目的对进货原材料、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防护进行控制,确保产品在这些过程中质量不受影响。
2、适用范围适用于进货原材料、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在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防护过程中的控制。
3、引用文件ISO9001:2008的特殊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和使用指南》GB/T2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4、定义无5、职责5.1物资管理部是本管理办法归口部门;5.2供应部、销售部、生产部是本管理办法主要执行部门;5.3技术部负责编制组织相应的贮存、包装和交付防护等方面的规范;6、工作流程责任部门工作内容记录技术部6.1搬运防护6.1.1根据本公司的进货、过程及成品的外包装、产品性质和重要性等确定其搬运方法、搬运工具。
6.1.2 供应部仓库管理员负责进货入库、制造过程及最终产品入库、发交搬运工作。
6.1.3相关部门配合从原辅材料投料到成品出、入库的搬运工作。
6.1.4人力资源部按《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办法》组织对搬运人员(叉车驾驶员等)进行外部岗位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搬运技能。
6.1.5搬运人员材料员必须按规定的搬运方法、搬运工具进行搬运,坚持文明搬运,遵守安全操作原则,确保搬运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人身安全。
6.1.6搬运过程中要保护好各种产品的标识,防止丢失、损坏、错漏和淋湿。
6.1.7若发现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1.8 对搬运工具要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原则上遵守生产设备保养相同条款规定,并确保搬运安全。
6.2贮存6.2.1 在原辅材料、过程产品、成品贮存的各仓库应建立相应物资管理台帐。
6.2.2贮存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要有专人负责,并作好相应标识。
6.2.3每六个月彻底检查打扫库房并保持库存条件适宜。
6.2.4贮存场地或库房的贮存条件必须保证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在使用或交付前不受到损坏、变质或遗失,并按《仓库管理制度》执行。
1.目的公司认证产品的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进行控制,保证CQC认证产品符合《CQC标志管理办法》、《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等规定及认证机构的有关规定。
2.适用范围适用于CQC认证产品的包装、搬运和储存。
3.职责3.1技质部负责对包装材料、型式、包装标志的确认。
3.2包装工负责CQC认证产品的包装。
3.3搬运工负责CQC认证产品的搬运。
3.4仓库管理员负责仓库的具体管理。
4.工作程序4.1包装控制a)技质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型式、包装标志,包装材料的采用和包装工作的执行不应对CQC 认证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并能保证其在正常的搬运和储存中不会受损,包装型式和标志应符合CQC认证产品标准要求。
b)车间包装工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CQC认证产品合格证,保持CQC认证产品外观清洁、完整及标识的正确。
4.2搬运控制CQC认证产品搬运现场需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应考虑:a)搬运过程中不应对CQC认证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严格按照包装箱上的警示标志要求执行,不得损坏包装,应防止跌落、磕碰、挤压。
b)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管好CQC认证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4.3储存控制a)供销部应编制仓库管理制度,规范仓库的管理,使储存过程的执行不应对CQC认证产品的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严格按照包装箱上的警示标志要求进行储存和堆放。
b)供销部应提供适宜的储存条件和环境,保持干燥和通风,防止CQC认证产品的符合性在储存期间发生不利的改变。
c)仓库保管员应经常查看库存物品,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技质部确认处理。
5.相关文件5.1仓库管理制度6.相关记录仓库管理中的帐、卡等。
为了使本公司所有产品能有效地包装、搬运和储存,达到产品品质的要求。
2.0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原材料、包装材料、其它材料、成品等)。
3.0职责:3.1工程部对本公司所有产品开发、包装的设计、储存方式以及所用的材质。
3.2采购负责与供应商协商、沟通,依公司的品质要求方式,要求供应商对产品的包装等;3.3人力资源部负责招聘所需的工作人员;3.4总经办负责产品搬运所需的搬运工具的购买和储存场地的提供;3.5品管部对供应商所送产品进行检验和进行标识;3.6仓储部负责对所有产品进行搬运、储存和维护。
4.0流程图见《包装搬运储存管理流程》5.0工作流程5.1工程部对公司所有产品的结构、包装方式进行设计,对产品储存要求、搬运方式等资料发放到各部门;5.2品管部对工程部所开发产品按工程部的标准进行检验,并将检验标准报告发给相关部门;5.3生产部/采购部在订购合同上,要求供应商按我司的包装要求、搬运方式等对产品进行包装,以便仓库对产品清点和储存;5.4仓储部根据公司产品的包装、运输、储存方式对供应商所送合格产品进行清点核对,并对某些特殊产品进行标识;5.5在搬运产品时应使用适当的容器或箱子,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和储存过程中损坏;5.6对人力无法搬动时,搬运人员应分散包装或运用适当工具(叉车、机车、油压车、手推车),使产品得到保护;5.7运用搬运工具时,须注意产品的摆放,以不超过厂区规定的通道宽度为限,高度不得根据我司包装材料和场地而定;5.8搬运人员应注意搬运前产品的置放方向或各层面的防护材料置防以止搬运碰伤;5.9所有产品的储存必须在常温和常湿的环境下保存和储存;并做好防火、防盗、防水、防压、防撞等。
5.10 PMC部仓管员对本仓进行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对发现或潜在的危害进行处理与预防。
6.0相关表单:6.1工程BOM表6.2 订购合同单6.3送货单6.4进料检验报告6.5账簿。
CCC产品防护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等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止产品损坏或变质,确保公司产品的品质,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
3.引用文件3.1 DXC-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3.2 DXC-10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3.3 DXC-14 《制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3.4 DXC-15 《最终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3.5 DXC-19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6 DXC2-QA-20 《物料、产品贮存期限》3.7 DXC2-QA-29 《物料报废作业流程》3.8 AD-034-A 《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指引》3.9 DXC2-PM-18 《货仓收发作业指导书》4.职责4.1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4.2 品质部负责产品质量的检查、标识工作。
4.3 货仓负责仓存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4.4 PMC负责联络和安排最终产品的交付工作。
5.程序内容5.1 搬运程序5.1.1搬运人员需使用适当的搬运工具,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搬运工具处于适用状态。
5.1.2物品搬运前,搬运人员须先确认物品的标识,若未标识或标识不明的物品不得随意搬运。
5.1.3搬运时,应按包装箱上的贮运标志要求轻拿轻放、相互协作;货品必须放置妥当,避免货品的倒塌或掉落,以省力化及安全为原则进行。
5.1.4堆高层数按包装箱上贮运标志要求。
若未明确贮运要求,则最高不超过2米且要保证最底层物料外包装不变形,以防损坏。
5.1.5搬运中有异常发生时,如有掉落、包装破损等情形时,搬运人员应通知品质部有关人员确认并作相应处理。
5.2 仓库贮存程序5.2.1货仓主管根据公司产品、物料的不同类别和性质做好仓库区域划分和区域标识,并编制区域分布图。
5.2.2产品标识执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执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与工作流程一、产品搬运程序与工作流程:1.搬运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和订单要求,编制产品搬运计划,确定搬运数量和时间。
2.搬运设备准备:准备搬运所需的搬运设备,如叉车、手推车等,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原料物料移动:将原料物料从库存区搬运到生产线上,确保及时供应。
4.半成品移动:将生产好的半成品从生产线上搬运到半成品仓,同时做好标识和记录。
5.成品搬运:将半成品从半成品仓搬运到成品仓,同时进行质检和包装。
6.成品发货:根据订单要求,将成品从成品仓搬运到发货区,并及时安排运输。
二、产品贮存程序与工作流程:1.贮存计划: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储存要求,制定产品贮存计划,并确保按计划执行。
2.贮存区域规划: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贮存要求,划定贮存区域,并对贮存区域进行管理和维护。
3.入库验收:对进货的产品进行验收,检查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完整性,并进行记录和标识。
4.仓库管理:对产品进行分类、编码和归档,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易于查找。
5.库存管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确保库存数据准确,并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
6.防火防盗措施: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盗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
三、产品包装程序与工作流程:1.包装材料准备: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要求,准备包装所需的材料,如纸箱、泡沫等。
2.包装规范: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要求,制定包装规范,确保包装的质量和一致性。
3.包装操作:按照包装规范进行包装操作,包括产品放置、定位、填充和封装等。
4.包装检验: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包装的完整性和外观质量。
5.包装标识:进行包装标识,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和生产日期等。
四、产品防护程序与工作流程:1.防尘防潮措施:对产品进行防尘、防潮处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外观。
2.防挤压措施:对易碎产品进行防挤压处理,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运输安全。
3.温度控制:对需要温度控制的产品,进行冷链或暖链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
4.防静电措施:对电子产品等对静电敏感的产品,进行防静电处理,确保产品的正常使用。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控制程序在现代企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品的安全运输和储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以及交付控制。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这五个方面的指南和流程。
1. 产品搬运在进行产品搬运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检查货物的稳定性,并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特点确定使用的搬运工具。
•在运输货物时,需要对于货物进行分类、标志和标记,以便更好的管理。
•要保证在搬运重物时,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装备,以减少可能的安全隐患。
•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
在执行产品搬运时,操作者需要遵从公司已经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流程,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搬运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符合企业标准的安全装备,确保搬运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产品贮存在进行产品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储存环境的要求,如温度、湿度、波动等因素,并进行监控。
•采用专用的托盘或货架来存放货物,以确保货物的稳定性和安全。
•对货物进行标记和分类以便更好的管理,防止货物混乱、存放位置难以找到等情况。
•定期进行库存检查,确保货物符合存储标准和质量标准。
在进行产品储存时,需要根据货物的不同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储存方法和环境,并对储存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3. 产品包装在进行产品包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根据产品性质和要求,确定包装方式,例如盒式包装,袋式包装,纸牌盒包装等。
•在包装过程中,确保包装材料符合产品包装标准要求。
•对包装进行内外质量检查,保证包装符合要求。
•标识包装的产地、品牌、规格、数量等详细信息。
在进行产品包装时,需要根据产品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方式和包装材料,并且保障产品的外观、档次、保护性以及易于搬运等方面都要符合标准。
4. 产品防护在进行产品防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于易受到风险和损坏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例如防潮箱、防水袋等。
•防护措施需要满足能够保护产品的特性和质量,符合防护标准。
产品包装、运输与储存控制程序产品包装、运输与储存控制程序BS/QB219-001版本1/A1目的:为了保证产品在搬运、储存、使用及交付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采购产品、过程产品、最终产品及顾客财产流转的全过程。
职责和权限:1.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包装、运输、储存及管理。
2.技术部门负责下发产品包装标准、制定产品的储存期限,并对报废产品提出处置意见。
3.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负责将出厂产品从公司交付到顾客的运输过程的控制。
内容与要求:1.产品的包装1.1 产品包装从入库到发放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必须保证包装完好无缺,符合顾客要求。
1.2 对于顾客有特殊要求的包装,技术部门按要求下发技术标准,采购部门按标准采购包装材料,质量管理部门按标准验收,生产部门按标准要求装箱。
1.3 产品入库时,仓管员应认真检查产品外包装、标识、捆扎及数量,不符合要求时应予以拒收。
2.产品的搬运与运输2.1 采用便利搬运原则,物料的停放要方便搬运、省时、省事;减少等待和空载,均衡搬运;提高作业效率;搬运路线要合理,减少交叉、混杂、不必要的搬运。
2.2 搬运产品时,必须使用合适的搬运工具,搬运过程中注意防挤压、防磕碰,防水,下雨时防止已包装好的产品被雨淋湿。
2.3 搬运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开凹、凸不平路面,防止磕碰、划伤、翻倒,注意维护搬运工具。
2.4 搬运工要注意保护产品标识,防止丢失,堆码时要将产品标识向外,便于查找。
发货及转运过程中,要遵从库管工和发运人员的指挥,轻拿轻放,合理装卸。
2.5 产品出厂装车时,必须在仓管员和发运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不允许野蛮操作,按规定装车,保证装车平整并做好防雨措施。
2.6 由于搬运过程中造成产品转运箱或产品箱发生跌落、碰撞等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时,对这些产品应重新返检,如需返工/返修的应按《返工/返修作业管理程序》的相关要求对这些产品进行处置,经处置合格后的产品方可按正常程序搬运入库。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搬运程序1. 搬运前的准备工作搬运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认物品是否具有搬运条件(如体积、重量、形状、易损性等) - 按照物品具体属性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和工具 - 确认搬运路径和操作环境是否安全 - 搬运人员需要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安全帽、手套等防护装备2. 搬运操作流程以下是搬运操作的流程: 1. 由专人进行搬运前检查,确认物品是否符合搬运条件 2. 按照物品属性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和工具 3. 搬运人员在搬运前认真查看搬运路径和操作环境,并通知相关人员避让 4. 搬运前需要进行热身和练习,以保障搬运操作的安全性 5. 搬运人员在搬运过程中需保持平稳,避免突然加速或刹车造成物品打翻或工具损坏 6. 搬运结束后需要将工具清洗、消毒并归还到指定位置3. 搬运操作注意事项以下是搬运操作的注意事项: - 禁止单人搬运超过规定限制的物品 - 禁止搬运过程中拖拽在地面上,应使用合适的工具 - 禁止在搬运过程中堆放其它物品,确保通道畅通 - 在搬运堆垛品时,要正确使用叉车,避免顶起或捅破堆垛品 - 从高处取物品时,请使用安全脚手架、升降机等工具,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贮存程序1. 确认贮存条件在进行贮存之前,需要确认以下条件: - 贮存场所能否符合物品需求(如温度、湿度、光线等) - 物品是否需要特殊贮存环境(如微波炉、冷藏柜、保险柜等) - 物品与其它物品的隔离程度是否足够2. 贮存方式根据物品的性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贮存: - 包装贮存:将物品包装好后放在指定位置上(如纸箱、塑料袋等) - 冷藏或冷冻贮存:对于易腐物品或急需冷藏的物品,可以用冷藏或冷冻方式贮存 - 网格柜贮存:对于小件物品,可采用网格柜方式进行存储 - 散存贮存:对于较大的物品,可以进行散存贮存3. 贮存注意事项以下是贮存的注意事项: - 禁止将不同性质的物品放在同一个仓库内存储 - 禁止在易腐物品或危险品的存储环境内使用火源等电器设备 - 对于有限期限的物品,需及时检测和更换 - 在使用存储工具时需要注意工具的质量和耐用性 - 每个物品需要做好标志,方便管理和查找包装程序1. 确认包装需求在进行包装之前,需要确认以下需求: - 包装所需材料是否符合物品需求(如尺寸、强度等) - 包装材料的环保程度是否符合规定 - 包装方式是否符合规定2. 包装流程以下是包装的流程: 1. 根据物品性质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2. 根据物品尺寸、形状等属性,正确切割材料大小 3. 将材料按照需要的方式缠绕或复合 4. 将物品放置包装好的材料内 5. 捆绑或粘贴好材料,确保物品安全无损3. 包装注意事项以下是包装的注意事项: - 包装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在包装过程中造成物品损坏 - 对于危险品,需要按照规定使用特定颜色、标志进行标注 - 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包装材料 - 包装材料需要保证质量无异味和有害物质 - 包装完毕后,需要进行验收和封存,保证物品不被篡改防护程序1. 确认防护需求在进行防护之前,需要确认以下需求: - 根据物品自身特性、周围环境因素和工序安全要求确定防护措施 - 采用的防护装备是否正确合规(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 现场工作人员是否进行过安全培训2. 防护措施根据不同场景,可以采用以下防护措施: - 佩戴防护装备:如头盔、安全鞋、手套、口罩等 - 安装防范设备:如安全网、防护栏杆、防爆门等 - 疫情防控措施:如体温测量、入场登记、隔离检测等 - 对物品本身进行防护:如涂抹防腐剂、采用环保包装材料等3. 防护注意事项以下是防护的注意事项: - 防护装备佩戴前应检查装备是否符合要求,防护装备佩戴过程中禁止随意拆卸 - 防护装备需要经过定期的检测、维修和更换 - 对于高温、刺激性物品,需要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 对于不同工人在同一作业区域需要在危险区限制人数,防止危险发生 - 周围环境要保持清洁无杂物,防止工人发生身体不适交付控制程序1. 确认交付责任方确认交付责任方,包括接收方和运输方2. 确定交付方式根据交付条件和物流情况,确定交付方式和时间3. 交付前的准备工作交付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认物品数量和状态,防止交付时产生纠纷 - 对物品进行打包、捆绑、标识等处理- 具体流程按照物品的特性、市场需求、物流要求等方面进行安排4. 交付的过程把控交付过程中需要把控以下事项: - 物品交付前需要进行验货,确认物品数量、质量和完好无损 - 做好签收文件记录,保留签名、印章和相应证据 - 对于不同托运方式需做出相应的交付控制程序,对于特别贵重或易碎品应当进行特殊处理 - 对于仓库出库物品需要记录相应发货信息,以备追溯使用5. 交付后的处理工作交付后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工作: - 客户确认验收后结账并提供发票,与客户建立合作信任关系 - 将发货信息及时记录到数据库中,以备事后审查或处理的需要 - 对于遇到装载错误或者数量差异需即时向客户发送消息进行确认和处理以上就是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控制程序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到细节的流程设计了。
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交付掌控程序在现代物流业中,物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掌控程序是至关紧要的环节。
这些程序可以有效地保护货物免受损坏、丢失或污染,同时确保高效的交付。
本文将认真讨论这些程序的实施方法及其紧要性,以帮忙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确保物品在物流环节中安全稳定地运输。
一、搬运程序物品的搬运是物流环节中最基本也是最紧要的程序之一、在搬运物品之前,需要对物品进行质检,检查物品是否存在损坏,如发觉损坏,需立刻通知发送方对货品进行修复或更换。
在搬运过程中,需要选取专业的搬运工具,由于不同的物品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搬运工具。
运作人需要受过专业培训,把握正确的搬运技巧,在保证物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搬运效率。
二、贮存程序物品的贮存程序是确保物品安全的紧要构成部分。
应依据物品的性质、特点以及存储时间及存储环境,选择适当的储存方式。
对于一些易受损的物品,如化妆品、电子产品等,应确保存放于防潮、防震、防尘的条件下,以防物品损坏。
同时,对于某些易腐食、易燃、易爆的物品,需要采纳特别的储存方式并实行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贮存安全。
在物品存放过程中,需要注意适时验货,将货物进行计数、检查是否与发运清单一致,并对有疑虑的物品适时通知发送方,以避开后期问题的发生。
三、包装程序物品的包装程序是防止物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紧要环节。
选定适当的包装材料特别紧要,应依据物品的性质和运输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技术。
对于一些易碎、易划伤的物品,如陶瓷、玻璃制品等,可以采纳泡沫板、气垫膜等包装材料,以削减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摩擦和碰撞。
对于一些大件物品,如家具、机器等,可采纳整机包装,对物品进行特别包装处理,同样以最大限度保护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包装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包装标识,标明化学成分、重量、条形码等信息,以便利在后续的物流环节中进行管理。
四、防护程序防护程序是为了保护物品不被污染或受到其他外力的损害。
在物品运输过程中,简单受到磨损、腐蚀、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目的通过加强对产品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的设计、生产和服务过程及认证的申报和认证标志的设计、使用和管理等的控制,使产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的要求和国家行业的安全标准及中国强制认证要求。
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一致和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列入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的我公司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的设计、生产、服务过程和产品认证过程及取得认证证书后(3C认证)的维持和认证标志的使用.其它产品认证参照执行.3定义无4职责公司质量总监任公司质量负责人,对本公司的质量负责,并组织制定与产品认证有关的质量体系的各项活动程序和检查实施情况4.2质量负责人职责4.2。
1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组织开展产品认证工作;4.2。
2根据有关法规及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产品认证组,并指定负责认证联络的工程师。
4.2。
3组织制订与产品认证有关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并审批,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4。
2.4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4.2。
5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4.2。
6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4。
2.5对重大质量问题在向总经理报告的同时,有权向认证机构报告;4.3 产品认证组职责产品认证组归属研发中心4。
3.1熟悉产品认证有关法规、标准、产品认证规则和程序,负责办理申报产品认证手续,并负责认证报批文件资料的归档。
4。
3.2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产品认证信息.4。
3.3独立、公正地执行产品认证规则和程序,与研发工程师协调与产品认证有关的关键性材料的设计、更改、代用和其它方面设计;4。
3。
4,如研发中心、采购等部门对认证产品提出更改要求时,在更改获得有关部门人员确认后,负责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确认批准,未经批准有权制止更改代用;4.3.5协助品管部、生产部对产品认证后一致性及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控制,如发现与型式试验报告不一致的问题时,及时反映有关部门和公司质量负责人,4.3。
物品包裝、運輸、貯存、保護和交付控制流程目的本控制流程的目的是确保物品在包裝、運輸、貯存、保護和交付過程中的安全和完整性。
此控制流程適用於所有公司內部運輸和外部供應商交付的物品。
責任以下是負責執行和監督這些控制流程的相關職能部門和角色:1. 物料管理部門- 負責制定物品包裝、運輸、貯存和保護的標準程序和指南。
- 確保供應商遵守相關的包裝和運輸要求。
2. 運輸部門- 負責安排物品運輸和交付。
- 確保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倉庫管理部門- 負責物品的貯存和保護。
- 確保倉庫環境符合適當的存儲要求。
4. 品質控制部門- 負責檢查和驗證交付的物品的完整性和質量。
- 確保物品符合相關的標準和要求。
控制流程以下是物品包裝、運輸、貯存、保護和交付的控制流程:1. 包裝要求- 確定物品的包裝要求,包括包裝、材料和標記。
- 確保包裝符合相關的法規和公司內部要求。
2. 運輸計劃- 根據物品的特性和運輸距離,制定適當的運輸計劃。
- 確保物品在運輸過程中得到適當的保護和注意。
3. 貯存措施- 確定物品貯存的場所和環境要求。
- 提供適當的儲存設施和設備,確保物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保護措施- 確定物品在運輸和貯存過程中需要的保護措施,如防潮、防塵、防震等。
- 確保相應的保護措施得到有效實施。
5. 交付流程- 確定物品交付的程序和相關文件要求。
- 對交付的物品進行驗收和記錄。
監督和評估負責各相關職能部門將根據需求定期監督和評估物品包裝、運輸、貯存、保護和交付的控制流程的有效性和遵守情況。
任何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並採取相應的修正和改進措施。
以上是物品包裝、運輸、貯存、保護和交付控制流程的簡要說明,以確保物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詳細的程序和指南將由相關部門製定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1、目的为避免产品、材料在转移、搬运过程中,造成产品、材料被损坏、变质或误用;对成品在装箱、包装和标识过程(包括所用材料)进行必要和有效控制,并对其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和顾客规定的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包括顾客财产)的标识、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过程中的控制'。
3、引用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产品鉴别与追溯管制程序》《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仓储管理程序》4、术语和定义当月物料发出数量物料存货周转率(% = ----------------------------- X 100%(月初库存量+月末库存量)/25、职责5.1生管课仓库负责材料、成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的具体实施。
5.2工程部负责产品包装设计和编制捆包要领(样品阶段就导入)5.3生管课对材料、成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选择适宜的搬运工具和方法。
5.4品管部负责按捆包要领的要求进行包装.纸箱内外确保牢固性。
5.5销售部负责产品交付的一切质量活动,负责运输公司的选定及对运输质量进行监控和评定。
6工作流程和内容产品搬运、贮存、包装与防护控制程序编号:版次: A 第2页共6页工作流程搬运需求提出选择运输工具YES选择运输方式YES搬运工作内容及说明6.1搬运6.1.1合理选用运输工具。
6.1.1.1 使用托板产品在托板上堆置高度必须在规定范围内,以免堆置太高压坏产品。
6.1.1.2使用纸箱使用能承受堆置纸箱盛装产品时,产品在纸箱内堆置高度不可高于纸箱口;重的产品放在下层,轻的产品放在上层,以避免上箱重量压伤、压坏下箱产品;产品型号在纸箱上做好标识。
6.1.1.3使用塑料油桶对溶剂类物品、化学药品、有毒物品、腐蚀性物品等在搬运时,需取适当的塑料桶盛装并标识后方可进行搬运。
6.1.2公司内产品流转搬运各搬运人员,应视搬运对象的状况,选择适当搬运工具,并将产品整齐摆放于指定区域。
6.1.2.1 人工搬运a. 应考虑搬运物品的重量负荷,当负荷超出时应考虑使用工具;b. 以省力、安全为原则;c. 在搬运化学药品、有毒、腐蚀性物品时,应使用防护劳保工具。
一、目的保证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二、范围包括本公司所有的原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和储存过程。
三、职责1技检部:负责对产品的包装、搬运;2仓库:负责对物料或产品的储存;3生产外协部:负责对包装、搬运过程的产品质量进行监控,负责监控库存品质量状况。
四、程序1材料仓库:1.1材料入仓:仓管清点数量,经质检检验合格后。
1.2材料出仓:a.正常生产领料时,仓库保管员根据技检部通知予以发料。
b.根据生产线作业情况,需要更换材料的,仓管开具《退料单》填写〈领料单〉补料。
2成品包装:4.求进行包装。
2.2在包装过程中,质检需巡视与查核。
包装完毕后,需经质检最后检验合格,需于产品上贴合格证,于包装箱标识规格等。
2.3一般产品包装所选用的材料为五层包装,包装表面的标识必须满足GB191-2000的图示要求,如“向上”、“易碎”“怕湿”和“堆码层限”;如客户有特殊要求还应该外加木箱保护。
3成品入仓:经质检检验合格的产品,仓库点数入仓,将成品堆放在规定的区域.4成品出仓:4.1仓库根据进行备货,按规定时间出货。
5储存5.1材料储存:a.仓库保管员按质检标签纸上的检验日期作为确定物品的储存期及先进先出的依据。
b.仓库保管员按照物料名称的不同分开储存堆放,并以质检检验标签上的名称作为区分标识。
c.设立材料储存区、退货区、并有区分标识。
5.2成品储存:a、成品库存积压超过库存期,须经质检重新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出货,不合格品返技检部处理。
一般灯泡存储期限为3个月,反射镜、配光镜储存期限为半年,成品储存期为一年。
超过储存期限的产品需重新检验其状态。
b.成品仓库的仓库保管员以成品〈进仓单〉作为储存与出货的依据,尽量做先进先出。
c.堆放物品要注意防潮,而且存放高度不能超过3米。
设立成品储存区与退货区加以区分。
5.3仓库登记做账,做到一物一帐,帐物相符。
5.4仓库每个月月底的检查库存物资、产品的质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损坏、发霉等隐患并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