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一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十二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血糖是指血液中糖,由于正常人血液中糖主要是葡萄糖,所以一般认为,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4.4~6.7mmol/L(80~120mg/100ml)。
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全身各组织都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以氧化供能,特别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组织合成糖原能力极低,几乎没有糖原贮存,必须不断由血液供应葡萄糖。
当血糖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严重妨碍脑等组织的能量代射,从而影响它们的功能。
所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糖浓度的调节血糖浓度能维持相对恒定是由于机体内存在一整套高效率的调节机制,精细地控制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使之达到动态平衡。
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对所控制激素的分泌,后者再通过影响血糖来源与去路关键酶的活性来实现。
神经系统的调节最终通过细胞水平的调节来达到目的。
下丘脑一方面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另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α-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肝。
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肝细胞的磷酸化酶活化,使糖原分解加速;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增加,糖异生作用增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下丘脑还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使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还可直接作用于肝,使肝细胞内糖原合成酶活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此外还抑制糖异生途径,促进糖的氧化和转化,总体上使血糖的去路增加,来源减少,最终达到使血糖浓度降低的目的。
激素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 :胰岛素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甲状腺素它们对血糖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糖代谢各主要途径的影响来实现的。
在激素发挥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中,最重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在应激时发挥作用,而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都可影响血糖水平,但在生理性调节中仅居次要地位。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研究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3. 了解血糖浓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血糖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是两种重要的激素,它们对血糖浓度具有调节作用。
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而肾上腺素则可以升高血糖。
本实验通过观察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血糖调节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动物:家兔两只(体重2-3公斤)。
2. 实验试剂:胰岛素(5单位/ml)、肾上腺素(0.5mg/ml)、碘酒、消毒酒精、棉球、血糖测定仪、标准葡萄糖溶液等。
3. 实验器材:注射器、剪刀、烧杯、试管、试管架、温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动物:选取健康家兔两只,分别称重并记录体重。
2. 实验分组:将两只家兔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3. 实验操作:a. 将甲组家兔禁食14-16小时,乙组家兔正常饮食。
b. 分别从甲、乙两组家兔的耳缘静脉抽取10ml血液,分别测定血糖浓度。
c. 将甲组家兔注射胰岛素(5单位/kg体重),乙组家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d. 注射后30分钟,再次从甲、乙两组家兔的耳缘静脉抽取10ml血液,分别测定血糖浓度。
e. 比较甲、乙两组家兔注射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 甲组家兔注射胰岛素前血糖浓度为X1,注射后血糖浓度为Y1。
2. 乙组家兔注射生理盐水前血糖浓度为X2,注射后血糖浓度为Y2。
实验结果显示,甲组家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明显降低,乙组家兔注射生理盐水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
六、实验分析1.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注射胰岛素后,家兔体内胰岛素水平升高,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 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注射肾上腺素后,家兔体内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七、实验结论1.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题目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及血糖浓度的测定系部医学院专业临床班级临床1004学号200909155140姓名刘兴志指导教师赵雪花完成日期2011 年9 月16日【摘要】目的:(1)掌握血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血糖正常的范围和意义。
(3)熟记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并解释其作用机制。
方法:取正常家兔两只,饥饿14-16小时,各空腹取血10ml,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其中一只注射胰岛素(5单位/公斤),另一只注射肾上腺素(0.5mg/只),半个小时后再次取血。
测量血糖浓度。
结果:注射胰岛素的家兔,血糖浓度降低,注射肾上腺素的家兔,血糖浓度升高。
结论: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糖。
【关键词】胰岛素,肾上腺素,血糖浓度。
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与试剂正常家兔两只。
肾上腺素(1mg/ml),胰岛素(5单位/ml),碘酒,消毒酒精,棉球,饱和硼酸溶液(6g溶于100ml蒸馏水中摇匀后放置过夜后过滤即可),邻甲苯胺-硼酸,5%三氯醋酸溶液,饱和苯甲酸溶液,标准葡萄糖贮存液,标准葡萄糖应用液。
2.实验对象正常家兔3.实验方法步骤3.1取正常家兔两只。
实验前预先饥饿14-16h,称其体重并记录(2-3公斤为宜)。
3.2药前取血。
先用剪刀剪去家兔耳缘的兔毛,然后用酒精擦拭,使其耳缘静脉充血,再用干棉球擦干。
碘酒,酒精消毒后用7号针头穿刺耳缘静脉,然后用盛有抗凝剂(草酸钠,2mg/ml血)的小烧杯收集10ml左右的血液。
收集时注意摇匀以防血液凝固。
取血完毕,用干棉球压迫止血。
3.3 注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取血完毕后,给其中一只家兔注射胰岛素(5单位/公斤为宜),另一只注射肾上腺素(0.5mg/只为宜)。
注射完毕后,稳定家兔情绪,放回兔笼。
3.4药后取血。
药后半小时,再次从耳缘静脉取血。
方法同3.2。
3.5制备无蛋白学滤液。
用微量加样器取抗凝血0.4ml,滤纸擦净粘附于吸管尖端外表的血液,缓慢注入洁净小试管。
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实验报告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实验报告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浓度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探究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胰岛素注射前后的血糖变化我们选择了一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将它们分为两组。
第一组是注射胰岛素的实验组,第二组是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测量了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并记录下来。
注射胰岛素后,我们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小鼠的血糖浓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显示,在注射胰岛素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浓度明显下降,而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变化不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注射前的水平。
实验二: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另一个实验,探究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我们同样选择了一组小鼠,并将其分为两组。
第一组是注射胰岛素的实验组,第二组是不注射胰岛素的对照组。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给两组小鼠提供相同的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实验结果显示,在注射胰岛素后,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明显,而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变化不明显。
这表明,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胰岛素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实验三:胰岛素与脂肪的相互作用除了碳水化合物,脂肪也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成分。
为了了解胰岛素与脂肪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进行了第三个实验。
我们同样选择了一组小鼠,并将其分为两组。
第一组是注射胰岛素的实验组,第二组是不注射胰岛素的对照组。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给两组小鼠提供相同的含有脂肪的饮食。
实验结果显示,在注射胰岛素后,实验组小鼠的血糖浓度下降明显,而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变化不明显。
这表明,胰岛素不仅能够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还能够影响脂肪的代谢,从而对血糖浓度产生影响。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胰岛素对血糖浓度有显著的影响。
胰岛素能够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休克及药物和激素对血糖的影响一、胰岛素所致低血糖休克【实验原理】胰岛素过量可致低血糖,低血糖反应以交感神经兴奋为主,严重的低血糖亦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因缺少能量来源,出现许多功能障碍。
本实验在腹腔注射过量的胰岛素的同时,将小鼠置于37~38℃恒温水浴箱,加速小鼠体内糖的消耗,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再给予20%葡萄糖注射液,以观察其抢救效果。
【实验目的】观察胰岛素性低血糖反应【实验对象】小鼠【实验药品及器材】恒温水浴箱,烧杯,注射器,胰岛素,20%葡萄糖注射液。
【实验步骤】1、调节恒温水浴箱的温度,使之保持在37~38℃,并将烧杯置于水浴箱中。
2、取禁食不禁水的健康小白鼠2只,称重后标记,甲鼠腹腔注射胰岛素10U/10g,乙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将两鼠放置于恒温水浴箱内的不同烧杯中,观察甲乙小鼠有何变化。
3、当出现惊厥时(注射胰岛素后20~30min后,表现为尾上翘或双后肢强直性伸直),迅速把预先准备好的20%的葡萄糖0.5~1ml腹腔注射,并观察小白鼠的活动有何改变。
二、激素及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实验原理】参与血糖浓度调节的激素有两类:一类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一类是升高血糖的激素,这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胰岛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是由胰岛B细胞所产生,其主要作用有: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②促进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③促进糖氧化和分解,加速糖的利用;④促进甘油三酯的合成和储存;⑤阻止糖异生作用。
高血糖、高氨基酸、胰泌素、胰升糖素和迷走神经兴奋等都可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由胰岛A细胞产生,其主要作用有:①激活糖原分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血糖,促进糖异生作用;②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高。
低血糖、低氨基酸可刺激胰高血糖素释放。
肾上腺素主要促进糖原分解,为细胞提供葡萄糖的来源。
激素血糖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激素血糖测定实验,探究不同类型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以加深对激素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血糖浓度的调节是由多种激素协同作用完成的。
胰岛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是最主要的调节激素。
胰岛素促使血糖浓度下降,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则促使血糖浓度升高。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激素的协调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收集所需材料,包括离心机、试剂盒、镊子、血液样本和测量仪器。
2. 拟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3. 采集血液样本:使用镊子在实验对象的指尖抽取足够的血液样本。
4. 离心分离:将血液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出血浆和血细胞。
5. 血糖测定: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血糖测量仪器,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进行血糖测定。
每个样本重复测量多次以保证结果准确。
6. 记录数据:将测得的血糖浓度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类型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的实验,得到了以下结果:- 胰岛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组的血糖浓度明显下降,说明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
- 肾上腺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肾上腺素组的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说明肾上腺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
- 胰高血糖素组:与对照组相比,胰高血糖素组的血糖浓度明显上升,说明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
五、实验讨论本实验探究了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则促使血糖浓度升高。
这与正常生理机制一致。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实验组的血糖浓度变化并不完全一致,可能是由于实验对象个体差异或其他因素造成的。
此外,本实验仅仅探究了胰岛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还有其他激素在血糖调节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实验可以进一步扩展,探究其他激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六、实验结论通过激素血糖测定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
胰岛素、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实验目的】观察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浓度的影响。
掌握血糖浓度的测定方法。
掌握血糖浓度的正常参考值、了解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血清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
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100ml。
使血糖浓度降低的激素:胰岛素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机制,首先是使肌肉和脂肪组织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增加,利于血糖进入这些组织进行代谢。
胰岛素还能诱导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合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加速细胞内葡萄糖的分解利用。
胰岛素通过使细胞内CAMP含量减少,激活糖原合成酶和丙酮酸脱氢酶系,抑制磷酸化酶和糖异生关键酶等,使糖原合成增加,糖的氧化利用、糖转变为脂肪的反应增加,血糖去路增快;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或受抑制,使血糖来源减少,最终使血糖浓度降低。
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肝和肌肉的细胞膜受体、cAMR蛋白激酶级联激活磷酸化酶,加速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在肝脏,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在肌肉,则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并通过乳酸循环间接升高血糖水平•主要在应急情况下发挥调节作用•是强有力升高血糖的激素。
邻苯甲胺法:本实验采用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其原理是葡萄糖在酸性介质中加热脱水反应生成5 —羟甲基一2—呋喃甲醛,分子中的醛基与邻甲苯胺缩合成青色的薛夫氏碱,通过比色可以定量【实验试剂】肝素抗凝剂、凡士林、二甲苯、抗凝剂、胰岛素、0.1%肾上腺素液、邻苯甲胺试剂、蒸馏水、葡萄糖标准液【实验操作】1. 动物准备及采血取空试管4支,编号1,2,3,4,分别加入肝素抗凝剂0.01ml。
取空腹16小时以上的家兔两只,分别编号1,2,称体重并记录。
用耳静脉采血法:先剪去兔儿静脉的毛,再用二甲苯擦拭兔耳部静脉,使其充血,在其周围抹上凡士林防止血液污染,用刀片轻轻挑破边缘耳静脉,放血入含抗凝剂的试管1和2,约需2ml至3ml,边滴边摇,以防凝固,取血完毕,用干棉球压迫血管止血。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名称:激素对血糖浓度影响及血糖浓度的测定时间:2014年6月9日星期一姓名:学号:201312201202003指导老师:毛水龙老师一,实验目的掌握血糖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血糖的正常范围及意义;熟悉调节血糖的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家兔动物实验。
获取家兔注射激素前后的血液样本并对其;进行血糖测定。
邻苯甲胺方法测定血糖浓度。
实验采取前后对照的方法,对家兔注射肾上腺素和胰岛素,并通过耳缘静脉采血,获取激素注射前后的血液样本,采用邻甲苯胺法处理样本,最终与标品比色得出结论。
1.调节血糖的激素有:胰岛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素和甲状腺素等。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使血糖降低的激素,其他激素均使血糖升高。
2.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机制主要作用于肝细胞膜受体,通过cAMP-蛋白激酶系统激活肝磷酸化酶,同时抑制糖原合成酶,导致肝糖原分解加速。
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机制是:降低肝细胞cAMP水平,从而抑制肝磷酸化酶,激活糖原合成酶,促进肝糖原的合成;胰岛素诱导糖酵解关键酶类的合成,阻遏糖异生关键酶的合成;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肌肉等组织的异化扩散,促进糖的利用。
3.血液中的葡萄糖,在热的冰醋酸溶液中可脱水生成5-羟甲基-2-呋喃甲醛(或称羟甲基糠醛)。
后者在与邻甲苯胺缩合,生成蓝绿色的西夫式碱(Schiffbase)。
其色泽的深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与同样处理的标准葡萄糖溶液比色,即可求得待测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1.材料:家兔两只,刀片,草酸钠,小烧杯。
2.试剂:①肾上腺素(1mg/lml)②胰岛素(20单位/ml)③碘酒、消毒酒精④饱和硼酸溶液⑤邻甲苯胺-硼酸⑥5%三氯醋酸溶液⑦饱和苯甲酸溶液⑧标准葡萄糖贮存液⑨标准葡萄糖应用液四,实验方法1.取健康正常家兔一只,实验前饥饿14~16h左右,称体重。
2.耳缘静脉采血。
小刀刮去耳缘的毛,用酒精棉球擦拭使其充血,再用干棉球擦干。
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实验四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目的]学习对家兔进行采血和注射方法,了解血糖浓度测定方法,验证激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
[原理]激素是调节血糖浓度恒定的重要因素,其中胰岛素起降低血糖的作用,肾上腺素起升高血糖的作用。
将实验动物——家兔进行空腹采血后,分别注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作用一段时间后再分别采血,同时观察注射激素前后的家兔血糖浓度变化,以验证激素的调节作用。
本实验测定血糖的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氧化酶(god)将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pod)和色素原性氧受体存有下,将过氧化氢水解为水和氧,同时并使色素原性氧受体5-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回去氢酯化为红色醌类化合物,即trinder反应。
其色泽厚薄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其反应式如下:[试剂]1.胰岛素注射液(41单位/ml)。
2.肾上腺素注射液(1:1001)。
3.251g/l葡萄糖溶液。
4.二甲苯及凡士林。
5.肝素抗凝剂(硝酸锶2500单位/m2)。
6.葡萄糖氧化酶试剂。
7.葡萄糖标准应用液(6.6mmol/l)。
吸管,滴管,沸水浴。
[器材]1ml及10ml注射器,台式磅秤,兔紧固箱,刀片,酒精棉球及干棉球,试管及试管架,0.5ml及6ml[操作]1.动物准备及空腹采血取试管4支,编号(1)、(9)、(3)、(4),分别加入肝素抗凝剂0.0lml。
取空腹家兔两只,分别编号1和2,过磅称重,记录体重。
可用耳静脉采血法:先剪去耳静脉处毛,再用二甲苯擦拭兔耳部静脉,使其充血,在其周围抹上凡士林以防止溶血,用刀片纵行割破边缘耳静脉,放血入抗凝管(1)和(2),约需2ml,边滴边摇,以防凝固。
或者用兔心脏采血法:将10ml注射器用肝素抗凝剂淋洗后,置家兔于兔固定箱中,固定四肢,在心尖搏动处插入,采血4ml左右,抗凝。
2.口服激素并再献血。
将l号兔皮下注射已酿制不好的胰岛素稀释液(按1.5单位/kg排序吸收至lml。
实验十一激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目的】
1.掌握血糖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掌握血糖的正常范围及意义。
3.熟记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并解释其作用机制。
【原理】
人和动物体内的血糖浓度均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这是由于体内存在多种激素及调节物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使糖酵解、糖氧化、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脂肪合成与分解等代谢途径协同进行。
胰岛素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降低血糖:①促进肌肉、脂肪细胞的载体转运葡萄糖人内;②抑制蛋白激酶A,继而使糖原磷酸化酶活性降低:激活糖原合酶脱磷酸酶,从而使糖原合酶活性升高,加速肌肉、肝脏的糖原合成;③通过第二信使间接激活丙酮酸脱氢酶,加速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④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活性,促进氨基酸进入肌肉合成蛋白质,从而降低糖异生;⑤抑制脂肪动员,促进糖有氧氧化。
肾上腺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起升高血糖的作用。
肾上腺素升高血糖的作用迅速而明显,它通过与肝和肌肉细胞膜受体结合而激活磷酸化酶,产生级联放大效应,从而加快糖原的分解、肝释放葡萄糖、肌肉输出乳糖供肝糖异生等,最终导致血糖升高。
本实验观察家兔在注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前后空腹血糖浓度的变化。
血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首先用钨酸钠及盐酸沉淀血清中的蛋白质,制备血滤液。
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血滤液中的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并产生1分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被偶联的过氧化物酶催化放出氧,氧将试剂中的4-氨基安替吡啉偶联酚(还原性氧受体)的酚氧化,生成红色的醌类化合物,其颜色深浅与葡萄糖的含量成正比,此溶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葡萄糖溶液进行比色测定,即可求出血糖含量。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葡萄糖酸+H202
过氧化物酶
H20——————>H20+02
O2+4-氨基安替吡啉偶联酚——————>醌类化合物(红色)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特异性较高,能干扰测定结果的物质较少,如溶血样本血红蛋白浓度达lOg/L、黄疸样本胆红素浓度达342Um以及样本中所含的少量尿素、肌酐、甘油三脂等均不影响测定结果。
人空腹血糖正常范围约为3.9-6.1mM(70~110mg/d1)。
糖尿病、颅内高压等可引起血糖升高,胰岛细胞增生或癌瘤可使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低血糖。
【器材】
仪器:台秤、5415D型离心机、恒温水浴箱、TU—1800分光光度计、吸量管、比色杯、大试管、可调式移液器、
耗材:家兔两只(体重2~2.5kg)、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一次性小试管、2mlEp管、200ul 吸头。
【试剂】
1、3.8%柠檬酸钠(抗凝剂)
柠檬酸钠 3.8g
加H20 定容至100ml
2、肾上腺素(1mg/m1)
3、胰岛素(40U/m1)
4、蛋白沉淀剂
无水磷酸氢二钠 10g(O.07mM)
钨酸钠 10g(32mM)
1M盐酸 125ml(125mM)
加H20 定容至1000ml
5、标准葡萄糖原液(1m g/m1)
准确称取葡萄糖1g
0.2%苯甲酸溶液定容至1000ml
充分混匀,置于4℃冰箱保存,此液甚稳定。
6、标准葡萄糖应用液(0.05mg/ml)
取标准葡萄糖溶液10ml
加H20 定容至2000ml 充分混匀。
置于4℃冰箱保存,0.2%苯甲酸稀释液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
7、酶酚混合试剂(又称血糖单一试剂,公司购买)
8、75%酒精
9、二甲苯
【操作】
1—3步全班可只做一份
1.取正常家兔两只,实验前预先饥饿16小时,称重。
2.耳缘静脉取血:去毛,用75%酒精擦耳缘静脉,使血管充血(亦可用二甲苯擦拭以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
分别用一次性注射器耳缘静脉取血2ml,分别置于含抗凝剂的一次性试管
中(每m1全血约加0.15ml 3.8%柠檬酸钠),边收集边混匀,以防凝固。
用干棉球压迫血管止血。
一次性试管标明胰前、肾前。
3.注药:取血后,于家兔腹部皮下注射药物。
其中一只注射胰岛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5U(1.5U/kg);另一只注射肾上腺素,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4mg(0.4mg/kg),并记录注射时间,30分钟后再取血,置于标有胰后、肾后标记的一次性试管中,混匀备用。
4.血滤液制备(四人一组):取4支2.0mlEp管,分别标明胰前、肾前、胰后、肾后。
每支离心管中,加入蛋白沉淀剂1.9ml,分别加入全血0.1ml。
充分混匀,室温静置5分钟。
10000rpm,离心2分钟。
将上清(血滤液)分别转移至1.5ml Ep管中备用,同样标明胰前、肾前、胰后、肾后。
5.血糖测定(两人一组) ‘
1) 取大试管6支,按下表操作(单位:m1):
空白标准胰前胰后肾前肾后
血滤液
标准糖应用液
蒸馏水
酶酚混合试剂
- - 0.5 0.5 0.5 0.5 - 0.5 - - - - 0.5 - - - - - 3 3 3 3 3 3
2) 混匀,37℃水浴保温15分钟;冷却后,于505nm测定各管光密度值。
3) 计算血糖浓度:
计算出注射胰岛素后血糖降低百分率和注射肾上腺素后血糖升高百分率。
【结果及分析】
【注意事项】
1.注意取血方向,因静脉是回心血,取血时针头应向着耳尖方向,并从近心端开始。
2.注药时不要将针头扎入脏器、大血管、或膀胱。
3.血糖测定时,各管应同时加入酶酚混合试剂,避免因反应时间不同而丧失可比性。
【思考题】
1.制备血滤液的目的是什么?
2.为何要使家兔预先饥饿?
3.为何临床上可用血清作为测定血糖的样本?在检测时应注意什么?
4.酶酚混合试剂中含有哪些酶?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