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30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人体结构模型的观察,掌握人体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主要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
2. 了解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2. 肌肉系统3. 消化系统4. 呼吸系统5. 循环系统6. 神经系统三、实验方法1. 观察人体结构模型,了解各系统的主要器官和结构。
2. 通过实验指导书,学习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3.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各系统的操作和观察。
四、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1. 骨骼系统(1)观察脊柱、骨盆、肋骨等骨骼的形态和连接方式。
(2)了解骨骼的生理功能,如支持、保护、运动等。
(3)观察结果:骨骼结构完整,连接紧密,具有明显的生理功能。
2. 肌肉系统(1)观察肌肉的形态、颜色和分布。
(2)了解肌肉的生理功能,如收缩、舒张等。
(3)观察结果:肌肉组织丰富,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收缩功能。
3. 消化系统(1)观察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形态和连接方式。
(2)了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如食物的消化、吸收等。
(3)观察结果:消化系统器官结构完整,连接紧密,具有明显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4. 呼吸系统(1)观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的形态和连接方式。
(2)了解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如气体的交换、呼吸等。
(3)观察结果:呼吸系统器官结构完整,连接紧密,具有明显的气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5. 循环系统(1)观察心脏、血管、淋巴结等器官的形态和连接方式。
(2)了解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如血液的循环、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等。
(3)观察结果:循环系统器官结构完整,连接紧密,具有明显的血液循环和输送功能。
6. 神经系统(1)观察大脑、脊髓、神经等器官的形态和连接方式。
(2)了解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如神经信号的传递、调节等。
(3)观察结果:神经系统器官结构完整,连接紧密,具有明显的神经信号传递和调节功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人体结构实验,我们对人体各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生物实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教案第一章:人体的基本组织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的概念和分类理解各种组织的特点和功能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分析各种组织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举例说明各种组织在人体中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实物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组织的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各种组织的功能和作用1.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试,评估学生对基本组织的概念和分类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各种组织的特点和功能的掌握情况第二章:观察上皮组织2.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上皮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理解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2.2 教学内容介绍上皮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如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等分析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如保护、吸收和分泌等观察上皮组织的切片,了解其显微结构2.3 教学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的切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2.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试,评估学生对上皮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的掌握情况第三章:观察肌肉组织3.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理解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3.2 教学内容介绍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如肌细胞排列、肌纤维等分析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如收缩和舒张等观察肌肉组织的切片,了解其显微结构3.3 教学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肌肉组织的切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3.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试,评估学生对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肌肉组织的主要功能的掌握情况第四章:观察结缔组织4.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结缔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理解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4.2 教学内容介绍结缔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如细胞间质丰富、细胞排列疏松等分析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如支持、连接和保护等观察结缔组织的切片,了解其显微结构4.3 教学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结缔组织的切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4.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试,评估学生对结缔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结缔组织的主要功能的掌握情况第五章:观察神经组织5.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神经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理解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5.2 教学内容介绍神经组织的结构和特点,如神经细胞、神经纤维等分析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如传递信息和控制运动等观察神经组织的切片,了解其显微结构5.3 教学方法采用显微镜观察神经组织的切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结构和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5.4 教学评估设计小测试,评估学生对神经组织的结构和特点的理解程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神经组织的主要功能的掌握情况第六章:实验操作与观察技巧6.1 教学目标学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观察人体组织切片的基本技巧6.2 教学内容介绍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切片制作、显微镜使用等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切片制作的安全性、显微镜的正确使用等教授观察人体组织切片的基本技巧,如如何使用显微镜、如何观察和描述组织结构等6.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分组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观察和描述组织结构的能力6.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组织结构时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第七章:组织切片的制作与观察7.1 教学目标学习制作人体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掌握观察和描述组织切片的基本技巧7.2 教学内容介绍制作人体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如取材、切片、染色等教授观察和描述组织切片的基本技巧,如何观察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等7.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学生制作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分组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切片,培养观察和描述组织结构的能力7.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制作切片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制作切片方法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组织切片时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第八章:组织切片观察与分析8.1 教学目标学习观察和分析人体组织切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分析人体组织切片的方法,如观察细胞结构、组织结构等教授如何分析组织切片中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理解其生物学意义8.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教授学生观察和分析组织切片的方法分组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分析切片,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8.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观察和分析切片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观察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在观察和分析时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9.1 教学目标9.2 教学内容9.3 教学方法9.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结果表述、讨论分析等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教学目标总结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拓展学生对人体组织的深入研究和学习10.2 教学内容回顾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强化记忆提出人体组织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激发学生的深入研究兴趣10.3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提出研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10.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人体的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在深入研究和学习中的问题提出和解决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生物实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教案,内容包括人体的基本组织概念、观察上皮组织、观察肌肉组织、观察结缔组织和观察神经组织等五个章节。
2012级应心班《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内容一、人体基本组织的观察(一)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人体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二)实验材料四大基本组织的永久装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组织的基本特征。
注:实验前请复习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人神经系统的形态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脊髓的形态结,了解脊神经的组成。
2.观察脑干的的形态结构和脑神经进出脑干的部位,了解脑干中的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位置。
3.观察间脑、小脑和大脑的形态结构,辨认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和分叶。
(二)实验材料脊髓模型;脑干模型;人脑模型;脊髓横切片;显微镜(三)实验要求观察各模型加深对神经系统的认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脊髓横切片。
注:实验前请复习神经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三、反射弧的分析和脊髓反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成为脊蛙)分析屈肌反射的反射弧的组成部分,探讨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
2.观察脊髓的反射活动并研究脊髓反射中枢活动的若干特征。
(二)实验原理(三)材料与方法 1 材料1.1 实验动物青蛙1.2 器材蛙类手术器械1套,铁支架,电刺激器,刺激电极,秒表,棉球,纱布,培养皿2个,烧杯 1.3 药品 0.5%硫酸,1%硫酸 2 试验方法与步骤2.1 制备脊髓动物:取青蛙一只,用剪刀横向插入口腔,从鼓膜后缘处剪去颅脑部,保留下颌部分。
以棉球压迫创口止血,然后用止血钳夹住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2.2 正常脊髓反射的观察2.3 搔扒反射:将浸以0.5%硫酸的小滤纸片一块,贴在青蛙腹部下段的皮肤上,可见四肢向此处搔扒,直到去掉滤纸片为止,之后用清水冲洗皮肤。
2.4 反射时的测定:用培养皿分别盛0.5%和1%硫酸溶液,将青蛙左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硫酸溶液中,同时用秒表记录从浸入时起到发生屈腿发射所需的时间,即反射时。
观察后立即将该足趾浸入清水中浸洗几次,然后用纱布拭干。
滨湖实验学校
生物实验报告单
班级:七年级班姓名:
实验名称观察人体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玻片标本,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实验器材
显微镜;扁平上皮、立方上皮、柱状上皮等上皮组织玻片;横纹肌、骨骼肌、心肌等肌肉组织玻片;骨、软骨、血液、韧带、肌腱、脂肪等结缔组织玻片;神经组织的玻片。
实验过程
1.根据教师提供的玻片,逐个在显微镜低倍镜下认真观察,注意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细胞间的联系特点。
2.根据观察,同组间的同学互相讨论,认真填写下表。
组织类型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位置功能举例
上皮组织
,
形成表面
皮肤,消化道保护,分泌皮肤肌肉组织
呈长条状,
形成表面
四肢,躯干,
内脏器官
骨骼肌结蹄组织
细胞之间
间隙较大
支持,连接,
保护,营养
软骨神经组织
形状独特,
呈发散状
神经系统
产生、
传导
神经纤维
我的发现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不同,功能。
实验结论人体由四种不同的基本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教师评价。
初中生物实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组织切片;(3)能够识别并区分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人体组织切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人体基本组织的概念及其功能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 人体的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特点及识别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特点及识别方法。
2. 教学难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特点及识别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人体组织切片、显微镜、显微镜片、载玻片、盖玻片等;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结构层次;(2)提问:你们知道人体有哪些基本组织吗?它们有什么功能?2. 讲授新课(1)介绍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2)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3)演示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组织切片。
3. 实验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2)教师发放组织切片,学生按照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进行观察;(3)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组织特点,并与同组同学进行讨论。
4. 成果展示(1)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到的组织特点及识别方法;(2)教师点评并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2)强调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1)绘制人体基本组织的结构图;(2)写一篇关于人体基本组织的短文。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人体基本组织实训,旨在加深对人体基本组织的认识,理解其功能与结构,掌握显微镜观察技巧,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后续学习人体解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解剖实验室实训器材:显微镜、切片、解剖图谱、记录本、铅笔等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三、实训原理人体基本组织是指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这些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特点,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四、实训过程1. 上皮组织观察(1)切片准备:将上皮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滴加适当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2)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然后切换至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3)观察结果: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细胞组成,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少,细胞膜明显。
根据上皮组织的来源和功能,可分为鳞状上皮、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
2. 结缔组织观察(1)切片准备:将结缔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滴加适当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2)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然后切换至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3)观察结果: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基质组成,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巨噬细胞等。
基质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粘蛋白等组成,具有支持、连接和保护等功能。
3. 肌肉组织观察(1)切片准备:将肌肉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滴加适当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2)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然后切换至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3)观察结果: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其中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平滑肌和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功能。
4. 神经组织观察(1)切片准备:将神经组织切片置于显微镜载玻片上,滴加适当的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2)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切片的整体结构,然后切换至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3)观察结果: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具有传导神经冲动功能。
实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进一步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4.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难点】
1.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能简单描述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
【知识导学】
一、导入新课
复习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动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所以,它有严格的结构;下面我们学习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60~61页,试做以下问题,并把答案划在书上。
(1)动物和人的生长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它将怎样变化成为一群细胞?
(2)什么是组织?是怎样形成的?人有哪四种组织,功能如何?
(3)什么是器官?
(4)什么是系统?有哪些系统构成人体?
2.总结:细胞分化过程。
三、探究学习
1.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注: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可以认真观察教材第60页图)
2.阅读教材第64页,回答以下问题
(1)器官如何构成了系统。
(2)细胞是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的?
小组讨论:人体运动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吗?。
初中生物实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教案实验名称: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实验目的:1.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结构;2.掌握骨骼、肌肉、神经等基本组织的特点和功能;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1.骨骼模型;2.肌肉模型;3.显微镜;4.滴管;5.组织切片。
实验步骤:1.骨骼的观察与探究a.展示骨骼模型,简单介绍骨骼的主要构成和功能。
b.让学生观察骨骼模型,探究不同骨骼的形状和大小差异,以及不同骨骼的功能。
c.学生分组,在实验室中观察老鼠脊椎骨的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骨骼组织的细胞构成。
2.肌肉的观察与探究a.展示肌肉模型,简单介绍肌肉的主要构成和功能。
b.让学生观察肌肉模型,探究不同肌肉的形状和大小差异,以及不同肌肉的功能。
c.学生分组,在实验室中观察鸡胸肌的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肌肉组织的细胞构成。
3.神经组织的观察与探究a.简单介绍神经组织的主要构成和功能。
b.学生分组,在实验室中观察动物的神经组织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
4.结果讨论和分析a.学生归纳骨骼、肌肉、神经等基本组织的特点和功能,并与实际活动进行关联。
b.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c.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观察结果进行指导和总结。
5.实验报告撰写a.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b.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分析和讨论等部分。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粗暴的力量操作模型和显微镜。
2.实验结束后要清洗显微镜和所有实验器材。
3.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要端正态度,保持安静,认真观察。
实验拓展: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人体基本组织的认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其他相关实验或探究活动,如观察人体的皮肤、血液、消化器官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报告,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发现。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材料用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目的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
实验材料绿豆50粒,培养皿1个、吸水纸若干实验步骤1.在培养皿内垫上4—5层吸水纸,洒上水让纸充分浸湿。
在培养皿中均匀的放入50粒种子,再盖上两层吸水纸,放在通风阳光处。
2.每天要检查培养皿内纸的湿度,经常保持湿润,不能有干燥或水淹现象。
3.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内将观察到萌发的种子数记录在表中,连续观察七天左右。
观察根尖,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
方法步骤1、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
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
2、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看看构成根尖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讨论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注:1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2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馏水。
)实验结果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好。
实验结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目的1、练习徒手切片。
3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讨论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保卫细胞成对存在,内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气孔是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子的主要散失途径,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体内的通道。
当蒸腾作用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片的黑纸片遮盖部分遇到碘液没有变蓝,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初中生物实验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2) 掌握观察人体组织的实验方法。
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情感;(2)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观察人体组织的实验方法。
难点:人体组织的显微结构,实验操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辅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由哪些基本组织构成。
2. 知识讲解:介绍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及其功能。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观察人体组织的实验,包括观察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的切片。
4. 结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观察结果,分析各种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5. 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其功能,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人体的基本组织的了解程度;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六、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人体组织切片、显微镜、实验报告册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 教学资源:相关教案、课件、参考书籍等。
七、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四人,分配实验材料。
2. 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目的,明确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要求。
3. 讲解实验步骤,包括切片制作、显微镜使用等。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初步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的方法。
2. 初步学会临时装片制作及染色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 感受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体基本组织装片。
2. 注意人体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
2. 通过对基本组织的观察,提高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2. 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及细胞染色方法。
三. 教学用具显微镜、肌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永久装片、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染料、镊子、吸水纸、牙签等。
四. 课型实验课五. 教学过程采用“实验——观察——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逐一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
教学过程如下表:两个学生为一组: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配套强调实验室守则检查实验用具是否齐全遵守实验室守则演示: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公式:物象被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人体三种基本组织装片的观察巡视学生实验完成情况,是否能快速正确的使用显微镜找到所需观察的细胞、组织回顾显微镜的组成结构、观察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联系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并观察肌组织装片记录其细胞结构特点观察结缔组织装片并记录其细胞结构特点观察神经组织装片并记录其细胞结构特点演示实验: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用牙签刮取口腔内壁细胞,涂于生理盐水内,用镊子将盖玻片盖上,滴上1~2滴染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即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巡视学生实验情况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记录操作要点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并观察。
观察记录细胞结构未能找到细胞结构的提醒不要把气泡误认为细胞自行分析原因。
整理实验器材六. 课堂教学反思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生命科学实验,都显得较为兴奋。
通过三个班级的授课,我觉得本堂课的开展过程还需要一定的改善。
首先,应在课前再次强调实验室守则,让学生尽快树立起严谨的实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