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书法的点画之美》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1 MB
- 文档页数:28
湘教版七上美术第七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书法的点画之美2.教学年级和班级:湘教版七上美术3.授课时间:2022年9月20日4.教学时数: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点画之美,掌握基本的书法笔画和结构,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书法作品。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4.技能目标:学会运用书法工具,掌握书法基本技巧,提高书法创作能力。
5.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难点:理解书法笔画的形态和特点,掌握笔画的正确书写方法。
2.重点:书法的布局与章法-难点:掌握书法作品的布局规律,学会合理安排字体大小、间距和位置。
3.重点:书法的墨色运用-难点:掌握墨色的浓淡变化,学会根据作品内容选择合适的墨色。
4.重点:书法的节奏与韵律-难点:理解书法作品的节奏与韵律,学会在书写过程中体现节奏感。
5.重点:书法的审美鉴赏-难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书法作品。
6.重点:书法创作与实践-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书法创作,提高创作能力。
7.重点:书法的历史与文化-难点:了解书法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8.重点:书法工具的使用与保养-难点:学会正确使用书法工具,掌握工具的保养方法。
9.重点:书法作品的评价与分析难点: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和分析书法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10.重点:书法学习的持续与坚持-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a.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布局等知识。
b.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书法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书法的点画之美教学设计
再次使学生了解字体的发展是跟历史的变迁有关系的,简单使学生了解一下篆书在整个字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教师提问,分析出篆书的基本特征。
通过教师提出疑惑,学生自己尝试找出正确的方法,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学生就很好理解,同时识记并熟练运用专业术语(中锋用笔)。
通过自己观察发现问题,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识记并熟练运
用专业术语(藏头护尾)。
(通过学生自主探
索这一小环节的设
计,达到两个
目的,让学生自己
发现问题,解决问
隶书:点画出现肥瘦的变化
(3)欣赏《曹全碑》局部(课件字帖)
肥瘦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哪个笔画呢?
长横长捺
以长横为例分析其特点
出示自然形象的图片进行分析
师总结:蚕头雁尾
师:怎么写出来的呢?
出示专业术语:
藏锋出锋提按
教师示范讲解(课件视频)
学生小练习
师提出疑惑:是不是一个字中的每一笔都写成藏头雁尾呢?
再次出示《曹全碑》局部图
师小结:
“蚕无二设雁不双飞”
3、总结隶书的点画特点
书法的点画之美
五,板书设
计
鱼。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点画。
2.识别书法作品中的点画元素。
3.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4.能够模仿书法的基本点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书法的点画元素和基本笔画。
2.教学难点:针对学生书法习惯不好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三、教学过程
3.1 导入(10分钟)
1.老师出示多幅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说出书法中的点画元素。
2.引导学生思考:书法中点画的作用是什么?
3.2 讲解(20分钟)
1.讲解书法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讲解书法中点画的分类和基本笔画。
3.让学生认真观察和模仿书法的点画和笔画。
3.3 练习(30分钟)
1.进行基本点画的训练:让学生分别练习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点画。
2.进行字体的练习:让学生仿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字。
3.进行字体拼写练习:让学生拼写“书法”、“世界之极”等词语,并进行点画练习。
4.老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3.4 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要点,和自己的学习心得。
2.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点画,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点画的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很高,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但是对于一些书法习惯不好的学生,需要进行个别辅导,以克服不良的书写习惯。
下一次教学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具体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书写水平,唤醒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书法的点画之美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2学情分析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性很强,观察、记忆、想象、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
好奇心、求知欲加强,对事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因此,教学中选择恰当的传达教授方式,开展互动交流,重视引导、评价,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一、欣赏感受播放视频《文化中国-汉字》(影片)。
引导学生结合影片中说说中国文字的魅力。
每一个汉字就像是一幅画,每一个汉字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都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领略汉字书法神奇与美丽的旅途,体会书法的点画之美。
揭题(板书课题):《书法的点画之美》活动2【活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在5000多年前,那时还没有文字,没有电脑,人们为了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就在绳子上打一些结用来记录所发生的事情,但是这十分复杂不方便,后来,人们就开始思考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记录这些事情。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先祖们想出了什么方法吗?学生思考回答(画、写)古人就像同学们说的一样,想要记录事情、表达意思,于是画了一张画,便有了文字。
多媒体出示图片: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多媒体展示甲骨文的十二生肖图片)学生欣赏甲骨文字,用手指在空中把自己的属相写一写、画一画。
活动3【讲授】欣赏讨论三、欣赏讨论1.汉字的发展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2、具体分析两种字体“小篆”“隶书”(多媒体出示小篆和隶书图片各一幅)学生尝试回答,教师总结小篆:整体简洁、质朴、不做任何装饰,笔画粗细均匀、线条劲挺圆润,直线与曲线的对比,曲线长短的对比,曲线弧度的对比,小篆独特的点画之美隶书:隶书以波势著称。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
本课从汉字的不同历史阶段的形态入手,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以甲骨文的空中临写激发学习兴趣。
继而了解汉字点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两到三种字体的笔画。
深入感受点画之美。
本课不是对书法笔画技法的讲解,是通过汉字书法点画与自然生活艺术之间的联系,感受书法点画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学生活动有所创新,运用不同形式、材质去简单体验书法点画,提升兴趣,开阔思维.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大多虽然没有接触过用毛笔写字,但是他们平时通过看电视或者看报纸对书法多多少少有点了解,也知道少数几个大书法家,也有的孩子也专业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是他们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汉字的起源、发展,不能从整体的角度去了解书法。
对汉字书法的点画仅局限于技法的临摹,还没有深入感知书法点画的内在魅力以及书法点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形象地描述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
2、过程与方法:能够按照点画书写的要求临写不同的字体,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能够按所学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书法的常见形式,认识不同书体的点画特征.难点:按照点画的书写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五、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毛毡字帖小刀橡皮橡皮泥六、教学过程八、教学反思:本课是“欣赏·评述”以欣赏为主,我着重在引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共鸣,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但是学生们以为平时接触比较少所以还是出于欣赏的初级阶段,还需要第二课时时的强化.课堂活动中,虽然在学生练习之前,我先作了示范,但是要学生自己来写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比如:有些学生在起笔和收笔时会忘记提笔、顿笔,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个别指导了.我先用语言提示学生,如果他还是不理解的话我再采取手把手教学—-即我握住她的笔来进行运笔,让学生来感受提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