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流程4:临床输血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
临床输血技术流程图
一、受血者血样采集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二、接收血液
四、输血注意事项
1、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血前将血液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液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的本院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4、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在积极配合治疗抢救的同时,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3)遵医嘱抽取患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遵医嘱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进行进一步鉴定;
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菌种检测;
6)遵医嘱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遵医嘱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临床输血程序1. 简介临床输血程序是指在医疗机构进行输血治疗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操作步骤。
本文档将介绍临床输血程序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输血治疗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医生评估:医生必须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并确保输血是必要的。
- 患者同意: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必须明确同意接受输血治疗,并签署相应的同意书。
- 输血血液选型:根据患者的血型和体征状况,选择适合的输血血液类型。
- 输血血袋准备:检查输血血袋的有效期和密封情况,确保血袋符合使用标准。
3. 输血程序以下是临床输血的基本程序:3.1 核对患者身份和血型在开始输血前,在最少两名医务人员的见证下,核对患者的身份和血型。
确保患者与输血血袋中的身份信息和血型相符。
3.2 注射抗凝剂按照医嘱,给患者注射适当的抗凝剂。
抗凝剂的使用应遵循相应的剂量和速度要求。
3.3 准备输血管道- 打开输血血袋:在无菌环境下打开输血血袋的包装,检查血袋的标记和过期日期。
- 连接输血管道:连接血袋与输血导管,确保连接密封无泄漏。
3.4 开始输血根据医嘱,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开始输血。
注意以下事项:- 输血速度: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医嘱,控制输血速度。
- 观察反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如发热、呼吸困难等。
- 记录观察结果:详细记录输血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包括输血开始时间、输血量等。
3.5 输血后处理当输血结束后,进行以下处理:- 关闭输血:根据医嘱或输血完成情况,及时停止输血。
- 监测患者:继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发生输血后并发症。
- 处理输血物品:将用过的输血血袋和输血管道按规范进行处置。
4. 输血注意事项在临床输血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权威指南:依据相关权威指南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临床监护: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 输血反应:如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一、临床输血·医师: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履行告知义务。
2、进行输血前9项检查,填写书写申请单(通知输血科)。
交叉配合单(病历归档)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科存档)。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病历归档)。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观察5分钟、15分钟 30分钟患者反应,异常反映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并在并在病档中详细如实记录,上报医务科。
4、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
5、一次性输血超过1600ml,请科主任核准签字并报告院领导审批。
6、手术室输血由麻醉师负责。
二、临床输血·护理:1、护士协助医生做输血前9项检查工作、负责核对患者,并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工作。
2、将交叉配血单及采血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采血.(核对四项)3、由医护人员将4单及血标本一起送至输血科,核对后双签名.4、取回血后,护士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与血样信息并双签名.5、血液恢复室温后输入,输血时两名护士携病历到床边核对病人基本信息及9项检查,将血袋上备查条码粘于交叉配合血报告单上,方能输血,调滴数10—15滴/分。
并交代输血注意事项。
6、观察输血十五分钟后调整滴数,填写护理记录,记录5分钟、15分钟 30分钟输血情况,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核对者等.7、随时观察输血后反应及变化,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记录。
8、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核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黄色污物袋内并填写护理记录签名(血输完时间,有无输血反应,病人有无不适).9、将储存血袋的污物袋和医生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在24小时内,送至输血科保存,核对后双签名。
三、临床输血·输血科1、输血科接到医护人员送来的输血申请单后,双方逐项核对后送备血。
2、取血回来后,输血科逐项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交叉配血实验由两人互相核对并签字。
医院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非紧急用血由临床主治医生提前一天根据需求填写输血申请单,紧急用血由申请科室主治医师立即填写输血申请单,护理站与总医院血库()联系备血(是否有相应的血,尤其是Rh 阴性的患者要提前预约)→如有相应的血液则每日上午10点前将采集好的血交叉标本(用EDTA-2k抗凝)及输血申请单送检验科,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检验科审核后周一至周五8:00至17:00,周六上午8:00至11:50与导医()联系取血,节假日及夜班由各用血科室通知护理二线班取血,取血人员与检验科进行血交叉标本交接,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取血人员到总医院血库取血,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取血人员按照规范(用取血箱)将血液运输至医院,交临床科室,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并送输血单副联到检验科→临床科室双人核对无误后进行输血,做好输血记录→输血结束后临床科室将输血不良反应单及输血袋(24h 后)送回检验科保存。
精品文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流程示意图临床科室临床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输护士站血反应输或护士按医嘱抽取血标本血有申血不合格请液单)输血科(血库质和量血问合格标本签收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重新抽复验受血者、献血者的血型血血选择所需要的血液制品型不相符进行交叉配血或血标本交叉配血结果阴性的血不液制品符合要电脑录入,打印报告单,记求录本上登记两人复核无误后签护士接收血液核对无后签名方可取走.精品文档用血申请程序.精品文档临床输血主要步骤及关键控制点患者:病情需要输血认确标血核对本身者规范输采并份监护填写样申血到采临输血请确正时输血输本标医记录申请血嘱单护士:采血标本、送标本、送单、取血时及项逐写填标血登交接血血输验本发医护记,标良不交收血本应反登接取员人取交报回记血血接单血库:计划约血、贮存血液、定血型、交叉配血计血计* 冷链划站划验收合供约理血血交接患者:病情需要输血*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贮存和运输的系统,使血液保存在适宜的环境中以维持其功能(菱形为关键控制点).精品文档血液预约、入库、核对、贮存工作流程制定用血计划上报采供血机构配合采供血机构送血人员认真核对所送血液的数量及质量,核对共送血清单上签字,并保留一份清单备查输入电脑存档ABB按A.、0、血型、采血日期及有效期、不同的血液成分分别依次排列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精品文档血液出库、质量检测、领发工作流程必须由医护人员取血配血合格后,血库凭报告单提血单发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七查七对,准确无误双方认真核查血制品外包装是否完好,血液外观正常发血做好详细登记及统计工作输血过程中如发生输血反应,应把反应情况反馈血库,并进行及时处理.精品文档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的质量评定及工作流程对整个试验系统的各个环节要进行把关,通过室内考核和室间评价,可提高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质量。
分析中质分析前质分标患检查申标标患者化验测定准备运送采集处理人员素质实方室室操仪合人员稳定性验法器作间内格室工作环境选质规设质试用择剂控评备程实验室管理水临床医生保留标本室内复核反馈信息随时复查运送报告登记填发报告制量控分分析后质控析中质.精品文档交叉配血工作流程查对工作,即查对病人的姓名、血型、标本联根号及献血员的血袋编号、血型。
临床输血管理工作流程示意图临床科室临床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输 护士站血反应输 或 护士按医嘱抽取血标本血 有申 血 不合格请 液 输血科 (血库 )单 质 和 量血 问合格标签收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本重 新抽复验受血者、献血者的血型血血 选择所需要的血液制品型不相符 进行交叉配血或血标本 交叉配血结果阴性的血 不 液制品符合要 电脑录入,打印报告单,记 求录本上登记两人复核无误后签名护士接收血液核对无误后签名方可取走紧急情况在 1 小时内或更短时间内需要血液紧急申请ABO 血型和RH(D)配合血液。
血库可选择 O 型血用血申请程序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肯定需要血液例如:择期手术申请 ABO 和 RH(D)配合血液,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备好可能需要血液例如:产科,择期手术申请定型,抗体筛选和保留备用临床输血主要步骤及关键控制点标本采样及时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患者:病情需要输血告签知同谈意话书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及输何种血液确认冷链 *受血核对者身规范输份并填写申监护采到临血正确时输血请输血标本医申请输记录嘱血单护士:采血标本、送标本、送单、取血血血标交接登本验发记,医护标收交血本接登取人员取交记血血接血库:计划约血、贮存血液、定血型、交叉配血计计血冷链 *划划站约合供验收血理血交接患者:病情需要输血*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贮存和运输的系统,使血液保存在适宜的环境中以维持其功能(菱形为关键控制点)临床科室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库血,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者核对受血者及供立即抽取疑为细菌血者 ABO 血型,受血者血污染性输用保存于冰箱中样加肝素血反应,抽的受血者与供血抗凝剂分取血袋中者血样、新采集的离血浆,观血液作细受血者血样和血察血浆颜菌学检验。
袋中血样重测色并测定ABO 血型、Rh(D )血浆游离血型及交叉配血Hb 含量。
试验。
血液中心过敏反应者血尿抗常常过敏规规处理检查处理结果分析汇报整改、资料存档医务科。
临床输血操作流程1.输血适应证确认:医务人员需要在开始输血前确认患者的输血适应证,包括血红蛋白浓度低、红细胞减少、凝血功能异常等。
只有确认患者确实需要输血,医务人员才可以继续进行后续操作。
2.确认血液成分和数量: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确认患者需要的血液成分和数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输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不同的血液成分。
同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输血指征,确定输血的数量。
3.输血前准备:医务人员需要准备输血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输血袋、输液管、输血针、输血过滤器、输血装置等。
同时,需要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无菌性。
4.准备患者: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血压、心率、舒适程度等。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输血位置,如静脉输血、动脉输血、胸腔穿刺输血等。
5.获得血液样本: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交叉配血等检查。
只有确认血型匹配正确,交叉配血符合要求,才可以进行后续的输血操作。
6.核对血袋和样本:7.输血操作:a.将输血袋挂在输血支架上,并将输血管连至输血袋,用胶带固定好输血管。
b.用无菌消毒液擦拭输血部位,将输血针插入患者的血管中。
注意保持连接的部位无菌。
c.打开输血袋的滴定器,调节输血速度,一般不超过滴定器滴数6-8滴/分钟。
输血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8.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在整个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反应、感染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9.输血结束:输血过程结束后,医务人员需要将输血针拔出,用无菌纱布覆盖输血部位,并进行固定。
然后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舒适程度等指标,确保患者无明显不适。
10.相关记录和文书: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的记录和文书工作,包括输血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输血量、不良反应的处理等。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后续的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