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情况分析表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12月份)辅导学生记录表
辅导学生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12)月份辅导学生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12)月份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12)月份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学生情况班级姓名性别年龄三年级张莹女学困生基本情分析基本资料住址情况:老君坡乡沙寨村庙湾社健康情况:良好家庭情况其父母亲待业在家,文化程度不高,均为初中,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学习环境一般。
平时大多数时间均由奶奶管教,导致该生学习兴趣下降。
:情况分析智力正常,理解能力及推理能力较弱,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对数学学习有畏惧情绪,学习态度:不主动,不稳定,学习方法欠缺,具有随意性。
该生身体健康,发育正常,营养状况一般,性情温和,有任性、固执倾向;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常做小动作,课上思维不主动,很少举手发言;下课好玩,经常与其他同学追跑,多管闲事,爱向老师打小报告;交往中,常与同学闹磨擦,小心眼儿。
害怕数学,不愿动脑思考,理解肤浅,对于简单模仿性的练习还行,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理解起来有困难,但能主动问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表扬,对老师要求记住的,死记硬背,对于一些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不知从何入手,浏览一遍了事,并未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不知道寻求适合于数学特点和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缺乏信心,作业在家长的辅导下能按时按质完成,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欠主动。
转化措施在确定该生为转化对象后,我开始对她的上课、作业、辅导和平时表现进行观察,还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从她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表现来看,我决定采取课上为主课下为辅,教学中“抓紧一点”,辅导时“关注一点”,批作业“照顾一点”的策略,并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重新建立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针对该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反映慢、没按老师要求去做等现象,我劝自己要“耐心一点”,并经常与她交流沟通,了解她心里的想法,使我的工作做的更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更有效果。
提高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差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艰苦细致、一点一滴的积累。
针对该生思维的欠缺,我是采取“扶着走”的方法,在对她的个别辅导中,先让她讲出课堂上思维受阻的具体情况,如哪里听不明白?哪里不会?等,然后选择典型题例进行分析引导,有时通过一道题解决的思维过程,采取她叙述,我质疑和我故意说错让她纠正的方法,慢慢从“扶着走”到尝试自己走。
学困生(后20%)情况分析及转化记录班级:
二(1)学科:语文教师:温少芝学生姓名
性别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学业情况分析项秉涛
男中89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2、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差。
3、缺乏进取心,自由散漫,懒惰,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4、家长过于宠爱导致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
温从杰
男良98 黄大沛
男中95 周倩倩
女良97 李思宏男良100 转化措施:
1、要求并督促孩子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及时完成作业,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老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
3、使本班后进生能基本掌握学习的方法,能树立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转化过程及效果记录:
这几个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上进心增强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期末成绩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另外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了许多,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2015年06 月30 日。
三年级学困生转化记录表一、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 [具体姓名] 性别 [男/女]出生日期 [出生年月日] 家庭住址 [详细住址]联系电话 [电话号码] 所在班级三年级[X]班。
二、学习情况分析。
(一)学习成绩。
学科上学期期末成绩本学期最近一次考试成绩。
语文 [具体分数] [具体分数]数学 [具体分数] [具体分数]英语(如有) [具体分数] [具体分数](二)学习困难表现。
1. 语文方面。
- 识字量较少,在阅读和写作中经常因为生字词的障碍而无法理解文意或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 阅读理解能力薄弱,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关键信息,回答问题时常常答非所问。
- 写作时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内容比较空洞,缺乏想象力和逻辑性。
2. 数学方面。
- 计算能力较差,简单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也容易出错,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更是漏洞百出。
- 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不能准确区分不同图形的特征。
-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看到应用题不知道如何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难以列出正确的算式。
3. 英语方面(如有)- 单词记忆困难,单词拼写错误率高,导致在听力和阅读中无法识别熟悉的单词。
- 对英语语法规则掌握不好,在进行句子书写和口语表达时经常出现语法错误。
- 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敢开口说英语。
三、家庭情况。
1. 家庭结构。
- [学生]的家庭是[具体家庭结构,如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等],父母均在[工作单位或职业]工作。
2. 家庭学习氛围。
- 家庭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父母工作较忙,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学习,孩子在家中缺乏有效的学习监督和指导。
3. 家长教育观念。
- 家长虽然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更多的是批评指责,而不是鼓励和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转化目标。
1. 短期目标(本学期内)- 语文:提高识字量,能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生字词;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提升,能够正确回答简单的阅读理解问题;写作时语句通顺,减少错别字,能写出一段有条理的话。
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成绩方面遇到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的学生。
学困生的存在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转化。
下面是一份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旨在跟踪学困生的转化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支持。
学号:姓名:班级:日期:序号学习困难情况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和动力问题根源医生打分问题分析转化方案支持措施师生合作督导监管备注...【问题根源】:学生学困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不集中、自信心不足、家庭环境不良等。
【医生打分】:请学校医生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给出改善方面的建议和打分。
【问题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困难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和动力,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
可以列举学生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转化方案】:根据问题分析,制定合理的转化方案。
这包括学习方法的培养、心理健康的调节、动机的激发等方面。
【支持措施】:对转化方案的具体支持措施进行列举。
这包括教师的指导、班级集体的关注、家长的协助等。
【师生合作】:学校和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密切的合作,共同努力为学困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这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沟通和互动。
【督导监管】:学校管理层以及家长需要进行督导和监管。
定期对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进行跟进,并提供必要的改善措施和支持。
【备注】:在备注栏中可以记录学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有关学生成绩的改善情况、学生态度的转变等。
以上是一份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用于跟踪学困生的转化过程和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支持。
通过记录和分析学生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转化方案和支持措施,学校和教师可以帮助学困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困生的测试成绩的分析和总结魏庄中学宋兰英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对学困生进行了两次测试,成绩如下:从上面的表格来看,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这说明我们的课题研究转变了学困生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其表现如下:1、80%以上的学困生逐步改变了不良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变自卑为自信和自尊,变厌学为想学和乐学,同时,行为偏差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他们渴望关爱,渴望理解,渴望鼓励,渴望信任和支持,渴望进步和成功。
可以说,是课题研究帮助他们顺利走过了学习困难的困境,让他们重新扬起了前进的风帆。
2、课程目标的达成度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正在和中等生缩小差距。
这次单元测试10名学困生的基础、阅读、作文的得分率比研究前分别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10名学困生的英语成绩合格率达到了60%,其中有3名学生还踏进了中上游行列。
4、学困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80%的学困生基本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独立完成或和同学一起讨论、不拖拉、不抄袭作业,有一半以上的学困生上课还敢于同同学、老师进行对话。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要继续抓好辅差工作,实行分层教学,从最基本的知识点补起,鼓励他们对学习英语的信心,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启发式教学,变要他学为他要学,使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具体措施如下:1、实行教师辅导,学生帮辅的双重辅导模式。
2、及时召开学困生会议,总结成绩,分析不足,提出要求。
3、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4、对学困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和控制能力。
5、多给学困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我们的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将继续实践,努力提高学困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业成绩,不断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分析表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成绩较差或进步缓慢的学生。
了解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可以帮助教师和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1. 基本信息姓名年级性别家庭背景小明三年级男性中等小红六年级女性良好小华四年级男性优秀小李五年级男性中等小张二年级男性良好2. 学习表现2.1 学科成绩姓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总分小明70 60 80 70 280小红80 75 70 85 310小华90 85 90 95 360小李65 70 60 65 260小张75 80 75 80 3102.2 学习态度和习惯学习态度和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分析结果:•小明:学习态度较为消极,经常拖延做作业的时间,不够专注,缺乏自律。
•小红:学习态度较积极,但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
•小华:学习态度认真,自觉性较强,但有时过于追求完美,容易产生压力。
•小李:学习态度较为消极,对学习缺乏兴趣,经常分心。
•小张:学习态度较积极,但过于依赖老师和同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3. 学习困难原因分析学习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了解学困生的困难原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帮助措施和教学方法。
以下是学困生常见的学习困难原因分析:•小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效率低。
•小红:分数不稳定,英语单词和语法理解困难。
•小华: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敏感度较高,容易产生压力焦虑情绪。
•小李:学习方法不当,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学习缺乏兴趣。
•小张:记忆力不强,数学计算速度较慢。
4. 应对措施和支持针对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和困难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提供支持,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和提高成绩。
•针对学习态度和习惯问题,可以开展学习方法培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问题,可以进行补习或辅导班,重点讲解和巩固基础知识。
学困生档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碧湖小学数学学困生成长档案
学生姓名周思圆就读班
级 504 数学导师邓奇
俊
家庭住址本
镇联系电
话无
父母职业务
农主要监护人周成贵
碧湖小学数学学困生成长档案
学生姓名汤小勇就读班
级504 数学导师邓奇俊
家庭住址本
镇联系电
话2191325
父母职业务
农主要监护人汤年福
碧湖小学数学学困生成长档案学生姓名林炜陶就读班
级504 数学导师邓奇俊
家庭住址本
镇联系电话
父母职业经
商主要监护人林毛臣
碧湖小学数学学困生成长档案
学生姓名李旭军就读班
级505 数学导师邓奇俊
家庭住址本镇联系电话
父母职业务
农主要监护人
碧湖小学数学学困生成长档案
学生姓名林秋景就读班
级505 数学导师邓奇俊
家庭住址本
镇联系电话
父母职业工人主要监护
人。
学生情况班级姓名性别年龄一闫广鹏男7学困生基本情分析基本资料住址情况:东焦村村健康情况:良好家庭情况父:务农母:务农情况分析该生性格偏执,喜欢独处,对班级和学校里的事都不感兴趣,漠不关心。
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孩子经常随意不上学,以至于成绩差,赶不上学习队伍。
平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询问,回家作业完成不好。
转化措施一、与孩子谈心,增强他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针对该生实际情况,开展“一帮一活动”为该生找一位负责任的“小老师”,经常对他进行辅导和帮助。
让小老师督促他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和听写生字词等。
三、课堂教学中多关心学困生学习状态,并注意做到分层次练习,让学困生尝试在课堂上完成老师所布置作业。
同时,多给予他回答问题的机会,帮助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明确要求,让家长明确责任,多关心辅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让他感受来自班级的同学的关心和爱护。
转化效果结果:转化效果良好,学生的成绩有了进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
学生情况班级姓名性别年龄一孟倩慧女7学困生基本情分析基本资料住址情况:仁庄村健康情况:良好家庭情况父:务农母:务农情况分析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情况比较糟糕,但是该生性格随和,平时总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上课也能比较认真的听讲,爱劳动,成绩虽不太好,但是许多同学都乐于和他交往转化措施1、走近学生,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2、经常和她谈话,或下课时,或游戏中,让其中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她体会到班主任对她的期望和关心。
普遍的后进生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戒备心理。
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后进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