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器)具、餐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通则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9
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〇〇六年七月目录1 总则 (1)2 工作机构 (1)3 生产许可程序 (1)4 《生产许可证书》 (4)5 标志和编号 (6)6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 (6)7 监督检查 (7)8 违法处理 (8)9 收费 (8)10 工作人员守则 (8)11 对许可工作的监督 (9)12 附则 (9)附件1《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10)附件2 《企业自我声明》 (19)附件3 《企业实地核查通知书》 (20)附件4 《企业实地核查记录》 (21)附件5 《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23)附件6 《企业实地核查结果通知书》 (25)附件7 《生产许可发证检验抽样单》 (26)附件8 《检验报告》 (27)附件9 《审查意见书》 (31)附件10《审查报告书》 (32)附件11《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变更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38)附件12《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补领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41)附件13《变更(补领)生产许可证审查意见书》 (44)附件14《不予变更(补领)生产许可证通知书》 (45)附件15《检验比对报告》 (46)1 总则1.1 为了做好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1.2 本通则适用于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2 工作机构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 统一管理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工作。
2.2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审查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
2.3 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审查机构负责组织或配合组织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审查人员培训、汇总审查上报材料等工作。
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1 总则1.1 为了做好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1.2 本通则适用于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2 工作机构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 统一管理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工作。
2.2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审查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
2.3 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审查机构负责组织或配合组织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审查人员培训、汇总审查上报材料等工作。
具体承担单位另文发布。
2.4 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检验机构负责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发证检验、强制检验、与企业的检验能力比对及相应的质量安全评价工作。
具体承担单位另文发布。
2.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生产许可管理工作。
2.6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的监督检查工作。
3 生产许可程序3.1 申请与受理3.1.1 申请生产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3.1.1.1 有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应当覆盖所申请生产或加工的产品;3.1.1.2 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3.1.1.3 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手段(具体要求见审查细则);3.1.1.4 有与所申请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3.1.1.5 具有健全有效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责任制度;3.1.1.6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具体要求见审查细则);3.1.1.7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具体要求见审查细则);3.1.1.8 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的,还应当符合其规定。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
简介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成为了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
其中,食品接触材料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一环。
塑料材料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接触材料,而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是针对食品接触材料制品所制定的相关规定。
目的
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规范食品接触
材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降低因食品接触材料制品污染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
适用范围
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适用于生产、销售和使用食品接触材料制品的企业、
单位和个人。
其中,涵盖的塑料制品种类包括了食品包装袋、餐具、瓶罐等。
要求
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对生产、销售和使用食品接触材料制品的企业、单位
和个人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具体包括:
1.必须取得相关的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
2.必须通过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评估,并符合食品接触材料标准;
3.必须确保生产工艺符合卫生要求,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必须合法销售,并提供相关的产品品质合格证明和质量追溯信息;
5.必须做好售后服务,及时解决消费者的投诉与问题。
监管与执法
相关的食品监管部门会对生产、销售和使用食品接触材料制品的企业、单位和
个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抽样检测,以确保这些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单位和个人,监管部门会采取一定的行政处罚措施,例如责令改正、罚款或吊销许可证等。
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的出台,为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我们也应该注意购买符合要求的食品接触材料制品,并遵守相关的规定,为食品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
探讨食品塑料包装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地位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然而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简要地归纳了目前塑料类食品包装材料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 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食品包装;安全问题;应对措施塑料是以合成树脂的单体为原料, 加入适量的稳定剂、增塑剂、抗氧化剂、着色剂、杀虫剂和防腐剂等助剂制成的一种高分子材料。
在众多的食品包装材料中, 塑料制品及复合包装材料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包装材料具有重量轻, 运输销售方便, 化学稳定性好, 易于加工, 装饰效果好等优点, 也有良好的食品保护作用。
但是,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也是安全问题最多的一种包装材料,这种食品包装材料虽然不像感染病毒、细菌那样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立竿见影的危害, 但这些产品在长期反复使用的情况下, 有毒有害物质会迁移到食物中, 通过食用积累导致慢性中毒,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尤其不利。
1 塑料制品包装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1.1 塑料制品中未聚合的游离单体、降解产物和添加剂向食品迁移的问题塑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聚合过程中未发生反应的游离单体及可能发生的降解反应所产生的降解产物有可能在用作食品包装材料后向食品中迁移, 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如聚苯乙烯(ps)中的残留物质苯乙烯、乙苯、异丙苯、甲苯等挥发物质都有一定毒性,单体苯乙烯可抑制大鼠生育, 使肝、肾质量减轻。
单体氯乙烯有麻醉作用, 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收缩而产生疼痛感, 同时还具有致癌、致畸作用。
这些物质迁移程度取决于材料中该物质的浓度、材料基质中该物质结合或流动的程度、包装材料的厚度、材料接触食物的性质、该物质在食品中的溶解性、持续接触时间以及接触温度。
另外, 为了改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人们在制作包装材料中常常会采用大量的添加剂, 诸如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抗静电剂和着色剂等。
食品用塑料制品企业QS认证——对企业实地审核的六项重要内容为了使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生产企业尽快在过渡期内完成QS 许可申请和相关核查验收,我根据审查细则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审核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核的六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以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质量安全管理职责1.企业领导直接负责质量安全工作,但不能“虚挂”。
该领导必须参与相关工作并在工作记录中有所体现,例如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参加人员名单、主要会议记录等。
2.上述负责领导应对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紧急情况及事故和制定的应急措施脱口而出,因为此次安全许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食品包装的安全质量,这方面应是准备重点。
3.在审核过程中会召集企业有关人员座谈,所以有关人员之间的沟通很重要,如果平时工作权限不清楚,人员之间衔接不好则最易出现问题。
例如:原料负责人员、检验负责人员、生产工艺负责人员和安全负责人员之间要有职责权限,能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并处理好这些方面人员之间的关系。
4.对企业制度的考核过程主要包括考核的组织部门、考核的频次、考核的内容、考核的工作程序、考核结果的评定等。
对考核的实施情况应有详细记录并保存完整。
例如检验员(直接负责出厂、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工作)的培训和考核过程,其内、外部培训均可。
合格的检验员应该具备上岗前培训、检验项目的考试、新仪器的使用考核、工作一年中的失误记录等。
可由检验科长或检验员的直接上级领导或出题考核的部门考核检验员,而这些领导或部门又被他们上一级的领导或部门考核。
整个考核记录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具体。
二、环境与场所要求1.生产厂区内路面基本不能有土路,尽量采用水泥地面,以防止扬尘。
2.卫生间要与厂房分离(食品生产中要求卫生间同车间距离必须在25 米以上),塑料包装生产中没有食品生产要求那么严格,但是要求卫生间必须与生产车间隔离。
卫生间必须保持清洁卫生,做到定时消毒。
3.厂内的生活区特别是厨房不应离车间太近,避免串味,污染产品。
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〇〇六年七月目录1 总则 (1)2 工作机构 (1)3 生产许可程序 (1)4 《生产许可证书》 (4)5 标志和编号 (6)6 集团公司的生产许可 (6)7 监督检查 (7)8 违法处理 (8)9 收费 (8)10 工作人员守则 (8)11 对许可工作的监督 (9)12 附则 (9)附件1《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申请书》 (10)附件2 《企业自我声明》 (19)附件3 《企业实地核查通知书》 (20)附件4 《企业实地核查记录》 (21)附件5 《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23)附件6 《企业实地核查结果通知书》 (25)附件7 《生产许可发证检验抽样单》 (26)附件8 《检验报告》 (27)附件9 《审查意见书》 (31)附件10《审查报告书》 (32)附件11《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变更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38)附件12《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补领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41)附件13《变更(补领)生产许可证审查意见书》 (44)附件14《不予变更(补领)生产许可证通知书》 (45)附件15《检验比对报告》 (46)1 总则1.1 为了做好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1.2 本通则适用于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2 工作机构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 统一管理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工作。
2.2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以下简称审查中心)是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
2.3 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审查机构负责组织或配合组织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审查人员培训、汇总审查上报材料等工作。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办证指南
佚名
【期刊名称】《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制度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和塑料复合制品;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舔加剂的塑料容器、用具、餐具等制品。
根据产品的形式分为4类:包装类、容器类、工具类、其他类。
【总页数】1页(P57-5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办证指南
2.39种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和工具等制品市场准入制即将启动
3.《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的补充修订
4.塑料包装容器等制品监督抽查质量分析报告——基于2018年青海省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
5.国家技术监督局举办全国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生产许可证企业培训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塑料包装的国标分类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塑料包装容器通则》,塑料包装容器分为以下几个国标分类:
1. GB/T 31604.1-2016《食品用通用塑料包装容器》
这个标准规定了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容器的一般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性能要求、卫生要求等。
2. GB/T 31604.5-2016《食品用塑料瓶》
这个标准规定了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瓶的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使用性能、卫生要求等。
3. GB/T 3160
4.6-2016《食品用塑料盒》
这个标准规定了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盒的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使用性能、卫生要求等。
4. GB/T 19735《塑料袋》
这个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塑料袋的分类、材料、结构和性能要求等。
5. GB/T 13477《一次性使用塑料餐具》
这个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的塑料餐具的分类、材料、结构和性能要求等。
以上是塑料包装容器的一些国标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产品特点,可能涉及更多的标准和分类。
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讲义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吴方群主要内容:一、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二、工作机构和职责三、生产许可程序四、生产许可证书、标志与编号五、监督检查六、生产许可收费一、目的、依据和适用范围(一)目的1、保障食品质量安全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3、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4、促进企业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5、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二)实施生产许可的法律、法规依据1、《食品卫生法》(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6]24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2005年7月9日国务院令第440号发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5年9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80号公布)6、《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其后根据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修正)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发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三)本通则的适用范围:适用的产品范围是所有的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适用管理对象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企业。
首批列入实施准入的产品范围有: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3大类共计39个产品。
第一类:包装类聚乙烯自粘保鲜膜、商品零售包装袋、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片状肠衣膜、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聚丙烯吹塑薄膜、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夹链自封袋、包装用镀铝薄膜、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食品包装用塑料片材、塑料编织袋第二类:容器类聚酯无气饮料瓶、聚酯碳酸饮料瓶、热灌装用聚酯瓶、聚碳酸酯饮用水罐、聚乙烯吹塑桶、软塑折叠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壶)、塑料瓶坯第三类:食品用工具密胺塑料餐具、塑料菜板、一次性塑料餐饮具二、工作机构和职责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市场准入工作机构包括三个层次:1、行政管理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管理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工作。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概述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容器、工具等领域,这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与塑料制品生产密切相关。
为确保食品安全,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逐渐严格,对于生产、销售食品用塑料制品的企业,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证。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食品用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包装、运输、储存和加工等环节。
其中,食品用塑料包装袋、餐具、容器等制品最为常见。
食品用塑料包装袋包括塑料袋、塑料膜和塑料盒等,其主要用于食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
食品用塑料餐具主要包括塑料勺、叉、碗等,其主要用于食品的加工和分配。
而食品用塑料容器则包括塑料瓶、桶、盒等,其主要用于食品的储存和运输。
食品用塑料制品的生产食品用塑料制品的生产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环节控制等多个环节。
为确保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我国对生产企业提出了相应要求,包括必须获得生产许可证、生产设备符合要求、生产车间符合要求等。
食品用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对于食品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控制和管理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环节等,以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证我国的《基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要求,对于食品用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企业,必须获得相应的许可证。
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证是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生产单位,取得生产许可证可以证明该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监控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国家监管和认可。
同时,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竞争优势。
获得食品用塑料制品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需要提供以下材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副本;•食品经营许可证副本;•生产车间的平面布局图、设施设备、管道走向图等;•生产原料及配方、生产工艺流程图、食品接触塑料成品之性能检测报告。
结论食品用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销售、储存等领域,塑料制品的安全性与加工、运输、储存环节息息相关。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〇〇六年七月一、适用范围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和塑料复合制品;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容器、用具、餐具等制品。
根据产品的形式分为4类:包装类、容器类、工具类、其他类。
其中包装类包括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容器类包括桶、瓶、罐、杯、瓶坯;工具类包括筷、刀、叉、匙、夹、料擦(厨房用)、盒、碗、碟、盘、杯等餐具;其他类包括不能归入以上三类中的其他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不包括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
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产品包括3类39个产品(详见表1),增补品种时将另行公布产品目录。
根据生产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划分成一个产品单元的原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共分为6个产品单元:包装类包括4个产品单元: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
容器类包括1个产品单元:容器。
工具类包括1个产品单元:食品用工具。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包括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办法和6个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企业生产许可实地核查办法和每个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构成了对该产品单元的生产许可企业审查办法。
表1 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目录产品分类产品单元产品品种产品标准备注包装类1.非复合膜袋1.聚乙烯自粘保鲜膜GB 10457-19892.商品零售包装袋(仅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袋)GB/T 18893-20023.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QB 1231-19914.食品包装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片状肠衣膜GB/T 17030-19975.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薄膜BB/T 0002-1994 *6.高密度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12025-19897.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GB/T 4456-19968.包装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GB/T 16958-19979.单向拉伸高密度聚乙烯薄膜QB/T 1128-199110.聚丙烯吹塑薄膜QB/T 1956-199411.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12026-200012.未拉伸聚乙烯、聚丙烯薄膜QB 1125-2000 *13.夹链自封袋BB/T 0014-1999 *14.包装用镀铝膜BB/T 0030-2004 *2.复合膜袋15.耐蒸煮复合膜、袋GB/T 10004-199816.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GB/T 10005-199817.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QB/T 1871-199318.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QB 2197-199619.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GB 19741-200520.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 18192-200021.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GB 18454-200122.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屋顶包)GB 18706-200223.多层复合食品包装膜、袋GB/T 5009.60-2003已备案的企业标准*3.片材24.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硬片、膜GB/T 15267-199425.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片材GB/T 16719-199626.聚丙烯(PP)挤出片材QB/T 2471-20004.编织袋27.塑料编织袋GB/T 8946-199828.复合塑料编织袋GB/T 8947-1998容器类5.容器29.聚乙烯吹塑桶GB/T 13508-19923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T 1868-200431.聚酯(PET)无汽饮料瓶QB 2357-199832.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QB 2460-199933.热罐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QB/T 2665-200434.软塑折叠包装容器BB/T 0013-199935.包装容器塑料防盗瓶盖GB/T 17876-199936.塑料奶瓶、塑料饮水杯(壶)、塑料瓶坯GB14942 -1994GB13113 -1991GB17327 -1998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工具类6.食品用工具37.密胺塑料餐具QB 1999-199438.塑料菜板QB/T 1870-199339.一次性塑料餐饮具GB 9688-1988GB 9689-1988经备案的企业标准注:上表中带“*”为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的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