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防水防油透气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308.00 KB
- 文档页数:12
超细纤维的整理技术超细纤维,又称微纤维,细旦纤维,极细纤维。
成份主要有绦纶、锦纶两种构成。
一般化学纤维的纤度(即粗细)多在1.11~15旦之间,直径大约10~50微米,我们通常所讲的超细纤维的纤度在0.1~0.5旦之间,直径小于5微米,其纤维细度是头发丝的1/200,是普通化学纤维的1/20,纤维强度是普通纤维的5倍(耐用性),吸附能力,吸水速度和吸水量是普通纤维的7倍。
1.历史发展:纤维超细化的源流可上溯到40年代仿羊毛纤维二相结构的双组份复合纤维(共轭纤维)的人造丝时代。
最先利用合成纤维成功地使复合纤维实用化的依然是美国的杜邦公司。
该方法利用并列复合使纤维产生自卷曲。
1962-1965年间,日本东丽、钟纺、帝人、可乐丽等公司利用各自的方法开发出多层结构化的特殊纺丝法和剥离法,成功地制造出各具特色的超细纤维。
例如,多芯型、木纹型、放射型、中空放射型等各种复合纤维被开发出来。
进入70年代后期,利用超细纤维的仿真丝织物和超高密度织物不断出现,东丽公司通过分析天然纤维从中受到启发,开发出制造细长达到极限、并且非常均匀的纤维技术。
用该技术制造的纤维称之为高分子相互排列纤维。
当时该纤维受到本国内的好评,而且数年后在巴黎国际展览会上获得很高的评价。
进入80年代以后,超细纤维良好的特性受到大众的欢迎,形成今日的人造麂皮热。
到了90年代后,国际上诸多公司纷纷推出聚酯、聚酰胺、聚丙烯腈以及聚丙烯等细旦长丝。
同时也出现了"细旦纤维"、"微细纤维"、"超细纤维"等名词,然而至今国际上尚无有关细旦纤维的统一定义。
近些年来,日本化纤行业普遍将单丝线密0.3dtex的纤度低于维称为超细纤维。
另外,由于超细纤维与已发展成为未来纤维工业竞争力之重大指标,加之由于复合超细纤维具有不同于常规纤维的性能,从而使其制品有许多异乎寻常的特性,并因此跨入众多的应用领域。
目前世界纤维主要产品中以超细纤维最受瞩目,现在主要生产超细纤维之国家及地区,应该为日本、美国、西欧。
功能整理: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止血整理:整理手段:化学接枝变性(赋予织物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止血机理:1、物理作用:吸收水分而膨化(增加血液粘度,减缓流速)紧贴产生压力(膨化胶体堵塞毛细管末端)2、化学作用:粘附及凝集血小板3、生理作用:促活凝血因子-----活化凝血酶抗冻疮整理整理手段:纤维上连接(化学嫁接(为经得起重复使用中酸性汗液和碱性洗液的侵蚀))某种化学物质。
抗冻疮机理:制止动脉的痉挛收缩(通过生理性舒解、物理性扶摸)消痒整理整理手段:选择一种在结构上近似组织胺(致痒的代谢产物,脱羧的组胺酸),活性又比组织胺较强的物质,连接在纤维上。
抗菌整理整理手段:抗菌剂化学结合等方法留存在织物上。
抗菌机理:抗菌剂直接作用或缓慢释放作用,抑制菌类生长。
抗霉腐整理整理手段:在织物上生成不溶性的抗霉腐物质、伯醇基化学变性、与纤维素纤维中羟基结合形成共价键。
抗静电整理整理手段:物理方法(带不同电荷的纤维混纺或交织添加油剂、给湿、车间接地)化学方法(用抗静电剂进行整理来消除,在疏水性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提高纤维的吸湿性表面离子化)。
防臭整理整理手段:抗菌法(使杂菌无法在织物上繁殖生长)吸收法氧化法。
防紫外线整理整理手段: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用紫外线吸收剂,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用反光性强的物质)。
防污整理易去污整理: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沾污后在水中易于洗除。
拒污整理:拒污整理是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在空气中不易被污物沾污。
1.含氟整理剂适合作拒油整理剂。
2. 聚丙烯酸系整理剂适合作易去污整理剂。
污物分类(1)油脂类物质:乙醚溶解物、食品油脂、汗脂。
(2)水溶性物质:盐、糖、尿、汁、酸、碱,果汁、菜汁、难除的淀粉、胶水、蛋白质、牛奶,易再沾污。
纺织品功能整理1、功能整理的含义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它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2、服装功能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遮体、保暖。
第二阶段:织物延伸的穿着功能(易保养功能)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防污、阻燃。
第三阶段:具有医疗、保健和防护等功能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止血、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
3、我国功能性纺织品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印染企业受服装企业选择面料的要求制约。
●开发的功能性面料不能做到时尚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结合。
●主要依靠印染后整理加工。
缺少从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全方位考虑,造成产品功能性不耐久,功能性指标不高,技术含量低,易被仿冒而低价竞争。
●功能性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功能性加工的环保和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思路主要依赖于助剂加工,不能做到多学科交叉研发,因而,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缺乏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
●缺乏市场调研投入。
4、染整加工的内容坯布准备>前处理(练漂)>染色和印花>整理>一般整理和特殊整理>功能整理第一章总论一、纺织纤维概论1、纺织纤维的涵义一般而言直径细到几微米或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细度大许多倍的物质称为纤维。
其中长度达几十毫米以上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挠曲性或具有一定的包缠性和其他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称为纺织纤维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变形丝、异形纤维、超细纤维、混纤丝、复合纤维、易染色纤维、吸水吸湿纤维功能性纤维:抗静电和导电纤维、防紫外线纤维、光导纤维、抗菌防臭纤维、变色纤维、纳米纤维、智能纤维高性能纤维:芳纶1414、芳纶1313聚苯并恶唑PBO、聚四氟乙烯PTFE、碳纤维二、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1、涵义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指除一般纤维及纺织品所具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纤维及纺织品,如卫生保健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舒适功能纺织品、医疗和环保功能纺织品等。
涤纶面料的分类与特点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以聚酯为原料制造的纤维,在纺织行业中应用广泛。
涤纶面料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点,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本文将介绍涤纶面料的分类和特点。
一、涤纶面料的分类1.按照使用环境分类涤纶面料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类。
•室内涤纶面料:主要适用于室内环境,如家居布艺、床上用品、家居装饰品等。
这类面料柔软舒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够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室外涤纶面料:主要适用于户外环境,如户外服装、帐篷、遮阳篷等。
这类面料通常具有防水、防风、透气等功能,能够有效抵御户外恶劣环境的侵蚀。
2.按照纺纱方式分类涤纶面料根据纺纱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涤纶长丝面料和涤纶短纤面料两大类。
•涤纶长丝面料:这类面料由连续长纤维制成,具有光滑细腻的手感和优秀的丝光,通常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合制作高端服装和家居用品。
•涤纶短纤面料:这类面料由断裂短纤维制成,通常比较粗糙,手感稍差一些。
但是短纤维的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这类面料供应量充足,价格也相对较低,适合大批量生产的中低端产品。
3.按照织造方式分类涤纶面料根据织物的织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涤纶机织面料和涤纶针织面料两大类。
•涤纶机织面料:这类面料多采用织机进行生产,具有丰富的花型和图案,可以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如衬衫、裙子、床上用品等。
•涤纶针织面料:这类面料多采用针织机进行生产,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舒适性,适合制作下装、运动服装、内衣等。
二、涤纶面料的特点涤纶面料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点:1.高强度:涤纶纤维强度高,是普通棉纤维的5-10倍,是普通丝绸的2-3倍。
因此,涤纶面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不易变形。
2.耐油污:涤纶纤维对油脂具有较好的抵抗性,油污不易粘附在面料上,容易清洗。
3.良好的耐候性: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不易褪色和衰老。
即使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也不易变色和变黄。
4.耐高温:涤纶纤维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热稳定性好,不易熔化和燃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VC面料易去污整理的工艺探讨
众所周知,涤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皱性,但是由于其中的涤纶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对油污的亲和力很强,容易吸附油污,而且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难以洗涤。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环境友好的要求,人们要求织物具有“易保洁”
性能,即要求织物干态不容易被沾污,即使沾污,洗涤过程中污垢特别是油性污垢也很容易被洗掉,这便是通常所说的“易去污”整理。
宾馆饭店
中厨师的工作服、一些重型企业中经常接触柴油、马达油的员工工作服等,经过易去污整理后,穿着保洁更容易,因而广受欢迎。
本文通过对涤棉织物表面性能的分析,以工艺条件选择试验为依据,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流程并优化了工艺条件。
1、工艺原理:
涤棉织物的易去污整理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解决,一是改善涤纶纤维的亲
水性能,二是提高纤维在空气中的拒油性能,即通过化学整理改善织物的表面性能,降低其在空气中的表面张力,从而使织物具有干防油污性;洗涤时,易去污整理剂中亲水性链段又会在织物表面定向排列,使其亲水化而产生去污和防止再沾污的作用。
2、易去污整理剂的选择:
由于氟烃基聚合物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随着氟烃基链的增长,整理后
织物的防水防油性越好,在氟烃基链上引入亲水性基团如聚乙二醇、聚醚等使其亲水化,引入交链基团使之能和纤维或交链剂反应提高整理品的耐久性,因此我们选择含氟类易去污整理剂:汽巴精化OIEOPHOBOL
ZSR和日本明成化学株式会社易去污整理剂SRM-65。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 前言自本世纪初人造纤维工业化生产以来,至今化纤已占了纺织纤维中的五成以上。
其中,涤纶产量又占了化纤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涤纶是纺织用化学纤维中左右全局的最大一个品种。
近年来,随着涤纶细旦、超细旦纤维的迅猛发展,除了在仿真丝薄型服装面料方面应用广泛之外,用于装饰和产业方面,如:帐篷、高性能清洁布、汽车,飞机等内装饰布、地毯、沙发面料、墙布等也愈来愈广泛。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产品向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未来纺织品发展的主要趋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除了传统的坚牢、耐用等力学性能要求外,各种舒适性能、外观性能和特殊性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经过特种整理的新型纺织品能给人们提供各种优异的功能,从而满足特殊用途的要求,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及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其中之一[4]。
2 防水与防水透湿整理2·1 防水性织物的防水性是指织物阻抗水分子透过的性能。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织物的表面涂上一层不透水的涂层,如聚氯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等,以消除其透水性,此类方法过去应用较多,但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这种涂层不能透过水蒸汽,它限制了人体汗液蒸发后的散发,并使水汽冷凝在织物的内表面,穿着很不舒服。
2·2 防水透湿机理防水性和透湿性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但从织物结构和加工方式上可取得一致。
水汽分子的直径一般为4×10-4µm,雨滴的直径通常为102µm 。
所以只要织物中孔隙的直径控制在水汽分子可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的范围内,便可起到防水透湿的作用。
织物要阻止水的渗透,取决于织物表面能的大小及水滴对织物表面的接触角Q,当Q大于等于90时,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小于水的临界表面张力,织物可以被水润湿。
但由于织物具有芯吸性(毛细管效应),不能阻止水滴的渗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防水整理,使织物的表面能低于水,同时由于水的内聚力的作用,水滴呈珠状,从而使织物具有防水性能。
科学解析织物透气性的影响因素织物透气性是指空气垂直透过织物,在织物的正反面形成一定的压差,测定某一压差下单位时间内透过织物的空气量。
那么,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织物的透气性呢?通常情况下,影响织物透气性的因素主要有织物材料、织物组织结构、加工方式、水洗次数、焙烘等,本文帮你科学详细解读一下这些因素的相关影响。
1.织物材料对透气性的影响选用组织结构和厚度相似的棉、麻、羊毛、尼龙、涤纶五类织物,分别采用YG(B)461型数字式织物透气仪按GB/T5453-1997测试透气性(下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织物材料是影响透气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总体上,棉、麻、羊毛等天然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织物的透气性好于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
2.织物组织结构对透气性的影响织物组织结构也是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其透气性关系为:透孔织物>缎纹织物>斜纹织物>平纹织物。
这是因为平纹织物经纬线交织次数最多,纱线间孔隙较小,透气性也较小;透孔织物纱线间空隙较大,透气性也较大。
由于织物组织结构与密度的变化,引起浮长增加时,织物的透气率也随之增加。
当织物的经纬纱纱支不变,经密或纬密增加,织物的透气性下降;织物密度不变,而经纬纱细度减小,织物的透气性增加。
一定范围内,纱线的捻度增加,纱线单位体积重量增加,纱线直径和织物紧度降低,织物的透气性提高。
3.加工方式对透气性的影响选用同一规格的纯棉平纹织物(11.7tex×11.7tex315根/10cm×267根/10cm),对其分别进行柔软、液氨柔软、免烫、液氨免烫、液氨潮交联和三防等后整理,比较不同整理方式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液氨整理可以提高织物的透气性,液氨潮交联织物的透气性最好;普通柔软和免烫整理的透气性相对较差。
液氨柔软和液氨免烫织物的透气性比相应的柔软和免烫织物提高20%。
这是因为棉织物经液氨整理后,纤维变细,中空腔管和孔洞空隙变小,扁带状扭曲减少,纤维变细,使织物的透气量上升。
摘要】本文采用有机氟树脂对涤纶桃皮绒织物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并研究非甲醛类和甲醛交联剂对拒水拒油耐洗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添加交联剂的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拒水拒油的耐久性。
经10次洗涤拒水度保持90以上,拒油性保持6级,甲醛类交联剂(三聚氰胺、2D树脂)比非甲醛类交联剂(EH)对拒水拒油的耐洗性提高稍为明显。
整理织物的抗静电性、透气性有所提高,但 10次洗涤后稍有下降。
织物的白度和手感经整理后稍有下降,但多次洗涤后能接近未处理织物。
有机氟树脂整理染色织物,其色光未变,但有增深效果。
通过临界溶解时间(CDT)和差热分析(DSC)测试,表明交联剂存在时,能与有机氟树脂形成三维网状树脂沉积在纤维表面和纤维之间,或与非晶区涤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反应,从而提高了耐洗性。
1.前言随着涤纶细旦、超细旦纤维的迅猛发展,除了在仿真丝服装面料方面应用外,还用于装饰和产业用布,如:汽车、飞机等装饰布,沙发面料,墙布、帐蓬及高性能清洁布、过滤或吸附材料等。
对特殊要求的高附加值的织物需要拒水拒油、防污、阻燃、防幅射等功能整理。
本文主要采用有机氟树脂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并研究提高拒水拒油性的耐久性方法和机理。
拒水拒油、防污整理是在织物上施加一种整理剂,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使之不易被水和常见油污所润湿。
国内外生产的拒水剂有:①石蜡—铝皂类,②吡啶季铵盐类,③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④硬脂酸铬络合物,⑤有机硅类等。
以上几种拒水剂有共同缺点:不拒油、不防污、耐洗性差[1]。
近年来,含氟化合物在织物上拒水拒油、防污整理的应用正在发展中。
1955年美国3M公司首先开了有机氟树脂,后来日本住友公司开发了Sumifluoil EM-11、EM-12,日本旭硝子公司开发了Asahi GuardAG-710、480等有机氟树脂。
与传统的拒水剂相比,具有较好的拒水拒油防污性能。
[2]。
国内对含氟化合物的研究始于60年代中期,曾合成过甲基丙烯酸酯含氟乳液,但因质量和价格等因素未很好应用生产。
纺织品功能整理1、功能整理的含义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它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2、服装功能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遮体、保暖。
第二阶段:织物延伸的穿着功能(易保养功能)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防污、阻燃。
第三阶段:具有医疗、保健和防护等功能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止血、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
3、我国功能性纺织品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印染企业受服装企业选择面料的要求制约。
●开发的功能性面料不能做到时尚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结合。
●主要依靠印染后整理加工。
缺少从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全方位考虑,造成产品功能性不耐久,功能性指标不高,技术含量低,易被仿冒而低价竞争。
●功能性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功能性加工的环保和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思路主要依赖于助剂加工,不能做到多学科交叉研发,因而,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缺乏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
●缺乏市场调研投入。
4、染整加工的内容坯布准备>前处理(练漂)>染色和印花>整理>一般整理和特殊整理>功能整理第一章总论一、纺织纤维概论1、纺织纤维的涵义一般而言直径细到几微米或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细度大许多倍的物质称为纤维。
其中长度达几十毫米以上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挠曲性或具有一定的包缠性和其他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称为纺织纤维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变形丝、异形纤维、超细纤维、混纤丝、复合纤维、易染色纤维、吸水吸湿纤维功能性纤维:抗静电和导电纤维、防紫外线纤维、光导纤维、抗菌防臭纤维、变色纤维、纳米纤维、智能纤维高性能纤维:芳纶1414、芳纶1313聚苯并恶唑PBO、聚四氟乙烯PTFE、碳纤维二、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1、涵义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指除一般纤维及纺织品所具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纤维及纺织品,如卫生保健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舒适功能纺织品、医疗和环保功能纺织品等。
洁威化工C8防水剂JV-002一、产品介绍C8防水剂JV-002是一种氟素防水、防油、防污整理剂,适合于各种纤维,能赋予天然纤维如棉,化纤如涤纶、尼龙及它们的混纺织物优异的防水防油易去污效果。
二、技术指标外观:白色乳液pH 值:6-8离子性:非/弱阳离子水溶性:室温下,易溶于水相溶性:可与树脂配伍,不适合与阴离子助剂同浴三、主要性能1、赋予天然纤维及化纤极好的拒水、拒油、易去污性能;2、具有良好耐水洗、干洗的性能,尤其加有免烫树脂效果更佳;3、与其它化学品有良好兼容性,可与树脂等常用试剂同浴使用;4、化学稳定性好,乳液稳定性基本不随工作液的pH值变化而变化;5、具有良好的渗透、低泡性能,因而应用效果更佳;6、不含可燃性溶剂,处理方便,对人体无毒;7、应用时无头尾差现象,对色光影响小;8、整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9、环保产品,不含APEO、PFOS,PFOA含量在1ppm以下四、使用工艺最佳用量需根据待处理织物的组织结构及拒水、拒油的要求而定。
1、普通防水防油建议配方织物纯棉涤棉聚酯锦纶用量(g/l) 25-50 15-20 5-10 10-20用冰醋酸调工作液pH值至4-5工艺条件:一浸一轧,轧余率50-80%,烘干110-130℃×0.5-2min,焙烘150-160℃×2-4min或180℃×1-2min2、耐久整理建议配方织物纯棉涤棉聚酯锦纶用量(g/l)25-50 20-40 10-20 10-20树脂30-40 20-40 20-30 20-30催化剂10-15 7-15 7-10 7-10工艺条件:一浸一轧,轧余率50-80%,烘干110-130℃×0.5-2min,焙烘150-160℃×2-4min或180℃×1-2min3、增加手感建议配方柔软剂可以和防水剂同时使用而增加织物的手感。
五、包装贮存125kg /桶;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保质期6个月。
涤纶家纺面料“三防”整理工艺研究蒋志新;张超民;姜建堂;严一新【摘要】采用不同“三防”(防水、防油和防污)整理剂对涤纶家纺面料进行整理,研究纳米分散液在”三防”整理中的应用,探讨焙烘温度、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测试了“三防”整理后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分散液明显提高了“三防”整理的效果,在优化工艺下,整理织物的“三防”效果好,且耐水洗,物理性能和色牢度等与未整理织物差别小.【期刊名称】《轻纺工业与技术》【年(卷),期】2017(046)005【总页数】4页(P31-34)【关键词】防水整理;防油整理;防污整理;涤纶【作者】蒋志新;张超民;姜建堂;严一新【作者单位】莱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兴313109;莱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兴313109;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宁波唯质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S195.5+9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家纺产品的需求趋向于多元化,传统的外观追求和保暖舒适的服用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近年来,在国内外家纺展上可以明显发现一些新材质、新科技元素的应用,具有抗菌防臭、防螨抗污和负离子等功能性的家纺面料也越来越多。
时尚消费者在终端家纺产品的选用上对其产品的需求更细化,如布艺沙发面料,除了传统要求外,更看重面料的“三防”(防水、防油、防污)功效。
传统涤纶“三防”整理多采用八碳含氟助剂,被欧盟标准(oeko-tex)认定可能产生超标物质PFOA、PFOS,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不再符合纺织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环保的六碳氟系整理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3]。
研究选取几种“三防”整理剂对涤纶家纺面料进行整理,探讨自制纳米分散液在“三防”整理中的应用,对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并测试整理后织物的综合性能。
材料:全涤斜纹桃皮绒面料100 D/288f×300D/288f(织物密度220根10cm×160根/10cm,克重135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