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用药时间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一、填空题1、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 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患者例外)。
2、接受清洁手术者,预防用抗菌药物宜在术前0.5至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手术中给予第2 剂。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所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3、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 种。
5、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可授予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1 天。
6、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 种。
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2 种。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 个品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 3 个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 4 个品规。
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 5 个品规。
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两个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
8、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9、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用抗生素要注意什么抗生素是一类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其能够抑制或杀死导致感染的细菌。
然而,使用抗生素需要谨慎,以免引起抗生素滥用和抗生素耐药性等问题。
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使用抗生素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抗生素处方通常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原体的敏感性确定。
所以,在选择抗生素和剂量上,应当听从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嘱完整服用。
不要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以免因不正确的选择和用药方式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其次,使用抗生素时应当严格按照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
抗生素的剂量是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和肝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的。
用药时间通常是根据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确定的,但不论使用时长如何,都应该按时均匀地服药。
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和药物调整。
第三,使用抗生素时应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滥用抗生素是指在无明确感染或确定感染致病菌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生素。
过度使用则是指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不符合抗生素的推荐用药方案。
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仅导致疾病治疗效果不佳,还可能对其他患者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应当严格执行医生的处方,不可轻易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
第四,使用抗生素期间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使用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消化道反应等。
如果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或停药。
此外,还应避免与抗生素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和食物,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第五,抗生素不能治疗病毒性感染。
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无效。
因此,在感染病原体未明确的情况下,不能随意使用抗生素。
对于由病毒引起的感冒、流感和某些呼吸道感染,应选择其他适当的治疗方法,如休息、补充液体、退热药等。
在必要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
最后,使用抗生素后应进行必要的康复护理。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错误的使用方法和滥用,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这类药物。
一、理解抗生素在了解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原理。
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根据其作用机制的不同,抗生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
每种类别的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二、仅对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或其他类型的感染无效。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前,我们必须确认感染的类型。
通常,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以确保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时,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嘱咐使用。
包括剂量、用药频率和用药期限等方面的指导。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随意调整用药量或停药,即使症状改善也不应提前停药。
此外,即使症状消失,也应按照医生给予的完整疗程完成使用,以防止细菌的复发和耐药性的形成。
四、遵守用药时间和间隔为了保证抗生素的疗效,我们需要按时使用,并且在每次使用之间保持适当的时间间隔。
例如,某种抗生素的建议用药间隔为8小时,那么我们需要按时服药,并在8小时之后再次服药。
遵守用药时间和间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吸收和效果。
五、不要共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是针对个体的,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的反应和效果。
因此,绝对不应该共用抗生素。
即使是相同类型的细菌感染,也不能将自己或他人的未用完的抗生素用于其他人的治疗。
六、避免滥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是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滥用抗生素,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仅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抗生素,不自行购买和使用。
2. 不要将抗生素用于非细菌感染或未经确诊的情况。
阿莫西林如何服用方法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它可以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阿莫西林一般以片剂、胶囊或颗粒剂的形式出现。
具体服用方法如下:1. 遵循医生的指示: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最好是咨询医生的建议。
医生会根据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适当的剂量和用药频率。
2. 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阿莫西林每天需要分成2到3次服用。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在早晨、中午和晚上各个时间点服药。
遵循规定的用药时间可以帮助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3. 注意饭前或饭后服用:阿莫西林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具体服用时间的选择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习惯。
然而,一些人可能会出现胃不适的副作用,所以在饭后服用阿莫西林可能会减轻这种不适感。
4. 注意不良反应:个体对药物的反应是有所不同的,某些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如果在服用阿莫西林期间出现皮肤发痒、红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的指导。
5. 持续用药:即使症状好转或消失,也不应提前停止服药。
必须完成医生规定的疗程,以确保感染彻底消除,防止细菌耐药的发生。
6. 注意存储方式:将阿莫西林保存在干燥、避光、低温的环境中,远离儿童。
切勿使用过期的药物,以免影响药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1. 如果错过服药时间,应尽快补药。
如果已接近下一个剂量的服药时间,可以跳过丢失的剂量,继续下一次的正常用药。
2. 阿莫西林剂量的调整可能需要针对年龄、体重、肝功能和肾功能等因素进行。
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并且按照医生给予的建议进行用药。
3. 阿莫西林有时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在使用阿莫西林之前,应告诉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品和补充剂。
医生可以了解到任何潜在的相互作用,并提供适当的建议。
总之,正确的用药方法对于阿莫西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使用阿莫西林之前,确保咨询医生的建议,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以确保最大效益和最小风险。
抗生素的剂量和用法准确计算药物用量抗生素在医疗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细菌感染。
然而,正确计算和使用抗生素的剂量是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计算药物用量,并提供一些关于抗生素用法的指导。
一、抗生素剂量计算的重要性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对于安全和有效地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过高的剂量则可能导致药物毒性增加以及细菌产生耐药性。
因此,准确计算药物剂量可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二、药物剂量计算的方法1. 体重法:根据患者的体重来计算药物的剂量。
通常,药物剂量会根据每千克体重的毫克数来确定。
例如,如果一个成年患者的体重为60kg,医生要给予一种抗生素,其推荐的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mg,则该患者应该接受600mg的药物。
2. 表面面积法:将患者的体表面积考虑在内,根据体表面积来计算药物剂量。
这一方法通常用于儿童或特殊情况下的患者。
计算体表面积的公式为:BSA (m²) = (身高 (cm) ×体重 (kg) / 3600) ^ 0.5根据计算得到的患者体表面积和药物的建议剂量,可以准确计算药物用量。
三、抗生素用法的指导1. 遵循医生的指示:首先,使用抗生素前必须听从医生的指示。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感染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的个人特点等,来决定使用何种抗生素以及剂量。
2. 服药时间和次数:抗生素通常需要每日多次服用,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患者必须按时服用药物,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忘记服药,不要双倍服用。
而是尽快服用漏掉的那一剂药物。
3. 完整用药疗程:不要中途停止使用抗生素,即使症状好转或消失。
这是因为细菌可能仍然存在,不完整的疗程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
必须完成完整的疗程,直到医生的指示停药。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抗生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不良反应增加。
在服用抗生素期间,避免与医生未知的药物同时使用,除非得到医生的明确指示。
各种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细菌感染。
不同类型的抗生素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必须详细了解使用说明,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一、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是最早使用的抗生素之一,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常见的青霉素类抗生素有青霉素V、青霉素G等。
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青霉素类抗生素可口服或注射给药。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照规定的剂量和频率进行用药。
2. 用药时间:通常情况下,每日2-4次,按照医生指示使用,并严格按时服药。
3. 注意事项:不得擅自停药,药物治疗期间避免饮酒。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等感染。
常见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等。
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口服、注射、静脉滴注等多种给药方式,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
2. 用药时间:每日2-3次,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服药或注射。
3. 注意事项:禁止长期或过量使用,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
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应咨询医生。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用药方法:通常以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和剂量使用。
2. 用药时间:每日1-2次,根据医生的指示按时给药。
注意给药时间间隔要均匀。
3. 注意事项: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肾毒性和听力损伤等不适反应,如出现耳鸣、尿量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可广谱抗菌,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感染。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抗生素在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指南创伤感染是指在创伤(外伤)后引起的感染症状,主要包括红肿、疼痛、局部渗出、发热等。
抗生素在创伤感染的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的应用指南,包括选药原则、用药时间、剂量调整等方面,以期帮助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创伤感染治疗的效果。
一、选药原则1.根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了解创伤患者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道杆菌等,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对这些菌株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安全性。
了解患者对抗生素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在选择抗生素时,还要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是否正常,避免药物在体内的积累导致不良反应。
二、用药时间1.早期应用抗生素。
创伤后尽早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遏制感染的发展,减轻创伤患者的感染症状,并降低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
2.短期使用抗生素。
创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时间通常为7-14天。
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临床反应进行调整。
三、剂量调整1.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调整剂量。
创伤患者通常需要较大剂量的抗生素来达到治疗效果,但要在保证肾功能正常的前提下进行。
在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需要减小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防止药物积累导致中毒反应。
2.按规定时间给药。
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给药时间密切相关,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给药,避免漏服或越量使用。
四、联合用药1.合理选择联合用药。
在创伤感染治疗中,有时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多种抗生素,以增强治疗效果。
但联合用药需慎重,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联合用药。
2.避免无理由的过度联合用药。
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医疗费用,并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因此,在联合用药时要权衡利弊,避免无理由的过度用药。
五、持续教育与培训1.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医务人员要不断更新抗生素应用的相关知识,了解最新的病原菌耐药情况和抗生素的选择准则,提高创伤感染治疗的专业水平。
青少年常见感染病症的抗生素选择与用药指南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感染病症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对于感染疾病的治疗,抗生素是一种常见有效的药物选择。
然而,不正确的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和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青少年常见感染病症的抗生素选择与用药指南,帮助提高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率。
一、上呼吸道感染1. 患者的病情分为轻、中、重度,抗生素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轻度病情:选择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
- 中度病情:可选用氨苄西林青霉素类抗生素、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
- 重度病情:建议住院治疗,选用静脉用药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药物等。
2. 抗生素用药时间:- 轻度和中度病情:一般在症状缓解后继续用药2-3天。
- 重度病情:需密切监测感染指标,病情好转后至少使用7-10天。
二、胃肠道感染1. 轻度和中度胃肠道感染:- 若患者有轻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口服抗生素,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 严重呕吐、腹泻症状时,可以考虑使用静脉抗生素,如头孢唑肟等。
2. 抗生素用药时间:- 一般建议口服抗生素持续使用5-7天,需注意饮食调理和饮水量的增加。
三、尿路感染1. 一般选择的口服抗生素包括:- 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药物,对于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特别是未经治疗过的患者,效果较好。
- 抗生素选择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
2. 用药时间:- 幼儿:7-10天- 成人:常规疗程为3-7天,需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四、皮肤和软组织感染1. 轻度病情:可选用口服抗生素:- 常见的选择包括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
2. 中度或重度病情、有合并糖尿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建议选用静脉药物,如美洛西林、头孢曲松等。
3. 抗生素用药时间:一般为7-14天,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整。
五、其他常见感染病症对于其他常见感染病症,如中耳炎、咽炎、肺炎等,选择抗生素的原则与上述类似。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抗生素是一类具有杀菌或抑制菌种生长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正确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旨在帮助人们合理、科学地应对感染性疾病。
1. 遵循医生的建议在使用抗生素前,首先要咨询医生并按医嘱使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疾病类型、菌种感染的位置和程度等,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如剂量、频率和疗程等,能够确保药物的最佳疗效。
2. 注意用药时间抗生素通常需要按时用药,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持续浓度,对感染菌种进行有效的控制。
如果错过了某一剂量,应尽快补上,并保持正常的用药时间表。
3. 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应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仅对细菌引起的感染有效。
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和流感,往往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这些疾病无效。
因此,在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的情况下,不应滥用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不仅没有益处,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对治疗有效细菌感染的药物产生抵抗力。
4. 完整用药疗程即使症状减轻或消失,也不应提前停止用药,应坚持完成整个疗程。
提前停药可能导致细菌没有完全清除,并可能留下耐药菌种,在后续治疗中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
5. 不共享抗生素抗生素是个人特定的用药,不应与他人共享或使用他人的药物。
每个人的感染状态、菌种类型和体质不同,使用同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副作用。
6. 注意饮食注意事项某些抗生素可能对饮食产生影响。
例如,红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会与乳制品中的钙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
因此,在使用这些抗生素时应避免同时摄入大量乳制品。
7. 注意过敏反应使用抗生素时,应密切关注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对已知存在对某类抗生素过敏的人士,应尽量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8. 保存抗生素抗生素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远离阳光直射。
临床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其它类抗菌药物、青霉素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服药时间、决定因素及幽门螺杆菌根除四联方案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服药时间硝基咪唑类可用于各种厌氧菌的感染,包括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脓肿、脑脓肿等,治疗混合感染时,通常需与抗需氧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硝基咪唑类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1、甲硝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紊乱,特别是恶心和产生恶劣的金属味觉。
虽然食物可延缓药物吸收,但仍需要餐后服用。
甲硝唑的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用药前1天、用药期间停药后3日内禁止饮酒,2、替硝唑食物不影响生物利用度。
患者应被告知应与食物同服,以尽量减少上腹部不适和胃肠道不良反应。
用药前1天、用药期间、停药后3日内禁止饮酒,3、奥硝唑与食物同服或餐后服用。
奥硝唑亦有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其它类抗菌药物服药时间1、利奈唑胺利奈唑胺为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
临床主要应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等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
利奈唑胺的给药无须考虑进食的时间。
但是当应用利奈唑胺时应避免食用大量高酪胺含量的食物及饮料。
2、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10~30%)等,也有引起食管炎的报道。
食物不影响药物的吸收。
因此,克林霉素宜与食物或牛奶同服,以减少对胃和食管的刺激。
3、复方磺胺甲噁唑别名复方新诺明,是治疗和预防肺孢子菌性肺炎的首选药物。
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应餐后服用。
磺胺类药物可发生结晶尿等,用药期间必须多饮水。
磺胺类能抑制肠道B族维生素的合成,服用超过一周以上者,应同时给予维生素 B。
决定服药时间四大因素是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二是食物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三是人体生理病理的昼夜节律,四是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幽门螺杆菌(Hp)根除(四联方案) 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奥美拉唑:主要作用是提高胃内pH值。
眼科常见手术和疾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一、白内障手术1、手术前预防用药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乐必妥滴眼液)点双眼,术前2天用药q2h,术前1天用药q1h。
手术前频点抗生素滴眼液q15分钟,共4次。
2、手术后用药手术后继续点抗生素滴眼液(可乐必妥滴眼液与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可乐必妥滴眼液qid,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用量则根据手术后前房、角膜的反应而定,常规qid,必要时可增加到q2h。
晚上睡前使用抗生素眼膏,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
使用时间持续2周。
有高危感染因素,可全身使用抗生素。
二、抗青光眼手术使用抗生素药物原则同白内障手术。
1、手术前预防用药术前常规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乐必妥滴眼液)点双眼,术前2天用药q2h,术前1天用药q1h。
手术前频点抗生素滴眼液q15分钟,共4次。
2、手术后用药手术后继续点抗生素滴眼液(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用量则根据手术后前房等的反应而定,常规qid,必要时可增加到q2h。
晚上睡前使用抗生素眼膏,如复方妥布霉素眼膏。
使用时间持续2周。
有高危感染因素,可全身使用抗生素。
三、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qid,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q id,至手术后2周。
晚上使用抗生素眼膏。
四、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手术前无需使用抗生素,手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静脉注射。
五、外路视网膜脱离手术手术前术眼使用抗生素滴眼液qid,手术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q id,至手术后2周。
晚上使用抗生素眼膏。
六、准分子激光手术手术前抗生素用药原则同白内障手术。
七、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术后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
为了规范其治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血组在《中华眼科杂志》2010年第8期已经发表《我国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治疗专家共识(2010年)》,内详解眼内炎的处理。
医生开抗生素规定尊敬的病人:您好!根据您的病情和体检结果,我决定给您开具一份抗生素处方。
请您务必按照以下规定来使用抗生素,以确保治疗的成功和您的健康。
1. 使用时间:您需要按照处方上的说明确切地服用抗生素。
通常来说,抗生素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发挥最佳的疗效,因此您不能随意中断或跳过剂量。
请您每天按时服药,并定时复诊以便我能更好地了解您的病情。
2. 剂量与频率:请您按照处方上的剂量和频率来使用抗生素。
剂量和频率是根据您的病情和体重来确定的,可能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请不要随意自行调整剂量,否则可能会导致用药无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3. 饭前或饭后:某些抗生素需要在饭前或饭后服用,这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请您仔细阅读处方上的说明,确保在正确的时间服药。
如果您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请随时与我咨询。
4. 所服用的药物:请您不要将处方中的抗生素与其他人共用。
每个人的病情和生理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药物对每个人的疗效也会有所不同。
共用药物可能会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和感染的复发。
此外,您还需告知我您是否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出现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5. 不良反应:抗生素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等。
如果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您应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并与我联系。
我会根据您的症状来做相应的处理。
6. 温馨提醒:请您一定记住,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或其他病因引起的疾病是无效的。
因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请务必确保您的病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并遵循我的指导来使用抗生素。
希望以上规定对您有所帮助。
请牢记,正确使用抗生素是保障您的健康的重要一环。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与我联系。
祝您早日康复!医生敬上。
手术抗生素使用原则最新指南
1. 适应症
-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尤其是对高风险手术患者。
- 预防某些特殊手术并发症,如阑尾手术后盆腔感染、结肠手术后腹膜后感染等。
2. 用药选择
- 选择对手术切口潜在致病菌具有良好活性的抗生素。
- 考虑抗生素的安全性、价格和方便性。
- 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除非有特殊原因。
3. 给药时机
- 预防性抗生素应在手术开始前1小时内给药,以确保在手术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 对于较长手术,可根据手术时间和抗生素的半衰期适当补充剂量。
4. 给药途径和剂量
- 静脉给药是首选,可确保较高的血药浓度。
- 剂量应根据患者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调整。
5. 给药时间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通常为手术后24小时内停药。
- 对于清洁手术,单次给药即可。
- 对于污染手术,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6. 特殊人群
- 对于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不全等特殊人群,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 对于儿童和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应格外审慎使用抗生素。
7. 监测与评估
- 密切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等不良反应。
- 定期评估抗生素使用情况,优化用药方案。
以上是手术抗生素使用的一般原则,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手术情况、患者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治疗皮肤病的西药及使用说明在阳光明媚的艳阳天里,人们享受着户外活动的乐趣,但有些人却因为皮肤病而无法尽情地享受夏日的美好。
皮肤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幸运的是,现代医学发展迅速,我们有许多西药可以有效治疗各种皮肤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治疗皮肤病的西药,并探讨其使用说明。
一、类固醇药物:强效而高效类固醇药物是治疗皮肤病常用的西药之一,其具有强效而高效的特点。
类固醇药物能够显著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皮肤病的症状。
然而,为了确保它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该注意以下使用说明:1. 使用前咨询医生:在使用类固醇药物之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用药方案。
2. 按医嘱使用:在使用类固醇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来使用。
不要随意地增加或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3. 避免长期使用:虽然类固醇药物在治疗皮肤病方面非常有效,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肌肉萎缩、皮肤变薄等。
因此,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应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
二、抗生素药物:奏效于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原因,而抗生素药物则是治疗这类皮肤病的首选药物。
下面是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说明:1. 规定使用时间:抗生素药物一般需要规定的使用时间,通常是5至7天。
不要过早停药,也不要过度延长使用时间,以免产生耐药性。
2. 个体化用药:抗生素药物有多种选择,医生会根据细菌的敏感性和患者的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请务必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3. 谨防过敏反应:某些人可能对抗生素药物过敏,使用前请告知医生过敏史,并密切关注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就医。
三、抗真菌药物:有效治疗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使用抗真菌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此类感染。
以下是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说明:1. 外用药物:抗真菌药物一般为外用药物,如药膏、喷雾剂等。
使用时,首先清洁患处,然后均匀涂抹药物,避免擦伤或损伤皮肤。
抗生素使用指南适应症与使用说明抗生素使用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药物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的使用,导致了一系列抗生素耐药问题的产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将介绍抗生素使用的指南、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以期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参考。
一、抗生素使用的指南1.抗生素选择在选择抗生素时,医生应根据病原体的敏感性、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来进行判断。
一般情况下,首选窄谱抗生素,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减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2.适当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应遵循适应症原则,即临床上确实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使用。
医生应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3.合理的用药疗程抗生素的使用疗程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特性来确定,通常情况下,治疗期应不超过一周。
过长或过短的疗程都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或者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二、抗生素的适应症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临床情况,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咳痰等。
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的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2.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等。
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
一般情况下,选用针对常见细菌的窄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氨苄西林等。
3.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对于轻度感染,可选用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对于严重感染或疑似蜂窝织炎、坏死性筋膜炎等,应及时采用静脉给药的广谱抗生素。
4.胃肠道感染胃肠道感染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细菌性肠炎等。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等。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注意对病原体的耐药性情况,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三、抗生素的使用说明1.用药时间和剂量根据医生的指导或药品说明书,患者应准确使用抗生素,并按时完成课程,避免中途停药或过量用药。
头孢服用方法头孢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等感染疾病。
正确的头孢服用方法对于治疗疾病和减少药物副作用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头孢的常见服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用药剂型。
头孢主要有口服和注射两种用药剂型。
口服头孢适用于轻度和中度感染,而注射头孢适用于重度感染或者无法口服的情况。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用药剂型进行用药。
2. 用药时间。
头孢的用药时间一般为每日2-3次,每次8-12小时一次。
具体用药时间和频次应根据医生的处方进行,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时间和频次。
3. 用药剂量。
头孢的用药剂量应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体重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用药剂量为0.25-1g,儿童则根据体重进行计算。
用药剂量的确定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患者不应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4. 用药间隔。
头孢的用药间隔一般为8-12小时,不同剂型和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来确定用药间隔,不得随意更改。
5. 用药注意事项。
在服用头孢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空腹或饭后服用,头孢一般可以空腹或饭后服用,但应避免与含有钙离子的食物一同服用,以免影响药效。
避免与酒精同服,头孢与酒精同服可能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应避免饮酒。
完成整个疗程,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按照医生的处方完成整个疗程,不得擅自停药,以免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6. 不良反应。
头孢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过敏等。
在用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总之,正确的头孢服用方法对于治疗感染疾病非常重要。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用药,注意用药时间、剂量、间隔以及注意事项,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患者能够根据以上介绍,正确合理地使用头孢,加快康复进程。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抗生素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杀灭感染病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然而,在使用抗生素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一、依医生嘱咐使用在使用抗生素前,一定要首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抗生素需要准确的诊断和处方,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以及用药剂量,确保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结果。
二、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来进行。
患者应该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提前停药。
即使病情好转,也不能自行停药,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疗程,以免产生药物抗性,导致治疗失败或复发。
三、正确的用药时间抗生素通常需要在空腹或饭前用药。
有些特殊的抗生素需要与食物一起服用,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患者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用药。
若漏服了抗生素,应尽快补服或者咨询医生的意见。
同时,不应过度依赖抗生素,引起药物滥用。
四、注意饮食禁忌在使用某些特殊类型的抗生素时,饮食上可能有一些禁忌。
例如,同某些抗生素一起食用乳制品会影响药效,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同时食用这类食物。
此外,还应注意避免饮酒等可能与抗生素产生相互作用的物质。
五、避免滥用和乱用抗生素滥用和乱用抗生素已成为当今医疗界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了避免滥用抗生素,患者应积极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合理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
此外,如果出现病情改变,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是否正在服用或者曾经使用过抗生素,以便医生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处置。
六、参与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管理抗生素耐药性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峻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应对。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耐药性发展的关键。
作为使用者,我们应当自觉遵守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抗生素,并帮助他人增加抗生素的使用正确意识。
此外,大众教育、科学研究和政策支持也是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作者简介:高洁(1983.7—),女,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兽药、饲料、畜产品安全。
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分靶动物都是猪,家禽方面还没有鸡蛋残留的检测方法。
这些“漏洞”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因行情影响而不遵守休药期。
养殖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高风险主要来源于行情的波动,家畜生病后一般都需要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而很多抗生素休药期短则3d ,长的可达28d 。
在休药期内,如果行情出现上涨,养殖场很可能不顾药物在体内还未代谢完全,冒险将饲养的畜禽屠宰上市,从而导致兽药残留超标。
4讨论动物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虽然从兽药生产端和使用端采取了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仍有很多不法分子选择冒险违规销售和使用兽药,新闻媒体也频频爆出儿童尿检兽药抗生素超标事件。
在这里笔者呼吁广大养殖朋友,为了我们个人和下一代的健康,请规范使用兽药。
█参考文献:[1]宋良喜.兽药残留与动物源性食品监管对策[J].时代报告,2018(8):167.[2]高静荐.兽药残留对动物性食品安全影响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8(10):50.[3]孙作刚.动物性食品安全与兽药残留监控[J].新疆畜牧业,2013(6):25-26.生素作为畜禽养殖中防治疾病的主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用药时间和使用方法直接关系到抗生素使用效果和畜禽健康水平,因此应科学掌握抗生素的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对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物;用药时间;剂量;疗程抗生素用药时间和注意事项高洁(辽宁省凌源市畜产品安全监察所辽宁朝阳12250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0.06.0061抗生素用药时间在治疗畜禽疾病时,应根据各自药物的特性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时间投给畜禽,并且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一些事项,才能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此举例说明一些药物的最佳使用时间。
有的药物会被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分解,为了保证抗生素疗效,需要在采食前1h 使用,例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盐酸多西环素、环丙沙星、林可霉素等。
甲硝唑片
特点:口服生物利用度佳达100%,t1/2β6-11hr
食物影响
食物降低普通片峰浓,推迟达峰时间,但影响不显著
进食可增加缓释剂吸收
与乙醇同服,出现戒酒硫样反应,及致死报告
为减少本品对胃肠道反应,可在进食时服用或餐间服用
缓释剂型可与食物同服
服用本品时应避免饮用含乙醇饮料
克林霉素
食物影响:食物对本品吸收无显著影响
结论: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
林可霉素
食物影响
食物对本品吸收影响显著,延迟或减少吸收高达50%
各种软饮料可使本品吸收减少62-85%
结论:
应空腹服用
服用本品前1-2hr应避免进食或饮用软饮料
在服药后1-2hr内应仅饮水,不得进食
米诺环素
食物影响
食物延缓与减少本品吸收,峰浓度下降11-13%,达峰时间延长1hr
牛奶及奶制品对本品吸收影响较其它四环素类药物为小,对其它四环素族可下降25-75%,本品仅下降11%
铁使本品吸收下降可达77%
结论:
应空腹服用,或进食少量不含铁及奶制品食物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避免与牛奶或奶制品同时服用
使用本品时,应避免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多西环素
食物影响
食物延迟吸收,可使血清浓度下降10-20%
牛奶或奶制品可使本品Cmax下降27%,吸收度下降30%
乙醇加快本品代谢,使本品半衰期缩短,疗效下降
结论
应空腹服用,如消化道刺激症状明显可与少量不含奶制品食物同时服用
不得与牛奶或奶制品同时服用
服用本品时应避免饮用含乙醇的饮料
罗红霉素
食物影响
进食减慢吸收速率及降低吸收度,生物利用度下降21%,峰浓下降,达峰时间延迟
牛奶及奶制品可增加本品生物利用度达15%
结论:应空腹服用或与牛奶、奶制品同时服用
克拉霉素
食物影响:与剂型、释放速率及年龄有关
延迟速释片吸收,影响达峰时间及代谢物形成
进食增加缓释片吸收,与空腹相比AUC增加30%
进食降低成人混悬液剂型吸收,但增加儿童吸收量
结论:
速释片应空腹服用
缓释片应与食物同服
成人应空腹服用混悬液,儿童服用混悬液时可与食物同服
第四代喹诺酮
现进入临床应用品种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吉米沙星正在临床验证中,此二种第四代喹诺酮药物食物对其吸收影响较小,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
洛美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类,口服生物利用度90%
食物影响:进食对其基本无影响
结论: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
氟罗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中长半衰期品种,t1/2β长达10hr,达峰时间1-2hr,生物利用度接近100%
食物影响
轻度降低吸收度
高脂、富钙食物降低峰浓与AUC及推迟达峰时间
本品不影响咖啡因代谢
结论:虽食物对吸收有轻度影响,但由于本品高生物利用度,仍可与食物同服
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目前正在取代环丙沙星广泛应用于临床。
半衰期长达5-8hr,可一天一次用药,且生物利用度可达95%以上
食物影响:食物对本品吸收基本无影响
食物可使左氧氟沙星Tmax延长至1hr,Cmax轻度下降约14%
对氧氟沙星仅见Tmax延长,而AUC及Cmax均无改变
本品不干扰咖啡因代谢
结论:可空腹或进食后服用,且与食物中钙及咖啡因含量无关
诺氟沙星
特点:第三代喹诺酮中生物利用度最低者,仅相当于所给剂量40%
食物影响
延迟吸收速度及减少吸收度
牛奶或奶制品可使本品吸收减少40%
由于本品抑制咖啡因清除,与富含咖啡因类食物同用,使血中咖啡因浓度增高,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结论
餐前1hr或餐后2hr服用
不应与牛奶或富含咖啡因的饮料同时服用
头孢克洛
特点:由于本品是双极性,一水化合物,且在肠壁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吸收,双脂层及粘液层对其吸收无障碍,故生物利用度高,可达所给剂量90%左右,但不同剂型间吸收有差异
食物影响
进食影响混悬剂吸收,使达峰时间延迟,从45分钟延迟至1hr,峰浓度下降1/2-1/3
进食可提高长效缓释片吸收,使吸收度明显增加,升高峰浓度
结论
混悬剂型应予餐前1hr或餐后2hr服用
长效缓释片应在进食时或餐后1hr内服用
含钙、镁制剂可降低长效缓释片吸收,不应与钙、镁制酸剂等同时服用
进食对片(胶囊)剂仅见峰浓度轻度下降,可空腹服用或服用前进食少量食品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头孢地尼
特点:第三代头孢菌素,其生物利用度不仅受食物影响,且与剂型剂量相关,胶囊剂生物利用度300mg-21%;600mg-16%,混悬剂约为25%
食物影响
高脂饮食明显地影响吸收,可使Cmax下降16%,AUC下降10%
结论:应空腹或进食后2hr服用
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
特点:前体药物,体内经非特性酯酶水解成头孢呋辛产生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所给剂量40%左右
食物影响
进食可明显增高生物利用度,可增至50%,牛奶及奶制品作用更明显,可使AUC增加22-88%,峰浓度也明显提高
食物作用与剂型相关,食物对混悬剂影响最显著
结论:进食时服用或与牛奶(奶制品)同服
前体药物—头孢泊肟酯
特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泊肟的前体药物,生物利用度约为41-50%
食物影响
进食可提高生物利用度可从40-50%增至52-64%
食物作用与剂型相关:对混悬剂作用不明显,可使片剂AUC增加34%,Cmax增加22% 机制:食物抑制肠腔酯酶,使本品降解前先吸收,故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结论:本品应与食物同时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