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碘淀粉比色法测定血清淀粉酶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10
淀粉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淀粉酶是一类能够催化淀粉水解的酶,在生物体内和工业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准确测定淀粉酶的活力对于研究酶的性质、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以及相关工业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淀粉酶活力测定方法。
一、碘淀粉比色法碘淀粉比色法是一种较为经典且常用的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后,剩余的淀粉与碘液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颜色的深浅与剩余淀粉的量成正比。
通过比色法测定反应后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准备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淀粉溶液的试管,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 pH 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
然后,迅速向各试管中加入碘液,使反应终止。
最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各试管溶液的吸光度。
根据事先绘制的标准曲线,将吸光度值转换为剩余淀粉的浓度,从而计算出淀粉酶水解淀粉的量,进而得出淀粉酶的活力。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缺点是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于低活力的淀粉酶测定可能不够准确。
二、DNS 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 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其原理是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还原糖,还原糖能与 3,5-二硝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共热,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生成量与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通过比色测定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
操作过程如下:将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在适宜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适量反应液,加入DNS 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进行。
冷却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与碘淀粉比色法相比,DNS 法的灵敏度较高,能够更准确地测定低活力的淀粉酶,但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一些。
三、斐林试剂法斐林试剂法也是基于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的原理。
斐林试剂由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组成,还原糖能将斐林试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离子,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淀粉酶(AMS)测定试剂盒说明书(碘-淀粉比色法)一、 原理:淀粉酶能水解淀粉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糊精,在底物浓度已知并且过量的情况下,家人碘液与未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复合物,根据蓝色的深浅可推算出水解的淀粉量,从而计算出AMS 的活力。
二、 试剂组成与配制:(100T )1、0.4mg/ml 底物缓冲液:60ml ×1瓶,4℃冰箱保存6个月。
2、0.1mol/L 碘贮备液:7ml ×1瓶,4℃避光保存6个月。
0.01mol/L 碘应用液的配制:将碘贮备液:蒸馏水=1:9稀释,现用现配4℃避光保存。
三、 操作表: 测定管(u 管) 空白管(0管)底物缓冲液(ml )37℃预温5分钟0.5 0.5 待测样本(ml ) 0.1混匀,37℃水浴,准确反应7.5分钟 碘应用液(ml ) 0.5 0.5蒸馏水(ml )3.0 3.1 混匀,660nm 波长,1cm 光径,蒸馏水调零,测各管吸光度。
*注:不同样本批量测试前需要做预实验,确定最佳取样浓度,将 (空白OD-测定OD 控制在0.05~0.150之间) 四、 计算:1、 单位定义:100ml 血清(浆)中的AMS ,在37℃与底物作用30分钟,水解10mg 淀粉为1个单位。
2、公式:样本测试前稀释倍数空白管吸光度测定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样本测试前稀释倍数分钟分钟空白管吸光度测定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801.01005.730105.04.0dl AMSu(此公式适用于测定血清中淀粉酶)血清淀粉酶的含量测定一、实验准备:1、实验器材:移液枪(100~1000ul、10~100ul、1000~5000ul、2~20ul)、5mlEP管、0.5mlEP管、比色皿、100ml烧杯、漩涡仪、水浴箱,分光光度计、计时器。
2、实验药品:NaCl、蒸馏水、0.4mg/ml底物缓冲液、0.1mol/L碘贮备液。
二、实验步骤:1、0.01mol/L碘应用液的配制:将碘贮备液:蒸馏水=1:9稀释,现用现配4℃避光保存。
碘量法测定淀粉含量实验报告实验六:碘-淀粉比色法测淀粉含量一、实验原理对于淀粉含量较少的植株样品,也可采用碘–淀粉比色法。
淀粉在加热情况下能溶于硝酸钙溶液中,当碘化钾和硝酸钙共存时,碘能以碘–淀粉蓝色化合物沉淀全部淀粉。
将此沉淀溶于碱液,并在酸性条件下与碘作用形成蓝色溶液进行比色。
二、试剂1.0%硝酸钙溶液。
2.0.5%碘液:称5.00g结晶碘和10.00g 碘化钾,放入研钵混合干研,然后加10mL蒸馏水研至全部碘溶解,将溶液全部转入1000mL容量瓶定容后,贮于磨口试剂瓶。
3.5%含碘硝酸钙溶液:取10mL 0%的硝酸钙溶液,加入160mL水再加入3mL 0.5%的碘液混匀,现用现配。
4.标准淀粉溶液:称取纯淀粉50mg于研钵中,加3mL 0%硝酸钙溶液,研细并转移到100mL的三角瓶中,用15mL 0%的硝酸钙溶液冲洗研钵,无损地收集于三角瓶中。
将三角瓶置于沸水浴中煮沸5min,冷却后全部转入50mL容量瓶中并定容。
此液为1mg/mL的淀粉标准液。
5.0.1mol/L NaOH。
6.0.1mol/L HCl。
三、材料与方法绘制标准曲线取标准淀粉溶液:取7支管,编号,按下表顺序加入各试剂,混匀静置15min后离心,其他操作同样品测定步骤,显色后在590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
以光密度为横坐标,淀粉含量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管号 1 2 3 4 5 6 7 标准淀粉溶液(ml) 0 0.5 1.0 2.0 3.0 4.0 5.0 0%硝酸钙溶液(ml) 5.0 4..0 2.0 1.0 0 0.5%碘液(ml) 2 每管淀粉含量(mg) 0 0.5 1.0 2.0 3.0 4.0 5.0 称取1~3g叶片,剪碎放入研钵,加5mL 0%的硝酸钙溶液,研磨成糊状移入100mL的三角瓶中,用10mL 0%的硝酸钙冲洗研钵,无损地收集于三角瓶中,瓶口盖上小漏斗,在沸水浴上煮沸3~5min(叶片含淀粉少的3min,含淀粉多的5min),使样品中淀粉转变为胶体溶液。
淀粉酶(AMS)检测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简介:淀粉酶(Amylase ,AMS)又称1,4-α-D-葡聚糖水解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淀粉酶测定方法主要分为天然淀粉底物方法和确定底物方法,前者的方法有碘-淀粉法,后者有以麦戊糖底物的方法,以4-NP-G 为底物的方法。
Leagene 淀粉酶(AMS)检测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其检测原理是血清或血浆等样本中α-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麦芽糖以及糊精等,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色复合物,其蓝色深浅与未经酶促反应的空白管比较,可计算出淀粉酶的活力单位。
该试剂盒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值,可用于检测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液或匀浆液、血浆、血清、尿液等样品中内源性的淀粉酶活性。
如果采用酶标仪检测,则检测的样本数较多,100T 的比色法检测试剂盒可以检测。
该试剂盒仅用于科研领域,不宜用于临床诊断或其他用途。
组成:自备材料:1、 比色杯或96孔板2、 生理盐水3、 蒸馏水4、 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操作步骤(仅供参考):1、 KI 工作液:取出KI Solution 恢复至室温,KI Solution :蒸馏水混匀,即为KI 工作液。
4℃避光可保存一个月。
2、 准备样品:① 细胞或组织样品:取恰当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如果有必要需进行适当匀浆,低速离心取上清,冻存,用于AMS 的检测。
② 血浆、血清和尿液样品:血浆、血清按照常规方法制备,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可以直接用于本试剂盒的测定,尿液通常也可以直接用于测定,-80℃冻存,但为了消编号 名称TE0203 100T TE0203 200T Storage试剂(A): AMS Assay buffer 50ml 100ml 4℃ 试剂(B): KI Solution 5ml10ml 4℃ 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除样品本身颜色的干扰,需设置加了血浆或血清但不加底物的对照。
③高活性样品: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活性的AMS,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PBS等进行稀释,也可以采用ALP Assay buffer稀释。
碘量法淀粉
碘量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淀粉含量的方法。
在碘量法中,利用碘和淀粉之间的化学反应来测定淀粉的含量。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一定浓度的碘溶液。
2. 取一定量的样品,将其加入试管中。
3. 加入适量的水,使样品充分溶解。
4. 加入几滴碘溶液到样品中。
5. 用移液管或滴管将样品与碘混合均匀。
6. 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碘与淀粉反应会生成蓝色或紫色的物质。
7. 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判断样品中淀粉的含量。
淀粉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需要注意的是,碘量法只能用于测定淀粉的相对含量,不能确定淀粉的具体含量。
此外,碘量法还有一些误差来源,例如样品中的其他化合物可能干扰碘与淀粉的反应。
因此,在进行淀粉含量测定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来进行验证。
碘-淀粉比色法测定唾液淀粉酶一 实验目的1、 掌握比色法测定a-淀粉酶的原理;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二 实验原理1、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 (A =εbc)为基础。
2、血清中α-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α-1,4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键支链的糊精。
a-淀粉酶淀粉 葡萄糖+麦芽糖+糊精+碘液 蓝色复合物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其蓝色的深浅与未经酶促反应的空白管比较,从而推算出淀粉酶的含量。
3、酶活力的大小、即酶量的多少用酶活力单位(U )(active unit )表示。
1961年国际生物化学学会酶学委员会提出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IU )来表示酶的活力,规定为:在最适条件(25℃)下,每分钟内催化1微摩尔(μmol )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定为一个活力单位,即1IU = 1μmol /min 。
这样酶的含量就可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有多少酶活力单位来表示(U/g 或U/ml )。
4、 计算公式:A A 1.65100AMY A 55X-=⨯⨯⨯空白管吸光度测试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 其中,A A A -空白管吸光度测试管吸光度空白管吸光度代表测定管淀粉的大致水解程度,大小范围为0~l 。
当测定管淀粉未被水解时,其蛋白酶活性为0;当测定管淀粉被完全水解时,其值为1。
1.61515151100X⨯⨯⨯⨯中,5151100⨯⨯”为碘一淀粉比色法中淀粉酶活性的单位定义-100ml 唾液中的淀粉酶,在37度5min 水解淀粉5mg 为1个单位,1.6151X ⨯⨯表示实验的测试条件:X 代表稀释后的唾液量,稀释倍数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若50倍稀释唾液0.1ml ,则唾液量为0.002ml ,反应时间为5分钟,1.6g/L 淀粉溶液1.0ml ,即淀粉量为1.6mg 。
测定淀粉酶活性的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一、简述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物质的生物催化剂,其在食品工业、生物塑料生产以及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淀粉酶的活性,本研究将比较分析两种常用的测定淀粉酶活性的方法:碘量法和比浊法。
该方法系通过加入碘与淀粉样液来测量淀粉的水解程度,但是它无法避免一些还原性物质的干扰。
比浊法是基于酶反应产生胶体体系的形成,据此原理可测定淀粉酶活力。
本实验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测定淀粉酶活性时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以期找到一种更为理想和高效的测定手段。
1. 淀粉酶的简介及重要性淀粉酶是一种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糖类物质的生物催化剂,它在食品工业、发酵工业以及生物塑料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淀粉酶的活性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催化效率越好。
研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对于这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淀粉酶在食品工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制作面条、饼干等食品时,需要确保食品中的淀粉得到充分分解,从而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
淀粉酶能够有效分解淀粉,使其转化为糖类物质,为食品提供甜味和黏性,因此它是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酶制剂。
淀粉酶在发酵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糖化酶就是一种淀粉酶,它能够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源。
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淀粉酶,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进行定向发酵,生产出各种有用的产品,如抗生素、酶制剂等。
淀粉酶在生物塑料工业中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一种环保型的生物塑料,其降解过程需要淀粉酶的参与。
通过利用淀粉酶降解塑料中的淀粉成分,可以降低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淀粉酶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淀粉酶活性的方法,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和目的在淀粉酶活性的研究中,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测定酶活力。
本部分将详细介绍两种常见的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碘量法和比色法,并阐述它们的目的。
检测淀粉的实验方法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稻谷、小麦、土豆等。
然而,在实验室中,准确检测淀粉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食品行业和生物学研究中。
因此,寻找一种准确可靠的实验方法来检测淀粉的存在和浓度是科学家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碘液检测法,它能够简便而有效地检测淀粉的存在。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样品中淀粉的含量,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一、引言- 引入主题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它在食品、制药和工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淀粉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或者进行科学研究。
淀粉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检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检测淀粉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淀粉含量。
这对于生物学研究、食品监测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步骤和原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淀粉检测方案。
- 指出研究淀粉含量的必要性淀粉作为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并且在食品、工业和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准确测定淀粉的含量对于了解植物生长、食品质量和工业生产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淀粉含量有助于对植物生长的了解。
淀粉在植物中作为主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定不同植物器官中的淀粉含量,我们可以评估植物体内能量的分配情况,从而了解不同器官在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能量的利用策略。
其次,对食品中的淀粉含量进行研究可以评估食品的质量。
淀粉是许多食品如面粉、米饭和面条等的重要成分之一。
食品中淀粉的含量直接影响其口感、质地和储存性能。
因此,准确测定食品中的淀粉含量可以帮助评估食品的质量,指导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的优化控制,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