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跆拳道基本步型详细动作解说
- 格式:docx
- 大小:37.12 KB
- 文档页数:1
跆拳道标准操分解动作跆拳道是一种源于韩国的传统武术,以其独特的格斗技巧和身体协调性而闻名于世。
而在跆拳道的训练中,标准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有序而规范的动作来提高学员的基本功和技能水平。
本文将对跆拳道标准操中的关键动作进行详细分解,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操练内容。
一、基本立定式(Ready Stance)在进行跆拳道标准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站在规定的基本立定式中。
基本立定式是跆拳道的起始动作,它要求学员保持身体直立、双脚并拢、脚尖稍微向内,并将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恢复平衡、集中注意力,并做好进一步动作的准备。
二、操开始(Start)接下来,我们从基本立定式进入操开始的动作。
在操开始时,学员需要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并将双手放在胸前。
这一动作的目的是为了从静止状态进入到实际的操练状态,为后续动作的进行做好准备。
三、右脚向后踏出(Step Back with Right Foot)在操开始之后,我们首先要进行的是右脚向后踏出的动作。
学员需要将右脚向后踏出约一步的距离,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这个动作是为了为后续动作中的进退方向做好准备,并提高学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四、左脚向前踏出(Step Forward with Left Foot)接下来是左脚向前踏出的动作。
学员需要将左脚向前踏出与右脚相同的距离,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这个动作的目的是为了回到初始位置,并为后续的动作做好准备。
五、右手向前刺(Thrust with Right Hand)在完成左脚向前踏出之后,我们要进行的是右手向前刺的动作。
学员需要用右手做出向前刺的动作,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准确的动作节奏。
这个动作是为了练习臂部力量和反应速度,并提高学员的攻击能力。
六、左脚跨到右边(Step Left Over Right)接下来是左脚跨到右边的动作。
学员需要将左脚跨到右脚的右侧,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跆拳道太极六章动作名称及品势线路图(2)跆拳道的脚步要点1、后踢支撑脚的后脚跟要保证对准目标,这个好多人都容易忽视!后踢和侧踢原理上是一样的,大腿发力,这样可以保证你的力是一个方向在运动。
在转身看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压肩,比如踢右腿的后踢,当从右面往后看目标的时候,很多人肩膀就跟着起来了,肩膀一旋转,腰也就跟着动,这时候腿就会往左偏!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起腿的一瞬间,注意那条腿和支撑腿是相互紧贴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踢的目标就是你的正后方。
2、下劈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
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
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
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前面,成实战姿势。
3、旋风踢转体动作要迅速果断,左脚内扣落地时脚跟对敌。
右脚随身体又转向后右侧摆起时不要太高,以能带动身体旋转起跳为宜。
左脚蹬地起跳,身体腾空,但不过膝,目的是快速旋转出腿。
左脚横踢时,右腿向下落地,要快落站稳,即横踢目标的同时右脚落地。
4、后越步右架站立,右脚发力两脚同时向后回撤一步,保持右架准备姿势,反之左架亦然。
向后回撤时,重心不宜起伏过大,尽量使重心平稳移动,两脚稍离地即可。
后跃步常使用在对方进攻,自己需要快速与对方拉开距离时,此时由于自己有一个向后撤的惯性,再用进攻的动作就有一定的难度,一般是使用迎击动作入后踢或后旋等。
因此若对方使用后跃步时,自己要防止对方的阻击动作。
如果自己使用组合动作,在对方跃步时,自己一般使用侧踢、推踢或外摆劈腿等动作。
5、勾踢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体侧。
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右腿以膝关节为轴继续向前上方伸成直线。
顺势右脚的脚掌用力向右侧屈膝鞭打,顺鞭打之势上体右转,右腿屈膝回收,右脚落回原处,成实战姿势。
跆拳道的基本动作(1)前踢(smapkick):实战姿势的基本姿势开始。
跆拳道基本步伐后退步+跳换步跆拳道基本步伐后退步+跳换步跆拳道的基本步伐一:后退步由标准的实战姿势开始,前脚掌用力蹬地,后脚先退后一步,前脚随地后退,两脚以及身体仍保持原来姿势。
若前脚掌蹬地后,后脚沿地向后滑行一步,前脚随即同样向后滑行一步,两脚以及身体仍保持原来的姿势,叫做后滑步退。
跆拳道的基本步伐二:跳换步跆拳道也由标准的实战姿势开始,两脚同时蹬地使身体腾空,空中两脚前后交换,同时转体;落地时身体姿势成另一侧的准备姿势。
跳换步的腾空不宜高,略离地即可;换步时要拧腰转髋,迅速敏捷,其目的是干扰对方的攻防思路,选择适于自己进攻的方位和转换自己身体的得分部位使对方不能得分。
跆拳道的基本步伐三:前进步练习跆拳道时两脚成斜马步,两手握拳置于胸前。
前进时后脚蹬地向前迈步,身体侧转成另一侧斜马步,可连续进行。
这是前进步中的一种上步,注意拧腰转髋。
前进时后脚蹬地,前脚向前滑行称为前滑步;后脚蹬地,前脚向前跳跃称为前跃步。
跆拳道的基本步伐四:后撤步前脚抬起向后经后脚内侧向后撤一步,形成和原来相反的实战姿势。
后撤步可根据实战需要左右变化,调整与对方的相对距离,准备进行攻击或反击。
跆拳道的特点1、以腿为主,以手为辅,主要关节武器化跆拳道技术方法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腿法,腿法技术在整体运用中约占4/5,因为腿的长度和力量是人体中最长最大的,其次才是手。
腿的技法有很多形式,可高可低、可近可远、可左可右、可直可屈、可转可旋,威力极大,是比赛时得分和实用制敌的有效方法。
其次是手法,手臂的灵活性很好,可以自如地控制完成防守和进攻动作,同时可以变化为拳、掌、肘、肩的多种用法,进行实战。
在竞赛规则之外的跆拳道实战中,人体的一些主要关节部位亦可用来作进攻的武器或防守的盾牌,这是跆拳道技术的本质,如人体的手、肘、脚等关节部位,是跆拳道实战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打击武器。
2、方法简捷,刚直相向不论是在比赛时还是在格斗中,跆拳道的进攻方法都是十分简捷而有效的。
跆拳道基本功及步法练习和级别划分1前踢:实战姿势的基本姿势开始。
右脚蹬地髋关节向左旋转,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
当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时,关节向前送,向前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腿尖,整条腿踹直。
踢击后迅速放松,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仍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小腿放松,要有弹性;往前送,高踢时往上送;小腿回收与前踢的速度一样快。
主要攻击部位有面部,下颏,腹部,裆部。
前踢亦可用于防守。
将前踢发力部位由脚尖改换为脚跟时,前踢动作就变为前蹬动作,动作方法要点相同,只是脚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2侧踢:实战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提起,两手握拳置于体侧;随即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髋关节向左旋转,右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蹬伸,右脚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线踢出,力点在脚跟。
发力后没起腿路线收腿,放松,重心落下原处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起腿时大小腿,膝关节夹紧;踢出发力时头肩,腰,髋,膝,腿和踝成一直线;大小腿直线踢出,原路线收回。
侧踢动作的主要攻击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头面部。
3后打:空战姿势已经开始,起身后腿撤退背对着对方。
战略重点科玄珠至左脚右脚蹬地后屈膝提出诉讼,右脚切合左大腿,两手握拳放在胸前;随即左脚蹬地抬起,右脚自左大腿内侧向后方直线招入,力超过脚跟。
假动作后右脚沿原路线快速归还,成空战姿势。
动作诀窍:起至腿后上体和大小腿卷曲趋紧;后打时动作延展略长,用力延展;起身,提腿,恶汉动作已连续一次性顺利完成,无法停滞;敲打目标在正后偏右。
后打动作的主要反击部位存有膝部,腹部,裆部,胸部和头面部。
4下劈:实战姿势开始。
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
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伸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
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地面,成实战姿势。
跆拳道的基本功动作跆拳道的基本功及步法练习跆拳道的基本功动作【扎马步】扎马步是许多门派的根基功夫,各派的马步大同小异,站马步桩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练腿力,二是练内功。
两拳放腰间,腰带上方,拳头不要超过肚子,手肘夹紧保持挺出正常出拳,身体不要扭动,拳头握紧、有力,一开始打一拳时不要发声,要听见袖口的声音,之后就要发声了,每打一拳就发出“cei"四声【马步冲拳】两拳放腰间,腰带上方,拳头不要超过肚子,手肘夹紧保持挺出正常出拳,身体不要扭动,拳头握紧、有力,一开始打一拳时不要发声,要听见袖口的声音,之后就要发声了,每打一拳就发出“cei"跆拳道是一种有着深刻含意的武道,是集柔,韧,锐利,力量四者合一技术。
练习跆拳道可以让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锻炼,同时达到塑身,瘦身的效果。
跆拳道有三大动作,这些动作要领有时候会出现很多误区。
【左手上格挡】从准备势开始,右臂弯曲置于腹部,留一拳距离,左臂弯曲置于右臂下,从右臂于身体空隙处上格置头顶上方,右手收回腰带部位。
右手同此。
上格挡用于防御一切对头部的攻击。
【左手中格挡】从准备势开始,左手握拳与肩膀齐平,拳眼向正前方,右手握拳向前伸直。
左手向前旋转格挡,右手收回腰带部位。
右手同此。
中格挡用于防御一切对的攻击。
【左手下格挡】从准备势开始,左手弯曲,左拳放在右肩上,右手伸直。
左手向下伸直出拳,右手收回腰带部位。
右手同此。
下格挡用于防御从身体侧面的攻击。
【摆踢】动作规格:从左势实战姿势开始,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左脚支撑,右腿屈膝提起;左脚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向内旋转约180度,右腿膝关节内扣,右腿向左前方伸出,伸直后用脚掌向右侧用力屈膝鞭打,然后右腿顺势放松屈膝回收,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1、起腿后右腿屈膝抬过水平,然后内扣。
2、右脚要随转体尽量向左前伸展。
3、右脚掌向右鞭打时要屈膝扣小腿。
4、鞭打后顺势放松。
易犯错误:提膝后直接向前方伸直右腿,没有做膝内扣动作,因而影鞭打后不放松,落地姿势改变。
⼀、实战中常⽤的基本步法: 1、前进步: 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两脚成斜马步,两⼿握拳置于胸前。
前进时后脚蹬地向前迈步,⾝体侧转成另⼀侧斜马步,可连续进⾏。
这是前进步的⼀种——上步。
注意拧腰转髋。
前进时,后脚蹬地,前脚向前滑⾏称为前滑步;后蹬地,前脚向前跳跃为前跃步。
前滑步和前跃步都属于前进步,是主动进攻时采⽤的步法。
也可⽤于假动作;配合⼿臂动作进⾏,便于快速接近对⽅。
2、后退步: 由标准实战姿势,前脚掌⽤⼒蹬地,后腿先退后⼀步,前脚随即后退两脚以及⾝体仍保持原来姿势。
若前脚掌蹬地后,后脚沿地向后滑⾏⼀步,前脚随即同样向后滑⾏⼀步,两脚以及⾝体仍保持原来姿势,叫做后滑步退。
这种步法可以拉开和对⼿的距离,避开对⽅的进攻,准备做反击动作。
3、后撤步: 从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以后脚前脚掌为轴,前脚抬起向后经后脚内侧向后撤⼀步,形成和原来相反的实战姿势。
后撤步可根据实战需要左右变化,调整与对⽅的相对距离,准备进⾏攻击或反击。
4、侧移上步: 由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两脚前脚掌同时向左右侧蹬地离开原来的位置。
向左侧移动,离开原来的位置。
向左移叫左移步,向右移叫右移步。
侧移步的作⽤是避开对⽅有⼒的攻击,移动到对⽅的侧⾯,准备进⾏反击。
5、跳换步: 由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两脚同盟进蹬地使⾝体腾空,空中两脚前后交换,同时转体;落地时⾝体姿势成另⼀侧的准备姿势。
跳换步的腾空不宣⾼,略离地⾯即可;换步时要拧腰转髋,迅速敏捷,其⽬的是⼲扰对⽅的攻防思路,选择适宜⾃⼰的进攻⽅位和转换⾃已⾝体的得分部位使对⽅不能得分。
同时争取反击的空间和时间,马上转⼊进攻。
6、弧开步: 由标准实战姿势开始,前脚的前脚掌原地蹬搌地⾯,后脚同时向左(右)蹬地后右(左)跨移⼀脚,成为和原来准备姿势不同⽅向的准备姿势。
向左跨为左弧形步(或左环绕步),向右跨步为右弧形步(右环绕步)。
7、前(后)垫步: 由标准实战姿势开始。
后(前)脚向前(后脚)脚并拢的同时,前(后)脚蹬地向前(后)迈(退)步,仍成原来的实战姿势。
跆拳道初学者基本动作跆拳道是一项源自于韩国的武术运动,其特点是以脚法为主要攻击手段,同时也包括手法和防御技巧。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跆拳道的基本动作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跆拳道初学者基本动作。
一、基本姿势在进行任何动作之前,首先需要掌握跆拳道的基本姿势。
基本姿势分为两种:正面基本姿势和侧面基本姿势。
1. 正面基本姿势正面基本姿势是指身体正对前方,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具体操作如下:(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将左脚向左移动一步,使两脚间的距离与肩同宽。
(3)将右腿弯曲成90度角,并将左腿伸直。
(4)将双臂自然下垂。
2. 侧面基本姿势侧面基本姿势是指身体侧对前方,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具体操作如下:(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2)将左脚向左移动一步,使两脚间的距离与肩同宽。
(3)将右腿向前迈一步,并弯曲成90度角。
(4)将左腿向后伸直。
(5)将双臂自然下垂。
二、基本步伐在跆拳道中,基本步伐是非常重要的。
掌握基本步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攻击和防御。
基本步伐分为前进步、后退步、侧移步和转身步。
1. 前进步前进步是指向前迈出一步。
具体操作如下:(1)将身体重心放在后腿上,同时将前脚向前迈一大步。
(2)在迈出这一大步的同时,需要保持身体平衡,并且不要让身体过于倾斜或者摇晃。
2. 后退步后退步是指向后迈出一小步。
具体操作如下:(1)将身体重心放在前腿上,同时将后脚向后迈一小步。
(2)在迈出这一小步的同时,需要保持身体平衡,并且不要让身体过于倾斜或者摇晃。
3. 侧移步侧移步是指向左或者右侧迈出一步。
具体操作如下:(1)将身体重心放在左腿上,同时将右脚向右侧迈一小步。
(2)在迈出这一小步的同时,需要保持身体平衡,并且不要让身体过于倾斜或者摇晃。
4. 转身步转身步是指向左或者右转身。
具体操作如下:(1)将身体重心放在前腿上,同时将后脚向左或者右侧转动。
(2)在转动的过程中,需要保持身体平衡,并且不要让身体过于倾斜或者摇晃。
跆拳道太极七章24个动作详解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内家拳术之一,源远流长。
太极拳有七章的说法,即起势章、云手章、单鞭章、提手亮剑章、下势章、收势章和迎势章。
在每个章节中,都有着一系列精妙的动作,共计24个。
本篇将详细介绍这24个动作的姿势和拳理。
起势章:1. 起势: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意境应集中在丹田。
抬起右手,与右脚同时往前迈出一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云手章:2. 左云手:将左手从身前拉至左胯旁,掌心朝上,右手略微下垂。
3. 右云手:反之,将右手从身前拉至右胯旁,掌心朝上,左手略微下垂。
单鞭章:4. 单鞭:将右手先向前延伸,然后向右侧伸直。
左手则自然下垂,身体稍向右倾斜。
提手亮剑章:5. 提手亮剑:右手从侧面上举至头顶,掌心朝下,左手自然下垂。
6. 左右分蹬:双手同时向两侧伸直,同时右脚踩实地面。
7. 左右挽手:左手向下探并逐渐上升至自然高度,右手则向右方伸直。
下势章:8. 左下势:将左手自然地放至左胯旁,右手则由右侧成抱球状。
9. 右下势:右手自然地放至右胯旁,左手则由左侧成抱球状。
收势章:10. 左收势:将抱球状的左手绕至胸前,右手则立即抱球状。
11. 右收势:反之,将抱球状的右手绕至胸前,左手立即抱球状。
迎势章:12. 左迎势:将左手从胸前向前伸直,掌心朝下,同时右手自然下垂。
13. 右迎势:反之,将右手从胸前向前伸直,掌心朝下,同时左手自然下垂。
14. 前置势:将双手同时向前伸直,手心相向,准备进行下一个动作。
15. 差式左右起并立:左腿向左侧迈开,右手自然下垂。
16. 左右分蹬:与第6个动作相同。
17. 左右挽手:与第7个动作相同。
18. 左下势:与第8个动作相同。
19. 右下势:与第9个动作相同。
20. 左收势:与第10个动作相同。
21. 右收势:与第11个动作相同。
22. 左迎势:与第12个动作相同。
23. 右迎势:与第13个动作相同。
24. 收势:放低双手至丹田前方,双脚并拢,结束动作。
跆拳道太极七章24个动作详解(一)跆拳道太极七章24个动作详解第一章:三体式•脚立正、两臂放松自然下垂,头部轻轻前舞。
•双手分别向两侧打开,与肩同宽,手心向内。
•同时,慢慢提高认识,膝关节微屈,保持重心稳定。
第二章:抱虚势•身体稍向右侧转动,右腿膝盖微屈,左腿自然伸直。
•双臂按太极常见“抱球”形状,手心向内,呈现一个大圆球的姿态。
•上半身与双臂一同转动,保持稳定平衡。
第三章:单鞭•左脚将右脚踢开一步,与肩同宽。
•同时,双臂以圆的形状,前伸向正前方,但不要过分用力。
•保持上身的正直和平衡感。
•右手从右侧向前伸展,手心向内,与肩同高。
•左手自然向下垂放,与身体左侧保持一定距离。
•上半身稍向左侧转动,重心保持平稳,注意力集中在手部动作上。
第五章:白鹤亮翅•双腿微屈,分开与肩同宽,保持稳定平衡。
•左脚踩实地面,同时将右脚提起,脚尖尽量上翘。
•双臂向外伸展,手指微微分开,与肩同高。
第六章:摇掌式•双臂微微弯曲,手掌朝上,手指微微分开。
•左脚向前踏出一步,与右脚保持与肩同宽的距离。
•右臂自然下垂,保持重心平稳,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第七章:转身搂膝拗步•双脚稍微分开,与肩同宽,保持稳定平衡。
•双手稍微向前伸直,手背朝上,手指微微分开。
•缓慢转动身体,将目光转向相反的方向,同时膝盖微屈,轻轻拗动。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稍微弯曲膝盖。
•双手由胸前分开,右手自然下垂,左手手背朝上。
•上半身稍微转动,注意保持动作的流畅和舒适。
第九章:上步拦拿手•左脚稍微向前迈出一步,膝盖微屈。
•右手自然下垂,左手自然向前伸直,手掌朝下。
•上半身的转向要平滑自然,动作要保持舒适和稳定。
第十章:下步横扫腿•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向右侧稍微转动。
•双臂在身体前方稍微向下势力,手指微微分开。
•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右腿从右侧向左横扫。
第十一章:反身横扫腿•双腿微微弯曲,与肩同宽。
•右腿离地向右转动,同时将左手自然下垂,右手自然向前伸直。
•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左腿从左侧向右横扫。
跆拳道的基本功和技术动作跆拳道的基本功摆踢。
动作规格:从左势实战姿势开始,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左脚支撑,右腿屈膝提起;左脚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向内旋转约180度,右腿膝关节内扣,右腿向左前方伸出,伸直后用脚掌向右侧用力屈膝鞭打,然后右腿顺势放松屈膝回收,落回原地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1、起腿后右腿屈膝抬过水平,然后内扣。
2、右脚要随转体尽量向左前伸展。
3、右脚掌向右鞭打时要屈膝扣小腿。
4、鞭打后顺势放松。
易犯错误:提膝后直接向前方伸直右腿,没有做膝内扣动作,因而影鞭打后不放松,落地姿势改变。
进攻部位:头部、面部、胸部。
分解教学:1、从左势实战姿势开始。
2、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脚,左脚支撑,右脚屈膝前提。
3、左脚以前脚掌为轴,脚跟向内旋约180度,同时,右膝稍内扣。
4、右腿伸膝,右腿向左前方伸直。
右脚在屈膝扣小腿动作的带动下,向右用前脚掌做鞭打动作。
5、右脚鞭打结束后,放松屈膝回收,落回原地成左势实战姿势。
后踢动作规格:左脚掌为轴内旋约90度,上身旋转重心移到右脚,屈膝收腿直线提出,重心前移落下。
动作要领:1、起退后上身于小腿折叠成一团。
2、动作延伸,用力延伸。
3、转身,踢膝,出腿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顿。
4、击打目标在正前方稍偏右。
易犯错误:1、上身,大小退不折叠,直腿往上撩。
2、转身,踢腿有停顿,不连贯。
3、击打成弧线,旋转发力。
4、肩,上身跟着旋转,容易被反击。
劈腿动作规格:实战姿势开始。
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
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
然后放松向下以右脚后跟(或脚掌)为力点劈击,一直到前面,成实战姿势。
动作要领:腿尽量往高、往头后举,要向上送髋,重心往高起;脚放松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断;踝关节要放松。
劈腿的主要攻击部位有头项、脸部和锁骨。
易犯错误:1、起腿不够高,不够充分,重心不往高起;2、踝关节紧张,往下压太用力;3、重心控制,腿控制不好,落地太重,4、上身后仰太多,应随重心一起前移,保持直立。
跆拳道的基本拳法和腿法跆拳道的基本拳法和腿法跆拳道理论认为,经过专门训练,人的关节部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威力,特别是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跆拳道的基本拳法和腿法! 跆拳道的基本拳法(1)直拳1.前手直拳:基本姿势站立,右脚蹬地,上体微右转;同时左拳内旋,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右拳收至下颌处。
2.后手直拳:右脚蹬地,前脚掌向内转,转腰送肩,上体右转;同时右拳内旋,直线向前冲出,力达拳面。
左拳收至下颌处。
要点:出拳时,上体不可前倾,腰要拧转;大臂催动前臂,不可先向后引拳再冲出。
(2)摆拳1.前手摆拳:上体微右转,同时左臂内旋,抬肘至水平,使拳成平面弧形横击,臂微屈,拳心朝下,力达拳面2.后手摆拳:右脚蹬地,上体左转,同时右臂内旋,抬肘至水平,使右拳成平面弧形横击,拳心朝下,力达拳面。
要点:击打时要借助转体的力量,转腰、发力协调一致;上体保持正直,不可掀肘,手腕不要弯屈,拳走弧形。
(3)勾拳1.左勾拳;上体先向左转,重心微下沉;随之左膝及上体瞬间挺伸,并向右转体;同时左臂外旋,左拳由下向前上方勾起,拳心朝里,力达拳面。
2.右勾拳:右脚蹬地,扣膝合胯,腰稍右转,同时左臂外旋,右拳由下向上方勾起,拳心朝里,力达拳面。
要点:发力时,上体不可后仰、挺腹;重心下沉,脚蹬地拧转,上体跟着拧转,以加大勾拳力度。
动作要连贯顺达,用力由下至上,发力短促。
跆拳道的基本腿法(1)正蹬腿:重心前移,左腿直立或微屈支撑,右腿屈膝向前抬起,勾脚,收于胸前,膝关节快速蹬伸,力达脚跟;亦可送髋,脚掌下压,力达前脚掌。
要点:上体不可过于后仰,屈膝高抬,爆发用力,快速连贯。
(2)鞭腿:重心移至左退,上体向左转,前脚掌为轴,左脚跟内转:同时,右腿扣膝、绷脚背向右侧摆起,随即右腿经外向斜上、向里、向前鞭甩小腿,脚面绷平,力达脚背。
要点:扣膝,绷脚背,发力时大腿带动小腿,力点准确。
(3)侧踹腿:重心右移,右腿直立或微屈支撑;同时左腿屈膝抬起与髋同高,小腿外翻,脚尖勾起,展髋,挺膝向前踹出,上体微侧倾,力达脚底。
跆拳道基本技术图解竞技跆豢道的基本技术图解第一节实战姿势类型与基本步法施战姿势也称之为准备姿势,它是指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运用技法进攻或防守时的预爵动作。
一、实战姿势类型跆拳道的实战姿势可以分为:种类型,即标准实战姿势、侧向实战姿势和低位实战姿势:运动员在比赛时以根据对手的情况来删节相应的实战姿势,练习时,左腿在前称为左宴战姿势,右腿在前称为右实战姿势、标准实战姿势[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两脚之间的距离是本人肩宽的1.5倍,脚尖斜向前方45。
,前脚掌支撑,后脚跟抬起,两膝微屈,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身体放松,右手握拳置于胸前,高度应距下颌约一拳左于握拳置于左前方,高度,,肩同高,左手肘关节角度应大丁或等于900,上体保持正直,目视前方。
(图2-1、图2-2)[动作要领]实战姿势时,身体要放松,两膝要微剧,做标准实战姿势时,两腿不要站在一条直线上两侧以便保持身体平衡,使身体时刻处于待发状态側向实战姿势[动作方法]身体完全侧向,两脚间距离为肩宽的15—2倍,两脚在一条直线,其他同标准实战姿势、侧向实战姿势适用于侧踢、后踢等腿法。
(图2-3、图23附图)[动作方法]低位实战姿势站立时,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屈膝的角度加大,身体重心降低,两脚间隔为肩宽的1.5-2倍,其他同标准实战姿势,,低位实战姿势适用「反击技术,如:后踢、后旋踢的反击, (图2-4、网2-4附图)二、基本步法1前进步前进步包括前滑步、上步和前跃步,下面分剧予以介绍。
(1)前滑步[动作方法]实战姿势站立,右脚蹬地,左脚向前上十步,落地时车脚掌先着地,而后右:脚再向前跟进半步 (图2-5)[动作要领]移动时,两脚距离保持小变,两脚离地不要太高,进步要稳,跟步要快。
[实战作用]调整与对手之间的距离。
(2) 上步[动作方法]实战姿势站立,以左脚掌为轴。
脚尖外转,右脚蹬地向前上步,成实战姿势站立。
(图2-6)[动作要领]动作要协调,要有整体性,上步要快。
跆拳道的步法基本技术跆拳道的步法基本技术跆拳道的`步法基本技术准备姿势的基本步法准备姿势的基本步法,是指在准备姿势站立后,向不同方向移动的方法。
由于竞赛跆拳道规则的限制,在比赛中运动员主要是用腿攻击和防守反击,因此运动员的步法是否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进攻和防守或反击是否能够达到目的,这也使得步法训练在跆拳道训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上步1、动作过程:右架准备姿势(以下简称"右架")站立,右脚向前上一步,成为左架准备姿势(以下简称"左架")。
反之左架亦然。
2、要领:上步时通过向左拧腰转髋完成,两臂在侧自然上下移动,重心不要上下起伏过大。
3、实战使用:上步时,常用于逼迫对方后撤,或引诱对方进攻,而当对手使用上步时,自己可立即使用进攻技术进攻对方。
(二)后撤步1、动作过程:右架站立,左脚向后撤一步,成为左架准备姿势,反之左架亦然。
2、要领:后撤步时重心保持平稳移动,通过向左拧腰转髋完成,两臂在体侧自然上下移动。
3、实战使用:后撤步时,常用在对方使用前旋踢时,当对方准备继续进攻时,可用前腿的侧踢或鞭踢或下压阻击对方。
(三)前跃步(前进步)1、动作过程:右架站立,两脚同时向前跃进一步,保持右架准备姿势,反之左架亦然。
2、要领:向前跃步时,重心不宜起伏过大,尽量使重心平稳移动,两脚稍离地即可。
3、实战使用:前跃步时,常用在快速接近对方以使用旋踢或下压等进攻动作;当对方前跃步时,可用前腿的劈腿或后踢或后旋踢迎击对方,但有时对方使用前跃步是为了引诱自己反击后要调整重心时再进攻得点,因此,此时自己可随自后撤一步而不被对方所利用。
(四)后跃步1、动作过程:右架站立,两脚同时向后回撤一步,保持右架准备姿势,反之左架亦然。
2、要领:向后回撤时,重心不宜起伏过大,尽量使重心平稳移动,两脚稍离地即可。
3、实战使用:后跃步常用在对方进攻,自己需要快速与对方拉开距离时,此时由于自己有一个向后撤的惯性,再用进攻的动作就一定有难度,一般是使用迎击动作如后踢或后旋踢等。
跆拳道的11个基本步型详细解说跆拳道的11个基本步型详细解说跆拳道基本步型1、并步:两脚并拢,身体直立,两脚内侧贴紧并拢。
跆拳道基本步型2、开立步:亦称自然站立。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脚尖微外展,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手轻握拳,身态自然。
跆拳道基本步型3、准备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微外展,两手握拳抱于腹前,拳面相对,拳心向内。
跆拳道基本步型4、马步:亦称骑马式站立。
两脚左右开立大于肩宽,两脚平行,挺胸立腰,上体正直;两膝关节屈下蹲,重心在两脚之间。
跆拳道基本步型5、侧马步;亦称半月立。
由马步站法为基础,上体向侧(左或右)转,屈膝略内扣,身体重心偏重于前脚。
跆拳道基本步型6、弓步:亦称前屈立步,两脚前后开立,相距约一步半;前腿屈膝,后腿伸直,后脚前后开立与前脚的延长线成30度;前腿膝关节和脚面垂直,重心偏于前脚。
跆拳道基本步型7、前行步:亦称高前屈立。
两脚前后开立,姿态和平时向前走路时相似,步幅不大,重心偏于前脚。
跆拳道基本步型8、三七步:亦称后屈立。
两脚前后相距一步,后脚尖外展约90度,后膝屈曲,前腿膝微屈,脚尖朝前。
跆拳道基本步型9、虚步:亦称猫足立。
身体姿势和三七步相似,只是前脚的脚尖点地,脚跟提起,两膝关节微内扣,重心落于后脚。
跆拳道基本步型10、独立步:亦称鹤立步。
一腿直膝站立,脚尖外展约90度;另一腿屈膝上提,脚贴于支撑腿内侧或膝窝处。
跆拳道基本步型11、交叉步:亦称交叉立。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脚向另一脚的后面插步,脚掌着地,两腿膝关节交叉叫后后叉步。
一种是一脚向另一脚前面插步,脚掌着地,两腿膝关节做前交叉步。
跆拳道18个基本动作
跆拳道18个基本动作包括:
1、小跳步颠踢:站立位置,左右脚交叉跳步,并用右脚向前踢出。
2、左右横蹬踢:站立位置,从右腿开始,先向右横蹬,再切换到左腿,向左横蹬踢出。
3、左右跃踢:站立位置,从右腿开始,先向上跃起,再切换到左腿,向上跃踢出。
4、抬腿踢:站立位置,从右腿开始,抬腿向前踢出,再切换到左腿,向前踢出。
5、胯部旋踢:站立位置,右腿抬起,左腿向前伸直,右腿用胯部旋转踢出。
6、腰部旋踢:站立位置,右腿抬起,左腿向前伸直,右腿用腰部旋转踢出。
7、跃踢:站立位置,双腿同时跃起,双脚并拢向前踢出。
8、双腿横蹬踢:站立位置,右腿向右横蹬,左腿向左横蹬,两腿同时踢出。
9、双腿跃踢:站立位置,双腿同时跃起,双脚并拢向上踢出。
10、半蹲踢:站立位置,右腿向前踢出,同时双手蹲下,左腿向前踢出。
11、蹲踢:站立位置,双腿同时蹲下,双脚并拢向前踢出。
12、钩腿踢:站立位置,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右边抬起,用右腿钩出。
13、侧蹲踢:站立位置,双腿同时侧蹲,双脚并拢向前踢出。
14、前空翻踢:站立位置,右腿向前伸直,左腿抬起,右腿用空翻踢出。
15、后空翻踢:站立位置,右腿向前伸直,左腿抬起,右腿用后空翻踢出。
16、变换腿旋踢:站立位置,右腿抬起,左腿向前伸直,右腿用胯部旋转踢出,再切换到左腿,用胯部旋转踢出。
17、360度旋踢:站立位置,右腿抬起,左腿向前伸直,右腿用360度旋转踢出。
18、大跳踢:站立位置,双腿同时跃起,双脚并拢向上空翻踢出。
跆拳道基本姿势介绍是经过东亚文化发展的一项韩国,以“始于礼,终于礼”的武道精神为基础。
其脚法占70%。
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5套;另外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等。
接下来店铺为你带来跆拳道基本姿势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准备姿势:规定动作:--手掌伸直,从丹田开始慢慢向上握拳到胸口,然后向下旋转到丹田;--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是一立拳距离,拳和道带的距离是一拳距离;--腕关节伸直;--双脚自一开始动作起成平行步,两脚掌全着地。
扣分事项:--握拳后向上做动作或从胸口开始时;--动作进行或完成后肘关节向上翘起时;--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不标准时;--腕关节弯曲时;--在开始动作至完成的动作过程中伴随着后脚跟的抬动。
(二)还原姿势:规定动作:--手掌伸直,从丹田开始慢慢向上握拳到胸口,然后向下旋转到丹田;--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是一立拳距离,拳和道带的距离是一拳距离;--腕关节伸直;--双脚自一开始动作起成平行步,两脚掌全着地;--还原旋转时,利用前脚掌旋转。
扣分事项:--握拳后向上做动作或从胸口开始时;--动作进行或完成后肘关节向上翘起时;--动作完成后拳和拳的距离不标准时;--腕关节弯曲时;--在开始动作至完成的动作过程中伴随着后脚跟的抬动;--还原旋转时利用脚后跟或整个脚掌旋转时。
(一)并步(立正姿势)规定动作:--前脚尖向前方,双脚并拢;--双腿膝关节伸直。
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双脚没有并拢时;--膝关节弯曲时。
(二)并排步(平行步)规定动作:--脚内侧平行,前脚尖向正前方;--双脚内侧间隔宽度为一脚长宽度;--双腿膝关节伸直。
扣分事项:--前脚尖向左或向右时;--双脚内侧过宽或过窄时;--膝关节弯曲时。
(三)左、右站势(丁字步)规定动作:--左脚或右脚向外侧旋转90°;--双脚跟距离为一脚长距离;--双腿膝关节伸直。
扣分事项:--双脚外侧不形成90°时;--双脚内侧间隔过多或过少时;--双腿膝关节弯曲时。
转身上步跆拳道步法分解
转身上步跆拳道步法是跆拳道中的一种基本步法,也是比赛和实战中常用的步法之一。
它能够帮助跆拳道选手快速调整位置,躲避对手的攻击,同时也能够协助选手发出有效的进攻。
下面是转身上步跆拳道步法的分解:
1. 起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直身体,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2. 右脚向右侧迈过一步,同时向右转身90度,重心转移到右脚上。
3. 左脚随即跟上,向前迈出一步,身体重心从右脚转移到左脚上。
4. 左脚向左侧迈过一步,同时向左转身90度,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5. 右脚随即跟上,向前迈出一步,身体重心从左脚转移到右脚上。
6. 重复以上步骤,不断向前移动。
在跆拳道比赛和实战中,跆拳道选手通常会利用这个步法来接近对手,同时也能够在需要时快速脱离对方攻击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转身上步跆拳道步法时,身体应该保持稳定,动作要流畅自然,避免过度用力或失去平衡。
- 1 -。
2019跆拳道基本步型详细动作解说
跆拳道基本步型1、并步:两脚并拢,身体直立,两脚内侧贴紧并拢。
跆拳道基本步型2、开立步:亦称自然站立。
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脚尖微外展,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两手轻握拳,身态自然。
跆拳道基本步型3、准备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微外展,两手握拳抱于腹前,拳面相对,拳心向内。
跆拳道基本步型4、马步:亦称骑马式站立。
两脚左右开立大于肩宽,两脚平行,挺胸立腰,上体正直;两膝关节屈下蹲,重心在两脚
之间。
跆拳道基本步型5、侧马步;亦称半月立。
由马步站法为基础,上体向侧(左或右)转,屈膝略内扣,身体重心偏重于前脚。
跆拳道基本步型6、弓步:亦称前屈立步,两脚前后开立,相距约一步半;前腿屈膝,后腿伸直,后脚前后开立与前脚的延长线成30度;前腿膝关节和脚面垂直,重心偏于前脚。
跆拳道基本步型7、前行步:亦称高前屈立。
两脚前后开立,姿态和平时向前走路时相似,步幅不大,重心偏于前脚。
跆拳道基本步型8、三七步:亦称后屈立。
两脚前后相距一步,后脚尖外展约90度,后膝屈曲,前腿膝微屈,脚尖朝前。
跆拳道基本步型9、虚步:亦称猫足立。
身体姿势和三七步相似,仅仅前脚的脚尖点地,脚跟提起,两膝关节微内扣,重心落于后脚。
跆拳道基本步型10、独立步:亦称鹤立步。
一腿直膝站立,脚尖
外展约90度;另一腿屈膝上提,脚贴于支撑腿内侧或膝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