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通信应用发展现状及卫星通信产业链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35
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形势展望
文 | 杨少鲜 李宏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摘要: 2018年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北京零壹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零壹空间)、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星际荣耀)、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蓝箭空间)三家民营火箭公司相继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实施发射,天通一号正式商用,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商业遥感卫星密集发射。
我国商业航天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军民商用卫星发展缺乏顶层统筹设计、卫星星座计划出现重复建设的苗头、融资水平不能支撑民营火箭公司发展壮大、清晰可持续的商业航天盈利模式缺乏、航天基础资源军民共建共用有待加强、商业航天多个环节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等。
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政策环境有望得到改善,预计国家队将加快拓展商业航天业务,民营火箭公司商业发射持续活跃,通导遥卫星应用将亮点纷呈。
关键词:商业航天;发展形势;展望
2018年,民营商业航天发展迅速,零壹空间、星际荣耀、蓝箭空间相继实施发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应用迈入“快车道”。
展望2019年,全球商业航天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政策环境有望。
2019年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录1、导航遇见十周年,卫星导航条例推动北斗标配...................................................1.1、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召开在即 (5)1.2、《卫星导航条例》推进,立法规范北斗标配化 (5)2、北斗三号性能显著提升,全球部署继续推进 ....................................................2.1、三号具备三大特色 (6)2.2、19 年预计发射8~10 颗,继续推进全球部署 (8)2.3、5G+北斗,万物互联时代加速空间位置信息应用 (9)3、行业估值持续下行,板块业绩拐点已逐步显现....................................................3.1、军改影响15~17 年历史业绩,行业估值水平持续下行。
(10)3.2、18 年军改后需求回暖,行业收入已明显好转 (10)3.3、全球覆盖+军用需求回暖,行业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11)4、导航为天然高估值行业,估值弹性空间大 .......................................................4.1、全球最大GPS 公司天宝导航,在美股估值中枢处于46X (12)4.2、北斗行业估值处于低位,向上弹性大 (12)5、投资建议:关注质地优良、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相关标的...........................................5.1、华测导航:优质的民用高精度解决方案提供商 (14)5.2、华力创通:受益于军用通导一体化趋势 (15)5.3、中海达:北斗+精准位置应用解决方案龙头 (16)5.4、海格通信:军民融合打造军工通信导航大产业链 (18)5.5、北斗星通:高精度芯片研发领先 (18)图表目录图1:《卫星导航条例》立法推进 (5)图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 (6)图3:北斗位置报告特色功能 (7)图4:北斗短报文服务 (7)图5:北斗部署计划(颗) (8)图6:小鹏与海格合作展示北斗“20 厘米”车道级导航软件 (9)图7:军改时间表 (10)图8:18 年北斗板块景气度拐点已显现(剔除部分并表因素及非北斗相关业务影响) (11)图9:民用+军用市场需求驱动力 (11)图10:天宝导航历史估值波动 (12)表1:北斗/GPS 定位精度比较 (6)表2:北斗短报文、通讯卫星、地面通讯网络优势比较 (8)表3:北斗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比 (13)表4: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14)表5:华力创通业绩预测和估值指标 (16)1、导航遇见十周年,卫星导航条例推动北斗标配1.1、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召开在即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主题为“导航,遇见十年”,将于2019 年5 月22日至25 日在中国北京国测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召开,会议涵盖高峰论坛、学术交流、成就博览、高端论坛和科学普及等内容。
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总体情况作者:来源:《通信产业报》2019年第25期(一)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推动“十三五”期间航天领域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卫星通信产业发展迎来重大契机。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十三五”是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过渡的关键时期,主要从科学规划和利用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统筹推进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建设陆海空天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着力,构建覆盖全球、无缝连接的天地空间信息系统和服务能力。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为我国民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指明方向,通过三步走方针,提出“十四五”卫星通信产业目标:新增建设22颗通信广播卫星,带动我国卫星通信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家航天法》立法已经提上日程。
2019年4月,根据国家航天局消息,航天法已经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力争2022-2025年出台,也将对商业航天发展相关细节列入其中,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地方政府出台系列文件,扶持本地航天产业发展。
我国部分省市积极出台专项政策鼓励产业发展。
传统航天产业基地持续发挥领军作用。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2017年正式开工建设,战略定位主要包括围绕新型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地面及终端设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世界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打造华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2006年开发建设,主要包括航天科技研发中心、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和航天科普基地组成。
航天特色产业园和科技城等不断涌现。
2019年4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正式开工,预计2020年建成,其中航天器智能制造中心的卫星批量生产线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国内首条小卫星智能化批量化生产线。
2018年3月,文昌航天科技城完成初步规划,致力于布局3大航天科创园、6大航天小镇,发展"航天+"产业,重点打造六大航天产业链,现已纳入海南未来“海陆空”发展的三个重点之一。
图1 2018年全球航天产业、卫星产业收入情况图2 2014-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情况
图3 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各领域收入
全球卫星产业四个细分领域收入概况如下。
1. 卫星服务业
2018年卫星服务业收入占据卫星产业最大份额,总收入为1265亿美元,较2017年下降1.7%。
其中,卫星电视直播收入为942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卫星音频广播收入为5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卫星宽带业务收入为2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收入为179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卫星移动通信收入为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遥感领域收入为21亿美元,较上年减
图4 2018年发射卫星类型数量占比
3. 发射服务业
2018年卫星发射服务业总收入为62亿美元,较上年收入增长34%。
2018年共有114次轨道发射,93次是商业发射,15次是空间飞行器,6次不是商业发射。
其中,美国商业卫星发射业务收入份额占比为37%。
4. 地面设备制造业
2018年地面设备制造业总收入为125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
其中消费设备收入为181亿美元,GNSS导航设备收入933亿美元,网络设备(VSAT,网关等)收入为138亿美元。
导航设备和网络设备收入有所增长,消费设备收入持平或略微减少。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一、商业航天行业概况商业航天是按照市场规则配置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以盈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航天活动。
与传统航天相比,商业航天更重视市场竞争及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是将航天从计划经济加速推进至市场经济的行为。
商业航天根据功能可分为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五大方向。
商业航天行业的产业链上游为卫星制造,中游涉及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制造,下游为卫星应用及运营。
在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各环节中,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应用及运用所占市场规模比重较高,皆为45%,其次为卫星制造和卫星发射,占市场规模比重分别为7%和3%。
二、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商业航空可提供的服务有航空器制造、发射服务、航天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等,其中航天器制造包括火箭、卫星和火箭,航天服务包括通信、导航、遥感和空间搭载。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开展323次发射任务,成功将超过500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航天器数量占中国发射总数量的93.1%,发射航天器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8.7%,是中国航天的绝对主力。
2015至2019年期间,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764.2亿元上升至8362.3亿元,年复合利率达到22.1%。
三、商业航天行业竞争格局2019至2020年Q3我国商业航天主要上市企业有航天电子、中国卫星、航天科技、海格通信、航天电器等。
其中2019年航天电子总营收为137.1亿元,领跑全国。
中国卫星、航天科技总营收分别为64.6亿元和59.3亿元,位列第二、第三。
四、商业航天行业发展驱动因素未来以下因素会继续驱动商业航天蓬勃发展:1、航天经济与战略为大国刚需,政策扶持完善行业成长环境。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和《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商业航天迎来发展机遇。
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形势展望报告目录一、对2019年形势的基本判断(一)全球商业航天上游竞争日趋激烈(二)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路径逐步明晰(三)国家队将加快拓展商业航天业务(四)民营火箭公司商业发射活跃(五)通导遥卫星运营发展将亮点纷呈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军民商用卫星发展缺乏顶层统筹设计(二)卫星星座计划出现重复建设的苗头(三)融资水平不能支撑民营火箭公司发展壮大(四)清晰可持续的商业航天盈利模式缺乏(五)航天基础资源军民共建共用有待加强(六)商业航天多个环节存在潜在安全风险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一)强化商业航天顶层统筹设计(二)鼓励航天基础资源军民共建共享(三)引导商业航天参与主体协同推进(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初创企业(五)加强星箭研制和发射环节的安全管控【内容提要】 2018年是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零壹空间、星际荣耀、蓝箭空间三家民营火箭公司相继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实施发射,“天通一号”正式商用,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商业遥感卫星密集发射。
我国商业航天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军民商用卫星发展缺乏顶层统筹设计、卫星星座计划出现重复建设的苗头、融资水平不能支撑民营火箭公司发展壮大、清晰可持续的商业航天盈利模式缺乏、航天基础资源军民共建共用有待加强、商业航天多个环节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等。
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政策环境有望得到改善,预计国家队将加快拓展商业航天业务,民营火箭公司商业发射持续活跃,通导遥卫星应用将亮点纷呈。
2018年,随着军民融合、航天强国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民营商业航天发展迅速,零壹空间、星际荣耀、蓝箭空间相继实施发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应用迈入“快车道”。
展望2019年,全球商业航天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政策环境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下游卫星应用向上游火箭发射和星箭研制领域延伸拓展的趋势将延续。
一、对2019年形势的基本判断(一)全球商业航天上游竞争日趋激烈2018年,从政府层面来看,美日等发达国家不断加强顶层筹划,推动商业航天发展。
卫星通信产业及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卫星通信(含广播电视在诸多通信手段中具有许多优势,到今天已不仅限于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覆盖面积大、全天候通信及组网迅速灵活等特点,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系统趋向更复杂化,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因而增加了新的内容,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可实现全球通信的无缝隙覆盖, 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卫星移动个人通信 (GMPCS , 可以实现具有广域复杂拓扑网络的构成能力, 并积几十年的实践历史证明, 它已成为各种通信方式中最可靠的通信手段。
卫星通信技术已非常广泛的应用于繁多业务:电话、传真、数据、电视/电话会议、声音/视频/数据广播、电子邮政、运距离教育、远距离医疗以及计算机联网等, 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特别是迈入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
因此, 研究卫星通信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一、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及应用的发展我国卫星通信的开发和应用, 始于 70年代“331”卫星通信工程的实施。
从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以来,在 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了 42颗国产卫星,其中有 7颗通信卫垦,特别是 1984年 4月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和投入使用, 为我国卫星通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培植了我国卫星通信地面分系统, 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开发、研制。
生产所必须的一批工程技术队伍和生产厂群体,他(她们自然成为中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创业者, 其中原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南京无线电厂、电子工业贵州基地等各厂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6年我国第一座数字式卫星通信综合试验站建成。
1985年我国中央电视台,利用卫星向“老、少、边、穷”地区播放了卫星电视节目。
1986年新疆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电视节目上星,之后历时 13年,全国 31个省市级电视节目都送上了卫星, 从而实现了利用卫星手段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的目标。
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专业˙权威˙平价˙优质报告目录第一章卫星应用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6)第一节卫星应用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6)第二节卫星应用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6)一、研究原则 (6)二、研究方法 (7)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9)第一节卫星应用产业简介 (9)一、卫星应用产业整体介绍 (9)二、企业建设卫星行业 (11)第二节我国卫星应用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2)一、行业主管部门 (12)二、行业监管体制 (12)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2)(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3)(2)行业政策 (13)四、行业法律法规政策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 (17)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7)一、卫星及应用产业市场规模巨大 (17)二、我国遥感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为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有利条件 (18)三、北斗“三步走”战略即将达成,全球化服务市场即将开启 (19)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卫星应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0)一、卫星制造与发射领域竞争格局及主要竞争者 (21)二、遥感卫星数据处理领域的竞争格局及主要竞争者 (21)三、遥感行业应用与服务竞争格局 (26)四、航天宏图与遥感行业可比公司的对比 (27)五、航天宏图在遥感细分行业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 (28)六、导航应用产业的竞争格局及主要竞争对手 (30)第五节企业案例分析:航天宏图 (32)一、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的情况 (32)(一)公司主营业务 (32)(二)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 (34)(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46)(四)公司主要技术发展及业务演变情况 (51)(五)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业务流程图 (54)(六)生产经营中涉及环境污染物及处理情况 (62)二、公司科技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具体情况 (62)三、公司市场地位 (63)四、公司技术水平及特点 (66)五、公司竞争优势 (67)六、公司竞争劣势 (71)第六节2019-2025年我国卫星应用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71)一、行业发展前景 (71)(一)能够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受到国家大力支持 (71)(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72)(2)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 (72)(二)卫星应用领域持续拓宽、行业需求快速增长 (72)(三)产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满足应用需求提供强大支撑 (72)二、行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73)(一)卫星制造与发射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73)(1)遥感卫星体系发展情况 (73)(2)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发展情况 (73)(二)卫星数据处理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74)(三)卫星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促进卫星数据应用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74)(1)新行业 (75)(2)新业态 (75)(3)新模式 (75)三、行业面临的挑战 (75)(一)用户对卫星应用认知度低 (76)(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76)(三)研发投入大且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短缺 (76)第三章2019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存在的问题 (77)一、产能过剩仍需化解 (77)二、供需错配、有效需求不足 (77)三、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78)四、大而不强 (79)五、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79)六、关键核心技术缺失 (80)七、产品质量不高 (81)八、缺少“工匠精神” (81)九、物流配送问题 (81)十、卫星应用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不足 (82)第四章2019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面临的困境 (83)一、增长势头一路走低 (83)二、成本居高不下压缩企业盈利空间 (83)三、卫星应用业成本竞争力下降 (83)四、产品同质化严重,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 (84)五、跟不上消费变化 (84)六、品牌竞争激烈 (84)七、转变经营模式困难重重 (84)八、转型有待系统变革 (84)九、“用工荒”逼迫卫星应用企业转型 (85)十、“脱实向虚”倾向 (85)十一、“过度房地产化”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 (85)十二、“过度金融化”掠夺实体经济发展成果 (86)第五章2019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面临的制约与挑战 (87)一、传统红利正在递减 (87)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 (87)三、我国制造业的优劣势正在发生变化 (87)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88)五、装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 (88)六、技术引进受阻 (89)七、高素质人才缺乏 (89)第六章2019-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发展建议 (90)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关键 (90)二、中国制造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90)三、以“品质革命”引领中国制造“华丽转身” (91)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强化服务减轻负担 (91)五、改进与制造业相关的公共政策 (91)六、强化培育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 (92)七、应对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上升建议 (92)八、培育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 (92)九、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步伐 (93)十、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 (93)十一、健全复合人才培养机制 (93)十二、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 (93)十三、推进各类要素融合发展 (93)第七章2019-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发展对策 (95)一、质量变革 (95)二、效率变革 (95)三、动力变革 (95)四、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回归商业本质 (95)五、协同创新发展,进行系统变革 (96)六、顺应消费升级,聚焦潜力业态 (96)七、重构供应链,推进经营模式转型 (96)八、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智慧卫星应用 (96)九、加快技术创新来驱动卫星应用的数字化转型 (97)十、激发出新技术的真正效能 (97)第八章盛世华研总结 (98)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98)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98)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99)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00)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0)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0)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0)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1)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01)六、小结 (101)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02)第一章卫星应用行业研究方法、意义第一节卫星应用行业研究报告简介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
卫星通信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综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卫星通信系统也在不断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目前,与卫星通信系统竞争是地面通信,但两者在某些方面也可以形成互补关系。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以多种方式使用。
例如,它在军事事务中比任何其他通信手段都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在许多不同的行业,如经济与政治,卫星通信系统也可以实现其他相关通信无法实现的一些功能。
随着深空通信的进一步进步,它为卫星通信系统带来了新的进步空间。
总的来说,在各种技术的影响下,卫星通信系统也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
标签:卫星;通信;系统;近况;进步1.卫星通信系统的进步状况1.1卫星通信系统资源与平台的进步近况卫星通信系统的实现与频率资源与卫星平台的进步密切相关。
一方面,在卫星通信系统频率资源。
早期的GEO卫星转发器基于Ku与C频段,均匀分布在500MHz带宽内。
Ku波段的上下频率分别为14GHz与12GHz左右,C波段的上下频率分别为6GHz与4GHz左右。
近年来,Ka频段的2GHz带宽已被广泛使用,上行链路大约为20GHz,下行大约为30GHz。
此外,S,L与UHF频段都具有15~30MHz的带宽,以实现卫星移动通信。
1.2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近况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军事与民用方面。
在军事方面,中国发射了东方红-3军用通信卫星,逐步建立了军用卫星通信系统系统,卫星通信系统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显着成效。
中国民用卫星通信系统进步迅速,建成了覆盖物流,铁路,海关,气象等领域的VSAT卫星通信系统网络。
1.3卫星产业化的进步近况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卫星通信系统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卫星通信系统的进步主要由军事卫星通信系统推动。
虽然许多公司参与了卫星网络运营,相关部件的设计与生产等方面,但很少有企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中国的卫星通信系统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航天级FPGA芯片的研发,高频带设备的研发,卫星多波束天线技术等竞争优势薄弱。
2019年商业航天微小卫星产业分析报告2019年9月目录一、商业航天不断升温,卫星产业蓬勃发展 (4)1、全球卫星产业增长稳定,卫星发射和卫星制造增速最快,卫星服务和地面设备占比最高 (4)2、航天政策发布密集,有望推动卫星产业加速发展 (5)二、应用需求驱动技术进步,微小卫星市场亟待爆发 (6)1、小卫星已经成为商业航天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7)(1)规模数量方面,近十年小卫星呈爆发式增长 (7)(2)小卫星已成为商业航天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2、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推动小卫星快速发展 (9)(1)技术进步使小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显著降低,推动了小卫星的大规模应用 (9)(2)卫星宽带服务需求大,推动低轨移动通信星座建设加速 (10)(3)小卫星市场需求旺盛,微纳卫星占比高,我国增长迅速 (11)3、传统航天企业领跑,民营资本加速进入 (11)卫星产业链可划分为卫星服务业、卫星制造业、发射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四大领域,其中卫星制造和发射服务是产业链上游,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是产业链下游,卫星制造业虽然在产业链中价值占比仅7%,但却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
近年来全球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发射成本不断降低,下游应用市场逐步打开,带动卫星产业迅速扩张,2018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774 亿美元,其中卫星制造收入比2017年增长了26%,发射服务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34%。
近年来由于我国发布了包括多项卫星应用领域的相关规划或计划,国家层面的持续推进不断促进了我国卫星产业链的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应用卫星规模为3220亿元,同比增长19.84%。
同时,随着应用需求不断驱动技术进步,微小卫星迅速发展。
在全球小卫星星座浪潮再起、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国内航天市场进一步开发的背景下,国内民营资本开始加速进入商业航天领域,掀起了一轮“卫星创业”热潮。
经过数年发展,零重空间、微纳星空、天仪研究院以及上市企业欧比特、国科环宇等新兴航天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构成了中国商业卫星领域的新生力量。
2019全球商业卫星产业概况及类星链计划发展情况目录1.全球商业卫星产业概况 (6)1.1 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四大产业构建万亿级卫星市场 (6)1.2 卫星应用场景广泛,需求热点转向新兴领域 (8)2.低轨小卫星趋势明确,类星链计划不断涌现 (10)2.1 小卫星技术蓬勃发展,卫星制造趋于平民化 (10)2.2 低轨小卫星星座商业化前景广阔 (13)2.2.1 遥感领域应用日趋成熟,太空大数据时代渐行渐近 (13)2.2.2 小卫星通信星座发展潜力巨大 (15)2.2.3 5G时代卫星通信迎来发展新机遇 (19)3.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现状 (21)3.1 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国产商业卫星有望成为后起之秀 (21)3.2 传统航天军工院所加速商业化探索 (22)3.2.1 中国卫星(航天五院)——国产卫星制造主力军 (22)3.2.2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航天八院)——遥感卫星摇篮 (23)3.2.3 空间公司(航天科工二院)——“虹云工程”实施者 (24)3.2.4 航天海鹰事业部(航天科工三院)——探索商业运营 (25)3.3 科研机构及高校积极推进成果转化 (25)3.4 新兴航天企业蓬勃发展 (27)3.5 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前景及发展趋势 (29)4.相关上市公司及重点标的推荐 (29)4.1 上海沪工——收购优质资产,高起点布局商业航天 (29)4.2 中国卫星——国内小卫星制造龙头 (31)4.3 欧比特——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先行者 (32)4.4 航天电子——航天领域电子类专业设备龙头企业 (33)5.风险提示 (34)图表目录图1:人类迈向太空时代2.0 (6)图2:商业航天主要构成 (7)图3:2013-2017年全球卫星行业规模变化(亿美元) (7)图4:2017年全球卫星工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亿美元) (7)图5:四大产业构建完整卫星产业链 (7)图6:截至2016年底全球运营中的各类卫星数量分布 (8)图7:立方星内部结构 (11)图8:常见立方纳星系列 (11)图9:近年来立方星发射数量与占比快速上升 (12)图10:猎鹰9号可回收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12)图11:Planet公司卫星2018年拍摄中国海军在南海演练 (14)图12:Pyxis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14)图13:2018年全球主要卫星移动通信运营商服务收入(百万美元) (15)图14:O3b星座系统信号覆盖区域 (16)图15:第一代铱星系统布局示意图 (17)图16:Orbcomm中国网络拓扑图 (17)图17:首批发射的6颗OneWeb卫星之一 (18)图18:5G时代卫星通信应用场景示意图 (19)图19:5G时代星地通信系统构成示意图 (20)图20:2017年我国卫星产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亿元) (21)图21:“鸿雁”星座计划示意图 (23)图22:风云气象卫星在轨分布示意图 (23)图23:“虹云”小卫星 (25)图24:“吉林一号”拍摄的美国“51区”图像 (26)图25:天仪研究院研制的微小卫星 (28)图26:上海沪工营收变化趋势 (29)图27:上海沪工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29)图28:航天华宇收入结构 (30)图29:航天华宇分业务毛利率变化趋势 (30)图30:中国卫星营收变化趋势 (31)图31:中国卫星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31)图32:欧比特营收变化趋势 (32)图33:欧比特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32)图34:航天电子营收变化趋势 (33)图35:航天电子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33)表1:商业航天内涵 (6)表2:全球卫星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变化趋势 (9)表3:全球卫星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变化趋势 (9)表4:小卫星定义 (10)表5:地心轨道分类(按高度) (13)表6:2016年各类卫星发射数量及价值 (13)表7:卫星移动通信的主要用户 (15)表8:目前在轨和规划中的低轨通信小卫星星座 (19)表9:国内高校已成功发射多颗卫星 (27)表10:2018亿欧中国商业航天30强(排名不分先后) (27)表11:上海沪工盈利预测(假设航天华宇2019年并表,增发股份3000万) (30)表12:中国卫星盈利预测(Wind一致预期) (31)表13:欧比特盈利预测(Wind一致预期) (32)表14:航天电子盈利预测(Wind一致预期) (33)。
2019年全球卫星通信产业
文 ∣ 刘悦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发展综述
2019年,卫星通信产业进一步经历收入结构深度调整、业务应用持续变化的新局面。
以电视直播、“低速”固定通信等为代表的传统业务收入增长持续放缓、甚至出现下滑态势,数据型、网络型等业务收入则不断增长,全球卫星运营服务领域竞争持续激烈,这也倒逼运营商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策略,寻求新的业务发展方向,以适应市场需求的演变,同时也将在很大程度上牵引制造商研制能力的升级、创新,最终推动行业走过转型发展的“阵痛期”。
一、产业规模与法律情况
产业规模一直以来是卫星产业界最关心的问题,但由于数据采集范围和方向的差异,目前仅有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对整个卫星通信产业进行了规模统计,其发布的结果较为权威,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则进行了
图2 2014-2018年全球卫星宽带业务收入
2019年2月,英国航天局资助1800万英镑(约合2330万美元),率先成为“一网日出”计划框架下首个提供资金支持的国家。
加拿大政府继续加大对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研制工作的资金支持。
在2019年3月公布的最新政府预算中,提出为北美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的低轨宽带星座研发工作投资8500万加元(约合6470万美元),并提供6亿加元(约合4.566亿美元)来购买容量。
此前,加拿大财政部长莫诺曾在2018。
2019-2022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第1章:中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综述241.1 卫星应用产业的相关概述241.1.1 卫星产业的相关概述241.1.2 卫星应用产业的界定241.1.3 卫星应用产业的地位261.1.4 发展卫星应用产业的意义261.2 卫星应用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271.2.1 卫星应用产业监管体制271.2.2 卫星应用产业政策解读301.2.3 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规划301.3 卫星应用产业需求环境分析 311.3.1 卫星导航市场需求分析311.3.2 卫星通信市场需求分析321.3.3 卫星遥感市场需求分析341.4 卫星应用产业投资特性分析 361.4.1 卫星应用产业进入壁垒分析361.4.2 卫星应用产业盈利模式分析371.4.3 卫星应用产业盈利因素分析37第2章:中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状况372.1 全球卫星产业的发展状况372.1.1 全球卫星产业经营状况分析37(1)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状况37(2)全球卫星服务业收入状况38(3)全球卫星制造业收入状况39(4)全球卫星发射业收入状况40(5)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状况422.1.2 中国卫星产业发展状况分析42(1)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现状42(2)中国卫星产业链主要企业43(3)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目标442.2 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概况 442.2.1 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历程分析442.2.2 卫星应用产业市场规模分析482.2.3 卫星应用产业面临机遇分析512.2.4 卫星应用产业面临挑战分析522.2.5 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对策分析522.3 重点卫星应用产业基地发展分析 522.3.1 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发展分析52(1)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发展简介52(2)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发展规划53(3)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产业服务54 (4)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入驻企业55 (5)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基地最新动向562.3.2 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展分析56 (1)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展简介56 (2)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产业定位56 (3)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入驻企业57 (4)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展现状57 (5)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展战略58 (6)西安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最新动向602.3.3 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展分析61 (1)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发展简介61 (2)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产业定位61 (3)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投资环境61 (4)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投资政策61 (5)上海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最新动向65 第3章:中国卫星导航市场发展状况分析66 3.1 全球卫星导航市场发展概况 663.1.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663.1.2 全球卫星导航市场的发展概况673.1.3 全球卫星导航市场的发展规模703.2 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分析 703.2.1 国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政策分析70 (1)美国GPS系统的发展战略及政策70 (2)俄罗斯GLONASS发展战略及政策73 (3)欧洲Galileo系统的发展战略及政策743.2.2 欧洲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分析76 (1)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构成76 (2)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阶段77 (3)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投资情况78 (4)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管理体制78 (5)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合作进程79 (6)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的最新动向793.2.3 各国卫星定位系统的比较分析80(1)北斗系统与GPS系统比较分析 80(2)GLONASS与GPS的比较分析 83(3)Galileo与GPS系统的比较分析843.3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发展分析 853.3.1 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展历程分析853.3.2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概况863.3.3 北斗一代与北斗二代对比分析873.3.4 北斗二代带动新增设备市场分析88 (1)卫星导航芯片与模块市场分析88(2)卫星导航设备市场分析88(3)卫星授时设备市场分析893.4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发展分析 893.4.1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发展规模分析89 3.4.2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影响因素分析91 (1)卫星导航市场的有利影响因素91 (2)卫星导航市场的不利影响因素913.4.3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类型及特点92 (1)高精度GNSS市场应用领域分析92 (2)高精度GNSS市场发展特点分析92 (3)消费类GNSS市场发展特点分析92 (4)高精度与消费类GNSS市场对比93 3.4.4 中国高精度GNSS应用市场分析93 (1)中国高精度GNSS应用市场规模93 (2)中国高精度GNSS应用市场结构93 (3)中国高精度GNSS市场驱动因素94 (4)中国高精度GNSS盈利模式分析96 (5)中国高精度GNSS生产模式分析96 (6)中国高精度GNSS销售模式分析97 3.5 中国卫星导航设备市场分析 973.5.1 导航芯片市场分析97(1)导航芯片市场发展概况97(2)导航芯片市场需求现状98(3)导航芯片市场驱动因素98(4)导航芯片市场发展展望993.5.2 GIS软件市场分析99(1)GIS软件市场规模分析99(2)GIS软件市场竞争格局100(3)GIS技术发展水平分析101(4)GIS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023.5.3 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分析103(1)导航电子地图产业链分析103(2)车载前装导航电子地图市场103 (3)GPS手机导航电子地图市场104 (4)导航电子地图服务市场分析104 (5)导航电子地图竞争格局分析105 (6)导航电子地图技术发展现状106 (7)导航电子地图发展前景展望106 3.5.4 导航终端产品市场分析107(1)导航终端产品市场概况107(2)国内车载导航市场分析108(3)PND产品市场分析109(4)手机导航市场分析109(5)车载监控产品市场分析110(6)GIS数据采集产品市场分析1113.6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竞争分析 1123.6.1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的竞争格局1123.6.2 中国卫星导航市场化程度分析1123.6.3 中国卫星导航产品的市场份额113(1)测量型GNSS产品市场份额113(2)GIS数据采集器的市场份额113(3)水声探测设备市场份额对比113(4)GNSS系统工程的市场份额1133.6.4 中国卫星导航行业的进入壁垒114第4章:中国卫星导航应用领域市场分析116 4.1 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市场展望 1164.1.1 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16 (1)公路运输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16(2)水路运输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19(3)铁路运输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20(4)航空运输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214.1.2 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主要政策1214.1.3 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发展规划1224.1.4 交通运输行业卫星导航前景展望1244.2 海洋渔业卫星导航市场前景展望 1254.2.1 海洋渔业卫星导航市场发展现状1254.2.2 海洋渔业卫星导航市场发展规划1254.2.3 海洋渔业卫星导航市场前景展望1264.3 公共安全领域卫星导航前景展望 1264.3.1 近期中国特大灾害事件汇总1264.3.2 北斗系统在特大灾害的作用1274.3.3 北斗减灾信息系统建设动向1284.3.4 各地政府应急系统建设动向1284.3.5 公共安全卫星导航前景展望1344.4 监测市场卫星导航前景展望 1344.4.1 监测市场卫星导航发展现状分析134 (1)气象监测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34(2)水利监测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34(3)林业监测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35(4)海洋监测卫星导航发展现状1364.4.2 监测市场卫星导航发展规划分析137 (1)气象监测卫星导航发展规划137(2)水利监测卫星导航发展规划137(3)林业监测卫星导航发展规划137(4)海洋监测卫星导航发展规划1384.4.3 监测市场卫星导航发展前景展望138 (1)气象监测卫星导航发展前景展望138 (2)水利监测卫星导航发展前景展望138 (3)林业监测卫星导航发展前景展望138(4)海洋监测卫星导航发展前景展望139第5章:中国卫星广播通信市场发展分析1415.1 全球卫星通信网发展概况分析1415.1.1 2014年世界通信卫星发射状况分析1415.1.2 卫星固定业务运营商卫星资源分析1415.1.3 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全球卫星通信网1425.1.4 RRsat全球通信网络卫星国际专线服务1425.1.5 中国全球卫星通信业务发展现状分析1435.2 全球卫星通信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465.2.1 全球卫星通信应用产业的发展特点1465.2.2 全球卫星通信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148(1)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148(2)卫星固定通信系统发展现状155(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现状1555.2.3 全球卫星通信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156(1)卫星通信系统技术水平发展趋势156(2)星上处理技术水平发展趋势158(3)先进卫星技术水平发展趋势159(4)终端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分析1605.2.4 中国卫星通信产业技术发展趋势1615.3 全球商业通信卫星市场发展分析 1625.3.1 商业通信卫星市场发展现状分析162(1)劳拉公司商业通信卫星订单情况162(2)波音公司商业通信卫星订单情况162(3)洛马公司商业通信卫星订单情况163(4)轨道科学公司商业通信卫星订单情况163 (5)泰阿公司商业通信卫星订单情况163(6)列舍特涅夫公司商业通信卫星订单情况164 (7)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通信卫星订单情况164 5.3.2 商业通信卫星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64(1)卫星发射数量将继续增加164(2)低地轨道卫星进入高发期165(3)通信卫星功能将不断提高165(4)新卫星平台不断涌现166(5)融资作用不可忽视166(6)直接采购转向技术服务模式1675.3.3 商用同步通信卫星发展分析167(1)欧洲Ariane5型火箭发射状况167(2)俄罗斯Proton-M火箭发射状况168(3)印度GSLV火箭发射状况分析168(4)发射的新卫星特色分析1695.4 卫星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分析 1715.4.1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现状171(1)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171(2)低轨卫星星座移动通信系统1715.4.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特点分析172(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172(2)各类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比较1735.4.3 卫星移动通信的应用情况分析174(1)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174 (2)卫星移动通信在航空管制中的应用175 (3)卫星移动通信在抢险救灾中的应用1765.4.4 移动通信卫星运营商发展状况分析1775.4.5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分析1785.4.6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1815.4.7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关注问题1925.5 中国卫星通信市场发展分析 1925.5.1 中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及特征192(1)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分析192(2)卫星通信市场特征分析1935.5.2 中国卫星通信的应用领域分析195(1)卫星广播应用领域分析195(2)政府应急保障领域分析196(3)卫星通信民航领域分析197(4)其它特征领域临时通信1985.5.3 卫星通信在三网融合中的地位与作用200 (1)三网融合的内涵、意义及特点分析200 (2)卫星通信在三网融合的地位与作用201 (3)三网融合的应用前景及其意义2055.5.4 卫星通信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建议212 (1)卫星通信服务的发展趋势分析212(2)卫星通信服务的市场规模预测212(3)卫星通信服务行业的发展建议213第6章:中国卫星遥感市场发展状况分析216 6.1 全球遥感卫星发展状况分析 2166.1.1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战略分析216(1)美国遥感卫星发展战略分析216(2)欧洲遥感卫星发展战略分析217(3)俄罗斯遥感卫星发展战略分析219(4)日本遥感卫星发展战略分析220(5)印度遥感卫星发展战略分析220(6)国外遥感卫星对中国的启示2216.1.2 中国遥感卫星发展状况分析223(1)中国遥感卫星发展历程分析223(2)中国遥感卫星发展现状分析226(3)中国遥感卫星发展规划分析2296.2 中国卫星遥感市场发展分析 2306.2.1 中国卫星遥感市场规模及特征230(1)卫星遥感市场规模分析230(2)卫星遥感市场特征分析2326.2.2 中国卫星遥感重点领域分析233(1)国土资源监测分析233(2)气象探测领域分析233(3)农林监测领域分析234(4)海洋观测领域分析235(5)环境监测领域分析236(6)水利监测领域分析2366.2.3 中国卫星遥感发展趋势分析238(1)中国卫星遥感市场趋势分析238(2)中国卫星遥感技术趋势分析2386.3 中国卫星测绘应用市场分析 2396.3.1 国际卫星测绘应用发展现状239(1)国际测绘卫星发展现状分析239(2)国际卫星测绘应用现状分析2396.3.2 中国测绘卫星发展现状分析239(1)已有卫星及其测绘应用现状239(2)首颗民用测绘卫星应用状况240(3)测绘卫星系列发展状况分析2416.3.3 国内外测绘卫星比较及其展望241(1)国内外测绘卫星的发展比较241(2)中国测绘卫星事业发展展望2446.3.4 中国测绘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245(1)测绘服务行业总值情况245(3)测绘资质单位数量分析246(4)测绘地形图和数字成果提供情况248 (7)测绘地图管理与服务的提供情况248 (8)测绘成果最新应用情况2496.3.5 中国测绘技术装备市场分析250(1)传统数据获取装备市场250(2)新兴数据获取装备市场251(3)数据处理技术装备市场2566.3.6 中国卫星测绘应用市场前景展望262第7章:中国卫星应用产业重点区域分析265 7.1 北京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657.1.1 北京市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2657.1.2 北京市卫星应用产业相关政策2657.1.3 北京市卫星应用主要企业分析2667.1.4 北京市卫星应用产业最新动向2677.1.5 北京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677.2 上海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687.2.1 上海市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2687.2.2 上海市卫星应用产业相关政策2697.2.4 上海市卫星应用产业最新动向270 7.2.5 上海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71 7.3 广东省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72 7.3.1 广东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272 7.3.2 广东省卫星应用产业相关政策273 7.3.3 广东省卫星应用主要企业分析276 7.3.4 广东省卫星应用产业最新动向277 7.3.5 广东省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78 7.4 陕西省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79 7.4.1 陕西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279 7.4.2 陕西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目标279 7.4.3 陕西省卫星应用产业重点任务280 7.4.4 陕西省卫星应用产业保障措施284 7.4.5 陕西省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84 7.5 湖南省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84 7.5.1 湖南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284 7.5.2 湖南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目标285 7.5.3 湖南省卫星应用主要企业分析286 7.5.4 湖南省卫星应用产业最新动向286 7.5.5 湖南省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86 7.6 重庆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88 7.6.1 重庆市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288 7.6.2 重庆市卫星应用产业相关政策288 7.6.3 重庆市卫星应用主要企业分析291 7.6.4 重庆市卫星应用产业最新动向292 7.6.5 重庆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92 7.7 厦门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92 7.7.1 厦门市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292 7.7.2 厦门市卫星应用产业相关政策293 7.7.3 厦门市卫星应用主要企业分析295 7.7.4 厦门市卫星应用产业最新动向297 7.7.5 厦门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97 7.8 武汉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297 7.8.1 武汉市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297 7.8.2 武汉市卫星应用产业相关政策298 7.8.3 武汉市卫星应用主要企业分析299 7.8.4 武汉市卫星应用产业最新动向299 7.8.5 武汉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300 7.9 济南市卫星应用产业前景展望300 7.9.1 济南市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现状300 7.9.2 济南市卫星应用产业相关政策300 7.9.3 济南市卫星应用主要企业分析301 7.9.4 济南市卫星应用产业最新动向301第8章: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主要企业经营分析303 8.1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3038.1.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038.1.2 企业主营业务范围3038.1.3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3038.1.4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3038.1.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048.1.6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068.1.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3088.1.8 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098.1.9 企业组织架构分析3098.1.10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108.1.11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118.2 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118.2.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118.2.2 企业主营业务范围3118.2.3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3128.2.4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3128.2.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138.2.6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158.2.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3168.2.8 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178.2.9 企业组织架构分析3178.2.10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188.2.11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188.2.12 企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3198.3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198.3.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198.3.2 企业主营业务范围3198.3.3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3208.3.4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3208.3.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218.3.6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238.3.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3258.3.8 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268.3.9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268.3.10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278.4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78.4.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278.4.2 企业主营业务范围3278.4.3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3288.4.4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3288.4.5 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298.4.6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318.4.7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3328.4.8 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338.4.9 企业组织架构分析3348.4.10 企业销售渠道与网络3348.4.11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348.4.12 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3358.4.13 企业发展规划与战略分析3368.5 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 3368.5.1 企业发展简况分析336(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337(二)企业运营能力分析338(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3418.5.2 企业主营业务范围3428.5.3 企业产品结构分析3428.5.4 企业技术人员分析3438.5.5 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343第9章:中国卫星应用产业投资分析与前景预测344 9.1 卫星应用产业投资风险分析 3449.1.1 卫星应用产业政策风险分析3449.1.2 卫星应用产业经济波动风险3469.1.3 卫星应用产业市场竞争风险3469.1.4 卫星应用产业技术风险分析3479.1.5 卫星应用产业供求风险分析3479.1.6 卫星应用产业关联行业风险3479.2 卫星应用产业投资机会及建议3489.2.1 卫星应用产业投资机会分析3489.2.2 卫星应用产业投资策略分析3489.2.3 卫星应用产业最新投资动向3509.2.4 卫星应用产业前瞻投资建议3519.3 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3529.3.1 卫星应用产业影响因素分析3529.3.2 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趋势分析3539.3.3 卫星应用产业市场规模预测355(1)卫星导航市场规模预测分析355(2)卫星通信市场规模预测分析356(3)卫星遥感市场规模预测分析356图表目录图表1 卫星应用产业链分析图26图表2 2018年全球卫星行业收入及运营情况38 图表3 2018年全球卫星服务业收入规模及结构39 图表4 2018年全球卫星制造业收入规模39图表5 2018年全球卫星发射业收入规模40图表6 2018年全球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业收入规模42图表7 国内卫星产业链主要厂商43图表8 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历程 47图表9 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市场48图表10 卫星应用产业链条49图表11 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及预测50图表12 北斗业务增长预测50图表13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69图表14 全球GNSS2015-2025增值服务累计收入份额69图表15 国内卫星导航市场规模情况89图表16 北斗产业目前在国内导航市场占比不高,但成长空间巨大90图表17 高精度GNSS应用领域和市场93图表18 GNSS产品细分市场结构图94图表19 2011-2017上半年中国前装车载导航设备市场规模(单位:万台,%) 107 图表20 卫星IPTV系统156图表21 星载相控阵天线159图表22 卫星群160图表23 模拟卫星通信QoS保障试验结果184图表24 卫星遥感行业在卫星产业的位置230图表25 2001年至2016年全球遥感卫星市场规模增长情况231图表26 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阶段232图表27 2016年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服务总值情况 245图表28 2016年测绘资质单位数量和服务总值247图表29 2016年地形图和数字成果提供情况 248图表30 2016年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单位地图管理与服务情况248图表31 2016年其他成果提供情况 250图表32 广东卫星应用产业基地概况277图表33 近3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304图表34 近3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305图表35 近3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05 图表36 近3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306图表37 近3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307图表38 近3年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08图表39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分析309图表40 近3年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312图表41 近3年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313图表42 近3年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14 图表43 近3年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315图表44 近3年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316图表45 近3年成都国腾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17 图表46 成都振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分析317图表47 近3年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320 图表48 近3年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321图表49 近3年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22 图表50 近3年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323图表51 近3年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324图表52 近3年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25 图表53 近3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328图表54 近3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329图表55 近3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30图表56 近3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331图表57 近3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332图表58 近3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33图表59 近3年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337图表60 近3年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产权比率变化情况338图表61 近3年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次数情况339图表62 近3年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40图表63 近3年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周转次数变化情况340图表64 近3年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341图表65 2016-2020 卫星导航、北斗、高精度市场规模测算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