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费用明细归集
- 格式:xls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6
成本核算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公司各生产经营单位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成本、费用的归集确认,及时准确核算项目成本,正确评价管理业绩,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第二条项目实际成本核算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的规定,正确计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归集各项成本,逐月进行成本核算。
工程成本核算内容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共五类。
按成本核算对象设立了工程成本明细后,还应按成本项目分设,便于按类别归集总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生产费用。
1. 直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结构件、零配件、半成品。
以及虽不构成工程实体但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其他材料,如周转材料等。
2. 直接人工:直接从事项目工程施工的工人和在施工现场为工程制作构件、运料、配料等工人的工资、奖金、补贴、工资附加费、福利费、劳动保护费、保险、公积金等。
3.机械使用费: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施工机械发生费。
包括使用自有机械的安拆费和运输费、大型设备基础费用、折旧费、中小型维修费和保养费及配件费、燃料动力费等,还包括外租设备的租赁费及不包含在租赁费中的安拆费等。
4.其他直接费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建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垃圾清运费、工程测量费等其他直接计入劳务成本的有关费用。
5.间接费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其他间接计入劳务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公杂费、通讯费、差旅费、低值易耗品、工农关系协调费、现场招待费、生活用水电费、房屋租赁费、污水处理、项目业务费等。
第三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1. 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 对外投资的支出。
3.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 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 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 各种捐赠支出。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工程施工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工程施工过程所发生的直接成本费用通过“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核算。
该科目根据施工项目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进行辅助核算,按照成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一般以独立的工程合同所确定的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在同一施工现场、同一项目部管理、工程开、竣工时间相差不大的条件下,也可将两个或多个工程项目合并确定为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项目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分包工程费用。
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间接费用通过“施工间接费用”科目核算。
如有多个项目,应在项目间进行分配。
主要会计分录:1.材料费领用的自购材料,根据领料单或出库单等单据,计入合同成本中的材料费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费贷:原材料2.人工费根据工资清单,所发生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等费用计入合同成本中的人工费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费贷: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3.分包工程费用预付工程款根据合同协议约定支付的预付款应计入“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科目借: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贷:银行存款工程款结算根据与分包企业确认的结算通知单,确认应付的工程款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分包工程费用贷: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支付进度款:支付已经办理结算的款项时,借:应付账款——应付分包款贷:银行存款4.机械作业和机械使用费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为承包工程进行机械作业所发生的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用等各项费用,计入“机械作业—承包工程”明细科目。
机械作业科目应遵循“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科目核算原则。
借:机械作业—承包工程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累计折旧…月份终了,分配至工程施工科目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贷:机械作业—承包工程上述对本单位承包工程所发生的各项机械作业费用如果金额较小,也可以直接计入工程施工科目中的机械使用费科目。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机械使用费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累计折旧…从外单位或本企业其他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站租入施工机械,支付或负担的机械租赁费,直接记入“工程施工”科目。
产品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是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对各项费用进行确认、计量、归集和分配的一种管理手段。
它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计算和控制产品的成本,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产品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1.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指将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归集到产品成本中,例如原材料、直接工资、直接制造费用等。
这些费用可以直接追踪到具体产品,因此可以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生产生产线较简单的产品,成本分配相对清晰明了。
2.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法是指将无法直接追踪到具体产品的费用进行间接分配。
例如管理人员工资、厂房折旧、设备维修费等。
这些费用不能直接分配到具体产品上,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
常见的分配基础有直接人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机时等。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
3.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将生产过程按作业或工作单元进行成本核算。
每个作业或工作单元都有自己的成本记录账户,所有与该作业或工作单元相关的费用都归集到该账户中。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作业或工作单元的成本情况,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4.部门成本法部门成本法是指将企业按部门进行成本核算。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成本记录账户,所有与该部门相关的费用都归集到该账户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企业,每个部门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独立承担一部分成本。
通过部门成本法,企业可以了解每个部门的成本情况,有利于进行部门间的成本比较和优化。
5.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的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核算。
企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操作流程,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得出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差异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综上所述,产品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是企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对各项费用进行确认、计量、归集和分配的一种管理手段,目的是为了准确计算和控制产品的成本,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引言成本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的各项成本支出情况,并通过归集和分配这些费用来帮助企业合理控制成本和决策。
本文将重点介绍成本会计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相关内容。
成本会计要素成本会计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不可分割的成本要素。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会计要素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等。
这些成本会计要素的归集和分配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
直接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最基本的成本要素之一。
在归集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通过材料购买、入库等环节进行记录和核算,确保直接材料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材料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成本构成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直接人工费用归集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人工费用,它是成本会计中另一个重要的成本要素。
在归集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通过员工薪资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直接人工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直接人工费用需要按照产品的工时或产量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以外的其他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它包括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
在归集阶段,制造费用需要通过对各项费用的核算和记录进行归集,确保制造费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分配阶段,制造费用需要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以便计算产品的成本和维持成本会计的连续性。
成本费用的归集方法成本费用的归集是指将相关的费用进行记录和核算的过程。
在成本会计中,常见的成本费用归集方法包括实际成本法和预算成本法。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和核算的方法。
它要求将各项费用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记录和核算,以确保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能够反映实际的成本情况。
XX公司成本费用归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成本费用归集,是指由项目部经营核算部门牵头、各部门配合,对本单位全部成本费用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记录、分类、汇总、统计的过程,是公司责任成本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项目实际成本、提高成本预测能力、开展经济活动分析的基础。
本办法所指的成本费用归集,不同于财务部门登记成本明细账,成本费用归集的载体是按照核算单元及责任费用项目表示的成本辅助台账及成本管理综合台账。
第二条项目经理是成本费用归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经济师负责设置并解释成本核算单元及责任费用项目,协调各业务部门的日常成本归集,组织核算分析;项目经营核算部门是成本费用归集的执行部门,负责按照核算单元及责任费用项目登记成本辅助台账、填报成本管理综合台账、提供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资料,组织各核算单元预算成本与实际支出成本的差异分析。
第三条项目部应按照公司《关于下发项目成本费用核算单元分类标准的通知》规定,建立完善的核算单元及责任费用项目体系。
项目部发生的全部耗费,可分为直接成本及责任费用,其中直接成本按照核算单元进行归集,责任费用按照责任费用项目进行归集。
—1—直接成本是直接构成工程实体,与工程数量正相关的耗费,包括劳务费(工机费)、材料费、机械设备使用费,以及与形成工程实体密切相关的措施性费用,如周转材料的摊销费、供水、供电、临时道路、拌合站等设施费用。
责任费用是指与实体工程数量没有明显相关关系的各种耗费,包括职工薪酬、差旅交通费、驻地建设费用、办公费、保险费、小型生产性临时设施费用及安全生产费等。
第四条成本费用归集应遵循及时、完整、规范的原则。
及时,是指项目部各相关部门必须及时办理成本结算与费用报销,核算部门及时登记成本辅助台账;完整,是指所有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都必须反映到成本辅助台账中,没有遗漏;规范,是指项目部应按照核算单元及责任费用项目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分类,核算单元与责任费用项目的核算内容应保持一致。
将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的生产费用合计1. 导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合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生产费用的准确合计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归集和合计角度出发,探讨生产费用的管理。
2.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归集2.1 生产原料的成本对于生产企业来说,生产原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产原料的成本包括购入原料的价款、运输成本、检验验收成本等。
当原料进入生产车间时,应当将其成本明细归集到生产费用中,作为生产费用的一部分。
2.2 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也是生产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均应当列入生产费用中。
企业应当将劳动力成本详细进行归集,以便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
2.3 生产用工具、设备折旧费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设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磨损和老化,其折旧费用也应当被纳入生产费用中进行归集。
这有助于企业合理计提折旧费用,确保生产成本的准确反映。
3. 生产费用的合计3.1 归集后的生产费用明细经过上述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归集,企业将获得各项生产费用的详细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生产原料的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折旧费用等。
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进行生产费用的合计,得出总体生产费用的情况。
3.2 生产费用合计的作用生产费用的合计不仅仅是为了填报财务报表,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实时可靠的参考。
通过定期对生产费用进行合计,企业能够及时掌握生产成本的情况,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 总结将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归集的生产费用合计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细致的生产费用归集和合计,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应当重视生产费用的合计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个人观点:生产费用的合计不仅是管理的需要,更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
只有通过详细的生产费用合计,企业才能更好地了解每个环节的成本情况,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方法一、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1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1.材料费用分配率 =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之和2.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 该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费用分配率1.2 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1.某产品材料定额成本 = 该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 = 各种产品实际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之和3.某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料定额成本×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二、人工成本的归集与分配2.1 按实际生产工时分配1.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2.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 该种产品生产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2.2 按单件定额工时分配1.某种产品耗用的定额工时 = 该种产品投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2.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 = 各种产品生产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3.某种产品应分配的生产工资 = 该种产品定额工时×生产工资费用分配率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1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情况,而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 直接发生的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车间待分配的劳务数量3.2 交互分配法第一次交互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根据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进行交互分配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略;第二次是将辅助生产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的实际费用后,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各受益单位。
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1.某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产品总量2.某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去其他辅助辅助部门费用= 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耗用该辅助生产车间劳务量×该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3.交互分配后该辅助部门费用 = 交互分配前该辅助部门费用+交互分配后转入该辅助部门费用 - 交互分配后转出该辅助部门费用第二阶段对外直接分配:1.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实际单位成本 = 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费用总额÷该辅助车间为辅助车间以外部门提供劳务总量2.其他部门应分配的费用 = 其他部门耗用该辅助车间的劳务数量×交互分配后该辅助车间实际单位成本3.3 计划成本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是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总结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决策和财务报告等方面。
在实际操作中,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成本费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对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
首先,成本费用的归集是指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收集和记录。
这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各项成本和费用。
归集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为后续的成本分配和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其次,成本费用的分配是指将已经归集好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依据和标准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或成本中心上。
这包括产品成本、部门成本、作业成本等方面的分配。
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分摊各项费用到相关的成本对象上,以便计算出各项成本的真实水平,并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归集和分配的依据和标准。
不同类型的费用需要根据不同的依据和标准进行归集和分配,例如直接材料可以按照实际使用量进行归集和分配,而间接制造费用则需要按照某种合理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
2. 确保归集和分配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费用归集和分配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为错误或失误导致成本费用数据的失真。
3. 灵活运用不同的分配方法。
在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配方法,例如直接法、间接法、活动基础法等,以确保分配结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4. 不断优化成本费用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管理需求的变化,需要不断优化成本费用管理体系,提高成本费用管理水平和效率,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加精准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本和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费用核算归集口径规范******公司费用核算归集口径规范青石销财字〔2019〕264号为进一步加强费用核算管理,统一费用核算口径,使会计信息更具有可比性和可即成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合理反映公司费用归集口径,特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及**会计手册的规定,对各类费用项目的归集进行明确规范如下:一、费用明细归集标准1.低值易耗品摊销:指营销部门、管理部门耗用的各种低值易耗品的摊销额,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
具体包括:工具、玻璃器皿、扳手、钳子、办公桌椅、卷柜、保险柜等管理用具及在经营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
低值易耗品摊销均采用一次摊销法列入成本费用。
2.物料消耗:是指营销部门、管理部门不构成固定资产、又不构成低值易耗品和办公用品的各种消耗性材料费用。
细分为:(1)车辆办公用**(2)其他耗材包括:节能抗磨剂、轻纺产品、钢材、金属丝金属绳、建筑五金、橡胶塑料制品、电工材料、元器件、日用电器、电子工业产品、阀门、管道配件和密封件等。
如:灯泡、胶带、垃圾袋、开关、插板、档案盒、包角、双面胶、桌签、玻璃剂、上岗证、设备卡、礼花桶、钢尺、**品标识牌、窗帘、门帘、白乳胶、线卡、试水膏、篷布、灯笼、pos 机套、挂衣钩、旌旗、钢丝网、纸杯、纸巾、温度计、门牌、暖瓶、擦车工具、铅封钳子、遥控器、烟筒、报刊箱、**漆、钢刷、雨伞、冷凝剂、试剂、水泵、镜框、球阀、喷壶、花瓶、刻字、铜芯线、锅炉除垢剂、蜡烛、卷尺、编织袋、电炉丝、、水晶头、鞭炮、收纳箱、计量器、防雨布、水嘴、水管、地毯、底座封包、奖杯、奖牌、音箱、过滤器、绘图支架、电脑背包、电子秒表、请柬、铁锹、固定资产卡片等。
3. 水费:指营销部门为耗用水、管理部门因办公而支付的费用。
4. 电费:指营销部门为耗用电、管理部门因办公而支付的费用。
5. 员工费用,主要包括:(1)工资:指营销部门、管理部门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及补贴、加班费等。
必须由人事处审核签字后才能列支。
成本会计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引言在企业的会计体系中,成本会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本会计的任务之一是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与分配。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深入理解成本的本质与特点,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本文将介绍成本会计中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相关知识。
一、成本费用的定义与分类1. 成本费用的定义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相关的各项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间接成本是指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2. 成本费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成本费用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 根据费用发生的时间: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的成本,如租金、固定工资等。
变动成本是随着产量或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 根据费用发生的部门: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各种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用等。
非生产成本是与生产无关的各种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 根据费用的性质:分为可变成本和不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是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产量或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不可变成本是无论产量或销售量的变化都保持不变的成本,如租金、保险费等。
二、成本费用的归集成本费用的归集是将企业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汇总和归类的过程。
归集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将各项费用准确地计入成本,以便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一般而言,成本费用的归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费用数据成本会计需要收集各项费用的数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收集数据的方式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助,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分类和归类费用成本会计将收集到的费用进行分类和归类。
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的原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正确核算产品成本,企业应当设置“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成本类账户。
归集和分配费用时,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均应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间接费用应选择合理的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生产成本通过“生产成本”账户进行归集,该账户是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该账户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账户。
“基本生产成本”核算企业未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所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所发生的费用。
在这两个二级账户下,还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明细账并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成本核算资料是归纳有用的成本信息基础,而成本信息收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财务预测、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的、业绩考核的基础。
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是企业永远追求的主题。
因此搞好成本核算是企业发展的软件,是会计工作者的主要职责,通过几年的成本核算工作结合我们公司生产组织和工艺流程的特点搞好成本核算应具备的几个环节和根据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成本费用归集分配原则。
为了更进一步理解成本核算的过程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基本情况:我们公司是国有控股的有限公司,投资者资本性质繁多,既有国有的朝川矿的投资,个人资本的创投公司,又有民营的丰麟公司,还有外资的上海集泰公司。
供应商和客户繁多,其中又有五家委托加工原料煤核算,又是是典型的坑口循环经济模式。
由此给公司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核算加大了难度。
为了对相关利益群体做到客观公正,公允的核算和监督,及时地为管理层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
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
该公司是洗煤——炼焦——化工——煤气发电于一体的循环经济,工艺流程复杂,主产品联产品繁多。
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原则
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将企业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归集和分配的规定。
1.直接成本归集原则:将能够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归集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上,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
2.间接成本归集原则:将无法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归集到间接成本中,例如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3.费用归集原则:将与销售、管理等活动相关的费用归集到相应的费用项目中,例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4.全面成本归集原则:要求将所有发生的成本都进行归集,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费用等。
5.费用分配原则: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例如按照产能、劳动力小时、材料使用量等进行分配。
6.公平原则:要求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应当公平、合理,不能对某个产品或部门进行偏袒或不公平的处理。
7.经济性原则:要求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应当尽量遵循经济性原则,即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效益。
通过遵循上述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原则,可以确保企业的成本计算准确、合理,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