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一模题带答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6
潍坊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B. 恣意妄为(zì)C. 瞠目结舌(chēng) D. 拮据(j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临危不惧”。
B. 面对困难,他总是“临渊羡鱼”,不愿采取行动。
C.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是“一丝不苟”。
D. 面对挑战,他总是“望洋兴叹”,缺乏勇气。
4-20. (此处省略,按照类似模式出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3. 请填写《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
”4-10. (此处省略,按照类似模式出题)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此处提供一篇文言文段落,并附带相关问题)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 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此处提供一篇现代文段落,并附带相关问题)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分析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3. 从文中找出支持作者观点的论据。
四、作文(40分)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 语言流畅,结构清晰;3. 避免使用网络语言和不规范的词汇。
潍坊初三语文一模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20. (此处省略,按照类似模式给出答案)二、填空题1. 春晓2. 水调歌头3. 后天下之乐而乐4-10. (此处省略,按照类似模式给出答案)三、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1. (给出加点词的解释)2. (给出划线句子的翻译)3. (分析文中人物性格特点)(二)现代文阅读1.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分析作者的观点或态度)3. (从文中找出支持作者观点的论据)四、作文(此处省略,作文部分需要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自己创作)。
九年级语文一模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倔强(juè)迸溅(bèng)B. 踌躇(chóu)缄默(jiān)蹒跚(pán)C. 踌躇(chóu)缄默(jiān)迸溅(bèng)D. 箴言(zhēn)倔强(jué)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常常出人意料。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马识途,精神矍铄。
C.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真是一落千丈,让人大跌眼镜。
D. 他做事总是不二法门,让人佩服。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大地绿了。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声音如雷贯耳。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马识途,精神矍铄。
C.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真是一落千丈,让人大跌眼镜。
D. 他做事总是不二法门,让人佩服。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马识途,精神矍铄。
C. 他这次考试的成绩真是一落千丈,让人大跌眼镜。
初三一模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5 分)(一)默写与运用(13 分)1. 默写(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3)___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运用比喻,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22 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①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
②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向高处伸展。
邈,向远处伸展。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初三语文一诊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渔人甚异之:异,________(2)阡陌交通:交通,_______2.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 根据选文内容,桃花源人的生活有哪些特点?(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4~7题。
《背影》节选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知识积存及运用(第1-9题,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汲.取(jí) 阔绰.(chòu) 宽恕.(shù) 谆.谆教诲(zhūn)B震悚.(sǒnɡ) 荒僻.(pì) 慰藉.(jiè) 咬文嚼.字(jué)C骈.进(pián) 静谧.(ì) 愧怍.(zuò) 叱咤.风云(zhà)D惩.戒(chěnɡ) 嘈.杂(cáo) 拾.级(shè) 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和煦祈祷怒别可遏呕心沥血B烦燥寂寥融会贯穿粗制滥造C挑衅沉缅绝然不同相得益彰D娴熟馈赠杂乱无章谈笑风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电话诈骗团伙尽管前仆后继....,但公安人员持续高压的打击态势让案发率别断下落。
B许多院士表示,大夫别仅要有妙手回春....的本事,更要有医者仁心的大爱。
C许多老教师退休后赴西部地区支教,他们与留守儿童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D老师要求我们举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只要浮光掠影....,就可以抓住文章的要紧内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凌辱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觉和制止凌辱行为。
B中国科学家对北极开展了多科学考察,为科学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奠定了知识。
C能否自觉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改革开放40年的生动实践启发我们“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5下列句子结尾处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2分) ( )A造物者竟然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具世界吗B在别断的发咨询和求解中,一切学咨询才会进展起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继续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别爽朗喧闹D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6请把下面的应用文补写完整。
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箴.言zhēn 赐予jǐ云霓ní瓦楞léngB.莽莽mǎng 褴褛lǚ纯粹suì连翘qiáoC.娉婷pīng 宽宥yòu鄙夷bì栈桥zhànD.妄想wàng 拮据jù恣睢zì玄虚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秘诀法琅禅师与日具增B.豢养脏物惊骇自渐行秽C.潮汛摇曳天娇纷繁芜杂D.旁骛萧索游弋矫揉造作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醉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有备无患,最大限度地削减其可能带来的平安隐患。
D.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日的电子墨水屏,使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酷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变更。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明珠暗投的命运赐予怜悯,故其作此诗答谢。
9年级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诗句朗读节奏?A. 白日/依山尽B. 黄河/入海流C. 欲穷/千里目D. 更上/一层楼4. 下列哪个词是表示方位的名词?A. 上B. 下C. 左D. 右5.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庖丁解牛B. 井底之蛙C. 涸辙之鲋D. 虎头蛇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4. “草木皆兵”出自《史记》。
()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庄子的名言。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______。
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出自______。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______。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______的诗句。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3.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4. 请简述《庐山谣》的作者和主题。
5. 请简述《离骚》的作者和主题。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拟人修辞。
2.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排比修辞。
3.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夸张修辞。
4.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对比修辞。
5.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借代修辞。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诗经》的艺术特点。
2. 请分析《庄子》的哲学思想。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写一首五言绝句。
2. 请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宣传海报。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质朴(zhì pǔ)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B. 纤尘不染(xiān chén bù rǎn)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C.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D. 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也日益普及。
B.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结构严谨,而且笔力遒劲,深受人们的喜爱。
C.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历史使命。
D.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他的成绩提高得如此之快。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喜欢什么?羽毛球、乒乓球还是篮球?”他问道。
B. “不,我不想去。
”小明回答道。
C.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
”老师笑着说,“大家读读看。
”D. “这个苹果真甜!”小明高兴地说,“你也尝尝吧。
”4.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唐僧。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被称为“桃园三结义”。
D. 《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泊的首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基础知识(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B. 沐浴阳光C. 精卫填海D. 鹿死谁手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他平时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B.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读小说和散文。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也好。
D. 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我们今天的活动取消了。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是谁说的?”他问。
B. “你看过《三国演义》吗?”“当然看过。
”C. “你去哪儿?”“我去图书馆。
”D. “你能帮我一下吗?”“当然可以。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相同的一项是()A. 剪辑拼凑剪裁拼搏B. 拼搏拼命拼凑拼盘C. 剪辑拼凑拼搏拼盘D. 拼搏拼命拼凑剪裁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我们的前程。
B.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如山泉般甘甜。
C. 那座山,仿佛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
D. 他的笑容,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B. 她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D. 他的性格很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
答案:D7. 下列句子中,句子成分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旅行,我增长了许多见识。
B.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
C.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是老师的辛勤教导的结果。
D. 我喜欢音乐,尤其是喜欢听古典音乐。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好的是()A. 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深受学生的喜爱。
B.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
C. 她的歌声非常美妙,仿佛天籁之音。
D. 这篇文章写得很感人,让我深受触动。
答案:D9. 下列句子中,下列字词的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汲取谨慎赏识妥协B. 洒脱呕心沥血谨慎妥协C. 汲取呕心沥血赏识妥协D. 洒脱谨慎赏识妥协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下列词语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150分钟,全卷总分120分,没有独立的卷面分。
2.本试卷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准考证号区域用2B铅笔填涂考号,并完整填写自己的信息。
2.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中性笔或黑色墨迹钢笔书写,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积累与运用(36分)1.默写(10分)①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的诗句是,。
②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也反映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古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的舍生取义之大举;今有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中,。
对国对民的赤胆忠心。
③《大道之行也》中讲述选拔人才,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的句子是,。
④以德立身,洁身自好,不管所处环境如何污浊、个人条件如何优越,都要像周敦颐笔下的“莲”一样,。
2.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
请结合一部名著的内容,说出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3.下列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2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
C.我县新图书馆落成开馆,制定了新的管理条例,其中有一条是,对于借书久假不归者将予以严惩。
D.老百姓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4.邻居张大爷家乔迁新居,他想在自家客厅挂一副中堂,请你从下面次序打乱的书法对联中替他挑选一副。
(3 分)A (江深竹静两三家)B (梧桐庭院横琴坐)C (云白山青万余里)D (传家有道唯忠厚)E(处事无奇但率真)F(杨柳溪桥放櫂回上联:下联: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A熟稔(rěn)带挈(qiè)蛰伏(zhé)岿然不动(kuī)B充裕(yù)倔强(juè)钦差(qīn)事得其反(shì)C扼制(è)蜷缩(quán)濒临(bīn)养尊处优(chǔ)D舷窗(xuán)安谧(mì)搭汕(shàn)笑容可掬(jū)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2分)这世界没有人不曾受伤,阳光有多么明亮,阴影就有多么();树长得多么挺拔,根就会有多么()。
所以,不必惧怕寒冷,也不必惧怕阴影。
暖就在冷的身边,正如美就在丑的身边。
通过冷,我们可以走向暖,,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而我们的生活亦如春江之水()。
A平淡曲折转化悲喜交加 B平淡弯曲变化悲喜交加C黯淡曲折变化冷暖自知 D黯淡弯曲转化冷暖自知3.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3分)①因为每个人写出的字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每个人写信时都有自己的情绪状态。
②每一封手写书信都如一件精工打磨的孤本,字里行间散发着温度。
③人们常说“见字如面”,殊不知,唯有手写书信者才有资格用此话。
④收信人见到信上的字,就像见到了写信人的面容,触摸到写信人的心跳。
数字时代的键盘操作,能够快速地传情达意,但绝无手写书信的温度与细腻,没有那流淌在笔尖下丝丝缕缕的柔情与意味,更消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鱼笺尺素的浪漫与惊心。
A“快速”是副词,“流淌”是动词,“精工打磨”和“鱼笺尺素”都是并列短语。
B“每个人写信时都有自己的情绪状态。
”这个句子中,“写信时”作定语。
C“数字时代的键盘操作,能够快速地传情达意,但绝无手写书信的温度与细腻。
”一句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第①至④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4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A《日出(节选)》的作者是曹禺,本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
B《鲁滨逊漂流记》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C《伯牙善古琴》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相传是春秋时道家的列御寇所著。
D《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一文表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1)此中有真意,___欲辨已忘言_____________(2)____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3)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___殷勤问我归何处_____________(4)______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5)峰回路转,___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村行①王禹偁(chēng)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写。
②原树:原野上的树。
6.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游山西村》首联写农家朋友的好客习俗,“莫笑”一句展现农家的厚道,“足”字表达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B.《村行》颔联描写初春傍晚山中静穆的景象,“有声”暗写山泉淙淙,“立斜阳”可见晚山可爱,无限好景。
C.《游山西村》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村行》则蕴含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不得志的惆怅之情。
D.《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村行》风格飘逸,情景交融,淡中有味,明白自然。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注释】①摴(chū)蒱(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
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②须臾:片刻,一会儿。
③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绛,大红。
皓,白色。
驳,杂。
翻译: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
这时大风扬起积雪扑打着脸。
日观亭东面从脚下都弥漫着云雾,隐约看见云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
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
有人说,这就是东海。
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3分)A.戊申晦,五鼓公将鼓之(《曹刿论战》)B. 与子颖坐日观亭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C. 或曰,此东海也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D. 而皆若偻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都是一片云雾弥漫。
(自,皆各一分)(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
(异、五采各一分,句意通顺一分)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正赤如丹/下有红光 /动摇承之10.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甲:文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乙:文表达了作者观赏自然美景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努力学习的意义吕不同①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②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
”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
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都没错。
”③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我闻言鼻子一酸,不忍再念。
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
”我犹豫了一会说:“多器官衰竭。
”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
”④沉默了一会,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么?”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
”外公扭头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
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⑤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手颤抖着,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颤抖着手,一笔一划写了一副对联——阴阳两隔哀思能抵人间疾苦天府可消⑥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
”外公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⑦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
⑧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痰,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沾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⑨他查了十分钟。
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他得背更弓了,手也颤抖得更厉害。
他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了个“销”字。
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然后笑着说:“嗯,这就对了。
”⑩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
⑾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
⑿两个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
⒀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后,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
享年八十一岁。
⒁我其实不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⒂只是那天我看着行将就木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去取悦他、安抚他。
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
⒃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毫无恐慌,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
⒄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努力学习,但至少此时此刻,我还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和向往。
⒅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但终归,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的面积,尽量多挤压掉一点;如果对错即黑白,我希望它界限分明,清晰可见。
⒆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那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
外公,阴阳两隔哀思怎能抵?13.细读选文第①-⑨段,请简要概括外公做了哪些事?(4分)拒绝治疗,强行出院;询问“我”肺心病到底是怎么回事;为自己写挽联;查字典弄清楚“消”与“销”的区别,并改正。
14.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公的看淡生死(无惧死亡)(1分),表现了他乐观、豁达的精神。
(1分)15选文第⒁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结构上,承上启下(从上文的记叙过渡到下文的议论),照应题目(2分);内容上,引出下文对学习意义的思考,“我”从即将离世依然努力学习的外公身上,明白了努力学习的意义(得到了要努力学习的动力)(2分)16选文第⒆段表达了“我”对外公怎样的感情?(2分)对外公的敬意(1分)怀念(或:思念、对外公去世的悲伤)(1分)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⒆段画线的句子。
(3分)外公,阴阳两隔哀思怎能抵?反问(1分),改写了外公的挽联(1分),增强语气,表达对外公的哀思。
(1分)18.在选文中,“我”领悟到的“努力学习的意义”具体指什么?(3分)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可以毫无畏惧地面对死亡。
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
(意近即可)(五)阅读选文,完成19-2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