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中固体基质的选用1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无土栽培基质选用的标准是什么?无土基质主要是指代替土壤栽培花卉的物质。
其作用是用于固定植株,并提供根系营养的基础物质。
选择的原则是:一是适用性。
适用性是指选用的基质是否适合所植花卉的生长发育。
二是经济性。
选用基质除需注意适用性外,还需要考虑基质的资源及其价格,即来源容易、价格便宜。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是用水或用沙、砾、蛙石、珍珠岩、岩棉、玻璃纤维、陶粒等代替土壤作为栽培花卉的基质。
选用固体基质时最好选择保水性能好,同时又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无有害物质,清洁卫生并有一定抗压强度的基质。
(1)水:水质好坏直接影响无土栽培的成败。
因此一定要选用洁净的水作基质,而不宜使用含抓化钠的水、碱性水,更不能使用含有油污或受到大气污染的水。
(2)蛙石:蚝石为云母类矿物,具有良好的缓冲性,不溶于水,并含有可供花卉利用的镁和钾,但使用时易崩演粉碎,可以过筛后再用。
(3)珍珠岩:珍珠岩属于铝硅物质,性质稳定,坚固,不会因长期使用而溃碎,但不含矿质养分。
(4)陶较:陶粒是由火烧陶土制成,呈大小均匀的团粒状,通气性好,不含病菌、虫卵,可长期作基质使用。
(5)玻璃纤维:玻瑞纤维清洁、吸水性强.能贮存大量的空气,经久不腐烂,能支持植物的根不倒伏。
(6)合成泡沫:合成泡沫体轻,同时在单位体积内可聚存大且的水分。
(7)岩棉:岩棉是60%辉绿石、20%石灰石和20%焦炭的混合制品,具有较强的保水力,使用时可以制成大小不同的方块,新的岩棉pH值较高,因而在使用前必须用水漫泡,使pH值降到6.5以下再使用。
此外,沙、砾石等均可作墓质使用。
无土栽培的基质长期使用,常易引起病菌滋生,危害花苗,故每次栽培后都要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便重新利用。
补充:基质的选用原则(一)适用性适用性是指选用的基质是否适合所要种植的植物。
基质是否适用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总体要求是所选用的基质的总孔隙度在60%左右,气水比在0.5左右、化学稳定性强、酸碱度适中、无有毒物质。
无土栽培基质如何选择?无土栽培是一种在没有传统土壤的情况下种植植物的方法,它通常使用一种称为基质的介质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支持。
选择合适的无土栽培基质对于植物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那么,无土栽培基质如何选择?一、了解无土栽培基质的作用在选择无土栽培基质之前,首先要了解它的作用。
无土栽培基质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提供机械支持:无土栽培基质必须能够支撑植物的根系,防止植物倒伏或弯曲。
它还应该具有适当的排水性,以确保水分不会滞留在根系周围。
2、提供养分:无土栽培基质需要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因为在没有土壤的情况下,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取养分。
这通常需要在基质中添加肥料。
3、保持水分:基质应能够保持适当的水分,以确保植物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分供应。
同时,也需要适度的排水性,以防止根系过多浸泡在水中。
4、提供空气通透性:无土栽培基质应具有足够的空气通透性,以确保根系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
这有助于防止根部窒息。
了解了这些基本功能后,我们可以开始考虑如何选择适合的无土栽培基质。
二、基质的成分无土栽培基质通常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以下几种:1、蛭石或珍珠岩:这些是常见的机械支持材料,它们轻巧而有孔隙结构,可以提供根系所需的支持。
2、泥炭:泥炭是一种有机材料,具有良好的水分保持性和适度的排水性。
它还可以添加有机质和提供一些养分。
3、椰糠:椰糠是一种可再生的有机材料,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空气通透性。
它也可以提供一些养分。
4、玉米芯、稻壳等:这些是其他可用的机械支持和排水材料。
5、肥料:无土栽培基质通常需要添加肥料,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这可以是有机或无机肥料,具体选择取决于种植需求。
根据种植的植物类型和生长条件,可以根据需要混合这些成分,以获得最适合的基质组合。
不同植物可能需要不同比例的成分,因此在选择基质时要考虑这一点。
三、pH值的重要性基质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非常重要。
不同的植物对pH 值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选择与种植的植物相适应的基质pH值。
吊兰的无土栽培什么是无土栽培无土栽培,字面上来讲就是不用土壤,而是用其他东西代替土壤栽培植物的方法。
一般为水培、雾培、基质栽培。
有的人就会问了,没有土壤,那植物怎么能够有充足的营养成分呢?不用担心,我们可以使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来供给植物养分,更科学化。
吊兰的无土栽培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固体的,也就是在盆底用石块等颗粒铺底的;一种是水培。
今天我们主要讲的是第一种用固体基质栽培。
吊兰无土栽培的方法基质选择吊兰进行无土栽培时,可选用泥炭、河沙、水藓、蛭石、陶粒等透气透水性好的材料做基质。
既美观又适宜吊兰的生长。
容器选择没有了浑浊的泥土,吊兰洁白肥大的根部就可以完美的呈现出来了。
因此我们最好选用透明的玻璃容器,提高观赏性。
在观叶的同时亦可赏根,一举两得。
处理吊兰在进行无土栽培之前,我们的主角——吊兰就要事先处理好。
从土壤中挖出后,先用清水洗净根上的泥土;然后剪去老根和烂根,留下完好的须根。
此外还要清理掉病叶,将叶面洗净,保持完整。
营养液的配制1.每升添加硝酸钙0.354克,硫酸钙0.396克,磷酸二氢钾0.408克,氯化钾0.074克,硫酸镁0.493克,微量元素母液10毫升。
2.每升添加硝酸钙1.8克,硫酸铵0.187克,磷酸二氢钾0.62克,硫酸镁0.54克,氯化钾0.62克,磷酸亚铁0.0278克。
配制时先将它们混合溶解,再用水稀释至1升,搅拌均匀即可。
如果花友们觉得麻烦,可以到花卉市场购买配制好的营养液哦!吊兰无土栽培的具体步骤春末夏初时节,在盆底先放些透水透气的陶粒,厚度3、4厘米。
然后将处理好的吊兰放入盆中央,添加你所选用的固体基质至八分满,并用手轻轻压实。
最后在表面覆盖一层细陶粒或者水藓以装点外观。
吊兰无土栽培的养护管理光照吊兰喜欢疏阴环境,因此应保证吊兰每天有4小时的散射阳光照射,注意不要被强光直接曝晒,否则会使叶片枯黄。
水分虽然吊兰可以水培,但是我们这次是采用基质培养。
因此平时补水时,只需要保持基质湿润就可以了,不必过湿,以免烂根。
第四章基质培基质栽培❖一、常见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二、基质的消毒与再利用❖三、基质培的设备与几种类型一、常见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基质培的定义和特点❖对基质的要求和基质的分类❖基质的性质❖常见基质介绍❖生产上常用的固体基质配方1、定义和特点:定义:作物通过基质固定根系,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栽培方法。
特点:性能稳定,设备简单,投资较少,管理容易,经济效益较好。
2、对基质的要求和基质的分类1)无土栽培固体基质的要求:总的要求:能为作物生长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根际环境条件;具有支持锚定植物、保持水分和透气的作用;有机基质还具有养分供应、病虫防除和缓冲作用,可以使根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具体要求:A.具有一定大小的粒径B. 容重在0.1~0.8g/cm之间;C. pH值在6.5左右,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 EC值在2.5mS/cm以下;E.阳离子交换量(CEC)要大,保肥性良好,F. 具有一定的C/N比以维持基质的生物稳定性。
2)基质的分类:A.从基质的来源分类:天然基质人工合成基质B.从基质的组成分类:无机基质:以无机物组成的基质有机基质:以有机残体组成的基质C.从基质的性质来分类:惰性基质活性基质D.从基质使用时组分的不同来分类:单一基质复合基质3. 基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基质物理性质:比重:单位体积基质的重量与同体积水重之比;容重:单位体积干基质的重量:0.2~0.8g/cm3总空隙度:基质中持水空隙与空气孔隙的总称,[ >54%,总空隙度=(1-容重/比重)*100%]气水比:大小空隙比=通气空隙/持水空隙;液态含量60%~70%,气态含量10%~20%粒径:基质颗粒直径的大小:0.5~5mm常见基质的物理性质:2)基质化学性质:稳定性:不会短期内分解淋溶出大量可溶性物质;PH:过大过小时可进行调节,亦可用复合基质调整;EC:基质溶于水中的所有阴阳离子浓度的总和测定方法:风干基质:蒸馏水=1:5混合振荡后静止,用EC计来测定CEC:每100毫克的基质中包含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毫摩尔数(常用钙镁离子含量来表示);缓冲能力:不同基质对酸碱的缓冲性差异很大;其他营养元素含量---有机基质里面含有植物生长必需要的营养元素等;4.常见基质的介绍:岩棉、砂、砾、珍珠岩、蛭石、锯木屑、泥炭、稻壳、棉籽壳、炉渣、椰糠、甘蔗渣。
无土栽培的基质与方法
常用的无土栽培基质:①蛭石:一种水合镁铝硅酸盐,能提供一定量的钾,少量的钙、镁等营养物质。
②泥炭:是低温、湿地的植物遗体经数千年的堆积,在气温较低、雨水较少的条件下,植物残体缓慢分化而成。
③珍珠岩:由灰色火山岩经粉碎加热至1000℃,膨胀形成的一种白色颗粒状物。
④膨胀陶粒:由页岩物质在1100℃的陶窑中烧制而成的多孔粒状物。
⑤水晶泥:是一种储存水分、养分及微量元素的高吸水性载体。
盆栽转入无土栽培的方法:①稀释浓缩液,一般是先将浓缩液用自来水稀释100倍后方可使用。
②脱盆洗根,将植株从花盆中脱出,置入与环境温度相近的水中浸泡,将泥土洗净,并尽量保护好细嫩的新须根。
③将洗净的根系浸泡在稀释的营养液中10分钟,使根系充分吸足营养元素。
④选用基质,可单独用蛭石作基质,也可加入适量的珍珠岩和细沙,一般各占1/3为宜,混合基质在使用前均要进行蒸煮消毒或微波炉消毒。
⑤上盆与灌液,选用清洗干净、大小适合的陶盆、瓷盆或塑料盆,底孔盖上瓦片或窗纱,先放入一部分基质,将根系摆放舒展,植株扶正于盆中,根系周围填好基质,并摇动花盆,使根系与基质密切结合,然后从花盆周围浇入稀释的营养液,直至底孔有液体渗出为止。
对较高大的植株,可在基质上压盖少量石子或陶粒,借以固定根系,以防其被风吹倒。
⑥养护管理,以后叶面要经常喷水,每周根据植株的大小,补充浇施少量稀释的营养液。
编辑
第1页共1页。
固体基质的分类和选用原则无土栽培用的固体基质有许多种,包括岩棉、蛭石、珍珠岩、沙、砾石、草炭、稻壳、椰糠、锯末、菌渣等,这些基质加入营养液后,能象土壤一样给植物提供O2、H2O、养分和对植物的支持,同时能够弥补纯水培的一些不足之处,如通气不良,不能调节供给根系的水分条件等。
因此,固体基质是无土栽培中极重要的一个部分。
固体基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基质的来源分类,可以分为天然基质和人工合成基质两类。
如沙、石砾等为天然基质,而岩棉、泡沫塑料、多孔陶粒等则为人工合成基质。
按基质的组成来分类,可以分为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和化学合成基质三类。
沙、石砾、岩棉、蛭石和珍珠岩等都是无机物组成的,为无机基质;树皮、泥炭、蔗渣、稻壳、椰糠等由植物有机残体组成的,为有机基质;泡沫塑料为化学合成基质。
按基质的性质来分类,可以分为活性基质和惰性基质两类。
所谓活性基质是指具有盐基交换量或本身能供给植物养分的基质。
惰性基质是指基质本身不起供应养分作用或不具有盐基交换量的基质。
泥炭、蛭石等含有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并且具有较高的盐基交换量,属于活性基质;沙、石砾、岩棉、泡沫塑料等本身既不含养分也不具有盐基交换量,属于惰性基质。
按基质使用时组分的不同,可以分为单一基质和复合基质两类。
所谓单一基质是指使用的基质是以一种基质作为植物生长介质的,如沙培、沙砾培使用的沙、石砾,岩棉培的岩棉,都属于单一基质。
复合基质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的基质。
现在,生产上为了克服单一基质可能造成的容重过轻、过重、通气不良或通气过盛等的弊病,常将几种基质混合形成复合基质来使用。
一般在配制复合基质时,以两种或三种基质混合而成为宜。
一、无机基质和有机基质.无机基质主要是指一些天然矿物或其经高温等处理后的产物作为无土栽培的基质,如沙、砾石、陶粒、蛭石、岩棉、珍珠岩等。
它们的化学性质较为稳定,通常具有较低的盐基交换量,其蓄肥能力较差。
有机基质则主要是一些含C、H的有机生物残体及其衍生物构成的栽培基质,如草炭、椰糠、树皮、木屑、菌渣等。
如何采用固体基质栽培无土栽培用的固体基质有许多种,包括岩棉、蛭石、珍珠岩、沙、砾石、草炭、稻壳、椰糠、锯末、菌渣等,这些基质加入营养液后,能像土壤一样给植物提供O2、H2O、养分和对植物的支持,同时能够弥补纯水培的一些不足之处,如通气不良,不能调节供给根系的水分条件等。
因此,固体基质是无土栽培中极重要的一个部分。
一.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的条件1.要有一定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基质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是由基质颗粒的大小、性质、形状、孔隙度等因素决定的。
2.无毒或不含有毒物质。
钠离子、钙离子的含量也不能过高。
3.要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基质中加人营养液和水后,基质的pH要稳定,其化学性质也要稳定不变。
4.价格便宜,容易得到。
二.基质的选择原则与消毒(一).基质的选用原则基质是无土栽培中重要的栽培组成材料,因此,基质的选择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要求基质不但具有像土壤那样能为植物根系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功能,并且还可以为改善和提高管理措施提供更方便的条件。
因此,对基质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精心选择,基质的选用原则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植物根系的适应性;二是基质的适用性,三是基质的经济性。
(1)根系的适应性无土基质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创造植物根系生长所需要的最佳环境条件,即最佳的水气比例。
气生根、肉质根需要很好的通气性,同时需要保持根系周围的湿度达80%以上,甚至100%的水气。
粗壮根系要求湿度达80%以上,通气较好。
纤细根系如杜鹃花根系要求根系环境湿度达80%以上,甚至100%,同时要求通气良好。
在空气湿度大的地区,一些透气性良好的基质如松针、锯末非常合适,而在大气干燥的北方地区,这种基质的透气性过大,根系容易风干。
北方水质碱性,要求基质具有一定的氢离子浓度调节能力,选用泥炭混合基质的效果就比较好。
(2)基质的适用性是指选用的基质是否适合所要种植的作物。
一般来说,基质的容重在0.5左右,总孔隙度在60%左右,大小孔隙比在0.5左右,化学稳定性强(不易分解出影响物质),酸碱度接近中性,没有有毒物质存在时,都是适用的。
如何选择无土栽培的基质无土栽培是一项新兴的种植技术,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便利的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基质是无土栽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关系到无土栽培的水、肥、气管理等方面。
因此,选择适合的基质对无土栽培的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基质的种类、性质以及选择方面进行介绍。
一、基质的种类基质是无土栽培的种植介质,它替代了传统的土壤。
根据基质的来源,可以将其区分为人工基质和天然基质。
1、人工基质人工基质是一种由人工合成材料制成、能够满足植物生长要求的种植介质。
优点是成分稳定、水分和气体的均衡性好、排水性能较好,而且基质的水肥管理比较容易,适合长于地上、高产、发芽快、节间短的作物。
人工基质的常见种类有各种派克斯、泡沫塑料、蓬乳岩、木质纤维、藻类等等。
2、天然基质天然基质是一种以天然材料为原料制成的种植介质,如各种工业废料、腐烂的植物(如茶渣、粉尘等)、木材屑、蛤壳、珍珠岩等。
这些材料被允许用于无土栽培种植。
它们的优点在于富含矿物质、有机质,还有周围的生态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力非常小,不会给植物带来细菌和病毒,不过天然基质需经过消毒处理才能使用。
二、基质的性质无土栽培基质的性质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和发展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无土栽培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以下性质的基质。
1、物理性质基质的物理性质包括容器、透气度、水渗透性、抗碱性等方面。
要选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透气性、水分透透性强的基质。
能够保证所种植的植物得到充足的光、氧气和水分供应,使植物根系健康生长,同时也可以保证植物的排水性和抗碱性。
2、化学性质基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基质中放养量的PH值和EC值。
要选择PH值在6.0~7.0的基质,这个范围内的PH值对植物的生长有利。
EC值的影响则很大程度上与所选作物的品种、栽培要求、肥料含量等因素有关。
3、生物学性质基质的生物学性质指基质中是否含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一般来说,不含任何有害病菌的基质尤其适合无土蔬菜栽培。
无土栽培基质选用原则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不使用传统土壤的植物种植方法,它通过人工调配基质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基质的选用对于无土栽培的成功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无土栽培基质选用的原则。
基质的物理性质是选择基质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基质应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排水性,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条件。
同时,基质应具有适当的通气性,以保证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
此外,基质的质地要求适中,既要保证根系的稳定性,又要便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扩展。
基质的化学性质也是选择基质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基质中的养分含量和比例要适合植物的生长需求,以确保植物能够正常吸收所需养分。
一般来说,基质中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应该适量且比例均衡,同时还应包含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锰等,以满足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求。
基质的pH值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pH值的要求不同,一些植物对酸性基质更适应,而另一些植物则对碱性基质更适应。
因此,在选择基质时,应根据所种植的植物种类和需求来调整基质的pH值,以确保植物能够在适宜的pH范围内生长。
基质的来源和成本也是选择基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基质的来源应可靠,并且不含有有害物质,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健康。
同时,基质的成本也应该合理,以确保无土栽培技术的经济可行性。
基质的稳定性也是选择基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基质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防止基质的分解和腐烂,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此外,基质的重复利用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降低无土栽培技术的成本。
无土栽培基质的选用应考虑物理性质、化学性质、pH值、来源和成本以及稳定性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基质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并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因此,在进行无土栽培时,选择适合的基质至关重要,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无土栽培的成本。
无土栽培基质选用原则无土栽培是一种以无土栽培基质为培养介质的种植方式,它摒弃了传统土壤,使用合适的基质来替代土壤,为植物提供营养和水分。
选择合适的无土栽培基质是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无土栽培基质选用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透气性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以保证根系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
透气性好的基质有利于根系呼吸和气体交换,促进植物的生长。
常用的透气性较好的基质有珍珠岩、蛭石、泡沫塑料颗粒等。
二、保水性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一定的保水性,以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
保水性好的基质能够吸附和保持水分,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常用的保水性较好的基质有腐植土、蛭石、藻土等。
三、排水性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以防止水分积聚和根系窒息。
排水性好的基质能够迅速排出多余的水分,保持基质的适度湿润。
常用的排水性较好的基质有珍珠岩、蛭石、泡沫塑料颗粒等。
四、肥力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一定的肥力,以满足植物的养分需求。
肥力好的基质能够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常用的肥力较好的基质有蛭石、藻土、腐植土等。
五、稳定性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稳定性,以确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
稳定性好的基质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变,不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常用的稳定性较好的基质有蛭石、藻土、泡沫塑料颗粒等。
六、无病害无土栽培基质应无病害,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无病害的基质不仅不会对植物产生危害,还能够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常用的无病害的基质有蛭石、泡沫塑料颗粒、藻土等。
七、无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无土栽培基质应无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以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安全。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对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常用的无重金属和无害物质的基质有蛭石、泡沫塑料颗粒、藻土等。
八、成本和可获得性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适当的成本和易获得性,以确保生产的可持续性。
成本较低且易获得的基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常用的成本较低且易获得的基质有泡沫塑料颗粒、珍珠岩、蛭石等。
无土栽培中固体栽培基质的选用无土栽培中固体栽培基质的选用无土栽培中固体基质的使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固体基质的种类很多,如草炭、岩棉、蛭石、珍珠岩、树皮、锯末、沙、泥炭、稻壳、炉渣、陶粒、各种泡沫塑料等。
基质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多种混合使用。
使用时可根据材料来源的难易、价格等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需要的基质。
(椰糠栽培基质是最新型的基质,有关介绍参见本公司的网站。
)(一)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的条件1.要有一定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基质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是由基质颗粒的大小、性质、形状、孔隙度等因素决定的。
2.无毒或不含有毒物质。
钠离子、钙离子的含量也不能过高。
3.要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基质中加人营养液和水后,基质的pH 要稳定,其化学性质也要稳定不变。
4.价格便宜,容易得到。
(二)基质的作用1.支持锚定植物。
要求植物扎根于固体基质中不致沉埋和倾倒。
2.保持水分。
3.透气。
固体基质中透气和持水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二的关系,即固体基质中空气含量高时,水分含量就低,反之亦然。
4.缓冲作用。
缓冲作用可以使根系生长的环境比较稳定,即当外来物质或根系本身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危害作物根系时,缓冲作用会将这些危害化解。
(三)基质的物理性质对栽培作物生长有较大影响的基质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粒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量、大小孔隙比(气水比)。
1.粒径即基质颗粒的大小,通常用毫米表示。
基质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大小孔隙比。
同一种基质颗粒越细,容重越小,总孔隙度越大,大小孔隙比越小。
因此,生产要求基质的颗粒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
2.容重容重指单位体积内干燥基质的重量,用克/升或克/厘米’表示。
容重的大小主要受基质的质地和颗粒的大小影’响。
基质的容重反映基质的疏松、紧密程度。
基质的容重差异很大,同一种基质由于受到压实程度、颗粒大小影响,其容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3.总孔隙度总孔隙度是指基质中持水孔隙和通气孔隙的总和,以相当于基质的体积百分比(%)表示。
无土栽培中固体基质的选用1
无土栽培中固体基质的使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固体基质的种类很多,如草炭、岩棉、蛭石、珍珠岩、树皮、锯末、沙、泥炭、稻壳、炉渣、陶粒、各种泡沫塑料等。
基质可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多种混合使用。
使用时可根据材料来源的难易、价格等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需要的基质。
(一)无土栽培基质应具备的条件
1.要有一定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基质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是由基质颗粒的大小、性质、形状、孔隙度等因素决定的。
2.无毒或不含有毒物质。
钠离子、钙离子的含量也不能过高。
3.要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基质中加人营养液和水后,基质的pH要稳定,其化学性质也要稳定不变。
4.价格便宜,容易得到。
(二)基质的作用
1.支持锚定植物。
要求植物扎根于固体基质中不致沉埋和倾倒。
2.保持水分。
3.透气。
固体基质中透气和持水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二的关系,即固体基质中空气含量高时,水分含量就低,反之亦然。
4.缓冲作用。
缓冲作用可以使根系生长的环境比较稳定,即当外来物质或根系本身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危害作物根系时,缓冲作用会将这些危害化解。
(三)基质的物理性质
对栽培作物生长有较大影响的基质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粒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量、大小孔隙比(气水比)。
1.粒径即基质颗粒的大小,通常用毫米表示。
基质颗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和大小孔隙比。
同一种基质颗粒越细,容重越小,总孔隙度越大,大小孔隙比越小。
因此,生产要求基质的颗粒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
2.容重容重指单位体积内干燥基质的重量,用克/升或克/厘米’表示。
容重的大小主要受基质的质地和颗粒的大小影’响。
基质的容重反映基质的疏松、紧密程度。
基质的容重差异很大,同一种基质由于受到压实程度、颗粒大小影响,其容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3.总孔隙度总孔隙度是指基质中持水孔隙和通气孔隙的总和,以相当于基质的体积百分比(%)表示。
总孔隙度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
总孔隙度=(1—容重/比重)X100%
总孔隙度大的基质较轻,基质疏松,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但对于作物根系的支撑固定作用较差,易倒伏。
总孔隙度小的基质较重,水气的总容重较少。
所以生产实践中常常是几种不同颗粒大小的基质混合使用。
4.大小孔隙比大孔隙是指基质中空气也能占据的空间,即通气孔隙;小孔隙是指基质中水分所能占据的空间,即持水孔隙。
通气孔隙与持水孔隙的比值称为大小孔隙比。
可用下式表示:
大小孔隙比=通气孔隙(%)/持水孔隙(%)
通气孔隙一般指孔隙直径在0.1毫米以上;持水孔隙一般是指孔隙直径在0.00l~0.1毫米范围内的孔隙。
大小孔隙比能够反映出基质中水、气之间的状况。
通常,大小孔隙比在1:1.5~4范围内作物都能良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