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试卷 (2)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2020年毛概必考重点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A)A、坚持与时俱进B、保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廉洁奉公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B)A、坚持与时俱进B、保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廉洁奉公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C)A、坚持与时俱进B、保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走群众路线4、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B)A、解放与发展我国的先进生产力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C、确立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高度重视(A)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C、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执政党的建设问题6、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始终保持(A)A、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D、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7、中国共产党八十年来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是为了(B)A、中华民族的独立B、最广大人民的利益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夺取政权、使自己成为执政党二、多项选择题:1、在新的形势下,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是(A B C)A、推进现代化建设B、完成祖国统一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反对霸权主义E、反对恐怖主义2、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A C D E)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贯彻好“三个代表”要求,必须(A B C D )A、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B、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C、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D、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库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提出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早期领导人是( a )A.李大钊 B.陈独秀C.瞿秋白D.周恩来2.毛泽东最先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是( c )A.1935年遵义会议讲话B.1935年瓦窑堡会议讲话C.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D.1945年中共七大政治报告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d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本质或者根本原则是( d )A.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C.把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5.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国革命道路理论 B.中国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理论C.党的建设理论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理论6.“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能否正确评价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键在于( b )A.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B.是否把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区别开来C.是否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区别开来D.是否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毛泽东思想7.1956年在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中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是( d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毛泽东8.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首先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党的( 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十三大9.党的( a)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试卷名称《毛概下练习2》共100 题共100 分计时60 分钟单选 (共60 题,总分60 分)1.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 )。
· A. 中国共产党· B. 经济建设· C. 改革开放· D. 实现现代化答案( 1 )2. 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A. 发展· B. 党的领导· C. 制度· D. 发展社会事业答案( 3 )3. 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以及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是( )· A. 和谐文化· B. 民族文化· C. 无产阶级文化· D. 社会主义文化答案( 1 )4. 要更加注重改进(),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A. 党的领导方式· B. 执政方式· C.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答案( 3 )5.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表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 )· A. 国体· B. 政体· C. 根本制度· D. 经济基础答案( 1 )6.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点是· A.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 提高创造力· C. 提高凝聚力· D. 提高战斗力答案( 1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报酬是( )· A. 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结果· B. 按劳分配的结果· C.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 D.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答案( 4 )8.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标志是()· A. 以共产主义为理想· B.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C.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D. 以爱国主义为基本要求答案( 3 )9. ( )是新时期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判断题1. .思想路线,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认识路线。
()(1.0分) AA.√B.×2. 人的正确思想既除了从社会实践中来以外,还可以从书本上获得。
()(1.0分) BA.√B.×3.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中国目前而言最大的实际就是处于社会主义阶段。
()(1.0分) BA.√B.×4.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是以理论和实际相脱节为基本特征的主观主义,两者的表现形式也是相同的。
()(1.0分) BA.√B.×5. 教条主义是从本本出发,靠照搬照抄马列主义词句解决问题。
()(1.0分) AA.√B.×6. 理论创新能为其他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推动其他方面的创新。
() (1.0分) AA.√B.×7.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1.0分) AA.√B.×8.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短的动态过程。
()(1.0分) BA.√B.×9.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0分) AA.√B.×10.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1.0分) AA.√B.×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1949年底。
()(1.0分) BA.√B.×12. 毛泽东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1.0分) AA.√B.×1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改革与开放的矛盾。
()(1.0分) BA.√B.×14. 从1980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的步骤是温饱水平,小康水平,中等发达水平。
◎单项选择题1、1930年5月,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著作是()正确答案:AA.《反对本本主义》B.《实践论》C.《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2、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正确答案:B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3、1937年,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是()正确答案:CA.《反对本本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B.《古田会议决议》C.《实践论》《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矛盾论》4、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是在()正确答案: D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延安整风期间5、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正确答案:BA、解放思想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6、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正确答案:A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为人民服务D、独立自主7、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和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的文章是正确答案:DA、《反对本本主义》B、《实践论》C、《矛盾论》D、《改造我们的学习》8、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这一论断是在正确答案:BA、中共七大上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D、中共八大上9、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正确答案:A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10、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正确答案:C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两者不相关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正确答案:AA、实事求是B、毛泽东思想C、为人民服务D、邓小平理论1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答案:A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了解实际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密切了解群众1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正确答案:C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了解实际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D、密切了解群众14、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正确答案:AA、实事求是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不断革命D、密切了解群众15、“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正确答案:C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C、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D、国内与国外的统一16、“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正确答案:B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B、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C、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D、国内与国外的统一17、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在什么时期确立的正确答案:CA、井冈山B、长征C、延安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18、对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作了系统概括的中共领导人是正确答案:CA、陈独秀B、毛泽东C、邓小平D、刘少奇19、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做到正确答案:A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从本本出发C、一切从主观出发D、一切从经验出发2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 实事求是B. 独立自主C. 群众路线D. 统一战线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 政治斗争、经济斗争、文化斗争C. 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D. 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党的领导3.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战争阶段是()A.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B. 战略进攻、战略防御、战略相持C. 战略相持、战略进攻、战略防御D. 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相持4.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A.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 抗日战争时期C. 解放战争时期D. 新中国成立后5.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A.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B. 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C. 务必保持党的纯洁性D. 务必保持革命精神6.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知识分子D. 民族资产阶级7.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的国家政权形式是()A. 人民民主专政B. 无产阶级专政C. 资产阶级专政D. 封建专制8.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A. 以斗争为纲B. 以团结为纲C. 以发展为纲D. 以稳定为纲9.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 实事求是B. 独立自主C. 群众路线D. 统一战线10.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双百方针”是指()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 百战百胜,百折不挠C.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D. 百年树人,百年大计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2. 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作用。
11: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中”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是:1.董必武2.陈潭秋3.李大钊4.毛泽东2: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的时间是:1.2000年2.2002年3.2004年4.2006年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这取决于:1.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2.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水平3.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状况4.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4: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上,提出“按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立足国情,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观点的党的领导人是:1.毛泽东2.周恩来3.刘少奇4.陈云5: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是:1.加强原始创新2.加强自主创新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4.集成创新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1.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2.党的领导地位3.社会主义荣辱观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7:关于十月革命的错误陈述是:1.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纪历史的方向2.十月革命促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3.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4.十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8: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1.工人阶级2.农民阶级3.民族资产阶级4.城市小资产阶级9: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是:1.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2.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斗争3.与官僚资产阶级合作建立统一战线4.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10: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1.基本国策2.权宜之计3.国情4.根本制度11: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依靠:1.阶级斗争2.社会主义制度自身3.人民意识的觉醒4.对外战争2 12: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概括为“一纲四目”,下列陈述不属于“四目”的是1.通航、通邮、通商2.台湾社会改革可以从缓3.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交由蒋介石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13: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1.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2.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无产阶级专政4.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资产阶级专政14:提出“用十五年时间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的战略任务的文件是:1.党的十七大报告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5:不属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阐述的关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是:1.时代背景2.科学内涵3.精神实质4.求真务实16:新农村建设中展现农村新貌的是:1.生产发展2.生活宽裕3.村容整洁4.管理民主17: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1.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最高衡量标准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18: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1.覆盖范围窄2.与老龄化和城镇化的要求相适应3.制度不健全4.管理基础薄弱19:1954年,为了阻挠中国统一,美国政府同蒋介石集团签订了1.共同防御条约”2.《开罗宣言》3.《波茨坦公告》4.《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0: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的重要依据是:1.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广大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2.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居于强大的地位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确立4.有利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21: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1.封建地主阶级32.帝国主义的侵占3.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4.农民阶级的大量存在22:“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完整版)新教材第二章毛概考试习题与答案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A.社会主义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旧民主主义革命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A.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B.民兵是胜利之本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4、下列著作中,毛泽东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是()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5、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产阶级6、中国革命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在土地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C.日本帝国主义D.封建地主阶级7、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农民阶级B.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A,政治革命 B.农民革命 C.土地革命 D.群众运动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土地革命问题C.工农联盟问题D.武装斗争问题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11、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A.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B.政治协商制度C.“三权分立”制度D.国务院领导制1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13、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A.议会斗争B.合法斗争C.武装斗争D.民众运动14、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坚持游击战D.把支部建在连上1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C.党是建设和武装斗争D.实事求是和人民战争16、无产阶级实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B.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C.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17、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C.无产阶级的领导D.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18、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文章是()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反对本本主义》19、毛泽东关于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是()A.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D.从作风上建设党2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试卷编号02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邹新树教研室主任签名刘保国………………………………………………………………………………………………………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课程名称(含档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代号003879专业所有专业层次(本部、城南)本部考试方式(开、闭卷)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1分,共20分)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1941年5月,毛泽东在一篇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
这篇报告是()A.《实践论》B.《论新阶段》C.《改造我们的学习》D.《论十大关系》4、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其中“一化”是指()A.现代化B.国有化C.城市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时间是()A.1956年B.1949年C.1978年D.1921年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第 1 页(共 4 页)8、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B.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A.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党的领导C.依法治国D.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0、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11、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共产主义D.改革创新12、孔子说过()A.“兼相爱”B.“和为贵”C.“爱无差”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革命和战争B.政治和经济C.和平与发展D.改革和开放1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A.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球化D.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15、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朝韩问题D.台湾问题16、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第一位的要求始终是()A.现代化B.正规化C.科学化D.革命化17、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18、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A.实事求是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19、200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C.《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我国目前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实行()A.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B.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第 2 页(共 4 页)C.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D.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 三个有利于”标准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A、农业社会B、现代化工业社会C、工业化中期阶段D、工业化高级阶段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A、大城市B、中等城市C、小城镇D、农村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D、发展规模经济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A、按劳分配收入B、按资分配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D、按经营分配13、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A )A.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B、有利于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C、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D、体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14、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B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收入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B)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及培育“四有”公民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C、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是(ABDE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2、“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ABC )A. 生产力标准的深化B. 实践标准与真理标准的统一C. 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E. 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统一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ABC )A.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B. 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C. 劳动还存在着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D. 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是根本原因E.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原因4、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是(ABCD)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B、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E、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5、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是指(BCDE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6、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是(ABCD)A、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B、注重社会全面协调发展C、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E、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 )A、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C、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D、是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E、是市场对社会经济完全起作用的8、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是(AB)A、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B、增强国际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C、坚持独立自主D、和平共处E、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9、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社会阶层包括(ABCDE )A、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E、自由职业人员10、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AE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国企改革D、防止西方和平演变E、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试卷八(主观题及答案)三、辨析题(第一道题七分,第二道题八分,共15分)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有所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有所减少。
毛概2练习题库试题及答案练习科目:毛概第二章一、单选题(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
A、A封建社会B、B半殖民半封建社会C、C资本主义社会D、D奴隶社会正确答案为:B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
A、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B、B推翻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C、C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统治D、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的统治正确答案为:C3、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的最主要矛盾是()。
A、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C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D中华民族号封建主义的矛盾正确答案为:A4、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A、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B无产阶级民主革命C、C农民阶级民主革命D、D城镇资产阶级革命正确答案为:A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A、1914B、1915C、1916D、1917正确答案为:D6、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
A、A1918B、B1919C、C1920D、D1917正确答案为:B7、()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A、A十月革命B、B五四运动C、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D、D新文化运动正确答案为:C8、1939年,毛泽东第一次在()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科学理论。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正确答案为:B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综上全部正确答案为:D10、()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A、封建主义B、官僚资本主义C、帝国主义D、垄断资本主义正确答案为:C11、毛泽东哪一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A、1939年B、1940年C、1945年D、1948年正确答案为:D12、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 战争与革命B 和平与发展C 经济全球化D 政治多极化答案:A解析:毛泽东思想形成于 20 世纪上半叶,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战争与革命。
2、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A 理论联系实际B 密切联系群众C 自我批评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这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 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C 农民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D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答案:A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A 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 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D 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答案:C解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互助组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形式,初级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毛概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论断是在以下哪个会议上提出的?(C)A. 党的十八大B. 党的十九大C. 党的十九大D. 党的二十大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B)。
A. 发展经济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改革开放D. 人民当家作主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A)。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人民民主专政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依法治国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D)。
A. “五位一体”B. “四个全面”C. “三步走”战略D.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B)。
A.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C.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多项选择题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ABCD)。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B.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C. 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ABCD)。
A. 经济建设B. 政治建设C. 文化建设D. 社会建设E. 生态文明建设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AB)。
A. 推动高质量发展B.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C.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D.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ABC)。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C )。
A、认清革命对象B、认清革命动力C、认清国情D、认清革命阶段2、近代中国的最基本国情是( A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社会C、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3、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4、1949年,毛泽东在( B )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
A、《论联合政府》B、《论人民民主专政》C、《新民主主义论》D、《(共产党人)发刊词》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B )A、农民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主义革命6、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进行完整表述是在(B)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D、《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是(D )A、武装斗争问题B、党的建设问题C、统一战线问题D、农民问题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C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9、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主义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10、正式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是在(C )A、党的一大上B、党的二大上C、党的三大上D、党的四大上11、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思想是在(D )A、党的一大上B、党的二大上C、党的三大上D、党的四大上1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A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资产阶级改良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改造13、“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的提出是在(B )A、党的四大上B、党的八七会议上C、党的七大上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14、毛泽东指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C )A、认清革命性质B、认清革命对象C、分清敌友D、明确革命任务15、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B )。
毛概第二章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分,共计30分)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A.农民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主义革命2、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党的建设D.根据地建设3、毛泽东系统阐述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文章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4、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小资产阶级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民族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矛盾6、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A.十月革命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A.中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B.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C.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民族资本主义虽然有了某些发展,但既受外国资本的打击,又受本国封建官僚资本的压抑,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8、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A.革命性与反动性B.革命性与妥协性C.进步性与落后性D.民主性与独裁性9、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年年年年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B.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11、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新民主主义论》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论人民民主专政》12、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C.帝国主义列强D.日本帝国主义13、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C.帝国主义列强D.日本帝国主义14、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C.帝国主义列强D.日本帝国主义15、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C.国民党反动派D.日本帝国主义16、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A.农民B.工人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7、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新型的人民军队D.广泛的统一战线18、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概期末考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C.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D. 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答案:A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C.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D.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答案:A3.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党的建设C. 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D.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土地革命答案:A4.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B.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科技为先导C.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教育为先导D.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科技和教育为先导答案:A5.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答案:A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启动答案:A7.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答案:B8.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
………………………………………………………………………………………………………试卷编号02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邹新树教研室主任签名刘保国………………………………………………………………………………………………………长沙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课程名称(含档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代号003879专业所有专业层次(本部、城南)本部考试方式(开、闭卷)闭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1分,共20分)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1941年5月,毛泽东在一篇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
这篇报告是()A.《实践论》B.《论新阶段》C.《改造我们的学习》D.《论十大关系》4、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其中“一化”是指()A.现代化B.国有化C.城市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时间是()A.1956年B.1949年C.1978年D.1921年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第 1 页(共 4 页)8、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B.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D.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A.人民当家作主B.坚持党的领导C.依法治国D.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0、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11、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共产主义D.改革创新12、孔子说过()A.“兼相爱”B.“和为贵”C.“爱无差”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革命和战争B.政治和经济C.和平与发展D.改革和开放1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A.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B.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C.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球化D.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15、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朝韩问题D.台湾问题16、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第一位的要求始终是()A.现代化B.正规化C.科学化D.革命化17、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18、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A.实事求是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19、200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C.《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我国目前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实行()A.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B.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第 2 页(共 4 页)C.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D.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2分,共10分)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有()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解放思想B.统一战线C.武装斗争D.党的建设3、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D.股份制经济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的基本方针包括()A.为人民服务B.为社会主义服务C.为经济服务D.为政治服务5、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党的建设的主线是()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执政能力建设D.先进性建设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对的在答题纸上打“√”,错的在答题纸上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党在21世纪伟大而艰巨的三大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在这个阶段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5、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6、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型和外向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7、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一种历史进步,其中包含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
第 3 页(共 4 页)8、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和剥削工人,所以他们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0、我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试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述评。
3、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5、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6、试述我国现阶段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主张。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联系我国实际,谈谈怎样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潇湘晨报》2008年12月11日)。
试回答:(1)你是怎样解读这段话的?(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如何扩大内需?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编号:0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A2.B3.C4.D5.A6.B7.C8.D9.A 10.A11.B 12.B 13.C 14.C 15.D 16.D 17.A 18.B 19.C 20.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D2.BCD3.ABC4.AB5.C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答案要点:1、(1)科学发展观“五个是”(1分)(2)第一要义是发展(1分)(3)核心是以人为本(1分)(4)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1分)(5)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分)2、(1)社会主义本质的含义(3分)(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1分)(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1分)3、(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1分)(2)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1分)(3)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1分)(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1分)(5)联系实际(1分)4、(1)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2分)(2)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2分)第 1 页(共 2 页)(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1分)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分)(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1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分)(4)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分)(5)社会主义荣辱观(1分)6、(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分)(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分)(3)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1分)(4)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1分)(5)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答案要点: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5分)(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我国当前实际(2分)(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8分)A、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B、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D、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E、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F、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2、(1)这段话的含义、国际国内经济背景(5分)(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5分)(3)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5分)A、扩大投资规模B、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服务支出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