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管理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433.52 KB
- 文档页数:6
2013年人大620学科基础管理学及社会学考研真题及其解析-育明教育
管理学
简答:1、霍桑实验的启示
2、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的区别
3、简述波特的”五力模型“
论述题:1、什么是群体思维和怎样消除群体思维
2、平衡计分卡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点
3、什么是组织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功能
社会学:
(1)道德社会化的含义过程和任务
(2)虚拟社区和实在社区的关系
(3)社会控制的功能
论述题
(1)转型期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和任务
(2)社会设置的定义和内容
(3)社会决策的制定过程
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大强老师认为,2013年人大620学科基础管理学及社会学考研中规中矩,题型、难度均变化不大,侧重基础知识的考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一、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历年真题(育明考研考博)2016年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考研真题经济学简答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2、奥肯定律及其政策含义3、失业类型及其原因4、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述运用经济学理论,谈谈供给侧政策的看法计算1、增长核算2、收入均衡,政府支出乘数社会学简答1、社会互动2、社会角色划分3、社会冲突还是解体的主要思想论述1、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功能、意义2、社会群体3、定量分析中方差,标准差,误差,偏差的区别及联系二、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复试分数线(育明考研考博)年份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201655559090365 201550509090350 201450509090350 201355559090355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复试内容及办法: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100分)、外语笔试(50分);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满分50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30分)、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50分)。
复试总分为三门成绩的总和(满分350分)。
1、专业课综合笔试、外语笔试(应试语种)笔试内容:考核考生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概念以及应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前专业领域内的难点、热点问题。
笔试办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专业课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60分为及格。
外语笔试时间1小时,满分50分,30分为及格。
2、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含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由不少于五名以上的导师组成复试专家小组,准备多套题目。
满分150分,90分为及格。
测试内容: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以及外语听力与口语一起进行。
原则上是为了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包括考察其综合分析表达能力、了解其对专业课以外的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考察其科研能力和水平,还包括对考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考察,对特长、兴趣爱好的了解和其他情况的了解等。
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测试内容:外语听力、口头表达和运用能力,专业外语的掌握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简答题)专业一:620-学科基础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五版。
专业二: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公共利益:(易研教育注:2009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4)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教育资深行政管理名师独家解析教育专业课辅导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名词解释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考研专业课对每个科目都收集了重点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教育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释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620学科基础(管理学)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ANCHINE
弘毅教育出品
【资料说明】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管理学)历年真题解析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的高分考生进行编写,此部分内容涵盖了2007年以来,620学科基础中管理学部分的所有真题及其参考答案。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
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的考试主要是在劳动人事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其中主要还是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大部分专业,试题一般只有两个部分,简答和论述,共6到7个题目。
刚开始的几年,出题基本上以书本为主,试题较简单,但是近三年来,尤其是社会学部分,考察社会调查方法部分逐渐增多,比如2012年这一部分分值接近一半,所以试题难度是逐渐增大,这也给考生增加了难度。
在管理学方面,出现了避免猜题的现象,出题的范围更小更细,尤其是2012年的试题。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社会学主要是两种题型,简答和论述,简答题每个8分,论述每个17分,一共75分。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课是没有考试大纲,因此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
例如,通过看历年真题,我们可以发现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四章为非重点章节,其他章节都是非常重要,第二章为管理学史,作为非管理学专业考生可以作为了解,笔者也未收录在资料中,希望考生通过书本了解。
4.重要的已考知识点
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一方面告诉大家这是重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家记忆重要知识点,灵活的掌握各种答题方法。
对于反复考查的知识点,一定不要局限于答案,而要对答案进行变化,考研是选拔高层次人才的考试,老师不会对一个问题反复让大家背书,因此对于灵活性的要求更高,需要大家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
5.联系热点的出题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的考题在620学科基础方面,更注重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管理学部分近年来很少与热点联系,但是试题更难更偏,所以考生不能投机取巧,必须全面把握。
6.反复变化的出题方式
很多考研试题中,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这个考点已经作为简答题考过了,就不会再考了;其实不然,有些老师认为出简答题远远不能体现该考点的重要性,因此有可能会把它变作论述题再次拿出来考。
这其实对每个考生都是公平的,如果有人就想着投机取巧,恐怕会吃些苦头了。
因此,一些可能演变成论述题的简答题大家一定要重视。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历年真题在备考中的重要性!真题不仅要好好研究,而且还要作为最重要的模拟题反复地训练,在模拟训练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如下“十大要求”。
“十大要求”,即内容上要求,准:课本基础知识要记忆准确;全:要点要有;谨:要用专业话语;新:按照新的观点记忆知识点,注意联系当前的热点;深:找到某个规定存在背后的理论根基;宽:要有宽度,思路开阔;清:详略得当,讲求逻辑。
形式上要求:美:布局美观、字迹清楚;快:要求对基础知识非常熟悉;效:每个题目的时间分配要合理。
本资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套由由弘毅教育联合本校在读优秀研究生、博士生联合编撰的考研辅导用书,希望通过此书,帮助读者圆梦研究生!由于时间、水平所限,资料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尚需考生谅解,欢迎批评指正,资料内容问题请发邮件至xiugai@,在此深表感谢!
本套资料的整理,得到了老师的指导,广大考生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编者
目录人大2012年管理学试题6
人大2011年管理学试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10年管理学试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09年管理学试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08年管理学试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07年管理学试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12年管理学试题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11年管理学试题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10年管理学试题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09年管理学试题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08年管理学试题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07年管理学试题解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大2012年管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共三小题,每题10分]
1.辨析使命、核心价值观和愿景。
2.简述超Y理论的主要内容。
3.简析科特的领导变革步骤。
二、论述题[共三小题,每题15分]
1.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要素有哪些?试分别加以论述。
2.组织战略有哪几个层次?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差异是什么?
3.什么是变革型领导?它与交易型领导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