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赏析
- 格式:ppt
- 大小:259.50 KB
- 文档页数:54
《经典影视动画赏析》教学大纲学时数:24学分: 1.5课程性质:公选课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院部2011年9 月19 日《经典影视动画赏析》课程教学大纲学分:1.5 学时:24学时课程性质:公选课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经典影视动画赏析》通过对观摩影片,使学生从剧作、人物造型、动画设定、镜头画面、CG技术、动画色彩、动画音乐以及市场营销、衍生品的开发等不同的视角,分析这些影片的成败得失,从而提高学生的动画鉴赏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理解动画鉴赏的基本理论,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对影片的分析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对动画影片的分析,动画剧作训练、动画大师研究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传统动画、三维动画,二维、三维动画结合等制作动画的全部流程及特点。
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动画影片实例讲解,幻灯片展示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与讲解,并通过课堂动画影片赏析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直观的学习动画影片分析的方法和动画剧作训练、动画大师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三、本课程各章、节学时分配表四. 、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影视动画影片分析》海洋出版社孙立军马华编著五、教学方式和方法理论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前期,进行理论教学,当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后进入多媒体赏析环节,利用多媒体观看国内外经典动画片,对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进行剖析。
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风格动画片的鉴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汇总总结,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方法本课程成绩采用平时与考试结合的考核形式平时考核及表现:40% 平时习作 60%七、必要说明由于课程的特殊性,课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个别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八、审核。
动画影视作品浅析——人物、主旨、情节提起动画,我想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是:不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嘛。
其实不然,动画影视发展至今,所能满足的已经不仅仅是孩子的需求,成年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观影人群反倒成了动画市场的主力军。
例如近年走火的《超能陆战队》、《冰雪奇缘》、《头脑特工队》、《小王子》等等,除了深受孩子的喜爱,也赢得了许多成年人的心。
孩子们关注动画的画面和故事,大人们则能读出影片更深层次的内涵,一部真正成功的动画片应该是一部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
首先,作为一部影片,人物是不可缺的,尤其是主角。
动画中,主角可以是人,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意识。
比如说《冰雪奇缘》中主人公是公主,《超能陆战队》主人公是普通男孩,而《极速蜗牛》的主角是一只小蜗牛,《机器人总动员》的主角是一个清扫型机器人,甚至《头脑特工队》中的主角居然是我们脑海中的意识。
在动画的世界里,他们活在二次元中,不像拍摄真人电影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各种创造力都可以在动画作品中得以实现,所以动画编剧可以将故事架构于任何一种空间,任何时间,只要意识够超脱,想法够活跃,脱离现实又类似现实的世界便可轻易构建。
宫崎骏先生的动画世界便是这样建立的,最有名的莫过于《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其中楼阁建筑和神灵妖怪便是超脱现实的魔法幻境,将现实中不存在的故事描绘成二维世界中真实的存在。
这便是动画世界的幻想与现实世界的现实。
继续谈人物,当一部作品主角成立,势必不可能孤军作战,除了大反派,还需要一群生死之交的伙伴。
比如《驯龙高手》中的维京男孩小嗝嗝驯服了黑煞无牙,还拥有一群并肩奋战的人类小伙伴;《超能陆战队》中小宏拥有治疗机器人Baymax(大白),还结识一群同样热爱机器人创造的团队;《极速蜗牛》中小蜗牛Turbo 有个保守却爱自己的哥哥,认识和它一样酷爱赛车的蜗牛车队,还有个了解它心思的人类主人和他的疯狂邻居们。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驯龙高手》,原因有二:第一、无牙的反差萌真的太可爱了,发狠的眼神瞬间转换成呆萌,卖起乖来着实惹人喜爱,反差萌这种萌法是很对观众胃口的。
结合影视动画的特征及造型元素、叙事元素写出对熊出没的赏析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优秀的团队开发和品牌包装等外在因素决定了市场前景,可更大的因素是动漫特立独行的内容和色彩画面大大区别于其他传统国产动画片。
动画片《熊出没》系列中色彩在对人物场景运用上有较深的了解,对电影色彩的运用彰显了大胆和奇妙。
巧妙地借助了动漫色彩这一尚佳的道具,全方面、多角度地把动画的角色、动画场景设计融合在一起,使故事情感更为丰富多彩。
一、动漫色彩的叙事功能动漫中最重要的构成元素就是色彩,在传承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还缔造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色彩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
动漫色彩的叙事功能基本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熊出没》系列以强对比色为基调,欢快与积极向上的情绪给整部影片带来了无限乐趣。
一部动画都会以一个关键的色彩作为基调,它就是在整部影片中体现出来的色彩倾向和风格,每部影片都会以一种或多种邻似的颜色作为主导来营造出视觉形象的情调,整体风格,得以为整部影片的融合贯穿。
片中无论是茂密的大森林、蔚蓝的天空、搞笑的表情还是传统的小镇,甚至熊兄弟与光头强之间的对决的场景,都体现了一种欢快愉悦的心境。
整个画面i色彩饱和度非常大,亮度高,明朗的色调正如熊人和熊二在阻止光头强破坏大白然时允满希望与白信的心情,水不服输的光头强一次次想办法要采伐原木并占领开发创业实验田,可却一次又一次被熊大和熊二在小松鼠的帮助下遭到反打击,充分表现了熊兄弟的聪明才智和胜利情感。
营造氛围,强化意境。
在动画色彩上,每部影片都会采用一个色彩基调来贯穿主题的意境,同时因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有需求,都会加入与之匹配的色彩元素以达到营造氛围的目的。
《熊出没》动画系列中,丰富多彩的颜色,推动着影片多重氛围,强化虚实的结合意境。
虽然该片多是以亮色为基调,同时其中还是会有部分场景的色彩给以微妙的改变,来配合人物的情绪,营造合适的氛围。
在《熊出没之过年》中,光头强制造一架伐木机,可是在动物们齐心协力下使伐木机出了故障,不受控制后,光头强不但没能砍到美人松,还把自己的房屋砍得面目全非,这时光头强的妈妈打来电话,说给他包了家乡的酸菜馅饺子,炖了肉,烫了酒,等着他回家过年,这个电话更加让他想回到家里过年,使他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接下来他唱歌的画面,没有任何的装饰场景,昏暗的背景,从上面照下来微弱的光束,缓慢飘落下来的雪花,巧妙地表现出光头强没有温暖、极其寒冷的感觉,更加渲染了他一个人在外的孤单,过年不能回家的忧伤失落心情,这样处理的画面把光头强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千与千寻》影视动画赏析影片名称:千与千寻导演/编剧/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1、影片概述一、影片介绍:《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影片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讲述了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后发生的故事。
称霸日本影史票房总冠军的《千与千寻》,是国宝动画巨匠宫崎骏勇夺奥斯卡最巅峰杰作,美国动画大奖Annie 奖最佳影片、导演、编剧、原着音乐4项大奖肯定。
影片剧情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冒险故事。
然而这场冒险却没有通常少儿作品中的正邪之争、没有神奇的超能力和武器,片中的角色也并非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部让孩子们觉得有趣好看的电影算得上是寓教于乐的典范。
二、剧情介绍:年仅10岁的荻野千寻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四年级小学生,她随父母搬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镇准备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
然而,因为途中迷路,她和父母误闯入了一个人类不应该进入的灵异小镇。
小镇的主管是当地一家叫“油屋”的澡堂的巫婆:汤婆婆;而“油屋”则是为服侍日本八百万天神洗澡的地方。
镇上有一条规定:在镇上凡是没有工作的人,都要被变成猪被吃掉。
千寻的父母由于贪吃,未经过店员允许就随便触碰食物,而遭到惩罚变成了猪。
千寻为了拯救父母,在汤婆婆的助手“白龙”的帮助下,进入澡堂,并成功的获得了一份工作。
作为代价,她的名字被汤婆婆拿掉了笔划太多的名字,成了“千”。
在澡堂工作的过程中,小千从一个娇生惯养,什么活都不会做的小女孩,逐渐成长,变得越来越坚强能干;同时,她善良的品格也开始得到了澡堂中其他人的尊重,而她和白龙之间也萌生出一段纯真的感情。
而为了拯救父母和对自己重要的人,面对各种困难和危险,千寻也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而影片也随着她的心理变化历程而展开。
三、背景资料:《幽灵公主》制作公映后,宫崎骏原本以此作品完成后即宣告封笔。
但1999年底,宫崎骏称其已复出,正开始制作《千与千寻》。
2001年7月20日,《千与千寻》在日本公映,引起巨大轰动,4天票房达到近20亿日元的天价。
《僵尸新娘》——黑色的浪漫《僵尸新娘》取材于俄罗斯的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在经过蒂姆·波顿一番颠覆性地改造之后,这个故事早已形似神非。
其场面及情节非但没有我们之前想象中那般令人毛骨悚然,而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光怪陆离的地狱反比黑白冷漠的人间更显缤纷温暖,看似诡异恐怖的骷髅僵尸们,实际上也远比人间那些衣冠楚楚的伪君子们要显得真诚可爱的多,这不由人在莞尔一笑的观影之余,亦难免会多少心生一些“人不如鬼”的唏嘘感叹。
在《僵尸新娘》中,影片的颜色主要是冷灰色和色彩明艳的暖色为主。
但该片却将冷灰色用在了活人的世界,而在死人的世界里用了大量的暖色。
这种颜色的套用似乎错位,却直接让嗅到了蒂姆•波顿对现实社会的讥讽。
因此在活人的世界里,所有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感情,而在地底下,那些可爱的骷髅却让观影者感受到了温暖。
而本片中音乐的使用也如同影片中颜色的使用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影片的音乐很少,或者说是低沉的,甚至有点诡异的,到了地底下,却多有热情奔放的音乐,影片中最温情的歌曲也是出自于那个可爱的僵尸新娘之口。
在颜色和音乐的配合下,蒂姆•波顿将这部影片爱恨的主观性抒发地最为直接。
对于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是不需要太复杂的剧情的影片不像迪斯尼的影片那样,在其中内加入过多的说教意味,也不如梦工厂的动画片那样诙谐,但影片却是带着一种坏笑,调侃着里面的所有角色,不温不火的向你讲故事。
纵观全片,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剧情的发展,都是丝丝相扣,除了两段歌舞之外,决然没有为了增加片长而加得一些无畏的片段。
虽然这是一部偶片,但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并没有将这部影片是部偶片放在脑海里,而是逐渐跟着剧情喜怒哀乐,可以说,木偶片曾经给小时候的我带来了诸多欢乐,就对个人而言,喜欢偶片是大大超过动画片的,因为偶片所带来的那种道具质地以及光线的真实感,是动画片所无法代替的。
《僵尸新娘》——黑色的浪漫《僵尸新娘》取材于俄罗斯的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在经过蒂姆·波顿一番颠覆性地改造之后,这个故事早已形似神非。
其场面及情节非但没有我们之前想象中那般令人毛骨悚然,而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光怪陆离的地狱反比黑白冷漠的人间更显缤纷温暖,看似诡异恐怖的骷髅僵尸们,实际上也远比人间那些衣冠楚楚的伪君子们要显得真诚可爱的多,这不由人在莞尔一笑的观影之余,亦难免会多少心生一些“人不如鬼”的唏嘘感叹。
在《僵尸新娘》中,影片的颜色主要是冷灰色和色彩明艳的暖色为主。
但该片却将冷灰色用在了活人的世界,而在死人的世界里用了大量的暖色。
这种颜色的套用似乎错位,却直接让嗅到了蒂姆•波顿对现实社会的讥讽。
因此在活人的世界里,所有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感情,而在地底下,那些可爱的骷髅却让观影者感受到了温暖。
而本片中音乐的使用也如同影片中颜色的使用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影片的音乐很少,或者说是低沉的,甚至有点诡异的,到了地底下,却多有热情奔放的音乐,影片中最温情的歌曲也是出自于那个可爱的僵尸新娘之口。
在颜色和音乐的配合下,蒂姆•波顿将这部影片爱恨的主观性抒发地最为直接。
对于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是不需要太复杂的剧情的影片不像迪斯尼的影片那样,在其中内加入过多的说教意味,也不如梦工厂的动画片那样诙谐,但影片却是带着一种坏笑,调侃着里面的所有角色,不温不火的向你讲故事。
纵观全片,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剧情的发展,都是丝丝相扣,除了两段歌舞之外,决然没有为了增加片长而加得一些无畏的片段。
虽然这是一部偶片,但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并没有将这部影片是部偶片放在脑海里,而是逐渐跟着剧情喜怒哀乐,可以说,木偶片曾经给小时候的我带来了诸多欢乐,就对个人而言,喜欢偶片是大大超过动画片的,因为偶片所带来的那种道具质地以及光线的真实感,是动画片所无法代替的。
在当今CG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同时,动画片也渐渐将更多的工作让电脑来处理,有时手工反而成了辅助。
《千与千寻》影视动画赏析影片名称:千与千寻导演/编剧/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一)背景:《千与千寻》是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献给曾经有过10岁和即将进入10岁的观众的一部影片,它以现代的日本社会作为舞台,讲述了10岁的小女孩千寻为了拯救双亲,在神灵世界中经历了友爱、成长、修行的冒险过程后,终于回到了人类世界的故事。
(二)主题思想:成长是动画永远不变的主题,本书所分析的八部经典动画无一不是此范畴的理念再现。
本卷的千寻与尼莫,下一卷的希达与辛巴,接下来的小鸡金婕与洛齐、怪物长毛与大眼仔、救母的沉香与救国的木兰,无论故事的背景是什么,故事的亮点在哪里,角色是什么身份与性格,角色成长都是贯穿故事的线索,是故事向前推进的动力。
同时,成长意味着什么,成长需要什么,成长的关键是什么,组成了动画的每一个细节,支撑起了每一个经典的亮点。
成长就是动画的全部。
不但如此,成熟的商业电影也是经常用此主题作为表现内容,无论这个影片依靠的是科幻还是警匪,爱情还是战争。
我们看到,影片中的角色都是在成长中发生故事,从《星球大战》到《哈利•波特》和《指环王》,从《阿甘正传》到《蜘蛛侠》,这些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又赢得巨大声誉的影片无一例外地都在叙述着关于主角成长的故事。
成长是每一个人从童年走向社会后要面临的第一件大事,也是作为个体的人第一次开始与别人产生关系,有了交流,并与这个成人社会有了对抗,进而从叛逆到顺应的过程。
成长意味着妥协,也意味着开始了精神机制的思考。
成长其实是成人给予儿童的一个枷锁,同时也是引领儿童走向自己的途径。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成人与儿童这两个词语其实只是人自己对自己身份的概念划分,这里不单是指生理年龄,更有一种对这个身份的理解。
电影也罢,动画也好,都是在对这个概念作出自己的诠释。
每一个角色在复杂的环境中,在不断的磨难中,按照某种既定的理念逐步前进,这就是我们乐于感知的“真理”。
当然,这种精神实质肯定要被表面故事包含在视听中,让观众在从容中接收社会主流价值。
影视动画赏析论文“遇见一个作品,我们只说:‘我觉得它好’还不够,我们还应该说出我何以觉得它好的道理。
”——引言影视艺术鉴赏学是研究影视艺术鉴赏现象、揭示鉴赏规律的学问。
提出影视艺术鉴赏学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指导大众正确欣赏影视艺术作品的需要,也是促进影视艺术创作和研究的需要,具有较为深远的社会意义。
会“看电影”、“看电视” “看动画”并不等于就会鉴赏电影和电视艺术、动画艺术。
鉴赏影视艺术并不仅是对影视艺术作品浅层次地“看懂”或说一句“好”,而应是对影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的理解。
显然,“看动画片”与“鉴赏动画片”有很大的差别。
从影视艺术鉴赏的实际情况来看,虽说凡看过影视片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一定层次的理解,但是能够正确鉴赏影片并且在行地、讲出A、B、C的人并不多,若再让其诉诸文字表达,写出影视评论的人就更少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观赏者不可能仅凭自己作为人的朴素感觉,就能对一门艺术有真正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影视观看活动自然上升到审美鉴赏的境界。
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 人们鉴赏影视艺术的能力,固然可以通过自发的、无引导的观赏活动一点点去磨炼、积累并提高,但这种成效是较低的。
如果你想要尽快成为一个有影视艺术修养的人,就需要自觉地学习有关的影视艺术理论和影视艺术鉴赏知识,了解影视鉴赏的特点、过程和一般规律。
所以,影视艺术观众更需要影视艺术鉴赏理论的实际指导。
影视动画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客观需要影视动画艺鉴赏同影视动画创作分属于影视动画艺术活动过程中的两极,是相互联系互为对象的两个环节。
影视鉴赏同影视创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如果没有影视观众的鉴赏,影视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的艺术价值就不能最终得到实现。
然而,过去创作界和理论界曾有些人存在一种偏见,认为鉴赏没有什么“理论价值”,鉴赏无“学”。
针对这种偏见,现代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曾批评说:有人“往往以为创作价值甚高,鉴赏无甚价值,这实在是浅薄的见解”。
《千与千寻》影视动画赏析影片名称:千与千寻导演/编剧/原作/脚本/监督:宫崎骏1、影片概述一、影片介绍:《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影片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讲述了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后发生的故事。
称霸日本影史票房总冠军的《千与千寻》,是国宝动画巨匠宫崎骏勇夺奥斯卡最巅峰杰作,美国动画大奖Annie 奖最佳影片、导演、编剧、原著音乐4项大奖肯定。
影片剧情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冒险故事。
然而这场冒险却没有通常少儿作品中的正邪之争、没有神奇的超能力和武器,片中的角色也并非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部让孩子们觉得有趣好看的电影算得上是寓教于乐的典范。
二、剧情介绍:年仅10岁的荻野千寻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四年级小学生,她随父母搬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镇准备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
然而,因为途中迷路,她和父母误闯入了一个人类不应该进入的灵异小镇。
小镇的主管是当地一家叫“油屋”的澡堂的巫婆:汤婆婆;而“油屋”则是为服侍日本八百万天神洗澡的地方。
镇上有一条规定:在镇上凡是没有工作的人,都要被变成猪被吃掉。
千寻的父母由于贪吃,未经过店员允许就随便触碰食物,而遭到惩罚变成了猪。
千寻为了拯救父母,在汤婆婆的助手“白龙”的帮助下,进入澡堂,并成功的获得了一份工作。
作为代价,她的名字被汤婆婆拿掉了笔划太多的名字,成了“千”。
在澡堂工作的过程中,小千从一个娇生惯养,什么活都不会做的小女孩,逐渐成长,变得越来越坚强能干;同时,她善良的品格也开始得到了澡堂中其他人的尊重,而她和白龙之间也萌生出一段纯真的感情。
而为了拯救父母和对自己重要的人,面对各种困难和危险,千寻也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而影片也随着她的心理变化历程而展开。
三、背景资料:《幽灵公主》制作公映后,宫崎骏原本以此作品完成后即宣告封笔。
但1999年底,宫崎骏称其已复出,正开始制作《千与千寻》。
2001年7月20日,《千与千寻》在日本公映,引起巨大轰动,4天票房达到近20亿日元的天价。
《影视动画赏析》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适用专业:授课单位:数字传媒系学分:2 学时: 32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2011.11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我院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课程的作用:从认识动画的基本语言和构成形式入手,了解动画的景与镜头,进而熟悉动画创作的综合艺术特征,达到对于各种门类、各种样式动画的不同欣赏方法的把握,掌握对动画艺术欣赏、评论及写作的方法,培养大学生具备全面的动画审美修养。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坚持贯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思想,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为指导,以动画作品为媒介,采用赏析同步的讲授方法,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动画鉴赏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进而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根据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动画的发展状况,选取了十部典型的动画作品进行赏析,具体的每一部影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经典之作,将这些动画作品从专业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使学生们在了解动画创作的基本常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动画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
四、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们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动画作品审美和艺术修养层面有所提高。
知识目标:了解一定的动画创作基础常识及鉴赏理论。
能力目标:能够具备一定的动画作品鉴赏能力。
素质目标:能够培养起对于动画艺术的热爱,从而关注动画艺术艺术当前的发展状况,并进行一些有价值的赏析活动。
五、课程的内容与要求按照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和认知特点,设计了六个教学单元,共选取十部经典的动画作品进行鉴赏,采取赏析同步的方式进行讲解。
表3 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六、课程实施条件1.教师基本要求任课教师应该对影视和动画的相关专业知识非常了解,并且具备系统的影视和动画理论知识。
2.教学硬件环境要求多媒体教室。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选用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视频资料进行观摩解析。
论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前景纵观中国动画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从产生到现在,我国动画产业经历了许多坎坷。
从无声到有声,从简单到复杂,从名不经传到跻身大国行了。
我国影视动画在1926—1965年向世界表明,我国动画在一步步成长。
但好景不长,受政治影响,在1966—1977年,我国动画萧条了,进入颓废时期。
而欧美日相继传入,影响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从1977到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动画产业得到新的发展,又进入新发展阶段。
但是,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前景如何,我国的动画产业将如何发展呢?论中国影视动画发展前景,我从以下几方面论述: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动画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追求的一部分,需求将会不断增大,为此,我国动画产业将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投资者不断增多,会进一步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产业的相聚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动画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各种政策的支持,大量的钱财会将会投资于动画,为动画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这样的局面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为动画的发展注入活力。
许多公司、企业将会投资动画产业。
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各高校也纷纷开展有关动画的专业和课程,不管是动画设计软件,动画色彩,绘画、素描,都有老师和专家、教授讲解、指导。
为动画产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同时,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不断深入研究,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
人才的涌入,动画发展的源泉将不断涌出。
动画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中国是动画发展史较早的国家,古代的皮影为动画发展帮助,为此,我国动画产业发展可以吸收古人经验。
同时,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为动画发展提供帮助。
在将来,科技会不断发展,将为动画产业发展增添生机。
在各种产业争相繁荣发展的今天,动画产业作为我国的新一代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必将与影视产业一道,在国家的支持夏,得到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