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3.画杨桃 优秀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78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教案设计(精选12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画杨桃》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本课14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1.齐读课题。
2.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3)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检查预习情况,交流重点字词1.指读生字词,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交流易读错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而:零声母音节,念“ér”。
肃: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与“响”要区分字形。
嘻:念一声,“xī”。
诲:念四声,“huì”。
3.学习多音字“倒”,做组词练习。
4.指导书写,教学重难点字。
摆: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宽,“四”字中间是两竖。
嘻:注意右边“喜”的写法,“士”不要写成“土”,第三横要长。
5.读“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
三、初步感知,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我”和同学们在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讥笑。
老师通过让学生轮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做事应从实际出发。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全班交流解决。
问题预设:(1)课文中老师怎样提的问题?(2)提的是什么样的问题?(3)同样是杨桃,为什么画出了不同的样子?(4)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地提出问题?(5)为什么课文最后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2.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道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画杨桃-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
2.能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感知课文中的美,锻炼想象力。
3.能够模仿描绘杨桃的语言表达,学会运用形象描写和比喻。
4.能够感受和体验课文中的“勤劳、自力更生”的精神,培养动手动脑、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语言描绘杨桃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从而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观看杨桃图片,并引导学生依次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杨桃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预习(10分钟)让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课文写了哪些东西?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3.你对杨桃有多少了解?讲授(20分钟)1.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
2.分析课文中描述杨桃的语言表达,让学生模仿,并让部分学生上台表演。
3.给学生分发杨桃材料包,让学生观察和描绘杨桃的形态和特点,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文本创作。
总结(5分钟)1.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作品。
2.教师介绍课文所表达的精神内涵,并着重强调“勤劳、自力更生”的精神,鼓励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力量。
师生活动分工教师的角色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分析课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的角色观察、思考、发表意见、模仿语言表达。
通过绘画和文本表达手法,将自己的创意和快乐表现出来。
作业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小组自行准备一个关于“劳动和创造”的短视频或文本,围绕所熟悉的某个实物(如花、树、小草等)给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提醒学生要勤劳、自力更生,从而创造更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涉及到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以及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精神的体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物象,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形象想象空间。
同时,也重要的要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达,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3画杨桃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3画杨桃导学案第【1】篇〗《画杨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要认识的生字6个,会写的生字12个。
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嘱”读 zhǔ,不要读成 shǔ;“晌”读 shǎng,不要读成 xiǎng;“诲”读huì,不读huǐ。
3、识记字形: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
肃:笔顺,悉:上部不是“采”。
提醒与熟字区分比较: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
“叮”和“钉”、“订”;“幅”和“副”、“诲”和“悔”;“晌”和“响”。
4、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
明白老师和父亲说过的道理都是让我们能够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能终身受益。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8自然段老师说的话。
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文本中学生和老师的态度变化,体会其背后的原因,悟出本篇课文的主题。
通过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朗读,便能感受到这些标点背后的含义,体会学生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体会学生和老师态度的变化,感受标点背后的含义,理解父亲和老师的话,明白做事看问题都要实事求是,这样会使自己终生受益。
教学准备:在纸上写好师生对话。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设境质疑,导入新课。
1、出示录相片断。
录相片断的大意是: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盛产一种水果——杨桃,一年内开花数次,从夏至秋相继不绝,秋冬果熟,杨桃上市,人们争相品尝。
其中有杨桃不同角度的特写镜头。
2、导言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面上的这种水果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生质疑。
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画杨桃?怎样画杨桃?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写画杨桃这件事?)过渡:同学们的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杨桃》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9个生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0个词语。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对话的语气与表达的内容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会认“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9个生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0个词语。
教学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对话的语气与表达的内容的关系。
2.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水果吗?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水果——杨桃,而且我还要和大家共同来分享一个有关杨桃的故事。
板书课题《画杨桃》,齐读。
2.知识链接:杨桃:常绿或半常绿乔木。
浆果椭圆形,有五棱,间或三到六棱,未熟前果皮青绿色,熟时黄色,果棱饱满,肉脆、多汁,味甜似蜜,有清香。
3.走进作者:岑桑,广东顺德人。
其作品曾获首届冰心儿童图书奖、第二届广东鲁迅文学奖。
主要作品:《当你还是一朵花》《在大海那边》《眼睛和橄榄》等。
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kào ér bān hādào shěn shì靠而班哈倒审视yèsùshǎnɡqiǎnɡxīyuèhuì页肃晌抢嘻悦诲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小学部编二年级《画杨桃》教案一等奖1、小学部编二年级《画杨桃》教案一等奖学生视角:《画杨桃》中小主人公的爸爸和老师,在画画时教会他怎样遭到同学们的嘲笑。
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类似的问题。
应怎样面对他人的误解,这是很值得学生去探讨的问题。
难点:能联系全文内容,感悟父亲和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并学会怎样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师思考:课文教育学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所不同。
这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坚持自己正确观点的契机。
重点:边读边思,体会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反映出的深刻道理。
设计特色:指导自学,精讲深化。
信息资料:1 .课文中生字新词卡片。
2 .杨桃不同角度图的投影片3 .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要求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2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听说的道理。
3 .在老师的提示下,通过默读、朗读自学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 .培养学生读中自我感悟的能力,感情朗读能力。
第1 课时教学目的:l 、学会读、写本课13 个生字。
,联系上理解理解审视和颜悦色的词语。
2 、整体感知,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讲了件什么事?3 、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想象小和同学们的不同的心理活动。
教学流程:一、明确目标: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谁能给大家介绍杨桃是什么样的水果?杨桃,又名阳桃、羊桃,学名五敛子,又因横切面如五角星,故国外又称之为星梨,是久负盛名的岭南佳果之一二、给充分时间读书自学。
1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己独立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通过来解决。
(2)读后思考文中围绕画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2 .多种感官参与读书,提高学习效率。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引导学生敏锐察觉课文的主要话题,画出主要的句子。
三、汇报自学,提出问题。
教师梳理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笑?老师为什么要严肃地说那一番话?四、学习第1 自然段。
《画杨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围绕着“办法”这个主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
《画杨桃》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这个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平常的小事寄寓深刻的哲理。
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内容是一个横放着的杨桃和一幅像“五角星”的杨桃画。
这两个内容对比鲜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1.会认“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9个生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1个词语。
2.能积累“靠、视”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说教具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学法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找找—读读—说说”的步骤进行探究。
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说,认真读,仔细找。
在理解重点的教学中,我想先运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间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道理。
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词,再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
学生活动过程设想在分析重点段落时,让学生自读、自悟,再配以自由读、分角色读等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感悟一下课文。
《画杨桃》教案教学目标:1. 会认“靠”等14个生字,会写“图”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2.齐读课题。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标出自然段。
2.采用查字典、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生字词。
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翘舌音:“审”(shěn)、“晌”(shǎng)、视(shì)“肃”(sù):平舌音。
笔顺:(共8笔)“诲”:四声(huǐ),注意与“悔”的读音区别。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4.扩展训练。
近义词:教诲──教导审视──审察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反义词:准确──错误难忘──淡忘5.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图、交、摆、嘻、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3.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13《画杨桃》教学设计含当堂达标教学目标:1. 会认“靠”等14个生字,会写“图”等9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
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子。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一)谈话揭题1.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吃的水果,你认识这种水果么?(杨桃)2.今天咱们来学习一个关于“画杨桃”的故事。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想不想看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完的同学竖起大拇指。
2.出示词语:叮嘱、审视、半晌、教诲。
这是课文中的生字,谁来读一读?他要是读对了,请同学们跟他大声读出来。
“教诲”,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教育、教导)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义的好办法。
3.出示四字成语:神情严肃、和颜悦色。
这两个成语你会读吗?4.会读真棒!可是这当中有一个字写的时候可不容易,它的笔顺要特别注意啦!就是严肃的“肃”,请你跟我一起书空。
跟我读“sù”,严肃。
拿起你的笔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注意写字姿势。
(三)讲读2—12自然段,体会情感1.这里的“神情严肃”和“和颜悦色”都是描写谁神情的词语?(老师)图画课上,什么事让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呢?请同学们接下来再一次默读课文的2—12自然段,想一想。
谁来说说,什么事使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了呢?(用自己的话说)师:就是这么一回事,发生在图画课上的一件事。
2.同学们看一看,当我把画好的图画交上去的时候,同学们却哈哈大笑起来。
出示: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指名读这两句话。
13画杨桃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图、课、摆”等9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
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认读生字词。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课时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一、实物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几个杨桃实物或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板书:杨桃)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2.课件出示有关杨桃的知识简介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补充板书:画)学生齐读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2.检查读书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
(自己练读、开火车读、齐读)(2)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3.出示没标拼音的课文进行朗读。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图、课、摆、座、交、哈、页、抢、嘻”。
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13.画杨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教诲、叮嘱”等词语的意思。
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部分。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明白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所不同,必须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1.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全文内容,感悟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并学会实事求是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课时:
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杨桃图片,学生谈论关于杨桃的知识。
2.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围绕杨桃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自读: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按记叙文六要素来概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3.画出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便于后文交流。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新词。
(1)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
对学生难认的字音示范读。
(2)出示本课生词:要求、叮嘱、审视、半晌、熟悉、哈哈大笑、一端、轮流……
(3)理解词语(审视、严肃等)。
2.指名说一说课文围绕杨桃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图画课上,老师叫我们画杨桃,“我”按照我的角度所见的把杨桃画成了像五角星一样,被同学嘲笑。
老师则让每位同学坐在“我”的位置上看杨桃,教育了同学们。
)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对于一些笔画简单、容易记忆的生字,学生自己动脑分析,练习书写。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图”:全包围结构
“国”字框要写匀称、工整。
“摆”“端”“轮”都是左窄右宽。
“桌”要和“卓”字区分。
五、巩固练习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在______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我”根据自己________到的,把杨桃画成了________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
最后在老师的教导启发下他们认识到了错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同桌互改。
2.同学们根据上节所学内容,谈一谈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句子,感悟道理
(一)学习第1自然段,组内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1.学生读第1自然段。
2.学生找出动作描写的句子。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
动作描写体现出了“我”的一丝不苟。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2~18自然段。
1.默读课文,交流并提出问题。
(1)“我”是如何画杨桃的?
(2)同学们面对“我”的画是怎样的态度,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3)画出关于老师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学习后汇报。
(1)学生结合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进行体会,得出答案:看到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2)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出同学们当时的态度变化:由“嘲笑”到“不好意思”。
(3)通过对老师的神态、动作等的描写,可以看出老师是一个做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2~18自然段。
三、学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1.学生分小组自由诵读最后一段。
2.学生讲述学了这一课,自己的收获?
3.教师小结:
同学们,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会让我们受用终生的。
四、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画杨桃
“我”的做法----------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同学们-----------哈哈大笑
老师的教诲-------------是什么样,画什么样
实事求是,让我终生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