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节点尺寸测量与焊接变形控制及结构的技术要求-刘锡祥
- 格式:ppt
- 大小:26.84 MB
- 文档页数:66
钢结构工程焊接工艺评定及注意点1、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等各种参数及参数的组合,应在钢结构制作及安装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方法和要求,以及免予工艺评定的限制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2011 的有关规定。
2、焊接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以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结果或采用符合免除工艺评定条件为依据,编制焊接工艺文件,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焊接方法或焊接方法的组合;(2)母材的规格、牌号、厚度及覆盖范围;(3)填充金属的规格、类别和型号;(4)焊接接头形式、坡口形式、尺寸及其允许偏差;(5)焊接位置;(6)焊接电源的种类和极性;(7)清根处理;(8)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焊层和焊道分布);(9)预热温度及道间温度范围;(10)焊后消除应力处理工艺;(11)其他必要的规定。
Ⅱ焊接作业条件3、焊接时,作业区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应符合下列规定,当超出本条规定且必须进行焊接时,应编制专项方案:(1)作业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2)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不应大于 90%;(3)当手工电弧焊和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时,焊接作业区最大风速不应超过 8m/s,当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接作业区最大风速不应超过 2m/s。
4、现场高空焊接作业应搭设稳固的操作平台和防护棚。
5、焊接前,应采用钢丝刷、砂轮等工具清除待焊处表面的氧化皮、铁锈、油污等杂物,焊缝坡口宜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的有关规定进行检查。
6、焊接作业应按工艺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
7、当焊接作业环境温度低于 0℃且不低于-10℃时,应采取加热或防护措施,应将焊接接头和焊接表面各方向大于或等于钢板厚度的 2 倍且不小于100mm 范围内的母材,加热到规定的最低预热温度且不低于 20℃后再施焊.Ⅲ定位焊8、定位焊焊缝的厚度不应小于3mm,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 2/3;长度不宜小于40mm 和接头中较薄部件厚度的 4 倍;间距宜为 300mm~600mm.9、定位焊缝与正式焊缝应具有相同的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要求。
T、K、Y管节点焊缝超声波检验缺陷的评定标准本章取自《海上结构建造的超声波检验推荐作法和超声技师资格考核指南》1988年版-Q/HS7007附录D〈验收标准〉D1.0的条文;即APIRP2X缺陷评定标准,全文抄录.8.1 概述a. 基于实践的验收标准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这些级别只是作为范例,并非作为规范来执行。
A级——工艺质量标准该级别与构件的适用性并没有内在的联系,而是建立在焊工通常所能达到的焊接质量以及检验手段力所能及的基础上。
在用未指明断裂控制的材料来设计和建造重要结构时,常用这个级别。
C级——以合于使用为基础的质量标准该级别基于疲劳、脆性断裂和拉伸破坏不稳定性的总体考虑,并且准备应用于设计应力和疲劳分析方面,并满足APIRP2A规定的最低韧性,同时也要求考虑焊缝和热影响区的断裂韧性。
F级——特定的合于使用质量标准该级别基于一个特定构件或特别应用中某类构件的分析、脆性断裂、拉伸不稳定性和其他任何可能的断裂形式上。
使用这个级别,在技术上更加适合于某项特殊的应用。
一项充分的研究已经取代了保守的假设。
这意味着某些缺陷尺寸是可以接受的而不必权衡安全因素。
b. 适当的检验级别是整个断裂控制设计的一个主要部分,并使质量水平与设计要求相一致。
例如,图8-1和图8-2所示的焊缝表面成形质量与S-N疲劳曲线相互之间是一致的。
超声验收标准的三个级别就是基于类似的疲劳考虑。
在桥梁设计中,要求焊缝表面打磨并要求A级的内部检验达到A级疲劳特性。
对于根据C极(X曲线)疲劳曲线实质上允许较大的缺陷存在。
然而在特定的合于使用质量标准的应用中,实际疲劳标准和缺陷尺寸与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c. 超声专家根据设计构想制定专门的超声程序和验收级别,下面的章节中将描述这方面的例子。
8.2 “A”级验收标准(APIRP2X)a. A级大致相当于传统的射线照像标准中规定的工艺标准。
这个级别可适用于那些为改善疲劳特性而使表面形状磨平或抗腐蚀保护的焊缝(例如图8-2中的曲线A),或那些一旦断裂将造成灾难性(即:没有余度)破坏的重要焊缝,以及那些以低等级断裂韧性为主的部位。
大中径管焊口射线检测施工工法大中径管焊口射线检测施工工法一、前言大中径管的焊接工艺检测是保证管道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大中径管的焊缝质量对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射线检测方法来保障焊缝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大中径管焊口射线检测施工工法,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大中径管焊口射线检测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准确:采用射线检测方法可以实现对焊缝内部缺陷的快速准确检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焊接质量。
2. 全面覆盖:能够检测到焊缝内部的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渣、裂纹等,保障了焊接质量的全面监控。
3. 非破坏性检测: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不会对焊缝造成二次损害,降低了维修成本。
4. 数据记录:可以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记录和存档,方便后期分析和评估。
三、适应范围大中径管焊口射线检测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大中径管的焊接工艺检测,包括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行业的管道工程。
四、工艺原理大中径管焊口射线检测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将射线辐射至焊缝内部,利用射线透射的原理来发现和记录内部缺陷。
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1. 选择合适的射线源,如X射线机或伽马射线仪,根据管径和焊缝厚度来确定适当的辐射量。
2. 放置探测器,将其安装在离焊缝一定距离的位置,以保证射线的穿透能力。
3. 根据管道尺寸和焊缝布局设计对焊缝进行扫描,记录和记录检测结果。
4.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焊缝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五、施工工艺大中径管焊口射线检测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进行现场测量和标记,确定焊缝位置和坐标。
2. 辐照计划:根据焊缝布局和射线辐射要求,制定辐照计划。
3. 射线辐射:根据辐照计划进行射线辐射,确保辐射量和时间的控制。
4. 数据采集:使用探测器对焊缝进行扫描和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焊缝质量。
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焊接质量的控制与检验对于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的标准格式,包括焊接质量控制的原则、焊接质量标准、焊接质量检验的方法等。
二、焊接质量控制的原则1. 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焊接质量控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GB/T 50205-2001《焊接质量评定标准》等。
2. 严格执行工艺规程: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包括焊接参数、预热温度、间隙尺寸等。
3. 确保材料质量: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如焊条的化学成分分析、焊丝的直径测量等。
4. 防止污染和缺陷:焊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和缺陷的产生,如清洁焊接表面、控制焊接过程中的气氛等。
5. 质量记录和追溯:焊接质量控制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追溯体系,包括焊接工艺记录、焊接人员资质记录等。
三、焊接质量标准1. 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标准:焊接接头的外观应符合相关标准,如焊缝的形状、焊缝的宽度和高度、焊接表面的平整度等。
2.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标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
3. 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标准: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应符合相关标准,如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4. 焊接接头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标准:焊接接头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应符合相关标准,如焊缝的长度、宽度、高度、倾斜度等。
四、焊接质量检验的方法1. 目视检验:通过肉眼观察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如焊缝的形状、焊接表面的平整度等。
2. 机械性能测试: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测试方法检测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3. 无损检测:通过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方法检测焊接接头的内部缺陷。
4. 尺寸测量:通过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测量焊接接头的尺寸和几何形状。
五、结论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是确保焊接接头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焊接质量的控制与检验对于确保焊接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的标准格式,包括焊接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和步骤,以及焊接质量检验的标准和要求。
二、焊接质量控制1. 目标焊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焊接连接的强度、密封性和可靠性,以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具体目标包括:- 确保焊缝的完整性和均匀性- 避免焊接缺陷,如气孔、裂纹等- 控制焊接变形,保证工件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确保焊接材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2. 方法和步骤焊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确定焊接工艺规程:根据焊接材料、工件材料和设计要求,制定适当的焊接工艺规程,包括焊接电流、电压、预热温度等参数。
- 检查焊接设备和材料: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材料的质量合格,如焊机、电极、焊丝等。
- 准备工件表面:清洁工件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等杂质,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 进行焊接操作:根据焊接工艺规程进行焊接操作,注意焊接速度、焊接角度和焊接层数等。
- 进行焊后处理:对焊接接头进行后处理,如去除焊渣、修整焊缝等,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外观和性能。
- 进行焊接质量检验:对焊接接头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焊接连接符合要求。
三、焊接质量检验1. 标准和要求焊接质量检验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焊接连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常用的焊接质量检验标准包括:- ISO 5817:2014《焊接质量评定——焊缝的焊接质量标准》- ISO 10042:2018《焊接——焊接接头的焊接质量评定——焊接缺陷的分类》- AWS D1.1/D1.1M:2020《结构焊接规范》- ASME BPVC Section IX:2019《焊接和钎焊资格标准》2. 检验方法和步骤焊接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目测检查:使用肉眼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查,包括焊缝的完整性、均匀性和外观质量等。
焊接质量控制与检验一、引言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创造业的各个领域。
焊接质量的控制和检验对于确保焊接接头的强度、密封性和耐腐蚀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焊接质量控制和检验的标准格式,包括焊接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相关数据统计。
二、焊接质量标准1. 焊接材料标准: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8110-2022《焊接材料》等。
2. 焊接工艺标准:焊接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8114-2022《焊接工艺规程》等。
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预热温度等。
3. 焊接接头标准:焊接接头的形状、尺寸、角度和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者相关标准,如GB/T 12470-2003《焊接接头几何形状和尺寸》等。
4. 焊接质量评定标准:焊接接头的质量评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 14957-2002《焊接接头质量评定焊缝》等。
焊接质量评定包括焊缝外观、焊缝强度、焊缝密封性等。
三、焊接质量控制方法1. 焊接前准备:在进行焊接前,应对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工件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应清除焊接接头附近的杂质和油污,以保证焊接质量。
2. 焊接过程控制:焊接过程中,应根据焊接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严格控制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和预热温度等参数。
同时,应注意焊接工件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焊接变形和裂纹。
3. 焊接质量检验:焊接完成后,应进行焊接质量检验,以确保焊接接头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常用的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放射性检测、超声波检测和磁粉检测等。
根据焊接接头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4. 焊接质量记录:对焊接过程和焊接质量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材料批号、焊接接头尺寸和检验结果等。
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追溯焊接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供参考数据用于质量改进和统计分析。
四、焊接质量统计分析1. 焊接缺陷统计:对焊接质量检验中发现的焊接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缺陷类型、缺陷数量和缺陷位置等。
焊接技术的精确检验与质量控制要点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然而,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焊接质量,精确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焊接技术的精确检验与质量控制的要点。
一、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焊接工艺必须明确,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焊接参数等。
其次,焊接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最后,焊接表面必须进行清洁和处理,以去除污垢和氧化物,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二、焊接过程的控制焊接过程的控制是确保焊接质量的关键。
首先,焊工必须熟练掌握焊接技术,包括焊接操作的动作、力度和速度等。
其次,焊接参数必须严格控制,如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和焊接时间等。
此外,焊接环境的控制也很重要,如焊接温度、湿度和气氛等。
通过合理的控制,可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强度。
三、焊接后的检验方法焊接后的检验是评价焊接质量的关键环节。
常用的焊接检验方法包括目测检验、尺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无损检测等。
目测检验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肉眼观察焊接接头的外观和形状,检查是否存在焊缺、气孔和裂纹等缺陷。
尺寸检验是通过测量焊接接头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力学性能检验是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和冲击等试验,评估其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无损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波、射线和磁粉等技术,检测焊接接头内部的缺陷和裂纹等隐藏问题。
四、焊接质量控制的要点焊接质量控制是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和可靠的关键。
首先,焊接工艺必须合理选择,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要求确定最佳的焊接方法和参数。
其次,焊接材料必须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焊条、焊丝和焊剂等。
同时,焊接设备和工具必须经过认证和检验,确保其安全和可靠。
此外,焊接操作必须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焊接位置、焊接顺序和焊接速度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