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工作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52.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在学术论文中插入图表和流程图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恰当插入图表和流程图能够极大地增强论文的可读性、直观性和说服力。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作者更清晰地表达复杂的观点和数据,还能让读者更迅速、准确地理解论文的核心内容。
然而,要想在学术论文中有效地插入图表和流程图,并非简单地将其堆砌进去,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明确插入图表和流程图的目的至关重要。
它们应该是为了补充和强化文字论述,而不是重复已经表达过的信息。
比如,如果论文正在探讨某个实验的结果,那么一张清晰展示数据趋势的图表可能比大段的文字描述更能让读者迅速把握关键信息。
如果是在解释一个复杂的流程或系统,一个详细且准确的流程图则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在选择图表和流程图的类型时,要根据所呈现的内容和想要达到的效果来决定。
常见的图表类型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等。
柱状图适合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量或大小;折线图则更擅长展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饼图用于表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散点图则有助于发现变量之间的关系。
而流程图可以是简单的线性流程,也可以是包含分支和循环的复杂流程,具体取决于所描述流程的性质。
接下来是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制作图表和流程图。
对于图表,数据必须准确、完整且具有代表性。
在收集数据时,要确保来源可靠,并且对数据进行适当的筛选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
制作图表时,要选择合适的刻度、标签和标题,使得图表易于理解。
比如,刻度的选择应该能够充分展示数据的变化范围,同时又不会让图表显得过于拥挤或稀疏。
标签应该清晰准确,避免产生歧义。
标题则要简洁明了地概括图表的主要内容。
流程图的制作同样需要精心设计。
首先要明确流程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其中的各个步骤和决策点。
每个步骤都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并且使用统一的符号和形状来表示不同的操作和判断。
流程线要清晰流畅,避免交叉和混乱。
同时,要为流程图添加必要的注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理解流程的逻辑和关键环节。
公共管理学院毕业论文指导与撰写程序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大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标准性要求,指导学生对本专业理论与实践问题独立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和成绩评定的完整过程。
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毕业论文指导与撰写程序包括四个阶段:选题阶段、开题阶段、撰写阶段和答辩阶段。
一、选题阶段〔一〕目的选择一个自己比较熟悉、感兴趣、有价值的题目,能够保证自己有热情、有耐心做下去。
〔二〕任务阅读文献a、选择题目选题时要满足必要性和可行性两个原则。
必要性,即该题目必须是你值得去做的,且必须与专业相关,能够用理论指导实际〔应用性〕。
可行性,即该题目必须是你能够做到、力所能及的,而且也能得到支持;同时是你愿意去做、感兴趣的。
这个环节,指导教师需熟悉学生拟选定的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界定所选题目的可行性。
b、与指导老师建立沟通通过邮件、短信和面谈的方式相互沟通。
这个环节,需要指导教师及时查看邮箱及短信,回复学生问题。
〔三〕时间指导教师和学生应该在规定的具体时间前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
选题的时间:第七学期的第1至4周。
二、开题阶段〔一〕目的通过文献调研,论证论文题目研究的可行性。
〔二〕任务a、学生围绕题目展开文献调研,包括文献摘要、概括、分析和点评。
该阶段要求指导老师催促并指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开题报告的编写任务。
b、完成论文的文献综述、框架构思,撰写论文研究内容。
c、撰写开题报告。
〔详见附件1,公共管理学院开题报告撰写、答辩、格式等要求〕d、开题答辩。
整个任务阶段要求指导老师及时回收开题报告草稿,并给出修改意见,修改后再收回。
〔三〕提交a、开题报告答辩稿。
在规定的时间之前提交开题报告答辩稿并打印三份。
严格按开题报告格式要求编写,其中文献综述要求不少于2000字。
b、开题报告定稿。
开题答辩通过后一周内修改完毕,递交开题报告定稿两份,由指导老师签字送到教研室存档。
论文研究,工程流程常用“框架图”、“系统图”、“流程图”汇总,总有一款你喜欢的,全部“可编辑!”作者:学校人类社会领域的问题自然物质世界的问题此处不作讨论确定分析问题的途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逻辑与实证)其他研究方法(不作讨论)确定研究所用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式及研究逻辑模式宏观与微观理论研究范式早期实证主义范式社会达尔文主义范式冲突范式 演绎研究模式归纳研究模式选择具体的研究设计。
个案研究设计 实地研究设计 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设计 其他的研究设计选择资料(数据)收集方法。
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 观察法 其他数据收集方法非介入调查 二手数据收集 选择数据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 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 回归分析 其他统计方法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科学的两大支柱是逻辑与实证(观察),科学的结论都是有可证伪性的。
科学只能回答真与假的问题,不能解决善、恶、美、丑的问题。
范式是用来组织我们的观察和推理的基础模型,在科学中扮演了一个相当根本性的角色。
范式指一般框架或视角,理论指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陈述。
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解释所看到的东西。
理论是由概念、假设、定理、命题等组合而成。
研究的逻辑模式解释了理论与研究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研究的目的分为探索、描述和解释三种;我们可以对某一问题提出通则式或者个案式的解释;我们可以分析现象的必要或充分原因;我们可以选择对个体、群体或者组织进行分析;当然还可以选择长期、者短期或者截面研究。
研究设计要求我们对上述进行选择。
必须先将研究的问题进行概念化、操作化才能进行准确的测量。
科学家们用“测量”来代表对现实世界小心、细心、谨慎的观察,并凭借变量的属性来描述事物。
用概念、构念来统一人们对现实的理解、用维度和指标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
一般使用前人的指标,不要轻易自己自建指标.任何社会现象都能够”测量”。
科学研究三大层面之:理论。
处理科学的逻辑层面。
来源于哲学、逻辑学等学科。
贵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工作流程一、 MBA学位论文工作流程图二. 流程说明2.1 选择论文指导教师⏹时间:每年的12月中下旬举行一次选择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
⏹对象:针对第四学期(第二学年末,研究生2年级末)MBA学生。
⏹方式: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及研究方向后,MBA中心根据学生填报志愿方向和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方向,统一随机分配安排。
⏹规定:指导教师一旦确定,不再更改;学生论文的研究内容应与主修方向保持一致;导师选定后,学生主动联系导师,导师熟悉学生。
2.2资格审查⏹时间:每年的9-10月。
⏹对象:针对上一年12月份选择了指导教师的MBA学生。
⏹内容:培养计划是否完成、成绩是否合格、费用是否完清、学习年限是否符合规定等。
⏹规定:学生登陆贵州大学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cn/sso/login)—培养管理—中期考核,填写提交并打印《贵州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中期考核登记表》,导师登陆该系统审核,同时纸质打印版签字。
学生提交一式两份到中心学位办公室。
2.3 论文开题报告⏹时间:每年的10-11月举行一次论文开题报告工作。
⏹对象:针对上月资格审核通过的学生;往届(未超学籍年限)未参加开题报告(或上次开题报告未通过)的 MBA学生经导师同意后,可参加这次开题报告。
⏹形式:中心组织MBA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专家进行现场公开答辩。
⏹规定:(1)答辩后1周内,学生登陆贵州大学研究生综合管理系统(.cn/sso/login)—培养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填写提交并打印《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导师需要登陆系统审核,同时纸质打印版需要签字,学生提交一式两份到中心学位办公室。
(2)学生按时做好预毕业生图像采集工作并提交相关照片。
⏹其他:详见有关具体规定。
2.4论文撰写⏹时间:开题报告通过后至次年4月,论文撰写工作至少有半年以上的时间。
⏹规定:学生严格按进度撰写论文,导师对论文各方面审核把关。
学生于次年4月提交定稿的论文装订版及电子版,导师提交明确的指导及送审意见。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流程图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工作程序硕士学位申请人在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
硕士学位申请人至少在答辩前1个月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学位论文的撰写、排版、印刷应符合《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学位申请人申请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应按以下的程序进行:一、申请人进行学位论文答辩预登记申请人登录“研究生院综合管理系统”(http://202。
38.194.180/)进行学位论文答辩预登记,各学院教务员在“研究生院综合管理系统”内进行毕业资格审核、汇总。
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辩预登记的申请人不能举行学位论文答辩。
二、下载“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举行预答辩会,并对学位论文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撰写完成后,经导师审定,举行预答辩会.预答辩会由导师主持,至少应有3位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参加(含指导教师)。
预答辩通过后,申请人应按预答辩会上专家所提的意见对学位论文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论文定稿后印刷,由导师填写《硕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从研究生院综合管理系统中打印)。
三、持以下材料至北校区图书馆430室数字资源部进行学位论文检测1.《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申请表》;2.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的电子版(word版本),内容须与拟送审的学位论文纸质版相同;3.检测费用三十元(现金或转账)。
图书馆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论文检测报告须经导师、学院审核确认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在《论文送审申请表》中签署意见.具体实施办法见《关于采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的管理办法》(学位〔2013〕8号).四、将以下材料提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审核通过后教务员发放学位档案袋和成绩单(已盖研究生成绩专用章)1。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选题流程图(团队总课题申报:在院系发布选题双选结果后再进行选择相关子课题及学生组建团队)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详细流程说明★教师申报盲选课题流程:1.指导老师申报盲选课题2.教研室主任审核教师申报的课题。
3.教研室主任审核通过后,院系教学主任进行发布课题。
4.课题发布后,学生进入选题。
(注:各院系秘书可以设置学生选题的开始时间)5.指导老师选择学生并确认选题的学生。
6.教研室主任或者院系教学主任审核学生选题7.院系教学主任发布双选结果即发布学生选题8.指导老师下发任务书9.教研室主任审核任务书10.院系教学主任审核任务书11.学生提交开题报告等材料12.指导老师审核开题报告13.教研室主任审核开题报告(注:可进行全部审核或者批量审核)14.院系教学主任审核开题报告(注:可进行全部审核或者批量审核)15.学生提交论文定稿(学生也可以首先提交论文草稿,草稿通过后再提交论文定稿)16.指导老师审核论文定稿并且审核评分(注:在评分之前,各院系教学主任需要及时制定评分标准)17.教研室主任分配评阅教师18.评阅教师评语论文并且评阅评分19.教研室主任管理添加答辩组选择相应的学生进入答辩组指定答辩秘书(注:院系秘书也可以设置答辩组的答辩秘书)20.答辩秘书录入答辩成绩21.院系秘书成绩总评,发布学生成绩22.院系秘书录入毕设工作总结★教师申报指定学生课题流程:1.教师申报指定学生课题2.教研室主任审核3.院系教学主任或者教研室主任审核选题4.院系教学主任发布双选结果即发布学生选题5.指导老师下发任务书6.教研室主任审核任务书7.院系教学主任审核任务书8.学生提交开题报告等材料9.指导老师审核开题报告10.教研室主任审核开题报告(注:可进行全部审核或者批量审核)11.院系教学主任审核开题报告(注:可进行全部审核或者批量审核)12.学生提交论文定稿(学生也可以首先提交论文草稿,草稿通过后再提交论文定稿)13.指导老师审核论文定稿并且审核评分(注:在评分之前,各院系教学主任需要及时制定评分标准)14.教研室主任分配评阅教师15.评阅教师评语论文并且评阅评分16.教研室主任管理添加答辩组选择相应的学生进入答辩组指定答辩秘书(注:院系秘书也可以设置答辩组的答辩秘书)17.答辩秘书录入答辩成绩18.院系秘书成绩总评,发布学生成绩19.院系秘书录入毕设工作总结★学生申报课题流程:1.学生申报课题2.指导老师审核学生申报课题3.教研室主任审核4.院系教学主任或者教研室主任审核选题5.院系教学主任发布双选结果即发布学生选题6.指导老师下发任务书7.教研室主任审核任务书8.院系教学主任审核任务书9.学生提交开题报告等材料10.指导老师审核开题报告11.教研室主任审核开题报告(注:可进行全部审核或者批量审核)12.院系教学主任审核开题报告(注:可进行全部审核或者批量审核)13.学生提交论文定稿(学生也可以首先提交论文草稿,草稿通过后再提交论文定稿)14.指导老师审核论文定稿并且审核评分(注:在评分之前,各院系教学主任需要及时制定评分标准)15.教研室主任分配评阅教师16.评阅教师评语论文并且评阅评分17.教研室主任管理添加答辩组选择相应的学生进入答辩组指定答辩秘书(注:院系秘书也可以设置答辩组的答辩秘书)18.答辩秘书录入答辩成绩19.院系秘书成绩总评,发布学生成绩20.院系秘书录入毕设工作总结。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记录表--参考模板————————————————————————————————作者:————————————————————————————————日期:2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度记录表学生xxx 学号xxxx所在专业xxxxxx指导教师xxxx 职称xxxx所属单位xxxxx第一阶段:选题1.毕业论文(设计)常识性指导(学生填写)指导时间:2012。
9.26~2012.10。
15指导形式:面谈咨询与现场交流指导地点:理工楼305、办公室主要内容:1. 参加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说明会:10月15日参加了系组织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说明会,系主任等老师对毕业设计的总体要求,做了统一的解读;对毕业设计的流程和各阶段要求做了说明,初步了解毕业设计不同课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要求、各课题应完成的任务和基本指标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
同时,有针对性对PLC应用系列课题,向林老师进行现场的咨询和交流,最后选择了“PLC在锅炉系统中的应用设计",作为我的毕业设计课题。
2.熟悉课题设计任务和方法:在导师指导下,我学习、收集和整理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参加了为期4周的PLC集中培训,初步了解了PLC系统的应用知识,也对课题的任务、要求和应用意义有了熟悉。
本课题所运用的理论主要是应用PLC技术,并结合前期学习的电工电子基础进行研究和设计。
其方法是通过PLC和Wincc软件构成一个电热锅炉的加热系统,具有模拟演示功能。
其中的硬件部分采用PLC西门子S7—300,软件采用S7编程软件及WinCC软件,实现电热炉的温度设置、加热、报警和安全控制等功能。
3.课题预期目标:(1)用PLC技术及设备来实现对电热锅炉的电气控制,完全达到原有的控制功能;(2)在实现控制功能的基础上,用WinCC 进行监控和仿真;具有模拟演示功能;(3)本课题尽量采用人机界面(HMI)来提供这种透明性,便于操作;(4)对电热锅炉系统,将采用外部水温传感器和模拟相结合的形式,自己制作和焊接电路板,能完成水温和水位的控制调节;(5)在设计过程中,将进行优化设计,使电热锅炉的控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包括报警和保护功能,以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