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问题和有效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学古诗词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解决。
现存问题:1. 缺乏系统性。
目前一些学校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只是零散地进行,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学生学习的古诗词往往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程度,而缺乏对古诗词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的理解。
2. 老师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小学老师自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限,无法进行深入的古诗词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 学生兴趣不高。
由于古诗词语言晦涩,难以理解,很多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提出一些策略: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古诗词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古诗词教学专家,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老师的古诗词教学能力和水平。
要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演讲、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解析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加强古诗词教学的系统性和深度,注重对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讲解。
可以通过名家名作、历史典故、地理风情等方式,将古诗词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家国情怀等内容,引导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自豪感。
可以通过饶有趣味的古诗词朗诵、古诗词演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师资培训、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深度以及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策略来解决。
相信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综合素养。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古诗词教学也成为了教育界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存在问题入手,提出改进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存在的问题2. 古诗词教学缺乏实践性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往往停留在传统的诵读和死记硬背阶段,缺乏足够的实践性。
学生只是单纯地背诵古诗词,缺乏对古诗词背后内涵的理解和体会,导致了古诗词教学的功利性增强,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古诗词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多样很多小学古诗词教学内容都集中在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上,而且多为名句选取,很少引导学生去欣赏整首诗的情感、意境等,导致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局限,难以真正领会古诗词的美和意境。
二、改进策略1. 注重情感的引导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感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情感内涵和意境,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通过情感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
3. 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课堂讲解、课外阅读、生活实践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去领会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从而增强学生的古诗词实践性认识和体验。
4. 融入当代生活古诗词教学应该融入当代生活,通过一些与时俱进的话题,引导学生去感悟古诗词背后的情感和意境,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5. 强化师生互动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与学生的互动,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个别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6. 开展校园诗词活动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校园诗词活动,例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创作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和理解,使古诗词教学更具有实践性和趣味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引言古诗词作为语文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一:古诗词内容陈旧、难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等元素。
这些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会显得陈旧,难以理解。
这就给古诗词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策建议:1.选取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古诗词教材,尽量避免过于晦涩难懂的内容,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古诗词中出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义。
3.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从诗词中感受到美、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情感,增加学习的情感色彩。
问题二:古诗词鉴赏能力差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核心。
然而,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尚不成熟,他们往往很难完全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从而影响了古诗词的鉴赏效果。
对策建议:1.引导学生仔细审读古诗词,帮助他们理解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意象和情感表达,提高鉴赏能力。
2.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感受,提升鉴赏效果。
3.开展相关的练习和活动,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品味能力,如模仿写作、诗词朗诵比赛等。
问题三:古诗词应用能力不足古诗词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的古诗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然而,由于教学过于注重诵读和背诵,学生往往缺乏将古诗词运用到写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对策建议:1.在教学中注重古诗词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将古诗词应用到写作、演讲等实际情境中。
2.组织学生参加诗词创作活动,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古诗词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定期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阅读分享会等活动,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学生运用古诗词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记忆效果不理想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问题一: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
原因分析:1. 古诗词的文字、语言较为古老,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化了解不深,无法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3. 教材选取的部分古诗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感体验较为脱节。
策略一: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兴趣。
1.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组织学生参观与古诗词有关的名胜古迹,增加亲身体验。
3. 引导学生参与古诗词创作,将现代情感与古典文化相融合。
问题二:学生记忆效果不理想。
原因分析:1. 古诗词的语言较为晦涩难懂,学生缺乏记忆的有效方法。
2. 部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够,缺乏记忆的联想。
策略一:构建系统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1. 建立记忆路线图,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古诗词的内容框架。
2. 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联想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 教授古代文化、历史常识,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古诗词的背景。
策略二:分层次进行记忆教学,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1. 分析古诗词的结构与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在逻辑。
2. 将古诗词分段记忆,先记忆整首诗的大致内容,再逐渐深入到句子、词语层面。
3. 引导学生进行诵读,通过反复朗诵巩固记忆效果。
问题三:缺乏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原因分析:1. 学生的审美能力较低,对于古诗词的意境和艺术表现力缺乏感受。
2. 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古诗词的背诵和解读,对于古诗词的欣赏教育较少。
策略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1.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丰富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朗诵等形式,感受古诗词的美。
3. 组织学生参观文艺展览,扩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问题一:缺乏趣味性古诗词教学过程乏味、单调,学生缺乏兴趣,容易导致学习的 passivity(被动学习)。
策略一:生动故事引入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讲述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背景等,让学生产生共鸣,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策略二: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配乐表演等,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古诗词学习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问题二:难度过大古诗词语言难度大,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容易造成学生学习阻碍。
策略一: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将古诗词进行分类,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通过慢慢引入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逐渐提高难度,让学生逐步提升理解能力。
策略二:注重理解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诗词的解读,通过解读核心词汇、句子结构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通过图画、影像等辅助教材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
问题三:脱离实际古诗词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隔较远,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不高。
策略一:寻找当代意义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古诗词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对现实生活的启迪作用。
策略二:搭建学科闸坝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古诗词与其他学科内容联系起来,如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学习。
问题四:缺乏实践与创意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和创意的环节,导致学生只停留在理论上的学习,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
策略一:古诗词创作鼓励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
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等途径,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古诗词创作,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论小学古诗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小学古诗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古诗教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文学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不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小学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不足。
古诗语言通俗性差,古代的知识、风俗、生活常识等与现代存在很大的差异,使得学生理解古诗变得更加困难。
2. 学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部分古诗涉及到战争、宫廷、爱情等话题,学生对这些话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3.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古诗的词句,缺乏启发学生的教学方法。
4.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古诗内容较为抽象,缺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
以上问题制约了小学古诗教学的质量,为了有效开展小学古诗教学,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对策1. 选用合适的古诗教材。
选择内容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意义和生活情感的古诗教材,能够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共鸣。
2.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体验理解古诗。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家庭、学校生活等实际经历来理解古诗,将古诗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解、朗诵、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古诗,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和魅力。
4. 设置情境、情感教学。
通过讲述古诗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古诗的产生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5. 打破课堂限制,拓展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田园、博物馆等地方感受自然、历史、文化,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
6. 采用游戏化教学。
通过组织古诗词歌咏比赛、古诗歌对唱等形式,增加古诗教学的乐趣和活跃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既重要又必要,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水平,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格和思想品质。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1.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对古诗词的教学缺乏十分深入的研究,对于文化内涵、韵律规律、词语意境等各个方面的理解较为肤浅,导致去教体现不深刻、语感不能引导,教学效果较差。
2.对于文化内涵的理解不足一些学生和教师只看中古诗词的美丽语言,却失去了古诗词所要传达的文化及其意义。
如《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句诗传递了一种儒家以德治国的思想。
如果只是诵读而不是真正理解,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3.诵读方式单一一些学生和教师停留在原本的文学理解和诵读方式上,对于发挥想象力、借古喻今、传达个人情感的应用不够。
4.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不高由于古诗词本身语言的精练缜密,对于初学者难以理解,学生很难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对策建议1.加强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的研究教师需要在文化历史领域、韵律规律、词语意境等多方面的知识范畴上都要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更好地去教学、去指导学生。
同时,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更新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
2.通过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水平为使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我们可以采用更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如构思动画、培养阅读兴趣、游戏式教学等。
3.运用传统教育和现代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针对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不同情况,可以采用拓展教育理念的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不断造就学生的个人版面,从而在不同的角度体现该诗词,增加学生的愿望。
4.加强诵读方式和感悟理解的研习和实践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大量诵读方式的实践经验和要领,并且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录音播放器等软硬件设备指导学生诵读方式,既弥补了教学的不足,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古典诗歌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古诗歌的缺乏兴趣、理解困难等。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效果。
一、学生对古诗歌的缺乏兴趣学生对古典诗歌缺乏兴趣是当前古诗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古诗的字眼较多,内容抽象,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相契合,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和无法理解的心理。
改进策略:1.注重情感教育: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诗歌的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教师朗诵、影像资料展示、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古典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情感参与度。
2.创设情境: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共鸣和体验。
可以利用课堂布置、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理解。
二、古诗歌理解困难古典诗歌往往使用古代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常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
1.注重细读诗歌: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阅读古诗文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语句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解读难词、注重文句情感的把握、教学案例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多角度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古典诗歌。
可以通过细读诗歌、分析古诗的语言特点、揣摩古诗表达意图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歌。
三、古典诗歌应用欠缺古典诗歌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背诵,缺乏对古典诗歌的实际应用。
1.创设实际情景: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实际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情景的模拟和体验。
让学生扮演古代人物,通过念诗、改编古诗、演绎古人故事等方式,将古诗歌应用于实际情境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诗歌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创作。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师生缺乏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兴趣不高,教材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改进策略。
首先,改进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存在语文知识点套路化、透过现代眼光对待古代文化、抄袭中国传统诗词的形式等问题。
我们应该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用现代汉语解释、用图像化的方式呈现古诗词含义、用游戏化方式让学生参与古诗词创作等。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其次,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良好的语音语调掌握能力,以及对儿童语言发展的认识。
同时,应该加强对古诗词的研究,了解古诗词的说文解字、上下文等方面的含义,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第三,建立完整的古诗词教材体系。
目前,小学古诗词教育教材缺乏层次化和阶段性,不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古诗词,也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应该建立完整的古诗词教材体系,让小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地了解古诗词。
最后,加强家长的配合。
学生在家中能否学好古诗词,与家长的配合重要不可忽视。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发挥引导帮助作用,让家长了解古诗词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古诗词,增加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只有家校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古诗词的全方位教育。
总结起来,小学古诗词教育既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力量、建立完整的古诗词教材体系、加强家校互动等方面的措施,可以让古诗词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困境及解决策略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一些困境,比如古诗词的语言和思想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匹配,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等等。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困境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困境1. 古诗词的语言古奥难懂古诗词的语言古奥难懂,充满了古代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技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
他们对于古诗词中的古代习语和古文化背景理解有限,很难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含义。
2. 古诗词的思想与学生认知水平不相匹配古诗词大多涉及爱国、爱情、自然等主题,这些内容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匹配,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接受存在一定的难度。
3. 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不高古诗词的形式固定,语言晦涩,思想深邃,这些都与小学生的认知和审美习惯相去甚远,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二、解决策略1. 增加对古诗词背景知识的讲解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所反映的历史时代、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是何时何地产生的,为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提供帮助。
2.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播放与古诗词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古诗词教学更加生动和有趣。
3.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情感共鸣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内容,联系学生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古诗词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4. 注重古诗词的欣赏和朗诵5.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设计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古诗词的体验和表达。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小学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可以为古诗词教学提供改进的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存在的问题1. 古诗词难度高古诗词的语言古朴,表达方式精妙,词藻华丽,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更不用说领会其美感。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历有限,对于古诗词中的历史典故、文化内涵理解较困难。
2. 缺乏趣味性部分古诗词教学往往是一味的灌输和死记硬背,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使得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排斥心理,没有产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3. 古诗词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现代学生和古代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差距,传统古诗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节,导致学生难以产生共鸣,不易理解和接受。
4. 缺乏创新性古诗词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很多学生没有机会通过多种途径来接触和理解古诗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二、改进策略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古诗词功底,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熟悉古诗词的历史典故和背景,从而更好地向学生传授古诗词知识。
2.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进行古诗词教学,例如通过音乐、舞蹈、戏曲等形式,让学生在情感上对古诗词产生共鸣,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古诗词。
3. 引导学生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来感悟古诗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内涵,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
4. 融入现实生活将古诗词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活动、游戏等形式,使古诗词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联系,增加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体验感。
5. 培养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了解和探索古诗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 结合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和了解古诗词,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探究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古诗词教学现存的问题1.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有限,很难把握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加之古诗词语言古奥,情感含蓄,难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一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主要采用讲解的方式,而较少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古诗词教学,如唱歌、讲故事、游戏等形式,导致古诗词教学过于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偏差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意境较为深奥,有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存在偏差,容易产生错误的认识,甚至无法正确领会古诗词的内涵和美感。
4. 教材设置不合理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择较为局限,内容集中在文言文古诗、唐诗宋词等,而缺乏对其他流派古诗词的介绍和学习,无法全面地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解决策略探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讲故事等形式,使古诗词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来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2. 多种途径开展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领会古诗词的内涵和美感,避免对古诗词产生错误的认识。
4. 丰富教材内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偏差等。
我们需要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种途径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和丰富教材内容等,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理解困难、形式化的教学方法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古诗词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常常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脱节,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对策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如游戏、演讲、比赛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音频、视频等,给学生展示古诗词的美丽形象,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印象。
对策二:选取适合学生的诗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学生水平和兴趣的古诗词进行教学。
可以选择内容生动、形式简单的古诗词,并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问题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困难古诗词语言的古朴和词句的转换常常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对策一:注重古诗词的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古诗词的解析,解释其中的生僻字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和修辞手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分享古诗词的背景故事、作者思想等,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对策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古诗词教学不仅仅是对古诗词进行解析和理解,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古诗词,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问题三:形式化的教学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导致教学变得形式化。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对策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讲授、讨论、实践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古诗词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意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1. 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很多小学生对古诗词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他们认为古诗词难懂、抽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缺乏联系,缺乏现代色彩。
2. 句子结构、词汇难度大古诗词的句子结构复杂,词汇难度大,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一些学校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以讲解、背诵为主,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4. 古诗词内容单一目前许多学校的古诗词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富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品和经典鉴赏的教学。
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古诗词,而缺少对古诗词内涵的深入理解。
二、对策分析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对古诗词缺乏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如演唱、朗诵、绘画、剧本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古诗词教学更具吸引力。
2. 设置合适的学习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为学生选择一些内容富有现代感和情感共鸣的古诗词。
通过让学生接触和学习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和情感的古诗词,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古诗词的感染力。
3.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除了背诵、讲解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进行古诗词的诵读和表达,如在音乐课上唱古诗词,戏剧课上表演古诗词,增加学生参与感和兴趣。
4. 注重学生的感悟与思考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古诗词的欣赏和解读,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人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师水平不足。
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这导致了古诗词教学的单调和乏味。
2. 教学内容不够生动。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陷入了死板的记诵和填鸭式的学习,没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和魅力,缺乏趣味性。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意境较为深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抵触情绪,缺乏主动性,甚至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整体效果。
4. 语文教学资源不足。
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没有足够的古诗词教学资源和多样的课外拓展活动,限制了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效果,也制约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需要我们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改进和提升。
二、建议1. 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古诗词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让教师对古诗词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2. 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如配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或者结合实地体验和亲身感受,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立古诗词诵读比赛、古诗词朗诵会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古诗词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更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如通过古诗词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从问题分析和建议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整体提升,并且需要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古诗词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亮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有效推进古诗词教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问题分析1. 传统课文陈旧,学习积极性低传统的古诗词课文多为经典名篇,语言古雅、内容抽象,与当今学生生活迥然不同,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古诗词教学形式单一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多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验受到限制。
3. 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由于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和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
4. 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古诗词内容多涉及古代人文历史和生活场景,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找到共鸣和情感触发点。
二、对策分析1. 更新教材,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古诗词针对古诗词课文陈旧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新教材,选取那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表达方式简洁直接、情感真挚的古诗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歌曲、视频、图片等,以丰富的形式呈现古诗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增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拉近学生距离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解说和引导,让学生了解古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从中汲取人生智慧和情感滋养,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
三、具体措施2. 多元化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演讲、课本、图片、幻灯片等,让学生以多种感官形式接触古诗词,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 引导情感共鸣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从中找到情感共鸣点。
四、结语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内涵,是学生学习语文、培养情感、增长知识的重要内容。
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艺术魅力。
古诗词教学不仅是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也是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本文将对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小学古诗词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通常只是局限于选择少数简单易记的古诗词,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便于学生记忆,但学生难以领会其中的深层次意义,而且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影响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很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参与,难以产生兴趣,从而影响了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古诗词教学内容单一、方法呆板,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古诗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难以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易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二、改进策略1. 丰富教学内容,注重选材为了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选材,丰富教学内容。
可以从《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中选取一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古诗词,如《悯农》、《春晓》等,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诗词知识,还能启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赏析、朗诵、演讲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
通过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引导学生去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
为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或者比赛,如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故事编写等,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喜爱和兴趣。
浅谈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问题和有效策略摘要:我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人灿若星汉,诗作浩如烟海。
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十分重视诗歌教育作用的国家。
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
”似乎已成为古诗教学的万能钥匙,不假思索地套用这三步曲,熟悉用之。
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许多古诗教学课堂上缺乏对古诗词的热爱,课下没有注重古诗词的延伸,缺乏对诗人、诗情的共鸣,缺乏对古诗词语言文字的研究,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背诵。
然而在学生眼中古诗却如过眼云烟。
因为他们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其魅力,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何谈滋养?优秀文化遗产又如何继承和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对策孔子曾教育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
”当时的人认为士大夫若不学习诗歌,踏入社会交际后,不会在适当的时机借诗言志,说话就没有说服力,由此可见诗歌的重要性。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精炼的文字、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开拓视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文修养。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被越来越重视。
引导小学生学好诗歌,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不可忽视的责任,因为教师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古诗词中有着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
学习古诗词,是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途径,古诗词也是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精华,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十分重要,可以说,重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古诗词教学越来越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许多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寻找各种好办法引导学生品味诗词意境,感受诗词意蕴上。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诗词的积累背诵。
缺少兴趣引导虽然小学升初中己没有了考试压力,但是有的老师还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时,仍然重于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而忽略学生诗意的感受。
教师的“教”中忽略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一味强调学生学习古诗词机械记忆的能力。
课堂上、放学后,要求学生能背出或默写出正确的诗词字形。
教师的“教”并不以塑造出“感性的人”为目的,甚至有的语文老师也在生活和喧闹中,忘记了诗歌是什么。
尽管有的老师也朗诵古诗词,但那些诗词对他们而言只是课文,也许他们自己都没弄明白要讲授诗词的意蕴和情感。
2、教师在教学中重积累,轻感性体会当前我国的古诗词教学还停留在为应试教学的需要阶段,这样在教学中对于教学内容难免出现偏差,影响整个小学古诗词的教学。
(1)在教学中重背诵默写,忽视了学生的兴趣。
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感叹地说:“一般青年都欢喜听故事而不欢喜读诗。
”青年尚且如此,何况是小学生呢?要引起学生读诗的兴趣,首先要让他们感兴趣,因此,贴近小学生生活的诗词才更容易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从现在小学课本来看,教材选取的诗词大都通俗易懂、贴近学生思想,有的富有哲理,有的感情真挚,这些诗歌从内容上符合小学生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的欲望,这一点教材的选取是很科学的,这使他们初尝了学习诗词的甜头,他们觉得诗词并不是那么难懂。
然而兴趣的步步深化和提升则有赖于教师的教学工作了。
(2)在教学中对内容的讲解详细,但缺少对诗词意境的讲解。
每首诗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
心情、感悟、情怀或是美好的图画。
试想,当我们刻意把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现代汉语译出“一会儿抬头看看月亮,一会儿低头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时,这首千古流传的名诗中那份淡雅而动人心弦的境界岂不毫无感觉?读来味同嚼蜡,还有何美感可言呢? 诗词的学习不只是内容上,还要注重对诗词的感悟。
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传授对诗词鉴赏和审美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3、教师引导太多,且主观倾向性太明显在教诗词时,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心中有答案,但学生的回答同老师色理解或答案不符,于是教师就开始千方百计的引导、想把自己的思想,引导给学生。
教师本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结果教师却成了教学的主宰和中心。
其实,诗词是凝聚着作者个性魅力的作品,学生的理解也大可见仁见智,为什么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一定要引导分析出是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学“高处不胜寒”就一定要讲出是对当时社会背景、作者遭遇的影射?没有了自由理解的权利,诗词理解对学生而一言,只能是死背答案,学生不感兴趣也就不足为怪了。
如何激起小学生学诗词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生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浓厚的学习兴趣将使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4、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对策(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能使小学生入情入境,深刻感悟,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真实地感知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教学古诗时,这样,课前的导人就显得必要而重要了。
导语的设计应与古诗联系密切,新颖自然,引人入胜,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小学生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规律,他们对形象、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讲解诗词时,完全可以通过利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学生入“境”。
具体方法有很多,主要方法有这几种:(1)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使学生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
(2)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4)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古诗词情景,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二)以读代说,注重自身感悟古诗具有独特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的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
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歌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
在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就方法而言,“读”是第一大法,可谓“读”占鳌头。
朱熹甚至提出了读的严格规范:“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的诵读指导。
读准诗句的节奏,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
诗歌是精炼的语言艺术,因此“诗贵含蓄”。
古代汉语在有限的文字里反映了最充沛、最饱满的思想感情,语言凝炼、内容集中,形成了古诗的主要特色。
如“春风得意马蹄疾”“露从今夜白”“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
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遮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
老师的教导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
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一切意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古诗词的特点,教学着眼点应放在学生对诗的情境的体会上,采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古诗词的内涵。
(四)拓展阅读范围,升华诗词情感。
教材只是个“教材”,其选编的古诗词是有限的,教师要在教学古诗词时,注重课外的选择,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对于更好地掌握古诗词文化的概貌都是有益的。
其中拓展同诗人的作品,不仅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还可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比如,学习课内经典古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带动学生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后,补充学习《鹿寨》《送元二使安西》;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了解诗仙李白”“探访诗佛王维”等,丰富学生的古诗词知识,激发他们不断积累的兴趣,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
5、结语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这是我们民族几千年传承、积淀下来的文化。
什么是中国人?生在斯、长在斯就是中国人吗?不一定。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就是中国人吗?不一定。
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人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当你的身上流淌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经》文化的时候,当你的身上流淌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论语》文化的时候,当你的身上流淌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候,你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参考文献:[1]张燕《新课程标准与小学古诗教学》,《成都大学学报》,2007年第9期。
[2]王俊杰《多读多感多悟—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
[3]施茂枝《疏言显象悟意化言—古诗词的基本思路》,《语文建设》,2006年第1期。
[4]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孙芳芳1,安晶2[6]《浅谈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 211753 观音寺中心小学江苏盱眙刘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