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分层抽样
- 格式:pdf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8
2.1.3 分层抽样学 习 目 标核 心 素 养1.记住分层抽样的特点和步骤(重点)2.会用分层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重点、难点) 3.给定实际抽样问题会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易错易混点)1.通过分层抽样的学习,培养数学运算素养.2.借助多种抽样方法的选择,提升逻辑推理素养.1.分层抽样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往往选用分层抽样的方法. 2.分层抽样的实施步骤第一步,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层). 第二步,计算抽样比.抽样比=样本容量总体容量.第三步,各层抽取的个体数=各层总的个体数×抽样比. 第四步,依各层抽取的个体数,按简单随机抽样从各层抽取样本. 第五步,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思考:什么情况下适用分层抽样?[提示] 当总体中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时可使用分层抽样.1.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且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按性别分层抽样C .按学段分层抽样D .系统抽样C [依据题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且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故要了解该地区学生的视力情况,应按学段分层抽样.]2.为了保证分层抽样时每个个体被等可能地抽取,必须要求( ) A .每层等可能抽取 B .每层抽取的个体数相等C .按每层所含个体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抽样D .只要抽取的样本容量一定,每层抽取的个体数没有限制 C [分层抽样为等比例抽样.]3.某校高三一班有学生54人,二班有学生42人,现在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两个班抽出16人参加军训表演,则一班和二班分别被抽取的人数是( )A .8,8B .10,6C .9,7D .12,4C [抽样比1654+42=16,则一班被抽取人数为54×16=9人,二班被抽取人数为42×16=7人.]4.在抽样过程中,每次抽取的个体不再放回总体的为不放回抽样,那么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三种抽样中,为不放回抽样的有________个.三 [三种抽样方法均为不放回抽样.]分层抽样的概念【例1】 下列问题中,最适合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的是( ) A .从10名同学中抽取3人参加座谈会B .某社区有5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的家庭125个,中等收入的家庭280个,低收入的家庭95个,为了了解生活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C .从1 000名工人中,抽取100名调查上班途中所用时间D .从生产流水线上,抽取样本检查产品质量B [A 中总体个体无明显差异且个数较少,适合用简单随机抽样;C 中,D 中总体个体无明显差异且个数较多,适合用系统抽样;B 中总体个体差异明显,适合用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的特点(1)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情况. (2)样本能更充分地反映总体的情况.(3)等可能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1.某校有在校高中生共1 600人,其中高一学生520人,高二学生500人,高三学生580人.如果想通过抽查其中的80人来调查学生的消费情况,考虑到学生的年级高低消费情况有明显差别,而同一年级内消费情况差异较小,问:应采用怎样的抽样方法?高三学生中应抽查多少人?[解] 因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消费情况有明显差别,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 因为520∶500∶580=26∶25∶29. 所以将80分成26∶25∶29的三部分. 设三部分各抽取的个体数分别为26x,25x,29x, 由26x +25x +29x =80得x =1, 所以高三学生中应抽查29人.分层抽样的设计及应用1.怎样确定分层抽样中各层入样的个体数? [提示] 在实际操作时,应先计算出抽样比=样本容量总体容量,获得各层入样数的百分比,再按抽样比确定每层需要抽取的个体数:抽样比×该层个体数目=样本容量总体容量×该层个体数目.2.计算各层所抽个体的个数时,如果算出的个数值不是整数怎么办? [提示] 可四舍五入取整,也可先将该层等可能地剔除多余个体. 3.分层抽样公平吗?[提示] 分层抽样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相同的,与层数、分层无关.如果总体的个数为N,样本容量为n,N i 为第i 层的个体数,则第i 层抽取的个体数n i =n·N iN ,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n i N i =1N i ·n ·N i N =nN.【例2】 某政府机关有在编人员100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0人,一般干部70人,工人20人.上级机关为了了解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试确定用何种方法抽取,请具体实施操作.思路点拨:观察特征→确定抽样方法→求出比例→确定各层样本数→从各层中抽样→样本 [解] ∵机构改革关系到每个人的不同利益,故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较妥. ∵10020=5, ∴105=2,705=14,205=4. ∴从副处级以上干部中抽取2人,从一般干部中抽取14人,从工人中抽取4人.因副处级以上干部与工人数都较少,他们分别按1~10编号和1~20编号,然后采用抽签法分别抽取2人和4人;对一般干部70人进行00,01,…,69编号,然后用随机数表法抽取14人.这样便得到了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1.(变条件)某大型工厂有管理人员1 200人,销售人员2 000人,车间工人6 000人,若要了解改革意见,从全厂人员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6的样本,试确定用何种方法抽取,请具体实施操作.[解] 改革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采用分层抽样较好.抽样比:461 200+2 000+6 000=1200.∵1 200×1200=6(人),2 000×1200=10(人),6 000×1200=30(人).∴从管理人员中抽取6人,从销售人员中抽取10人,从车间工人中抽取30人. 因为各层中个体数目均较多,可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获得样本. 2.(变结论)在本例中的抽样方法公平合理吗?请说明理由.[解] 从100人中抽取20人,总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入样可能性都是20100=15,即抽样比,按此比例在各层中抽取个体;副处级以上干部抽取10×15=2人,一般干部抽70×15=14人,工人抽20×15=4人,以保证每一层中每个个体的入样可能性相同,均为15,故这种抽样是公平合理的.分层抽样的步骤抽样方法的选择14人在120分以上,35人在90~119分,7人不及格,现从中抽出8人研讨进一步改进教与学;③某班春节聚会,要产生两位“幸运者”.就这三件事,合适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A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C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D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思路点拨:根据各抽样方法的特征、适用范围判断.D [①每班各抽两人需用系统抽样.②由于学生分成了差异比较大的几层,应用分层抽样.③由于总体与样本容量较小,应用简单随机抽样.故选D.]抽样方法的选取(1)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个层次组成,则选用分层抽样;(2)若总体没有差异明显的层次,则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当总体容量较小时宜用抽签法;当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较小时宜用随机数表法;当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也较大时宜用系统抽样;2.为了解某地区的“微信健步走”活动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人群中抽取部分人员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老、中、青三个年龄段人员的“微信健步走”活动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微信健步走”活动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按性别分层抽样C .按年龄分层抽样D .系统抽样C [因为不同年龄段人员的“微信健步走”活动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对此活动差异不大,所以按年龄段分层抽样最合理.]1.对于分层抽样中的比值问题,常利用以下关系式[解] (1)样本容量n 总体容量N =各层抽取的样本数该层的容量; (2)总体中各层容量之比=对应层抽取的样本数之比. 2.选择抽样方法的规律(1)当总体容量较小,样本容量也较小时,制签简单,号签容易搅匀,可采用抽签法. (2)当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较小时,可采用随机数法. (3)当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也较大时,可采用系统抽样法. (4)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可采用分层抽样法.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往往采用分层抽样.( )(2)由于分层抽样是在各层中按比例抽取,故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不一样.( )(3)分层抽样中不含系统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 )[答案](1)√(2)×(3)×2.甲校有3 600名学生,乙校有5 400名学生,丙校有1 800名学生,为统计三校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90的样本,应在这三校分别抽取学生( )A.30人、30人、30人B.30人、45人、15人C.20人、30人、40人D.30人、50人、10人B[根据各校人数比例有3 600∶5 400∶1 800=2∶3∶1,由于样本容量为90,不难求出甲校应抽取30人、乙校应抽取45人、丙校应抽取15人.]3.某城区有农民、工人、知识分子家庭共计2 000家,其中农民家庭1 800户,工人家庭100户.现要从中抽取容量为40的样本,调查家庭收入情况,则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可以用到的抽样方法有(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A.②③B.①③C.③D.①②③D[由三种抽样方法的特点知,应先采用分层抽样对农民家庭需用系统抽样得到样本,对工人家庭需用简单随机抽样.]4.一个地区共有5个乡镇,人口3万人,其人口比例为3∶2∶5∶2∶3,从3万人中抽取一个300人的样本,分析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知这种疾病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水土有关,问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并写出具体过程.[解]因为疾病与地理位置和水土均有关系,所以不同乡镇的发病情况差异明显,因而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1)将3万人分为5层,其中一个乡镇为一层.(2)按照样本容量的比例求得各乡镇应抽取的人数分别为60人、40人、100人、40人、60人.(3)按照各层抽取的人数随机抽取各乡镇应抽取的样本.(4)将300人合到一起,即得到一个样本.W。
2.1. 3分层抽样【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掌握分层抽样的使用条件和操作步骤,能力目标:会用分层抽样法进行抽样.思想目标:培养抽象、分析、运算的数学学科素养【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知识检测1.分层抽样的概念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2.分层抽样的特点(1)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情况.(2)更充分地反映了总体的情况,使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3)等可能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n N.1.分层抽样中分层原则(1)层内样本的差异要小,各层之间样本的差异要大.(2)分层后总体中的每个个体互不重叠,也不遗漏.2.抽样比(1)分层抽样也称“按比例抽样”,这里的“按比例”是指:①样本中第n层的个体数总体中第n层的个体数=样本容量总体容量;②总体中第m层的个体数总体中第n层的个体数=样本中第m层的个体数样本中第n层的个体数.(2)分层抽样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与层数、分层情况无关.二.名师引路例1.下列三个抽样:①一个城市有250家百货商店,其中大型商店有30家,中型商店有40家,小型商店有180家.为了掌握各商店的营业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5的样本;②在某班的50名学生中,依次抽取学号为5,10,15,20,25,30,35,40,45,50的10名学生进行作业检查;③某市质量检查人员从一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两箱(每箱10件)产品中抽取3件进行质量检查.抽样方法依次为()A.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B.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D.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解析】①中商店的规模不同,所以应利用分层抽样;②中抽出的学号具有等距性,所以应是系统抽样;③中总体没有差异,容量较小,样本数量也较小,所以应为简单随机抽样,故选C.【答案】 C判断一个抽样方法是不是分层抽样的条件(1)看它是否具有分层抽样的特点,如总体中个体差异是否明显.(2)是否按照相同比例从各层中抽取.至于各层内用什么方法抽样是灵活的,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也可采用系统抽样.(3)在分层抽样中,无论哪一层的个体,被抽中的机会都是相等的,体现了抽样的公平性.例2. (1)某单位共有老、中、青年职工430人,其中有青年职工160人,中年职工人数是老年职工人数的2倍,为了解职工身体状况,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有青年职工32人,则该样本中的老年职工人数为________.(2)某高中学校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针对学生发展要求,开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泥塑”与“剪纸”两个社团,已知报名参加这两个社团的学生共有800人,按照要求每人只能参加一个社团,各年级参加社团的人数情况如下表:其中x ∶y ∶z =5∶3∶2,且“泥塑”社团的人数占两个社团总人数的35,为了了解学生对两个社团活动的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50人的样本进行调查,则从高二年级“剪纸”社团的学生中应抽取________人.【解析】 (1)设该单位老年职工人数为x ,由题意得3x =430-160,解得x =90.则样本中的老年职工人数为90×32160=18.(2)法一:因为“泥塑”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5,故“剪纸”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所以“剪纸”社团的人数为800×25=320;因为“剪纸”社团中高二年级人数比例为y x +y +z =32+3+5=310,所以“剪纸”社团中高二年级人数为320×310=96.由题意知,抽样比为50800=116,所以从高二年级“剪纸”社团中抽取的人数为96×116=6.法二:因为“泥塑”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5,故“剪纸”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所以抽取的50人的样本中,“剪纸”社团中的人数为50×25=20.又“剪纸”社团中高二年级人数比例为y x +y +z =32+3+5=310,所以从高二年级“剪纸”社团中抽取的人数为20×310=6.【答案】 (1)18 (2)6分层抽样中有关计算的方法(1)抽样比=样本容量n 总体容量N =该层抽取的个体数该层的个体数;(2)总体中某两层的个体数之比=样本中这两层抽取的个体数之比.对于分层抽样中求某层个体数,或某层要抽取的样本个体数,都可以通过上面两个等量关系求解.例3.为了考察某学校的教学水平,将抽取这个学校高三年级的部分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为了全面反映实际情况,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抽查(已知该学校高三年级共有20个教学班,并且每个班内的学生按随机方式编好了学号,假定该校每班学生人数都相同):①从全年级20个班中任意抽取一个班,再从该班任意抽取20人,考察他们的学习成绩; ②每个班都抽取1人,共计20人,考察这20个学生的成绩;③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优秀、良好、普通三个级别,从中共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考察(已知若按成绩分,该校高三学生中优秀生共150人,良好生共600人,普通生共250人).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三种抽取方式中,其总体、个体、样本分别指什么?每一种抽取方式抽取的样本中,其样本容量分别是多少?(2)上面三种抽取方式中各自采用何种抽样方法?【解】 (1)三种抽取方式中,其总体都是高三全体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个体都是指高三年级每个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第一种抽取方式中,样本为所抽取的20名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样本容量为20;第二种抽取方式中,样本为所抽取的20名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样本容量为20;第三种抽取方式中,样本为所抽取的100名学生本学年的考试成绩,样本容量为100.(2)三种抽取方式中,第一种方式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法;第二种方式采用的是系统抽样法和简单随机抽样法;第三种方式采用的是分层抽样法和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抽样方法的思路(1)判断总体是否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若是,则选用分层抽样;否则,考虑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2)判断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的大小.当总体容量较小时,采用抽签法;当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较小时,采用随机数表法;当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也较大时,采用系统抽样.三.课后练习1.某商场出售三种品牌电脑,现库存量分别是60台、36台和24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0台进行检测,则这三种品牌的电脑依次应抽取的台数是() A.6,3,1 B.5,3,2C.5,4,1 D.4,3,3解析:选B.抽样比为1060+36+24=112,则三种品牌的电脑依次应抽取的台数是60×112=5,36×112=3,24×112=2.故选B.2.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某学校三个年级的全体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高一年级被抽取20人,高三年级被抽取10人,高二年级共有300人,则这个学校共有高中学生为()A.1 350人B.675人C.900人D.450人解析:选C.高二年级被抽取的人数为45-20-10=15,则抽样比为15∶300=1∶20,所以45÷120=900,即这个学校共有高中学生900人.3.某班有男生36人,女生18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班全体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9的样本,则抽取的女生人数为()A.6 B.4C.3 D.2解析:选C.据分层抽样,得抽取的女生人数为936+18×18=3,选C.4.某中学有高中生3 500人,初中生1 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70人,则n为() A.100 B.150C.200 D.250解析:选A.抽样比为703 500=150,该校总人数为1 500+3 500=5 000,则n5 000=150,故n=100.5.最新高考改革方案已在上海和浙江实施,某教育机构为了解我省广大师生对新高考现从500名师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0名进行问卷调查,则应抽取“不赞成改革”的教师和学生人数分别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抽样比为50500=110,则应抽取“不赞成改革”的教师人数为110×20=2,学生人数为110×40=4.答案:2,46.某单位200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现要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为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1)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8组抽出的号码应是多少?(2)若用分层抽样法,则应从40岁以下年龄段的职工中抽取多少名?解:(1)由分组可知,分段的间隔为5.又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所以第6组抽出的号码为27,第7组抽出的号码为32,第8组抽出的号码为37.(2)由题意知,40岁以下年龄段的职工人数为200×50%=100.若用分层抽样法,则应从40岁以下年龄段的职工中抽取40200×100=20(名).四.课堂小结:1.分层抽样的概念、特征及步骤;2.掌握分层抽样的有关计算;3.能区分三种抽样方法。
高中数学统计抽样方法精选题目(附答案)一、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1)特征:①一个一个不放回的抽取;②每个个体被抽到可能性相等.(2)常用方法:①抽签法;②随机数表法.2.系统抽样(1)适用环境:当总体中个数较多时,可用系统抽样.(2)操作步骤:将总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再按照一定方法从每个部分抽取一个个体作为样本.3.分层抽样(1)适用范围: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可用分层抽样.(2)操作步骤:将总体中的个体按不同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实施抽样.1.(1)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450]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入区间[451,750]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B的人数为()A.7B.9C.10 D.15(2)某地区有小学150所,中学75所,大学25所.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学校中抽取30所学校对学生进行视力调查,应从小学中抽取________所学校,中学中抽取________所学校.[解析](1)从960人中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32人,则每30人抽取一人,因为第一组抽到的号码为9,则第二组抽到的号码为39,第n组抽到的号码为a n=9+30(n-1)=30n-21,由451≤30n-21≤750,得23615≤n≤25710,所以n=16,17,…,25,共有25-16+1=10人.(2)小学中抽取30×150150+75+25=18所学校;从中学中抽取30×75150+75+25=9所学校.[答案](1)C(2)189注:1.系统抽样的特点(1)适用于元素个数很多且均衡的总体. (2)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3)总体分组后,在起始部分抽样时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 (4)如果总体容量N 能被样本容量n 整除,则抽样间隔为k =Nn . 2.与分层抽样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确定抽样比.可依据各层总数与样本数之比,确定抽样比.(2)求某一层的样本数或总体个数.可依据题意求出抽样比,再由某层总体个数(或样本数)确定该层的样本(或总体)数.(3)求各层的样本数.可依据题意,求出各层的抽样比,再求出各层样本数. 2.某学校为了了解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这三个年级之间的学生视力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拟从这三个年级中按人数比例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则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 .抽签法B .系统抽样法C .分层抽样法D .随机数法解析:选C 根据年级不同产生差异及按人数比例抽取易知应为分层抽样法. 3.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共有430名学生,其中高一年级学生160名,高二年级学生180名,为了解学生身体状况,现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调查,在抽取的样本中高二学生有32人,则该样本中高三学生人数为________.解析:高三年级学生人数为430-160-180=90,设高三年级抽取x 人,由分层抽样可得32180=x90,解得x =16. 答案:164.某单位有职工960人,其中青年职工420人,中年职工300人,老年职工240人,为了了解该单位职工的健康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样本,若样本中的青年职工为14人,则样本容量为________.解析:因为分层抽样的抽样比应相等,所以420960=14样本容量,样本容量=960×14420=32.答案:32二、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频率分布1.频率分布直方图2.茎叶图5.(1)如图是根据部分城市某年6月份的平均气温(单位:℃)数据得到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平均气温的范围是[20.5,26.5].样本数据的分组为[20.5,21.5),[21.5,22.5),[22.5,23.5),[23.5,24.5),[24.5,25.5),[25.5,26.5].已知样本中平均气温低于22.5 ℃的城市个数为11,则样本中平均气温不低于25.5 ℃的城市个数为________.(2)某校100名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50,60),[60,70),[70,80),[80,90),[90,100].①求图中a的值;②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③若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某些分数段的人数(x)与数学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y)之比如下表所示,求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分数段[50,60)[60,70)[70,80)[80,90)x∶y 1∶12∶13∶44∶5 [为50×0.18=9.答案:9(2)解:①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0.04+0.03+0.02+2a)×10=1.所以a=0.005.②该100名学生的语文成绩的平均分约为x=0.05×55+0.4×65+0.3×75+0.2×85+0.05×95=73.③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及已知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分布在各分数段的人数比,可得下表:分数段[50,60)[60,70)[70,80)[80,90)x 5403020x∶y 1∶12∶13∶44∶5y 5204025100-(5+20+40+25)=10.注:与频率分布直方图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已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部分数据,求其他数据,可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数据求出样本与整体的关系,利用频率和等于1就可求出其他数据.(2)已知频率分布直方图,求某种范围内的数据,可利用图形及某范围结合求解.6.如图是某公司10个销售店某月销售某产品数量(单位:台)的茎叶图,则数据落在区间[22,30)内的频率为()A.0.2 B.0.4C.0.5 D.0.6解析:选B由茎叶图可知数据落在区间[22,30)内的频数为4,所以数据落在区间[22,30)内的频率为410=0.4,故选B.7.为了了解某学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抽查了该校100名高中男生的体重情况,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此图,估计该校2 000名高中男生中体重大于70.5公斤的人数为()A .300B .360C .420D .450解析:选B 样本中体重大于70.5公斤的频率为: (0.04+0.034+0.016)×2=0.090×2=0.18.故可估计该校2 000名高中男生中体重大于70.5公斤的人数为:2 000×0.18=360(人). 8.某商场在庆元宵节促销活动中,对元宵节9时至14时的销售额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9时至10时的销售额为2.5万元,则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________万元.解析:总销售额为2.50.1=25(万元),故11时至12时的销售额为0.4×25=10(万元).答案:10三、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有关数据的数字特征9.(1)对某商店一个月内每天的顾客人数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极差分别是( )A .46,45,56B .46,45,53C .47,45,56D .45,47,53(2)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 )A .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B .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C .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D .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3)由正整数组成的一组数据x 1,x 2,x 3,x 4,其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2,且标准差等于1,则这组数据为________.(从小到大排列)[解析] (1)从茎叶图中可以看出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45+472=46,众数为45,极差为68-12=56,故选择A.(2)由题意可知,甲的成绩为4,5,6,7,8,乙的成绩为5,5,5,6,9.所以甲、乙的成绩的平均数均为6,A 错;甲、乙的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6,5,B 错;甲、乙的成绩的方差分别为15×[(4-6)2+(5-6)2+(6-6)2+(7-6)2+(8-6)2]=2,15×[(5-6)2+(5-6)2+(5-6)2+(6-6)2+(9-6)2]=125,C 对;甲、乙的成绩的极差均为4,D 错.故选C.(3)假设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x 1,x 2,x 3,x 4,则⎩⎨⎧x 1+x 2+x 3+x44=2,x 2+x32=2,∴⎩⎪⎨⎪⎧x 1+x 4=4,x 2+x 3=4, 又s = 14[(x 1-2)2+(x 2-2)2+(x 3-2)2+(x 4-2)2] =12(x 1-2)2+(x 2-2)2+(x 3-2)2+(x 4-2)2=122[(x 1-2)2+(x 2-2)2]=1, ∴(x 1-2)2+(x 2-2)2=2. 同理可求得(x 3-2)2+(x 4-2)2=2.由x 1,x 2,x 3,x 4均为正整数,且(x 1,x 2),(x 3,x 4)均为圆(x -2)2+(y -2)2=2上的点,分析知x 1,x 2,x 3,x 4应为1,1,3,3.[答案] (1)A (2)C (3)1,1,3,3 注:平均数与方差都是重要的数字特征,是对总体的一种简明的描述,它们所反映的情况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其集中趋势,方差和标准差描述其波动大小.10.为比较甲、乙两地某月14时的气温情况,随机选取该月中的5天,将这5天中14时的气温数据(单位:℃)制成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考虑以下结论:①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低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 ②甲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高于乙地该月14时的平均气温; ③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小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④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大于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的标准差. 其中根据茎叶图能得到的统计结论的编号为(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解析:选B 法一:∵x 甲=26+28+29+31+315=29,x 乙=28+29+30+31+325=30,∴x 甲<x 乙,又s 2甲=9+1+0+4+45=185,s 2乙=4+1+0+1+45=2,∴s 甲>s 乙.故可判断结论①④正确.法二:甲地该月14时的气温数据分布在26和31之间,且数据波动较大,而乙地该月14时的气温数据分布在28和32之间,且数据波动较小,可以判断结论①④正确,故选B.11.甲和乙两个城市去年上半年每月的平均气温(单位:℃)用茎叶图记录如图所示,根据茎叶图可知,两城市中平均温度较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气温波动较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茎叶图可知,甲城市上半年的平均温度为9+13+17×2+18+226=16,乙城市上半年的平均温度为12+14+17+20+24+276=19,故两城市中平均温度较高的是乙城市,观察茎叶图可知,甲城市的温度更加集中在峰值附近,故乙城市的温度波动较大.答案:乙 乙12.甲、乙两台机床同时加工直径为100 mm 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的质量,从产品中各随机抽取6件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下(单位:mm):甲:99,100,98,100,100,103; 乙:99,100,102,99,100,100.(1)分别计算上述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2)根据(1)的计算结果,说明哪一台机床加工的这种零件更符合要求. 解:(1)x 甲=99+100+98+100+100+1036=100(mm),x 乙=99+100+102+99+100+1006=100(mm),s 2甲=16[(99-100)2+(100-100)2+(98-100)2+(100-100)2+(100-100)2+(103-100)2]=73(mm 2), s 2乙=16[(99-100)2+(100-100)2+(102-100)2+(99-100)2+(100-100)2+(100-100)2]=1(mm 2).(2)因为s 2甲>s 2乙,说明甲机床加工零件波动比较大,因此乙机床加工零件更符合要求.四、线性回归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1)散点图:将样本中n 个数据点(x i ,y i )(i =1,2,…,n )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得到的图形.(2)正相关与负相关:①正相关: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 ②负相关:散点图中的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 2.回归直线的方程(1)回归直线: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2)线性回归方程:方程y ^=b ^x +a ^是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 1,y 1),(x 2,y 2),…,(x n ,y n )的线性回归方程,其中a ,b 是待定参数.⎩⎪⎨⎪⎧b ^=∑i =1n(x i-x )(y i-y )∑i =1n(x i-x )2=∑i =1nx i y i-n x y ∑i =1nx 2i-n x 2,a ^=y -b x .13.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一种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价格进行试销,得到如下数据:(1)求回归直线方程y =b x +a ,其中b =-20,a =y -b x ;(2)预计在今后的销售中,销量与单价仍然服从(1)中的关系,且该产品的成本是4元/件,为使工厂获得最大利润,该产品的单价应定为多少元?(利润=销售收入-成本)[解] (1)由于x =16(8+8.2+8.4+8.6+8.8+9)=8.5,y =16(90+84+83+80+75+68)=80.所以a ^=y -b ^x =80+20×8.5=250,从而回归直线方程为y ^=-20x +250. (2)设工厂获得的利润为L 元,依题意得 L =x (-20x +250)-4(-20x +250) =-20x 2+330x -1 000 =-20(x -8.25)2+361.25.当且仅当x =8.25时,L 取得最大值.故当单价定为8.25元时,工厂可获得最大利润. 注:(1)线性回归分析就是研究两组变量间线性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可能的结果,这就是线性回归方程的基本应用,因此利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是关键,必须熟练掌握线性回归方程中两个重要估计量的计算.(2)回归直线方程恒过点(x ,y ).14.某兴趣小组欲研究昼夜温差大小与患感冒人数多少之间的关系,他们分别到气象局与某医院抄录了1至6月份每月10日的昼夜温差情况与因患感冒而就诊的人数,得到如下资料:回归方程,再用被选取的2组数据进行检验.(1)求选取的2组数据恰好是相邻两个月的概率;(2)若选取的是1月与6月的两组数据,请根据2至5月份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y ^=b ^x +a ^;(3)若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所选出的检验数据的误差均不超过2人,则认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是理想的,试问该小组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是否理想?解:(1)将6组数据按月份顺序编号为1,2,3,4,5,6,从中任取两组数据,基本事件构成的集合为Ω={(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共15个基本事件,设抽到相邻两个月的事件为A ,则A ={(1,2),(2,3),(3,4),(4,5),(5,6)}共5个基本事件,∴P (A )=515=13.(2)由表中数据求得x =11,y =24,∑i =14x i y i =1 092,∑i =14x 2i =498.代入公式可得b ^=187.再由a ^=y -b ^x ,求得a ^=-307,所以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 ^=187x -307.(3)当x =10时,y ^=1507,⎪⎪⎪⎪1507-22=47<2; 同样,当x =6时,y ^=787,⎪⎪⎪⎪787-12=67<2. 所以该小组所得线性回归方程是理想的.。
高二数学抽样试题1.某市有大型超市家、中型超市家、小型超市家.为掌握各类超市的营业情况,现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应抽取中型超市__________家.【答案】16【解析】根据分层抽样的知识,设应抽取中型超市t家,得,解得t=16.【考点】分层抽样.2.某班同学利用五一节进行社会实践,对[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则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1)请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a、p的值;(2)在所得样本中,从[40,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3人作为领队,记选取的3名领队中年龄在[40,45)岁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答案】(1),a=60,;(2)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X0123∴数学期望.【解析】(1)由已知条件求出第二组的频率,从而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由此能求出n、a、p的值.(2)[35,40)岁年龄段的“环保族”人数与[40,45)年龄段的“环保族”人数的比值为100:60=5:3,由题意,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1,2,3,分别求出P(X=0),P(X=1),P(X=2),P(X=3),由此能求出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试题解析:(Ⅰ)第二组的频率为1﹣(0.04+0.04+0.03+0.02+0.01)×5=0.3,所以高为.频率直方图如下:3第一组的人数为,频率为0.04×5=0.2,所以.由题可知,第二组的频率为0.3,所以第二组的人数为1000×0.3=300,所以.第四组的频率为0.03×5=0.15,所以第四组的人数为1000×0.15=150,所以a=150×0.4=60.(Ⅱ)因为[40,45)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与[45,50)岁年龄段的“低碳族”的比值为60:30=2:1,所以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18人,[40,45)岁中有12人,[45,50)岁中有6人.随机变量X服从超几何分布.,,,.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数学期望.【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分层抽样方法.3.我校15届高二有名学生, 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 抽取人做问卷调查, 将人按随机编号, 则抽取的人中, 编号落入区间的人数为().A.11B.12C.13D.14【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从840名学生中按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名,则应把840名学生分成42段,每段20人,从每段20人中抽取1人;编号落入区间的人数是.【考点】系统抽样.4.某高校共有15000人,其中男生10500人,女生4500人,为调查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的情况,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收集300位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的样本数据(单位:小时)(1)应收集多少位女生样本数据?(2)根据这300个样本数据,得到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估计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个小时的概率.(3)在样本数据中,有60位女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个小时.请完成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P(K2≥k)0.100.050.0100.005附:K2=【答案】(1)90(2)0.75(3)有95%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解析】(1)由题知,抽样比例为50:1,根据分层抽样是按比例抽样和女生人数即可计算出女生应抽取的人数;(2)观察频率分布直方图,找出每周平均体育运动不超过4小时的所有小矩形高即为频率/组距,这些小矩形的面积和即为每周平均体育运动不超过4小时的频率,1减去这个频率就是每周运动时间超过4小时的概率;(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计算出这300位男生和女生中每周运动时超过4小时和不超过4小时的人数,列出2×2列联表,代入K2公式,计算出样本观测值,将该值与表中概率为95%值比较即可得出是否有95%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试题解析:(1)300×=90,所以应收集90位女生的样本数据. 3分(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每周平均体育运动超过4小时的频率为1-2×(0.100+0.025)=0.75,所以该校学生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小时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75. 7分(3)由(2)知,300位学生中有300×0.75=225(位)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超过4小时,75人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不超过4小时.又因为样本数据中有210份是关于男生的,90份是关于女生的,所以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列联表如下:男生女生总计结合列联表可算得K2==≈4.762>3.841.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每周平均体育运动时间与性别有关”. 12分【考点】分层抽样方法,总体估计,独立性检验5.2013年第三季度,国家电网决定对城镇居民民用电计费标准做出调整,并根据用电情况将居民分为三类: 第一类的用电区间在,第二类在,第三类在(单位:千瓦时).某小区共有1000户居民,现对他们的用电情况进行调查,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求该小区居民用电量的中位数与平均数;(2)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小区内选出5户居民代表,若从该5户居民代表中任选两户居民,求这两户居民用电资费属于不同类型的概率.【答案】(1)平均数为156.8,中位数为155;(2).【解析】(1)先利用所给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每一组的频率,再利用频率求出平均数,找出中位数;(2)按照所给题目的意思可知第一类 4户,第二类1户,那么两户居民用电资费属于不同类型的概率为.试题解析:解:(1)第一组频率为20×0.005=0.1第二组频率为20×0.015=0.3第三组频率为20×0.02=0.4第四组频率为20×0.005=0.1第五组频率为20×0.003=0.06第六组频率为20×0.002=0.04 -2分平均数为0.1×120+0.3×140+0.4×160+0.1×180+0.06×200+0.04×220=156.8 -4分中位数为150+20×0.25=155 -6分(2)第一类 4户第二类1户 -8分两户居民用电资费属于不同类型的概率为 -----12分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分层抽样.6.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96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为此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 (96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9.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的人做问卷,编号落入区间的人做问卷,其余的人做问卷,则抽到的人中,做问卷的人数为()A.7B.9C.10D.15【答案】C【解析】由系统抽样方法可知从从960人中抽取32人,则每组人数为960/32 =30,就是每30人中抽取一人做问卷,那么共用有人,中共有人,故选C.【考点】系统抽样.7.某学校共有师生2400人,现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所有师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60的样本,已知从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150,那么该学校的教师人数是。
§2.1.3分层抽样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3.能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探索新知新知1:分层抽样的定义新知2:分层抽样的步骤:思考:1.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即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层),然后每层抽取若干个体构成样本,所以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必须进行( )A.每层等可能抽样B.每层不等可能抽样C.所有层按同一抽样比等可能抽样2.如果采用分层抽样,从个体数为N 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样本,那么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为( )A .N 1 B.n 1 C.N n D.N n新知3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表典型例题例1 某高中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15,5,25B.15,15,15C.10,5,30 D15,10,20例2 某单位200名职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如图,现要从中抽取40名职工作样本,用系统抽样法,将全体职工随机按1-200编号,并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40组(1-5号,6-10号…,196-200号).若第5组抽出的号码为22,则第8组抽出的号码应是 .若用分层抽样方法,则40岁以下年龄段应抽取 人练习练1.一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其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12000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下表所示:打算从中抽取60人进行详细调查,如何抽取?练2.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1);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2).则完成(1)、(2)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当堂检测1.某单位有老年人45人,中年人55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情况,需从他们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则适合的抽取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 D.先从老人中剔除1人,然后再分层抽样2.某校有500名学生,其中O型血的有200人,A型血的人有125人,B型血的有125人,AB型血的有50人,为了研究血型与色弱的关系,要从中抽取一个20人的样本,按分层抽样,O型血应抽取的人数为人,A型血应抽取的人数为人,B型血应抽取的人数为人,AB型血应抽取的人数为人。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分层抽样(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分层抽样本店铺高二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统计知识点:分层抽样》希望你喜欢!(1)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先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划分成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再在各个类型或层次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用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知道分层抽样的概念,意义及分层抽样适用的情景.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出样本,并能写出具体问题的分层抽样的步骤.3.知道分层抽样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相等.4.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叁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教学难点:应用分层抽样解决实际问题, 并恰当的选择叁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教学过程】一. 复习回顾.系统抽样有什幺优缺点?它的一般步骤是什幺?网答:优点是比简单随机抽样更易操,缺点是系统抽样有规律性,样本有可能代表性很差;(1)将总体的N 个个体编号(2)确定分段间隔k,对编号进行分段,当 (n是样本容量)是整数,取k= ; 不是整数时,先从总体中随机的剔除几个个体,使得总体中剩余的个体数能被样本容量整除.(3)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个体的编号L(Lk)(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起始编号L加上间隔k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L+k,再加上k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L+2k,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二.创设情境.假设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此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塬因,要从本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本?答: 高中生24001%=24人,初中生109001%=109人,小学生110001%=110人,作为样本.这样,如果从学生人数这个角度来看,按照这种抽样方法所获得样本结构与这一地区全体中小学生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叁.探究新知.(一)分层抽样的定义.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叫分层抽样【说明】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应用分层抽样应遵循以下要求:(1)分层:将相似的个体归人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塬则(2)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与这层个体数量与总体容量的比相等,即保持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一致性(二)分层抽样的步骤:(1)分层:按某种特征将总体分成若干部分(2)按比例确定每层抽取个体的个数(3)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4)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说明】(1)分层需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塬则(2)抽取比例由每层个体占总体的比例确定(3)各层抽样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探究交流(1)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即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层),然后每层抽取若干个体构成样本,所以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必须进行 ( )A每层等可能抽样B每层不等可能抽样C所有层按同一抽样比等可能抽样(2)如果采用分层抽样,从个体数为N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样本,那幺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为( )A. B. C. D.点拨:(1)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是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共同的特征,为了保证这一点,分层时用同一抽样比是必不可少的,故此选C(2)根据每个个体都等可能入样,所以其可能性本容量与总体容量比,故此题选C(叁)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比较网类别共同点各自特点联系适用范围简单随机抽样 (1)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2)每次抽出个体后不再将它放回,即不放回抽样从总体中逐个抽取总体个数较少系统抽样将总体均分成几部分,按预先制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在起始部分样时采用简随机抽样总体个数较多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分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例题精析】例1某高中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叁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幺高一、高二、高叁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A.15,5,25 B.15,15,15 C.10,5,30 D15,10,20[分析]因为300:200:400=3:2:4,于是将45分成3:2:4的叁部分。
2.1.2 & 2.1.3 系统抽样 分层抽样[新知初探]1.系统抽样 (1)系统抽样的概念将总体平均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每个部分中抽取一个个体作为样本,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系统抽样.(2)系统抽样的步骤假设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其步骤为: ①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总体中的N 个个体编号;②将编号按间隔k 分段,当N n 是整数时,取k =N n ;当N n不是整数时,从总体中剔除一些个体,使剩下的总体中个体的个数N ′能被n 整除,这时取k =N ′n,并将剩下的总体重新编号; ③在第一段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l ;④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将编号为l ,l +k ,l +2k ,…,l +(n -1)k 的个体抽出. (3)系统抽样的特征①系统抽样也称为“等距抽样”. ②适用于总体容量较大的情况.③将总体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必须是均衡的,间隔是相等的.④剔除多余个体及第一段抽样都用简单随机抽样,因而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有密切联系. ⑤它是等可能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n N. 2.分层抽样 (1)分层抽样的概念当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中的个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明显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实施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个部分称为“层”.(2)分层抽样的步骤:①将总体按一定标准进行分层;②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③按各层个体数占总体的个体数的比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④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可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的特征:总体由差异比较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3.三种抽样方法的比较[小试身手]1.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之间的共同点是________.①都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②将总体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③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④将总体分成几层,然后分层按比例抽取. 答案:③2.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1 004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则在抽样过程中,抽样间隔为________.答案:203.某学院的A ,B ,C 三个专业共有1 200名学生,为了调查这些学生勤工俭学的情况,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已知该学院的A 专业有380名学生,B 专业有420名学生,则在该学院的C 专业应抽取________名学生.答案:40[典例] 某工厂有工人1 003名,现从中抽取100人进行体检,试写出抽样方案.[解] 样本容量为100,总体容量为1 003,不能被100整除,因此需要剔除3个个体,然后确定抽样间隔为1 000100=10,利用系统抽样即可.第一步,编号,将1 003名工人编号,号码为0001,0002,…,1 003. 第二步,利用随机数表法抽取3个号码,将对应编号的工人剔除. 第三步,将剩余的1 000名工人重新编号,号码为0001,0002,…,1 000. 第四步,确定分段间隔k =1 000100=10,将总体分成100段,每段10名工人. 第五步,在第1段中,利用抽签法或者随机数表法抽取一个号码m .第六步,利用抽样间隔,将m ,m +10,m +20,…,m +990共100个号码抽出. 第七步,将与号码对应的工人抽出,组成样本.[活学活用]1.高三某班有学生56人,学生编号依次为1,2,3,…,56.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编号为6,34,48的同学都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另一位同学的编号应该是________.解析:由于系统抽样的样本中个体编号是等距的,且间距为56/4=14,所以样本编号应为6,20,34,48. 答案:202.从某厂生产的883辆同一型号的家用轿车中随机抽取40辆测试某项性能.现在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请写出抽样过程.解:采用系统抽样法的步骤如下:系统抽样的应用第一步,将883辆轿车随机编号:001,002, (883)第二步,用随机数表法从总体中随机抽取3个编号,剔除这3个个体,将剩下的880个个体重新随机编号,分别为001,002,…,880,并分成40段,每段22个编号;第三步,在第一段001,002,…,022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一个个体编号作为起始号(例如008); 第四步,把起始号依次加上22,即可获得抽取的样本的个体编号(例如008,030,…,866); 第五步,由以上编号的个体即可组成抽取的样本.[典例] 一个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有业务人员112人,管理人员16人,后勤服务人员32人.为了了解职工的某种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请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并写出过程.[解] 分层抽样中的抽样比为20160=18.由112×18=14,16×18=2,32×18=4,可得业务人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应分别抽取14人,2人和4人.确定样本的组成部分之后,下面进行层内抽样,用系统抽样法完成.若将112名业务人员依次编号为1,2,3,…,112,管理人员编号为113,114,…,128,后勤服务人员编号为129,130,…,160.在1~112号业务人员中第一部分的个体编号为1~8中随机抽取一个号码.如它是4号,那么可以从4号起,按系统抽样法每隔8个号码抽取1个号码,这样得到112名业务人员被抽出的14个号码依次为4,12,20,28,36,44,52,60,68,76,84,92,100,108.同样可抽出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号码分别为116,124和132,140,148,156.将以上各层抽出的个体合并起来,就得到容量为20的样本.[活学活用]1.某地区的高中分三类,A 类学校共有学生4 000人,B 类学校共有学生2 000人,C 类学校共有学生3 000人.现欲抽样分析某次考试的情况,若抽取900份试卷进行分析,则从A 类学校抽取的试卷份数应为________份.解析:试卷份数应为900× 4 0004 000+2 000+3 000=400(份).答案:400分层抽样的应2.某政府机关在编人员100人,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10人,一般干部70人,工人20人.上级机关为了了解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试确定用何种方法抽取,请具体实施操作. 解:由于机构改革关系到各人的不同利益,故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为妥. ∵10020=5,105=2,705=14,205=4, ∴从副处级以上干部中抽取2人,从一般干部中抽取14人,从工人中抽取4人.由于副处级以上干部与工人人数都较少,他们分别按1~10编号与1~20编号,然后采用签法分别抽取2人和4分;对一般干部70人采用00,01,…,69编号,然后用随机数表法抽取14人.[典例] 在下列问题中,各采用什么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较为合适? (1)从8台彩电中抽取2台进行质量检验.(2)一个礼堂有32排座位,每排有40个座位(座位号为1~40),一次报告会坐满了听众,会后为听取意见留下32名听众进行座谈.(3)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解] (1)总体容量为8,样本容量为2,因此选择抽签法进行样本的抽取.(2)总体容量为32×40=1 280,样本容量为32.由于座位数已经分为32排,因此用系统抽样更合适. (3)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四部分组成,因此可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活学活用]在100个零件中,有一级品20个,二级品30个,三级品50个,从中抽取20个作为 样本.方法一: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将零件编号为00,01,…,99,用抽签法抽取 20个;方法二: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将所有零件分为20组,每组5个,然后从每组中随机抽取1个;方法三: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一级品中随机抽取4个,从二级品中随机抽取6个,从三级品中随机抽取10个.对于上述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①不论采用哪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个零件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15②采用上述三种抽样方法,这100个零件中每个零件被抽到的可能性各不相同③在上述三种抽样方法中,方法三抽到的样本比方法一和方法二抽到的样本更能反映总体的特征 ④在上述三种抽样方法中,方法二抽到的样本比方法一和方法三抽到的样本更能反映总体的特征抽样方法的选取解析:根据三种抽样方法的定义可知,三种方法都是等可能抽样.对于明显分层的总体,方法三抽到的样本更能准确地反映总体特征,故①③正确. 答案:①③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下列抽样是系统抽样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从标有1~15号的15个球中,任选3个作样本,按从小号到大号排序,随机选起点i 0,以后i 0+5,i 0+10(超过15则从1再数起)号入样;②工厂生产的产品,用传送带将产品送入包装车间前,检验人员从传送带上每隔5 min 抽一件产品进行检验; ③搞某一市场调查,规定在商场门口随机抽一个人进行询问调查,直到调查到事先规定的人数为止; ④电影院调查观众的某一指标,通知每排(每排人数相同)座位号为14的观众留下座谈. 答案:①②④2.老师在班级50名学生中,依次抽取学号为5,10,15,20,25,30,35,40,45,50的学生进行作业检查,这种抽样方法是________.解析:为等距抽样,即为系统抽样. 答案:系统抽样3.已知某单位有职工120人,其中男职工9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男、女分层)抽取一个样本,若已知样本中有27名男职工,则样本容量为________.解析:分层抽样中抽样比一定相同,设样本容量为n ,由题意得,n120=2790,解得n =36. 答案:364.在学生人数比例为2∶3∶5的A ,B ,C 三所学校中,用分层抽样方法招募n 名志愿者,若在A 学校恰好选出了6名志愿者,那么n =________.解析:由22+3+5=6n ,得n =30.答案:305.某企业共有3 200名职工,其中中、青、老年职工的比例为5∶3∶2.(1)若从所有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0的样本,应采用哪种抽样方法更合理?中、青、老年职工应分别抽取多少人?(2)若从青年职工中抽取120人,试求所抽取的样本容量.解:(1)由于中、青、老年职工有明显的差异,采用分层抽样更合理. 按照比例抽取中、青、老年职工的人数分别为: 510×400=200,310×400=120,210×400=80, 因此应抽取的中、青、老年职工分别为200人、120人、80人. (2)由题设可知青年职工共有310×3 200=960人.设抽取的样本容量为n ,则有n3 200×960=120.∴n =400, 因此所抽取的样本容量为400.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从2 016个编号中抽取20个号码入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抽样的分段间隔为________. 解析:先从2 016个个体中剔除16个,则分段间隔为2 00020=100.答案:1002.将参加数学竞赛的1 000名学生编号如下:0001,0002,0003,…,1000,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按系统抽样的方法分成50个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编号为0001,0002,0003,…,0020,第一部分随机抽取一个号码为0015,则抽取的第40个号码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系统抽样的组距为20, 则15+39×20=795,故第40个号码为0795. 答案:07953.某校共有2 000名学生参加跑步和登山比赛,每人都参加且每人只参加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加比赛的人数情况如下表:其中a ∶b ∶c =2∶5∶3,全校参加登山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4.为了了解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按分层抽样的方式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进行调查,则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________人.解析:由题意,全校参加跑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4,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总人数为34×2 000×310=450,由分层抽样的特征,得高三年级参加跑步的学生中应抽取110×450=45(人).答案:454.某校高三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400人,为了解该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从男生中任意抽取25人,从女生中任意抽取20人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________.解析: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男、女生抽取比例应该相同,因此应用分层抽样法.由题意,25500=20400,∴本题采用的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法. 答案:分层抽样5.经问卷调查,某班学生对摄影分别执“喜欢”、“不喜欢”和“一般”三种态度.其中执“一般”态度的比“不喜欢”的多12人.按分层抽样方法从全班选出部分学生座谈摄影,如果选出的是5位“喜欢”摄影的同学,1位“不喜欢”摄影的同学和3位执“一般”态度的同学.那么全班学生中“喜欢”摄影的比全班学生人数的一半还多________人.解析:本班学生对摄影分别执“喜欢”、“不喜欢”和“一般”三种态度的人数比例为5∶1∶3,可设三种态度的人数分别是5x ,x,3x ,则3x -x =12,∴x =6.即人数分别为30,6,18.∴30-30+6+182=3.故结果是3人.答案:36.一个总体中有100个个体,随机编号为0,1,2,…,99,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10个小组,组号依次为1,2,3,…,10.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规定如果在第1组随机抽取的号码为m ,那么在第k 小组中抽取的号码个位数字与m +k 的个位数字相同,若m =6,则在第7组中抽取的号码是________.解析:m +k =6+7=13,由规定知抽取号码的个位数字为3,第7组中号码的十位数字为6.所以抽取号码为63.答案:637.一工厂生产了某种产品16 800件,它们来自甲、乙、丙三条生产线,为检查这批产品的质量,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已知甲、丙二条生产线抽取的个体数和为乙生产线抽取的个体数的两倍,则乙生产线生产了________件产品.解析:甲、乙、丙抽取的个体数为x ,y ,z ,由题意x +z =2y ,即乙占总体的13,故乙生产线生产了16 800×13=5 600.答案:5 6008.某企业三月中旬生产A ,B ,C 三种产品共3 000件,根据分层抽样的结果,该企业统计员制作了如下的统计表:由于不小心,表格中A ,C 产品的有关数据已被污染看不清楚,统计员记得A 产品的样本容量比C 产品的样本容量多10.根据以上信息,可得C 产品的数量是______件.解析:设C 产品的数量为x ,则A 产品的数量为1 700-x ,C 产品的样本容量为a ,则A 产品的样本容量为10+a ,由分层抽样的定义可知1 700-x a +10=x a =1 300130,解得x =800.答案:8009.下面给出某村委会调查本村各户收入情况所作的抽样过程,阅读并回答问题. 本村人口:1 200人,户数:300,每户平均人口数4人; 应抽户数:30户; 抽样间隔:1 20030=40;确定随机数字:取一张人民币,编码的后两位数为12;确定第一样本户:编码为12的户为第一样本户;确定第二样本户:12+40=52,编号为52的户为第二样本户; ……(1)该村委会采用了何种抽样方法? (2)说明抽样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并修改. (3)抽样过程中何处应用了简单随机抽样? 解:(1)系统抽样.(2)本题是对该村各户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而不是对该村个人收入情况抽样,故抽样间隔应为30030=10.其他步骤相应改为:确定随机数字:任取一张人民币,编号的最后一位为2; 确定第一样本户:编号为002的户为第一样本户;确定第二样本户:2+10=12,编号为012号的户为第二样本户; ……(3)在确定随机数字时,应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即任取一张人民币,记下编号的最后一位.10.某公路设计院有工程师6人,技术员12人,技工18人,要从这些人中抽取n 个人参加市里召开的科学技术大会.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不用剔除个体,如果参会人数增加1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先剔除1个个体,求n .解:总体容量为6+12+18=36.当样本容量是n 时,由题意知,系统抽样的间隔为36n ,分层抽样的比例是n36,抽取的工程师人数为n 36·6=n6,技术员人数为n 36·12=n3,技工人数为n 36·18=n2, 所以n 应是6的倍数,36的约数,即n =6,12,18. 当样本容量为(n +1)时,总体容量是35,系统抽样的间隔为35n +1,因为35n +1必须是整数,所以n 只能取6.即样本容量n =6.。
高二数学统计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校现有高一学生210人,高二学生270人,高三学生300人,学校学生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如果已知从高一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7,那么从高三学生中抽取的人数应为()A.10B.9C.8D.7【答案】B【解析】分层抽样是按比例进行抽样,据题中所给的学生人数比,可设高三学生中抽取的人数应为,可得,得.故本题选.【考点】分层抽样2.设某大学的女生体重(单位:)与身高(单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根据一组样本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为,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与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B.回归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C.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增加,则其体重约增加D.若该大学某女生身高为,则可断定其体重必为【答案】D【解析】 A正确;回归直线过样本点中心,故B正确;某女生身高增加,则其体重约增加,故D正确;C中体重为预测值,故C错误。
本题选C。
3.已知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其散点图如图所示,则其回归方程可能为()A.B.C.D.【答案】B【解析】根据散点图的带状分布特点判断回归方程的斜率和截距.解:因为散点图由左上方向右下方成带状分布,故线性回归方程斜率为负数,排除A,C.由于散点图的带状区域经过y轴的正半轴,故线性回归方程的截距为正数,排除D.故选:B.【考点】线性回归方程.4.某市重点中学奥数培训班共有14人,分为两个小组,在一次阶段考试中两个小组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甲组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88,乙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9,则的值是()A.10B.11C.12D.13【答案】C【解析】:∵甲组学生成绩的平均数是88,∴由茎叶图可知78+86+84+88+95+90+m+92=88×7,∴m=3又乙组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9,∴n=9,∴m+n=12【考点】茎叶图5.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在生产A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吨)与相应的生产耗能y(吨)的几组相对应数据.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那么表中t=__________.【答案】3【解析】由题意可知,因为回归直线方程,经过样本中心,所以=0.7×4.5+0.35,解得t=3【考点】线性回归方程6.某考察团对全国10大城市进行职工人均工资水平x(千元)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y(千元)统计调查发现,y与x具有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0.66x+1.562.若某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7.675(千元),估计该城市人均消费额占人均工资收入的百分比约为()A.83%B.72%C.67%D.66%【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当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千元时,则,解答,即职工人均工资水平为千元,所以人均消费额占人均工资收入的百分比为,故选A.【考点】回归直线方程.7.已知某商场新进3 000袋奶粉,为检查其三聚氰胺是否达标,现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50袋检查,若第一组抽出的号码是11,则第六十一组抽出的号码为________.【答案】1211【解析】根据系统抽样性质可知,分组间隔,若第一组抽出的号码是,则第六十一组抽出的号码为.【考点】系统抽样.8.某射击选手连续射击5枪命中的环数分别为:9.7,9.9,10.1,10.2,10.1,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答案】0.032【解析】平均数方差【考点】方差9.某中学有高中生3500人,初中生1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已知从高中生中抽取了70人,则为()A.100B.150C.200D.250【答案】A【解析】根据已知可得:,故选择A【考点】分层抽样10.潮州统计局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每个分组包括左端点,不包括右端点,如第一组表示收入在)。
高中数学分层抽样教案
主题:分层抽样
目标:了解分层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分层抽样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知识点:
1. 分层抽样的定义和特点
2. 分层抽样的步骤
3. 分层抽样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抽样调查?什么是分层抽样?
二、讲解:
1. 介绍分层抽样的定义和特点,说明其优点和适用范围。
2. 分层抽样的步骤:确定抽样目标、确定抽样框架、确定分层变量、划分层次、计算每层样本量、随机抽样。
三、练习:
1. 根据一组数据,让学生计算每层的样本量。
2. 制定一个抽样计划,包括确定抽样目标、确定抽样框架和分层变量等。
四、讨论: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抽样经验,讨论分层抽样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
五、总结:
对分层抽样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理解。
六、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分层抽样计划,并写出具体步骤和计算过程。
七、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进行互评和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分层抽样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分层抽样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同时,能够灵活应用分层抽样进行实际调查,并能够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2 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 学 习 目 标核 心 素 养,准确把握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重点)2.会用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解决实际问题.(难点)3.了解各种抽样方法的适用X 围,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难点) 、系统抽样的概念,培养数学抽象素养.2.通过运用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据分析素养.一、分层抽样1.分层抽样的概念将总体按其属性特征分成假设干类型(有时称为层),然后在每个类型中按照所占比例随机抽取一定的样本,这种抽样方法通常叫作分层抽样,有时也称为类型抽样.2.对分层抽样的公平性的理解在分层抽样的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相同的,与分层的情况无关.如果总体的个体数是N ,共分k 层,n 为样本容量,N i (i =1,2,3,…,k )是第i 层中的个体数,那么第i 层中所要抽取的个体数n i =n ×N i N ,而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是n i N i =n N,与层数无关,所以对所有个体而言,其被抽到的概率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分层抽样是公平的.二、系统抽样的概念将总体中的个体进行编号,等距分组,在第一组中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第一个样本,然后按分组的间隔(称为抽样距)抽取其他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系统抽样,有时也叫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思考:系统抽样一般适用于具有怎样特征的样本?[提示]系统抽样的实质是“分组〞抽样,适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大的情况.1.以下问题中,最适合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的是( )A .从10名同学中抽取3人参加座谈会B .某社区有5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的家庭125个,中等收入的家庭280个,低收入的家庭95个,为了了解生活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C .从1 000名工人中,抽取100名调查上班途中所用时间D .从生产流水线上,抽取样本检查产品质量B [A 中总体个体无明显差异且个数较少,适合用简单随机抽样;C 和D 中总体个体无明显差异且个数较多,不适合用分层抽样;B 中总体中的个体差异明显,适合用分层抽样.]2.为了解1 200名学生对学校食堂饭菜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40的样本,考虑采用系统抽样,那么分段间隔k 为( )A .10B .20C .30D .40C [分段间隔k =1 20040=30.] 3.甲校有3 600名学生,乙校有5 400名学生,丙校有1 800名学生,为统计三校学生某方面的情况,计划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一个容量为90的样本,应在这三校分别抽取学生( )A .30人,30人,30人B .30人,45人,15人C .20人,30人,10人D .30人,50人,10人B [先求抽样比n N =903 600+5 400+1 800=1120,再各层按抽样比分别抽取,甲校抽取 3 600×1120=30(人),乙校抽取5 400×1120=45(人),丙校抽取1 800×1120=15(人),应选B.] 4.某大学为了解在校本科生对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0的样本进行调查,该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本科生人数之比为4∶5∶5∶6,那么应从一年级本科生中抽取________名学生.60[根据题意,应从一年级本科生中抽取的人数为44+5+5+6×300=60.]分层抽样用哪种抽样方法更合理?青、中、老年职工应分别抽取多少人?每人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吗?[解]因为总体由差异明显的三部分(青、中、老年)组成,所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更合理. 因为青、中、老年职工的比例是3∶5∶2,所以应分别抽取:青年职工400×310=120(人); 中年职工400×510=200(人); 老年职工400×210=80(人). 由样本容量为400,总体容量为3 200可知,抽样比是4003 200=18,所以每人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均为18.1.分层抽样使用的前提是总体可以分层,层与层之间有明显区别,而层内个体间差异较小,每层中所抽取的个体数可按各层个体数在总体的个体数中所占的比例抽取.2.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时,需照顾到各层中的个体,所以每层抽取的比例应等于样本容量在总体中的比例.3.在分层抽样中,确定抽样比k 是抽样的关键.一般地,抽样比k =n N(N 为总体容量,n 为样本容量),按抽样比k 在各层中抽取个体,就能确保抽样的公平性.4.在每层抽样时,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跟进训练]1.,按地域把48个城市分成大型、中型、小型三组,,那么应抽取的中型城市数为 ( )A .3B .4C .5D .6(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 534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54粒内夹谷28粒,那么这批米内夹谷约为( )A .134石B .169石C .338石D .1 365石(1)B (2)B [(1)根据分层抽样的特点可知,抽样比例为1248=14,那么应抽取的中型城市数为16×14=4.(2)设1 534石米内夹谷x 石,那么由题意知x 1 534=28254,解得x ≈.]系统抽样【例2】 某单位共有在岗职工624人,为了调查职工上班时从离开家到来到单位的平均用时,决定抽取10%的工人进行调查,如何采用系统抽样完成这一抽样?[解]第一步:由题意知,应抽取在岗职工62人作为样本,即分成62组,由于62462的商是10,余数是4,所以每组有10人,还剩4人.这时,抽样距是10;第二步:用随机数法从这些职工中抽取4人并剔除,不进行调查;第三步:将余下的在岗职工620人进行编号,编号分别为000,001,002,…,619; 第四步:在第一组000,001,002,…,009这10个编号中,随机选定一个起始编号,每间隔10抽取一个编号,共抽62个编号,这样就抽取了容量为62的一个样本.1.解决此题时,对总体、个体先进行编号,然后依据样本容量确定分段数及每段间隔长度,再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第1段中抽取一个作为起始,并依次加间隔长度即可获取样本.2.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当给出总体数和样本容量后,应先确定组数和组距(注意一般组数等于样本容量/组距),在第一组抽取起始后,只需依次加间隔长度即可得到样本.[跟进训练]2.(1)某影院有40排座位,每排有46个座位,一个报告会上坐满了听众,会后留下座号为20的所有听众进行座谈,这是运用了( )A .抽签法B .随机数法C .系统抽样法D .放回抽样法 (2)为了解1 200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考虑采用系统抽样,那么分段的间隔k =________.(1)C (2)40[(1)此抽样方法将座位分成40组,每组46个个体,会后留下座号为20的相当于第一组抽20号,以后各组抽取20+46n ,n =1,2,3,…,符合系统抽样特点.(2)根据样本容量为30,将1 200名学生分为30段,每段人数即间隔k =1 20030=40.]三种抽样方法的综合应用[探究问题]1.简单随机抽样是不放回抽样吗?提示:是不放回抽样.2.分层抽样时为什么要将总体分成互不重叠的层?提示:在总体中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了使抽取的样本更合理、更具代表性,故将总体分成互不重叠的层,而后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3.系统抽样的第二步中,当Nn不是整数时,从总体中剔除一些个体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影响系统抽样的公平性吗?提示:剔除一些个体可以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不影响系统抽样的公平性.【例3】①某学校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情况,从每班抽2人进行座谈;②一次数学竞赛中,某班有10人的成绩在110分以上,10人的成绩在100~110分,30人的成绩在90~100分,12人的成绩低于90分,现在从中抽取12人了解有关情况;③运动会服务人员为参加400 m决赛的6名同学安排跑道.就这三件事,合适的抽样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适合总体中个体数量比较大的情况.分层抽样适合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情况.总体中个体数比较少的时候,选用简单随机抽样.]三种抽样方法的比较类别共同点各自特点相互联系适用X围简单随机抽样(1)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相等;(2)均属于不放从总体中逐个抽取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系统抽样将总体均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那么在各部分抽取在起始部分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分层 抽样 回抽样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 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 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跟进训练] 3.某社区有700户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有225户,中收入家庭有400户,低收入家庭有75户,为了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户的样本,记作①;某中学高二年级有12名篮球运动员,要从中选出3人调查投篮命中率情况,记作②;从某厂生产的802辆轿车中抽取40辆测试某项性能,记作③.为完成上述三项抽样,那么应采取的抽样方法是( )A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B .①分层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系统抽样C .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层抽样.③系统抽样D .①分层抽样,②系统抽样,③简单随机抽样B [对于①.总体由差异明显的高收入家庭、中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三部分组成,而所调查的指标与收入情况密切相关,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对于②,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而且所调查内容对12名调查对象是平等的,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对于③,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且个体之间差异不明显,样本中个体数也较多,应采用系统抽样.]1.对于分层抽样中的比值问题,常利用以下关系式解:(1)样本容量n 总体容量N =各层抽取的样本数该层的容量; (2)总体中各层容量之比=对应层抽取的样本数之比.2.选择抽样方法的规律:(1)当总体容量较小,样本容量也较小时,制签简单,号签容易搅匀,可采用抽签法.(2)当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较小时,可采用随机数法.(3)当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也较大时,可采用系统抽样法.(4)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可采用分层抽样法.1.思考辨析(1)分层抽样中每层抽样的可能性是不相等的.()(2)分层抽样时,样本是在各层中分别抽取.()(3)分层抽样时,如果总体个数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那么应先剔除部分个体.()(4)系统抽样的分段段数与所抽取的样本容量的关系是相等.()(5)系统抽样时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不同.()(6)系统抽样时,如果总体个数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那么应先剔除部分个体.()[解析](1)×,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2)√,由分层抽样的概念知正确.(3)√,由于考虑到实际意义,需剔除部分个体.(4)√,系统抽样时,分段的段数由所抽样本容量确定.(5)×,无论是系统抽样还是分层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6)√,系统抽样时为了保证间隔k为整数,应先剔除一部分个体.[答案](1)×(2)√(3)√(4)√(5)×(6)√2.为了解某地区的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按性别分层抽样C.按学段分层抽样D.系统抽样C[由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人数比较多,不能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排除选项A;由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学生视力差异性比较大,可采取按照学段进行分层抽样,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性不大,不能按照性别进行分层抽样,排除B和D.应选C.]3.某中学有高中生3 500人,初中生1 500人,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高中学生抽取70人,那么n的值为________.100[由题意,得703 500=n3 500+1 500,解得n=100.]4.从编号为0,1,2,…,79的80件产品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是5的样本,假设编号为28的产品在样本中,那么该样本中产品的最大编号为________.76[根据系统抽样的定义可得,样本中产品的编号间隔为16,再根据编号为28的产品在样本中,可得样本中产品的编号为12,28,44,60,76,故该样本中产品的最大编号为76.]。
2.1.3 分层抽样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随机抽样与系统抽样之后所要学习又一种抽样方法——分层抽样.由前两节课我们知道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有时获得样本不具有很好代表性,比方,当个体间差异比拟大时,如果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不同人就有可能得到差异很大结果;同样,如果采用系统抽样也很可能得不到具有代表性样本.为此,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样本代表性,我们需要事先对总体有一定了解,然后根据已有了解,再按照一定方式抽取,这就是分层抽样.本教案着眼点是让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并通过观察、分析、比拟、归纳等进展合情推理,鼓励学生积极活动,勇于探索.针对本节课概念性强、思维量大、例习题较多特点,本课教法是以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为主启发式教学.三维目标1.了解分层抽样概念,理解科学、合理选用抽样方法必要性.2.掌握分层抽样操作步骤,对实际问题比照分析.3.了解各种抽样方法使用范围,使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抽样方法.4.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以及“用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了解分层抽样方法.教学难点:分层抽样步骤.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设计思路一:〔事例引入〕有一条消息“抽查局部考生成绩了解知道,江苏省2005年高考物理学科平均分约为95分.〞请问这个数据是用什么样抽样方法得到?分析:不能单纯地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因为江苏省有很多地区,而每个地区学生成绩不平衡,甚至相差太大.那么,设计抽样方法时,最核心问题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呢?一定要使抽取样本具有很好代表性.为此,在设计抽样方法时,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对总体情况已有了解,选择适合抽样方法.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探讨一例,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本?设计思路二:〔实例引入〕某校高一、高二与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1 000,800与700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视力情况,欲从中抽取容量为100样本,怎样抽样较为合理?〔让中档生配合教师引入新课,增强他们赶超意识;优秀生补充,树立他们“我要更强〞竞争意识;后进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课堂上有效思考活动时间〕分析:由于不同年级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差异,不能在2 5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也不宜在三个年级平均抽取.为准确反映客观实际,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概率相等,而且要注意总体中个体层次性,所以,先将全体学生分成高一、高二与高三年级三层,分别抽样.三局部学生人数有较大差异,应考虑各层个体数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用各层个体数与总体个体数比乘以样本容量就可得各层所要抽取个体数.推进新课新知探究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然后代表发言.一般地,当总体由差异明显几个局部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情况,我们常常将总体中个体按不同特点分成层次比拟清楚几局部,然后按各局部在总体中所占比实施抽样,这种抽样方法叫做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其中所分成各个局部称为“层〞.分层抽样步骤是:〔1〕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层;〔2)计算各层个体数与总体个体数比;〔3〕按各层个体数占总体个体数比确定各层应抽取样本容量;〔4〕在每一层进展抽样〔可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特点是:分层抽样时,每个个体被抽到可能性是相等.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抽样方法,因此分层抽样在实践活动中有着广泛应用.应用例如例1 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其某一节目喜爱程度进展调查,参加调查总人数为12 000人,其中持各种态度人数如下表所示:很喜爱喜爱一般不喜爱2 435 4 5673 926 1 072电视台为进一步了解观众具体想法与意见,打算从中抽选出60人进展更为详细调查,应怎样进展抽样?分析:因为总体中人数较多,所以不宜采取简单随机抽样,又由于持不同态度人数差异较大,故也不宜用系统抽样,而以分层抽样为妥.解:采用分层抽样.具体抽样步骤如下:①把总体分成四层:“很喜爱〞“喜爱〞“一般〞“不喜爱〞;②因为总人数为12 000人,所以各层个体数与总体个体数之比分别为“很喜爱〞占;“喜爱〞占;“一般〞占;“不喜爱〞占;③因为抽选出60人,所以从每层中抽出人数为:“很喜爱〞有×60≈12人,“喜爱〞有×60≈23人,“一般〞有×60≈20人,“不喜爱〞有×60≈5人.④在每层中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把各层抽得个体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所需样本.点评:〔1〕分层抽样四个步骤中按比例分配各层所要抽取个体数时,有时计算出个体数可能是一个近似数,但这并不影响样本容量.〔2〕分层抽样适用于总体由差异比拟明显几个局部组成情况,是等概率抽样,它是客观、公平.〔3〕分层抽样是建立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根底上,由于它充分利用了调查者对被调查对象〔总体〕事先所掌握各种信息,并充分考虑了保持样本构造与总体构造一致性,从而使抽取样本具有较好代表性.并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抽样方法,因此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应用.例2 一工厂生产了某种产品16 800件,他们来自甲、乙、丙生产三条线.为检查这批产品质量,决定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展抽样,从甲、乙、丙3条生产线抽取个体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那么乙生产线生产了________________件产品.分析:审题是思维入口,抓住问题透露信息,进展分检、组合与加工,找出解题思路.非常有价值信息是从甲、乙、丙3条生产线抽取个体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解法一:因为从甲、乙、丙3条生产线抽取个体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故设从甲、乙、丙三条生产线抽出个体数分别为a,a+d,a+2d,那么各层抽出个体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所需样本容量3a+3d,所以从各条生产线抽出个体数占总体比为.设乙生产线生产了x件产品,那么×x=a+d,x=5 600.解法二:设从甲、乙、丙三条生产线抽出个体数分别为:a-d,a,a+d,那么各层抽得个体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所需样本容量为3a,所以从各条生产线抽出个体数占总体比为.设乙生产线生产了x件产品,那么×x=a,x=5 600.解法三:因为从甲、乙、丙3条生产线抽取个体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由分层抽样原理知甲、乙、丙3条生产线生产产品件数也组成一个等差数列.故设甲、乙、丙生产线生产产品件数分别为y-m,y,y+m件,那么(y-m)+y+(y+m)=16 800,即y=5 600.点评:解法二妙在设三数时考虑了“三数成等差且它们与〞条件.解法三思路:由于此题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展抽样,从甲、乙、丙3条生产线抽取个体数组成一个等差数列,那么甲、乙、丙3条生产线生产产品件数也组成一个等差数列.因为从各条生产线抽出人数占总体比〔设为k〕是不变,那么设从甲、乙、丙三条生产线抽出个体数分别为:a-d,a,a+d〔等差数列〕,那么甲、乙、丙3条生产线生产产品件数分别为:〔等差数列〕.思考:求出了乙生产线生产了5 600件产品,能否求出甲与丙生产线分别生产了多少件产品.如果不能,能否加一些条件,求出甲与丙生产线分别生产产品件数.解:不能,因d,k,a都不知.可以通过加条件求出甲与丙生产线分别生产产品件数,如a=56,d=4,那么k==1100,所以甲、丙生1,那么产线生产产品件数分别为:=5 200,=6 000.或者d=4,k=1001,所以a=56,以下解法同前.k=3a16 800=100例3 为了考察某校教学水平,将抽查这个学校高三年级局部学生本学年考试成绩.为了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展抽查〔该校高三年级共有20个教学班,并且每个班内学生已经按随机方式编好了学号,假定该校每班学生人数都一样〕:①从全年级20个班中任意抽取一个班,再从该班中任意抽取20人,考察他们学习成绩;②每个班抽取一人,共计20人,考察这20个学生成绩;③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优秀、良好、普通三个级别,从中抽取100名学生进展考察〔:假设按成绩分,该校高三学生中优秀生共150人,良好生共600人,普通生共250人〕.根据上面表达,试答复以下问题:〔1〕上面三种抽取方式中,其中总体、个体、样本分别指是什么?每一种抽取方式抽取样本中,其样本容量分别是多少?〔2〕上面三种抽取方式中各自采用何种抽取样本方法?〔3〕试分别写出上面三种抽取方式各自抽取样本步骤.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数理统计中一些根本概念与根本方法.做这种题目时,应该注意表达完整性与条理性.解:〔1〕这三种抽样方式中,其总体都是指该校高三全体学生本年度考试成绩,个体都是指高三年级每个学生本年度考试成绩.其中第一种抽取方式中样本为所抽取20名学生本年度考试成绩,样本容量为20;第二种抽取方式中样本为所抽取20名学生本年度考试成绩,样本容量为20;第三种抽取方式中样本为所抽取100名学生本年度考试成绩,样本容量为100.〔2〕上面三种抽样方式中,第一种方式采用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法;第二种方式采用方法是系统抽样法与简单随机抽样法;第三种方式采用方法是分层抽样法与简单随机抽样法.〔3〕第一种方式抽样步骤如下:第一步:在这20个班中用抽签法任意抽取一个班;第二步:从这个班中按学号用随机数表法或抽签法抽取20名学生,考察其考试成绩.第二种方式抽样步骤如下:第一步:在第一个班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任意抽取某一个学生,记其学号为a;第二步:在其余19个班中,选取学号为a学生,共计19人.第三种方式抽样步骤如下:第一步:分层.因为假设按成绩分,其中优秀生共150人,良好生共600人,普通生共250人,所以在抽取样本时,应该把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二步:确定各个层次抽取人数.因为样本容量与总体个体数比为:100∶1000=1∶10,所以在每个层次抽取个体数依次为,即15,60,25.第三步:按层次分别抽取.在优秀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15人;在良好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60人;在普通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人.点评:1.弄清考察对象是明确总体、个体、样本关键,这里考察对象指是数据.样本中有多少个个体,样本容量就是多少.总体、个体、样本考察对象是同一,所不同是范围大小.2.判断采用何种抽样方法时,应充分理解三种抽样方法定义.三种抽样方法共同点、各自特点、三者之间联系以及适用范围:类别共同点各自特点相互联系适用范围简单随机抽样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概率相等从总体中逐个抽取总体中个数较少系统抽样将总体均分成几局部,按事先确定规那么分别在各局部中抽取在起始局部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个数较多分层抽样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展抽取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总体由差异明显几局部组成例4 以下问题中,采用怎样抽样方法较为合理〔1〕从10台冰箱中抽取3台进展质量检查;〔2〕某电影院有32排座位,每排有40个座位,座位号为1~40.有一次报告会坐满了听众,报告会完毕后为听取意见,需留下32名听众进展座谈;〔3〕某学校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样本.此题考察统计中抽样方法有关知识,要求学生会区别几种抽样方法.分析:此题特征是:总体情况来分析选择抽样方法.解:〔1〕总体容量比拟小,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很方便. 〔2〕总体容量比拟大,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比拟麻烦.由于人员没有明显差异,且刚好32排,每排人数一样,可用系统抽样.具体做法是:将每排40人组成一组,共32组,从第1排至第32排分别为1~32组,先在第1排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一名听众,再将其他各排与此听众座位号一样听众全部取出.〔3〕由于学校各类人员对这一问题看法可能差异较大,故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具体做法是:总体容量为160,故样本中教师人数应为20×160120=15名,行政人员人数应为20×16016=2名,后勤人员应为20×16024=3名. 点评:此题考察统计中抽样方法有关知识,要求学生会区别几种抽样方法.知能训练1.在10 000个有时机中奖参加港澳七日游号码〔编号为0000~9999〕中,在公证部门监视下按照随机抽取方法确定后三位数为369号码为中奖号码.请你分析这里运用了哪种抽样方法来确定中奖号码?依次写出这10个中奖号码.2.某校共有118名教师,为了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现要从中抽出16名教师组成暑期西部讲师团.请用系统抽样法选出讲师团成员.3.某大学共有全日制学生15 000人,其中专科生3 788人、本科生9 874人、研究生1 338人,现为了调查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情况,欲从中抽取225人,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应该怎样抽取样本?〔充分给予学生思考时间,由学生分析思路,写出详细解题过程,培养学生标准化书写解题过程意识,教师点拨与指导.出示投影片上准备好解题过程,让学生对照自己书写过程,扬长避短〕4.某市3个区共有高中学生2 000人,且3个区高中学生人数之比为2∶3∶5,现要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样本,这3个区分别应抽取多少人?写出抽样过程.解答:1.因为中奖号码后三位数一样,因此10个中奖号码依次为:0369,1369,2369,3369,4369,5369,6369,7369,8369,9369.它们间隔一样,因此采用是系统抽样方法.2.(1)对这118名教师进展编号1,2, (118)(2)计算间隔k=16118=7.375.由于k 不是一个整数,我们从总体中随机剔除6个样本,再来进展系统抽样.例如我们随机剔除了3、46、59、57、112、93这6名教师,然后再对剩余112名教师编号,计算间隔k=7.(3)在1~7之间随机选取一个数字,例如选5,将5加上间隔7得到第二个个体编号12,再加上7得到第三个个体编号19,依次进展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3.采用分层抽样.具体抽样步骤如下:①将总体分成三层:“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②因为总人数为15 000人,所以各层个体数与总体个体数之比分别为:“专科生〞占;“本科生〞占;“研究生〞占;③因为抽选出225人,所以从各层中抽出人数为:“专科生〞有×225≈57人;“本科生〞有×225≈148人;“研究生〞有×225≈20人;④在每层中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把各层抽得个体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所需样本.4.由分层抽样原理知从各层中抽取样本个数之比等于各层个体数之比,所以从各层中抽出人数为:“第一区〞有102×200=40人;“第二区〞有103×200=60 人;“第三区〞有105×200=100人;然后在每层中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把各层抽得个体合在一起就得到了所需样本.点评:有针对性与例题配套,加强学生对上课例题理解.课堂小结〔先让一位同学总结,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完善,并用多媒体展示出来〕〔1〕分层抽样定义;〔2〕分层抽样实施方法及步骤;〔3〕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区别与联系.作业课本习题2.1 2、8.设计感想由于课程标准对分层抽样要求层次为“了解〞,因此没有在如何合理分层这个层面上花过多时间,而是以例题、习题形式补充了一些与学习、生活、生产相关背景材料,让学生感受分层抽样应用广泛性与必要性.习题详解1.解: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具体为:①将全市800家企业分成四个层:“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其他性质企业〞;②“中外合资企业〞与全市企业总数之比为160∶800=1∶5;“私营企业〞与全市企业总数之比为320∶800=2∶5;“国有企业〞与全市企业总数之比为240∶800=3∶10;“其他性质企业〞与全市企业总数之比为80∶800=1∶10;③应抽取“中外合资企业〞40×51=8家 ;“私营企业〞40×52=16家;“国有企业〞 40×103=12家;“其他性质企业〞40×101=4家; ④将抽出40家企业合在一起就组成所要样本.2.解:由题意知:抽取高二年级学生15人.故抽取高二年级学生与高二年级学生总数之比为15∶300=1∶20,所以高一年级学生总数为20×20=400人,高三年级学生总数为10×20=200人,全校学生总数为400+300+200=900人.3.解:因为4个区学生人数之比为3∶2.8∶2.2∶2,因此各个区学生数分别占总数3∶(3+2.8+2.2+2)=3∶10,2.8∶(3+2.8+2.2+2)=7∶25, 2.2∶(3+2.8+2.2+2)=11∶50,2∶(3+2.8+2.2+2)=2∶10,所以应分别从各个区抽取学生200×103=60人,200×257=56人,200×5011=44人,200×102=40人. 4.解:可先将高一年级学生按年龄分为15岁、16岁、17岁,然后再将每一个年龄段内学生分为男、女调查他们身高,这样整个年级学生就可分为9个层,最后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些学生调查他们作为样本.5.解:可对全校学生分为三个层:“高一学生〞“高二学生〞“高三学生〞,然后在每一层中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出各层学生,最后调查这些学生身高与心率,获得数据,制成表格.6.解:先将学生按年级分为几个局部,然后对每一局部学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一些学生组成样本,调查他们父母年龄,收集数据以制成表格.7.可对班级学生按男、女分为两个局部,然后按男、女生在班级所占比例在每一局部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一些学生,以调查他们对这一问题看法.8.解:〔1〕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将500名学生分为4个层:“血型为O 型学生〞“血型为A 型学生〞“血型为B 型学生〞“血型为AB 型学生〞;②“血型为O 型学生〞占总人数比为,“血型为A 型学生〞占总人数比为,“血型为B 型学生〞占总人数比为,“血型为AB 型学生〞占总人数比为;③应抽取血型为O 型学生40×52=16人;血型为A 型学生40×41=10人;血型为B 型学生40×41=10人;血型为AB 型学生40×101=4人; ④从各层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出学生组成样本.〔2〕AB 血型样本抽样过程〔抽签法〕步骤:①将血型为AB 型学生进展随机编号为1,2, (50)②用白纸做成形状、大小完全一样1至50号签;③把1至50号签集中在一起放在一个大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 ④沉着器中随机地抽出4个签;⑤最后把编号与抽中号码相一致学生抽出即可.9.解: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如检查某个班级同学对英语单词掌握情况;系统抽样:检查高一年级同学对英语单词掌握情况;分层抽样:检查全校同学对英语单词掌握情况.10.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