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日语专业建设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务日语专业建设规划

一、商务日语新专业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深入市场调研,分析并确定了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广东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由于独特的地缘优势,广州一直是日本对华投资与贸易的主要目的地。2009年的资料显示,广州的日资企业已达1000多家,尤其是日本三大汽车集团丰田、本田和日产均已在广州设立了生产基地。这带来了日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在汽车、外贸、服务和餐饮行业。2010年底,我们就开始着手进行商务日语新专业的人才市场调研,资料显示,广东省日语人才缺口达20万人左右(2007,广州日报)。从我省日语专业招收人数与日语人才需求来看,日语人才仍供不应求,专业人才培养数与人才市场需求存在很大区别,人才需求的缺口非常大,这为高职日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广州的日资企业已达1000多家,尤其是日本三大汽车集团丰田、本田和日产均已在广州设立了生产基地。这带来了日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在汽车、外贸、服务和餐饮行业。

此外,我们还对广东省各类院校招收日语专业的人数和广东省开设了日语专业的高职院校数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广东省各类院校招收日语专业的人数3005,其中本科院校1348;高职大专院校1657(见表1);2008年广东省开设了日语专业的高职院校为19所,仅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26.8%(见表2)。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并确定职业工作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见表3)。

表1:2008年广东省各类院校招收日语专业的人数

表2:广东省开设日语专业的高职院校数及比例(2008)

表3:职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

(二)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了委员会章程(见佐证材料)。

2012年,我们成立了应用外语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企业行家、外语专家和本系骨干教师组成,在未来三年的建设期内与日资企业、对日企业等保持友好合作关系,计划每年邀请他们来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岗位技能、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可行建议。

(三)签订了日企实习基地协议,广交会实习协议和外贸公司协议,根据市场调研,撰写了专业论证报告,邀请日企专家等进行了专业论证会(见佐证材料)。

(四)组织专任教师制订了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进程表、主要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专业实训大纲。

二、商务日语新专业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认真研究与贯穿执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文件精神,按照我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和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团结合作,大胆创新,进一步推进职业化课程教学改革。立足广州,服务广州,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依托我省经济发展优势,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劳,建设一个开放式、创新型、国际化的本市一流的商务日语专业。2015年力争实现本专业建设总目标:“二强(专业强、社会服务能力强)、“三化(课程体系职业化、课程教学网络化、课程资源数字化)”、“四高(教学资源共享度高、教师素质高、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高”和“双体一群(校企双体合作,共同建设以商务英语专业为核心的应用外语专业群)”。

(二)建设内容及措施

1. 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及时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

与多家龙头外贸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合作办学机制,依托企业和行业,探索“校企双主体”的办学理念,实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形成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学生与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探索“双体融合、任务导向、首岗多能、国际视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探索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学生与岗位对接的集实践、教学、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新机制。

为改变以往以课堂模拟实训为主、学生缺乏课外真实的专业实践机会的弊端,我们计划2012-2013年期间在阿里巴巴网站申请建立我系商务外语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成立我系外语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基地和外语翻译服务社。凭借电子商务平台、培训基地和翻译服务社,我们力图将学生的课外实践、课内实训、技能培训和教师的对外服务有机结合,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3、研究与探索“以国际商务为背景、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以实践操作为抓手、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作为切入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点突出专业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营造真实的企业工作氛围和学习环境,运用先进的专业教学软件和装备优良的实训室,搭建校内真实任务实践与仿真模拟实操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尽可能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专业实战、实操机会,做到学习情景“真实化”、“仿真化”。

对接行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整合,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确定基于工作任务的核心技能与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构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职业化的课程体系和单项实训、综合实训、课外实践、顶岗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4、建立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本专业依据自身建设特点,建立“企业、系、专业团队、教师、学生”多元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实现管理队伍的优化突出应用外语系的教学管理主体地位;制订适应“模块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管理制度,推行教学质量评价的多主体参与、全程监控方式,实现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根据职业性与开放性的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工学交替”管理办法,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制定课程的考核办法,将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与行业权威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技术能力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提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效。此外,充分利用学校建立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通过对教学过程督查、信息采集、评价、反馈等措施,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质量监控保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