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学期理论力学1
- 格式:doc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4
理论力学大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改变其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答案:A2.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之和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B. 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之和在有外力作用下保持不变C. 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之和在有外力作用下将增加D. 系统内所有物体的动量之和在有外力作用下将减少答案:A3. 角动量守恒的条件是:A. 系统不受外力矩B. 系统受外力矩C. 系统内力矩之和为零D. 系统内力矩之和不为零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述:A.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 能量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C. 能量可以以多种形式相互转化D. 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会增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答案:反比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v0运动,受到大小为F的恒定摩擦力作用,其加速度为a=________。
答案:-F/m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下落,其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势能变化量为________。
答案:-mgh4. 根据动能定理,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即ΔK=________。
答案:W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求物体在5秒内的位移。
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得a=F/m=10/2=5m/s²。
根据位移公式s=1/2at²,得s=1/2*5*5²=62.5m。
答案:62.5m2.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高度10m自由下落,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大一理论力学的知识点总结在大一的学习中,理论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丰富而复杂。
本文将对大一理论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学科,它主要涉及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大一理论力学中的运动学知识点包括:1. 位移:位移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变化量。
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末位置减去初位置。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则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瞬时位移与瞬时时间的比值。
3.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平均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瞬时加速度是物体在某一瞬间的瞬时速度的变化量与瞬时时间的比值。
二、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它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和动能等概念。
大一理论力学中的动力学知识点包括: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它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是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这些力被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 动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当物体间没有合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5.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动能定理表明,物体的净功等于该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三、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静止或平衡状态的学科。
大一理论力学中的静力学知识点包括:1. 平衡: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平衡有两种类型:平衡在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
2. 支持力:支持力是指支撑物体的力,它等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反。
2016—2017年第1学期《理论力学》复习要点适用于20150300401/2/3/4/5/6、20150300501/2、20150301701/2/3/4、20150500901/2班第三部分 复习参考题目_判断题第1章 静力学基础1.力系的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 )2.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3.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的两个力,都是二平衡力。
( )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样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它也满足二力平衡条件中所说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 )5.柔索类约束的约束力,其作用线沿柔索,其指向沿离开柔索方向而不能任意假定。
( )6.作用两个力,处于平衡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7.三力平衡汇交定理表明:作用在物体上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必是平衡力系。
( )8.作用于物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滑移,不改变原力对物体的外效应。
( )9.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力汇交,并不一定平衡;作用于物体同一平面上的三个力不汇交,并不一定不平衡。
( )10.约束力一定与主动力的方向相反。
( )11.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12.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可以将一个力分解成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反之,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肯定能合成为一个力。
( )1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因此它们组成平衡力系。
( )第2章 平面力系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 ) 2.若两个力1F 、2F 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即12F F = 。
( )3.一个力不可能分解为一个力偶;一个力偶也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
( )4.图示为分别作用在刚体上A 、B 、C 、D 点的4个共面力,它们所构成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且为平行四边形。
由于多边形自行封闭,所以该4个力是平衡的。
《理论力学》一一.填空题1. 限制质点运动的物体(如曲线、曲面等 )称为( 约束 )。
2.惯性力( 约束 )对应的反作用力,( 称作 )牛顿第三定律。
3. 如果力只是位置的函数,并且它的旋度等于零,即满足0F F F z y x )(zyx=∂∂∂∂∂∂=⨯∇k j i r F 则这种力叫做( 惯性力 )。
4.真实力与参考系的选取( 无关 ),而惯性力却与参与系的选取(相关)。
5.质点系的动能等于质心的动能与各质点相对(速度矢量和)的动能之和。
6. 限制质点运动的物体(如曲线、曲面等 )称为(约束 )。
7.同一质点系中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约束反力 )二.选择题1. e a r r θθθθ)2( +=称为质点的( C )。
a. 法向加速度 b. 切向加速度c. 横向加速度d. 径向加速度 2.][)(r F m en '⨯⨯-=ωω称为Aa.平动惯性力b.离心惯性力c.科氏惯性力 3. ττdtdva =称为质点的( C )。
a. 法向加速度 b. 横向加速度c. 切向加速度d. 径加速度4. 质点系中所有内力对任一力矩的矢量和Aa. 等于零b. 不等于零c. 不一定等于零5. e a rr r r )(2θ -=称为质点的( A )。
a.径向加速度 b.横向加速度c.切向加速度d.法向加速度 6.质点系内力所作的功Aa. 等于零b. 不等于零c. 不一定等于零 7. n a v n ρ2=称为质点的( B )。
a. 横向加速度b. 法向加速度c. 径向加速度d. 切向加速度8.如果作用在质点上的力都是保守力,或虽是非保守力作用但非保守力不作功或所作功之和等于零。
则质点系机械能Aa. 守恒b. 不守恒c. 不一定守恒 9.)2(v F r m c ⨯-=ω称为Aa.科氏惯性力b.离心惯性力c.平动惯性力三.简答题1.在曲线坐标系中,单位矢量和基矢有无区别?若有,区别何在? 答:有区别,主要是角度变化。
大一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理论力学是大学物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宏观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理论力学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平衡时,这三个力的合力()。
A. 等于零B. 不等于零C. 无法确定答案: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A. \( F = ma \)B. \( F = \frac{m}{a} \)C. \( a = \frac{F}{m} \)答案:C3. 一个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是()。
A. 恒定不变B. 随时间变化C. 与速度成正比答案:A4. 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
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答案:A5. 一个物体做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 \( y = A \cos(\omega t + \phi) \),其中 \( A \) 表示()。
A. 振幅B. 圆频率C. 初相位答案:A6.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 s = \frac{1}{2}gt^2 \),其中 \( g \) 表示()。
A. 重力加速度B. 物体的质量C. 下落时间答案:A7.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一个旋转的物体如果半径不变,其角速度与转动惯量成()。
A. 正比B. 反比C. 无关答案:B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动摩擦因数为 \( \mu \),那么摩擦力的大小为()。
A. \( \mu mg \)B. \( \mu N \)C. \( mg \)答案:A9. 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它通过最高点时,向心力的方向是()。
A. 竖直向下B. 水平C. 指向圆心答案:C10.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大一理论力学是力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静力学平衡和运动学运动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一些理论力学的基本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1. 静力学平衡静力学平衡是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平衡状态。
在静力学平衡中,物体的合力为零,而且力矩也为零。
通过分析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和力矩,我们可以求解物体所处的平衡位置和平衡条件。
2.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理论力学的核心理论,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受力和运动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则表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它定义为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
动量具有矢量性质,它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等于其动量的变化率。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通过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我们可以分析和解决一些与碰撞、爆炸等相关的物理问题。
4. 力和位移的功力和位移的功是描述物体在力作用下所做的功的物理量。
功可以理解为力对物体能量的传递或转化。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的乘积,并且功可以是正功、负功或零功。
功的单位为焦耳(J)。
通过对功的定义和计算,我们可以研究物体的机械能变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5.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是物体运动所具备的能量,它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乘以1/2。
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动能与所受合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动能定理为分析和解决与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相关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本文对大一学习中涉及的理论力学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包括静力学平衡、牛顿定律、动量和动量守恒、力和位移的功,以及动能和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1知识点总结一、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理论力学的基础,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它指出一个物体如果受到合外力为零的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它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F=ma,其中F为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相等而反向的。
二、动量与能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即p=mv。
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系统内,如果没有合外力作用,系统总的动量将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则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不会增加或减少。
三、碰撞和弹性碰撞碰撞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间发生的瞬时交互作用,碰撞可以分为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
在完全弹性碰撞中,动能和动量守恒定律都成立,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和总动量均不变;而在非完全弹性碰撞中,只有动量守恒定律成立。
四、角动量角动量是描述物体旋转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的转动惯量乘以其角速度,即L=Iω。
角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如果没有合外力矩作用,系统总的角动量将保持不变。
综上所述,理论力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性。
牛顿定律、动量与能量、碰撞和弹性碰撞以及角动量是理论力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对于理解和应用物体运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行为,对于解决相关问题和开展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