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危害因素清单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临时用电作业危害分析和交底表临时用电安全作业票编号: 危害分析日期和时间:结果□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触电 □灼烫 □机械伤害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坍塌 □其它:气体作业偏差完工验收作业危害作业#作业前检查安全作业票作业内容相符并在有效期内,核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核查相关作业人员持有效资格证书;#核查作业人员配备和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满足作业要求;#检查与监督作业人员的行为和现场安全作业条件,负责现场的安全协调与联系;#接拆电力线路作业过程中一旦作业人员在接线时发生触电等情况时,及时切断电源,对触电人员进行施救#当作业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中止作业,并进行应急处置;#当发现作业违章及时制止,情节严重收回作业票中止作业;#作业中监护人不得擅自离开作业现场且不得从事与监护无关的事;#确需离开作业现场时,应收回作业票,中止作业。
#在接线时如果周边环境发生意外情况,指导接线人员及时安全撤离作业现场#作业内容变更、作业范围扩大、作业地点转移或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作业票。
#工艺条件、作业条件、作业方式或作业环境改变时,应重新进行危害分析,核对风险管控措施,重新办理安全作业票。
#作业过程中如发生任何事件,作业负责人应立即报告急响应中心(生产中控室),按公司程序和应急预案,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或协助应急行动。
#作业过程中,如工厂发出紧急疏散警报,作业人员应立即安全地停止作业,依据疏散警报前往紧急集合点集中并清点人员。
#用电结束后,用电单位应及时通知供电单位拆除临时用电线路#临时用电时间一般不超过15天,特殊情况不应超过30天,用于动火、受限空间作业的临时用电时间应和相应作业时间一致;作业方代表签字: 供电方代表签字(如涉及): 用电方代表签字:。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可能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制定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对保障工人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的清单,用以帮助施工单位识别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高空作业危险源:从高处作业时,容易发生坠落事故。
控制措施:建立高空作业管理制度,仅有资质合格的操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悬挂安全带,并保证安全带与稳定支撑点连接,设置安全网、安全敞口、警示标识等。
2.施工机械的操作危险源:使用施工机械时,操作不当容易导致机械事故和伤亡。
控制措施:设备配备专职机械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需持有相应的上岗证,并定期进行培训,确保操作规范。
机械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装置,操作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
3.电器设备使用危险源:电器设备的使用不当可以引发火灾、触电等事故。
控制措施:电器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业人士安装、维修。
工人在使用电器设备时需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并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
使用电焊机等高功率电器设备时,应设置专用的隔离开关,并在能量高的设备周围设置隔离标识。
4.建筑物结构施工危险源:在建筑物结构施工中,可能遭受崩塌、坍塌和倒塌等事故。
控制措施:施工前需进行地基勘测和结构计算,并确保使用符合标准的建筑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加固和支撑不稳定的构件,并设置防护措施,如安全网、警示标识等。
5.施工现场管理危险源:施工现场管理不善,容易导致人员失误、交通事故等。
控制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巡视和管理。
施工现场应确保通风、照明良好,并设置合理的通道和防护设施。
严禁酒后上岗,工作人员需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防护服和防护手套。
6.施工材料的选用和储存危险源:不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可能会导致危险事故,储存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
临电作业“十个必须”1、电工、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2、电工必须严格执行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3、现场用电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制,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台设备4、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电缆,进入开关箱的电源线,严禁用插销连接5、在孔、洞、廊道、混凝土浇筑仓号内作业时,必须使用安全电压6、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必须分别设置7、搬移用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设备停用必须先断电,锁好开关箱8、交流点焊机开关箱内必有隔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必须有二次侧防漏电保护装置9、建筑施工检修作业必须有警告标志牌和监护人10、施工现场发生触电事故组织抢救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现场临电作业“十个严禁”1、电、气焊工人不戴电气焊手套、护目镜、防护面不穿绝缘鞋等防护用具严禁作业。
2、严禁在内、外电线防护危险区域作业。
3、严禁独立操作带电机械,必须有专人监护。
4、架空临线严禁采用塑胶线。
5、手持电动工具严禁使用破损电缆。
6、非电工严禁动用临电设施。
7、使用混凝土振捣器时,操作者不穿绝缘鞋、不戴绝缘手套严禁作业。
8、工作面的电功率严禁超负荷运行。
9、办公室及职工宿舍严禁非电工私自乱接热水器、电热电炉子等电器。
10、严禁在宿舍的床头上私设开关和插座。
施工临时用电的存在问题及正确做法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通病问题,结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有关规定,提出防护措施,希望对消除事故隐患,保障用电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用电管理存在问题:工地未配备专业电工,而是让略懂些用电知识的人员去从事电工作业。
无操作证的电工未按规范设置用电线路和保护措施,穿拖鞋操作,甚至带电接线的现象时有出现,造成事故隐患。
临时用电工程无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只是由电工凭经验自行布设,无全盘计划,随意性强,无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有的工地编制的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没有负荷计算,无线路图,有的和施工现场实际脱节,根本起不到指导施工用电的作用。
建筑施工项目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建筑施工是一个涉及众多工序、工人、设备和环境的复杂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大危险源,对工人的生命安全、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周围环境的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档旨在识别这些重大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进行。
一、重大危险源清单1.高处坠落: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因安全设施不完善、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坠落事故。
2.物体打击: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工具等可能由于堆放不稳、吊装不当等原因造成落下伤人。
3.触电事故: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电线电缆等可能存在漏电、短路等风险,导致触电事故。
4.坍塌事故:基坑、土方开挖等作业中,可能因支护不当、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导致坍塌。
5.火灾与爆炸: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当,可能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
6.起重机械事故:塔吊、施工电梯等起重机械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事故。
7.中毒与窒息:施工现场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工人长时间吸入可能导致中毒或窒息。
二、控制措施1.高处坠落控制措施;完善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如安装安全网、设置警示标志等。
对工人进行高处作业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检查高处作业区域的安全状况,及时消除隐患。
2.物体打击控制措施;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工具进行规范堆放,确保稳定可靠。
加强吊装作业的管理,确保吊装设备性能良好、操作规范,在可能产生落物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3.触电事故控制措施;定期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电线电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
为工人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绝缘垫等;加强工人的电气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电气安全意识。
4.坍塌事故控制措施;在基坑、土方开挖等作业前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制定科学的支护方案。
加强现场监控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支护结构变形等问题;对工人进行坍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他们的逃生和自救能力。
现场临时用电防护模版一、引言部分随着城市建设和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现场临时用电在工地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必须加强对现场临时用电的防护工作,以确保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
本文将从现场临时用电的主要风险、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现场临时用电的主要风险1. 电源不稳定:临时用电的电源通常来自发电机,其输出电压和频率不稳定,容易对现场设备造成损害。
2. 电气设备故障:临时用电中使用的电气设备通常经过长时间的运输和摆放,容易出现故障导致电流过大、短路或漏电等危险情况。
3. 电线绝缘不良:临时用电的电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损,导致绝缘层破裂,进而引发电击事故。
4. 线路过载:由于电压不稳定或电气设备运行不正常,导致线路过载,引发火灾等事故。
三、现场临时用电的防护措施1.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对现场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工作正常,维修及时。
2. 加装漏电保护器:在现场临时用电的电源插座上加装漏电保护器,能够及时切断电流,保护人员免受漏电伤害。
3. 使用防护用具:在进行电气维修作业或接触电气设备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等防护用具,减少电击风险。
4. 做好线路布线:线路布线应尽量避开易受损物品,减少机械破坏的风险。
5. 给予警示标志:在临时用电场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电气安全。
四、现场临时用电的应急处理1. 发生漏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2. 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或报警器进行扑灭或报警,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3. 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排查和修复,排除电气故障,确保现场安全。
五、结语现场临时用电的防护工作对于施工安全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临时用电的检查、安装漏电保护器、使用防护用具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应急处理中,要能够迅速切断电源、扑灭火灾,并进行紧急排查和修复。
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避免电气事故对施工进度和人员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是指对工人和环境可能产生重大伤害或危害的因素。
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环境的安全,必须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全面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的清单。
1.高处作业危险源:从高处坠落可能导致工人受伤或死亡。
控制措施:-安装有效的临时防护栏杆和人身防护装置,确保工人在高处作业时的安全。
-提供合适的脚手架、梯子等辅助设备,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安全意识和正确的作业技能。
2.电气设备危险源:电气设备的故障或错误使用可能导致电击、火灾或爆炸等事故。
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和电缆,确保其安全性能。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配备专业的电气人员,负责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工作。
-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警示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3.机械设备危险源: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或故障可能引发事故,造成工人受伤或死亡。
控制措施:-提供安全可靠的机械设备,并确保其合理维护和检修。
-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防止工人被机械部件夹伤或碰撞。
-加强对机械设备操作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其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方法。
4.施工物料储存危险源:物料的堆放不当或储存方式不合理可能引发倒塌、滚落、火灾等事故。
控制措施:-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合理选择堆放和储存物料的位置和方式。
-要求堆放的物料符合规定的稳定性要求,并进行固定和标识。
-确保储存区域通风良好,并定期检查和清理储存区域。
5.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能危险源:施工过程中的作业不正确或违反规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控制措施:-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并确保工人遵守。
-设立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6.现场临时设施危险源:现场临时设施如临时建筑物、设备和交通路线可能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