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烈士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17
一、概况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总用地137.5公顷,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
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二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有“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大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心,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气氛,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主题。
有“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山林休闲园”四大园。
二、规划设计依据1. 《湖南烈士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2. 《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三、规划原则以《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行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大胆调整。
四、规划布局(一)百姓休闲园位于公园西大门临东风路一线。
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
根据《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面,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幅展示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口。
目前,这一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大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老建筑、车库、食堂等。
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大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手法进行规划。
公园西大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大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用不同色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一体,形成西大门轴线的端头广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大香樟,在广场周边用花池绿带进行分隔与限定,产生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烈士陵园改造工程,主要包括烈士陵园入口道路升级、广场观礼台拓宽、群众休息区建设、烈士墓穴修缮、烈士事迹遗物展馆新建、纪念碑修缮、烈士纪念广场扩建美化、革命烈士雕塑像新建、烈士事迹室外纪念墙浮雕新建、展馆硬件设施完善、办公楼新建、院内绿化美化、园内道路硬化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原有大门改造、四周围墙加固等。
二、施工组织1.施工准备(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
(3)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4)做好施工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和进场工作。
2.施工进度(1)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2)按照计划,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施工。
(3)确保工程按期完工,达到预期目标。
3.施工质量(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施工规范、质量标准。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3)做好施工记录,确保施工质量可追溯。
4.施工安全(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施工安全规范。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3)做好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施工工艺1.烈士陵园入口道路升级(1)拆除原有道路,重新铺设沥青路面。
(2)设置道路排水设施,确保道路排水顺畅。
2.广场观礼台拓宽(1)拆除原有观礼台,重新设计建造。
(2)确保观礼台面积满足需求,便于群众观看。
3.群众休息区建设(1)根据需求,设置遮阳避雨设施。
(2)确保休息区舒适、便利。
4.烈士墓穴修缮(1)对损坏的墓穴进行修缮。
(2)确保墓穴安全、稳固。
5.烈士事迹遗物展馆新建(1)按照设计要求,建造展馆。
(2)确保展馆功能完善,展示烈士事迹。
6.纪念碑修缮(1)对纪念碑进行清洗、修复。
(2)确保纪念碑整洁、美观。
7.烈士纪念广场扩建美化(1)扩建纪念广场,满足群众活动需求。
(2)美化广场环境,提升陵园整体形象。
长沙烈士公园“三湘文化园”环境设计说明书1 场地分析1.1项目概况1950年10月,湖南省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决议,为纪念近百年来,特别是近30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湖南数百万革命先烈,决定修建湖南烈士公园。
1951年9月,省、市联合组织湖南烈士公园修建委员会,1952年1月动工,1953年5月1日正式开园。
2005年在《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的总指导下,对公园的修建性详规进行调整、完善和细化。
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的湖南烈士公园,总用地142.2公顷(包括新增动物园用地),其中水面约40%。
东面浏阳河环绕,其他三门面向闹市,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
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园区将分为“四区六园”,“四区”即纪念区、游览区、生活区和办公区。
“六园”为百姓休闲园、烈士纪念园、山水休闲园、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和儿童游乐园。
“民俗风情园”从民族剧院起,沿公园西北部山林一直到现公园北大门的东部,包括民俗村建成区、东大门区、东部半岛区,它以展现湖南少数民族“民俗风情”为主题,功能定位于“民俗风情”的挖掘与展示。
而本设计场地即为民俗风情园内的烈士公园东大门与民俗文化村的交界处。
本场地西、南、北三面环水,东为居民小区,地势平缓。
占地45000m2左右。
三湘文化园是长沙烈士公园民俗文化村入口的集散场地,也是它一个形象的总起。
1.2现状分析①、植物:该场地现有植物品种与数量稀少,且分布较为杂乱无章,缺乏乔灌草及常绿落叶的自然生态群落模式搭配。
②、驳岸:现场驳岸均采用厚重的硬质混凝土驳岸,且高于湖的常水位两米左右,这样既不美观也不具生态意义。
③、建筑:现有主体建筑为潇湘阁和附属于它旁边的廊道及亭。
潇湘阁为金色琉璃瓦顶和石质亭身,显得较为厚重呆板,与民俗文化基调也不相符。
廊道和亭均单独处于园中各角落,中间无形式和视线上的连续,出现得较为唐突。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的历史沿革、现状和管理情况,为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相关依据。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1\范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及其周边区域。
2\方法:实地考察、访谈调查、文献资料收集等。
三、背景介绍湖南长沙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是为纪念在中国革命中牺牲的英烈而建立的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景观优美。
四、历史沿革1\建设年代:烈士公园的建设始于X年2\规划设计:烈士公园的规划设计由X负责完成。
3\建筑情况:公园内的建筑物主要包括纪念碑、纪念馆、雕塑等。
五、现状调查1\公园管理情况:调查发现,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由长沙市文物保护中心负责管理。
公园的基础设施维护较好,环境整洁,但部分设施存在损坏或老化现象。
2\参观状况:据现场观察和访谈得知,烈士公园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纪念,特别是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
3\公众意见:通过访谈调查,大部分游客对烈士公园的管理工作比较满意,但也有一些游客提出了对公园设施的改进意见。
六、管理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维护:及时修复和更新公园内的设施,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体验。
2\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公园的历史价值和特色,提升公众参观的意识和兴趣。
3\增加公园服务设施:增设休息区、卫生间等,提高游客的便利性。
附件:1\烈士公园规划设计图纸。
2\烈士公园历史资料收集清单。
法律名词及注释:1\文物保护中心:根据《文物保护法》,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维修工作。
2\历史价值:指建筑、文物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价值,是评价文化遗产的重要指标。
注:本文档范本仅供参考。
具体情况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进行撰写与修改。
烈士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烈士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不仅是展示英雄烈士事迹的场所,也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去处。
烈士公园的建设,不仅是对英雄烈士的敬意,也是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种贡献。
因此,对于烈士公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烈士公园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项目概况、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投资估算、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
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烈士公园(二)项目地点:XX市中心区(三)项目规模: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四)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纪念碑、纪念馆、绿化景观、休闲设施等(五)投资估算: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六)建设周期:2年(七)建设目的:展示英雄烈士事迹、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满足市民休闲需求三、市场分析(一)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民对于公共休闲场所的需求日益增加。
烈士公园作为一种纪念场所和休闲场所,将能够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二)供给分析:目前,市区内缺乏一座规模较大的烈士公园,因此对于烈士公园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市场供给潜力。
(三)竞争分析:目前市区内公园众多,但规模较大的烈士公园仍然较为缺乏。
因此,烈士公园建设将面临较小的竞争。
四、技术分析(一)规划设计:烈士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保护英雄烈士纪念碑的主题性,同时结合市民休闲需求,打造出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娱乐功能的公园空间。
(二)建设技术:烈士公园的建设技术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注重节能减排。
(三)管理运营:建设完成后,烈士公园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公园保洁、安全巡查、文化活动开展等。
五、环境影响分析(一)生态环境影响:烈士公园的建设将带来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但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和合理施工,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社会环境影响:烈士公园的建设将提升周边区域的文化品位和城市档次,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三)人文环境影响:烈士公园的建设将加强人们对英雄烈士的纪念敬意,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长沙烈士公园分析1概况:烈士公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区东北部的浏阳河畔,总面积153.3公顷,洼地造湖,湖中筑岛。
公园由纪念区、游览区两部分组成。
烈士公园是长沙市最大的公园,是座集纪念、游览和娱乐的综合性公园。
1950年动工兴建,1953年正式开放。
占地118公顷,其中水面约40%。
东面浏阳河环绕,其他三门面向闹市。
2区位: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东北角,南临迎宾路,北抵得雅路,西界东风路,东到梦泽园,车站北路、3功能区:烈士公园主要与两区和六园所组成、1)两区:即两大功能区,分别为纪念区和游览区。
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题,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
游览区;以年佳湖卫核心的周边地带,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其乐融融的气氛,表现人与自然这一主题、2)六园。
A烈士纪念园:烈士塔及其师资景观轴,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和灵魂。
B百姓休闲园:民间演艺活动盛行。
C山水休闲园:该区为儿童游戏场,浮香艺苑,知仁园,海棠屋,柳塘观鱼等区域,是原路上游览区的主要部分,也是游人最集中之处。
D水域风光园:以年佳湖为核心的水域景观的塑造是公园品味整体体现的关键。
E民俗风情园:具有民族饮食文化,茶文化,民间工艺,民族一条街,民族歌舞等项目,F主题娱乐园:内有少儿活动区,水上运动区,露天游泳池等4种植规划:烈士公园年嘉湖内的四大岛屿根据每个岛的特点并依季命名,改造成春、夏、秋、冬四个景观特色春岛——雾之岛春岛有栾树、樟树、垂柳、樱花、大叶合欢、杨梅、绣线菊等植物。
在春岛入口处,用“春”字铺装,并以此展开景观序列。
中部在大面积的土地上,用石块、地被、雾泉组成主要观赏区——雾石景观。
当薄薄的雾气从石缝和植物中飘逸出来时,仿佛春天万物刚刚从寒冷的意境中挣脱出来。
夏岛——光之岛夏岛在春岛之南,与迎丰桥相连,总面积为4800平方米。
夏岛现有广玉兰、香樟、无患子、青皮竹、凤尾竹、大叶女贞、苦楝乌桕等植物。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正文】⒈项目概述⑴背景介绍湖南长沙烈士公园是为纪念长沙市献身革命的英勇烈士而建立的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约300亩,位于长沙市中心,是市民休闲娱乐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烈士公园的环境和设施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改善公园的管理和服务,我们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⑵目标与目的本调查报告的目标是全面了解烈士公园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了解公园的规划和组织结构。
-调查公园的环境卫生状况。
-评估公园的设施和设备是否满足市民的需求。
-了解公园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⒉调查方法⑴文献调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烈士公园的历史背景、规划设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⑵实地调查我们对烈士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观察公园的整体环境、设施设备的状况、文物保护情况等。
⑶问卷调查我们在公园中随机抽取了100名游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公园环境和服务的满意度。
⒊调查结果⑴公园规划与组织结构经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烈士公园的规划和组织结构如下:-公园按照烈士纪念和公共休闲两个功能进行规划。
-公园设有行人道、花坛、纪念碑等景观和服务设施。
-公园设置了管理部门和保洁人员。
⑵环境卫生状况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我们发现公园存在以下环境卫生问题:-公园内部道路缺乏清洁,积水情况严重。
-垃圾桶摆放不合理,垃圾清理不及时。
-公园内部的卫生间设施老化,需要改善。
⑶设施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游客对于公园的设施满意度如下:-游客对公园的座椅、休息区设施较为满意。
-游客对公园的厕所设施不够满意。
-游客对公园的游乐设施期望增加。
⑷管理规范性和效率通过文献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公园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公园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不足。
-公园管理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
-公园管理缺乏科学化的管理手段。
⒋改进建议基于对烈士公园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加强公园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增加清洁人员,改善道路排水系统,加强垃圾清理和分类管理。
革命烈士墓园建设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革命烈士墓园是为了纪念和怀念革命先烈而建立的一种纪念设施,是充分展示革命先烈事迹和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建设革命烈士墓园,对于激励今人传承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建设目标1. 纪念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 打造具有纪念文化特色的革命烈士墓园;3. 提高广大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荣誉感。
三、建设内容1. 烈士陵园区规划(1)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2)烈士陵园设置:分为烈士墓区、纪念碑区、纪念馆、纪念公园等区域;(3)绿化景观:园林绿化,增加文化意蕴和艺术氛围。
2. 纪念馆建设(1)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2)主题展览:展示革命历史、革命先烈事迹、珍贵文物等;(3)主体建筑风格: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风格,展现纪念文化的庄重与肃穆。
3. 纪念碑建设(1)建设规模:主要以中心纪念碑为主,辅以雕塑群和台基等;(2)纪念碑风格:采用时代特色鲜明,富有纪念意义的风格。
四、建设方案1. 烈士陵园区规划(1)选址:选取地理位置优越、环境宜人的地区,便于人们前来祭扫和参观;(2)规划设计:根据地形地貌和环境气候等因素,合理布局,注重环境美化,创造宁静肃穆的氛围;(3)设施建设:建设各种丰富多彩、富有代表性的建筑、雕塑、绿化设施,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
2. 纪念馆建设(1)选址:规划在陵园区的中心位置,便于游客参观和参与;(2)展陈设计:根据革命历史和先烈事迹,设计多个主题展馆,全面展示革命历史和文物珍品;(3)建筑风格:注重纪念馆建筑风格与整体陵园的风貌协调统一,凸显纪念性和肃静性。
3. 纪念碑建设(1)选址:规划在陵园区的核心地带,作为整个陵园的标识和核心象征;(2)纪念碑设计:采用永恒的纪念题材,体现时代精神和纪念主题,切合纪念先烈的气度和庄严。
五、建设进程1. 前期工作(1)选址:找寻地理位置方便、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点;(2)勘测测绘:进行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勘测和测绘;(3)立项论证: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等。
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方案一、项目背景烈士陵园是纪念革命烈士的场所,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更好地弘扬革命烈士的精神,提升烈士陵园的文化内涵和档次,本项目拟对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和缅怀先烈。
二、项目目标1.提升烈士陵园的文化内涵和档次,使其成为国内外参观者缅怀先烈的重要场所之一;2.建设一流的纪念馆、展览馆和文化交流中心,展示烈士事迹,普及先烈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3.扩大烈士陵园的面积,增加烈士墓地的规模,方便更多烈士入葬,满足社会的需求;4.优化烈士陵园的环境布局,提升景观设计和建筑风格,形成独特的纪念景区;5.提高服务设施的标准,完善交通、停车、导览等配套设施,方便参观者的游览。
三、项目内容1.改建现有烈士陵园的入口区域,增设门楼和标识牌,提升出入口的宏伟气势;2.扩建纪念碑广场,增加广场面积,打造适合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3.新建烈士墓地,合理规划墓地布局,设置优美的绿化景观,方便参观者祭奠烈士;4.设计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纪念馆,通过展柜、展板、多媒体等方式展示烈士事迹,激发参观者的爱国情感;5.建设一座文化交流中心,设立图书馆、读书室、研究室等,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培育和发展艺术人才;7.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参观;8.加强绿化建设,种植适宜的花草树木,打造宜人的生态环境;9.增设景观灯光,加强夜间景观效果,为参观者提供更多的参观选择。
四、项目实施1.编制详细的项目规划和设计方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2.开展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和听取专家建议,形成最终的方案;3.完善项目预算和资金筹措计划,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资金投入;4.开展招投标工作,选择合适的设计和施工单位;5.组织施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实施;6.进行验收和竣工报告,确保项目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五、项目效益1.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推广,激发参观者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2.增加烈士陵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国内外参观者,提升地方旅游业的发展;3.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4.提升烈士陵园的档次和形象,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5.保护和传承革命烈士的精神财富,对社会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概况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总用地137.5公顷,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
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二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有“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大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心,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气氛,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主题。
有“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山林休闲园”四大园。
二、规划设计依据1. 《湖南烈士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2. 《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三、规划原则以《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行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大胆调整。
四、规划布局(一)百姓休闲园位于公园西大门临东风路一线。
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
根据《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面,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幅展示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口。
目前,这一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大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老建筑、车库、食堂等。
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大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手法进行规划。
公园西大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大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用不同色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一体,形成西大门轴线的端头广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大香樟,在广场周边用花池绿带进行分隔与限定,产生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湖南烈⼠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概况湖南烈⼠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城区,总⽤地137.5公顷,是⼀个以纪念湖南⾰命先烈为主题,以⾃然⼭⽔风光为特⾊,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体,富含地域⽂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
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纪念区以烈⼠塔为核⼼,以纪念湖湘烈⼠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主题,有“烈⼠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与⾃然和平共处的⽓氛,表达⼈与⾃然这⼀主题。
有“⽔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林休闲园”四⼤园。
⼆、规划设计依据1. 《湖南烈⼠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2. 《湖南烈⼠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三、规划原则以《湖南烈⼠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的原则下局部进⾏⼤胆调整。
四、规划布局(⼀)百姓休闲园位于公园西⼤门临东风路⼀线。
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
根据《烈⼠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它也是⼀幅展⽰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
⽬前,这⼀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建筑、车库、⾷堂等。
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法进⾏规划。
公园西⼤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不同⾊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体,形成西⼤门轴线的端头⼴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樟,在⼴场周边⽤花池绿带进⾏分隔与限定,产⽣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管理情况,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烈士公园的红色文化做出评估和建议。
二:背景介绍湖南长沙烈士公园是以纪念革命烈士为主题的公共景区,位于长沙市中心区域。
公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建于1950年代,是湖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三:公园历史与发展1. 建园背景长沙烈士公园作为湖南省革命烈士的纪念地,充分体现了湖南地区对革命烈士的敬意和纪念活动的重要性。
公园建立的初衷是为了铭记烈士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巨大贡献。
2. 建设过程在建园过程中,公园的规划与设计充分考虑了纪念和教育功能的要求。
公园内的主要建筑包括纪念碑、烈士墓园、纪念馆等,通过巧妙的景观布局和建筑设计,展现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四:公园现状1. 公园整体环境长沙烈士公园整体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公园内的植被繁茂,花草树木错落有致,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2. 纪念碑与纪念馆纪念碑和纪念馆是公园的核心设施,体现了公园的主题和宗旨。
纪念碑高大雄伟,面向着广场,深入人心;纪念馆陈列着烈士们的遗物和历史资料,生动展示了他们的英勇事迹。
3. 烈士墓园与纪念广场烈士墓园是公园内最重要的景点之一,埋葬着无数革命烈士的遗体。
墓园布局合理,石碑刻有烈士姓名和事迹,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纪念广场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瞻仰英烈的场所,体现了公园作为纪念地的特点。
五:管理情况1. 公园管理机构长沙烈士公园的管理由湖南省纪念馆负责,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该机构负责公园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保证公园的正常开放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清洁与维护公园的清洁和维护工作有序进行,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负责。
公园设有垃圾箱和卫生间供游客使用,保证了游客的基本需求。
3. 安全措施为了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公园配备了安保人员,设置了监控设备,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六:评估与建议根据对长沙烈士公园的调查和观察,可以得出以下评估与建议:1. 加强宣传和教育公园可以通过开展纪念活动、举办展览和讲座等方式,加强对烈士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公众对公园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调查报告第一章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的历史背景、规模和建设情况,以及公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通过对公园的详细调查和分析,为公园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我们组织了一支调查队伍,对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包括对公园的面积、景点、设施和绿化情况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测量。
2.资料收集:我们收集了湖南长沙烈士公园的历史资料、规划设计文件、建设情况报告等相关资料,对公园的历史和建设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第三章公园概况1.历史背景:湖南长沙烈士公园建于1949年,是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公园。
2.规模:公园占地面积为平方米,包括主要景点、绿化带和游憩区等。
3.建设情况:公园建设分为多个阶段,目前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打造和文化展示等工作。
第四章公园景点与设施1.纪念碑:公园内设有纪念碑,用于纪念烈士们的英勇牺牲。
2.纪念馆:公园内建有纪念馆,展示了烈士的事迹和相关历史文物。
3.花坛:公园内有各种花坛,以花卉展示为主题,为游客提供美丽的观赏体验。
4.健身设施:公园内设有健身设施,包括广场舞区、健身器材区等,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
第五章绿化情况1.植被类型:公园内主要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坪等,形成了良好的绿化环境。
2.绿化覆盖率:公园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70%,有效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
3.绿化管理:公园采取定期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进行绿化管理,保持了良好的植被状态。
第六章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清洁问题:公园内部分区域存在垃圾不及时清理的情况,建议增加清洁人员和设施。
2.设施维护:部分设施存在损坏和老化现象,建议加强设施维护和修缮工作。
3.安全问题:公园内缺乏安全设施,容易发生意外,建议增加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
4.游客导引:公园缺乏游客导引标识,游客容易迷路,建议设置导引标识和指示牌。
第七章附件:1.湖南长沙烈士公园规划设计文件2.公园建设情况报告3.公园历史资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烈士:指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为了革命事业不幸牺牲的人士。
湖南烈士公园敲定还湖计划
三湘
【期刊名称】《林业与生态》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曾经被吵得沸沸扬扬的湖南烈士公园跃进湖改造项目终于有了定论。
日前,经过几轮修改后,《湖南烈士公园跃进湖“还湖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基本定稿。
根据新的规划方案,原本打算用作公园管理处办公房建设的土地(也就是争议最大
的1.4公顷地)81%将恢复为水面,还湖面积达到10361平方米。
【总页数】1页(P33)
【作者】三湘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省今年国家退耕还林任务敲定 [J], 无
2.广州康王路穿湖隧道方案敲定 [J], 无;
3.\"还\"你大美高宝邵伯湖——高宝邵伯湖\"退养还湖\"工作纪实 [J], 许飞
4.退圩还湖工程后水系连通分析——以平旺湖、得胜湖为例 [J], 蒋志昊; 杨印; 王春美; 王冬梅
5.我区本专科计划招生六万人二○○一年广西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敲定 [J], 何世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概况湖南烈士公园位于长沙市中心城区,总用地137.5公顷,是一个以纪念湖南革命先烈为主题,以自然山水风光为特色,集纪念、游憩、休闲于一体,富含地域文化的综合性开敞式现代公园。
根据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整个公园共分为“二区六园”。
“两区”即纪念区和游览区纪念区以烈士塔为核心,以纪念湖湘烈士精神和展现湖南百姓文化为主,表达“历史”与“民俗”这一主题,有“烈士纪念园”、“百姓休闲园”两大园。
游览区以年嘉湖为核心,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营造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气氛,表达人与自然这一主题。
有“水域风光园”、“民俗风情园”、“主题娱乐园”、“山林休闲园”四大园。
二、规划设计依据1. 《湖南烈士公园规划编制要点》2003年2. 《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2004年3.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4.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送审稿)三、规划原则以《湖南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为指导,对公园规划进行充实、完善与细化,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大的原则下局部进行大胆调整。
四、规划布局(一)百姓休闲园位于公园西大门临东风路一线。
北起知仁园,南到原公园苗圃。
根据《烈士公园总体规划修编》,百姓休闲园主要定位于“民俗”与“休闲”之主题,主要作为公园与城市交汇的界面,为城市提供开敞的百姓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它也是一幅展示长沙地域民俗风情的画卷和窗口。
目前,这一区域植被景观良好,但建筑杂乱,主要有造型良好的公园西大门、园林式办公建筑以及破败的电影院、危旧的老建筑、车库、食堂等。
规划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拆除危旧建筑、净化西大门、保护原有植被、增设林下活动铺地空间为主的手法进行规划。
公园西大门主要问题是空间的局促,建筑杂乱,规划保留西大门牌枋,拆除周边建筑,用不同色泽的花岗岩质铺地将内外空间连贯成一体,形成西大门轴线的端头广场,并保留牌枋两侧的大香樟,在广场周边用花池绿带进行分隔与限定,产生良好的空间景观效果。
西大门两侧现已为大众键身休闲之场地,规划主要将水泥场地更换为麻石铺地,在铺地时要注意保留原有乔木,并结合乔木的保护做可坐人树池与花坛,在广场的边角地带适当设置供人休息的桌椅,形成开阔的林下健身与休闲场地。
西大门南侧,根据总体规划,这里要建一个为公园配套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
根据地形、地势与周边植被状况,考虑西大门轴线的视觉影响,规划对该建筑的建筑风格、色彩、形式、层数与建筑高度、建筑总面积进行限制。
建筑用地界线:东面紧临公园内部主游道,其建筑必须后退主游路红线5米以上,以保证公园景观效果;西面紧临城市主干道——东风路,考虑东风路是烈士公园向城市透绿的主要窗口,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影响较大,因而综合服务中心要藏而不露或少露,故西面建筑必须后退道路线10米以上,以便于绿化;北面考虑西大门景观效果,其建筑用地不能超过原电影院用地界限;南面考虑现有的三个大树池制约因素,须将三棵大树组织入内院之中,其建筑界线以不超过体育路南边红线的延长线为准。
建筑高度:根据地形,建筑用地高程与烈士塔塔基的高差大至为10米左右,因此,规划将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10米,建筑层数控制为2层以下,以一层为主,局部为2层。
建筑色彩:以青灰色基调或木本色基调为主,总的色彩应素雅,以便与烈士塔及其周边环境相协调。
建筑形式:采用传统的坡屋顶建筑形式,院落式布局,可用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来诠释古典的建筑形式,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来表现传统的精髓,以反映时代特色,创造时代文明。
建设内容与规模:综合服务中心以为公园服务的特色餐饮为主,附带为公园服务的服务点、地理式垃圾站和公厕,其总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2500m2。
服务中心的停车只能利用公园的停车场地,采用地下停车方式解决。
综合服务中心南部现为植被良好的疏林地带,规划对林下杂乱的植被进行适当清理,增植耐荫的林下植物,再适当改造原有小径即可。
现烈士公园办公楼建筑造型良好,规划将其办公场地搬迁到三湘公司填跃进湖所造的21亩土地中,作为公园管理区,而将现办公建筑保留,改造为戏苑茶室。
办公楼北部的建筑拆除,利用拆除的场地用广场砖、麻石等进行铺装,布置三人制蓝球场等,为青少年提供活动场地。
在场地的东侧,规划适当增加植物,减弱对纪念区一级平台的干绕。
办公楼南部为车库、食堂等建筑,规划将其拆除,结合改造的办公楼建筑布置戏台、露天观演场、戏迷角,并设置服务部。
公园原苗圃场地平整而周正,又有大香樟数棵,景观基础较好,考虑苗圃经济效益差、观赏价值低又影响游览等因素,规划因地制宜地将其铺地进行更换,布置为开阔的疏林键身地,设置羽毛球场、花架、景亭、坐凳以及晨练场地。
保留的大树可做坐人树池或铺以卵石处理。
苗圃南部的树林规划加以保留,只在林下适当完善游路即可。
百姓休闲园总的原则是保留原有乔木,以拆除建筑、改造铺地、提供休闲、健身场地为主。
(二)烈士纪念园主要为烈士塔、十字景观轴及其相邻地段所构成的区域,定位于“纪念”主题,以纪念湖湘烈士、弘扬革命传统为主要内容。
它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和灵魂。
现有的空间结构及其景观序列营造效果良好,只是由于公园游人的增加,局部植被破坏较大,加之部分铺地简陋,轴线景观略显粗糙。
规划保留原有结构,只在局部根据景观需要更换铺地材料、增补色叶植物、花带或耐荫植物,完善轴线景观。
1. 公园南大门广场现状主要问题为杂乱与拥挤,为净化空间,增强“纪念”的感染力,规划将现有大门的售票窗口、小卖门面用浮雕墙予以封闭,保留围墙及前面的雪松,雪松下花池改为铺地,做可坐人树池,形成南大门较开阔的休息空间。
为进一步净化南大门景观,规划将南大门外广场稍向内退,作三级踏步,以限制车辆出入。
雪松两侧现有的停车场地改为非机动车和摩托车停车场。
在铺地处理上,南大门广场铺装全部改为麻石铺地,只在雪松林下广场采用不同的铺地图案或不同色彩的花岗岩铺地,稍作区分与限定即可。
南大门临展览馆路一带由于公园地势较高,与城市道路形成高差,加之现有树木不够密实,局部裸露黄土与水泥壁。
规划适当密植植物,并在坡顶一线补种迎春,在坡脚补种长春藤,用植物遮挡,完善景观,也可采用局部塑石与植物增补相结合的方法处理。
南大门机动车停车场规划采用地下停车场,进出口分列大门广场两侧。
2. 甬道甬道景观主要的问题为游道两边增设的铺地材质较差,夹道的龙柏生长形态松散而稀疏,植物景观稍显单调,缺少层次。
规划主要将铺地两侧之沥青路面改为深灰色或米黄色花岗岩铺地,改善硬质景观,再将龙柏1.2米以下的枝条全部修剪。
并对龙柏下的植被进行改造和增植,以形成丰富的植物色彩与层次,加强甬道两侧空间的封闭度,强化轴线感觉。
为屏蔽桂花林边缘的不良景观,规划沿桂花林边坡进行绿化,带状种植鸢尾和洒金桃叶珊瑚,完善轴线两侧景观。
3. 一级广场现一级广场气氛宁静、景观详和,空间比例良好,规划以保持原样为主,只是根据总体规划修编,在一级广场之北侧利用地势高差,做斜面植物图案带,图案以抽象的、跃动的线条为基形作为丰富一级广场景观的措施。
为便于观赏,规划将浮雕墙前法桐下花池改作花岗岩铺地,拓展游赏空间。
4. 吊唁广场规划主要更换广场非麻石铺地,延向两侧黑松林下空间,并将带状雪松花池打开,形成“一主两次”三广场格局,扩大广场容量和空间感觉。
由于两侧广场黑松生长较差,景观效果不良,呈衰败之象,规划建议将其移去,改用枫香替代,雪松的一侧补植植物,增加色彩,丰富植物景观。
5. 烈士塔及其广场主要修剪塔边龙柏等植物,使其低矮、规整,在塔身墙上根据原设计补上浮雕,完善烈士塔。
6. 烈士塔东轴线主要恢复东轴线台阶踏步中的花带,为增加容量,适应高峰需求,花池边缘适当向内收0.5米,加宽踏步。
现东轴线之南侧已自然形成一条林荫土路,规划顺势将土路用块石铺装,形成林中游道,方便游人使用。
7. 烈士塔北轴线主要适当扩大端头广场,作为北轴线的端点。
8. 纪念亭纪念亭造型好,前坪植物景观优美,层次丰富,但铺地略显琐碎,规划重点按原布局恢复补种植物,并加大养护力度,突出植物层次,再将琐碎的铺地改铺麻石铺地进行统一,在局部消极空间增设石桌、石橙即可。
9. 桂花林主要问题是桂花树过密,导致整体生长不良。
规划适当移掉生长不良的桂花树,在林下按游人线路点铺块石小径,在小径周边适当补种林下耐荫植物——菖莆类植物,并在林中一些开敞地带适当点缀方形花岗岩石块,一方面活跃林中气氛,另一方面也可供人休息。
目前林下大面积的枯叶已形成一种另类景观,颇有森林意趣,极具亲和力,规划予以保留。
(三)山林休闲园山林休闲园位于烈士公园中部,主要以自然的山林、坡地为主,以突出“休闲”、“山林野趣”为主题,为人们亲近自然、回归山林的主要场所,促进人与自然的交流。
1. 童真乐园童真乐园位于公园东轴线以南,主要利用现有游乐场搬迁后之用地而建,是山水休闲园中专为儿童设置的游戏活动场地。
规划以大面积草坪为主,结合槭家湾藤桥之水面,开僻浅水石滩,一直连贯到儿童手工作坊,供儿童游玩、戏水、亲水。
童真乐园安排的活动项目与器械要突出儿童特色,激发儿童参与游玩、体验的情趣,可安排的活动、游戏器械以手动的机械装置为主。
主要有经典寓言雕塑走廊、儿童手工作坊、跳跳床、翻斗车、卡通乐园等。
其中,儿童手工作坊内要附带公厕、小卖点。
在具体的布局上主要以大面积草坪为背景,以浅溪、石滩为中心,用飘舞的带状故事走廊穿插,顺势分成几个活动区域,分别布置不同的活动场地:儿童娱乐健身的小器械、儿童手工作坊、卡通乐园、游戏草坪等。
2. 海棠坞海棠坞原指荷池长廊一线。
为突出景观特色,使“海棠坞”名符其实,规划沿溪水茶屋坡脚一线种植贴梗海棠、西府海棠,形成海棠丛,并将小溪源头挖井磊石,沿溪丛布芦苇,保留溪边现有小径,形成新的“海棠坞”景致。
其旁的山林中除保留溪水茶屋、弧形长廊、花池长廊、小亭及新建公厕外,其余建筑一律拆除,只保留林中小路。
林中现有大面积的铺地规划予以拆除,按长沙的气候条件适当补种林下植物,恢复自然山林的幽野气息。
3. 荷池长廊主要指长廊及其周边的荷花池一带。
规划根据荷池景观的比例与尺度,将杂乱的设施及荷池长廊的爬山廊部分拆除,并将十分抢眼的黄色琉璃瓦更换为绿色或蓝色琉璃瓦,便于与环境协调。
4. 涵香谷主要为从知仁园到北大门一线的峡谷地带,这一带乔木生长良好,只是在近路的一线植被稍差,规划对林下空间适当整治,成片种植低矮的林下植物,构成幽谷花带,形成“幽谷涵香”景点。
这里规划保留环保公厕,将垃圾站改为地埋式垃圾站,拆除或改造原有幼儿园,在原处建观景赏花之亭。
亭中应设置小卖点。
5. 翠羽丹林规划利用公园北大门入口处之枫杨林地作翠羽丹林景点,这里林木通透,花草茂盛,旁依溪水茶屋,背靠幽野山林,十分幽雅、宁静,适合溜鸟,且靠近北大门,能形成公园北门良好的对景,突出北门“临门拥翠山,欣然闻鸟鸣”自然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