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配子的种类和染色体异常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2
高一年级 生物 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主备教师协备教师教学内容5.2染色体变异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概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学习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类型探究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操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生物的具体外在性状分析入手,学生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动脑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德育目标) 通过新型生物产品的制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并让他们可以学以致用,回馈社会。
教学重、难点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教法、学法 教法:多媒体演示;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学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白板、教材、教辅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5分钟在世界范围内,预计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在每1000至1100例活产中,为1例。
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至5000名这种染色体异常的婴儿出生,全美被认为约有25万个家庭受唐氏综合征的影响。
2011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将3月21日定为世界唐氏综合征日(A/RES/66/149),从2012年起每年为此举办活动。
大会邀请所有会员国、联合国系统相关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以及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在内的民间社会,以适当方式举办世界唐氏综合征日活动,提高公众对唐氏综合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结合实例,掌握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两种类型。
列表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分析它们的特点,结合无子西瓜的培育了解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通过对二倍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染色体分析,理解掌握染色体组的概念,说出染色体组的特征,学会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
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结合实例,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辨析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异同。
第一课时第 课时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午 第 节课时目标: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2.染色体组的概念,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个性思考部分(二次备课)一、情境导入展示马铃薯和香蕉的染色体数目表。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一、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概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比较其异同,并归纳减数分裂的定义。
2.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特点以及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DNA的数量变化。
2.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设置,导入新课观看视频《减数分裂》,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片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
由视频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从减数分裂的定义入手,抓住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特点,从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启动模型构建,展开学生小组讨论及活动。
小组讨论,问题探讨:受精卵染色体46条,人体体细胞染色体数46条,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______________,使染色体的数目_____________。
受精时,_________________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1. 如果配子的形成与体细胞的增殖一样,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结果会怎样?提示:如果配子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那么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的将是一致的。
证实这个天才的预见被其他科学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
魏斯曼预言的这个特殊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_(meosis)。
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一、精子的形成过程视频播放《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展示示意图:从简单到复杂,以视频加示意图的方式呈现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小组合作初步构建模型,展开讨论,尝试体验科学的一般过程,对模型不断进行修正。
通过小组间的互评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知识点梳理:1.形成部位:有性生殖器官内,如睾丸(图片分析)2.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3.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一)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核心过程:染色体的复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注意间期: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1)染色体数以着丝粒数为标准。
减数分裂一、教学目标1.通过减数分裂的学习,掌握分裂的各个时期典型特征。
2.思考并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3.默写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描绘出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DNA的变化图。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对细胞分裂有初步了解。
三、重点难点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典型特征。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减数分裂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在第1章了解到孟德尔总结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两大定律起作用的时间相同,都是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
那么,生物体是如何形成配子的呢?PPT展示雄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图。
探讨问题:1.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呢?2.雄果蝇形成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吗?为什么?(过渡)关于生物体如何形成配子,与孟德尔同时代的魏斯曼曾从理论上预测。
PPT展示魏斯曼的预测(过渡)魏斯曼所预言的特殊过程,后来被其他的科学家确认为减数分裂。
接下来,请大家观看精子形成的动画,来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活动2【讲授】精子的形成(1)播放精子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任务驱动)看动画时,提示学生观察动画中的一个细胞分裂了几次?变成了几个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归纳)动画中的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了两次,这两次连续的分裂被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可以简说为减Ⅰ和减II。
(2)讲解精子的形成部位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精巢)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里有许多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情况与体细胞相同。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时,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就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
(3)讲解精子的形成过程①强调染色体复制的时期和次数精原细胞在进行分裂之前,先做物质准备,主要是完成染色体的复制。
染色体什么时间复制呢?请看这两位同学的答案(PPT展示预学案上两位学生的错误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这样说对吗?因为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第一次分裂之前,所以说是减Ⅰ前的间期。
减数分裂配子的种类和染色体异常1.下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子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子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注: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 )A.2个C.4个 B.3个 D.8个10.假若某生物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它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则精子细胞中含有父方染色体的细胞数目是( ) A.2个 B.3个 C.4个D.不确定15.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
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C.③⑤ B.②④ D.①④2. (海淀三模)某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精子,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请推测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A.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 无法判断D. 位于一对或者两对同源染色体上9.某雄性动物体细胞内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 来自母方。
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条父方染色体的可能性以及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几种?( ) A.1/4、4 B.1/4、2 C.1/8、4 D.1/8、230.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可能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33.对某人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XY,病因是其双亲之一提供了异常配子22+XX或22+XY,该异常配子形成的时期不可能是()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47.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讲义一、引言在生命的延续中,生殖细胞的产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减数分裂作为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为配子的形成提供了关键的机制。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的奥秘。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间期在减数分裂前,细胞会经历一个间期,与有丝分裂的间期类似,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变化。
这个时期细胞进行染色体的复制,每条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
2、前期Ⅰ这是减数分裂中变化最为复杂的阶段。
(1)细线期:染色体开始浓缩,变得可见,但仍呈细线状。
(2)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形成联会复合体。
(3)粗线期: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变粗,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基因交换,这是增加遗传多样性的重要过程。
(4)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分离,但仍有一些交叉点相连。
(5)终变期:染色体高度浓缩,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开始形成。
3、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丝附着在着丝粒上。
4、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Ⅰ染色体到达两极,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6、前期Ⅱ与前期Ⅰ相似,但染色体没有复制。
7、中期Ⅱ染色体再次排列在赤道板上。
8、后期Ⅱ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向两极移动。
9、末期Ⅱ染色体到达两极,胞质分裂,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即配子。
三、配子的形成1、精子的形成在精巢中,经过减数分裂,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形成四个精子。
精子的形态通常具有一个头部和一条长长的尾部,以利于游动和受精。
2、卵子的形成在卵巢中,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的卵子和三个体积较小的极体。
卵子富含营养物质,为受精后的胚胎发育提供支持。
四、减数分裂的意义1、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通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结合,恢复到正常的染色体数目,确保了物种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
2、增加遗传多样性在减数分裂前期Ⅰ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换过程中,不同的基因组合得以产生,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 1.一个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1)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4个2种类型的配子,且两两染色体组成相同,而不同的配子染色体组成互补。
(2)如果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可参照教材106页图进行分析)
①若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其中亲本类型2种(两种配子间染色体组成互补),重组类型2种(两种配子间染色体组成互补)
②若有m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产生4m种配子。
2.有多个性原细胞,设每个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
(1)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2n种配子
(可用"分解组合法"从一对到多对进行推导。
关于"分解组合法"可参见《"分解组合法"在遗传题中的应用》一文)
(2)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有m对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产生2n+m种配子。
(分析:据规律1中的(2)结论可推知:互换了m对,可产生4m种配子;据规律2中的(1)结论可推知:没发生互换的有n-m对,可产生2n-m种配子;则共产生配子的种类为:2n-m×4m=2n+m 种)
请问1(2)②中的“4m”是指4的m次幂吗?还是4乘以m?
是4的m次幂,因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可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则m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互换可产生4m种类型的配子。
;.。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人教版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
这部分知识不仅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也为后续学习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介绍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然后详细阐述了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四分体的形成、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重要现象。
最后,教材说明了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以及配子的形成过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等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细胞学基础。
但对于减数分裂这一较为复杂的细胞分裂方式,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
此外,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逐步引导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2)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3)解释配子形成的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的图像和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绘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减数分裂在生物遗传和变异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2)配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1)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和行为变化。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的变化规律。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个数和种类
[核心精要]
1.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图甲)形成的配子(见下表)
1.一个染色体组成为AaBBCc的动物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规律,产生了一个ABc
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
A.ABc、abC、abC B.Abc、AbC、aBC
C.aBC、aBc、ABC D.ABc、aBC、aBC
D[卵原细胞染色体组成为AaBBCc,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为ABc,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一个极体与卵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仍为ABc,而另外两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均为aBC。
]
2.如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
【导学号:01632034】
A.2个B.3个
C.4个D.5个
B[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题中精细胞类型共6种,又因为一个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中只产生两种精细胞,故6种类型细胞至少要来自3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
]
3.假设某生物一个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3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可能形成的精细胞染色体组成类型有( )
A.2种B.2种或4种
C.2种或4种或6种D.2种或4种或8种
C[每个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两两相同,3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若各不相同,则有6种,若有2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相同,则有4种,若3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都相同,则有2种。
]。
高中生物教学教案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异常和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一、教学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染色体与遗传学的研究也日趋深入。
其中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疾病的研究成果将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生物学教学中,对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异常和常见的染色体疾病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减数分裂的特点,以及非整倍体物种和对其的影响。
2.了解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疾病,并知道它们的基本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途径。
三、教学内容1.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异常(1)非整倍体物种(2)染色体数目异常(3)染色体结构异常2.常见的染色体疾病(1)唐氏综合征(2)爱德华氏综合征(3)Turner综合征和Klinefelter综合征(4)色盲症和血友病四、教学方法1.基础知识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非整倍体物种的特点,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的类型和基本原因。
2.图像展示: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疾病的症状和影响。
3.案例学习: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异常和染色体疾病诊治的过程,以及治疗的效果。
五、教学评估1.选择题:测试学生对于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异常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研究染色体疾病诊治的案例,分析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生物学教材2.相关图片和视频3.常见染色体疾病病例七、教学反思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异常和常见的染色体疾病问题是生命科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教学上应该注重实际案例的引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通过交流讨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培养技术技能的动手操作,他们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更多的学术成就。
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方法,不断地创新,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市场的需求。
减数分裂配子的种类和染色体异常
1.下图表示某个生物的精子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其精子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注: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
A.2个B.3个
C.4个D.8个
10.假若某生物只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它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则精子细胞中含有父方染色体的细胞数目是() A.2个B.3个C.4个D.不确定
15.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
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B.②④
C.③⑤D.①④
2. (海淀三模)某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4个精子,基因型分别为AB、aB、Ab、ab,请推测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
A.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 无法判断
D. 位于一对或者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9.某雄性动物体细胞内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
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3条父方染色体的可能性以及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的组合类型有几种?( ) A.1/4、4 B.1/4、2 C.1/8、4 D.1/8、2
30.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可能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
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33.对某人的染色体进行分析时,发现其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44+XXY,病因是其双亲之一提供了异常配子22+XX或22+XY,该异常配子形成的时期不可能是()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
47.果蝇的性染色体有如下异常情况: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 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摩尔根的同事完成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有1/2000的概率出现白眼雌蝇和不育的红眼雄蝇。
若用X A和X a表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红眼雄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精子致使例外出现
B.亲本白眼雌蝇不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的卵细胞致使例外出现
C.F1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X a X a Y
D.F1不育的红眼雄蝇的基因型为X A O
19. 图一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二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
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②④为次级精母细胞,②中A和a形成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B.图一中⑤所进行的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形成八条染色体
C.图一细胞中处于图二CD段的有①④⑤
D.若该动物产生一个Aab的配子,则发生分裂异常的时段应为图二的EF段
16、基因型为AaX B 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26.某女性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在两对常染色体上),下列与其细胞增殖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时期细胞基因型为AAAABBbb,该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可能是46或92条
B.若某时期细胞一条染色体上基因为B与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
C.若某时期细胞基因型为AaBB,该细胞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D.该女性体内可存在基因型为AAbb、AABB的细胞
32.雄蛙的一个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
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正确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B.遗传信息C1与C2相同,S1与S2不同
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同
14.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A1和A2;另—个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两个子细胞为B1和B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由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为C1和C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遗传信息相同的是A1和A2;B1和B2 B.染色体数目相同的是B1和C1;B2和C2
C.DNA数目相同的是A1和B1;A2和B2 D.染色体形态相同的是A1和A2;C1和C2
8.(9分)、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1)图甲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具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个染色体组;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阶段。
(填标号)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乙图中的__________时期。
(填标号)
(4)若该动物雌雄交配后产下多个子代,各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本间性状差异很大,这与乙图中时期所发生的变异关系最密切。
(5)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填写①、②或③);细胞IV的基因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