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 格式:ppt
- 大小:909.00 KB
- 文档页数:10
轻松判断细胞分裂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作者:王雪梅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3年第10期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而细胞增殖的方式是细胞分裂。
因此,细胞分裂是高中生物学习的重要内容。
细胞分裂涉及的染色体变化过程和分裂图纷繁复杂且抽象,学生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尤其是判断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数目更让学生头痛。
如:“某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32,问该植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常规做法:(1)回忆分裂过程,分析数目。
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涉及过程较多,用此方法解题就需要对两种分裂过程极为熟悉,但因为是在脑海中想象,非常抽象,所以既费脑子,正确率也不高。
(2)画出已知和所求细胞分裂时期图(一般以体细胞为四条染色体为例),根据比例计算。
比起做法(1),此做法的优点是化抽象为具体,可以稍微提高正确率;缺点是分裂图太多,记忆量大,能正确画出题目所给细胞分裂图的学生不多。
本文介绍一种可以简单、快速画成无坐标曲线图的方法,记忆量小,操作简单,正确率高。
我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发现大部分学生掌握很快,运用自如。
一、无坐标曲线图法介绍1.画出曲线走势图教学生就像学写汉字一样画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DNA、染色体变化的四条曲线图(如图1),不需要画横纵坐标,也不需要考虑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就像写汉字一样把曲线走势画对即可。
同时,在每条曲线的起始点处都写上2N(体细胞染色体和DNA 数)。
那么,曲线上升即为在原来基础上加倍,下降即为减半。
图1图22.在曲线图上标明时期(图2)(1)有丝分裂图只标曲线上升和下降处的时期。
如DNA曲线上升处为间期(斜线上升),下降处为末期;染色体曲线上升处为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下降处也是末期。
(2)减数分裂曲线(以精原细胞为例)按顺序简单标上细胞或时期即可,如精原、减Ⅰ、减Ⅱ、精细胞。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学问点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穿插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其次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3、精子与卵细胞异同点注:卵细胞形成无变形过程,而且是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卵细胞体积很大,细胞质中存有大量养分物质,为受精卵发育预备的。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要点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展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削减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一样。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穿插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减数其次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心的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高中生物减数分裂重点1减数分裂概念进展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进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展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二)减数分裂过程及受精作用【学习目标】1、阐明细胞的分裂,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4、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及染色单体和DNA 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5、了解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要点梳理】要点一: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2、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 (染色体数:2n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卵母细胞 (染色体数:2n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1个次级卵母细胞(大)+1个第一极体(小) (染色体数:n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个卵细胞(大)+3个第二极体 (染色体数:n )3、减数分裂图解:减Ⅰ减Ⅱ4、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比较项目不同点相同点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染色体复制复制一次第一次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2n)产生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n)一个初级卵母细胞(2n)(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n)和一个第一极体(n)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第二次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四个同样大小的精细胞(n)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n)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
第一极体分裂(均等)成两个第二极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细胞质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有无变形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无变形分裂结果产生四个有功能的精子(n) 只产生一个有功能的卵细胞(n)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减半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母细胞体细胞性原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两次过程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有同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排列在细胞中央,有同源染色体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前期:减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有交叉互换现象;减Ⅱ:染色体散乱分布,无同源染色体中期:减Ⅰ: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减Ⅱ: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后期:第一次分裂:四分体分开,移向两极染色体交叉互换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对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不同点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但无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无四分体有同源染色体,前期出现联会行为,形成四分体,部分还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行为无自由组合有自由组合子细胞数目2个雄性:4精子,雌性: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子细胞染色体数和亲代细胞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子细胞类型体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子细胞间遗传物质几乎相同不一定相同相同点都有纺锤体的出现;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要点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及图像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N N 2N N DNA 2N-4N 4N 4N 4N 2N 2N 2N N 染色单体0-4N 4N 4N 4N 2N 2N 0 0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变化的图像要点三:细胞分裂方式的鉴别——三看识别法一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而且细胞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是偶数,则进行二看。
第2课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等数目变化规律及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学习目标] 1.归纳、概括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2.建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等的含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3.辨析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像。
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形成场所:卵巢。
2.形成过程3.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判断正误(1)A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2)B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3)C细胞的名称为次级卵母细胞()(4)D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答案(1)√(2)√(3)√(4)×易错警示区分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图像的标准是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
如果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以确定其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像,如果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精细胞的形成过程图像,也可能是极体的分裂图像。
探讨点精卵形成过程的区别1.请就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进行比较项目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部位睾丸卵巢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方式均等分裂极体均等分裂,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分裂结果一个精原细胞→四个精细胞(生殖细胞)一个卵原细胞→一个卵细胞(生殖细胞)+三个极体(退化消失)是否变形变形不需变形2.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为什么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需要经过变形?提示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形成的卵细胞较大,保证了受精后能有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早期胚胎发育的需要,而精子变形产生了尾等结构,有利于精子的运动。
1.如图表示某种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B.该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4条染色体C.该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该细胞将来形成两个子细胞,其中仅一个具有生殖能力答案 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所示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A项错误;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有4个核DNA 分子,4条染色体,B、C项错误;该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其中只有卵细胞具有生殖能力,D项正确。
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区分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区分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2019年高考复习正在进行中,高考生物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分,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量,能随机应变,灵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对《2019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区分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技巧》进行的总结,供考生参考。
常见考法:高考必考。
对减数分裂相关问题的考查多结合坐标图和细胞图,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在就是常常结合有丝分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以后要学习的伴性遗传等内容综合进行考查,考查对减数分裂的运用能力。
一、减数分裂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在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两次,而染色体(DNA)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因此染色体数目减半。
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间:发生在原始的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的过程中。
复制次数:一次。
细胞分裂次数:两次。
结果: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性染色体的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的前期要配对。
2.减数分裂过程图解染色体DNA数量变化3.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规律:A 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2n—〉n—〉2n—〉n。
B DNA数量变化规律:2n—〉4n—〉2n—〉n。
C 染色体、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① I------〉②X 都为染色体,且都是一条染色体。
②有姐妹染色单体。
①比②染色体之比为1:1,DNA之比1:2①的染色体与DNA之比1:1②的染色体与DNA之比1:2D 着丝点数与染色体数的关系:着丝点数==染色体数E 四分体数与同源染色体数的关系: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F 四分体与联会的关系:①II -------〉②XX联会同步四分体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其关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因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等行为,从而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产生了染色体组成多种多样的配子,保证了有性生殖产生多种多样的后代的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和有丝分裂类似,只不过是染色体数目不同罢了。
微专题三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图像识别一、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含量的变化(假设某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数为2c)。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1)在间期DNA复制之前(AB段和ab段)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后(FH和fh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1。
(2)在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CF和cf段),染色体数∶核DNA数=1∶2。
(3)各关键点变化的原因BC段——DNA复制;DE(de)段——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ff′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H(h)点——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含量的柱形图(以二倍体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例)(1)次级性母细胞在分裂的前期、中期与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但DNA数目相同。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目相等,且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
(3)染色体数目为2n的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2n,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可为4n。
例1(2018·湖北孝感七校联考)下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E段表示有丝分裂,FL段表示减数分裂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C.GH段都存在染色单体D.最终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答案 B解析分析曲线变化可知,AE段核DNA分子数一次加倍、一次减半,应表示有丝分裂;FL 段核DNA分子数一次加倍,连续两次减半,应表示减数分裂,A正确;CD段包括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细胞内染色体数量为8条或16条,GH段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8条,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C正确;最终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 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