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接入网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7
5G移动网络共享基站无线接入网配置指导手册1电联共建共享概述电联共建共享对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或网络设备进行资源共享,以解决独立建网所带来的高昂的频谱牌照和网络部署费用等问题。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站址、机房设施、铁塔、电源设备等站点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包括基站、传输等电信网络设备。
1.1网络共享特性简介2独立4G双锚点+5G共享载波2.1部署步骤2.1.1L TE侧步骤(1)双方LTE侧锚点进行NSA改造、特性license加载。
2.1.2N R侧步骤(1)NR侧基本配置数据加载。
(2)NR共享改造数据加载。
(3)特性License加载。
2.1.3开通后观测NSA业务验证和调测。
2.2配置改造说明本章节以电信承建为例,说明NR和LTE侧的配置改造。
2.2.1N R侧配置数据配置设备数据ADD SUBRACK: CN=0, SRN=0, TYPE=BBU5900;ADD BRD: SN=7, BT=UMPT;ADD BRD: SN=16, BT=FAN;ADD BRD: SN=19, BT=UPEU;ADD BRD: SN=4, BT=UBBP, BBWS=GSM-0&UMTS-0<E_FDD-0<E_TDD-0&NBIOT-0&NR-1;ADD RRU: CN=0, SRN=150, SN=0, TP=TRUNK, RCN=0, PS=0, RT=AIRU, RS=NO,RN="AAU", RXNUM=64, TXNUM=64, MNTMODE=NORMAL,RFDCPWROFFALMDETECTSW=OFF, RFTXSIGNDETECTSW=OFF;配置核心网信息ADD GNBOPERATOR: OperatorId=0, OperatorName="telecom",OperatorType=SECONDARY_OPERATOR, Mcc="460", Mnc="01", NrNetworkingOption=NSA;ADD GNBOPERATOR: OperatorId=1, OperatorName="unicom",OperatorType=PRIMARY_OPERATOR, Mcc="460", Mnc="11", NrNetworkingOption=NSA;ADD GNBTRACKINGAREA: TrackingAreaId=0, Tac=4162;配置gNodeB共享模式MOD GNBSHARINGMODE: gNBMultiOpSharingMode=SHARED_FREQ;配置传输数据ADD ETHPORT: SN=7, SBT=BASE_BOARD, PN=1, PORTID=0, PA=FIBER, SPEED=25G,DUPLEX=FULL;ADD IPADDR4: ITFID=0, IP="10.18.0.2", MASK="255.255.255.0";ADD IPADDR4: ITFID=1, IP="10.107.17.114", MASK="255.255.255.0";ADD GNBCUS1: gNBCuS1Id=0, UpEpGroupId=0, UserLabel="5G S1 for telecom";ADD GNBCUS1: gNBCuS1Id=1, UpEpGroupId=20, UserLabel="5G S1 for unicom ";ADD GNBCUX2: gNBCuX2Id=0, CpEpGroupId=30, UpEpGroupId=30;配置小区数据ADD NRDUCELL: NrDuCellId=0, NrDuCellName="电联共享GHA00",DuplexMode=CELL_TDD, CellId=0, PhysicalCellId=0, FrequencyBand=N78, DlNarfcn=630000,UlBandwidth=CELL_BW_100M, DlBandwidth=CELL_BW_100M,SlotAssignment=7_3_DDDSUDDSUU, SlotStructure=SS102,TrackingAreaId=0,SsbDescMethod=SSB_DESC_TYPE_GSCN, SsbFreqPos=7811,LogicalRootSequenceIndex=1;ADD NRDUCELLOP: NrDuCellId=0, OperatorId=0;ADD NRDUCELLOP: NrDuCellId=0, OperatorId=1;MOD NRCELLALGOSWITCH: NrCellId=0, NsaDcSwitch=ON;激活NR小区ACT NRCELL:NrCellId=0;ACT NRCELL:NrCellId=1;2.2.2L TE侧改造脚本双方拟LTE侧作为锚点的基站需配置为NSA锚点站,以下为以北京电信承建区域配置为例说明LTE侧改造脚本,供参考。
4G通信技术汇总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4G通信技术已经逐渐取代了3G,成为现代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
本文将对4G通信技术进行汇总,并从网络架构、传输技术、多天线技术和协议等方面进行介绍。
1.网络架构4G通信技术采用了分层结构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两部分。
核心网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负责处理用户的数据传输和接入控制等功能。
无线接入网则负责将用户数据从终端设备传输到核心网中。
这种分层结构的网络架构能够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和更低的传输时延。
2.传输技术4G通信技术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等传输技术。
其中,OFDM技术可以将信号分成多个子载波频带进行传输,提高了信道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MIMO技术则利用多个天线实现空间多样性,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3.多天线技术4G通信技术中的多天线技术主要包括MIMO和波束赋形技术。
MIMO技术利用多个天线实现空间多样性,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波束赋形技术则通过调整天线的辐射方向和功率分配,使得信号能够更加集中地传输到目标终端,提高了系统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
4.协议4G通信技术采用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协议作为网络接口协议,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传输时延。
LTE协议支持IP数据传输和VoIP(Voice over IP)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和视频传输。
5.其他技术除了以上介绍的主要技术外,4G通信技术还包括了其他一些辅助技术。
例如,4G通信技术利用了移动IP技术,为移动终端提供了无缝漫游和IP地址持久性等功能。
此外,4G通信技术还支持SIM卡和R-UIM卡等多种身份认证方式,确保用户的通信安全性。
总结起来,4G通信技术在网络架构、传输技术、多天线技术和协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它提供了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低的传输时延和更广的覆盖范围,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通信体验。
无线接入网技术学院:科信学院班级:08通信(2)班姓名:侯磊学号:080312224无线接入网技术一、无线接入网的定义及分类宽带接入网目前有四大类:电话拨号上网、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光纤上网和无线上网。
这次我们来研究一下无线上网。
无线上网是指使用无线连接的互联网登陆方式。
它使用无线电波作为数据传送的媒介。
速度和传送距离虽然没有有线线路上网优秀,但它以移动便捷为杀手锏,深受广大商务人士喜爱。
无线上网现在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商务区,大学,机场,及其他各类公共区域,其网络信号覆盖区域正在进一步扩大。
无线上网常见的无线上网包括下面几类:方式1:手机单独上网方式2:带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在检测到Chinanet的Wlan信号,通过账号认证方式上网。
方式3:在电脑上安装网卡,3G网络有中国电信的EVDO、联通的WCDMA、移动的TD-SCDMA,2G网络目前处于淘汰边缘,仍有部分用户使用,但速度较慢(移动的GPRS/EDGE/TD,电信的CDMA1X/EV-DO,联通的GPRS/WCDMA),拨号上网。
方式4:电脑在检测到Chinanet的Wlan信号,通过账号认证方式上网。
方式5:电脑连接手机(用连接线/蓝牙),把手机当作MODEM拨号,电脑上网。
方式6:在有线宽带上安装无线路由器(或称无线AP),电脑或手机通过无线AP的WiFi信号上网。
方式7:手机通过蓝牙(无线方式)连接到已有线上网的电脑,共享电脑的网线上网。
二、形式分类一种是802.11X的就是通过无线网卡和AP的连接,典型的就是wi-fi的应用。
被称为wlan连接,进入局域网通过网关上网。
现在一般用802.11g,54M连接速度。
一般酒店,公司会做这方面的无线覆盖。
一种是GPRS,通过GPRS手机或者卡件+SIM卡直接拨号CMNET或者WAP上网,其中拨net可以连接www网站,wap需要代理。
net连接速度好像是115K,慢是慢,但是方便,手机有信号的地方就可以上。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汇总1.从整个电信网角度,可将全网划分为公用电信网和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CPN)两大块。
公用电信网又可分为3部分:长途网、中继网、和接入网。
目前国际上倾向于将长途网和中继网合在一起称核心网(Core Network,CN)或转接网(Transit Network,TN),相对于核心网其他部分统称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
接入网是相对核心网而言的。
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ervice Node Interface,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 UNI)之间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的。
SNI和UNI用来界定AN范围。
2.接入网基本网络拓扑结构有5种:星型结构、双星型结构、环形结构、树形结构和总线结构。
星型结构具有优质服务和成本高特点,适合于传输成本相对交换成本较低的应用场合。
双星型结构是一种经济、演进的网络结构,很适合于传输距离较远、用户密度较高的企事业用户和住宅居民用户区。
总线结构具有遍及全网的公用设施,但RN多且信息保密性大大受损,较适宜分配式业务。
环形结构特别是SDH自愈型网结构,以其出色的质量结合较高的成本适合于带宽需求大、质量要求高的企事业用户和接入网馈线段应用。
以PON(无源光网络)为基础的树型——分支结构,十分适合那些目前仅有4线以上电话业务需求而且是对双向带宽业务需求不迫切或不明朗的小企事业用户和住在居民用户,特别是新建用户区。
3.接入网通常是按其所用传输介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的。
一般,接入网分为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类。
有线接入网又分为铜线接入网和光纤接入网两种;无线接入网分为固定无线接入网和移动无线接入网两种。
4.光纤接入网(或称光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k,OAN)是以光纤为传入介质,并利用光波作为光载波传送信号的接入网,泛指本的交换机或远端交换模块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通信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的系统。
电脑网络状态图标汇总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屏幕右下角的网络图标来初步判断电脑的网络状态。
网络图标有以下几种常见状态:表1 windows7和windows10下网络图标状态已接入网络,并且可以访问已接入网络,但不能访问互或未连接网线或更详细的判断需要在网络图标上点击右键,打开“网络和Internet 设置”进行查看(windows7下为“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
在打开的窗口中“更改适配器选项”(不同版本的系统可能图标和位置不一样),双击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windows10:windows7:在网络连接窗口中显示该电脑中包含的网卡情况,不同电脑安装的网卡数量不同。
表2:网络连接窗口中网络标识代表的状态无线连接正常有线已连接,如果箭头指向地方显示网络N或者ZZTRC-teacher-HW或ZZTRC-guest-HW,表示有线连接正常。
无线启用但是没有连接电脑网线故障电脑网线正常,但未能获取正确IP地址Win7系统查看MAC地址、配置IP地址注意:1、IP地址未与MAC地址绑定不能连接网线2、因新配电脑没有编号ip地址丢失不宜查找,请拍照留存3、若旧电脑需要继续上网使用,请联系信息中心申请新IP地址4、ip分段配置方式:(示例)注意:默认网关第三组数字与ip地址第三组数字相同Ip地址:10.2.17(18/20/21).2-254默认网关:10.2.17(18/20/21).1子网掩码:255.255.255.0首选DNS服务器:10.2.16.233备用DNS服务器:不用填写步骤一:查看MAC地址1、单击箭头指定图标2、打开网络共享中心3、单击更改适配器设置4、选中本地连接5、鼠标右键属性6、将鼠标放置红色框线内字符上,出现的MAC地址通过QQ发送到网络管理员处,同时将不用旧电脑上的ip地址一块发送到QQ上步骤二:1、选择红色框线内协议版本,双击打开2、图中手动填写ip地址为示例地址,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注意:默认网关第三组数字与ip地址第三组数字相同Windows10操作系统网络配置查看方法在电脑不能连接互联网的时候,首先要查看电脑的IP地址配置是否正确,学校办公网获取到的地址段有10.16.0.0和10.18.0.0,只要前两组地址为10.16.***.***或10.18.***.***即为正确地址。
一、什么是AP?AP(WirelessAccessPoint)——无线访问接入点。
AP就是传统有线网络中的HUB,也是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时最常用的设备。
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从而达到网络无线覆盖的目的。
注意:AP还分“瘦”“胖”1、瘦AP(FIT AP):也称无线网桥、无线网关,也就是所谓的“瘦”AP。
通俗理解瘦AP:本身并不能进行配置,需要一台专门的设备(无线控制器)进行集中控制管理配置。
“控制器+瘦AP+路由器架构”一般用于无线网覆盖,因为在AP数量众多的时候,只通过控制器来管理配置,会简化很大的工作量。
2、胖AP(FAT AP):业界所谓的胖AP,也有人称之为无线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与纯AP不同,除无线接入功能外,一般具备WAN、LAN两个接口,支持地址转换(NAT)功能,多支持DHCP服务器、DNS和MAC 地址克隆,以及VPN接入、防火墙等安全功能。
二、什么是AC?AC(Wireless AccessPoint Controller)——无线控制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来集中化控制局域网内可控的无线AP,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核心,负责管理无线网络中的所有无线AP。
对AP管理包括:下发配置、修改相关配置参数、射频智能管理、接入安全控制等。
(目前市面流通的所有AC和AP都是相同厂商的才能相互管理。
)三、什么是PoE供电,什么是PoE交换机?PoE (PowerOver Ethernet)也被称为基于局域网的供电系统(PoL,Powerover LAN ) 或有源以太网( Active Ethernet),有时也被简称为以太网供电,指的是在现有的以太网Cat.5布线基础架构不作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在为一些基于IP的终端(如IP电话机、无线局域网接入点AP、网络摄像机等)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为此类设备提供直流供电的技术。
12种无线接入方式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
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
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
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
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内、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
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
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
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
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
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
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
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
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
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5G学习总结_5G网络整体架构及功能5G网络整体架构及功能1、5G网络的整体架构5G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5G接入网和5G核心网,其中NG-RAN代表5G 接入网,5GC代表5G核心网。
2、5G接入网(NG-RAN)5G接入网主要包含一下两个节点:gNB: 为5G网络用户提供NR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ng-eNB:为4G网络用户提供NR的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协议和功能其中gNB和gNB之间,gNB和ng-eNB之间,ng-eNB和gNB 之间的接口都为Xn接口2.1、gNB和ng-eNB的主要功能1、无线资源管理相关功能:无线承载控制,无线接入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UE的动态资源分配(调度)2、数据的IP头压缩,加密和完整性保护3、在用户提供的信息不能确定到AFM的路由时,为在UE在附着的时候选择到AMF路由;4、将用户平面数据路由到UPF5、提供控制平面信息向AMF的路由6、连接设置和释放7、寻呼消息的调度和传输8、广播消息的调度和传输9、移动性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配置10、上行链路中的传输级别数据包标记;11、会话管理13、QoS流量管理和无线数据承载的映射14、支持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UE15、NAS消息的分发功能16、无线接入网络共享17、双连接18、支持NR和E-UTRA之间的连接3、5G核心网(5GC)5G的核心网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AMF:主要负责访问和移动管理功能(控制面)UPF:用于支持用户平面功能SMF:用于负责会话管理功能3.1、AMF的主要功能1、NAS信令终止2、NAS信令安全性3、AS安全控制4、用于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的CN间节点信令5、空闲模式下UE可达性(包括控制和执行寻呼重传)6、注册区管理7、支持系统内和系统间的移动性8、访问认证、授权,包括检查漫游权9 、移动管理控制10、SMF(会话管理功能)选择3.2、UPF的主要功能1、系统内外移动性锚点2、与数据网络互连的外部PDU会话点3、分组路由和转发4、数据包检查和用户平面部分的策略规则实施5、上行链路分类器,支持将流量路由到数据网络6、分支点以支持多宿主PDU会话7、用户平面的QoS处理,例如,包过滤,门控,UL / DL速率执行8、上行链路流量验证(SDF到QoS流量映射)9、下行链路分组缓冲和下行链路数据通知触发3.3、SMF的主要功能1、会话管理2、UE IP地址分配和管理3、选择和控制UP功能4、配置UPF的传输方向,将传输路由到正确的目的地5、控制政策执行和QoS的一部分6、下行链路数据通知3.4、各个逻辑节点的主要功能图5G接入网和5G核心网之间的功能划分。
一、无线接入网的概述随着通信的高速发展。
在铺设最后一段用户线的时候面临着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铜线和双绞线的长度在4~5KM的时候出现高环阻问题,通信质量难以保证;山区、岛屿以及城市用户密度较大而且管线紧张的地区用户线架设困难而导致耗时、费力、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解决这个所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达到安装迅速,价格低廉的目的,作为接入网技术中一个重要部分—无线接入技术应运而生。
无线接入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端之间,部分或全部采用了无线手段。
目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各种微波、无线通信领域的先进手段不断引入,各种宽带无线技术迅速涌现,包括26G频段LMDS系统、3GHZ频段MMDS 系统和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UWB等。
下面就一一介绍他们的各种体系、功能、特点和商业前景来分析介绍。
1、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1)LMDS的概述LMDS是一种微波宽带业务,以蜂窝的网络形式向特定区域提供业务,工作在微波频率的高端(10-40Ghz频段),组网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2)LMDS的特点优点:①工作频带宽,可以提供宽带接入;②运营商启动资金较小,后期扩容能力强,投资回收快;③业务提供速度快;④在用户发展方向极具灵活性;⑤可提供质优价廉的多种业务;⑥频率复用度高、系统容量大;缺点:①LMDS服务区覆盖范围较小,不适合远程用户使用;②由于工作频率高,通信质量受雨、雪等天气影响较大;③基站设备相对比较复杂,价格较贵,所以在用户少时,平均每个用户成本较高;3)LMDS的体系结构①终端站系统②中心站系统③网络管理系统4)LMDS的实现因素①工作频段②多址方式③调制解调技术④动态带宽分配⑤无线ATM5)LMDS的商用现状①集团用户:对长话及数据有很高的需求,包括政府机关、医疗部门、教育部门、金融,证券集团,工商企业集团等。
②集中型商业用户:对业务量需求较大,对服务质量要求也很高,如写字楼用户以及出租的商业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