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升初二衔接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16.66 KB
- 文档页数:4
2018年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升八年级暑假衔接学习资料第一版块:八上古诗文早知道(部分)1.《三峡》【原文及翻译】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 ī )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 )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翻译:在三峡的七百里之间,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空中断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
如果有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大约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行得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各种景物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有很多乐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树林山涧一片寂静。
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鸣,叫声连续不断,声音非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学习要点】一、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二、整体感知:作者通过对三峡地适合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山河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
三、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2.哀转久绝(“转”通“啭”,声音曲折)(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溯阻绝(断)②哀转久绝(消失)③绝巘多生怪柏(极,极高)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澈)4.其:①其间千二百里(这)②飞漱其间(它们,代古柏)5.以①不以疾也(如)②以丛草为林(把)(三)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有;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虽乘奔御风(虽: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2021年初语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2讲字形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背诵霹雳戳然不同慷慨淋漓B. 梳头誓言引人注目可歌可泣C. 抱欠丰饶层出不穷浩浩荡荡D. 疮疤绿荫当之无愧言外之义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卓越选聘刺入饥骨锋芒毕露B. 奠基报歉回环曲折妇儒皆知C. 攀谈深宵兀兀穷年目不窥园D. 涉猎无暇一反即往至死不懈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选聘深宵至死不懈契而不舍B. 调羹绞肉锋芒毕露妇儒皆知C. 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D. 小楷吩咐一返既往深恶痛绝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挚友咀嚼斑澜挺而走险B. 跌起险峻屏障妇儒皆知C. 独裁督促浊流鞠躬尽瘁D. 嗥鸣峭壁慷慨雁然勒功5.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马革果尸妇孺皆知心会神凝彷徨B. 感情震荡悍然入睡凌乱不堪徙劳C. 一拍即合当之无愧惹人注意磐石D. 和霭可亲死而后己无暇顾及滑稽6.下列书写字形全对的一项是()A. 铃铛慈善烘托花枝招展B. 伫蓄宽敞屋檐一年之季在于春C. 抖擞娇媚莅临哆哆逼人D. 喉咙潦亮健壮呼朋引伴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马革裹尸妇孺皆知全神惯注慷慨淋漓B. 群蚁排衙历尽心血可歌可泣不以为然C. 锋芒必露至死不懈家喻户晓鲜为人知D.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燕然勒功8.下面各项中字书写有误的一项()。
A. 热忱抽噎殉职参差不齐B. 伫立掺和闪烁麻木不人C. 虐待禁锢消耗骇人听闻D. 女娲丰腴突兀杞人忧天9.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感慨祷告人迹罕至花团锦簇B. 决别博学不求甚解美不胜收C. 啄食渊博人声顶沸恍然大悟D. 恭敬淋漓浑为一谈油然而生A. 抱歉深宵惶恐家喻户晓B. 哺育诘问烦燥大庭广众C. 峭壁霹雳竹蔑颠沛流离D. 丰饶取谛迸溅血气方刚1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徘徊瘫痪不求甚解大相径庭B. 惩戒荫蔽由然而生杞人忧天C. 憔悴分歧人声顶沸花枝招展D. 朗润澄澈花团锦蔟人迹罕至12.下面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
初中语文衔接教材:七年级升八年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教学是他们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顺利地衔接初中语文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初中语文衔接教材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
而在衔接教材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些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阅读方面,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写作方面,我们需要让学生多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他们有能力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在衔接教材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作品,如文学风格、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让他们能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三、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零散地学习。
在衔接教材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讲解语文知识时,我们需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语文知识的脉络和发展过程。
四、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衔接教材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互动等,让学生能够更加活跃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顺利地衔接初中语文教学。
2020年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9讲语言运用一、单选题1.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③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④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⑤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
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A.①⑤④②③⑥B. ②④①⑤⑥③B.④⑤①③⑥② D. ④①⑤⑥②③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B. ①③⑥④⑤②B.③⑥⑤①④② D. ③①④②⑤⑥3.将文段中的①②③④句重新排序,使语序得当。
排序正确的一项为()从固定电话的出现,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
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①越来越多的人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②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③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④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了。
所以,我们呼吁:抵制手机诱惑,走向健康生活A.②①④③B. ③①④②B.④①②③ D. ②④①③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顺序最正确的一项()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
2020年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6讲修辞手法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句中加点的“则”和“最”都是副词。
B.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句中标点使用无误。
C.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句中加点的“明朗”和“从”分别是形容词、介词。
D.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A. 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复沓B. ①互文、排比②对偶③比喻④对偶C. ①比喻②对偶③夸张④对偶D. ①互文、对偶②顶真③拟人④复沓3.下列诗句中与其他诗句不属于同一种修辞方法的是()A.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B.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C.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B. 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小山被蒙蒙细雨淋醒了。
C. 水珠从花苞里滴下来,像少女的眼泪。
D. 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犹如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5.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A.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B.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C. 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D.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6.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 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计划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八年级语文学习,以下是一个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计划的建议:
1.复习七年级所学知识:暑假期间,学生可以回顾和巩固七年级所学的语文知识,包括课文内容、基础语法和写作技巧等。
可以通过复习笔记、做题、写作等方式进行。
2.阅读拓展:鼓励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包括课外读物、名著、报纸、杂志等。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
3.写作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各种文体。
可以确定一些主题,要求学生写作,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写作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4.词汇扩充:学生可以通过背诵诗歌、名句,扩充词汇量。
同时,可以整理并总结七年级所学的重要词汇,进行复习和记忆。
5.语法练习:对于七年级所学的语法知识,可以通过做题、练习来巩固。
特别是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和易混淆的语法点,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6.配套教材学习:可以提前获取八年级的语文教材,预习一些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
了解教材结构和难点,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7.参加语文辅导班或线上学习平台:如果有条件,可以参加语文辅导班或线上学习平台,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系统地学习和复习语文知识。
总之,七升八语文暑假衔接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七年级所学的知识,为八年级的语文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复习、阅读、写作、词汇扩充、语法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保持阅读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语文作业熟读理解并背诵这两首词,海鸥不到半个月就要开学了希望同学们能认真预习初二的语文和其他功课,我们争取要在开学之前把初二每门功课的前两个单元都预习一边。
好了,初二的学习是很繁重的,难度也会加大,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对待,争取初二更上一层楼。
苏东坡《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
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词)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如今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愰忽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
而苏轼的这首江城子也是一首悼亡之作。
但与前人相比,东坡这首词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
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
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
写的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熙宁八年(1075),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
第17讲散文阅读之含义题1.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生活最大的资产。
2.强大的人是在内心扛住千斤重,表面却很淡然的人;人生道路上的每个里程碑都刻着两个字——起点;人生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知识名称:散文阅读之含义题【知识梳理】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要对文章全局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本义、具体语境来体会;2.理解句子含义:所谓“含义”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
1、“……”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2、如何理解“……”?3、解释下列几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来一碗鸡汤吧!这些句子有没有触动你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理解一些“高深”的句子。
含义的内涵常见提问方式:4、结合文章(第……段),谈谈你对……的理解。
5、作者为什么说“……”(又为什么说:“……”)?常考题型:词语含义:常考题型: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词语;2、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词语的语境义;例1:想念小村李汉荣小村很小,一二十户人家,地名听起来也很小。
这小小的地名需轻轻地、抿着嘴叫,才能叫出那小小的味道、小小的意境、小小的风情。
如果你张大着嘴吼叫,会吓坏了她,会惊了她的魂儿。
不信,你试着大声吼一句:孙家湾!看是不是没有了孙家湾的味儿?孙家湾飘着淡淡的野花香味儿。
孙家湾像一个新婚的小媳妇,青涩、害羞、爱笑,朦胧中透出刚刚知晓什么秘密后的不好意思,还流露一点隐隐约约的风流。
你肯定不能大声吼叫孙家湾,只能轻轻地、软软地喊她。
李家营、张家寨、汪家梁、富家坝、杨家坪、袁家庄、吴家沟、王家坎……她们都是孙家湾的姊妹。
她们都是很小很小的小村。
一只公鸡把早霞衔上家家户户的窗口。
一群公鸡把太阳哄抬到高高的天上。
一只猫捉尽了小村可疑的阴影。
一只狗的尾巴拍打着小村每一条裤腿上的疲倦和灰尘。
一条小路送走远行的背影,接回归来的足音。
精心整理七升八语文衔接一一、书写(3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二、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倔.强(juè)猝.然(cù)训诫.(jiè)狩.猎(shǒu)繁弦.急管(xián)B.玷.污(diàn)黄晕.(hūn)姊.妹(zǐ)瞬.间(shùn)玲珑剔.透(tì)C.栅.栏(zhǎ)酝酿.(niàng)枯涸.(hé)劫掠.(1ué)水波粼粼.(lín)D.骸.骨(hái)潜.行(qián)窗棂.(líng)佳肴.(yáo)教学相长.(zhǎng)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2分)A.绝处逢生一丝不苟瘦骨嶙峋洗耳恭听B.世外桃源闲情逸致海枯石烂蛛丝马迹C.连续不断惊慌失措水波鳞鳞鸦鹊无声D.随声附和骇人听闻各得其所滚瓜烂熟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生要学会选择。
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______________、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发、以牙还牙,还是______________、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______________、淡定超然?A 冷静运筹振作精神谦虚谨慎B 振作精神冷静运筹谦虚谨慎C 谦虚谨慎振作精神冷静运筹D 振作精神谦虚谨慎冷静运筹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交通规则,对闯黄灯、开车打电话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交规”。
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永州市交通管理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C.在“广州范本”环保包装大赛上,作品能否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环保性、节约性和创新性。
初一升初二语文暑期衔接资料通用版暑假是学生们休息放松的时间,但对于初一即将升入初二的学生来说,暑假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需要进行语文知识的巩固和衔接。
下面是初一升初二语文暑期衔接的通用资料,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初二的研究。
一、阅读理解1. 阅读文章选择一些与中学生生活和成长相关的文章,要求深入浅出,文笔流畅,内容吸引人。
2. 读懂文章学生们要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尝试总结出文章的要点。
3. 提取关键信息引导学生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和关键词汇,帮助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解答问题针对阅读文章提出的问题,学生们要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给出合理的回答,并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语法知识1. 重难点知识点针对初一学年的语法知识,整理出一份重点知识点,包括词性、句式、时态、语法规则等内容。
2. 示范例题和解析针对每个重点知识点,提供一些例题和解析,用于学生们的练和理解。
3. 错题集整理学生们在初一学年中容易出错的语法题目,加强练,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三、写作技巧1. 写作模板提供常见的写作模板,如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指导学生们的写作结构和思路。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包括词汇、句式、经典段落等,帮助学生们丰富写作内容。
3. 修改建议针对学生们的作文,给出修改建议和意见,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四、课外阅读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包括小说、散文、报刊杂志等,引导学生们爱上阅读,拓展知识面。
五、研究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们掌握一些研究方法和技巧,如记忆方法、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培养良好的研究惯。
以上是初一升初二语文暑期衔接的通用资料,希望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暑假期间,学生们要有计划地进行复习和巩固,为初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衔接班语文(一)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五:虚词假意文言文翻译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
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
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
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积累:从①跟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②顺从,听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③顺着,随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④依从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⑤介词,由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⑥介词,向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故①旧的,原来的(知识)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②原因,缘故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③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④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具①详细,详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②具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③工具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④备,置办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⑤同“俱”,全,都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书①字条,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②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③文书,公文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④著作,书籍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⑤书写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 已①停止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②完结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③罢了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④同“以”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⑤已经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隆中对》)比①靠近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②比较,较量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③及,等到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六: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实词运用现象,它主要有以下几类:(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第16讲阅读题型之作用题一、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含义题的知识点复习+作业订正二、预习作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23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24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和他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25。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26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27。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28在盒子里。
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
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
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想一想: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一、阅读题型之作用题【知识梳理】(一)标题的作用常考题型1、标题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2、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它妙在哪里?3、给文章拟(换)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来替换?哪个标题更好?(说明理由)(二)记叙文标题作用(三)段落的作用题型1、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2、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3、删去这段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第11讲 整式的乘法(二)第1课时一、复习提问1. 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2. 练习:9x 2y 3·(-2xy 2) (-3ab)3·(1/3abz)3. 合并同类项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课本内容):三家连锁店以相同的价格m (单位:元/瓶)销售某种商品,它们在一个月内的销售量(单位:瓶)分别是a 、b 、c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它们在这个月内销售这种商品的总收入吗?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讨论交流.经过思考可以发现一种方法是先求出三家连锁店的总销量,再求总收入,为: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先分别求出三家连锁店的收入,再求它们的和,即:_________________.由于上述两种计算结果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m (a +b +c )=ma +mb +mc .就可以归纳得到: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引导学生体会: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转化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三、尝试练习,巩固提高1. 例题5 计算:(1)(-4x 2)(3x +1); (2)abab ab 21)232(2⋅-2 .补充例题1:化简求值: (-3x)2 - 2x ( x+3 ) + x ·x +2x ·(- 4x+ 3)+ 2007 其中:x = 20083.练习:1.2ab (5ab 2+3a 2b ); 2.(32ab 2-2ab )· 21ab ;3.-6x (x -3y ); 4.-2a 2(21ab +b 2).5.(-2a 2)·(1/2ab + b 2) 6. (2/3 x 2y - 6x y )·1/2xy 27. (-3 x 2)·(4x 2- 4/9x + 1) 8 3a b ·( 6 a 2b 4 -3ab + 3/2ab 3)(3)32222211(2)(2)()342x y xy x y xy x y z ⋅-+-⋅-⋅ (4)3212[2()]43ab a a b b --+(5)32325431()(2)4(75)2a ab ab a b ab -⋅--⋅--第2课时一.复习提问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乘法法则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课本)如图,为了扩大街心花园的绿地面积,把一块原长a 米、宽m 米的长方形绿地,增长了b 米,加宽了n 米.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扩大后的绿地面积?一种计算方法是先分别求出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它们的和,即(___________________)米2.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大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利用长乘以宽得出大长方形的面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米2.由于上述两种计算结果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a +b )(m +n )= am+an+bm+bn .对讨论结果(a +b )(m +n )=am+an+bm+bn 进行分析,可以把m +n 看做一个整体,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得(a +b )(m +n )=a (m +n )+b (m +n ),再利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得a (m +n )+b (m +n )= am+an+bm+bn .学生归纳: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例6(课本):计算(1)(3x+1)(x+2) ; (2) (x -8y)(x -y) ; (3) (x+y)(x 2-xy+y 2) m n a b进行运算时应注意:不漏不重,符号问题,合并同类项课堂练习:1. (a+b)(a -b)-(a+2b)(a -b)2. (3x 4-3x 2+1)(x 4+x 2-2)3. (x -1)(x+1)(x 2+1)4. 当a=-1/2时,求代数式 (2a -b)(2a+b)+(2a -b)(b -4a)+2b(b -3a)的值第11讲 整式的乘法(二)课后作业1.22(3)(21)x x x --+-= 。
初中语文衔接教材:7年级升8年级
日新月异的数字文化时代,大力发展的中国幼少儿教育,有很多的学生在7年级结束的时候,正迎来重要的衔接环节,即将踏上8年级的新学期学习。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总结了一些初中语文衔接教材: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初中7年级所学的知识点,在7年级末,尤其是寒假期间要安排比较系统的复习,既要复习学校教材,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特长生的补充材料,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
其次,要作好8年级的衔接准备工作,在7年级末复习完文言文,古诗词等基础课程后,可以复习一下8年级将要学习的课文,让学生提前熟悉,不至于有很大的滞后感,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再者,要做好学生走向高中学习的培训工作,8年级初开学,一般学校会安排培训活动,从语文学习、文化科普等方面,介绍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转变学习习惯,更好的迎接新的学期学习。
最后,还要加强衔接语文教学,为转入8年级的学生提供一些特别的课程,比如《中学语文辩论》、《语文教育智能化技术》等,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学习,有效的提升语文水平。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7年级升8年级语文衔接教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转入全新的学习阶段,并以较高的学习效果开始新阶段的语文学习。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努力,帮助每一位学生走向高中,谱
写辉煌的学习篇章。
2020年七升八暑期衔接训练:第10讲综合性学习一、综合题1.综合性学习新世纪中学新星文学社为喜迎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文学沙龙活动,你为学生嘉宾受邀参加,请你完成下面相关任务。
(1)【活动一:专题讲座】文学社拟于6月20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我和我的祖国”文学创作专题讲座,准备邀请市作协主席沐曦老师担任主讲人。
请你代表文学社前去邀请沐曦老师,见面时你该怎么说?(2)【活动二:文学创作】讲座结束后,文学社成员婷婷同学作了一篇讴歌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精神的文章,请你点评。
她的文章里引用了以下诗句,你认为不切合邓稼先的人物特点的一项是()A.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B.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七年级三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
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3)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谈谈自己的看法。
3.综合性学习青春不息,学习不止;捧起书本,沐浴书香。
你所在班级要开展“青春作伴好读书”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下图是李明同学为本次活动画的一幅关于“读书”的宣传画,根据画面内容说说多读书有哪些好处。
(2)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名人读书的材料。
请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明末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
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复习,他称之为“三复四温”式阅读法。
七升八语文衔接二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的汉字注音:2分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 dǒusǒu ;目光shēnsuì深邃;没有一点颓唐tuí táng 的样子..我顿时感到kùnjiǒng困窘不安起来..2、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 2分得、及、勇、伦A、逞能仰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D、冗杂惬意语无轮次义愤填膺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D 2分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谷:穷尽;指困境..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猜度..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 B 2分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D 2分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D、社戏―鲁迅―中国6、默写..10分传承文化A、名句积累8分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2雨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谁怜一片影;_________________ ..4移舟水槛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前事不忘; ________ ____..6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7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初晴美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仿写:2分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华南虎;因为在被困于铁笼内时;它仰天长啸;表达出不羁的灵魂..8、综合性学习..共4分⑴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2分童年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小说人物名称占1分;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意一个角度说理由占1分..“理由”部分;角度明确而单一、字数符合要求各1分⑵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不超过150字2分略二、阅读与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阅读伤仲永;完成9~12小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9、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1世隶耕:属于 2日扳仲永:通“攀”;牵;引3称前时之闻:相当 4受之天:承受10、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A、借旁近与之夸父与日逐走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C、又七年;还自扬州屠自后断其股D、于舅家见之但当涉猪;见往事耳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4分;各2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翻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翻译: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12、方仲永作诗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到“泯然众人矣”;充分说明了后天受教育的重要或:后天教育对一个讲人是否成材是至关重要的..再或:后天教育对成材的重要性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空1分..二阅读斑羚飞渡;完成13~16题..共14分①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已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②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④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⑤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⑥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⑦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叫..⑧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⑨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13.概括选文的内容..斑羚飞渡悲壮的场面符合文义即可..14.将文中连续两次运用“目瞪口呆”;换成“赞不绝口”好不好为什么不好;目瞪口呆从侧面准确写出了斑羚精神令人震惊..15.前文写到彩虹;这里又写“那道绚丽的彩虹”;有什么用意前面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飞渡作铺垫;这里渲染了悲壮的气氛..16.文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很是精彩;而⑥⑦两段则运用了侧面描写;它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赞美了斑羚的精神..17.文中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的特殊含义是什么答:回答此题要把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拟人化来理解;所谓动物的语言;其含义可以使我们理解为:孩子;准备好了吗一定要踩着我的背飞过去18.画线句所表达的作用是什么答: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设问句;一个感叹句;其作用是:以我认为的“绝对不可能”反衬出斑羚的聪颖及伟大的献身精神19.文中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上文第②段的首句“试跳成功..”是一个标志;即意味着从第①段中找..这样;很容易就能看到第①段的末句;那么;这句话就是点明试跳成功的句子;即“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20.这篇课文三处提到了彩虹;请将选文中两处描写彩虹的地方划出来;并指出这样描写彩虹的意义..1“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烘托了斑羚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2“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此处的描写渲染出了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第①段的文段大意:斑羚飞渡或试跳成功;成功飞渡等均可..22.第③段中作者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其用意是什么作者对老斑羚是否会全体献身表示怀疑;但事实证明;老斑羚没有贪生怕死;由此更突出作者对他们的敬意..23.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当时的狩猎者之一;看到斑羚飞渡的壮举;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三阅读门边有个位置;完成24~27题..共12分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24、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又指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2分25、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②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 评分标准:本题3分;引用原文占1分;作分析占1分;由此归纳出“我”的为人占1分..26、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2分答: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③点明了中心: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 评分标准:本题2分;答出任意两个要点得2分;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27、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共80字左右5分答案示例: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 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评分标准:本题4分..“感受”占2分;对“儿子”说的话占1分;字数符合要求占1分..“感受”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对儿子说的话”应该是积极方面的。
精益学堂 2012 — 2013年寒假辅导培训班期末考试题
初二年级语文
学生姓名:
注意:1、本考试答题时间为90分钟,不得延时;
2
、考试过程中禁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
3 、禁止携带或夹带一切与考试有关的资料、
书籍,否则视作作弊处理。
一、 看拼音写词语或给词语注音。
(每空1分,共10
分)
Hudng k dig ( ) h e zh e zh du ( (
)
丘()()皱
二、 选择题。
(每题2分,共12分)
1.卜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止确的一项是
( 栩栩 )
如生x U A.干涸h e 恣意C 1
履行1 U B.魁梧w u 双赢y ing 解剖pou 谆谆教诲zh m C.脑髓su i 迂腐y u 萧索 s 0 恰如其分f m D •濒临bin
刹那sh d
胆怯 qi e
功亏 一篑 ku 1
2.下列词组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噤 鞠躬 触目伤怀
B.
肃穆 惶急 情郁于中 C.狼籍 蹒跚 鸡零狗碎
D.
噩耗
焦灼 月明风清
u ( ) h d ng g m g d
殷红 (
)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今年是白岩松主持《感动中国》颁奖晚会的第九个年头。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一双巧手,剪出了菠萝,蝴蝶,燕鱼等图案。
“没问题,”小王充满信心地说,“这点困难吓不倒我们!” D.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5. 下列作品、作家、时代 (国别)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A.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东晋 B.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C. 《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D. 《望岳》
杜甫 宋朝 6. F 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这道数学题的解法, 我还是执迷不悟,请给我解释一下。
B.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C.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 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 宇宙观光旅行,乍一听似乎是异想天开,但在
21世纪将成为现实 三、 填空题。
(每空2分, 共10分)
1.
,一览众山小。
2. .大漠孤烟直, 。
3.
,恨别鸟惊心。
4. .登临吴蜀横分地,。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 文言文阅读。
(共17分)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这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 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之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 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
1.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C. 其子趋而往视之
D. 闵其苗之不长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3分)
(1) 谓其人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予助苗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子趋而往视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4. A. B. C.
3.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苗则槁矣。
(2)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3.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16分)
时间怎样地行走
迟子建
①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的一道风景。
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
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
②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
虽
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却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
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
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 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像中,时间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古板。
③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从来不认为那是机械的产物。
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
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
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
④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
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我们
手腕上跳舞。
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行进得那么清脆悦耳,“滴答一一滴答一一”的声音不绝于耳。
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从这里走出来的时间因为没有声色,而少了几分气势。
这样的时间仿佛也没了威严,不值得尊重。
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
些落寞。
⑤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
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让时间和心脏一起跳动;台历上镶嵌着时间,时间和日子交相辉映;至于计算机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
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⑥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
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
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
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
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一一鱼尾纹。
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地驼了背。
时间还会变戏法,它能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曾为之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在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
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一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⑦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在涨了又枯的河流中,在小孩子戏耍的笑声中,在花开花落中,在候鸟的一次次迁徙中,在我们岁岁不同的脸庞中,在桌子椅子不断新添的划痕中,在一个人的声音由清脆而变得沙哑的过程中,在一场接着一场去了又来的寒冷和飞雪中。
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
我
们和时间是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选自《迟子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有改动)
14.作者写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时间不同的栖身之处,以及时间带给她的不同感受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分)
15.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⑥段划线句中“刺痛”的原因有哪些。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文章第⑥⑦两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抽象的时间写得真切可感的。
并模仿作者的写法,写出在你的生活中时间是如何行走的。
(不超过150字)(5分)
六、作文。
(40分)
题目:献给母亲的歌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