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无线专网深度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电力无线专网5G关键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电力无线专网5G关键技术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无线专网5G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无线专网5G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然后详细分析了其在智慧电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最后探讨了电力无线专网5G关键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无线专网、5G关键技术、智能电网、1.引言: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无线专网5G技术逐渐成为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支撑。
电力无线专网5G技术具有高速、高可靠、低时延等优点,可以满足电力行业对宽带、移动、实时响应等方面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无线专网5G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分析其在智慧电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探讨电力无线专网5G关键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2.电力无线专网简介2.1 电力无线专网的定义和优势电力无线专网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为电力行业提供专门定制的通信网络。
具有高可靠性、大容量、低时延和广覆盖等特点,能够满足电力行业通信的特殊需求。
电力无线专网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具备高可靠性,能够满足电力系统对通信的极高可用性要求,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它具有大容量的特点,可以支持海量数据的传输,满足电力行业对大规模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管理需求。
同时,电力无线专网具备低时延的特性,能够使电力系统的控制指令快速传输,提高电力设备的响应速度。
此外,电力无线专网还具有广覆盖的能力,能够覆盖到电力系统的各个角落,保证通信的无缝衔接。
2.2 电力行业的通信需求与挑战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对通信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电力通信需求主要包括电力设备的监测与控制、故障预警与处理、数据采集与分析等。
这些需求都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包括网络的可靠性、容量、时延和覆盖等方面。
5G专网在电厂智能发电与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1-31T01:29:05.688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8月16期作者:刘卫华1 张博1 李磊2[导读] 近些年来5G网络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刘卫华1 张博1 李磊21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250013 2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上海庙发电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摘要:近些年来5G网络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各个行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5G在实际的利用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毫秒级时以及千兆级网络。
5G专网的应用可以更高效率的连接云端计算,同时还能节省终端的算力需求。
在这些基础上可以实现更多工业场景的应用。
5G赋能工业互联网,将催生全新工业生态体系,二者融合将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G技术主要以移动巡检、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等新型业务方式增强电力系统管理能力。
本文主要分析5G技术的优势,探讨5G专网在电厂智能发电与安全管控中的应用,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5G专网;电厂智能发电;安全管控;应用电力行业是智慧能源的基本保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技术将助力电力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能源由粗放型管理精细化转变,为智能化工业革命提供坚实基础。
借助5G专网技术,不仅实现了智能化的发电,而且可以大大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通过智能化技术高质高效的开展安全管控。
一、5G专网的内涵相关人员要在发电厂中应用5G专网技术就需要对5G专网的内涵有深入的了解。
5G有很多的应用场景,根据5G技术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看出其大部分应用在ToB,少数应用在 ToC。
最为应用的主体ToB,其主要的突破口在于为各个行业的发展部署5G专网。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以及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行业的专网部署量会越来越大。
5G专网的内涵主要在一定的区域实现网络信号的覆盖,这些覆盖的信号是为特定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而且在服务内容上还具有特定性。
可信WLAN无线接入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赵洋;刘伟;赵晓红;任天成;王文婷【期刊名称】《山东电力技术》【年(卷),期】2023(50)2【摘要】电网的高度智能化发展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带来了海量数据接入需求。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电力系统形成了以光传输技术为主,多种有线、无线接入技术为辅的泛在通信网。
对于终端接入通信网,采用有线通信方式可以提升通信可靠性及安全性,但光传输网络部署将带来巨大的投资。
可信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电力光纤专网的无线覆盖延伸,采用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架构(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WAPI)认证标准,相比美国主导的Wi-Fi安全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以为电力终端设备提供安全、可靠的无线接入,防止非法接入、非法伪造、非法入侵。
另一方面,目前的可信WLAN建设方案须基于电力光纤专网进行无线接入覆盖,因此对于该技术与电力业务的适配还需在通信性能指标、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总页数】6页(P33-38)【作者】赵洋;刘伟;赵晓红;任天成;王文婷【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相关文献】1.SCDMA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2.WLAN技术在农村宽带接入中的应用3.浅析WLAN无线接入技术在铁路部门的应用方案4.Summit300—48的技术应用分析——Extreme Networks的WLAN一体化接入结构5.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力无线专网实施方案一、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电力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已成为当前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
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对数据传输速度、网络覆盖范围、通信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电力无线专网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规划、技术选型、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一套电力无线专网实施方案。
二、网络规划。
1. 网络结构规划。
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结构应当充分考虑到电力系统的特殊性,采用星型、环型或者混合型拓扑结构,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网络域,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畅通。
2. 覆盖范围规划。
针对电力系统的广域覆盖需求,应当采用多种覆盖方式,包括室内覆盖、室外覆盖、隧道覆盖等,以确保网络信号覆盖到每一个需要通信的角落。
三、技术选型。
1. 传输技术选型。
在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中,应当选用适合电力系统的传输技术,如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以满足对传输速度和带宽的需求。
2. 接入技术选型。
针对电力系统的接入需求,应当选用适合的接入技术,如LTE、WiMAX等,以满足对接入速度和网络容量的需求。
四、安全保障。
1. 数据加密保障。
在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中,应当采用高强度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
2. 访问控制保障。
为了保障电力无线专网的安全性,应当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非授权设备和用户的接入,防止网络被恶意入侵。
五、总结。
电力无线专网的实施方案涉及到网络规划、技术选型、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考虑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和特殊性。
只有在合理规划网络结构、选用适合的技术、加强安全保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电力无线专网的高效运行和稳定发展。
希望本文提出的电力无线专网实施方案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论电力通信专网当中无线通信技术的运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许多领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电力通信领域也不例外。
为了满足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的通讯需要,电力通信专网应运而生。
在电力通信专网中,无线通信技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力通信专网是指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及通信设备,为电力行业提供通信服务的专用网络。
其目的是为电力企业及用户提供高效的通信服务,以便于电力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运营电力系统。
而在这个专网当中,无线通信技术的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高电力通信专网的覆盖面积。
电力传输线路及变电站分布范围广阔,无线通信技术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进行数据的传递,保证信息的实时性。
另外,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架设,无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可谓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通信手段。
其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高通讯质量。
电力传输线路及变电站的环境复杂,有大量的杂音干扰,这对于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通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避免这些问题,提高通讯质量和可靠性。
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适应环境变化,比如当出现突发天气等自然灾害时,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保持通讯的连通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再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相比有线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从而更及时地反映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还可以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组合,打造更加完善的通信网络。
综上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当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提高电力通信专网的覆盖面积,提高通讯质量,提高数据传输速度等,从而满足电力系统的日常管理和运营需要,并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未来,无线通信技术还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在电力通信领域的应用会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电工电气 (2020 No. )特高压变电站无线专网组网方案及应用刘杰,朱圣群,夏石伟,姜涛,林斌(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浙江 杭州 311232)0 引言传统变电站中遥测、遥信等与监控后台的通信传输介质一般是电缆、光缆、网线等。
随着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的出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之间的信息连接和交互的泛在物联概念得以明确。
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将变电站内的设备通过物联网连接起来,这样产生的信息和联系将是以前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这样会导致使用更多电缆、光缆以及网线,而在变电站内设置的无线专网则可减少该类传输介质的使用。
通过无线专网可以方便地将一次设备的遥测、遥信信息安全传输到监控后台。
1 无线专网组网设计电力无线接入网目前主要使用的230MHz频段和1800MHz频段建设。
前者所处频段低,空间传播损耗较小,信号绕射能力较强,适宜进行大面积连续覆盖,但由于频点数量少,相应通信系统的上下行带宽较小,仅适宜承载低速率、小颗粒业务。
后者所处频段适中,接近公网频段,较适宜进行大面积连续覆盖,系统工作带宽较大,相应通信系统的上下行带宽较大,可承载中高速率、大颗粒业务。
考虑到后者的优点,本次频段即选用1800MHz的频段进行建设。
随着智能电网对通信的需求日趋完善与多元化,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为代表的新型专网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LTE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其泛在灵活的接入特点为解决各种电力业务的海量接入提供了经济、安全、可靠的专用通信网络。
本文中介绍的无线专网组网方案即采用无中心TD-LTE通信系统,工作频段采用1785~1795MHz 以同频组网方式建设TD-LTE无线专网。
采用分布式核心组网方式,同站部署NFV核心网服务器、BBU、RRU、天线及配套设备、材料,核心网服务器与BBU优先考虑独立分设。
根据在1800MHz频段实际获得的频带宽度以及电力无线专网业务特性,在保证系统高安全、可管理的前提下,采用基于10MHz带宽的TD-LTE制式进行无线专网建设,上下行子帧按照3:1比例配置,以充分满足占比较大的上行业务。
浅析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电力专网系统。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有线通信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电力无线专网应运而生。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电力无线专网能够实现电力系统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推动电网调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在过去,电力系统的调度通常依赖于有线通信,存在着信息传输速度慢、可靠性低、扩展性差等问题。
而电力无线专网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调度的效率和可靠性。
电力无线专网还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网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
1.2 研究意义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使用无线专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设备和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有效减少电网运行风险,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
研究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潜力,并分析其对电网调度的影响。
通过研究电力无线专网的概念和优势,了解其在提高电网调度效率、增强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通过分析电力无线专网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和运行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电力无线专网在电网调度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 正文2.1 电力无线专网的概念电力无线专网是指基于电力系统的通信需求而设计的无线通信网络。
它是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对通信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而专门设计的。
电力无线专网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如LTE、5G等,结合电力系统的特殊需求,实现高效的通信传输。
基于4GLTE技术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研究与方案解决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已经够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电力系统需求,传统的无线通信网络存在覆盖范围受限、数据传输速率低、连接稳定性差等问题。
基于4GLTE技术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
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实现可靠、高效的通信对于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研究基于4GLTE技术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和研究基于4GLTE技术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无线通信效率和可靠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通信问题和需求,了解现有电力通信网络的不足之处和待改进的方向。
2. 研究4GLTE技术在电力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潜力,探讨其在提高通信速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数据传输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3. 设计和提出基于4GLTE技术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架构,从网络规划、设备选型、数据传输协议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量和设计,以满足电力系统对无线通信的需求。
4. 探讨关键技术研究问题,包括通信安全性、数据传输稳定性、网络优化等方面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5. 着重研究系统实现和方案解决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以实现基于4GLTE技术的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的部署和运行。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将为电力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为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电力无线通信专网是当前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应用涉及到电力生产、传输、配送等各个环节,对于提高电力行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4G LTE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将其引入电力无线通信专网系统中可以大大提升通信速度、覆盖范围和可靠性,满足电力行业对信息传输的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需求。
1202023年 第 12 期121张晓静 包红凯:无线专网在新能源发电场站中的应用或数据请求,接续到不同的网络上;网管是对移动网络中的终端、基站、核心网设备进行运维、管理的设备,网管可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对终端的管理,一般不直接管理通信终端设备。
2.2 无线专网分类无线专网主要通过蜂窝移动网络进行通信,根据通信制式的不同分为2G 专网、3G 专网、4G 专网、5G 专网,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较为通用的为4G 专网和5G 专网。
另外,业主单位依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结合网络安全性、传输时延、成本等的要求,选择虚拟专网、混合专网或独立专网[4,5]的不同组网类型,组网类型的不同主要是依据专网通信设备由业主还是运营商管理。
虚拟专网是指公网运营商向行业用户提供的满足其业务及安全需求的高质量专用虚拟网络[6],包括租用VPN 通道、租用5G 切片等方式[7]。
虚拟专网复用公网成熟的网络基础设施与频段,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向运营商提出定制化要求,硬件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主要由运营商完成。
虚拟专网网络架构图如图2所示。
公网专网公网终端业务终端通信终端业务网络互联网终端基站核心网数据网络公网切片公网切片专网切片专网切片图2 虚拟专网网络架构图Fig.2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混合专网是指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面设备使用公网基础设施、用户面设备由业主单位独享的移动通信网络,其控制面管理与维护由运营商完成,用户面设备放置在业主侧,可由场站业主自主管理与维护。
该组网模式可保证电力生产数据本地卸载,保证电力数据安全;同时避免公共网络拥堵对用户生产业务的影响。
混合专网网络架构图如图3所示。
公网专网公网终端业务终端通信终端业务网络互联网终端基站核心网数据网络公网切片AMF/SMF 等专网切片UPF/MEC 等公用独用图3 混合专网网络架构图Fig.3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hybrid private network独立专网是指由业主独立建设物理独享的无线通信系统,包含:终端、基站、核心网、网管等整套通信系统。
TD―LTE电力专网230MHz与1.8GHz的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TD-LTE电力专网在230MHz和1.8GHz两个频段的覆盖能力和网络承载能力的研究。
TD-LTE 是一种成熟的4G通信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商用。
随着智能电网对通信要求的不断提高,组建TD-LTE电力专网也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专网的特点,然后对比研究了230MHz和1.8GHz两个频段的TD-LTE网络覆盖能力和业务承载能力。
最后使用UNET仿真规划软件对广州市电力专网进行仿真规划,结合仿真结果对比了两种频段电力专网的优劣。
关键词:TD-LTE;电力专网;230MHz;1.8GHz中图分类号:TP92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5.12.020本文著录格式:蔡根,张健明,杨大成.TD-LTE电力专网230MHz与1.8GHz的研究[J].软件,2015,36(12):83-880 引言目前国内TD-LTE电力无线专网丰要采用230MHz和1.8GHz两个频段进行组网,其中1.8GHzTD-LTE运行在1786-1805MHz频段内,占用的带宽为5MHz,符合国际3GPP组织的4G标准。
LTE230是中国普天针对中国特有的频谱划分研制的私有技术协议,使用了223.025-235.OOOMHz频段,该系统运行在国家无线电管理局原先分给电力行业数传电台使用的在230MHz频段40个离散频点,每个频段占用带宽25KHz。
这两种电力专网技术都是在中国特有的频谱分配背景下诞牛的,在国内缺少针对这两种技术的对比研究,国外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本文丰要对比分析两种组网方案的覆盖能力和业务承载能力,并利用UNET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说明。
1 电力专网简介电力专网是用于电力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的专有通信网络。
电力专网的要求丰要包括:通信网络稳定、通信权限分级、集群调度功能。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无线网络的建设和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以为电力企业提供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管理模式。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旨在为电力行业的无线网络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中,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构建一套无线通信网络,用于实现电力系统的数据传输、监控和管理。
这套网络需要满足高可靠性、低时延、大带宽等多种要求,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网络规划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设计、信道规划、频谱管理等内容。
1. 网络拓扑设计网络拓扑设计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通信需求,设计无线网络的布设方式和结构。
在电力系统中,通常会部署大量的监测设备、传感器等终端设备,这就要求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能够满足多跳、低时延、高可靠性等要求。
还需要考虑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的互联方式,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互通。
2. 信道规划在电力无线专网的无线网络规划中,信道规划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由于电力系统通常会受到电磁干扰、多径效应等影响,无线信道的质量往往比较复杂。
需要通过科学的信道规划,合理地配置各个节点的信道,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信道利用率和传输质量。
3. 频谱管理频谱是无线通信的关键资源,在电力无线专网的无线网络规划中,频谱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电力系统的信号传播和接收都需要占用频谱资源,因此需要通过频谱管理的手段,合理地分配和利用频谱资源,以确保无线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 基于扩频技术的电力智能传感网络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在线监测系统另一家电力企业在无线网络规划中,引入了物联网技术,打造了一套电力在线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对无线网络的频谱管理和信道规划,实现了对电力系统各种参数的在线监测和数据传输,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研究摘要:无线通信作为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重要技术之一,无线公网及230MHz数传电台已在电力营销、运检等业务系统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目前,很多省市公司已经开展了3/4G电力专网试点应用,如3G(WiMAX,McWILL)及4GTD-LTE等。
业务应用领域包括传统配用电业务及新型智能电网业务等。
无线通信在电力应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无线专网规划及优化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无线专网;规划;优化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发展成无线移动网络,客户端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今的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向智能化发展。
电力企业使用电力信息通信和无线网络,建立了电力无线专网,具有广泛性和高性能特点,能够为电力企业提供数据、图像、语音等技术支持,为了更好的提高电力无线专网规划需进一步各有优化研究。
1电力无线专网架构1.1主站主站系统一般位于供电大楼,包括网络管理平台、监控中心、数据中心等。
其中网络管理平台主要负责网络状态监控(包括对各个终端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与分析)、故障诊断和报警(包括对网络状态的检测以及各个设备工作状态的调整和故障的处理以及预警)、设备管理(包括对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管理)等。
同时,它能够对现存的电力信息管理进行融合,并可在各种多媒体手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调度指挥系统,具体包括:调度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可视电话调度系统和监控系统。
1.2核心网核心网与主站直接相连,它主要为用户提供连接、对用户管理以及对业务完成承载,具体包括:负责终端认证、终端IP地址管理、移动性管理等。
电力无线专网系统的核心网可以提供的基本业务有配电自动化、负荷管理、用电信息采集、应急抢修检修、调度指挥及移动资产可视化管理(如视频监控)等。
电力无线专网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行业也逐渐开始探索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无线专网作为一种新型的通信网络,具备覆盖范围广、容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等优势,在电力系统运行与监控、安全保障、故障检测与诊断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电力无线专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从技术、经济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析。
2. 技术可行性分析2.1 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特点电力无线专网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广域电力系统的全面覆盖,具备以下技术特点: - 高速率传输:电力无线专网能够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满足电力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的需求; - 安全可靠: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和安全机制,能够保证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多节点连接:支持多个节点同时连接,实现对多个设备的监控和控制; - 自组织网络:电力无线专网能够实现自组织网络,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2.2 技术问题与挑战电力无线专网在应用过程中面临一些技术问题与挑战: - 网络覆盖与鲁棒性:由于电力系统的特殊性,电力无线专网需要具备广域覆盖的能力,并能够适应复杂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 抗干扰与抗攻击能力:电力无线专网需要具备抗干扰和抗攻击的能力,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能耗与电磁辐射:电力无线专网在部署过程中需要考虑能耗和电磁辐射等问题,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性。
2.3 技术可行性评估根据对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特点和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评估结论: - 技术可行性高:电力无线专网具备满足电力系统通信需求的技术特点,并能够应对相关技术问题与挑战; - 技术成熟度逐步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为电力无线专网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测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进行系统研究和测试,以验证电力无线专网的性能和稳定性。
3. 经济可行性分析3.1 投资与运营成本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网络设备采购、基站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
电力无线专网深度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逐步推进,电力无线专网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环节之一,被赋予了新的、更高的技术和应用要求。
现有电力无线专网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地下室、密集城区、楼宇阴影区等覆盖盲区,无法实现全覆盖。
标签:电力无线专网;深度覆盖;扩频通信;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盲区
引言
随着能源互联网建设持续深入,配电网规模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用电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电网运营、用电服务、企业管理等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各级电网数据采集与控制和用户信息交互等数据需求呈爆发性增长态势,无线接入和移动业务需求不断提升,接入网面临高质高效的接入形势。
电力无线专网承载的业务正在从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电源等核心业务扩展到微电网、汽车充换电站、视频监控、智能营业厅、电力应急通信等新型电力业务,以满足电力日益增长的建设需求。
作为电力业务的传输载体,电力无线专网必须满足高可靠性、广域的覆盖性、恶劣环境的适应性等要求,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灵活可控、智能泛在、定制化的空中管廊。
而现有的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地下室、密集城区、楼宇阴影区等覆盖盲区,无法实现全覆盖。
因此,为更好地支撑智能配用电网络发展,亟需建设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电力无线通信系统。
1电力无线专网特性
目前电力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光纤通信方式、无线公网方式、无线专网方式,但是光纤通信接入具有成本高、施工周期长、建设工程大、后期维护麻烦等问题,并且光纤通信覆盖面小、资源利用率低,难以满足电力业务的高需求多终端的要求。
无线公网通信方式则存在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宽带资费、覆盖率等方面的问题。
相对于光纤通信方式和无线公网通信方式,无线专网通信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施工难度较低:无线专网基站和终端一般都是安装于电力自有物业,无需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沟通,因此施工协调难度低也不会破坏环境的原有建设与规划,并且基站的建设可以依附于高楼或者自有电力设备,无需重新再建设基站,具有施工成本低、周期短、难度低等优势。
(2)系统抗毁性较高:由于无线专网通信的传播载体为无线电波和无线设备是依附于电力自有设备上,无线电波和电力自有设备均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具有很强的抗毁性。
即使在大面积部署后遇到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破坏,也可以快速恢复通信,无线专网具有恢复难度低、恢复周期短的优势。
(3)系统可维护性较好:当无线专网系统出现故障,网管可将问题迅速定位到每个终端,并且由于无线网络传播载体为无线电波的缘故,因此可以更加精准的定位到问题,进行问题的精准修复,具有系统后期可维护性较好、修复工作量较小的优势。
(4)系统可扩展性较强:无线网络建设不易受地域、环境和距离的限制,因此具有扩展性好、扩展规划易、扩展周期短等优
势,切合于未来电力业务大面积扩展的趋势,方便进行大规模扩展。
(5)服务质量优:电力无线专网在网络资源分配、业务服务、优化调整、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实时自我调配,因此在响应及时性、服务质量等方面优于其他通信方式。
(6)安全优势:无线专网可根据电力业务安全需求在核心网、基站、终端等多个层面采取安全措施,全面综合提升无线通信安全性;因此具有很强的安全性。
(7)国家政策优势:工信部明确指出电力、石油等行业可以使用1785MHz ̄1805MHz频段采用TD-LTE技术建设电力专用无线接入系统,并且230MHz频段也规定属于电力专有频段,电力无线专网在频段使用上具有国家政策的保障。
因此,无线专网通信方式以其安全可靠、投资节约、灵活易用、扩展性强、性能优良等特点,充分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特殊业务和高需求,故无线专网通信方式将是未来的趋势
21LTE系统覆盖
2.11LTE系统覆盖分析
(1)分析原理分别根据LTE1800和采用LTE230采用的传播模型进行覆盖分析,即COST231-HATA模型和Okumura-Hata模型。
LTE覆盖测试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LTE1800和LTE230两个系统测试路线及传播环境尽量相同;二是尽量采用公网公认的覆盖测试方式。
(2)测试方法在实践测试中,将L1E1800和LTE230终端放一辆车上进行测试,并都采用匀速径向拉远至FTP且上传速率为0的测试方式对上下行覆盖分别测试两遍,并每隔lkm记录终端上下行传输速率[43]。
2.2LIE系统小区吞吐量分析
(1)分析原理LIE系统上下行吞吐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上行吞吐量=上行子帧数x正常子帧传输bit数=上行子帧数xRB数x(每个RB的SC数x(子帧内符号数-控制区域符号数)一RS参考符号数)x调制阶数x码率。
下行吞吐量=下行子帧数x正常子帧传输bit數+特殊子帧的bit数=下行子帧数xRB数(每个RB的SC数x(子帧内符号数-控制区域符号数)一RS参考符号数)x调制阶数x码率+特殊子桢的bit数。
总结:LIE上下行吞吐量取决于可用传输信息资源单元及传输数据所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2)测试方法LTE系统吞吐量有两种测试方式,一是选择极好点、差点等,固定单点采用终端开展满buffer上下行业务。
这种系统吞吐量的测试方法只能测出系统本身支持的上下行吞吐量情况,而不包含调度算法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来的是系统设备本身的性能。
二是分别在极好点、好点、中点、差点放着不同数量的终端,所有终端都开展满buffer 上下行业务。
这种系统测试方法,更贴近于现实布网之后系统吞吐量测试方案,其将影响现实系统吞吐量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尤其是调度算法。
3电力无线专网无线拉远终端
电力无线专网无线拉远终端是采用扩频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用电需求侧信息采集与分析处理的一种采集终端设备,它负责完成RS-485信号和扩频无线信号
的转换,从而实现对RS-485智能电表的无线集中抄表,是基于230MHz电力无线专网深度覆盖需求场景设计的核心设备。
无线拉远终端通信接口可自适应DL/T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自动切换通信速率,满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Q/GDW1374—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要求。
同时,支持数据透传,可使用红外对采集器进行抄读、设置及现场调试,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简易安装等特点。
结语
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逐步推进,接入终端需满足泛在接入、实时采集、全面感知和智能计算的业务需求。
在此形势下,电力无线专网深度覆盖技术一方面需要提升产品的传输能力,保障业务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的无缝链接与交流;另一方面需要打破自身局限,植入各类通信接口和传感装置,实现多种业务的全面感知和统一接入。
参考文献
[1]沈扬,程伦,冯世英,等.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力无线专网技术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5(z1):156-158,162.
[2]毛永泉,周子冠,宋彦斌,等.基于LTE-230MHz无线专网的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研究[J].供用电,2015,32(12):1-7.
[3]闫淑辉,冯世英.电力无线专网在配用电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15(z1):82-85.
[4]易浩勇,张京娜,汤琰君.基于电力无线专网的用电信息采集通信系统[J].电力系统通信,2013,34(2):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