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25课时)盐类的水解
- 格式:ppt
- 大小:9.00 MB
- 文档页数:12
第25讲盐类的水解考纲要求名师点拨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3.了解盐类水解对水电离的影响。
4.学会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5.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盐类的水解是历年高考考点的重点与热点,几乎每年必考。
主要考点有四个:一是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二是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及水解平衡的移动。
三是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四是盐类水解的应用,而且难度一般在中等偏上的水平,是许多考生的失分点。
在复习本讲时,有以下几点心得:(1)要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盐类水解的应用,如纯碱去污、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明矾净水、胶体的制备、物质除杂等。
(2)注意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及影响因素,抓住盐类水解一般程度较小这一特点,结合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关系,分析、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3)注重解题方法的总结,不同的题型,解题的方法不同,解答时遵循“先反应、定溶液”,“看平衡、找大小”,“靠守恒、找等式”的原则和方法。
注意对题型归类演练。
明确各类题型的解题依据。
考点一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1.盐类的水解(1)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条件—可溶性盐中必须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3)实质—盐电离→⎩⎪⎨⎪⎧弱酸阴离子→结合H+弱碱阳离子→结合OH-→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c(OH-)→溶液呈碱性或酸性(4)特点—⎪⎪⎪→可逆: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吸热: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微弱:水解反应一般很微弱(5)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具体分析如下:盐的类型 实例 是否水解 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pH(25 ℃) 强酸强碱盐 NaCl 、KNO 3 否 __中性__ __pH =7__ 强酸弱碱盐NH 4Cl 、Cu(NO 3)2 是NH +4、Cu 2+__酸性____pH<7__弱酸强碱盐 CH 3COONa 、Na 2CO 3是 CH 3COO -、CO 2-3__碱性__ __pH>7__2.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一般要求一般盐类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水解方程式一般要用“”号连接,气体、沉淀不标“↑”或“↓”,易分解产物(如NH 3·H 2O等)不写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盐类水解的实验探究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1.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AB. BC. CD. D2.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 AB. BC. CD. D3.下图实验装置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A. 图1验证盐类水解反应的热效应B. 图2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C. 图3验证K sp(Ag2S)<K sp(AgCl)D. 图4探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类型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4.已知:Ag 2CrO4呈砖红色。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在氨水中加入酚酞溶液证明NH3⋅H2O是一元弱碱B. 向1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水解是吸热反应C. 测定同浓度的CH3COONa溶液和NaNO2溶液的pH探究CH3COOH和HNO2的酸性强弱D. 向20mL0.1mol⋅L−1AgNO3溶液中滴加2mL0.1mol⋅L−1NaCl溶液,再滴加1mL0.1mol⋅L−1Na2CrO4溶液探究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相对大小A. AB. BC. CD. D5.已知:[FeCl4(H2O)2]−为黄色,溶液中可以存在可逆反应:Fe3++4Cl−+2H2O⇌[FeCl4(H2O)2]−,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注:加热为微热,忽略体积变化。
A. 实验①中,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B. 实验②中,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C. 实验③中,加热,可逆反应:Fe3++4Cl−+2H2O⇌[FeCl4(H2O)2]−正向移动D. 实验④,可证明升高温度,颜色变深一定是因为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6.如表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7.在常温下,向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HCl溶液和HX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