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0.72 KB
- 文档页数:11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壹伍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四、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1.出示课题,读题。
提出预习要求:(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认识生字生词,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在整体感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重点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葡萄的味道怎么样?对,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
今天我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葡萄沟。
那里出产的葡萄又多又好,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二、检查朗读情况。
1.出示词语: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2.通过朗读,大家告诉我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课件显示地图,生认指。
葡萄沟是不是只出产葡萄?除了葡萄,还有哪些水果?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成熟了。
划横线的词都是表示什么的?(月份)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三、情感体验过渡: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其中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
葡萄园到了。
1.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梯田)课件显示梯田图,大家看看梯田像什么?(楼梯)指导学生说完整的句子。
2.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1)理解“茂密”。
茂盛繁密,指枝叶一个压着一个,看不出缝隙。
(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凉棚)因为种葡萄要搭出葡萄架,葡萄藤顺着葡萄架生长,夏天葡萄枝繁叶茂,远远看去就像绿色的凉棚。
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理解“一个个”)一个个是指数量多,棵棵葡萄架连成一片。
《葡萄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本节课的生字词,读准多音字“好、干、分”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喜爱。
3.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能够将句子说具体完整。
4.能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将句子说具体完整。
教学难点:读悟结合,SHAPE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SHAPE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葡萄沟之地1.激趣入境:同学们,马上就是国庆节了,你想去哪儿旅行呢?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那就是——葡萄沟(出示葡萄沟的景点图),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葡萄沟之旅。
请伸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随题认读生字“沟”。
2.寻找葡萄沟出示句子: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
(1)请个别学生读句子,随句认读生字“产”。
(2)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上台指出位置。
葡萄沟是火焰山山谷中最大的一个沟谷,她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盆地中央。
(3)请指出位置的学生再次带领全班读正确句子。
二、初读感知:葡萄沟之好1.自读课文,学习要求:(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长句。
(2)边读边思考:用“_____”画出文中描写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这句话。
(2)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感受葡萄沟之趣(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1)自由读,你有什么感受?生说水果多。
(2)随文认读生字“份”。
(3)随文识字,重点识记“梨”:学生先说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教师讲解借形声字构字规律对比认读“梨,利”;借助生活场景,出示水果包装盒、商店招牌、超市等图片让学生找“梨”。
(3)同学们,这么多的水果,想不想看看它们长什么样子?(4)看图识水果。
2.指导朗读:喜欢这些水果吗?谁能通过你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喜爱?(点评)先抽查读再齐读。
2017秋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4篇一、教学内容:《葡萄沟》二、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
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
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
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课文第2自然段是本课语言训练的重点。
第1自然段亦可作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例子。
三、教学目标1、知识点教授: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造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运用: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教学,使学生主动、快乐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听、想、说、写的综合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二段。
3、激发情感:通过讲读、理解课文,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增强学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五、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文课件、梯田图片。
六、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中“棚”是后鼻音。
“产、制”是翘舌音。
疆:左边是“”,右边是“”,可用“部件组合法”记忆。
颜:是前鼻音,左边是“彦”,不是“产”,右边是“页”。
葡萄:两个字单读都读第二声,两个字连用时,“萄”可读轻点。
“沟、坡、棚、密、搭、够”几个生字,可用熟生加偏旁和部件组合法识记。
让学生自己分析记忆字形,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课文中有三个多音字:好客(hào),水分(fèn),钉(dìng)着。
写字教学。
“葡萄”两个字不容易写好,上边都是“艹”,下半部分要先外后里。
留、颜、棚、够:这4个字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三、教、学具: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四、教法: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
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3、出示课题:《葡萄沟》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听朗读。
(播放录音)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
(抽生读)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以我的口吻,为二年级上册11课《葡萄沟》设计了一份教案,期望通过这份教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1课《葡萄沟》。
本课主要介绍了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以及那里的葡萄种植和葡萄制品加工情况。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对葡萄沟的描述,以及对葡萄制品的加工方法的说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图片和音乐的形式,引入葡萄沟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
4. 课文讲解:教师讲解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以及对葡萄制品的加工方法的说明。
5. 实践练习:学生自选一种葡萄制品,进行制作,体验葡萄制品的制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葡萄沟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葡萄种植葡萄制品加工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画一画你心中的葡萄沟,并写一写你对葡萄沟的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需要加强,下一步要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去葡萄园,亲身体验葡萄的种植和采摘过程,加深学生对葡萄沟的理解。
这份教案,我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同时,我也期待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在教案中,我提到了以图片和音乐的形式引入葡萄沟的自然风光。
这个环节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葡萄沟这样的地方可能比较陌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难点: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朗读感悟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请班级里的小舞蹈家应天琦和郑桂芬小朋友给大家跳一跳新疆舞。
(播放音乐,学生也可自由地做动作。
)2、师: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葡萄沟》)学习生字“沟”。
二、初步感知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
2、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三、自主学习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⑴小老师领读生字。
⑵识字游戏一:摘葡萄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⑶识字游戏二:找朋友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
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好。
涂好后站起来轻轻地读几遍。
再指名读一读。
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⑹指导书写。
“沟、够”“密、蜜”⑺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出示地图:找找浙江、新疆;放大新疆的地图,找找吐鲁番。
2、出示词语,让学生给词语排排顺序。
吐鲁番在葡萄沟新疆的3、葡萄沟的水果很有名。
有哪些?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说话练习:用句式有……有……还有……4、指导朗读这一段。
5、小结。
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下堂课再带你们去葡萄园看看那里的风光。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通用14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篇1【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 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 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 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 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 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葡萄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理解文本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葡萄沟的自然景观、葡萄的生长过程、葡萄沟的民俗风情。
2. 语文知识:生字词的学习与积累,句子的结构及修辞手法。
3. 语文能力:朗读、理解、表达、合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2. 教学难点:葡萄沟的自然景观、葡萄的生长过程、葡萄沟的民俗风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铅笔、橡皮、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葡萄沟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课题分析:课文主要描述了葡萄沟的自然景观、葡萄的生长过程、葡萄沟的民俗风情。
3.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4. 教学重点与难点:葡萄沟的自然景观、葡萄的生长过程、葡萄沟的民俗风情。
5.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自然段,进行扩写。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朗读水平,作业完成情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第【1】篇〗葡萄沟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有关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
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重点指导“最”的结构和最后一笔,同时趁热打铁指导书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现在我们看看葡萄沟到底好在哪儿?课文共有几个自段?先标上序号,然后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2.自由读。
3.汇报三、再读读文,重点探究1.听完后师问: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板书好地方)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她好在哪儿?自己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2.完成练习:(出示)(1)葡萄沟在()。
(2)葡萄在()月份成熟。
(3)葡萄种在()。
(4)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去,有的运到(),制成葡萄干。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葡萄沟出产这么多水果,我们不得不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
(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2.学习第三句(1)引:那有谁喜欢秋季的葡萄沟呢?(2)先自己来读一读。
第11课《葡萄沟》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葡萄沟》位于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五单元,本课主要围绕葡萄沟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展开,详细内容涉及了葡萄的生长环境、品种、色泽、味道等方面,通过学习,让学生领略我国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增强对美好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物产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葡萄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吗?这里的葡萄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对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的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分析,讲解生字、生词。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小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葡萄沟的美景和物产。
6.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进行答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葡萄沟2. 板书生字、生词:坡、沟、湿、软、甜、香、城、医、病、医、治、痊、愈。
3. 画出课文结构图,标注重点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生词,每个写5遍。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葡萄沟的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画一幅葡萄沟的画。
作业答案:(1)略。
(2)葡萄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葡萄品种多样,色泽鲜艳,味道甜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1 葡萄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主要内容为《葡萄沟》。
在课堂上,我将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让学生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对葡萄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沟、葡”等9个生字,会写“产、区”等10个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结合学生的探究、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利用课件展示葡萄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葡萄沟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3. 课文理解(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葡萄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 朗读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我会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葡萄沟生字词:沟、葡、产、区……重点句子:这里的葡萄沟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葡萄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去了解更多的关于葡萄沟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葡萄沟》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葡萄沟新疆的吐鲁番,盛产葡萄。
那里有一条长长的葡萄沟,沟里种满了葡萄。
葡萄沟里的葡萄,品种很多,有玫瑰香、白葡萄、无核白、红地球……各种各样的葡萄,颜色鲜艳,味道香甜,让人垂涎欲滴。
秋天到了,葡萄成熟了。
一串串紫色的、绿色的、黄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像一颗颗晶莹的珍珠,闪闪发光。
人们把成熟的葡萄,摘下来,装进筐里,运到集市上去卖。
葡萄沟的葡萄,远近闻名,每年都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品尝美味的葡萄。
二、教学目标1.认识“沟、产、种、鲜、垂、欲、滴、串、晶、莹、闪、光、摘、筐、运、市、闻、名、观、光、尝”等18个生字,会写“沟、产、种、鲜、垂、欲、滴、串、晶、莹、摘、筐、运、市”等1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了解吐鲁番盛产葡萄,并能说出葡萄沟的葡萄的特点。
4.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葡萄。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吐鲁番盛产葡萄,并能说出葡萄沟的葡萄特点。
难点:1.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葡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实物葡萄。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吐鲁番葡萄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1)出示图片:美丽的葡萄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葡萄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葡萄的课文——《葡萄沟》。
(2)板书课题:葡萄沟2.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3. 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讲解生字的笔顺和结构。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4. 理解词语(1)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解释词语的意思。
(2)教师讲解词语的含义,并引导学生造句。
5. 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和感情。
(2)指名朗读课文,并进行评价。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准,最,吃个够"等词语和"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个句子.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第二段的四句话,体会葡萄的"多,美,甜".难点: 1,理解概括全文第四段的那句话,懂得"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理解"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等词语.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检测生字.认读组词说话.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请大家齐读.(板书葡萄沟)学了这一段,你对葡萄沟有什么了解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葡萄沟带给了你们这么深的感受,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它的.请大家打开书到第43页,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准备好了就开始吧!2,你觉得课文中的葡萄沟怎么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一问题.3,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4,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精读课文,感受好地方第二自然段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葡萄沟有这么多水果,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而叫葡萄沟呢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看一看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这里有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这里有一个,这里也有.啊!一个个凉棚.赶快钻进去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4,快抬头看,在茂密的枝叶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 这句话你还能感受到什么(颜色多)是呀!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红的像——白的像什么——紫的像什么——板书:美这么多的颜色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五颜六色) 那书上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呢看了下面这幅图,你就明白了.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怎么样现在谁说说你的看法.(五光十色不仅讲了葡萄的颜色,还讲了葡萄的光泽,所以在这里用它更合适.)(2)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出示第三句一大串一大串变红读读)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是什么样(贴一串葡萄,贴一大串葡萄,贴两大串葡萄)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背诵,填空.(出示:填空)(3)过渡:葡萄成熟的季节,我们来到葡萄沟随着维吾尔族的小朋友坐在庭院里,向山坡望去(茂密……凉棚),抬头看(葡萄一大串……美丽极了).(4)你猜维吾尔族的老乡们会怎么做(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5)那个句子在哪你能给大家读读吗(准,最,吃个够,从这些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要是这时候姚老师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你会怎么做(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我还没吃够,这位维吾尔族老乡,你会怎么做今天咱们这来了这么多的客人,如果你就是维吾尔族的老乡,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其他小朋友请听听他们怎么说的.看看他们怎么做的.(6)(送葡萄)那就赶快从黑板上摘一串葡萄送给他们吧!你们真是热情好客.板书:热情好客.客人们吃着香甜的葡萄,就请你们再介绍一下葡萄沟的葡萄吧,齐读第二自然段.这么多的葡萄,这么热情的老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5,第三自然段过渡:来到葡萄沟, 这么多可口的葡萄.我多想带回家让家人也尝尝啊!可是又怕路上坏掉.怎么办呢学生说.是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告诉我们,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里,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方便游客带回去品尝.这么甜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课文哪一段介绍了 (第三自然段)请你们齐读一遍.这一段里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大胆地提出来.老师的朋友正好也拍摄下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我们看了就可以解除疑惑了.我们来到了阴房里,这位老乡,请你来来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这儿就有从葡萄沟带回来的葡萄干,谁坐得好,老师就请他看一看,尝一尝,并说一说.指名朗读6,第四自然段我们对葡萄沟有了这么多的了解,到了葡萄沟,品尝了葡糖干,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出示中心句,这句话是谁说的(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听出了赞叹的语气.)说话训练:游客——夸奖地说——,主人——自豪地说——,外国人说:——......这么多人都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他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四,广告宣传,总结内容葡萄沟这么好,给我们留下了这么深的印象,你们想不想向全世界宣传它我听说葡萄沟的人们正在组织一支宣传小分队,刚好我们又从这篇课文里学到了这么多好词好句,不如就由我们来当队员向大家介绍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吧!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的方式夸夸葡萄沟这个好地方吧.齐读全文.小结:新疆的葡萄沟闻名海内外,它的确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老师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去,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维吾尔老乡的热情好客.像葡萄沟这样的人间仙境祖国各地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正等待着你们去称赞它,宣传它呢!今天的葡萄沟之旅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葡萄沟》教案一【课文特点】这篇课文介绍俺这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表达了作者热情赞美葡萄沟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俺国新疆吐鲁番怎样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训练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协助同学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俺国新疆有一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出产水果,被称为瓜果之乡,你们想知道是哪个地方吗?今天,俺们就到这个地方游览一番。
二、配乐范读课文边听边考虑:你喜欢这个地方吗?为什么?读后提示不懂的问题。
三、通过同学的质疑引出目标带着这些问题俺们来深入学习课文,同时俺们还要学习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比一比谁朗读得,谁背的最快。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2、看图或投影:突出人们对葡萄的喜爱。
3、怎样读才干读出这种喜爱呢?(练读──指读──齐读)过渡:葡萄沟出产那么多的水果,其中葡萄中外,为人们所喜爱,人们为什么喜爱葡萄呢?五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考虑:第二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同学讨论明确:(投影)第一句: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句:葡萄的枝叶茂密。
第三句:到了秋季,葡萄结和又多又好。
第四句:维尔吾尔族才乡拿葡萄热情待客。
2、比较句意,用取主舍次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⑴让俺们来看看这4句话讲了几个意思?(几句话算一个意思)⑵同学讨论明确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
第二个意思:葡萄枝繁叶茂且又多又好。
讨论过程中引导同学重点理解3、4句:⑶这两个意思中,哪是主要的呢?⑷俺们的归纳段的主要内容时要注意:在一个自然段当中会有几个意思,对理解课文内容作用大的就是主要的,仅仅是次要的,留下主要的,舍掉次的就是取主舍次,所以有主舍次的方法很容易概括出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⑸谁能用取主舍次法概括出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抓词语,谈理解:你人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先谈枝繁叶茂:像……绿色的凉棚。
再谈:一大串……一大串有……有……五光十色4、作者把葡萄的长势喜人,数量多,品种多写得栩栩如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你喜爱葡萄吗?下面俺人来看一段录相,一起欣赏这诱人的葡萄吧!请你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5、你们愿意,把这段背下来吗?打出投影;填空形辅助同学背诵。
6、小结学法:刚才俺们是依照怎样的读方法学懂这一段的呢?投影打出:一读:标句子,讲句意。
二读:哪几个句子讲同一个意思,共有几个意思。
三读:比较句意,有取主舍次的方法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四读:抓词语,谈理解。
五读:有语气。
过渡:这么好的葡萄收下以后怎么办呢?下面俺们就依照这个学习方法学习么三自然段。
六、学习第三自然段1、默读,标句子,想句意:第一句: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有的运到阴房制成葡萄干。
第二句: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像碉堡。
第三句:利用流动的热空气蒸发掉葡萄的水分,制成葡萄干。
第四句:这里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
2、比较句:取主舍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明确:联系上文和这段的几句话之间的关系来看,正是因为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甜,又是用阴房把它制成葡萄干的,所以葡萄干的颜色,味道甜,非常有名,因此第四句是第一段主要内容。
有取主舍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是:葡萄沟的葡萄干色鲜,味甜,非常有名。
3、有语气地朗读第三段:(练读──指读──评读──练读)过渡:面对这样一个地方,人想说什么呢?你们看看书上怎样说?七、学习第四自然段1、齐读第四自然段。
2、联系上文考虑::为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八、小结全文今天,俺们通过取主舍次确定了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领略了瓜果之乡葡萄沟的风光,尤其是那令人馋涎欲滴的葡萄和葡萄干,让俺们感受到了葡萄沟的魅力,对于这样一个好地方俺们怎么能不赞美它,喜欢它呢?九、让俺们带着这样的心情有语气地朗读全文盛产葡萄枝繁叶茂葡萄沟葡萄真是个好地方葡萄干色鲜味甜。
有名语文《葡萄沟》教案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学习“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
3、熟悉了解并练习用“······就像······”、“······有的······有的······”句型造句。
4、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写作。
教学重点:1、用学过的方法学习“盛产”“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由外到里的顺序进行写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课件、影音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昨天老师带大家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叫做··· ?2、那么谁愿意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3、既然葡萄沟给同学们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再次走进葡萄沟,再去看看这个美丽的地方!(板书课题“葡萄沟”)二、复习巩固:1、昨天我们学习了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现在谁能说说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盛产”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板书:盛产水果)3、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三、精读理解:(一)学习文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文)自由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这里的葡萄长得怎么样?”(指名回答,板书:葡萄枝叶茂密)1、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二句(出示课件)用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茂密”一词的意思,并回忆理解词语意思的三种途径。
(出示句子)学习感受比喻句“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并学习运用“······就像······”造句。
2、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三句(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这句话,初步感受葡萄成熟后的美。
(出示句子)同学们,老师这儿还有一个句子,你们看看哪个更好一点?为什么?(对比“一大串一大串”和“一大串”之间的区别)(齐读句子)课文利用了一个词语描写葡萄的颜色,是哪个词语?(板书:五光十色)和“五光十色”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为什么作者不用这些词语而要用“五光十色”?3、学习第二自然段第四句看到这么多诱人的葡萄,老师都忍不住想尝一口了,你们想不想尝一尝?(生:想!)那么维吾尔族的老乡会把葡萄给我们吃吗?(生:会!)你们怎么知道的?谁能用课文里的话回答老师?(指名回答)(出示句子)我们的老乡可真是···?(板书:老乡热情好客)(二)学习文章第三自然段过渡:有这么热情的老乡招待我们,美丽的景色我们也看了,好吃的葡萄我们也吃了,可是这么多的葡萄吃不完还能做成什么呢?(板书:葡萄干)1、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一句(指名读文)学习运用“······有的······有的······”句型造句(质疑文本)看到这句话你有哪些疑问?2、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二句(播放视频)初步了解晾房的样子。
(回归课文)在课文里找一找描写晾房的句子。
(出示课件,指名回答)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晾房是什么样子的?指导学生了解从外到里的描写顺序。
3、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三句(指名回答)谁思考过晾房为什么要修成这样?修成这样的好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另一个特点(板书:聪明能干)4、学习第三自然段第四句如此简便的方法制成的葡萄干又有什么特点呢?在文中找一找。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葡萄干的特点?(指名回答,板书:色鲜味甜非常有名)四、总结课文学到这里,大家觉得葡萄沟这个地方好不好呀?(生:好!)那谁愿意说一说你是从哪几个方面看出葡萄沟的好呢?(指名回答)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生:好地方!)(板书:好地方)那么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葡萄沟吧!(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五、回归课文,全班齐读全文六、作业:找个你感兴趣的地方,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从几个方面写一写它的特色。
语文《葡萄沟》教案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会认11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领略新疆吐鲁番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人民的喜爱之情。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葡萄沟的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位于我国东南部的宝岛台湾,领略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我国的一个省区,位于西北部的新疆,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有一个吐鲁番市,在吐鲁番市的东北部有一个的地方——葡萄沟。
(板书:葡萄沟)齐读课题。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二、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对照生字表圈出生字宝宝,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检查词语。
(1)(点击课件出示: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这三个词语是三个什么的名字?这三个地名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点击课件)中国地图,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师进行讲解。
(2)蜜桃,强调“蜜”的字形,下面是“虫”字(3)梯田,强调字音并利用图片认识梯田(4)出维吾尔族,强调“维”“吾”字音,利用图片了解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5)碉堡说记忆方法(6)认读所有字词,提示多音字“钉”3、指名分段读课文,4、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三、理解课文(一)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师小结描述: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但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那么多的酸甜可口、五光十色的葡萄可以让你吃个够,还能制成葡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