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线路第三章习题答案
- 格式:ppt
- 大小:699.50 KB
- 文档页数:87
电子线路第六版答案第三章在分析电路原理图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使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如“1+1”、“2+2”、“3+3”等;另一种是采用“等效电路模型”对电路进行求解。
“一元一次方程”和“等效电路模型”都属于()法。
A.线性方程模型 B.二次方程模型 C.一元二次方程模型 D.三次方程模型【答案】 C解析:线性方程模型又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二元组模型、二元线性方程模型(D)。
它通过“等效方法”求解不同二次方程在电子电路中不同参数下的取值。
C解析:数字电路由()所产生。
A.电子元件(C):单极性电路组成部件;另一个方向是正弦波噪声。
B解析:正弦波噪声指的是由一根频率为() Hz的谐振电源产生的波形中含有谐振频率低于() Hz或相匹配频率大于零的噪声。
1.在电路图中,电流I1是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它是由()所决定的。
A解析:电流I1是控制电路电源电压,其作用是使开关 B正常工作。
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电路原理图。
C解析:当I1在电路中正常工作时,开关 B是不工作的。
D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多步法”求解电路时的等效电路模型。
故选 B。
多步:当电路图出现不同的频率时,其对应的电压。
B解析:用“多步法”求解电路图现象时,应先选择相应的开关电路,然后再将其绘制到图中。
C解析:在分析电路时,可用“一元一次方法法”、“等效电路模型法”来对电路进行求解,其中对电路求出的变量就包括参数 I、参数 c等。
2.在对电路电路进行分析时,必须注意各参数及其取值关系:(1)参数关系:电感为零,电阻为无穷大。
滤波器的滤波电容为()电感为零,电阻为无穷小。
电感两端电压应等于零时电感电流可忽略不计。
(2)取值关系:电感为零;滤波器阻抗小于1Ω时,其最大电流取值为1Ω;阻抗为无穷大时,其最大电流取值为0Ω。
此外还要注意电感之间的耦合系数、电感线圈与电感之间的耦合系数感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耦合器与电感之间的耦合系数等。
滤波器与电感之间必须相互耦合,否则会产生共模谐振,从而引起噪声。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习题与答案第三章习题与答案3.1 问答题:1.什么是反馈?答:在电子线路中,把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反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的过程。
2.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正、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正反馈:反馈回输人端的信号加强原输入端的信号,多用于振荡电路。
负反馈: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削弱原输入端的信号,使放大倍数下降,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反馈极性的判断,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别。
通常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增加量时.我们定义其为正极性,用“+”表示。
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减少量时,我们定义其为负极性,用“-”表示。
首先假定输入信号某一瞬时的极性,一般都假设为正极性.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变化关系,导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通过反馈通路确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由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判别净输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凡是增强为正反馈,减弱为负反馈。
3.什么是电压负反馈?什么是电流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的判别方法,通常采用输出端短路法,方法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时,使输出电压等于零,如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如反馈信号仍能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这是因为电压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如输出电压为零,则反馈信号也为零;而电流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只有当输出电流为零时,反馈信号才为零,因此,在将负载交流短路后,反馈信号不为零。
4.什么是串联负反馈?什么是并联负反馈?如何判断?答: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输入端的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极性,要采用瞬时极性法。
3.2 填空题:1.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直流负反馈;如果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希望扩展频带,可以引入交流负反馈;如果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如果降低输比电阻,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模电第三章答案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自测题一、现有基本放大电路: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E.共漏电路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电路组成两级放大电路。
(1)要求输入电阻为1kΩ至2k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0,第一级应采用(A),第二级应采用(A)。
(2)要求输入电阻大于10MΩ,电压放大倍数大于300,第一级应采用(D),第二级应采用(A)。
(3)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Ω~200kΩ,电压放大倍数数值大于100,第一级应采用(B),第二级应采用(A)。
(4)要求电压放大倍数的数值大于10,输入电阻大于10MΩ,输出电阻小于100Ω,第一级应采用(D),第二级应采用(B)。
(5)设信号源为内阻很大的电压源,要求将输入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且Aui输出电阻Ro<100,第一级应采用采用(C),第二级应(B)。
二、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存在零点漂移的原因是(C、D)。
A.电阻阻值有误差B.晶体管参数的分散性C.晶体管参数受温度影响D.电源电压不稳(2)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C)。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3)选用差动放大电路的原因是(A)。
A.克服温漂B.提高输入电阻C.稳定放大倍数(4)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A),共模信号是两个输入端信号的(C)。
A.差B.和C.平均值(5)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将使单端电路的(B)。
A.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B.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C.差模输入电阻增大(6)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C)。
A.放大倍数的数值大B.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大C.带负载能力强三、电路如图T3·3所示,所有晶体管均为硅管,β均为200,rbb'200,静态时Uo1000,IiUBEQ0.7V。
试求:(1)静态时Tl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
(2)若静态时uO0,则应如何调节Rc2的值才能使uO0?若静态uO0V,则Rc2=?,电压放大倍数为多少?解:(1)T3管的集电极电流IC3(UZUBEQ3)/RE30.3mA静态时Tl管和T2管的发射极电流IE1IE20.15mA(2)若静态时uO0,则应减小Rc2。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1 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V t u V t u )60cos(4,)30sin(1021︒+=︒+-=ωω,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V t u )18030sin(101︒+︒+=ω V t u )9060sin(42︒+︒+=ω,其有效值为V U 07.72101==,V U 83.2242== ︒=︒-︒=150,15021021ϕϕ或︒=-=∆6021ϕϕϕ3.2 已知相量21421321,,322,232A A A A A A j A j A ⋅=+=++=+=,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304421234301j e j A ︒∠=⎪⎪⎭⎫ ⎝⎛+=604232142j A312232(21)(1)45A A A j j =+=+++=+=∠︒ 412443060169016A A A j =⋅=⨯∠︒+︒=∠︒=3.3 已知两电流 A t i A t i )45314cos(5,)30314sin(221︒+=︒+=,若21i i i +=,求i并画出相图。
解:A t i )9045314sin(52︒+︒+=,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1230m I A =∠︒,A I m︒∠=13552 总电流幅值相量为)135sin 135(cos 5)30sin 30(cos 221︒+︒+︒+︒=+=j j I I I mm m ︒∠=+-=++-=11285.453.480.1)2251(2253j jA t t i )112314sin(85.4)(︒+= 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3.4 某二端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相量为V 120220︒∠=U ,电流相量为A I︒∠=305 ,f=50H Z ,试确定元件的种类,并确定参数值。
解:元件的阻抗为449044305120220j IU Z =︒∠=︒∠︒∠==元件是电感,44=L ω,H L 14.05024444=⨯==πω3.5 有一10μF 的电容,其端电压为V )60314sin(2220︒+=t u ,求流过电容的电流i 无功功率Q 和平均储能W C ,画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模拟电⼦技术基础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谢红主编)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3-1 选择填空(只填a 、b 、c 、d)(1)直接耦合放⼤电路能放⼤,阻容耦合放⼤电路能放⼤。
(a.直流信号,b.交流信号,c.交、直流信号)(2)阻容耦合与直接耦合的多级放⼤电路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是。
(a.所放⼤的信号不同,b.交流通路不同,c.直流通路不同)(3)因为阻容耦合电路 (a1.各级Q 点互相独⽴,b1.Q 点互相影响,c1.各级Au 互不影响,d1.Au 互相影响),所以这类电路 (a2.温漂⼩,b2.能放⼤直流信号,c2.放⼤倍数稳定),但是 (a3.温漂⼤,b3.不能放⼤直流信号,c3.放⼤倍数不稳定)。
⽬的复习概念。
解 (1)a 、b 、c ,b 。
(2)a 、c 。
(3)a1,a2,b3。
3-2 如图题3-2所⽰两级阻容耦合放⼤电路中,三极管的β均为100,be1 5.3k Ωr =,be26k Ωr =,S 20k ΩR =,b 1.5M ΩR =,e17.5k ΩR =,b2130k ΩR =,b2291k ΩR =,e2 5.1k ΩR =,c212k ΩR =,1310µF C C ==,230µF C =,e 50µF C =,C C V =12 V 。
图题3-2(a)放⼤电路;(b)等效电路(答案)(1)求i r 和o r ;(2)分别求出当L R =∞和L 3.6k ΩR =时的S u A 。
⽬的练习画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并利⽤等效电路求电路的交流参数。
分析第⼀级是共集电路,第⼆级是分压供偏式⼯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1V 、2V 均为NPN 管。
解 (1)求交流参数之前先画出两级放⼤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题3-2(b)所⽰。
注意图中各级电流⽅向及电压极性均为实际。
第⼀级中b1I 的⽅向受输⼊信号i U 极性的控制,⽽与1V 的导电类型(NPN 还是PNP)⽆关,i U 上正下负,因此b1I 向⾥流,输出电压o1U 与i U 极性相同;第⼆级中b 2I 的⽅向受o1U 极性的控制,o1U 上正下负,因此b 2I 向⾥流,也与2V 的导电类型⽆关,或者根据c1I 的⽅向(由1c 流向1e )也能确定b 2I 的⽅向是向⾥流。
11.已知共基放大电路如题3-21图所示。
已知晶体管VT 的h fe =50,r bb’=50Ω,U BEQ =0.7V ,电路中的电容对交流可视为短路。
1.求静态工作点。
2.画出h 参数等效电路;求中频电压增益AU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分析:题3-21图电路为CB 组态放大电路。
在进行低频小信号分析时,可以使用CB 组态的h 参数模型,也可以使用比较熟悉的CE 组态的h 参数模型。
解: 方法一:1. 直流电路如题3-21图a 所示。
R L 3k Ω题3-21图V CC +12v题3-21图a2.利用CB 组态的h 参数模型进行交流特性分析。
交流等效电路如题3-21图b 所示。
方法二:1.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方法同方法一,略2. 利用CE 组态的h 参数模型进行交流特性分析。
交流等效电路如题3-21图c 所示。
()())V (75.32365.112)mA (03.050)mA (62.1)mA (62.165.151501)mA (65.1k 27.04)V (412301515E C CQ CC CEQ f eBQ EQ f e f e CQ E BE B CC B2B1B2B =+⨯-=+-==≈==⨯=+==-=-==⨯+=+=R R I V U h I I I h h I R U U I V R R R U CQ EQ题3-21图b+u o-+u i-()()()()bb'ie fe EQ ie ib fe fefb fe2626150150853Ω1.6585316.7Ω15111h r h I h h h h h h =++=++⨯====+-==≈-+()()()()E ib o c fb C L fb C L o U i e ib ib //16.7Ω//2k Ω16.5Ω3k Ω////13//38816.7i e r R h r R h i R R h R R u A u i h h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中频电压增益为输入电阻输出电阻10.共集放大电路如题3-19图所示。
第三章习题与答案3.1 问答题:1.什么是反馈?答:在电子线路中,把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以某种方式反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的过程。
2.什么是正反馈?什么是负反馈?放大电路中正、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正反馈:反馈回输人端的信号加强原输入端的信号,多用于振荡电路。
负反馈:反馈回输入端的信号削弱原输入端的信号,使放大倍数下降,主要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反馈极性的判断,通常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别。
通常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增加量时.我们定义其为正极性,用“+”表示。
假设某一瞬间信号变化为减少量时,我们定义其为负极性,用“-”表示。
首先假定输入信号某一瞬时的极性,一般都假设为正极性.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之间的相位变化关系,导出输出信号的瞬时极性;然后通过反馈通路确定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最后由反馈信号的瞬时极性判别净输入是增加还是减少。
凡是增强为正反馈,减弱为负反馈。
3.什么是电压负反馈?什么是电流负反馈?如何判断?答:根据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分为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
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压,称为电压反馈;凡反馈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称为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的取样方式的判别方法,通常采用输出端短路法,方法是将放大器的输出端交流短路时,使输出电压等于零,如反馈信号消失,则为电压反馈,如反馈信号仍能存在,则为电流反馈。
这是因为电压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比例,如输出电压为零,则反馈信号也为零;而电流反馈信号与输出电流成比例,只有当输出电流为零时,反馈信号才为零,因此,在将负载交流短路后,反馈信号不为零。
4.什么是串联负反馈?什么是并联负反馈?如何判断?答: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输入端的是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是负反馈。
判断反馈的极性,要采用瞬时极性法。
3.2 填空题:1.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直流负反馈;如果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希望扩展频带,可以引入交流负反馈;如果增大输入电阻,应引入串联负反馈;如果降低输比电阻,应引入电压负反馈。
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模电的第三章主要涉及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放大器的分类、放大器的增益计算、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等内容。
在学习模电的过程中,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工具。
下面将给出模电第三章习题的详细解答。
1. 问题: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
解答:电压放大倍数Av的计算公式为Av = Vout / Vin,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压。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计算。
2. 问题:计算共模抑制比CMRR。
解答:共模抑制比CMRR的计算公式为CMRR = 20log10(Ad / Ac),其中Ad为差模增益,Ac为共模增益。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3. 问题:计算输入阻抗Zin。
解答:输入阻抗Zin的计算公式为Zin = Vin / Iin,其中Vin为输入电压,Iin为输入电流。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4. 问题:计算输出阻抗Zout。
解答:输出阻抗Zout的计算公式为Zout = Vout / Iout,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Iout为输出电流。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5. 问题:计算最大输出功率Pmax。
解答:最大输出功率Pmax的计算公式为Pmax = Vout^2 / (4Rl),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Rl为负载电阻。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加深对模电第三章内容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便能够正确设计和分析模拟电路。
同时,通过解题过程,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模电作为电子工程的重要学科,对于电子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各章节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半导体器件【练一练1】1. 导体绝缘体2. N P3. 电子空穴4. 空穴电子5. 电子空穴6. 正负7. 单向导电导通截止【练一练2】1. 正向;反向;0.7V;0.2V2. 最大整流电流IF;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R3. 硅,锗;点接触型,面接触型;N;硅;整流4. 小;大5. R=U/I;也要改变【练一练3】1. 发射;基; 集电,e;b; c2. 正向,反向3. 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4. 集电结,发射结5. PNP;NPN;NPN;PNP6. 发射;集电;基;发射;集电7. I E=IB+IC;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8. 基极;集电极;微弱;较大9. 反向;反向;零10. 正向;正向;零【习题1】一、选择题1.a2.c3.b4.c 5.c 6.C 7.b 8.b 9.b 10.a 11.c 12.c三、问答题14. 从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看,导通电压低的为诸管,导通电压高的为硅管。
16. 晶体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的实质是用微弱的电流控制较大的电流。
晶体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必须给它的各级加上适当的电压,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18. 用万用表欧姆挡置“R×100Ω或R×1kΩ”处,将红、黑表笔对调分别接触二极管两端,表头将有两次指示。
若两次指示的阻值相差很大,阻值大的那次红笔所接为正极,黑笔所接为负极。
19. 因为在测量阻值时,为使测试棒和管脚接触良好,用两只手捏紧进行测量,相当于给所测元件并联一个人体电阻,所以测量值比较小,认为不合格,但用在设备上却工作正常。
20.(a)截止区(b)放大区 (c) 饱和区第二章放大电路【练一练1】1. 180o;放大器的倒相作用 2. 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 3. 发射极;基极;发射极;集电极;电流;电压 4. 隔直流作用;交流 5. 发射结;集电结6. 不能放大交流信号的电路为(a )、(b )、(c )、(f )能放大交流信号的电路为 (d )、(e ) 【练一练2】1. 没有输入信号;估算;图解2. I BQ 、I CQ 和U CEQ3. 减小;增加4. 右移5. 陡6. 晶体管的特性曲线;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 【练一练3】1. 倒相;反相器2. 特性曲线;输入电阻;输出电阻3. 输入电阻;r be4. 输出电阻;r o5. LR '1;陡一些;R ’L =R C //R L 6. 大;小 7. 直流负载线的中心 8. 短【习题2】 一、选择题1. b2. a3. b4. c5. b6. c7. c 二、计算题8.I BQ =11 A ,I CQ =0.9mA ,U CEQ =4.2V ,A u = –61,r be =2640 ,r o =2k ; 9.I CQ =3mA ,U CEQ =6V ;10.r i =1668Ω,r o =2kΩ,A u = –72;第三章 含负反馈的放大电路【练一练1】1. B2.B3.A4.C5.C6.A ;B ;B ;B7. 图3.2-11所示电路中,通过R3和R7引入的是: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通过R4引入的是: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章3.2 电路如题图3.2所示,12100e e R R ==Ω,BJT 的100β=,0.6BE U V =,求:(1)静态工作点Q (111B C CE I I U 、、);(2)当120.01V,0.01V i i u u ==-时,求输出电压12o o o u u u =-的值;(3)当12c c 、间接入负载电阻 5.6k L R =Ω时,求o u 的值;(4)求电路的差模输入电阻id r 、共模输入电阻ic r 和输出电阻o r 。
解:(1)由于发射极为恒流源,所以:C1E111mA 2I I I ===恒;C1B11mA 10μA 100I I β===; 静态电路中取120i i u u ==,120.6V E E BE U U U ==-=-; 所以,CE1CC C1C1E15V U V I R U =--=(其中E1U 可以忽略,则CE1 4.4V U =)。
(2)差动放大电路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有()()c1ud be1e1be1100 5.643.321+ 2.8261010.126200+1+100 2.826k 1R A r R r ββ-⨯⎧==-=-⎪++⨯⎪⎨⎪=⋅=Ω⎪⎩;而120.02V id i i u u u =-=故输出0.8664V o ud id u A u =⋅=-。
(3)当接入负载电阻L 5.6k R =Ω时:()L c1ud be1e1//1001.8667214.441+ 2.8261010.1R R A r R ββ⎛⎫- ⎪⨯⎝⎭==-=-++⨯; 14.440.020.289V o ud id u A u =⋅=-⨯=-。
(4)()[]1212 2.82610110025.852k id be e r r R β=++=⨯+⨯=Ω⎡⎤⎣⎦; ()11210M 2ic be e r r R β=++⋅Ω⎡⎤⎣⎦;1211.2k od c r R ==Ω。
模电第三章课后题答案模拟电路第三章课后题答案1. 什么是直流偏置?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直流偏置?直流偏置是指在放大器电路中为信号输入提供一个基准电压或偏置电压的方法。
常用的直流偏置方法有四种:固定偏置、可调偏置、恒流源偏置和共射极稳压偏置。
2. 什么是共模反馈?可以用来做什么?共模反馈是指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反馈电路送回放大器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加的一种反馈方式。
它可以用来降低输出的共模干扰、提高放大器的直流稳定性和增大输出阻抗等。
3. 论述共源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大小与管子的参数关系。
共源放大器输入电阻Ri与管子的参数关系为Ri=rd//rds。
其中rd和rds 分别为管子的内阻和漏极电阻,它们与管子的型号有关,可以通过数据手册或参数表找到。
4. 怎样理解源极负载共源放大器的“驱动能力”?源极负载共源放大器的“驱动能力”是指它可以驱动的负载电阻的大小。
它与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关,当放大器处于饱和状态时,它的驱动能力较强;当放大器处于截止状态时,它的驱动能力较弱。
5. 什么是运放的输入失调?有什么影响?运放的输入失调是指运放输入端的两路信号不对称,产生一个微小的偏置电压,从而影响运放的放大能力和输出的准确性。
其影响包括:增大输出的偏置电压、降低放大增益和导致失真等。
6. 什么是偏压稳定度?如何提高?偏压稳定度是指放大器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通常用温度系数来表示。
它可以通过采用合适的偏压电路设计、选用稳定性好的元器件、合理布局和散热等方式来提高。
7. 什么是负反馈?有哪些优点?如何设计?负反馈是指将部分输出信号送回放大器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减的一种反馈方式。
它的优点包括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降低失真、增加带宽和减小输出阻抗等。
负反馈的设计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反馈网络的参数,通过计算和仿真实现。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3章习题答案(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3章 习题1. 概念题:(1)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或场效应管起的作用就是 将一种形式的电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电量 。
(2)电源的作用是 为能量转换提供能源 ,如果离开电源,放大器可以工作吗( 不能 )(3)单管放大器的讲解从电容耦合形式开始,这是因为 阻容耦合放大器设计和计算相对来说要简单点 ,如果信号和负载直接接入,其 工作点 的计算将要复杂的多。
(4)在共射放大器的发射极串接一个小电阻,还能认为是共射放大器吗( 能 )在共集放大器的集电极串接一个小电阻,还能认为是共集放大器吗( 能 )(5)在模电中下列一些说法是等同的,(A 、C 、F )另一些说法也是等同的。
(B 、D 、E )A. 直流分析B. 交流分析C. 静态分析D. 动态分析E. 小信号分析F. 工作点分析(6)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信号电压和电流的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而交流信号却能在放大电路中通过并获得放大,这是因为 放大器输出端获取的交流信号其实就是电流或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
(7) β大的三极管输入阻抗 也大 ,小功率三极管的基本输入阻抗可表示为EQTbb'be I U )1(r r β++≈。
(8)画直流通路比画交流通路复杂吗(不)在画交流通路时直流电压源可认为短路,直流电流源可认为开路,二极管和稳压管只考虑其动态内阻即可。
(9)求输出阻抗时负载R L必须断开,单管放大器输出阻抗最难求的是共集电极放大器,其次是共源放大器。
(10)对晶体管来说,直流电阻指晶体管对所加电源呈现的等效电阻,交流电阻指在一定偏置下晶体管对所通过的信号呈现的等效电阻,对纯电阻元件有这两种电阻之区分吗(无)(11)在共射级放大器或共源放大器中,电阻R C或R D的作用是把电流I C 或I D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案内容:第三章习题解答3-1放大器功率放大倍数为100,问功率增益是多少分贝?答:由G P=10lgA P,得G P=10lg100=10×2=20dB。
3-2 假如输入电压为20mV,输出电压为2V,问放大器的电压增益是多少分贝?答:因为A V=V O/V i=2V÷20mV=2000÷20=100,而G V=20lgA V所以G V=20lg100=40 dB。
3-3 假如输入信号电压为V i=0.02V,电流I i=1.0mA;输出电压V O=2V,电流I O=0.1A。
问放大器的电压、电流增益和功率增益各为多少分贝?答:因为A V=2V÷0.02V=100,A i=0.1A÷1mA=100÷1=100,Ap=A V×A i=104所以G V=20lgA V=20lg100=40 dBG i=20lgA i=20lg100=40 dBG P=10lgA P=10lg104=40 dB3-4 电压增益是-60dB,试问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是多少?该电路是放大器吗?答:由G V=20lgA V得A V=10(GV/20)=10(-60/20)=10-3=0.001。
该电路不是放大器而是衰减器。
3-5 画出由PNP型管接成的共发射极交流放大电路,并标出静态电流方向和静态管压降(V CEQ)的极性。
答:PNP型管接成的共发射极交流放大电路如右图所示。
静态管压降(V CEQ)的极性为上负下正。
3-6 什么是“非线性失真”?放大电路为什么要设置适宜的静态工作点?答:因为放大电路本身的非线性所造成的输出信号波形失真称为非线性失真。
放大电路假如不设置适宜的静态工作点,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使晶体三极管进入饱和区或截止区,产生非线性失真。
所以放大电路必须设置适宜的静态工作点。
3-7 用图3.0.1所示方法调整静态工作点有什么错误?应如何改正?画出准确的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