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复习题

中药复习题

中药复习题
中药复习题

第一次试题

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 B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植物名实图考》

2.《新修本草》成书于( C )

A.汉代 B.隋代 C.唐代D.宋代 E.明代

3.《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 BC )

A.草本、木本两类 B.有毒、无毒两类 C.上、中、下三品 D.动物、植物两类 E.生熟两类4.《本草纲目》载药( A )

A. 1892种 B.921种 C.365种 D.850种 E.374种

5.《本草纲目》的作者( C )

A.苏敬 B.陶弘景 C.李时珍 D.张仲景 E.赵学敏

6、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 B )

A.相恶

B.相杀

C.相畏

D.相使

E.相须

7、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B )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白芷

C、海藻反甘草

D、细辛反藜芦

E、藜芦反丹参

8、中药性能的内容不包括:( A )

A、形色

B、性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

9、胶类药应当:( D )

A.先煎

B. 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0、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C )

A.苦味B.甘味C.辛味D.咸味E.酸味

三、多选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 AD )

A、整体观念

B、五行学说

C、经络学说

D、辨证论治

E、阴阳学说

2、甘味的药物作用为:( ABC )

A、能补

B、能缓

C、能和

D、能散

E、能收

3、中医理论形成时期,其代表性著作有:( A )

A.黄帝内经B.难经C.脉经D.针炙甲乙经E.神农本草经

4、以下不属于配合禁忌的是( B )

A.相反B.相畏C.十八反D.十九畏E.相恶

填空题

1、中药的五味是指______、___甘___、___酸___、__苦___、__咸___。

2.下列药物入汤剂的特殊煎法是:石膏应_____包煎____;薄荷应后下

3.我国已知最早的本草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4.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或热。

第二次试题

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 E )

A.《中国药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D.企业的标准 E.《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2.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是( D )

A.研究中药的采收季节和品质 B.研究中药的栽培 C.研究中药的采集加工 D.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E.研究中药的运输贮藏

3.“四大怀药”中没有( C )

A.牛膝 B.菊花 C.元胡 D.地黄 E.山药

4.“浙八味”中没有的( B )

A.玄参 B.党参 C.麦冬 D.白术 E.白芍

5.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B)

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

B.花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期

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

D.果实成熟期

E.种子成熟期

6.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常( C )

A.切片 B.干燥 C.蒸、煮、烫 D.发汗 E.熏硫

7.《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规定,用“干燥”表示( B )

A.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B.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C.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

D.需短时间干燥的E.需及时干燥的

8.《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到所取重量的( A )

A.千分之一 B.万分之一 C.百分之一 D.十分之一 E.十万分之一

9.《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鉴别”项是指(A )

A.鉴定中药质量优劣的方法 B.测定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C.测定中药用水溶性或醇溶性物质的含量D.鉴定中药真实性的方法 E.对中药的纯度测定的方法

10.《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的“检查”项是指(E)

A.测定生药真实性的方法 B.对生药的安全、有效、均一与纯度进行测定的方法

C.测定生药主成分的含量 D.检查有无杂质 E.检查生药各项指标是否药典规定

11.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B )

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生药 B.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C.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 D.适合于各种药材 E.适合于果实类生药

12.中药取样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用量的(B)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13.下列哪项不是中药的取样原则(C )

A.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B.100至1000件,按5%取样C.超过1000件的,按1%取样D.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E.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14、生地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C)

A.降低毒性B.提高疗效C.改变药物性能D.便于服用E.以上均不是

15、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的炮制方法称为(D)

A.炒焦B.炒黄C.煨法D.炙法E.煅法

三、多选题

1、中药鉴定常用的四大鉴别方法是( ABCD )

A.来源鉴定

B.性状鉴定

C.显微鉴定

D.理化鉴定

E.粉末鉴定

2、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为 ( AB )

A.中国药典B.部颁标准C.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卫生厅批准的地方药品标准D.中药鉴定的有关参考文献E.当地政府制定的药品标准

3、药材呈团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皮孔横长,切断面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气微,味微苦涩。此药材是:(A )

A、大黄

B、何首乌

C、牛膝

D、川牛膝

E、白芍

4、呈长圆柱状,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的有棕褐色的毛状残存叶基。气特异,味微甘。此药材是:( D )

A、川芎

B、白芷

C、柴胡

D、防风

E、龙胆

5、具有“铜皮铁骨”、味先苦而后微甜的中药是( B )。

A.人参

B.三七

C.西洋参

D.牛黄

E.巴戟天

6、木香的主产地是(E )

A.广西 B.山西 C.四川 D.西藏 E.云南

7、党参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习称(A )

A.狮子盘头 D.芦头 C.蚯蚓头 D.珍珠盘 E.云头

8、“疙瘩丁”是形容哪种药材的性状特点( E )

A.川木香 B.白术 C.党参 D.白及 E.白芷

9、当归的气味为(B )

A.有香气,味苦 B.香气浓郁,味甘、辛、微苦 C.有香气,味酸

D.气微,味苦 E.气微,味辣

10、粉性强的药材是(D )

A 当归

B 远志

C 巴戟天

D 防己

E 柴胡

附子的来源是(D )

A.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主根 B.毛茛科植物北乌头侧根的加工品

C.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主根 D.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E.毛茛科植物草乌的主根

11、何首乌“云锦花纹”的存在部位为(A )

皮部 B.栓内层 C.韧皮部 D.髓部 E.木部

12、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药材是( C ),

A. 三七

B. 川芎

C. 当归

D. 独活

12、扁圆柱形,木部坚硬,断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且具有补肾阳的作用的是( B )

A.熟地 B.巴戟天 C.附子 D.何首乌

13、商品规格有(黑顺子)、(白附片)、(盐附子)、(淡附片)

判断题:春三七质量好于冬三七(错)

1、断面可见“星点”的是( A )。

A.大黄的根茎

B. 三七的根

C.何首乌的根茎

D.何首乌的根

E.牛膝的根

2、断面具有“朱砂点”特征的药物是( A )

A、苍术

B、山药

C、防风

D、广藿香

E、附子

3、新鲜使用的中药有( B )

A.麻黄 B.地黄 C.肉桂 D.郁金 E.白及

4、川芎的形状为(C )

A.圆柱形 B.圆锥形 C.结节状拳形团块 D.细长条形 E.须根状

5、髓部有异常维管束的中药是( D )

A,牛膝 B.商陆 C.何首乌 D.大黄 E.川牛膝

6.白术的形状是( D)

A.圆柱形 B.圆锥形 C.卵圆形 D.不规则肥厚团块 E.纺锤形

7.除哪项外均为茅苍术的性状特征(A )

A.呈疙瘩块状 B.表面灰棕色 C.质坚实

D.断面黄白或灰白色,散有“朱砂点”,久置可析出白毛状结晶

E.香气特异,味微甘,辛苦

8.地黄的主产地是(A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江苏 E.山东

9.伪品大黄在紫外灯下显( E)

A,黄色荧光 B.紫红色荧光 C.棕色或红棕色荧光D.蓝色或灰蓝色荧光 E.蓝紫色荧光10“鹦哥嘴”或“红小辫”是形容哪个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A)

A.天麻 B.知母 C.防风 D.黄精 E.白及

多选题

1.麦冬的性状特征有(ABCDE )

A.块根呈纺锤形,两端略尖

B.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皱纹

C.质柔韧

D.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E.气微香,味甘,微苦

2.大黄根茎断面有( AD )

A.星点 B.朱砂点 C.黄白色小点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D.锦纹 E.云锦花纹

3.天麻的性状鉴别特征是( ABCE)

A.呈长条形或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

B.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另一端有自母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瘢痕

C.表面黄白色,具环节,有点状突起排列而成的多轮横环纹

D.质坚实,断面具棕黑色光泽 E.气特异,味甘

4.大黄的来源为( ABDE )

A.蓼科植物 B.原植物有药用大黄 C.原植物有波叶大黄 D.原植物有唐古特大黄 E.原植物有掌大黄判断题:

1.天麻中“春麻”品质好于“冬麻” (错)

2.麦冬和天冬都属于补阴药。(对)

3.天麻常见的伪品是马铃薯、大丽菊和紫茉莉。(对)

4.地黄的道地产区是湖南(错)应为河南

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

地黄(鲜地)、(生地)、(熟地)

复习3

1、断面角质样,具有明显放射状纹理的药材是( C )

A 党参

B 葛根 C白芍 D 黄芪 E甘草

2、红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药用根

B、表面红棕色,半透明

C、蒸后干燥

D、断面淡黄白色,粉性

E、主根下部有2~3条扭曲的支根

3、味连的特征为( A )

A.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 B多单枝,较细小,弯曲

C,多单枝,较粗壮,“过桥”长 D.长圆柱形,外皮易脱落,断面粉性

E.长圆柱形,有分枝,表面环节明显,味淡

4、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C )

A、菊花

B、麻黄

C、川贝母

D、杜仲

E、板蓝根

5、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的药物是(C)

A、紫草

B、玄参

C、生地

D、熟地

E、黄芩

多选题

1、味极苦的药材是( ABDE )

A.山豆根 B.苦参 C.北沙参 D.黄连 E穿心莲

2、甘草的性状特征为( ABCDE )

A.圆锥形 B.外皮红棕色、暗棕色或灰褐色 C.横断面纤维性,有裂隙

D.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 E.气微,味甜而特殊

A.“肚脐眼”

B.“过桥”

C. 金井玉栏

D.怀中抱月

E.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1. 黄连 ( B )

2. 天麻 ( A )

3. 川贝母 ( D )

4. 黄芪 ( C )

5. 山参 ( E )

A.人参

B.北沙参

C.巴戟天

D.当归 E、麻黄

6. 属于补血药的是( D )

7. 属于补气药的是( A )

8. 属于补阴药的是( B )

9. 属于补阳药的是( C )

复习4

1.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 C )

A周皮 B木栓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C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D落皮层

E韧皮部以外的部分

2.厚朴酚具有哪种作用( B )

A镇静 B抗菌 C解痉 D退热 E镇痛

3.“川黄柏”来源于芸香科哪一种植物的树皮( D )

A黄檗 B 酸橙 C 橘 D黄皮树 E 川椒

4.水浸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的药材是( A )

A秦皮 B合欢皮 C牡丹皮 D厚朴 E 桑白皮

5.厚朴来源于( B )

A芸香科植物 B木兰科植物 C木樨科植物 D桑科植物 E樟科植物

6.纤维性强,难折断,纤维层易成片地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扬,该药材为( B )A秦皮 B桑白皮 C牡丹皮 D合欢皮 E肉桂

7.折断时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的药材是( C )

A肉桂 B厚朴 C杜仲 D桑白皮 E秦皮

8.秦皮来源于( A )

A木犀科 B芸香科 C 五加科 D茄科 E木兰科

9.地骨皮来源于( D )

A桑科桑的根皮 B木犀科白蜡树的根皮 C萝摩科杠柳的根皮

D茄科枸杞的根皮 E五加科细柱五加的根皮

10.石细胞胞腔中含胶丝团块的中药材是( B )

A黄柏 B杜仲 C厚朴 D秦皮 E肉桂

11、厚朴加工方法是( B )

A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外皮后晒干

B沸水中微煮后,堆置土坑里“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

C按各种规格修整或置“桂夹”内压制成型

D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堆置草内“发汗”至内表面呈紫褐色

E剥取一部分树皮,晒至半干,压平

多选题

1.产地加工需“发汗”的药材有(ABD )

A厚朴 B玄参 C太子参 D杜仲 E生地黄

2.皮类药材中内表面可见发亮的小结晶的药材是( AD )

A厚朴 B黄柏 C肉桂 D牡丹皮 E杜仲

3.内表面为紫色、紫棕色的药材是( BD )

A黄柏 B杜仲 C秦皮 D厚朴 E牡丹皮1 .习称“红藤”的药材是(C )

A鸡血藤 B钩藤 C大血藤 D苏木 E降香

复习5

2 .川木通来源于哪一科植物( B)

A木通科 B 毛莨科 C马兜铃科 D防已科 E豆科

3 、钩藤来源于哪科植物( C )

A 茄科 B桔梗科 C茜草科 D唇形科 E藤黄科

4、来源于木通科的药材是( D )

A络石藤 B沉香 C钩藤 D大血藤 E海风藤

5、大血藤的断面特征为(B )

A髓部偏向一侧 B皮部红棕色,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

C红棕色皮部与黄白色木部交互排列成3~8轮半圆形环 D形成层环呈多角形 E 皮部厚,有棕色油点6、鸡血藤的性状鉴别特征不包括(A )

A扁圆柱形 B表面灰棕色,有纵沟 C质坚硬

D断面红褐色的皮部与淡红色木部排列成数轮半圆形环 E气香特异

8、沉香药用部位来源于瑞香科白木香的( D)

A边材 B茎髓 C 腐烂的心材 D 含树脂的心材 E茎藤

9、木通和川木通为()

A同科同属不同种植物 B同科不同属植物 C不同科植物 D同种植物E同种不同变种或不同变型10、具有偏心性髓部的茎木类药材是(B )

A大血藤 B钩藤 C鸡血藤 D川木通 E关木通

11、维管束异型的茎木类药材是(C )

A.川木通 B.鸡血藤 C.大血藤 D.钩藤 E.肉桂

12.平整的横断面皮部呈红棕色环状,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黄白色,有细孔(导管),射线红棕色,有此特征的茎木类药材是( B )

A.沉香 B.大血藤C.钩藤 D.川木通E.肉桂

13.通草的药用部位为( D )

A.心材 B.茎 C.全草 D.茎髓 E.叶复习6

1、金银花的花粉粒为( A )。

A. 球形,黄色,外壁具细刺状突起

B. 略呈三角形

C. 圆球形,表面近光滑

D. 类球形,外壁有条状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E. 类圆形、椭圆形,外壁有刺状突起

2、西红花的入药部位是( D )

A花柱 B 雌蕊 C雄蕊 D柱头 E花丝

3、进口的药材是( A )

A、番泻叶

B、洋金花

C、菊花

D、旋覆花

E、艾叶

4、金银花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表面黄白色,均无毛 B 主要以花蕾入药 C主产河南、山东

D 味淡、微苦

E 别名二花

5、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的干燥( D )

A花蕾 B花 C头状花序 D未开放的头状花序 E花冠

6、西红花为哪科植物( B )

A 香蒲科 B鸢尾科 C忍冬科 D菊科 E豆科

7、取药材少许,浸入水中,散出橙黄色色素呈直线下降,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是( B )

A金银花 B西红花 C菊花 D款冬花 E槐花

8、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具光泽的长绒毛,内表面无毛,有此特征的花类药材是( D )

A.丁香

B.金银花

C.菊花

D.辛夷

E.洋金花

9、习称“连三朵”的药材是( A )

A 款冬花 B金银花 C洋金花 D菊花 E西红花

10、药用部位为菊科花蕾的药材是(B )

A 菊花 B款冬花 C 金银花 D 西红花 E红花

11、下列哪种花类药材具油室( A )

A丁香 B西红花 C红花 D菊花 E洋金花

12、来源于同科植物的是( B )

A、菊花与槐花

B、旋覆花与艾叶

C、关木通与川木通

D、红花与西红花 E广防己与防己

13、药用部位为菊科管状花的药材是( A )

A 红花

B 菊花

C 金银花

D 辛夷 E西红花

14、表面密被茸毛的药材是( A )

A、辛夷

B、洋金花

C、菊花

D、款冬花 E 番泻叶

15、槐花来源于豆科植物槐的干燥( C )

A 花萼 B花蕊 C花蕾及花 D花冠 E花序

16、金银花主产于( B )

A湖北及湖南 B山东及河南 C四川及安徽 D四川及湖北 E江苏及浙江

17、花头(头状花序)撕开后,有白色丝状绵毛的花类药材是( C )

A.槐花 B.辛夷 C.款冬花 D.菊花 E.红花

18、西红花的来源是(C )

A.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序 B.菊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

C.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D.鸢尾科植物红花的干燥柱头

E.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花序

19、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绒毛,该药材是( C )

A辛夷 B槐米 C金银花 D丁香 E款冬花

20、下列哪种药材既具有两种腺毛,又具两种非腺毛( D )。

A.番红花

B.红花

C.丁香

D.金银花

E.辛夷

21、.花粉粒呈三角形的药材是( B )。

A.蒲黄

B.丁香

C.辛夷

D.菊花

E.西红花

二、多选题

1、河南主产的是( ABCE )

A、金银花

B、红花

C、菊花

D、白芷

E、山药

2、药用花粉的是( BC )

A 丁香 B蒲黄 C 松花粉 D 夏枯草 E 芫花

3、以花蕾入药的药是( ACE )

A丁香 B红花 C槐米 D番红花 E金银花

4、西红花特征中错误的是( ADE )

A、水泡后水液为红色

B、药材呈线形,暗红色

C、入水膨胀呈长喇叭状

D、药用花柱及柱头

E、主产河南、浙江等地

5、具有明显香气的药材是( ABCD )

A厚朴 B辛夷 C艾叶 D肉桂 E番泻叶

6西红花主产于( ACDE )

A希腊 B埃及 C印度 D西班牙 E法国

7、、以头状花序入药的药材有( BC )

A红花 B菊花 C款冬花 D槐花 E金银花

8、金银花主要成分有( ABCDE )

A黄酮类 B 皂甙 C异绿原酸 D挥发油 E绿原酸

9、来源于豆科的中药有( ABDE )

A 苏木 B槐米 C金银花 D番泻叶 E鸡血藤

10、以下花类生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有( ABCE )

A.辛夷 B.金银花 C.丁香 D.红花 E.槐米

4.肉桂的商品规格有( BCDE )

A桂皮 B桂碎 C板桂D企边桂 E桂通

复习7

1.金钱草为( C )

A 木犀科植物过路黄的全草

B 报春花科聚花过路黄的全草

C 报春花科过路黄的全草

D 唇形科活血丹的全草

E 伞形科破铜钱的全草

2.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 A )

A、江苏省

B、江西省

C、安徽省

D、河南省

E、湖南省

3.广藿香的性状特征是( C )

A 茎方形,表面无毛,中实

B 茎方形,表面无毛,中空

C 茎方形,表面密被柔毛,中实

D 茎近圆形,密被柔毛,中空

E 茎圆柱形,表面无毛,中实

4.穿心莲性状的最主要鉴别特征是( E )

A 茎方形

B 断面有髓

C 质脆,易折断

D 叶对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

E 气微,味极苦,经久不减

5 下列植物属于菊科的是( B )

A、广藿香

B、蒲公英

C、麻黄

D、薄荷

E、穿心莲

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唇形科草本植物的特点(E)

A、茎方形、叶对生

B、多具腺鳞、腺毛和直轴式气

C、多含有挥发油孔

D、内皮层大多明显木质

部于四角处发达 E、髓不明显

7麻黄的采收期为( C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四季均可采

多选题

1.下列何种药材含有挥发油( BCE )

A 茵陈

B 广藿香

C 荆芥

D 穿心莲

E 薄荷

2.穿心莲与广藿香、薄荷的最主要区别是( ABD ) A 味极苦 B 含钟乳体 C 气孔直轴式 D主成分为二萜内酯 E 有腺鳞

3.金钗石斛为( ABCD )

A 兰科

B 扁圆柱形.节明显

C 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

D 质硬而脆.断面较平坦

E 味苦

4. 味极苦的中药有( ABCD )

A、黄连

B、黄柏

C、山豆根

D、穿心莲

E、马钱子

5. 生药麻黄的原植物包括( BCD )

A、丽江麻黄

B、草麻黄

C、木贼麻黄

D、中麻黄

E、木贼

6. 麻黄主要含有下列成分 ( ABDE )

A、麻黄碱

B、伪麻黄碱

C、黄酮

D、鞣质

E、挥发油

7麻黄药材质佳者应是( ABCD )

A、外色淡绿或黄绿色

B、内心红棕色

C、手拉不脱节

D、味苦涩

E、干燥中空

复习8

单选题:

1下列哪种中药不是以种子入药的( D )

A.沙苑子 B.车前子 C.决明子 D.补骨脂 E.莱菔子

2、下列药材中除哪项外,均以果皮入药( E )

A.大腹皮、瓜蒌皮 B.罂粟壳、石榴皮 C.桔红、陈皮 D.葫芦瓢、西瓜皮 E.枳壳、枳实

3、种子略呈圆肾形而稍扁,两面略凹陷,边缘一侧凹入处具明显的圆点(种脐)。表面光滑,绿褐色至灰褐色,

质坚硬,除去种皮,可见淡黄色子叶2片,胚根弯曲,味淡,嚼之有豆腥气.它是( D )

A.天仙子 B.补骨脂 C.葫芦巴 D.沙苑子 E.决明

4、槟榔的错入组织是( C )

A.种皮伸入内胚乳中 B.外胚乳伸入内胚乳中 C.种皮和外胚乳的折合层不规则伸入内胚乳中 D.种皮伸入外胚乳中 E.胚乳伸入子叶中

5、槟榔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C )

A.鞣质 B.槟榔红 C.槟榔碱 D.槟榔次碱 E.去甲基槟榔碱

6、具有错入组织的中药有( B )

A.枳实B.槟榔C.菟丝子D..补骨脂E.枳壳

配对题

A.橘络 B.陈皮 C.绿豆衣 D.肉豆蔻衣 E.莲子芯

(B )1、以果皮入药的是

(A )2、以中果皮部分的维管组织入药的是

(C )3、以假种皮入药的是

(D )4、以种皮入药的是

(E )5、以去子叶的胚入药的是

A.补骨脂 B.砂仁 C.槟榔 D.决明子 E.五味子

(C )6 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的药材是

(E )7 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化合物的药材是

(B )8 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成分的药材是

(A )9 主要有效成分为香豆精类成分的药材是

(D )10 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成分的药材是

A.木瓜B.吴茱萸C.马钱子D.白豆蔻E.槟榔

( A )11 果实近成熟时采摘,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

( B )12 果实近成熟而未开裂时采摘,晒干或低温干燥

( C )13 果实成熟时取出种子,洗尽附着的果肉,晒干

( E )14 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水洗后低温烘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

( D )15 采收近成熟果实,晒干或用硫黄熏,使果皮漂白

A.五味子 B.南五味子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A )16 果实扁球形,紫红色或暗红色,肉厚,柔润,富油性,内含种子1~2粒,果肉味酸

(B )17 果实较小,表面棕红色,干瘪,皱缩果肉常贴于种子

(C )18 种皮外层石细胞呈栅栏状排列

A.砂仁 B.豆蔻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 B )19 加工时晒干或用硫黄熏,使果皮漂白的是

( A )20 加工时阴干

( D )21 来源于肉豆蔻科的是

( C )22 来源于姜科的是

A.苦杏仁 B.桃仁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 A )23 种子呈扁心形,顶端略尖基部钝圆,左右不对称,饱满、边缘较厚。气微,味苦

( B )24 种子呈长卵形,扁平,顶端尖,中部膨大,基部钝圆而偏斜,边缘薄。气微,味微苦

( C )25 含有苦杏仁苷,与苦味酸钠试纸反应呈阳性者

( C )26 种皮石细胞多呈贝壳形

A.南山楂 B.北山楂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 B )27 果实呈类球形,多加工成圆形横切片,果肉厚卷边,皱缩不平。外皮有灰白色小点。果核桔瓣状3~5粒,但多脱落,呈中空的杯状,气微清香,味酸微甜。它是

( A )28 果实呈类球形或梨形,较小,有的压成饼状,常有种子露出。表面棕色至棕红色,有细密皱纹及小斑点,有宿萼残迹。质坚硬,核大,果肉薄,味微酸、涩。它是

( C )29 中央具五室硬隔,每室有种子4至多粒。这是

多选题

1山楂的植物来源是( ABC )

A.山里红 B.山楂 C.野山楂 D.榠楂 E.湖北山楂

2来源于橘属(Citrus)植物的药材有(ABCE)

A.枳壳 B.陈皮 C.青皮 D.吴茱萸E.地肤子

3 具错入组织的药材有( AC )

A.肉豆蔻 B.草豆蔻 C.槟榔 D.诃子E.大腹皮

5 下列药材入药部位是果实的有( ABDE )

A.天仙子 B.牛蒡子 C.蛇床子 D.补骨脂E.女贞子

6 2000版《中国药典》收载砂仁的原植物有( ABC )

A.阳春砂 B.绿壳砂 C.海南砂 D.红壳砂仁E.海南假砂仁

7 以种子入药的药材有( ABDE )

A.砂仁 B.酸枣仁 C.五味子 D.苦杏仁E.槟榔

8 吴茱萸的性状鉴别特征有( ACD )

A.果实扁球形,顶端平,有的裂成五角状B.果实密生黄色毛茸C.横切面可见子房5室D.香气浓烈E.用水浸泡果实,有粘液渗出

中药练习(参考答案)

1、茯苓的药用部分是( D )。

A、子实体

B、菌丝体

C、子座

D、菌核

E、菌索

2、下列药材不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是( D )

A.苦杏仁 B.桃仁 C.决明子 D.苍耳子 E.酸枣仁

3、冬虫夏草的功效是( A )

A.补肺益肾 B.补脾益肾 C.滋阴润肺 D.滋补肝阴 E.补肾壮阳

1白颈是指 ( A )

A、地龙的生殖环带

B、有效成分集中的部位

C、刚毛

D、受精囊孔

E、雄生殖孔2.天然珍珠置荧光灯(365nm)下观察,显何颜色荧光 ( A )

A、蓝色

B、粉红色

C、绿色

D、紫色

E、浅蓝紫色或亮黄绿色

3.可准确将珍珠与混伪品区别开的方法是 ( B )

A、粉末显微鉴别

B、磨片显微鉴别

C、理化鉴别

D、性状鉴别

E、以上均不是

4.来源于黑蚱的蝉蜕背部开口呈 ( B )

A、一字形

B、十字形

C、圆形

D、菱形

E、以上均不是

5.蛤蚧原动物的主要采集期是:( D )

A、3~4月

B、5~6月

C、10~12月

D、5~9月

E、9~10月

6.蕲蛇腹部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斑纹,习称为(B)

A、方胜纹

B、连珠斑

C、佛指甲

D、胶口镜面

E、涡纹

7下列药物具有强心作用的是( D )

A、地龙

B、蛤蚧

C、鹿茸

D、蟾酥

E、麝香

8.下列哪项除外均为蛤蚧的鉴别特点( C )

A、头略呈三角形

B、两眼深陷,无眼睑

C、吻鳞切鼻孔

D、无疣鳞

E、尾细长而结实,扁圆形

9.阿胶的主产地是 ( C )

A、内蒙

B、西藏

C、山东

D、河北

E、青海

10.马鹿茸具2个侧枝者可称( D )

A、单门

B、二杠

C、三岔

D、莲花

E、以上均不是

11正品天然牛黄来源于何种动物的胆结石( AB )

A、水牛

B、黄牛

C、犏牛

D、牦牛

E、以上均是

12.“蛋黄”是指 ( C )

A雉科动物鸡卵的卵细胞 B牛黄的中心部分 C类圆形的牛黄 D胆囊中的结石 E以上均不是

13.“羚羊塞”长约占全角的 ( B )

A、1/4~1/2

B、1/3~1/2

C、1/5~1/3

D、2/5~1/2

E、2/5~2/3

14.根据中医的临床经验,蛤蚧的药效主要存在于 ( D )

A、头部

B、眼睛

C、躯干

D、尾部

E、四足

15.中国药典收载龟甲的药用部分是( C )

A、背甲

B、腹甲

C、腹甲和背甲

D、骨骼

E、以上均不是

16通天眼是指( B )

A、羚羊角的顶端开口

B、羚羊角内的细小孔道

C、羚羊塞的开口

D、羚羊角镑片的裂缝

E、以上都不是

17.具四个侧枝的东马鹿茸毛粗而稀,分枝顶端常无毛,习称为 ( B )

A、莲花

B、捻头

C、光头

D、单门

E、以上均不是

18.能“挂甲”的中药是 ( B )

A、熊胆

B、牛黄

C、蟾酥

D、麝香

E、马宝

1.土鳖虫 ( E )

2.羚羊角 ( B ) 3麝香 ( BC ) 4.鹿茸 ( B ) 5.蛤蚧 ( F ) 6.水蛭 ( E ) 7.蟾酥 ( C ) 8.五灵脂 ( D )

9.珍珠 ( G ) 10牛黄 ( G ) 11.马宝 ( G )

A、仅来源于雌性动物

B、仅来源于雄性动物

C、为生理产物或分泌物

D、为排泄物

E、动物的干燥全体

F、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G、病理产物

12.紫外光灯下显浅蓝紫色荧光 ( A ) 13.紫外光灯下显亮黄绿色荧光 ( B )

14.紫外光下显金黄色荧光 ( D ) 15.纵剖面于紫外光灯下显棕黄色荧光 ( C )

16.粉末于紫外灯下显浅蓝色荧光 ( E )

A、天然珍珠

B、养殖珍珠

C、黄连

D、麻黄

E、川牛膝

17.全身鳞为15列的是 ( D ) 18.断面呈“胶口镜面”的是 ( C )

19.具“佛指甲”的是 ( B ) 20.具“剑脊”的是 ( D )

21.具“马头蛇尾瓦楞身”的特点的是( E )

A、金钱白花蛇

B、蕲蛇

C、僵蚕

D、乌梢蛇

E、海马

22.乌梢蛀背脊呈屋脊状,可称 ( A ) 23.蕲蛇头呈三角形,吻端上翘 ( C )

24.蕲蛇背部具24个灰白色菱形斑纹 ( D ) 25.蕲蛇腹部灰白色,鳞比较大,有多数类圆形黑斑 ( E ) 26.蕲蛇眼后至颈侧有1条黑色斑纹,口宽大,上鄂有1对毒牙,可称为 ( B )

A剑脊 B、龙头虎口 C、翘鼻头 D、方胜纹 E、连珠斑

27花鹿茸具一个侧枝者称 ( A ) 28.马鹿茸具一个侧枝者称 ( C )

29.花鹿茸具二个侧枝者称 ( B ) 30.马鹿茸具三个侧枝者可称 ( B )

31.马鹿茸具四个侧枝者可称 ( E ) , 马鹿茸具二个侧枝者可称( D )

A、二杠

B、三岔

C、单门

D、莲花

E、四岔

32.牛黄的水溶液能使指甲染成黄色 ( A ) 33.麝香仁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物 ( C )

34.羚羊角内的细小孔道 ( D ) 35.牛黄横断面具有 ( E )

36.牛黄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有的外部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状物 ( B )

A、挂甲

B、乌金衣

C、当门子

D、通天眼

E、层纹

37.来源于梅花鹿的鹿茸,商品称之为 ( B ) 38.来源于马鹿的鹿茸,商品称之为 ( A )

39.以未骨化的幼角入药的是 ( C ) 40.品质较优的是 ( B )

马鹿茸 B、花鹿茸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不是

简答题(参考答案)

一、比较三种商品规格的黄连在性状上的不同点?

味连多聚集成簇,形如鸡爪。表面灰黄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有的节间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有残余的茎或叶柄。(3分)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而弯曲,似蚕状。过桥明显,顶端有少许残茎(1分)

云连多为单枝,细小,弯曲拘孪,如蝎尾状。(1分)。

二、简述人参的加工品:园参、红参、山参药材区别?

园参:主根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体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直根2-3条,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芦头较短,具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1分)

红参:主根长3~10cm; 表面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下部有的具2~3条支根。根茎上有茎痕。质硬而脆,折断面平坦,角质样。(1分)

山参: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10cm。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习称“铁线纹”。支根多为2条,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习称“雁脖芦”,上部具密集的茎痕,有的靠近主根的一段根茎较光滑而无茎痕,习称“圆芦”。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习称“枣核艼”。(3分)

四、写出大黄的性状主要鉴别特征,横切面的组织特征,主要化学成分

性状鉴别是类圆柱形、圆锥形或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质坚实,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2分)。

横切面根茎髓部较大,其中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根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无星点。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2分)

成分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1分)

五、天麻性状鉴定的3个主要特征

①外形长椭圆形一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鹦哥嘴)或残留茎基;另一端有圆脐形疤痕(肚脐眼)(2分)

②表面有时可见点状横纹及膜质鳞叶(2分)

③质坚实,断面角质样、明亮,无空隙(冬麻)或有空隙(春麻)气特异, 味甘、微辛。(1分)

六、简述冬虫夏草的性状及其功效

药材性状:

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3分)

功能:补肺益肾,止血化痰。 (属助阳药)(2分)

七、写出下列药材常用商品规格:麻黄、人参、附片、川贝母、茯苓。

麻黄: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1分)

人参:生晒参;红参;糖参(1分)

附子:白附片;黑顺片;淡附片;盐附子(1分)

川贝母:松贝;青贝;白炉贝(1分)

茯苓: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茯神木(1分)

八、简述桃仁与杏仁性状及其功效的异同点?

相同点:性状:表面棕色,气微味苦。功效:润肠通便。(2分)

不同点:

性状:

苦杏仁桃仁

扁心形扁长卵形

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红棕色或棕红色

底部钝圆,边缘肥厚底部钝圆,边缘较薄

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活血祛瘀。

课前复习:

1、怀牛膝的形状是(细长圆柱形),断面黄棕色,微呈(角质)样而油润,中心黄白点较大,其外的点状维管束排列成(2-4)轮

2、防己呈不规则圆柱形,弯曲处常有(深陷横沟)而成结节状的瘤块样,断面灰白色,富(粉)性,木质部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习称(车轮)纹

3、板蓝根的水煎液在紫外灯(365nm)下,显()颜色的荧光

A. 黄色

B. 蓝色

C. 绿色

D. 淡黄色

判断:怀牛膝断面可见多数点状维管束,排列成3~8轮。()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中药炮制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2分) 1、醋炙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延胡索 B、香附 C、莪术 D、柴胡 2、宜切成段的药物有() A、大戟 B、甘草 C、麻黄 D、黄芪 3、桂枝除杂质常用的方法是() A、挑选 B、水选 C、筛选 D、风选 4、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臭、矫味作用的辅料是() A、酒 B、醋 C、盐水 D、姜汁 5、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沙炒 B、土炒 C、米炒 D、滑石粉炒 6、人参的非药用部位为() A、枝梗 B、残茎 C、皮壳 D、芦头 7、代赭石煅淬多采用() A、醋淬 B、酒淬 C、水淬 D、药汁淬 8、蜜炙黄芪多用于治疗() A、气衰血虚之证 B、表卫不固的自汗 C、痰热咳嗽 D、咽喉肿痛 9、鹿茸净制加工时需() A、刷去毛 B、烫去毛 C、燎去毛 D、挖去毛 10、治疗痰热惊风抽搐宜选用() A、法半夏 B、制南星 C、胆南星 D、清半夏 11、雷公炮炙十七法记载于哪本书的卷首?( ) A、《本草经集注》 B、《新修本草》 C、《炮炙大法》 D、《雷公炮炙论》 12、发酵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 A、30-40% B、50-60% C、70-80% D、90%以上 1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 )

A、麦冬 B、莲子 C、远志 D、巴戟天 14、治疗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的上清丸,宜选用( ) A、生黄柏 B、酒黄柏 C、盐黄柏 D、黄柏炭 15.川乌炮制减毒的原理是( ) A、乌头碱溶于水 B、乌头碱水解 C、总生物碱含量降低 D、乌头碱被破坏 16、具有和中缓急作用的白芍炮制品是( ) A、生品 B、酒炙品 C、醋炙品 D、土炒品 17、炉甘石煅淬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疗效 B、降低毒性 C、改变药性 D、清洁细腻药物 18、一般性质的药物,人工干燥温度以不超过 ...多少为宜?( ) A、37℃ B、50℃ C、80℃ D、90℃ 19、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辅料是( ) A、甘草汁 B、黑豆汁 C、吴茱萸汁 D、姜汁 20、用于治疗食积兼脾虚常选用山楂的哪种炮制品?( ) A、生山楂 B、炒山楂 C、焦山楂 D、山楂炭 21、西瓜霜的制霜原理是( ) A、去油成霜 B、升华制霜 C、煎煮成霜 D、渗析制霜 22、白矾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 A、明煅 B、煅淬 C、扣锅煅 D、提净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般药材的净度标准为() A、无霉败品 B、无杂质 C、无虫蛀品 D、大小分档 2、白术的炮制方法有() A、炒焦 B、麸炒 C、土炒 D、盐炙 E、酒炙 3、可用醋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延胡索 B、乳香 C、五灵脂 D、香附子 E、穿三甲 4、采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的药物有() A、车前子 B、香附 C、乳香 D、川芎 E、五灵脂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答案)

问答题:写出下列问题的正确答案,每题10分。 1.中药鉴定的取样方法和取样原则是什么? 1、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1)药材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 (2)100-1000件,按5%取样 (3)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4)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2、破碎或粉末装药材的取样:每一包件的取样量一般按下列规定: (1)一般药材100~500g(2)粉末状药材25g (3)贵重药材5~10g (4)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3、中药鉴定中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实验所需用量的3倍,留样的保存 期至少一年。 2.根类中药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点? 根类中药---性状鉴别 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 圆柱形或长圆锥形,块根,圆锥形或纺锤形等。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主根明显;根横断面有一圈形成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大,中央无髓部。 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有一圈内皮层环,环内范围较环外范围小,中央有髓部。 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物散布。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次生构造。最外层大多为周皮。少数根类中药无 周皮而有表皮或为后生表皮、后生皮层;这些根的内皮层均较明显。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形成层连续成环;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一般无髓。另要注意,有无异常构造,存在部位和排列方式; 2. 单子叶植物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最外层为表皮细胞,无木栓层,少数根的 表皮细胞形成根被。皮层宽厚,内皮层及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呈辐射状,无形成层。 髓部通常明显。 3.简述水合氯醛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 水合氯醛液透化装片的操作方法为: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1~2滴,搅匀,用试管夹执载玻片一端,置酒精灯火焰上方约1~2cm 处加热,微沸后,离开火焰,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小火继续加热,如此反复操作至透化清晰,放冷后滴加稀甘油1~2滴,封片镜检。 4.简述灰分测定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 灰分是有机物经高温灼烧以后的残留物称为灰分。在灰分中有包括: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各种中药的总灰分都应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所以测定的灰分数值高于正常范围时,就可能是在加工或运输储存等环节中有其他有机物污染或参杂,药典中规定了中药的总灰分的最高限量(如甘草不得超过7.0%,大黄不得超过10.0%),因此对限制药材中的泥沙和杂质,保证中药的纯度具有重要意义。 5.简述中药来源鉴定的目的和方法? 1.有4大鉴定方法:a来源鉴定b.性状鉴定c.显微鉴定d、理化鉴定

中药资源复习题

绪论 概念题 1、药用植物资源: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与保健护理功能得植物总称。 2、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得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与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得学科。 3、现代技术调查方法包括: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以及“3S”技术集成应用等。 4、地道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得地域内所产得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得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她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简答 一、植物道地:刺五加---黑龙江,细辛---辽宁,天麻---贵州,三七---云南,黄连之乡四川石柱,福建泽泻,安徽牡丹---风丹皮,车前主产江西。 二、地道药材形成得原因? 道地药材得形成主要就是优质品种遗传特性、特定得生态环境、成熟得栽培与加工技术、中医实践等综合作用得结果。 1、优质品种遗传特性就是形成道地药材得内因 药材质量得好坏,首先决定于品种特性。同一物种能在不同得地点上形成大大小小得群体单元,称为“居群”。如果某一“居群”产生质优效佳得药材,即为道地药材, 2、特定得生态环境就是道地药材形成得重要条件 同一种药材,由于分布地域不同,相应得土壤、水分、气温与光照等生态环境亦不相同,造成药材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及生理生化成分都不相同,因而形成疗效上得差异。 3、悠久得栽培历史与成熟得种植技术 许多道地药材都就是由野生变家种后形成得,中药材道地性形成与成熟得种植与加工技术直接相关。 4、中医实践促进了道地药材得形成 道地中药材就是古代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反复总结、优化对比筛选出来得、 三、道地药材得特点? (1)道地药材具有明显得地理性 (2)道地药材具有特有得质量标准 (3)道地药材具有丰富得文化内涵 (4)道地药材具有较高得经济价值 四、五味子、刺五加生长环境特点? 1、生长环境: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株生长在山区得杂木林中、林缘或山沟得灌木 丛中,其耐旱性较差。自然条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得土壤上发育最好。 刺五加生于森林或灌丛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微荫蔽。适宜向阳、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得砂质壤土。 2、伴生植物:五味子缠绕在其它林木上生长, 3、地理分布:刺五加: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与山西。朝鲜、日本与苏联也有分布。 五味子: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也分布于朝鲜与日本。 五、药用植物资源特点? 药用植物资源得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分布零散、性质各异,它们在自然界均占有特定得位置,也都具有各自得特点,归结起来为: 1、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得一个突出特点就就是具有明显得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得地域性就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及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质量分析 B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D 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 A 大多由复方组成B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C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D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A 40-60℃ B 50-60℃ C 60-70℃ D 70-80℃ 4.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B.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C. 5.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6.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 7.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沉淀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 8. 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A.定性B.鉴别C.综合质量测定D.含量测定 9. 取样的原则()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10 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 A.抽取样品法B.分层取样法 C 圆锥四分法 D 抽取样品法和分层取样法

二、多选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 A 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 2.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 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 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 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 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药用辅料的多样性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 E.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5.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 三、简答题 1. 简述中药制剂的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中药制剂的检查根据其目的意义主要包括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答: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包括制剂中原料、半成品、成品及新药开发研究中的试验样品,其检验程序一般可分为取样、制备供试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书写检测报告等。 3.中药对照品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作用如何? 答:由于中药制剂中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且含量高低差异较大,故用- - 般的化学分析法难以起到满意的测试效果,多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分析,但仪器分析法大多需要用对照品进行随行标准对照分析,其优点是可克服分析条件不稳定而带来的测试误差,应用对照品可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检出欲测定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备可供定性定量用的对照品,可大大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的水平。

中药炮制学习题

《中药炮制学》 练习题 一、A型题: 1.提出雷公炮炙十七法的是 A.雷敩B.陶弘景C.缪希雍D.陈嘉谟E.李时珍 2.提出三类分类法的是 A.陈嘉谟B.陈师文C.张仲景D.王好古E.张元素 3.中药发展史上,第一部具有炮制规范性要求的书是 A.神农本草经B.备急千金要方C.新修本草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E.汤液本草 4.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肘后备急方D.雷公炮炙论E.炮炙大法 5.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明代E.清代 6.葛可久的《十药神书》提出了 A.炮制解毒理论B.净制理论C.炭药止血理论D.归经理论E.以上都不是 7.《修事指南》的作者是 A.李时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8.提出生熟异用学说的人是 A.孙思邈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9.提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作者是 A.缪希雍B.张仲岩C.陈嘉谟D.张仲景E.陶弘景 10.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中医中药理论B.五行学说C.藏象学说D.现代医药理论E.归经理论 11.炮制品种的扩大应用时期是 A.元代B.明代C.清代D.梁代E.现代 12.苍术炮制后,燥性降低的原因是 A.挥发油含量降低B.苍术酮含量降低C.皂苷含量降低D.生物碱含量降低E.以上都不是13.下列那味药炮制后,可矫臭矫味 A.珍珠 B.远志 C.乌梅D.九香虫E.桑螵蛸 14.有效成分为挥发油的药物,不宜采用的炮制方法为 A.净制B.水浸泡 C.加热炮制 D.阴干 E. 抢水洗 15.具有通血脉、行药势、散寒、矫味矫臭作用的辅料是 A.醋B.生姜汁C.酒D.甘草汁E.蜜 16.教材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三类分类法B.五类分类法C.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D.以药用部位来源属性分类法E.雷公炮炙十七法 17.一般工具书采用的分类方法是 A.炮制方法与药用部位相结合B.工艺与辅料相结合 C.五类分类法D.三类分类法E.以药用部位进行分类 18.下列药物中需用烫法去毛的是 A.枇杷叶B.石韦C.骨碎补D.金樱子E.鹿茸 19.“饮片”一词最早见于 A.本草纲目B.雷公炮炙论C.炮炙大法D.武林旧事E.本草从新 20.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其人工干燥温度最高不超过 A.100℃B.8O℃C.50℃D.35℃E.25℃ 21.常用手捏法检查水处理软化效果的药物是

(完整版)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中药鉴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本草纲目》作者是李时珍。 2.人参的栽培品称为园参。 3.附子常见的加工品主要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4.黄柏主要含有生物碱类成分。 5.皮类药材的入药部位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6.进行药材鉴定时,药材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7.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2.断面具有5~13个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的药材是(B) A.当归 B.绵马贯众 C.甘草 D.黄连 3.药材大黄的药用部位是(C) A.根 B.根茎 C.根及根茎 D.块茎 4.具有虎皮斑的贝母是(C) A.松贝 B.青贝 C.炉贝 D.平贝 5.黄连的根茎折断面在紫外灯下观察应显(D)荧光 A.蓝色 B.紫色 C.黄白色 D.金黄色 6.在进行中药的鉴定时,药材的取样量应为实验用量的(A)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7.下列哪一种药材不具有多环同心性异型维管束(C) A.牛膝 B.商陆 C.何首乌 D.川牛膝 8.麦冬的药用部位是(B) A.块茎 B.块根 C.根 D.根茎 9.具有辐射型维管束的药材是(A) A.麦冬 B.甘草 C.黄连 D.人参 10.商品大青叶来源于(A) A.十字花科的菘蓝 B.爵床科的马蓝 C.蓼科的蓼蓝 D.马鞭草科的路边青 11.关于天麻的性状不正确的(D) A.扁长椭圆形 B.有点状痕点组成的环节 C.断面角质样 D.春麻有“红小辫” 12.石菖蒲的中柱维管束类型是(A) A.周木型及外韧型 B.周木型及双韧性 C.周木型 D.外韧性 13.下列药材显微鉴定时需要作三切面观察的是(B) A.关木通 B.沉香 C.鸡血藤 D.川木通 14.关于白木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含树脂和挥发油成分 B.来源于瑞香科 C.药材呈不规则块片,表面有斑纹 D.能沉水 15.关于番泻叶组织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表皮细胞中有气孔 B.表皮细胞中不含非腺毛 C.主脉维管束外韧型 D.有晶鞘纤维 16.厚朴的药用部位是(D) A.干皮 B.枝皮 C.根皮 D.干皮、枝皮和根皮 17.企边桂通常是剥取(C)年以上的干皮。 A.8 B.9 C.10 D.12 18.具有硬韧部的药材是(A)

中药资源复习题

名词解释: 资源:指世界上可供人类利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热、光、水、土地、动物、植物等等。 中药资源:指在一定地区或范围内分布的,供中医药应用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药用植物资源: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植物的总称。(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药物资源(天然药物资源):可用于药用的物质资源。包括药用动物、植物和矿物。 药用植物:凡是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和对人体有保健功能植物的统称。 药用植物资源包括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的作用: 1、用以防病治病、保障人类健康。(社会效益) 2、维护生态平衡:动、植物均是地球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遭到破坏,则生态系统发生改变。(生态效益)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药产业是社会经济的组成成分之一,而药用植物资源又是中药产业的生产原料,如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化妆品、香料、生物农药等均需要一些药用植物资源作为原料。故药用植物资源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均起到促进作用。(经济效益)

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 1、地域性 2、分散性 3、有限性和可解体性 4、可再生性 中药资源的再生性和可解体性是相互对立的,我们应控制可解体性,创造条件保持再生性。 5、多用性 6、国际性 7、复杂性 【第一章我国的中药资源与中药区划】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中药资源12772种,其中药用植物11118种,药用动物1574种,药用矿物80种。 被子植物中,药用种类最多的科有药用植物778种,为菊科。超过100种以上的科有33个。其中姜科植物分布于西南至东部,樟科仅分布在长江以南。 矿物药蕴藏量最大的是滑石,需要量(用量)最大的是石膏。总体趋势:华东、中南、和西南明显高于华北、东北和西北,从种类上来说,有如下规律: 西南区>中南区>华东区>西北区>东北区>华北区 西南区和中南区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中药资源总数的50%~60%,平均每省中药资源种类蕴藏量为3000~4000种,最多的云南省达5050种 (一)西南区 1、云南 特有种有:五裂黄连、滇芎、滇芹、滇重楼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D 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 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 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B 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D.多由大复方组成 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E A.指导合理用药 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 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 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D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含有多种中药材 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 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B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 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C 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 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 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 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E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C A.光谱分析法 B.化学分析法 C.色谱分析法 D.联用分析法 E.电学分析法 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 A.溶剂提取法 B.煎煮法 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 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E A.定性 B.鉴别 C.检查 D.含量测定 E.综合质量测定 13.取样的原则是 C A.具有一定的数量 B.在效期内取样 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 E.包装不能破损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B A.抽取样品法 B.圆锥四分法 C.稀释法 D.分层取样法 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 E A.完整、清晰 B.完整、具体 C.真实、具体 D.真实、完整、具体 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BCDE 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 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CDE 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 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BCE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药炮制学试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理论的历史文献为() A 黄帝内经 B 本草蒙荃 C 雷公炮炙论 D 十药神书 2 国家级法规为() A 中国药典 B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 C 全国种药炮制规范 D 北京市中药炮制规范 3 炙药用黄酒的含乙醇量为() A 10~15% B 15~20% C20~30% D 50~70% 4 最早的炭药是() A 地榆炭 B 血余炭 C槐花炭 D 蒲黄炭 5 传统炮制理论认为药物醋制后可引药入() A 胃经B肝经 C 心经 D 肺经 6 饮片包装的大规格重量为() A 1~10kg B 5~10Kg C 10~50kg D 5~8kg 7炒后缓和寒滑之性的是() A 王不留行 B 牵牛子 C 牛蒡子 D决明子 8 土炒的主要目的是() A 增补中益气 B 增健脾补胃 C 增补阴生津 D 增健脾止泻 9 抢水洗又称作() A 淋法 B 淘洗法 C泡法 D 漂法 10 用于治疗血虚便塘时应首选() A 酒炙当归 B 油炙当归 C 土炒当归 D当归炭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麸炒能降低挥发油含量,缓和药性的药物是() A 苍术 B 僵蚕 C 枳壳 D 山药 E 白术 2 煅淬药物常用的淬液有() A 酒 B 醋 C 盐水D药汁 E 蜜水 3 煮制后可降低毒性的药物有()

A 吴茱萸 B 硫黄 C 藤黄 D 珍珠 E 朱砂 4 胆南星的炮制作用主要有() A 改变药性,辛温变苦凉 B 增强化痰作用 C 除燥烈之性及毒性 D 用于痰热惊风抽搐等症 E 偏于清热而治痈肿 5 下列能为临床制备新药的炮制方法有() A 发芽法 B 发酵法 C 干馏法 D 提净法 E 烘焙法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 大黄酒制后引药下行,能在下焦产生清降热邪的作用() 改:引药上行`上焦 2 风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体积大小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 改:质量不同 3 黄芩宜采用浸润法软化() 改:蒸润法 4 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以不超过50℃为宜。() 改:80℃ 5 黄芪蜜炙后可增强补气作用。(√) 改: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切制: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炮制工艺。 2 炒炭法:将净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 黑色或焦褐色,内部呈棕褐色或棕黄色。 3 醋炙法:净或切制后药,加入定量米醋拌炒至规定程度的方法。 4 人工干燥:利用一定的干燥设备,对饮片进行干燥的方法。 5 干馏法:药物放于容器内,以火烤灼,产生汁液的方法。 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清炒法所用火的程度分为文火中火武火文武火。 2 栀子的炮制品种有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 3 盐炙时盐的用量一般为100:2,水溶解盐时,水的量一般为4~5倍。 六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 简述酒`醋`盐的性味,功效以及作为炮制辅料的主要作用?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 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 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柱头 : 3.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菌核主要活性成分是茯苓 多糖。 4. 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小檗碱。 5. 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月 6. 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晒干,烘干,阴干。 7. 附子道地产区四川—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主要—碱。 8. 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9. 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子芩丐—枯芩—— 10.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主要活性成分是—。 11. 药材的干燥方法通, , 。 12. 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乌金衣, 层纹,挂甲,味清凉等。 13. 蛤蚧的主产地-广西: 14. 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 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原装血竭;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加工血竭。 15. 枸杞子的主产地宁夏、甘肃、青海,其主要活性成分甜菜碱。 16. 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浙江,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类。 17. 甘草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解毒的活性成分甘草酸。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草质茎,主要活性成分左旋麻黄 碱。 19. 茯苓的药用部位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20.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21. 薄荷来源是唇形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 22. 大黄来源是蓼科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_双 蒽酮貳_。- 23. 红花来源是菊科植物。 24. 三七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 点是 二、名词解释 1. 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 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 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 怀中抱月: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 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 云锦花纹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 乌金衣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 走油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 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 星点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 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 通天眼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三、单项选择题 1. 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 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 中药的化学成分 2. 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C ) A晒干 B. 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 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C ) A北柴胡B.狭叶柴胡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 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 ) A甘草甜素B.甘草苷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 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C ) A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 含有树脂的边材 6. 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D ) A黄酮类B.蒽醌类C.皂苷类D.生物碱类 7. 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D ) A菊花B.洋金花C. 丁香 D.西红花 8.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0. 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桑白皮 B、地骨皮 C、肉桂 D、杜仲 12. 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D )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酚 D、番泻叶苷ABCD 13. 当归主产于(D ) A.四川省 B .青海省 C .甘肃省 D .陕西省 14. 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 ) A. 牡丹酚原苷 B 、牡丹酚 C、牡丹酚苷 D 、芍药苷 15. 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B ) A、小茴香 B、马钱子 C、五味子 D、马兜铃 16. 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 、福建 17. 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8. 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 开水浸泡后晒干 19. 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 质坚硬,不易折断 20. 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 气香浓烈,味甜、辣 C.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 具分枝状石细胞 25. 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C ) A、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 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C ) A、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 、含有树脂的边材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含答案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2.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柱头。 3.茯苓的药用部位是菌核。主要活性成分是茯苓多糖。 4.黄柏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小檗碱。 5.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果实中渗出的红色树脂。 6.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晒干,烘干,阴干。 7.附子道地产区四川。商品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主要成分为乌头碱。 8.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9.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主要有子芩与枯芩。 10.茯苓的药用部位是。主要活性成分是。 11.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12.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乌金衣,层纹,挂甲,味清凉等。 13.蛤蚧的主产地广西。 14.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原装血竭;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加工血竭。 15.枸杞子的主产地宁夏、甘肃、青海,其主要活性成分甜菜碱。 16.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浙江,主要活性成分生物碱类。 17.甘草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解毒的活性成分甘草酸。 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草质茎,主要活性成分左旋麻黄碱。 19.茯苓的药用部位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20.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1.薄荷来源是唇形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挥发油。 22.大黄来源是蓼科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双蒽酮甙。 23.红花来源是菊科植物。 24.三七的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点是铜皮铁骨狮子头 二、名词解释 1.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怀中抱月: 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云锦花纹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乌金衣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走油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星点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通天眼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13.当门子气香强烈而特异,成颗粒状者俗称"当门子", 三、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 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中药的化学成分 2.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 C ) A.北柴胡 B.狭叶柴胡 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 A.甘草甜素 B.甘草苷 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6.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 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7.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 D ) A.菊花 B.洋金花 C.丁香 D.西红花 8.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 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0.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桑白皮 B、地骨皮 C、肉桂 D、杜仲 12.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 D ) A、大黄素 B、大黄酸 C、大黄酚 D、番泻叶苷ABCD 13.当归主产于( D ) A.四川省 B.青海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14.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 ) A、牡丹酚原苷 B、牡丹酚 C、牡丹酚苷 D、芍药苷 15.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 B ) A、小茴香 B、马钱子 C、五味子 D、马兜铃 16.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福建 17.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18.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19.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质坚硬,不易折断 20.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气香浓烈,味甜、辣 C.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具分枝状石细胞 25.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 C ) A、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27.钩藤中具有降血压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 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28.枳壳类药材以( B)产者最佳。 A、湖南 B、江西 C、四川 D、福建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药炮制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药炮制的理论依据是() A 现代科学理论 B 中医基础理论 C 中医中药理论 D 辩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2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 五十二病方 B 雷公炮炙论 C 炮炙大法 D 修事指南 3 为使矿物药质脆易碎,便于调剂和制剂,多采用() A 炒法 B 炙法 C 煅法 D 提净法 4 须挖去毛的药物是() A 枇杷叶 B 金樱子 C 骨碎补 D 鹿茸 5 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A 3%~6% B 15% C 7%~13% D 25%以下 6 炒后产生止血作用的是() A 荆芥 B 地榆 C 槟榔 D 白茅根 7 麸炒时,每100公斤药物用麸() A 5公斤 B 20~25公斤 C 30公斤 D 10~15公斤 8 制何首乌常用的辅料是() A 生姜汁 B 甘草汁 C 黑豆汁 D 炼蜜 9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A 酒蒸法 B 清蒸法 C 水蒸法 D 醋蒸法 10 清上焦实热,宜选用() A 大黄 B 醋大黄 C 熟大黄 D 酒大黄 二配伍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A 极薄片 B 薄片 C 厚片 D 段 E 丝 1 白芍宜切(薄片) 2 大黄宜切(厚片) 3 麻黄宜切(段) 4 陈皮宜切(丝) 5 黄柏宜切(丝)

A 清热,凉血,止血,生津 B 养阴清热,凉血生津 C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D 凉血止血 E 补血止血 6 地黄(B) 7 熟地(C ) 8 鲜地黄(A ) 9 生地炭(D ) 10 熟地炭(E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山楂的炮制规格有() A 山楂 B 炒山楂 C 焦山楂 D 山楂炭 E 麸炒山楂 2 炒焦是将药物炒至:() A 表面焦黄色 B 表面焦褐色 C 内部颜色加深 D 内部焦褐色 E 有焦香气味 3 马钱子的炮制目的是:() A 降低毒性 B 缓和药性 C 质地变脆,宜于粉碎 D矫嗅矫味 E 便于除去绒毛 4 下列哪些炮制过程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A 净制 B 切制 C 原药材质量 D 辅料炮制 E 加热炮制 5 有效成分为苷类的中药,常采用哪些方法炮制以杀酶保苷:() A 炒黄 B 蒸法 C 煮法 D 煅法 E 燀法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炮制:指与火有关及一些更广泛的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 2复制法: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3炙法: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内部的炮制方法。 4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5辅料: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除主药以外加入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质 五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清炒法分为:炒黄炒炭炒焦。

中药鉴定学总复习题da

中药鉴定技术总复习题 一、填空: 1.药材取样中,同一批药材包件中,数量在100件以下得取样( 5 )件,100至1000件,按( 5% )取样,超过1000件得,超过部分按( 1% )取样。 2.药材取样中,同一包件中,一般药材应取(100-500 )克。 3.显微镜得构造可分为( 光学 )与(机械 )系统两部分。 4.药材本身细胞壁与内含物经灰化后遗留得不挥发性得(无机盐 ),称为生理灰分。 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得非腺毛,晶鞘纤维与草酸钙,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就是(番泻 叶 )。 6.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一滴,浓盐酸一滴镜检:木质华细胞壁可被染成(红色--- )。 7.黄连粉末置于载玻片,加95%乙醇1-2滴,再加30%硝酸一滴,加盖玻 片,放置片刻镜检结果(黄色针簇状结晶 )。 8.大黄粉末得升华物镜检( 黄色棱针状、羽毛状结晶 )。 9.中药鉴定得基本任务就是(鉴定中药得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 量 )。 10.中药显微鉴定中常用得透化剂就是(水合氯醛 )。 11、常用紫外光灯得波长为(365nm ),短波(254—265nm )。 12、水分测定中烘干法适用于测定(不含挥发性成分药材 )。 13、大黄得稀乙醇提取液、滴于滤纸上,挥散乙醇,紫外光灯下检视显(棕色至棕红色 )荧光,不得显(持久得亮蓝紫色 )荧光。 14.显微鉴定就是利用(显微镜 )观察药材得(组织构造、细胞形态 ) 与内含物得特征来鉴定中药得方法。

15.某中药材粉末黄绿色,味微苦,在显微镜下可见在单细胞得非腺毛, 晶纤维与草酸钙簇晶,粉末加入5%氢氧化钠呈红色,该药材就是(番泻叶 )。 16.五味子种皮石细胞有二种,一种大小均匀,直径在28-50um,呈多角 形、或类圆形,壁厚,胞腔小,这种石细胞称为(种皮外层石细胞 )。 17.某中药材粉末棕色或绿色,味微苦涩,在显微镜下可见有嵌晶纤维, 棕色块与角质层突起,并有特异内陷得气孔,该药材就是( 麻黄 ) 18、显微测量所用仪器得名称(目镜测微尺 )与(物镜测微尺 ), 其中(目镜测微尺 )得值就是通过(物镜测微尺 )标化所得到。 19、实验常用透化剂就是(水合氯醛 ),具有( 清除有碍观察得细胞 内含物,并能使皱缩细胞壁重新彭胀 )得作用。 20.实验中常用得封藏剂就是(稀甘油 ),常用得透化剂就是(水合 氯醛 )。 21、人参树脂道散布得部位就是韧皮部 22、党参得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及淀粉粒 23、白术得薄壁细胞含菊糖及草酸钙针晶 24、肉桂最内一层木栓细胞得外壁特厚并木化。 25、厚朴得栓内层为石细胞层 26、牡丹皮得粉末微量升华镜检可见 :长柱形、针状、羽状结晶(丹皮酚)。 27、麻黄表皮细胞外被厚得角质层 28、麻黄两棱线间有下陷气孔 29、麻黄得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30.粉末制片时要求将药材磨或锉成细粉,全部通过0、17-0、25㎜孔径得药典筛 (四、五号筛---80目、65目),过粗与过细都不行。

中药资源复习题

绪论 概念题 1.药用植物资源:指自然资源中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医疗作用和保健护理功能的植物总称。 2.药用植物资源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活性成分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和评价方法、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的学科。 3.现代技术调查方法包括: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以及“3S”技术集成应用等。 4.地道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简答 一、植物道地:刺五加---,细辛---,天麻---,三七---,黄连之乡石柱,泽泻,牡丹---风丹皮,车前主产。 二、地道药材形成的原因? 道地药材的形成主要是优质品种遗传特性、特定的生态环境、成熟的栽培与加工技术、中医实践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1.优质品种遗传特性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因 药材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品种特性。同一物种能在不同的地点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群体单元,称为“居群”。如果某一“居群”产生质优效佳的药材,即为道地药材,2.特定的生态环境是道地药材形成的重要条件 同一种药材,由于分布地域不同,相应的土壤、水分、气温和光照等生态环境亦不相同,造成药材外部形态、部结构及生理生化成分都不相同,因而形成疗效上的差异。 3.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成熟的种植技术 许多道地药材都是由野生变家种后形成的,中药材道地性形成与成熟的种植与加工技术直接相关。 4.中医实践促进了道地药材的形成 道地中药材是古代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反复总结、优化对比筛选出来的. 三、道地药材的特点? (1)道地药材具有明显的地理性 (2)道地药材具有特有的质量标准 (3)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文化涵 (4)道地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四、五味子、刺五加生长环境特点? 1.生长环境: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野生植株生长在山区的杂木林中、林缘或山沟的灌木 丛中,其耐旱性较差。自然条件下,在肥沃、排水好、湿度均衡适宜的土壤上发育最好。刺五加生于森林或灌丛中,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微荫蔽。适宜向阳、腐殖质层深厚、土壤微酸性的砂质壤土。 2.伴生植物:五味子缠绕在其它林木上生长, 3.地理分布:刺五加:分布于、、、和。朝鲜、日本和联也有分布。 五味子:、、、、、、、、。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 五、药用植物资源特点? 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分布零散、性质各异,它们在自然界均占有特定的位置,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归结起来为: 1.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药用植物资源的地域性是 做好药用植物资源区划的重要依据,所谓“地道药材”显示出明显的地域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