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3
- 格式:ppt
- 大小:731.50 KB
- 文档页数:24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案习作三:看图作文一、教学目标:1.体会范文的特点,思路,形成仿照范文写或说一段话的能力。
2.灵活运用重点词语,把事物写的生动具体,如:有时。
有时。
,有的----------有的------等。
3.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与方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完成目标。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渐形成美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图画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具体形象的片段。
2. 想到的内容变成语言写出来。
三、教学评价设计: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评价方式灵活化:教师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促进课堂能说,多说,多写。
四、教学准备:1.电脑图片2.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3.在黑板报上专辟一个角,为“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发现,做到每日更新。
4.教师下水习作一篇。
五、教学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小朋友,春天是美好的季节,你们会不会想起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师生共同分享关于春天的优美诗句。
师问: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我们发现了许多新情况。
我发现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现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了;我还发现春天来了,阳光更暖和了,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
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其基础上,教师抛砖引玉,示范引路,一是给学生提供发现信息;二是初知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入:二、用心体会,发现“美”1.走出课堂,走向校园,寻找“发现”。
让学生谈谈校园里的各种变化。
2.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去草丛,去树林,去池塘,去田野,寻找“发现” 谈谈这些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呢?3.师投影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发现”。
习作三:看图作文一、教学目标:1.体会范文的特点,思路,形成仿照范文写或说一段话的能力。
2.灵活运用重点词语,把事物写的生动具体,如:有时。
有时。
,有的----------有的------等。
3.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与方法,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完成目标。
4.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理解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想象能力,逐渐形成美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图画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具体形象的片段。
2. 想到的内容变成语言写出来。
三、教学评价设计: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评价方式灵活化:教师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促进课堂能说,多说,多写。
四、教学准备:1.电脑图片2.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寻找新的发现。
3.在黑板报上专辟一个角,为“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发现,做到每日更新。
4.教师下水习作一篇。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趣导入:小朋友,春天是美好的季节,你们会不会想起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师生共同分享关于春天的优美诗句。
师问: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现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我们发现了许多新情况。
我发现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现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了;我还发现春天来了,阳光更暖和了,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
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在其基础上,教师抛砖引玉,示范引路,一是给学生提供发现信息;二是初知如何去发现生活中的新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入:二、用心体会,发现“美”1.走出课堂,走向校园,寻找“发现”。
让学生谈谈校园里的各种变化。
2.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去草丛,去树林,去池塘,去田野,寻找“发现”谈谈这些变化,你是怎么发现的呢?3.师投影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发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讲解和分析教材中的习作,使学生理解习作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撰写简单的习作。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丰富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路来描述事件和情境。
教学重点:1. 理解习作的结构和要素。
2. 学会组织语言和思路,撰写简单的习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如何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和思路,写出连贯、清晰的习作。
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的习作3。
2. 多媒体课件。
3. 黑板和彩色粉笔。
4. 学生练习习作的纸张。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习作主题的兴趣,并让学生简单描述所看到的内容。
Step 2: 介绍习作主题介绍习作3的主题“我的外婆”,并让学生联想和讨论一下自己的外婆,外婆对自己的影响等。
Step 3: 分析习作结构和要素通过教材中的习作3,讲解习作的结构和要素,如题目、内容、开头、结尾等。
Step 4: 阅读习作让学生默读习作3,并回答一些与习作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习作的内容和结构。
Step 5: 分组讨论和总结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和总结习作的要点和特点,并在黑板上进行汇总。
Step 6: 习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习作3的要求,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外婆的习作。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词语来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和思路。
Step 7: 分享和展示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习作,并进行展示,教师可以在展示过程中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和指导。
Step 8: 讲评和总结通过讲评学生的习作,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帮助学生理解习作的要点和技巧,并指导他们如何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Step 9: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写作,并注意修正和改进。
同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教材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教学设计(3)教师朗读三段写小动物的精彩片段。
模仿练说,要求学着例文,可以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很美好,很有生气。
①说给同桌听。
②指名说。
(4)师生评议。
4.给画面填色,练习说话。
(1)我们已经把把自己画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了,如果我们要把这幅图的景色写下来,是不是仅写一下小动物就够了呢?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树呀、花儿呀简单地写一写。
不过没有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来帮它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学生自由填色。
(2)展出填好色的画。
(3)学生自由练说。
5.出示好词语花篮,好句子筐。
★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五彩缤纷点缀★生机勃勃一碧如洗生机盎然涟漪★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地低语,像是大树妈妈给小鸟唱的摇篮曲。
★白云悠悠,不时地和小鸟说着甜蜜的话儿,多美呀!★路边的小花涨红着脸,害羞地躲在叶子中间,绿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着摇摆舞,有趣极了!6.学生有选择地引用上面的词语和句子,或者模仿,再进行说话练习。
(1)自由说。
(2)小小组交流。
(3)指名大组交流。
(4)师生评议。
三、练习写作。
1.讨论讨论怎样写。
(从顺序、主次、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2.学生写草稿。
3.交流草稿,评议、修改。
4.学生认真誊写。
【评价方案】1·达标测评参评人数()项目内容达标人数达标率识字与写字会认会写阅读与积累朗读积累表达与习作口语写作综合性学习搜集合作2·教学反思学生参与程度目标达成度经验积累问题分析改进措施。
这里真美 1天空一碧如洗,有几只活泼可爱的小鸟在快乐的飞翔。
草地上有美丽的梅花鹿,它一会儿嗅嗅甜甜的花香,一会儿尝尝鲜嫩的绿草,一会儿亲亲流淌的小溪,一会儿瞧瞧美丽的开空。
那里的树木高大挺拔,野花五颜六色。
那里的小河清澈见底,河里有几条小鱼在快活地游着,它们在水中快乐地嬉戏,有时一个咬着另一个的尾巴,有时一条小鱼追着一条,河上有几只天鹅,它们洁白高雅,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就象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站在草地上放眼远眺,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象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这里真美 2蔚蓝色的天空一碧如洗,如同被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那么湛蓝、透亮.又像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望着这蓝色的天空,我们不禁浮想联翩.天空中不时飘来几朵白云.有时像飞奔的俊马,有时像可爱的小兔子,有时像高大的大象......真是变幻无穷、啊娜多姿.天上的小鸟时而在树上抓虫吃,时而在树上叽叽喳喳地‘聊天’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有时在水觅食,一会儿又在捉迷藏了,可高兴了.这儿的景色把你的视线紧紧地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啊!这儿真美.这里真美 3这里是一片秀美的山林。
你看,那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高耸入云。
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是好看。
山上的白云一朵朵的,就像是太阳公公的玩具,被他一会儿放到这里,一会儿放到那里。
山下的松树犹如一排排士兵,时时刻刻守卫着高山。
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们快活地游着,它们有的成群结队,有的独来独往。
河中的小虾弓着腰,快速的游动着。
河边还生长着美丽的花草。
在这秀美的山林里,聆听着小鸟动听的歌声,欣赏着蝶蝴美妙的舞姿,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这里真美 4这里的景色真美呀!远处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峦真像一条巨龙在天空下盘旋。
山上一棵棵桃树粉的像霞,梨花白的似雪,远远看去好像一团团彩云在山间飞舞。
绿茵茵的草地上,零零星星地点缀着不知名的小花,有红的,有黄的,引来了许多蜜蜂和蝴蝶,使草地变得热闹起来。